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得救的確據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得救的確據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1-03-11

 

三大確知與確信 約翰壹書5:18-21
聖經歸正教會主日證道|約翰壹書系列| 03/07/2021|呂沛淵牧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vuzVkeNH7g
 
前言: 約翰壹書從起始的「生命之道」(1:1) 講到「永生的確據」(5:13)、「禱告蒙垂聽的確據」、「代禱使人得生的確據」(5:14-17)。全書講論「永生的測驗」:真理、順服、愛的測驗,這是使我們確知自己有永生(5:13)。全書結論5:18-20以三大確知與確信作為總結:「我們知道……」三次的肯定敘述,與「愛、順服、真理」相對應,5:18論「內心」(愛的保守)5:19論「處境」(屬神者順服神)5:20論「準則」(真實的智慧)。然後最後5:21以警告「小子們哪,你們要自守、遠避偶像」來叮嚀讀者,總結全書「愛、順服、真理」的核心信息。
 
1. 我們知道: 「凡從神生的,必不犯罪」--- 蒙神的愛保守
 
(1) 新生命是不犯罪的,基督徒不可能繼續活在罪中犯罪,這是3:6, 9已經清楚指明的: 凡住在主裡面的,就不犯罪;凡從神生的,就不犯罪,因為神的道()在他心裡。5:18重述此真理,是要接續5:17所說「也有不至於死的罪」,信徒犯罪,真心認罪悔改,可以得到赦免(1:9; 2:1-2),然而不可掉以輕心,淡化罪的嚴重後果。所以5:18再次鄭重宣告: 神兒女的新生命是不犯罪的,我們不可能繼續犯罪。這是我們基督徒所確知的: 「我們知道,凡從神生的必不犯罪」,「凡從神生的」everyone who has been born of God動詞是完成狀態,表示已經重生的信徒,這是約翰壹書的慣用語,與3:9; 5:1-2, 4相同。「不犯罪」是指不繼續犯罪,動詞是繼續進行狀態。
 
(2)「從神生的必保守自己」(和合本正文)或作「那從神生的,必保護他」(和合本小字),原文在句首有對照連接詞but,與前半句「凡從神生的,必不犯罪」作強烈對比。並且「那從神生的」he who was born of God 動詞是簡單直述狀態,指神的獨生子道成肉身(1:14, 18)。此句是要解釋前半句「凡從神生的必不犯罪」的原因: 和合本正文是指基督徒必保守自己,小字是指主基督保守保護我們。小字譯文比較準確,因為有對比連接詞,以及動詞時態的不同。然而這兩方面的意思都包含在內,因為主基督保守保護我們(1, 24; 17:11-12, 15; 3:10; 彼前1:5),所以我們才能在主的保護中保守自己(21; 提前5:22; 1:27),我們唯獨靠主的保守,才能潔淨自己、遵行主的命令、行他所喜悅的事(3:3, 22-24; 5:3)
 
(3) 因為有神的兒子主基督保守我們,所以「那惡者也就無法害他」,「害」原文作摸、碰touch,是現在進行式動詞,表示那惡者一直無法下手碰神的兒女,無法害我們(舊約背景見詩篇105:15)。那惡者是指撒旦(2:13-14; 3:12),神的兒子已經顯現出來,藉著十字架上的得勝,除滅了那惡者的作為(3:8),主拯救我們脫離了那惡者(6:13; 17:12, 15),誰也不能把我們從主的手中奪去(10:28),誰也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裡的(8:39)。從5:18這三個主動詞「不犯罪、保守、無法害」都是現在進行動詞,顯示: 那惡者無法害凡從神生的,因為神的兒子保守他;正因為神的兒子保護他,所以基督徒不可能持續犯罪。這是那完全的愛,保守我們、拯救我們到底,因他愛我們到底,使我們勝過惡者、勝過世界(4:17; 5:5; 2:12-14; 13:1)
 
