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讚美上帝護理的大能与豐盛的供應。 本網誌內的所有資源純屬學習交流之用。

2017-12-03

国度的扩展

【新约概论-路加福音】第七讲:国度的扩展
作者:健康教会九标志

引言

人都是追求归属的。自从创世以来,人们就希望成为家庭、家族、部落、国家等等的一部分。

因此我们发现自己在Facebook上交友。我们订阅博客,关注Twitter上的人物,支持各个政党,熬夜观看我们最喜欢的运动队的比赛。我们结婚,我们加入一间教会,还可能加入一个小组。然后,当然地,我们加入社会中最基本的单元:家庭。我们出生在其中,成为其中的一员,直到我们死的那一天。

那么谁是神家里的人?这是今天我们在路加福音这卷书中重点探讨的问题。这是唯一一本由非犹太作者写成的福音书。正如路加所写的,他颠覆了传统犹太人对成为神子民的意义的理解,并主要向外邦读者呈现了进入这个不断扩张中的基督的国度意味着什么。

背景

让我们从介绍一些背景开始。路加医生写了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这两本书。虽然这两本书都没有明确提到路加的作者身份,但是早期教会仍明确地把它们与保罗的旅程伙伴路加联系起来。我们看到保罗的几封新约书信中提到了路加(西4:14,门1:24,提后4:11),并且在所有罗马监狱书信中他都被提及(歌罗西书、腓利门书、以弗所书和腓立比书)。

路加是一位细心的历史学家,这可以从他的福音书的开头清楚地看出来(1:1-4):

提阿非罗大人哪,有好些人提笔作书,述说在我们中间所成就的事,是照传道的人从起初亲眼看见又传给我们的。这些事我既从起头都详细考察了,就定意要按着次序写给你,使你知道所学之道都是确实的。

因此他的目的是清楚的:就是他的读者可以知道所学之道都是确实的。正如我们在之前的课程强调过的,我们的信仰是一个历史性的信仰。我们信仰的根基是这些发生2,000年前的事件。类似路加福音这样的记载为我们的信仰提供了第一手的证据。福音书很容易被人忽视,认为“我知道这个了”或者“这些都是新基督徒读的。”让我来鼓励大家一起来学习这些福音书,这样,当我们的信仰遭遇困难时,仍能对我们所学的确信不疑。

路加以历史学家的角度来提供这种福音的确实性——他参考了其他人所写的记述。这也是大部分学者相信路加福音是三卷对观福音书中(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最晚写成的原因之一,并且路加使用了马可福音和马太福音作为原始资料。事实上,马可福音有大约55%的内容在路加福音中得到了复用。

路加也提到“传道的人从起初亲眼看见又传给我们的”作为本福音书的资料来源。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路加在本书的起头就注明了他的资料来源。我们知道路加是使徒保罗的亲密伙伴,并与早期教会的其他领袖有过接触,更不用说他自己作为见证人曾参与了记录在使徒行传里的一些事件(徒16:10-1727-28)。因此,路加是经过了详细的调查并在确保历史准确性的基础上写作了本书,这并不奇怪。路加要么亲眼看见了那些事并亲自将它们记录下来,要么详细采访了那些亲眼看见过的人。

路加福音可能是在第一世纪六十年代早期写成,成书在在彼得和保罗殉道(约在主后67-68年)之前,因为基于合理的假设,如果他们的殉道如此重要的事已经发生,它们应当被记录在使徒行传中。

结构

那么路加如何在历史准确性之上构建他的福音书呢?

简而言之,路加是围绕耶路撒冷来构建整卷书的。你可以从路加选择记录的事件上最清晰地看到这一点。去往耶路撒冷的行程,在马可福音中占用了一章,在马太福音中占用了两章,而在路加福音中却占用了将近一半的篇幅(9:51-19:27)。如果路加福音重点关注了耶稣去往犹太人世界的中心耶路撒冷的行程,那么它的姊妹篇——使徒行传——则记录了福音从耶路撒冷传到帝国的首都和外邦人世界的中心罗马的行程。所以这本福音书是路加的上半部分信息,就是神的国已经来到,并且它已经来到万国中。

