感謝讚美上帝護理的大能与豐盛的供應。 本網誌內的所有資源純屬學習交流之用。

2019-12-26


世记导论

诚之摘自《圣经研修本》(ESV Study Bible

作者、书名和写时间

《创世记》的英文名 Genesis 源自希腊文旧约《七十子译本》的书名,意即“起源”。这书名非常恰当,因为《创世记》是记叙万物的起源,其中包括世界、人类、犹太民族,以及罪的起源。希伯来文书名译为“起初”,取自本书的第一个词。

  传统认为,《创世记》和随后四卷书都是摩西的著作。后四卷书记述了摩西的生平,以及他带领以色列人来到迦南边境的工作,并且部分书卷明确指出是摩西的手笔(如:民33:2;申31:24)。《创世记》显然是其余四卷书的导言,所以如果摩西写成另外四卷书,他自然也是《创世记》的作者(参约5:46)。从基督教会以前的时期直到19世纪,无论犹太人还是基督徒,对五经起源的这种观点都没有改变。

正如《五经导论》所言,19世纪和20世纪很多比较前卫的学者拒绝接受这个传统观点。他们相信《创世记》和其余四卷书都经历了漫长的写作年月,直到主前5世纪才完成。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学者越来越怀疑这种看法。关于五经是在较晚时期由多个来源编纂而成的;各个论据,都是站不住脚和没有说服力的,这一点已获普遍承认。这并非否认《创世记》包含后摩西时期的元素,如“但”和“迦勒底的吾珥”等地名(14:1415:7),又或者在流传过程中,文字曾经在不同时期经过更新处理。为了使用这部神圣著作教导后人,修订一些文字、地名和陈旧用语,使之更容易明白,这也不足为奇。

在整个旧约时代,《创世记》记载的故事一直对犹太人的信仰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读者可以想象:每逢重要节期,在耶路撒冷向百姓诵读这些故事,又或利未人走访各犹太城乡时,向百姓高声朗诵。一方面,对大卫时期的百姓来说,回顾《创世记》的故事让他们欢喜快乐,因为上帝给亚伯拉罕的应许在那个年代基本上已经成就了,以色列人承受的土地已经从埃及直到幼发拉底河(15:18)。另一方面,对于被掳到巴比伦的以色列人来说,他们也可从中得着安慰,因为上帝曾应许把迦南地赐给他们永远为业(17:8)。他们归回故土时,深知上帝的应许正在成就(尼9章)。因此,这些故事在后来的日子再次讲述时,内容可能稍作更新,但没有证据显示曾做过很大改动。

  事实上,《创世记》的内容似乎清楚显示它是主前第二个千年的作品(摩西生活在主前16世纪或主前14世纪)。例如,《创世记》所述洪水的故事,与主前1600年左右的阿特拉哈西斯史诗、吉尔伽美什史诗和苏美尔人的洪水故事相似;创5章和11章的家谱,与主前1900年左右的苏美尔王名单相像。对于族长时期的记述,许多文学特征表明这些故事发生在主前第二个千年的早期,因为列祖的名字在那个时期很常见,并且其他同期文献也印证了许多家庭习俗。虽然埃及文献并未提到约瑟被擢升为宰相,但这事很可能发生在主前1600年左右,在埃及闪族希克索斯王朝统治的时期。无论摩西生在哪个年代,五经在何时写成,摩西与族长们之间必定相隔几个世纪之久。在此期间,族长的事迹应以口传或某种现已失传的书面记录形式代代相传。上述相似之处肯定了《创世记》所载历史非常可靠。