2. 我們知道:「我們是屬神的」--- 我們順服神
 
(1) 約翰在5:19繼續進一步說明5:18的總原則。5:19前半句「我們是屬神的」對應5:18前半句「凡從神生的……」,基督徒確知「我們是屬於神的we are of God」,動詞是現在進行式,表示我們是一直且永遠屬於神,主詞從「凡(任何人)」改成「我們」(括使徒與每位信徒),更加強調親自的確信,我們有永生的確據(1:1-4; 5:10-13)。我們屬於天父,是全書的重要主題(2:16; 3:1; 9-10; 4:1-4, 6, 7; 5:1, 4; 參考約參11),我們不屬世界(2:16, 19),我們不屬於惡者(3:8, 12; 4:6)。我們是主的羊,主賜給我們永生,所以我們永不滅亡(2:25; 5:10-12; 10:27-30)
 
(2)「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的手下」, 「世界」是指墮落敗壞的世界,敵擋神的世界,包括其中的世人(2:15-17; 4:3-5)。「臥在那惡者手下lies in the evil one」指在那惡者的權勢掌控之下。屬於神的人,神的兒女,是惡者無法觸摸危害的;然而世界中的世人無一倖免,都躺臥在惡者的權勢下,這躺臥是指悲慘無知的任其宰割,因為他們被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是犯罪的是屬惡者的,聽從惡者,是惡者的兒女(3:8-10; 8:44; 林後4:4),所以惡者被稱是這墮落世界的王(12:31; 14:30; 16:11; 參考路4:6),我們從前也是這樣死在罪惡過犯之中,順從這空中掌權者的首領,在悖逆之子心中運行的邪靈(2:2; 6:10; 約壹4:6)。所以,5:19強調「全世界the whole world」是指所有屬世界人,世人都犯了罪,沒有一個義人,沒有尋求神的,連一個也沒有(3:9-12, 23)
 
(3) 我們是屬神的,不屬這世界不屬那惡者,原因是我們蒙天父的救贖大愛,在主基督裡拯救我們脫離了黑暗的權勢,遷入愛子光明的國度裡(2:2; 3:1, 8, 16; 4:9-10, 16; 5:11-12; 西1:12-14),從此我們成為順服神的子民。我們的處境是在光明中與神相交團契,住在主裡面,遵行他的誡命。我們如此出死入生(3:14; 5:24),這都是因為主耶穌為我們代禱,祈求天父保守我們脫離那惡者的危害(17:15)。全世界是臥在那惡者手下(in the evil one),我們卻是在那位真實的裡面(in Him who is the Truth, 5:20),誰也不能把我們從主的手中奪去(10:29-30)。我們或生或死總是主的人(14:8),總叫主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藉著我們順服他的命令(1:20)
 
3. 我們也知道: 「神的兒子已經來到,且將智慧賜給我們」--- 我們在真理中
 
(1) 這第三個確知,是三大確知中最基要的,是認識前二者的根基,瓦解了一切異端邪說的欺騙。5:20是以「神的兒子」為中心,唯獨藉著他,我們才能脫離惡者的危害與世界的綑綁。他的降臨帶來啟示真理,他賜的智慧是救贖恩典。恩典和真理是從主耶穌基督而來的(1:17),他是神的獨生子(1:18)。我們若不藉著他,是不能認識父神,也不能得勝世界與罪惡(14:6; 約壹5:5)
 
(2)「神的兒子已經來到」,來到has come是現在進行時態,表達已經發生的事實且果效繼續,這是指主的道成肉身臨世,就是他的第一次顯現(1:2; 3:5, 8; 8:42);「且將智慧賜給我們」,賜給我們has given us 是完成時態,同樣表達已經成就且繼續有效,「智慧」此字是指悟性understanding、聰明insight,字根意義是through-mind心思通曉。主將智慧賜給我們,是指開了我們心竅,照明我們心中眼睛,我們的心被開導(24:45; 1:18;徒16:14)。他所賜給我們的智慧,成為我們不斷的倚靠與供應,這恩賜和選召是不會收回的(11:29)。因為主耶穌就是智慧本身,成為我們的智慧,使我們經歷公義、聖潔、救贖(林前1:30)
 