路加福音对我们了解耶稣有独一无二的和极其重要的贡献。我们可以从路加所挑选的耶稣的事工上看到一些。为了证明耶稣的弥赛亚身份,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都从耶稣一段相对比较受欢迎时期的事工开始,而路加福音则直接跳到耶稣在自己的家乡拿撒勒(第4章)被拒绝时的事工上。因为他的关注点不是要证明耶稣是王,而是要说明他的国度将会是什么样子。

因此在路加福音里,整个耶稣事工的叙述都笼罩在拒绝的阴云下。神的国度不是由那些正在拒绝他的文化和宗教领袖组成。相反地,当耶稣前往耶路撒冷,他所关注的是神永恒的计划,他要将神的国度扩展到所有人中。这也是我们今天的主题。我们将通过查看四个方面的特征来思想这个扩展的国度的性质。这个扩展的国度是:(1)为所有人——更是为被遗弃之人预备的,(2)没有民族和地理的界限,(3)是耶稣来的原因,并且(4)将继续扩展直到耶稣再来!

让我们从第一个特征开始。

第一,扩展的国度——是为所有人——更是为被遗弃之人预备的

许多以色列人多年来一直在等待着弥赛亚的到来,并且许多犹太人期待着这样一位弥赛亚,他来带领他们脱离罗马统治的枷锁,并恢复以色列昔日的荣耀。

法利赛人和文士是犹太教的当权派,我们很早就看到,耶稣基督的国度不是这些人所期望的那个样子。路加在7:36-39详述了一次“打破期望”的会面:

有一个法利赛人请耶稣和他吃饭,耶稣就到法利赛人家里去坐席。那城里有一个女人,是个罪人,知道耶稣在法利赛人家里坐席,就拿着盛香膏的玉瓶,站在耶稣背后,挨着他的脚哭,眼泪湿了耶稣的脚,就用自己的头发擦干,又用嘴连连亲他的脚,把香膏抹上。请耶稣的法利赛人看见这事,心里说:“这人若是先知,必知道摸他的是谁,是个怎样的女人,乃是个罪人。”

接下来,耶稣与这个名叫西门的法利赛人,就罪和赦免的性质进行了针对性的讨论。

耶稣来到地上不是要在以色列中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政治领袖的候选人,政治领袖做什么呢?他们会走进犹太人现存的社交网络、会积极参与重要的筵席、会与犹太精英们碰杯并获得他们的认可。但耶稣所做的恰恰相反,在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一幅正在扩展之中的国度的画面:它包括了那些,就世界而言最不应该得到神眷顾的人。

路加表明耶稣特别关心那些社会边缘人物和被社会遗弃的人。这些人知道他们的需要,他们体现了进入神的国所需要的态度。这一点对于理解路加对穷人的态度至关重要。某些神学家,特别那些秉承所谓的“自由派神学”的神学家,他们驳斥路加说,贫穷的人和受压制的人是那些特别需要神祝福的人。但是圣经里的“贫穷”不仅仅是关乎财力和权力的——而是“灵里”的贫穷。

路加突出耶稣对被遗弃者和社会边缘人物的事工,不是说富人和有权势者不能得救。实际上,我们在圣经中看到了这几类人得救的例子,比如路加福音19章中的撒该、约翰福音中的尼哥底母,以及使徒行传10章中的百夫长哥尼流。相反地,路加突出这些被遗弃者是为了证明,这个国度是属于那些完全依靠神的人的,而这些人常常是那些在社会中最被边缘化的人物。

那么,谁是这些基督所关照的边缘人物呢?我们看到耶稣对妇女有特别的关切。不像在当时的拉比中常常被排斥,路加显示妇女在耶稣的生活和事工中扮演了相当突出的角色。从伊利莎白和马利亚怀孕的详细叙述(第1章),到与马利亚和马大的亲密友谊(10:38-42),到那些捐献财物的妇女(8:3),以及最先报告耶稣复活(24:1-12),妇女在耶稣的生活中被广泛认可也非常有影响力。狄马可牧师指出:“总之,路加福音比其他任何一本福音书都更多地提到妇女。这可能反映了路加的一些想法,但它也揭示了耶稣认为重要的一些东西。”

我们应该从耶稣对待妇女的态度中得到鼓励和受到挑战。或许你一直认为耶稣是“关注男性”的,因为十二使徒都是男性,神的位格是男性的,并且只有男人可以做牧师和长老。但是,背起我们的十字架来跟从耶稣的方式并没有男人和女人之分。无论性别,福音都是一样的。男人,如果你曾因自己的性别认为你的角色比女人更大或者更重要,就请花点时间读读《路加福音》。不仅思考耶稣对待这些妇女的态度,而且看看这些妇女中许多人对我们的主的忠心榜样,远远胜过被拣选的十二使徒。