五经的地位

犹太人称圣经的前五卷书为“律法书”。基督徒则称之为“五经”或“摩西五经”。五经的信息总纲是:上帝为了世人的缘故,藉着摩西与以色列人立约,将以色列建成一个神权国家,也就是按照上帝的指示管治民生、社会和宗教事务的国家。根据上文关于作者的讨论,我们可以合理地认为,五经的最初读者是在旷野漂流的以色列人,包括出埃及的一代和他们的儿女。作为圣经第一部分的第一卷书,《创世记》为读者怎样阅读五经其余的四卷书,以至圣经其余部分,确定了方向。《创世记》以叙事形式描述上帝的本质和属性,以及人在上帝所造万物中的位置;分析罪及其后果,并描述上帝对罪的回应,从而指出真正的信仰必须具有救赎的能力;记载上帝呼召亚伯拉罕,并藉着他赐福万国;追溯以色列列祖的出生和经历,直到迁居埃及;因为耶和华是创造天地的主,所以以色列才能向万民传达信息。此外,《创世记》前几章和记载族长信靠顺服的篇幅,为人类树立了行为的榜样。

  《创世记》是一本有指导意义的书卷,因此犹太人将其纳入律法书。希伯来原文torah被译作“律法”,但应理解为“指导”或“教导”。从《出埃及记》到《申命记》这四卷书都是围绕着摩西生平而编排的,因此在结构上,《创世记》就像是它们的序言。说《创世记》是五经之首,是十分恰当的。正如《五经导论》所说,圣经的前五卷书是整本圣经的根基,而《创世记》则是五经的基础。

《创世记》的编排

  《创世记》分为两大部分:(1) 上古历史,即亚伯拉罕出生前(1-11章);(2)族长历史(12-50章)。两部分的比例恰到好处:1-11章为主戏做准备;12-50章隆重上演,讲述上帝如何对待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及其众子的故事。
《创世记》记载万物和希伯来民族的起源,以上帝发出创造的命令开始,接着是一个家族|的产生与繁衍,带领读者走进亚当到雅各及日其众子的生平(见9页图表)。这个家族构成《创世记》的骨干,将许多非常不同的元素合而为一,这是本书独有的文学特色,与《旧约》的其他叙事书卷不同。

  《创世记》的一个特点是以“......的后代记在下面”为开头(5:16910:117:102725:1936:19:2:425:1337:2稍有差异,见本页表)。每个开头均聚焦在前一段落所绘大图的某个局部,并且这个开头又成为后面段落的引言。随着《创世记》描述地上的人口如何在各世代中不断增长,读者的注意力不断被引向每个世代的某个人物及其后裔。

  《创世记》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记载了许多家谱。虽然现代读者或许会觉得这些内容枯燥乏味,但是这些记载对《创世记》的结构影响重大,也影响人们对本书所记历史的看法(见下文“《创世记》与历史”)。记载家谱的方法包括纵向式和分段式。《创世记》记载了两个纵向家谱,涵盖十代人,每代只提到一位先祖:第5章的家谱将亚当和夏娃时期连接到挪亚,11:10-26所记载的类似家谱将挪亚的儿子闪连接到亚伯拉罕。这些家谱连接本书的主要叙事部分,因此非常重要。纵向家谱是记载家族主要分支不可或缺的方式。此外,《创世记》还有若干分段家谱作为补充。分段家谱提供次要人物的部分信息,衍生出通常只有几代人的族谱图分支(见10:1-3225-12-1836:1-836:9-43)。纵向家谱带领读者从时间长河的一点迅速走到另一点;分段家谱则引人进入小路(见本页图表)。

主题

  《创世记》的主题是创造、罪恶和重新创造,记叙上帝创造了美好的世界,但这个世界因为人的悖逆而被洪水毁灭。洪水之后的新世界又被人的罪恶沾污(11章)。亚伯拉罕蒙召要使万国从他得福,这给读者带来了盼望,上帝的心意终将藉着亚伯拉罕的后裔得以成就(49章)。

关键主题

1. 超然的、无所不在的耶和华上帝创造大地作祂的居所,并差遣人类作祂的代表(人具有祭司身份),好使他们遍满地面,照管其他受造物(1:1-2:25)。
2. 人类夫妇放弃尊贵的祭司职分,听信蛇的建议而背叛上帝。他们故意悖逆,从根本上沾污了人类的本质,破坏了创造的和谐秩序(3:1-246:5-6)。
3. 恩慈的上帝宣告,女人的后裔必将人类从蛇的暴虐中救赎出来。接着,《创世记》描述了一个独特的家族,强调当中的成员如何享受与上帝的特殊关系,并为落入上帝诅咒的世界带来祝福(3:154:255:26:8-911:10-26|12:1-317:4-622:16-1826:3-42427:27-2928:1430:27-3039:549:22-26)。