(3) 這兩項基本真理: 他已經來到(客觀歷史事實),已經賜智慧給我們(主觀親身經歷),是救恩福音的核心,缺一不可,相得益彰。因他的來到,賜給我們智慧。這智慧是得救的智慧(提後3:15),是恩膏的教訓(2:20-21, 27),舊約背景見耶31:33「律法寫在心版上」。神的兒子已經來到,且賜給我們智慧,目的是「使我們認識那位真實的」,「認識」是繼續進行狀態,表示繼續不斷的親身認識(2:13-14; 3:1; 4:6-8)。「那位真實的Him who is the Truth, the Reality」是指父神(17:3; 7:28; 帖前1:9; 65:16),「真實的real」此字表達終極的真實,包含誠實信實的涵義在內(1:9;出34:6),在約翰福音與書信中出現23次,例如主是天上來的真糧與真葡萄樹( 6:32; 15:1),那光是真光(1:9)。其他經文的例證,如真帳幕、真實的錢財(8:2; 9:24)。約翰壹書出現4次「真實的」,2:8「真光已經照耀」指主耶穌是真光,其他3次都是在5:20,三次強調「真神」對照5:21的「偶像the idols」。啟示錄中全然使用「真實的」,來描述主是終極真實者(3:7, 14; 6:10; 19:11), 他的話是誠信真實的(19:9; 21:5; 22:6)
 
 (4)「我們也在那位真實的裡面,就是在他兒子耶穌基督裡面」,這是一直繼續到永遠的內住。約翰在結論再次表達「我們住在神裡面」的真理(2:23-24; 3:24; 4:13-16),必且表明關鍵在於: 我們是藉著在神的兒子裡面,才能在那位真實的裡面。5:20前面已經表明: 認識那位真實的神(24:7; 31:34),是在神的兒子主耶穌的啟示裡實現的(11:25-27; 1:14, 18; 14:9),是他已經來到且賜給我們智慧,使我們認識那位真實的。所以,主耶穌是我們唯一的中保,使我們認識父神且住在他裡面,與他相交團契。承認聖子,才有聖父(2:23-24; 4:15; 10:38; 15:9; 17:21; 帖前1:1),這就是5:10-12所說「永生」的內容與意義,以及5:13「享有永生」的意義。
 
(5) 約翰壹書在結尾5:20說到主的全名「神兒子耶穌基督」,對照開頭1:3也是如此,相互輝映顯示全書的主題:「信奉神兒子之名的人有永生」(5:13)5:20最後一句「這是真神,也是永生」總結了5:18-20,也總結了全書信息,原文作「這位是真神,且是永生」,這位是指父神,前面已經兩次說「那位真實的」,所以共有三次強調神是真實的,自有永有的真神,是永生的真神,所以說他就是永生,因為他是生命的源頭,萬有都本於他、倚靠他、歸於他,榮耀唯獨歸於他(11:36)
 
(6) 然而,「這位」也是指神的兒子,因為在父神裡面的,就是在神的兒子裡面。並且說到「這是真神the real true God,也是永生life eternal」,緊鄰上下文是指主耶穌基督。5:10-13已經說明這永生是在神的兒子裡,所以這與全書開頭所說「聖父與聖子」(1:1-7)相互輝映。約翰壹書的導言(1:1)與結論(5:20)是如此清楚的宣告,正如約翰福音的導言(1:1-18)與結論(20:28, 31)一樣。5:20可說是新約聖經中最清楚的經文,見證主耶穌是神的兒子,他具有完全的神性,道成肉身而來,賜給我們永生(參考約20:29; 9:5; 2:13)。他是道路(他已經來到,為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真理(他是真實的,賜給我們智慧)、生命(他是永遠的生命,使我們出死入生),這正是約14:617:3的核心信息,等同於約壹5:20的結論。
 
4. 最後的叮嚀警告
 
(1) 5:21「小子們,你們要自守,遠避偶像」是最後的叮嚀警告。「小子們little children」是書中用來稱呼讀者,是蒙天父所愛,也蒙使徒與眾聖徒所愛的(2:1, 12; 3:7, 18; 4:4)5:20最後使用,再次提醒我們是蒙愛的(3:1),當注意是否真正愛神愛人。這是親愛的稱呼,叫我們以「愛」的測驗省察自己,是否活在天父的愛裡,學習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我們的神,也捨己愛弟兄姊妹。
 