路加所关注的第二类人群是孩子。现代世界常把孩子当作偶像来崇拜,但在古代文化中并不是这样子。古代的孩子们没有彼得•潘,也没有我们理想中的那种童年,孩子很少受到关注。然而,耶稣关注他们。他医治他们,告诉我们应该接待他们,并向他们显明他自己(10:21)。他用他们作例子,“我实在告诉你们:凡要承受神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18:17

你如何看待孩子?他们是微不足道和无关紧要的吗?他们是很烦人或令人讨厌的吗?为什么你没有报名参与儿童事工呢?我们会有一些很合理的理由为自己没有参与儿童事工辩解,但这些借口也可能是错误的。耶稣视孩子为需要他的人,就像大人一样,并且在许多方面,他们表现出了我们对神所需要的那种信任和信心。我们是否像孩子一样完全彻底地信靠神?

第三,耶稣对穷人给与了特别的关注。这会让一个比我们更加鄙视穷人的文化感到不安。在第一世纪中,没有任何“社会公平”事工在开展。听耶稣讲财主和拉撒路的故事会很让人不安。在那个故事里耶稣说(16:22-23):

后来那讨饭的死了,被天使带去放在亚伯拉罕的怀里。财主也死了,并且埋葬了。他在阴间受痛苦,举目远远地望见亚伯拉罕,又望见拉撒路在他怀里。

然而,耶稣不是教导说今生的贫穷会让人自动进入天堂,他是在教导财主要当心,不要信靠他们的财富过于信靠神。一个人对待他的财富的方式反映了他的属灵状况。你如何处置你的财富?你是否记录它的使用情况?你是否有一个预算?

不同于那天的犹太宗教领袖,耶稣关心那些穷人,并在他们身上看到了那些在他的国度里的人所当有的态度。

耶稣关照其他两类人——病人和声名狼藉者。这两群人完全被边缘化——在耶稣的那个年代,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他们都是被遗弃的人。

耶稣投入大量时间关心和医治那些病人。路加提供了几个仅在本书中出现的病得医治的案例,包括在安息日的会堂里那个驼背的女人(13:10-17),一个患水臌的人(14:1-4),十个麻风病人(17:11-19),以及治好大祭司的仆人马勒古的耳朵(22:50),还有在拿因城叫寡妇的儿子从死里复活(7:11-17)。当大多数犹太人在身体和社交上都与那些“不洁净的人”保持距离时,耶稣却亲身走近他们并伸手触摸他们。所以当他医治那个麻风病人时(5:12-16),他确实触摸了那个人,这是任何一个拉比都不会去做的。

除了这些因身体的原因被遗弃的人,耶稣还深深地关切那些声名狼藉的人,或者“罪人”。他呼召一个税吏加入他的门徒,而这样的人常被视为骗子和叛徒。考虑一下耶稣进入世界的方式,藉着宣告——天使来到牧羊人面前。就像狄马可在《新约信息》一书里所写的:“我们把牧羊人看作是迷人的圣诞庆典游行队伍,其中有许多穿着漂亮紧身礼服的可爱的孩子。然而在古代,牧羊人被认为是狡猾的、靠不住的、甚至是喜爱偷窃的流动雇工。然而他们却是那些最早接待耶稣的人!我想,这在耶稣的整个事工中是很有代表性的。”

瘸腿的、瞎眼的、残疾的、还有“罪人”,这些都是耶稣显现出温柔关切的被遗弃之人。路加明确表示,基督所传达的一个重要信息是,他为那些受到不公正对待和被压迫的人带来了希望、爱和公正。我们呢?我们是否只寻求结交那些世界所尊重的人?作为基督的跟随者,我们也应该从内心里愿意去接触那些处在社会边缘的群体。

在世界的眼中,不管我们今天的地位如何,我们当中有谁不是耶稣来拯救的那无家可归者中的一个?在那独一的真神面前,除了基督,我们都是无家可归的人。

所以,这是我们在神的国度中看到的第一个特征——它是为所有人,更是为那些处在社会边缘的人预备的。事实上,它是特别为那些处在社会边缘的人预备的,因为陷入社会边缘地位会让他们更加地来单单依靠神。