4. 男人的悖逆破坏了他与土地之间的独特关系,因此他要辛劳耕作,甚至面对饥荒。《创世记》不仅明确地指出关系破裂所带来的后果,还记述这个特殊家族从这种困境中得释放(3:17-195:299:2026:12-3341:1-5747:13-2650:19-21)。
5. 虽然女人的惩罚主要是生产孩子的痛苦(3:16),但她们在延续这个独特家族上担当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上帝甚至使不育的女子怀孕(11:3021:1-725:2129:3130:2438:1-30)。

6. 人性的败坏导致家庭破裂,仇恨代替了兄弟情谊(4:1-1613:5-825:22-2329-3427:41-4537:2-35)。虽然《创世记》突出描写家庭纠纷的现实,但家庭成员之间仍有和好的机会(13:8-1133:1-1145:1-2850:15-21)。
7. 上帝为了惩罚恶人,把人类逐出伊甸园并分散到全地(3:22-244:12-1611:9),但祂仍赐下应许之地来表明祂的恩惠(12:1-2713:14-1715:7-2126:2-328:13-1450:24)。

8. 虽然人性的败坏令上帝本来打算毁灭几乎全部人类(6:711-1218:17-33),但祂仍渴望地上有义人居住(1:288:179.1715:1517:222:1726:428:335:148:4)。

救恩历史概要

现代读者很可能只熟悉《创世记》的部分故事,但大部分人未能理解各种迥异的内容怎样形成一个整体。因此,他们常会孤立地阅读个别情节,未能充分领悟《创世记》宏大的文学语境如何影响有关经文。因此,掌握《创世记》的总体蓝图是非常重要的。

这幅蓝图的中心是家族,它是整卷书的骨干。家族世系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创3:15一开始就指出,女人的后裔将成为打败蛇、恢复天地万物正常秩序的盼望之源。在适当的时候,女人的后裔从塞特进展到在上帝眼前蒙恩的“义人”挪亚(6:9),因此上帝拯救他和他的家人免遭洪水毁灭。从挪亚一家又推移到亚伯拉罕,并且地上的所有家族都将因他蒙福(12:1-3)。在上帝与亚伯拉罕订立割礼之约以后,蒙福的应许连接至藉开着亚伯拉罕之子以撒而得的一位王裔身上。

随着《创世记》的发展,蒙福的应许临到长子身上,同时又出现一个不同寻常的主题:头生的儿子不一定拥有长子的名分。以撒的双胞胎出生后,哥哥以扫和弟弟雅各一直相争。以扫因一碗红豆汤把长子的名分卖给雅各(25:29-34),后来雅各又骗得以撒给长子的祝福(27:27-29)。这些祝福呼应上帝给亚伯拉罕的应许,确定雅各成为王裔延续的一支。

约瑟的擢升超越了流便的长子地位,而他青年时做的梦早已显示王裔将藉着他延续。虽然被哥哥们卖为奴隶,但他后来在埃及身居要职,证明上帝与他同在。后来雅各一家再次团聚,雅各把长子的祝福赐给约瑟的幼子以法莲,这样将来的王裔出自以法莲的后裔(48:13-19)。

《创世记》还有一个有趣的转折:尽管约瑟非常重要,但他的哥哥犹大经历了重大转变,使王位也与他的后裔相连(49:8-12)。

在《创世记》之后,当约书亚带领百姓进入迦南地的时候,以法莲支派担任领导以色列的角色。然而,在撒母耳的时期,当上帝拣选大卫建立以色列的首个王朝时(见诗78:67-72),以法莲人便被弃绝了。最后,上帝在《创世记》中应许赐福的家族,在耶稣基督身上成就,祂是上帝的儿子,成为肉身来到世上,得着“亚伯拉罕的后裔、大卫的子孙”的名分(太1:1,见徒3:25-26;加3:16)。《创世记》展望一位独特的君王,他将把上帝的恩福带给世人,为整本圣经奠定了基础。

