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讚美上帝護理的大能与豐盛的供應。 本網誌內的所有資源純屬學習交流之用。

2016-12-19

主餐聖禮的傳統

/蘇遠泰博士
摘錄自《新譯本研讀版聖經》p. 2078環球聖經公會(2013

教會傳統中的聖禮

宗教改革期間出現「三唯獨」的口號,分別是唯獨恩典、唯獨信心和唯獨聖經。當羅馬教廷以教皇、傳統和聖經為信仰權威時,改教者高舉聖經的絕對權威,為信仰和生活的最高準繩,而對聖經的詮釋亦由教會的獨攬中釋放出來。當然,改教者並非否定教會歷史裏一切的傳統,他們均十分重要初期教會的信仰遺產,只是以為傳統和聖經必須符合,因他們相信兩者其實是同出一轍。

中世紀的羅馬教廷在佛羅倫斯的大公會議(Council of Florence)上,一共訂了七天聖禮(sacraments):洗禮、聖餐、告解、堅振、婚禮、授聖職禮盒臨終抹油禮。改教者從聖經的查考中,發現聖禮只有兩個,分別是聖禮和聖餐(早期的路德和《奧斯堡信條》〔Augsburg Confession1530〕還包括補贖禮,但後來路德只接受洗禮和聖餐)。本文主要探討改教者如何從聖經的研讀中發現聖禮的神學觀念。因篇幅所限,本文只集中介紹改教者如何看聖餐的內容和意義,又如何影響今天的華人教會。

天主教的彌撒

對於中世紀絕大部分的信徒來說,均不大懂什麽教義和神學的討論;與他們信仰息息相關的,是每個星期在教會參與的敬拜生活,因此「聖禮」就容易被理解為與上主最親密的接觸,同時又是獲得拯救的途徑。特別是當時教廷所施行的彌撒,是信徒獲得恩典之途:整個程序以拉丁文進行,由聖職人員進行,信徒不能參與,只能遠望(故此一般稱為「望彌撒」);神甫再次把基督獻上,信徒只能領受餅,杯卻留給聖職人員(起初只是信徒害怕把酒濫用,以致侮辱了聖禮,後來卻成了習俗以致傳統,1414年康士坦斯(constance)會議上正式禁止信徒領杯)。此外,教廷主張「變質說」(transubstantiation),即認為當神甫把餅和杯祝聖後,餅和酒的本質(substance)起了變化,雖然外顯得屬性(accident)仍是一樣,但其實餅和酒已本質地分別變成基督的肉和血了。

改教者對聖餐的改革

改教者均以神的道為至要,視聖禮為外顯的記號,表明聖道的真實。因此,他們把彌撒改為崇拜,而崇拜的中心就是宣講神的道,正如加爾文說:「教會只能由傳講主道得受教益」[1],因而亦主張以當地的方言來進行崇拜,使信徒因聽得明白而能以信心回應。

另外,路德從馬太福音廿六章26-27和馬可福音十四章22-23得知,當主耶穌設立聖餐時,所有當時的與會者(即包括後來的十一位使徒和加略人猶大)是既食餅又飲杯的,因此,路德的結論是,參與聖餐禮的人既要食餅,又要領杯。羅馬教廷若是按聖經行事的話,他們理應不許所有平信徒食餅飲杯,或是要求他們必須同時食餅飲杯,選擇哪一種,全看教廷是否認為平信徒可以參與聖餐禮,但斷不是只許飲杯!路德本人是主張所有參與聖餐禮的信徒,均必須同時食餅和飲杯的,更認定「這不是許可,乃是命令」。[2]

聖餐禮的分歧

至於祝聖後的餅和酒是否變成主的體和血呢?路德的立場顯明與當時的另一位改教者慈運理不同。路德反對羅馬教廷主張餅和酒本質地變成和血的解釋,因為這是借助了亞裏士多德的哲學於神學的建構中。但路德卻又接受聖經的字面意思,當主耶穌在祝聖後說:「這是我的身體」,這個「是」采真實的義,餅是真的成了基督的身體,只是它仍舊是餅。這種既是餅又是基督身體的理論,今天一般稱為「同質說」(consubstantiation),其重點是肯定在聖餐之中,基督是真實地臨在的(real presence)。我們無須接受路德的見解,但至少可以明白他如何堅持以聖經為原則的神學思考。