第二,扩展的国度——是没有民族界限的

这个国度不仅仅扩展到新的阶级——它也扩展到各个民族和各个国家中。

当路加在第4章引入耶稣的事工时,他重点关注了耶稣的声明,就是在以色列的历史中,有时是外邦人在神的眼中更受青睐(4:24-27):

我实在告诉你们,没有先知在自己家乡被人悦纳的。我对你们说实话,当以利亚的时候,天闭塞了三年零六个月,遍地有大饥荒,那时,以色列中有许多寡妇,以利亚并没有奉差往她们一个人那里去,只奉差往西顿的撒勒法一个寡妇那里去。先知以利沙的时候,以色列中有许多长大麻疯的,但内中除了叙利亚国的乃曼,没有一个得洁净的。 

以同样的方式,他告诉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后代,他们会因为不认识他而被拒绝,紧接着他说“从东、从西、从南、从北将有人来,在神的国里坐席。”(路13:29

我们甚至看到,路加的家谱也体现了基督所建立的国度的宽度。路加没有像马太那样停在亚伯拉罕,而是回溯基督的家谱直到亚当。第二个亚当已经来到,虽然第一个亚当的罪使世人都陷入了与神的隔绝,但是第二个亚当为世人开辟了一条与神和好的道路。正如神向亚伯拉罕所应许的多国将从他而出一样,神的国度也将扩展到所有的国家,远远超越以色列国之外。

不用说,这是导致法利赛人极度困惑和极力反对的一个原因。我们可以从他们对安息日的理解中最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因为安息日触及到犹太人国家和宗教认同感的最核心。路加在第13章叙述了法利赛人对耶稣在安息日医治一个驼背的女人的反应(13:14-16):

管会堂的因为耶稣在安息日治病,就气忿忿地对众人说:“有六日应当做工,那六日之内可以来求医,在安息日却不可!”主说:“假冒为善的人哪,难道你们各人在安息日不解开槽上的牛、驴,牵去饮吗?况且这女人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被撒但捆绑了这十八年,不当在安息日解开她的绑吗?”

对于这段经文,狄马可在他的书《新约信息》中说:“法利赛人对安息日的错误理解让我们看到在以色列中的许多人弄错了以色列的角色。神希望藉着以色列将他的国度扩展到整个世界。但是法利赛人却认为神的国单单属于以色列,因此他们用不必要的和繁琐的规则来约束人。”

但是,在我们对法利赛人的民族优越感作出判断之前,我们先来省察我们自己的内心。你是否觉得自己比别人更配得到恩典?你有没有想要把你的基督徒圈子缩小?你是否想过,“我不想让那些人,或者那群人进来,否则我的教会将失去现在的气氛”?那么,你想保持什么样的气氛或风格呢?

还有另一个问题:你的基督徒朋友成为你的朋友,是因为福音的缘故,还是因为有相同的兴趣?如果这对你来说难于回答,那么换种方式思考一下。如果你们都不是基督徒,你们仍然是朋友吗?

我们还可以换另一种方式来更实际地思考这个问题:当我们审视我们的人际关系时,是否存在明显的民族或者政治界限?存在这样的界限是否只是因为这会让我们感到最舒适?

我们是否祷告让福音传到其他人群或者国家,我们做了什么来帮助这一切发生吗?我们是否认真考虑过自己的使命?在我们的周围都有哪些人群呢?

神的国度没有任何民族的、阶层或者是政治的界限!从根本上说,只有一个重要的区分:光明的子女和黑暗的子女。

第三,扩展的国度——是耶稣来的原因

我们来到第三个主题,扩展神的国度不是无关紧要的,而是耶稣来到世上的唯一理由。“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19:10

那么,谁是失丧的人?失丧的人包括那些拒绝了耶稣的以色列人和他们的宗教领袖。失丧的人包括那些被社会遗弃的人以及没有牧人牧养的人。我们读一下路加福音5:30-32

法利赛人和文士就向耶稣的门徒发怨言说:“你们为什么和税吏并罪人一同吃喝呢?”耶稣对他们说:“无病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

总之,失丧的人包括每一个没有相信耶稣基督和他的真理的人。所以耶稣寻找那些失丧的人。他对失丧者的关注不是笼统的或者一般的关注,而是对个人具体的关注。这是我们从路加福音第15章里失钱的比喻、失羊的比喻、以及浪子的比喻中看到的。他的关注是个人的和具体的,涉及每一个方面。是的,他的关注包括我和你!