若说《创世记》的内容指向耶稣基督,我们必须小心谨慎,因为《创世记》并没有提供完整的基督论。在本书的开头,上帝应许要拜着女人的后裔完成救赎,并在《旧约》的其余部分逐渐展开陈述。尽管如此,《创世记》引出的观念与最终事实完全一致。

虽然万国藉着未来的君王得福是《创世记》的核心,但书中阐述了其他相关主题,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主题是,上帝应许亚伯拉罕成为大国(12:2)。这应许的中心是地和后裔的相联概念,两者都是国家的关键要素。

《创世记》如此强调一个国家,这必须从上帝对世界的心意这个角度来理解。世界是上帝的居所,他在此与具有君尊祭司身份的人类同住。然而,当亚当和夏娃背叛上帝,他们就丧失了这个特殊地位。后来,上帝住在以色列人中间,他们得着机会成为具有君尊祭司地位的国度(出19:6)。遗憾的是,他们从未完全领悟上帝对他们的心意。虽然他们屡次失败,但却揭示了上帝如何掌管全地。

  随着耶稣基督降世,以色列这个神权国家被一个国际化的君尊祭司团体所取代,这个团体包含了犹太人、撒玛利亚人和外邦人(彼前2:9)。虽然教会成为上帝在地上的居所,但邪恶仍然存在。只有在基督再来施行最后审判之后,天地万物才得以更新复原。那时,新耶路撒冷将标志着上帝在《创世记》开始的神圣计划最终完成。约翰在启21-22章看到的新天新地异象,与创1-2章上帝的创造遥相呼应。关于“救恩历史”的解释,见《圣经文集》中的《圣经概述》和《旧约中的救恩历史:为基督预备道路》。

《创世记》与历史

《创世记》记载的所有事件,都发生在比摩西早得多的年代,族长的事迹(12-50章)是这样,上古历史(1-11章)更是如此。此外,创1-11章的故事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献中记载的故事(如创造和洪水的故事)非常相似。由于这些故事一般被称为“神话”,因此有人认为创1-11章也属于神话;甚至还有人认为,族长的故事只是传说,并非真人真事。要解答这些疑问,我们要先确定《创世记》是否在记录“历史”。

要回答此问题,必须先适切、清晰、准确地给“历史”下定义。望文释义,历史是指作者(即写历史的人)对他相信确实已经发生的事件的记载。历史本身并不评论所记事件是否完整、公正,是否涉及上帝的介入,是否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或者是否有比喻和想象(有时称为神话)的元素。

根据这个定义可以明显看出,《创世记》其本上是在记载历史事实而非神话故事。本书向犹太读者解释他们的先祖是怎样来到埃及的,家谱也将雅各和他的子孙与古时的世代连接,直至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此外,本书的体裁为叙事散文,圣经主要使用这种体裁记叙历史。创1:1-23记叙上帝创造世界,其文体与本书的其余部分不同,属于颂赞性散文,强调上帝的超越性,圣经其他经文(如:诗136:4-9)也承认其历史真实性(见“《创世记》与科学”)。

1-11章的内容与美索不达米亚文献所记载的故事很相似,实际上恰恰证明这些章节确实是记载历史。美索不达米亚故事明显旨在歌颂真实的历史事件,但是以“神话”的语言来表达。然而,《创世记》记叙独一真神的作为,与那些故事有着本质不同。像美索不达米亚故事一样,《创世记》先以宏伟的叙述展示其独特的世界观,并以真实事件作为必要的依据(尽管人们常从神学角度诠释)。这样,《创世记》旨在按照圣经的世界观,提供这些事件的真实记载。这个世界观包含了多种观念: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是创造天地万物的主,祂创造人类来认识祂和爱祂;全人类因亚当和夏娃的悖逆而堕落;上帝拣选以色列作为工具,使万民藉着他们认识真神而得福。显然,《创世记》必须记载真实的历史事件,才符合这种世界观。