(2)「自守guard  yourself」是簡單直述的命令句,指保守自己,保守的意思是保護守衛,例如牧人保護看守群羊(2:8), 兵丁看守囚犯(12:4), 保守所託付的、牢牢地守著(提前6:20; 提後1:12, 14), 防備敵擋者(提後4:15)5:18已經說明: 主保守我們脫離惡者的危害; 5:21提醒: 我們在主的保守中(17:12; 帖後3:3), 有責任要保守自己(12:25; 12:15; 1:27; 彼後3:17),這也是猶大書的主要信息: 在主的保守中(1, 24),保守自己在神的愛中(20-21)。約翰教導我們,要藉著順服神,遵行他的誡命,並且他的誡命不是難守的。這是再次提醒「順服」的測驗。
 
(3)「遠避偶像from the idols」,偶像代表一切與「真實的」相反的,在人心中代替了神的,不僅是外在有形的偶像(1:23),也包含內心中無形偶像,貪婪就與拜偶像一樣(5:5;西3:5)。偶像與罪惡是同義詞,是當滅之物,我們務要謹慎(6:18)5:21偶像是複數,有眾偶像想要佔據我們的心,眾假神在心中,是陷害我們於罪中的絆腳石,使我們與神生疏(14:4-5)。信徒當心: 我們已經蒙拯救,離棄偶像,歸向真神(帖後1:9)。我們應當省察自己,心中有無任何偶像? 有何罪惡佔據心頭? 這些都是虛假欺騙的,敵擋主的真理。我們的心思行為,合乎聖經真理麼? 這是提醒「真理」的測驗。
 
結論:
 
1.「永遠的生命」是約翰壹書的主題,5:18-20以「我們知道」三大確知與確信,清楚奇妙的表明出來,宣告神的兒子主耶穌基督是神,也是永生。這寶貴的基本真理,堅固了第一世紀與歷代的教會,防範了當時與現今的異端邪說。今日教會與信徒應當以「真理、順服、愛」三大測驗,不斷省察自己,這「永生的測驗」使我們確知且持守這「三大確信」,享有永遠的生命。
 
2. 約翰壹書5:21「小子們,你們要自守,遠避偶像」也是奇妙的總結全書,精簡扼要重述「永生的三大測驗」: (在心態上)、順服(在處境中)、真理(作為準則)。愛是生命的流露,順服是處境中的道路,教義是真理的準則。這都是以主耶穌基督為中心,因為他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唯有藉著他,我們才能來到父神面前(14:6;弗2:18-20),這是真實的信(真理準則)、望(處境道路)、愛(生命真義),破除打碎一切偶像權勢(欺騙虛假、絕望迷失、罪惡仇恨)
 
3. 神的兒子已經道成肉身來到,賜給我們智慧悟性,使我們認識那又真又活的神,住在聖子主基督裡的,就是住在父神裡面,享有永遠的生命(17:3)。讓我們注目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主耶穌,除他以外別無拯救(4:12),無法認識真理,也沒有能力遵行真理,甚麼也不能作(15:5)。唯獨基督! 因為「這是真神,也是永生」。我們當牢牢記住: 「小子們 [蒙主愛來愛主愛人],你們要自守[順服遵行主話]、遠避偶像[認識真理得以自由]!
 