路加煞费苦心地指出,完成救赎大工是神救赎世人脱离罪恶的伟大计划的一部分。如果马可快节奏叙述中的关键词是“立即”,那么路加最喜欢的一个词是“必须”,他经常重复使用。耶稣必须去到耶路撒冷,因为没有先知死在耶路撒冷之外(路13:33)。耶稣必须与撒该住在一起,这样他才能得救(19:5)。类似的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本书给人的感觉是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必然的,因为神主权的计划在背后主导着这一切事件,神主权的计划将带来人类的救恩。

耶稣来要完成一个使命——完成救赎大工——不只是使救赎成为可能。事实上,他是通过为失丧的罪人钉十字架和复活做成的。那些相信他的人将从他们的罪和神的愤怒中被救赎出来,并得以进入神的国度。

那些已经得救的失丧者会发生转变。在路加福音12:8-9,耶稣说:“我又告诉你们,凡在人面前认我的,人子在神的使者面前也必认他;在人面前不认我的,人子在 神的使者面前也必不认他。”

那些成为主的门徒的人必须“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14:26)以及“撇下一切所有的”(14:33)。路加福音18章表明,那些在神面前算为义的人不能自以为义,反而要极其谦卑地哭喊着说“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路18:9-14)我们是否有过像那个税吏一样在圣洁的神面前完全无助的感觉,并且驱使我们在基督的十字架里寻求庇护?我们是否已经从我们的罪中生出了自义或者懒惰?用耶稣的话来说:“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路13:3并在13:5重复)

这个扩展的国度将继续扩展直到耶稣再来

路加福音描绘了一幅比富人、有权势者以及有特权阶级更宽广的国度的图景。它比一群犹太男人或者以色列国都更宽广。它也让我们看见,这个国度已经来到,但还没有完全来到。在路加福音里,我们看到这个国度既已临到也未临到。

一方面,君王在哪里,神的国就在哪里。所以我们找到耶稣,就找到了神的国。有一次,一个法利赛人问耶稣神的国几时来到。耶稣回答说:“神的国来到不是眼所能见的。人也不得说:‘看哪,在这里!看哪,在那里!’因为神的国就在你们心里。”(路17:20-21

另一方面,耶稣提到了一个还没有成就的国度。我们看到主在最后的晚餐上说:“我很愿意在受害以先和你们吃这逾越节的筵席。我告诉你们:我不再吃这筵席,直到成就在神的国里。耶稣接过杯来,祝谢了,说:“你们拿这个,大家分着喝。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等神的国来到。”(路22:15-18

为了纠正人们的错误观念,以为神的国将立刻地并且完全地来到,耶稣讲述了一个贵胄要往远方去得国回来的比喻(路19:11-27)。这个比喻似乎是要鼓励门徒对主要忠心,因为神的国没有像他们所期待的那样立刻来到,当这位国王不在的时候,门徒们要用好他们的恩赐和资源,忠于主的呼召。他给了我们什么样恩赐和资源?什么样的财富?时间?属灵的恩赐?我们是在使用这些来荣耀神吗?

在路加福音接近结束时,我们看到门徒正处在已经来临的国度的属灵现实与尚未临到的末世国度之间的张力里面。本书以路加版本的大使命以及门徒接到命令在耶路撒冷等候那“从上头来的能力”作为结束。使徒行传则开始于门徒的询问:“主啊,你复兴以色列国就在这时候吗?”(徒1:6)。我们将从那里开始路加信息的下半部分。我们将看到一幅生动的画面,看到这个国度如何从以色列的土地扩展到古代世界权力的中心,罗马……并且从那里它将继续触及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并将继续这样下去直到耶稣再次回来!

让我们欣喜的是,我们有幸生活在神的救赎工作藉着十字架已经清楚显明的末世里,让我们也满怀希望和期待盼望着神的国将最终完完全全地实现,并且我们将永远与神同住。

结论

所以我希望你看到,路加福音的故事与我们每个人是多么地息息相关。我们当中很少有人是亚伯拉罕的后裔。我们没有一个人比耶稣那个时代的宗教精英们更配承受神的国。然而,神的国已经临到像我们这样的人。愿颂赞归给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