  同时,要回答从《创世记》中引出的所有问题是不可能的。例如,亚当在亚伯拉罕出现之前活了多久,甚或上帝用了多长时间创造世界(见“《创世记》与科学”),解经家并没有一致的看法。这里提供的资料不够用来重构亚伯拉罕的一生,就连约瑟服侍的法老是谁都没有提及。考古研究可以确定古代近东历史中的一些《创世记》事件,至少可以为其提供合理的场景。但是,摩西确实无意详细记录完整的古代历史,他另有目的。

《创世记》与科学

《创世记》与科学之间的关系问题,主要在于读者怎样理解创造和堕落(1-3章),以及洪水(6-9章)的记载。第1章描述的“日”是怎样的?这事在何时发生?所有物种在被造时的状态与现在相同吗?亚当和夏娃是真实人物吗?所有人都是从他们而出吗?挪亚洪水淹没了地球的多大范围?洪水对地质风貌有多大影响?

解经家对第1章的创造周有以下看法:是普通的一个星期(“日历日”论);或是一系列的地质时代(“一日千年”论);或是指上帝的“工作日”,类似人类的工作周(“类推天数”论);或是描述创造周的一种文学手法,好像是一个工作周,但不关注时间顺序(“文学架构”论)。有学者提出,1:2 “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描述了在创造周之前,撒但起初背叛上帝后造成的状态(“间隔论”)。虽然还有其他看法,但以上述五个观点最为普遍。

在《创世记》与历史”这个讨论的大前题下,以上观点都不会否定第1章的历史真实性。每一种解释都可与其他论到创造的经文和谐一致,其中最重要的经文是出20:11,“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这段经文呼应创1:1-2.3,这里的“日”必须和第1章的含义一致。因此,这里并不要求采用对昼夜的通常解释,但也不排除这种解释。支持和反对每种解释的论证,都涉及细致的希伯来经文研究(超出“日”的含义的讨论范围),而评估这些论证并非本文的目的。

新的另一个问题与《创世记》的家谱有关:家谱描述的“父-子”是代代相传,还是有间隔?希伯来文的“父”可指远古的先祖,而“子”也可指数代以后的子孙,因此,“AB"可指“A成为B的先祖”。换言之,希伯来人家谱的记载惯例容许出现间隔,因此家谱不能用来推算确切的时间。

当我们想到圣经其实从未有意数算创造周的长度(除了出20:11),也没有任何一位圣经作者把家谱中众人的寿命加起来,以计算准确年份,上述问题就显得不太重要。

1章是否应被称为“科学性的记录”?与“历史”一样,这里再次需要谨慎地定义何谓“科学性的记录”。第1章是否真实地记录了物质世界的起源?答案是肯定的。但另一方面,第1章提供资讯的方式是否符合现代科学的目的?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先讨论一些有疑问的内容。例如,“类”不等于“物种”;“类”仅指“种类”,可指种或科,甚至是分类学中的普通的群。确实,植物分为两大类:较小的种子植物和较大的木本植物。陆上的动物可分为家畜(“牲畜”);老鼠、蜥蜴和蜘蛛等小动物(“爬虫”);以及较大的野生动物和食肉动物(“地上的走兽”)。除了人类,没有其他物种被冠以希伯来名称,甚至连太阳和月亮也没有(1:16)。经文只字未提“地发生了青草”(1:12)或各种动物出现的过程,但万物是应上帝的命令而造的事实,表明创造并非出于物质世界的固有能力。