問題討論:
1. 約翰壹書5:18-21是全書的結論,與新約其他書信的結論有何不同? 你能解釋約翰壹書的結論,其架構與中心信息麼? 這如何應用在你的每日生活中?
2. 關於這「三大確知與確信」,第一個「我們知道」(5:18)是論到甚麼? 其中說到「從神生的」有兩次,所指的對象有何異同? 那惡者無法害我們,因為誰保守誰? 你如何能保守自己在不沾染世俗、不為惡者所害? 有哪些經文根據?
3. 第二個「我們知道」(5:19)是論到甚麼? 其中說到有兩種人:「我們」與「全世界」,所指對象有何截然不同之處? 其關鍵原因何在? 你是哪一種人? 根據甚麼原因?
4. 第三個「我們知道」(5:20)是論到哪兩個最基本的救恩真理? 為何說是講述了客觀歷史事實,與主觀親身經歷? 這二者使我們認識了誰? 使我們在誰裡面? 你能解釋清楚這福音的核心內容麼?
5.「這是真神,也是永生」是指誰? 有哪些經文根據? 5:18-20如何回應1:1-7所說的? 5:21的結語非常特別,這與5:18-20以及全書有何關係? 你能用「永生的測驗」金三角來解釋麼?
6.「唯獨基督」是全書結論的核心,是改教信仰所恢復的福音,你能用約翰福音14:617:3來解釋約翰壹書5:18-21? 這如何幫助你更加注目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主耶穌?

2020-04-20


可信的凭据,充足的信心(ASSURANCE

摘自《圣经新辞典》

一、肯定的根据(保证、证明或证据)。二、肯定的状态。新旧两约都形容信心是建基于神所赐众凭据(assurances)的一种肯定的状态(state of assurance)。

第一种意思出现于徒十七31,保罗在此指出神藉着叫耶稣复活,赐给“万人作可信的凭据”(pistis,客观而充分的信仰根据证明)耶稣将要审判这世界。参 AV 提后三14,作者指示提摩太要持守他“获确保的”('been assured of'; pistoo{ 的被动语态,指“使肯定”)东西──这情况中的确据来自提摩太对他的老师们的认识和对圣经的认识。

第二种意思经常由 ple{rophoria (充足的信念和信心)这名词来表达;英文圣经译本多译作('full assurance')“充分的把握”。在圣经中,我们读到:“在悟性中充足的信心(ple{rophoria)”(Arndt 解释作“由悟性所引发的丰足的把握”;西二2);存着充足(ple{rophoria)的信心来到神面前(来十22);持有满足(ple{rophoria)的指望(来六11);以及福音的传开“在乎圣灵并充足的信心(ple{rophoria)”──即在传道者和悔改者身上都有坚强的、由圣灵所激发的确信(帖前一5)。保罗也用了相应动词的被动语态 ple{rophoreo{ (直译:“充足地填满;完全地决定”,七十士译本的传八11;“充分地满足”,蒲纸〔见 LAE,页82〕),用以表明满有把握知道神的心意(罗十四5),确信神有能力实行祂应许(罗四21)的状况。另一个被动语态动词(pepeismai,“我被说服了”)论及保罗深信神必保守他(提后一12),并且没有任何事物能使他与神的爱隔绝(罗八38-39)。这被动语态告诉我们,基督徒的把握并非表示人的乐观或狂妄,而是来自神的说服力。它诚然是*信心此恩赐的一方面(参:来十一1)。神的见证就是信心的根据,而神的灵是信心的始创者。

新约里获保证的信心有双重的对象:一、神所启示的真理,可广泛地视为在基督里得救恩的应许;二、这应许对信徒本身的益处。以上两个情形所讲的确据都与神的见证相关,并由此而来。

神向罪人证明这福音是祂的真理。为此,祂一方面藉着各种神迹和恩赐,证明使徒是祂的使者(来二4),另一方面藉着圣灵的光照,使听众可以认出及领受使徒的信息“不以为是人的道、乃以为是神的道,这道实在是神的道”(帖前二13,参:一5)。

神向信徒证明他们是祂的儿女。祂赐给他们基督的灵(见:徒二38,五32;加三2),这赐予本身就是神给他们的证明:祂已接纳他们进入弥赛亚的国度(徒十五8),他们如今可以认识这位拯救的神(约壹三24)。这赐予──“我们得基业的凭据”(弗一14),刻印在他们身上,标志着他们是神永恒的产业(弗一13,四30),以及给予他们保证,就是透过基督,他们现在便是神的儿女和后嗣。圣灵激励他们呼叫神为“父”(罗八15-16;加四6),并叫他们察觉父的爱(罗五5),以见证此事实。故此新约宗教的特色,就是古今中外的信徒在神和人面前流露勇气和喜乐。