作為改革宗的發起人之一的慈運理不同意路德釋經,他認為當主耶穌說:「這是我的身體」時,這個「是」理應是象征義而已,不能按字面解釋,只能采「表明」的意思。正如當主說:「我是葡萄樹」時,並不代表主是真的變成一顆葡萄樹呢!因此,慈運理主張「紀念說」(memorialism),基督並沒有真實的臨在與餅和酒之中,而整個聖禮不過是叫信徒紀念主為我們的過犯受死。

另一位改革宗的健將加爾文同樣反對天主教和路德所說,把餅和杯說成是「變成」或「就是」基督的身體和血;但他亦不把聖餐視為僅僅是紀念主的儀式。他首先強調餅和杯只對那些有主話語的人發生功效,即必須有主的道,吃餅和飲杯的禮儀過程才變成聖禮。因餅和杯表明神的應許,成為基督拯救世人的記號,神的應許才是聖禮的中心,否則便是一般的吃喝。但以餅和杯為象征的記號同樣重要,因餅和杯與基督的肉體和血相應,屬於一種轉喻(metonymical),是聖經作者經常使用的方式(例:創17:13;出12:1;林前10:4;來9:22),含有深刻的屬靈意義,信徒應多加反思。如此,加爾文強調信徒要以信心來領受聖餐,雖然吃喝屬地之物,但基於神的應許,再加上人以信心來領受,便變成屬天/靈的福分。

除了神的應許是聖餐的根據以外,加爾文也重視在聖餐的臨在。路德認為神人二性的基督是無所不在的,因此基督在餅的周圍,也在餅裏,可是餅還是餅,沒有變成基督的身體(這就是上文所說的「同質」說)。因此路德認為基督在聖餐有物質方面的臨在。加爾文卻認為基督的神性無所不在,祂的人性是在天上,不在地上。因此,聖餐時基督與信徒們同在,是借著聖靈的同在。因此,基督借著祂的話,和祂的靈(聖靈)真正的與信徒們同在。基督的同在不是物質上的同在(physical presence),乃是靈的同在(spiritual presence),也是真正的同在。說得更直接一點,聖靈將我們提升到天上,到基督那裏,因此基督與我們同在。加爾文的聖餐觀,在路德和慈運理的看法中間開了一條路,可供今天信徒和教會參考。

從多元詮釋到豐富傳統

信義宗和改革宗其實絕大部分的神學爭論中均可以取得共識,但路德和慈運理在聖餐的問題上的不同意見,竟然各走極端,使兩宗未能在馬爾堡對談會(the Colloquy of Marburg1529)達成和解,最終導致分裂,實屬可惜。

今天華人教會因所應屬的宗派,對聖餐的詮釋亦各有分別。筆者曾在三間福音派教會聚會,發現福音派教會傾向慈運理的立場,牧者在掰餅聚會中提醒弟兄姊妹要紀念主,好好省察自己,絕少提及餅和酒有變成基督的肉和血的可能。

當然,筆者無意反對紀念說,只是想大家可以從教會歷史中知道存在著許多不同的傳統,而這些不同的傳統未必是我們的敵人,他們均有聖經的支持,只是大家的釋經方法和著重點不同而已。假若能欣賞別人的釋經方法和神學觀念上,可能是對自身傳統的一種豐富和補充。正如,當我知道餅和酒在祝聖後「是」基督的身體和寶血時,每次當我手拿餅和杯,紀念主為我死,我同時體驗基督真實臨在的震撼,更湧溢多一點敬畏和感謝的激情,為掰餅聚會添加多一點「聖」禮的味道。

按著聖經教導我們要合而為一,我們沒有必要像路德和慈運理般分裂呢!其實,像加爾文般站在較中間和開明的路線,再加上對聖道和信心的強調,才容易叫我們實踐聖禮另一個目的——就是在聖餐中實行彼此相愛的合一呢!

註:
[1] 加爾文,章文新編,謝秉德譯:《基督教要義(下冊)》(香港:基督教文藝,1959初版,1995六版),頁10.

[2] 馬丁路德著:《教會被虜巴比倫》,章文新編,徐慶譽、湯清譯:《路德選集(上冊)(香港:基督教文藝,1957初版,1991四版),頁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