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讚美上帝護理的大能与豐盛的供應。 本網誌內的所有資源純屬學習交流之用。

2017-11-17

 馬丁路德與宗教改革

/ 李振群博士
摘錄自《新譯本研讀版聖經》p. 2064環球聖經公會(2013

中世紀末期的歐洲社會,動蕩不安;當日教會的一些環節也烏煙瘴氣。改革聲浪雖然自十三世紀即已此起彼落,但始終一事無成。及至1517年,馬丁路德推動的改教運動,卻成功地扭轉了教會的路向。原因何在?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之前的改革舉措僅是針對個別腐敗行徑,而馬丁路德卻從信仰、教義切入,因而得以徹底改變教會的面貌,并且為隨之而來的改革進程提供了一個堅實的方向。
 
得救是憑藉信心而稱義的
 
馬丁路德指出,圣經既然明示罪人是『因信得生』的,得救就與善功無關,而是出于神的恩典作為。因此圣經所論及的『神的義』,并不是加在罪人身上的要求,而是來自神的禮物。罪人得以進到神跟前,僅需憑藉信心,仰望耶穌基督。想想看:你我能夠來到神的面前,獲得祂的悅納,竟然不需要任何德行,也無須任何自身條件、善功!這就是因信稱義的道理,也是『唯獨信心,唯獨圣經、唯獨恩典』的來歷。其總義就是『單單憑著信心來仰望圣經中所宣講的恩典』。這個道理在十六世紀固然發揮了驚天動地的威力,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也引領著千千萬萬的人進入神的國度去,直到如今。其意義可謂非同小可!
 
馬丁路德進一步指出了中世紀對教會觀念的偏差。由于神職人員地位的提升、教會在社會中占據了無可替代的地位等因素,改教前夕的教會,在運作上越來越組織化,教會的焦點越來越強調其地位、架構以及其分發救恩之功能等,信徒在教會生活中僅是被動參與的一群,毫無重要性可言。馬丁路德卻指出,教會之所以是教會,皆因她擁有神的道,并且按照這道正確地施行洗禮與圣餐。在回歸圣經的大前提下,馬丁路德再次倡導,教會本質上乃是圣徒彼此交往的團契;其他諸如組織、架構等環節,不過是服侍這個圣徒團契的工具而已。這個合乎圣經的教導,改變了教會的方向。自此以后,基督新教的聚會,就一直強調圣經、重視講壇,也努力實踐信徒間的交通。
 
所有信徒都是祭司
 
當教會的焦點重新放在信徒身上,『信徒』在教會生活中就開始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了。馬丁路德也適時地提出了兩個重要的信仰理念。首先,他指出教會中具備『祭司』身分,能夠參與事奉工作的,不僅是那些專職的神職人員,因為事實上按照圣經的教導,所有信徒都是祭司!馬丁路德的意思不是說,神職人員與信徒彼此之間毫無分別;而是說大家在教會中的身分都是『祭司』,只是彼此的服侍層面不同。因此在教會的運作上,全體信徒都應當有分參與。服侍乃是全體信徒的權利,不論是專職的牧者,或是帶職的信徒,因為『所有信徒皆是祭司』!例如他鼓勵教會在聘用牧者的時候,全體信徒一齊參與作出決定,而不是僅由某個單位,某位主教全權獨立作出決定。這類的安排,能夠讓教會具體實踐『信徒皆祭司』的圣經教導。這個『信徒皆祭司』的說法,在當日可說是石破天驚,并且有效地打破了神職人員壟斷事奉的局面。一直發展到今天,信徒參與教會事奉,已經成了天經地義的事情。
 
所有職業皆出于神的呼召
 
與此同時,馬丁路德又指出:中世紀的『呼召』概念并不符合圣經的教導,因為當時對『呼召』的理解,僅僅局限在成為神職人員一事上。當日信徒誤以為只有從事神職工作的人士,才擁有從神而來的呼召。從事其他工作的人,僅是自我的個人選擇而已。馬丁路德指出,神既然是我們生命的主宰,也一直在我們人生中引領我們;那么,不論你從事甚么職業,牧者也好、木匠也好,這份職業本身就是神對你的呼召,都是出于上主對你的召命!這又是一個劃時代的洞見。一方面,它讓所有正當的職業都具備了神圣的地位。沒有人可以說某些行業較為神圣,而其他的就較為低賤,因為所有的職業皆出于神的呼召。另一方面,這教導也使從事不同職業的信徒,更為認真、更為積極地面對他的工作;因為不論甚么工作,都是出于神的帶領。所有人都應當抱持敬畏神的態度,從事他們的職業。結果在教會生活中,信徒間的距離拉近了,大家也更積極面對生活;并且也懂得在『信徒皆祭司』的原則下,透過不同的崗位來彼此服侍。
 
在教會,也在社會服侍神
 
除此之外,馬丁路德也提出了一項『兩個國度』的理念。他指出,神的國度不僅透過教會去建立,也同時透過社會去實踐。信徒則同時是教會和社會的一分子。因此,信仰生活不應局限在教會的范圍內,也涉及信徒在社會上的見證。信徒固然要在教會中服侍神,也應當在社會中服侍神。例如一位基督徒會計師,他應當在教會中發揮其專長,透過其專業服侍主;也同時應當在工作上彰顯神的公義,透過其專業,讓神的榮美流露在社會各個層面上。
 
結語
 

以上的信仰理念(或可稱為教義),使馬丁路德的改教得以成功,也帶動了接下來的改教運動。對正確教義的關注,可說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正因如此,馬丁路德的主要助手墨蘭頓,編寫了改教時期的第一本系統神學著作《教義要點》(loci Communes,第一版寫成于于1521)。馬丁路德所倡導的許多信仰理念固然成了德國教會的基礎,也成了整個基督新教的重要屬靈產業。這條以教義信仰切入的路線,也在隨后的日子中開花結果。第二代的改教領袖深受馬丁路德的影響,皆在這基礎上把圣經的教導發揚光大。比馬丁路德年輕26歲的加爾文,其主要著作《基督教要義》(第一版寫成于1536),是其中的佼佼者。加爾文許多的理念與教導,也流露對圣經權威的尊重。宗教改革的果實,就是這樣一直世代相傳,直到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