然而,在这方面自欺实在是一个危险,因为个人深信与神发生了救恩的关系,可能是来自撒但的欺骗。因此,内在的确据必须有外在的道德及属灵的试验作审核(参:多一16)。约翰的书信直接针对此事。约翰指明:对基督的正确信仰,对基督徒的爱,以及义行,均是客观的记号,表明人是神的孩子,在救恩上认识祂(约壹二3-529,三9-101418-19,四7,五1418)。那些发现自己具有这些记号的人,当罪疚感叫他们怀疑神的恩宠时(约壹三19),便可以在神面前确定(直译:说服)自己的心。但没有这些记号的人,他心中的任何确据都是虚幻的(约壹一6,二49-1123,三6-10,四820;约贰9;约叁11)。

书目:L. Berkhof, The Assurance of Faith; G. Delling, TDNT 6,页310-1; R. Schippers, NIDNTT 1,页733起;以及较旧期的作品,如 W. Guthrie, The Christian's Great Interest, 1658

J.I.P.

2020-03-08


普金斯论信心与得救的确据

作者Joel Beeke   编校周斌

(Joel R.Beeke,Assurance of Faith:Calvin,English Puritanism,and the Dutch Second Reformation.New York:Peter Lang,1991,106-118.)

普金斯留下的属灵遗产,是一个细腻的、经验层面的预定教义传统。他发挥了伯撒(Beza)Zanchius的神学,后被威敏斯特大会确认。普金斯用比萨安慰人良心的方法:提供更细腻、经验层面的“救赎次序”(ordo salutis);细察信心与怀疑。他把Richard Greenham的智能系统地组织起来;Greenham认为回转归正(conversion)是“一系列的心灵状态”(心路历程)

威廉普金斯(William Perkins)是伊丽莎白一世时期(1558-1603)英格兰最优秀的清教徒讲道家。他花上十八年在平信徒层面教导、写作,将堕落前主义(supralapsarian)的预定论和灵魂自我省察的经历融合起来。普金斯辅导重生者和未重生者:如何不断省察自己的良心,察看自己心中有否任何一点儿上帝(建在基督中保大工基础上)预定的原则(动力)在运作。

这方面的努力,是牧师圣工的不可或缺的部份。这是牧师最基本的工作:在圣所(教会讲台)里平衡上帝的主权和人的责任。他拒绝视主权和责任为对立的;它们从来就是“朋友”,不需使它们和好的。除了普金斯在历史上的重要性,他精心从《圣经》融合上帝预定的旨意(decree)和实践神学,为信徒带来(得救的)确据——因此他的著作非常值得探究。

普金斯的思想结构是:
神学主要的建构原则:
上帝主权的预定;
次要建构原则:
“约”的观念。

普金斯知道,他的听众必然会问一些基本问题:
我是选民的一份子吗?
是与基督联合的、上帝真正的儿女之一吗?
我怎能确实知道:我有信心?
假若沉沦的人也可以作出属灵的动作,像有恩典动力似的,我怎能知道:我是否上帝的儿女?
我怎能确实知道:基督亲自为我(个别的我)死?

普金斯花了很多功夫回答这些问题,因为若从上帝永恒旨意来宣讲预定,就必须从人的经历层面宣讲。讲道者必须指示罪人:上帝如何出自祂不能改变的旨意来改变人的意志;必须从《圣经》教导人们:

ⅰ如何查验在个人身上预定和(进入)“约”的印记;

ⅱ并仔细询问人们是否在过与蒙上帝选召相称的生活,以致使他们的拣选生效;

ⅲ针对那些容易怀疑(自己是否得救)的人,普金斯谨慎讲论:须省察良心,看是否有最微小的信心,就是得救所要求的信心?