记载创造的主要目的,是让西奈旷野的一个游牧群体颂扬创造主的无限美善。经文没有解释为什么蜘蛛和蛇不同,也没有说明各种受造物之间的遗传基因关系。同时,当人按照经文的写作目的来领受时,便能模塑出合乎科学的世界观(正是因为这种世界观,科学才得以存在)。这个概念认为,世界由良善而智慧的上帝创造而成,完全适合人类享用和照管。人类有认识世上一些事物的能力。人类的感官和智力,是正确地辨识和阐述世界的合宜工具(当然,罪的影响能干扰此过程)。

显然,经文描述亚当和夏娃是真实的人。他们在罪进入世界的叙述中所担任的角色,暗示他们被视为人类的源头。上帝特别把自己的形像赐给他们(即不是纯粹“自然地”发展),将他们从所有动物中分别出来。因此,与动物不同,人能使用语言,并具备道德判断、理性和欣赏美好的能力。此外,人也有别于并超越所有动物。任何忽视这个事实的科学,都没有客观地描述现实。圣经世界观引导人明白:所有人都需要上帝,都倾向于犯罪,并且都有机会相信真神。

在阅读洪水的记载时,必须同样小心谨慎。关于作者描述洪水淹没大地的范围,经文注释将详细讨论。无疑,经文暗示洪水的范围极大并且是灾难性的,但难以断言洪水淹没的确切范围。因此,若将现今观察到的岩层、化石、地壳变形等所有地质风范为洪水造成的,那是不够慎重的。地质学家同意,火山爆发或大范围洪水等灾难会影响地貌,然而这些灾难是否就是改变地貌的唯一原因,尚存疑问。不过,这些并不是《创世记》作者关注的事情,他的目的是要强调上帝关心所有人
  因此,我们虽然不能直接从《创世记》中获得现代科学的资料,但可以肯定书中记述的都是历史事实,以及以上帝为中心的世界观,这为科学研究建立了正确的基础,仍是至关重要的。

21世纪阅读《创世记》

在阅读《创世记》的现代译本时,读者很容易忘记本书写于几千年前,当时的文化与大多数现代读者的经历相距甚远,因此必须考虑和读者之间的时空距离。尽管现代圣经译本弥合此差距,却不能完全再现希伯来原文的言外之意和一语双关。另外,《创世记》运用了一些现今并不常见的文学技巧。这些文学特点融入在以古代近东文化为背景的叙述中,唯有耐心研读经文,才能克服由此带来的各种阻碍。

《创世记》是上帝默示的话语,这使解经变得更加复杂。有些读者认为本书内容绝对无误,包罗万象,好像经卷的作者什么都知道一样,因此试图从《创世记》寻找本书无意提供的某些答案。然而,就像圣经其他任何书卷一样,《创世记》只是传达有限的、有选择性的信息,并不是告诉读者想要知道的所有事情。读者常提出一些自以为合理的问题,但经文并未提供答案,例如,《创世记》没有说明蛇如何成为上帝的仇敌,或该隐从哪里娶妻。类似的问题不胜枚举。因此,人必须正确地引导自己天生的好奇心,因为受圣灵默示的《创世记》作者意在传达特定的信息。虽然经文没有告诉读者所有事情,但它仍是上帝的道。

在阅读《创世记》前几章时,明白上述的文本限制尤其重要。“《创世记》与历史”和“《创世记》与科学”部分指出,《创世记》前几章不仅讲述历史,还提出一种世界观,赋予科学以正确的基础。不过,这并不等于现代读者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就能读懂当中的信息。如果能了解古代文学形式,必定有助更好地理解《创世记》的内容。因此,若断言《创世记》与正确认识科学或历史(其标准结论随时可能被修改)之间存在矛盾,就显得过于轻率。简言之,《创世记》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赞美上帝创造世界,而非详细说明创造的过程。

