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讚美上帝護理的大能与豐盛的供應。 本網誌內的所有資源純屬學習交流之用。

2016-12-11

摘錄自《新譯本研讀版聖經》p. 1868環球聖經公會(2013

論及真信徒在基督裡永遠的保障時,改革宗神學一般會用信徒的堅忍和蒙神保守這雙重字眼。這字眼代表著聖經平衡的教導︰信徒需要在恩典中恆久忍耐,才可以得到永恆救贖這個最後獎賞,但是那些真心相信神的人之所以有保障能夠恆久忍耐,是因為有神的保守。耶穌藉著聖靈,確保所有真信徒能堅忍到底,可以
在挫敗和打壓下仍然堅定不移。

許多其他基督教傳統與改革宗神學分歧而走不同路線。一方面,有些人教導,那些活出得救的信心、真正在基督裡重生的人,仍有喪失救恩的可能。他們訴諸聖經裡有關提醒信徒不要偏離信仰,並且要順服,才可以得到永恆救贖這個最後獎賞的經文(例︰詩69:28;太24:13;路9:62;約2:23~2415:6;林前9:27;林後13:5;來3:66:1~810:26~3112:14;彼後2:21~22;啟2:7111722:19)。改革宗神學承認這些和同類經文都要求必須堅定持守信仰,並且指出即使一個人活出某層度的信心,又得到神許多的祝福,但這人也可能因為背道而遭受永恆的審判。問題在於︰這類人到底擁有哪種信心和祝福?

另一方面,某些派系的教會教導,要獲得永恆救恩的唯一條件是決定接受基督為救主,並且真心表白信仰。這種看法引以為理據的經文,強調只需要信就可以稱義,並且救恩是一份人不可能喪失的免費禮物(例︰約3:166:37;徒16:31;羅3:288:38~39;加2:16)。這種看法極端的發展,有時被稱為決定主義(decisionism)或輕信主義(easy believism),意指只要一個人真心宣稱相信基督是拯救者,即使他不一定相信基督是主,這人也可以得救。這些基督徒很少分辨甚麼是得救的信心,甚麼不是,或者誰是真信徒,誰只是口裡說相信;他們認為一個人會因為公然並經常犯罪而失去暫時的祝福,但真誠的人無須害怕神永恆的審判。有些竟然堅稱即使一個人否認之前的信仰而拒絕基督,這人仍然會得救。

改革宗神學在這兩種看法之間取得平衡,贊成它們某層面的觀點,而拒絕其他觀點。一方面,改革宗神學認同信徒需要恆久忍耐。我們得以稱義的確是單獨藉著信心,但得救的信心卻從未是「單獨」的。正如雅各所說︰「如果只有信心,沒有行為,這信心就是死的」(雅2:17)。因此,保羅勸戒腓立比的基督徒,「應當恐懼戰兢地作成自己的救恩」(腓2:12),因為在基督徒的一生裡,他的信心會被考驗,以測試他是否真實的在基督裡(林後13:5)。在這層面上,改革宗神學家經常把得救的信心與看似真誠卻是最終帶來虛偽和背道的短暫信心分辨開來。

撒種的比喻指出(太13:18~23)有不同種類的信心,但是只有結出聖潔生活果子的信心才能使人得救。這就是為何希伯來書的作者強調「沒有聖潔,誰也不能見主」(來12:14)的原因。由於那些只有短暫信心的人與忠誠的信徒關係密切(來6:1~6;彼後2:21~22),所以他們也得到神許多的祝福。不過,隨著他們背棄基督,他們便會失去那些祝福,最後甚至要面對永恆的審判(來10:26~31)。不少對耶穌說「主啊,主啊」的人,都不會被承認(太7:21~23)。只有那些在世一生追求聖潔,證實自己是重生的人,才有權相信自己在基督裡是有保障的。通往榮耀之路在於持守信仰和悔罪,而非單單在某些形式上持守基督教。

然而,改革宗神學也強調真信徒需要神恩慈的保守,才可以繼續忠於基督。基督徒並不是靠著信來開始與基督同行,然後靠一己之力續奔前程(加3:3)。保羅勸告腓立比人要「作成自己的救恩」(腓2:12),但後來加上︰「神為了成全自己的美意,就在你們裡面動工,使你們可以立志和行事」(腓2:13)。保羅也向他們保證︰「在你們中間開始了美好工作的⋯⋯必成全這工作」(腓1:6)。耶穌親自強調祂會保守真信徒:祂說信徒「永不滅亡,誰也不能把他們從我手裡奪去」(約10:28)。

有時候,真正重生的信徒故態復萌,再次陷入嚴重的罪中。不過,他們這樣做是出人意料的,他們違背了他們新的本性,而令自己深感痛苦,以致他們至終會尋找並重返義路。當重生的人按本性而行,他們就會顯露出謙卑和感恩的心,想要取悅拯救了他們的神,而當他們得知神承諾將永遠保守他們時,這只會強化
他們要討神喜悅的渴望。見《西敏宣言》17;《比利時宣言》2425;《海德堡問答》86;《多特法典》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