1580年代末和1590年代普金斯写了几本书讨论怎能知道自己是得救的。书名非常突出:

《金链子:神学的讲述:救赎与定罪的次序与成因》
《人是在沉沦即蒙恩的状况:讲论与宣告》
《良心的个案,最伟大的良心状态:人如何知道是否上帝的儿女》
《论良心:良心的本质,属性,和不同状态:并论如何保持清洁的良心》
《芥菜种:使人得救生效的最小信心》

这些著作显示,对普金斯来说,针对人的经历讲道,就是从上帝永恒预定的旨意,“转移”到基督徒生活与得救的确据的“转移器皿”。救赎次序的“金链子”——有效的恩召,称义,成圣,得荣耀——乃借着宣讲上帝恩典之约与选民接连。因此,普金斯①一方面宣讲上帝不变的旨意,即祂从永恒对祂选民的主权恩典;②另一方面也宣讲上帝在“约”里成就救赎、实现祂的拣选的作为。

他在他的实践神学里特别关注这个个人的救赎过程如何突破进入选民的经验中。他所关注的是:选民如何响应上帝的邀请与作为;这是恩典之约的”第二“层面——即人的意志的改变(感动)——如何从领人进入“约”的信心起步经历,带人到丰满的得救确据的高峰。

得救确据的根据(基础)
The Grounds of Assurance

普金斯在《加拉太书》的注释清楚列出得救确据的根据:

ⅰ福音一般性的应许:
借着人的信心,成为一个特殊的、对个人的应许。

ⅱ圣灵的见证:
圣灵与我们的灵同作见证,我们是上帝的儿女。

ⅲ使福音与经验结合的三段论演绎(syllogism)
普金斯对得救确据的基础性观念,乃源自比萨和Zanchius;与加尔文的关系并不明显。加尔文撒下“三分法”的种子,最后在威敏斯特大会被接纳为“正统”教义。普金斯对得救确据的三重基础没有甚么新颖,可是他讨论一些新的分辨,带来新的观念。这个新的观念,在普金斯不同著作会有不同的着重点,甚至有时令读者以为有矛盾。例如他在一处说:虽然有些人认为,信心就是确据(assurance),就是确信(confidence),可是我的看法不同;因为确据是信心的果子......但在另一处又说:真正的信心是无谬误的(infallible)确据,特别是对罪得赦免,获得永生的确据。不幸的是,这些表面的冲突,导致一些学者认为普金斯不是一流的神学家,或从普金斯著作的上下文理解他的写作:当他驳斥天主教时,他坚持信心是有确据的(certainty of faith),当他面对某些早期宗教改革领袖对确据的极端言论时,他又倾于分开信心与确据。鲜有学者从普金斯自己的思想架构内部来认真分辨。

普金斯很清楚自己在说什么!他一方面教导得救的确据是信心的一部份,另一方面教导得救的确据不是信心的一部份,这要看他在讨论哪一种确据!若要理解普金斯对信心与确据的观念,就必须认清他的神学思想中“确据”(assurance)一词两种不同的用法。第一种用法,后人称“客观的确据”(objective assurance)——令罪人知道他的罪是能被赦免的,不管他个人是否体会他的罪被赦免。第二种用法,后人称“主观的确据”(subjective assurance)——是完全的确据,因为罪人亲自领受(支配)了救赎(personal application of redemption)。这救赎给他能力相信:上帝,为着基督的缘故,亲自赦免了他的罪。普金斯的二分法,为后来Ebenezer Erskine所称“信心的确据”与“感觉的确据”铺路。Erskine影响了荷兰神学;荷兰神学影响Alexander Comrie。不但如此,普金斯另有三分法:

一般的确据(general certainty)
道德(心中)的确据(moral certainty)

特别的确据(special certainty)。可是他并没有每处都提供这些不同确据的定义。因此有人称普金斯为"不配被称知识分子的神学家""有偏见的神学家"。若对普金斯有平衡的认识,必需考虑两方面:

ⅰ必须知道普金斯(就如大多数他以后的清教徒一样)。“剥开”信心,分为“一系列的,能分辨的阶段”;这种做法可说是超越了加尔文。

ⅱ普金斯的思想中具体"剥开"了信心,探索这些实际的,细腻的阶段,以致能了解回转(conversion)的过程,和了解确据(所有上帝尊重的讲道,都与这”确据“密切有关)。普金斯用不同的方法,“剥开”信心,分化信心的步骤、阶段;可是他所列出的十个阶段,可以用四个步骤来归纳:谦卑下来,信心,悔改,和新顺服。我们必须描述每一步,才能了解第二步(信心)——而信心是我们最关注的。