这种手法的不同,意味着第1章并不是描述创世的流程,而是简单地指出上帝藉着祂的话语(“上帝说”)创造出天地,并运用时间和空间使大地井然有序。这表明人类最初由上帝创造,并被上帝委派作祂在地上的代表,为了祂的荣耀和所有受造物的益处来照管大地。如果科学家否认上帝是万有的创造主,那么工作的基础和结论就会与圣经发生冲关。如果科学的重点是了解和描述上帝创造的世界,那么圣经与科研工作就不会有矛盾。当人明白《创世记》作者所传递的信息,科学和圣经就都拥有宝贵而合法的地位。但是作为上帝的启示,《创世记》提供了人类无法由探寻而得的知识,否则本书就无需被纳入圣经之内。

  因此,现代的读者若能积极配合摩西写作《创世记》的目的,必能充分领受书中的信息。《创世记》是辉煌的创造、堕落和救赎叙事的序幕,这叙事已在耶稣复活之时达到荣耀的顶点,是更荣耀的成全的预付定金。《创世记》讲述良善的上帝创造了一个美好的世界,以及人在世界中担当的角色;书中描述罪恶如何玷污万物,也提到上帝如何定意扭转那些结果。因此,人在肉身活着,人与全人类的结连,人与被造的世界结连以及承担的责任,人仰赖上帝的恩典而活,全都建基在《创世记》开头讲述的故事之上。基督徒的制度,例如在西奈订立的圣约,需要在肉身中活出道德纯洁,上帝藉以赐下恩典的律例,信徒所属的群体——全都肯定了上帝起初的创世意愿。此外,《创世记》还描述了上帝对待受造物,即其代表亚当的范例:业当代表人类和世界,他的堕落影响他所代表的一切。这为基督徒理解耶稣如何做成祂的代表工作提供了框架,耶稣的工作将影响祂所代表的人和其他受造物。


文学特征

  如上文所言,《创世记》是一本历史书,使用了多种文体来记载历史。
《创世记》是一本包含多种文体的选集。然而,与大多数选集相比,《创世记》的内容高度统一,因为所有资料均属于历史叙事体裁。但是,与现代读者熟悉的历史书籍不同,《创世记》主要收录了所谓的英雄故事,即以读者会同情的主要人物为重点的故事情节,当中穿插一些家谱。前三章属于起源故事的体裁。另外,《创世记》也近似史诗体裁,因为当中记述世界史(1-11章)和以色列国的起源(12-50章)。

要了解《创世记》的文学手法,读者必先正确地认识何为文学上的“英雄”。这种手包含三个重要原则:(1) 现实生活能造就英雄,但英雄的形象要从这人许多资料中挑选和提炼的事件中打造出来;(2) 各种文化歌颂英雄是为了传承他们的理想、价值观和美德;(3) 文学上的英雄不仅代表造就他们的文化,在其些方面也代表普世人群。这些故事中的英雄并非总是英勇的,他们只是故事的主要人物;他们的行为或是勇敢的,或是懦弱的,或是高尚的,或是卑鄙的,或者在更多的时候是同时拥有这些特性。随着叙事的进行,读者会突然碰到一些峰回路转的情节,意即结果可能会出人意料,甚至应该让人料想不到。上帝定意看顾祂的百姓,并使用他们的不足来成就祂对他们的计划。因此,原来的读者会看到自己身处上帝的计划之中,明白自己的生命是上帝赏赐的,从而顺服上帝的引导。亚伯拉罕的仆人为以撒找到利百加为妻(24章),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如果这个过程中出现任何岔子,以撒就不会迎娶利百加;或者如创24:3-8所言,以撒可能孤独终老,若是那样,那么上帝赐给亚伯拉罕的应许又如何能成就呢?然而上帝信守祂的应许(读者不必认为仆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对的),并且这个记述的原读者能够从中看到自己常有上帝的保守。现代基督徒同样承受这件事所显出的祝福。

贯穿全书的文学主题包括: (1) 上帝的属性和祂对待人的方式;(2) 人类和个人的罪;(3) 即使人类刚愎自用,上帝仍然为自己的缘故履行救赎一个民族的计划;(4) “英雄故事”几乎是一贯的体裁;(5) 人物、人物、人物:读《创世记》时,读者不断遇到令人难忘的人物和故事,并从中汲取智慧,并弃绝愚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