回转(归正)的步骤Conversion's Steps

第一步:谦卑下来Step#1:Humiliation

普金斯在回转(归正)的模式的第一步内列出十个“恩典的作为”的前面四个,这些是从经历层面上的预定论流出的:

留心聆听上帝的话;
意识到上帝律法中所吩咐的和所禁止的;
扎心知罪;
为自己的得救绝望。

普金斯给这些作为作了定义:
恩典的第一个作为:上帝话语的宣讲,加上某种外在或内在的十字架,以破碎、克服我们本性的固执,好叫我们能被上帝的旨意影响。

恩典的第二个作为:上帝领人的思想去考虑律法,透过律法认识甚么是善,甚么是恶。

恩典的第三个作为:上帝使人仔细地看到,认识自己各项的罪,看到自己是如何触动了上帝的忿怒。
恩典的第四个作为:上帝用一种律法的畏惧(在律法面前的畏惧)来击打罪人的心;藉此罪人看到自己的罪;上帝让罪人惧怕刑罚与地狱,看自己的生命而在得救事上绝望。

这四个作为是"预备性的作为",在恩典具体在人心中运作之前。因为这些并不是恩典所结的果子(虽然有可能是),也因为沉沦的人可能穿上"暂时信心"的外衣走到这个地步,因此有些人解释:普金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预备主义者"。可是对普金斯来说,这些作为是预备性的,不是因为他们在选民身上并不成就救赎,而是因为恩典若没有突破,人若没有达到第五至第十步的时候,没有知道这些作为会否救人。在普金斯的回转(归正)模式里,需要基督的罪人,必须被催逼到基督面前,直到在基督里,唯独在基督里,获得安息。

第二步信心相信基督Step#2: Faith in Christ

普金斯的回转模式里的第二步,包括恩典的第五至第八作为。到了这些作为,选民与沉沦者就决定性的分别出来了:

恩典的第五个作为:上帝激动人的思想,严肃地考虑救恩的应许,就是在福音里显明的应许。

恩典的第六个作为:上帝在人心里播下一些信心的种子,擦出一点儿信心的火花,意思是:人的意志愿意相信,上帝也赐给人恩典,让人竭力抵挡怀疑与绝望。

恩典的第七个作为:当信心进入到人心中时,战争马上就开始了:信心与怀疑、绝望、不信(例如:热心、不断的求上帝赦免)斗争。而信心的意愿得胜。

恩典的第八个作为:上帝施怜悯使良心在灵魂得救,永生得保证事上有平安,因此良心安息平稳。

从这意义上看,明显地,"对罪人的可赦免性的客观确据"在于第五之第七作为;而"主观的被赦免的确据"乃在第八作为;对普金斯来说,这是恩典的进一步工作。虽然如此,不论是客观或主观的确据,信心的对象不是罪人里面道德任何事物;罪人不是信靠他的经验,不是信靠他的信心;信心一定是唯独信靠耶稣基督。

Mark Shaw这样观察:一个成长的信心,永远是以基督为对象:起初信心视基督是在十字架上为了赦罪而牺牲者;然后信心继续视基督为与试探斗争得胜的能力,为患难中唯一的安慰;最后,信心明白一切今生来生所需要的都在基督里。

对普金斯来说,若离开基督,信心是没有价值,没有意义的;基督是上帝拣选和圣约的实质,因此必须是所有福音宣讲的实质:信心是上帝主要的恩典,人藉此恩典插进基督里,因而与基督联合,基督与他联合。因此,信心完整的确据,乃是个人亲自接受基督;是这样发生的:

当每一个人亲自领受(apply uto himself)基督的时候,他同时接受基督与祂的一切功劳;他的内心完全被说服,这是唯有籍着圣灵对上帝在基督里所施行的怜悯作了有效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