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提後三16-17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提後三16-17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01-11


提摩太後書三章16-17

牧師:John Sawtelle   駱鴻銘編譯
聖徒歸正長老教會講道大綱

經文:提摩太後書三章16-17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或作:凡神所默示的聖經),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 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2Ti 3:16-17)

在這個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季節裡,希望今天這段經文可以讓我們對聖經有更強的信念,更相信聖經的權威和全備性,它是我們人生每一個腳步的明燈。
保羅在這段經文裡闡述了聖經的三個層面:它的特質,用處和目的。當我們尋求使我們不斷成聖和敬虔的改變所需要的知識時,聖經是我們完美的資源。
聖經的這三個層面,顯明它是所有生活知識的泉源,以及指導並促進個人和機構的變化的泉源。

I. 聖經的特質
A. 聖經是「上帝默示的」
1. 「上帝的默示」
上帝的默示:theo-pneustos
Theo: 上帝
Pneuoo: 耶和華的氣息,聖靈
「風隨著意思吹,你聽見風的響聲,卻不曉得從那裡來,往那裡去;凡從聖靈生的,也是如此。」 (Joh 3:8)
theo-pneustos=上帝的氣息,上帝的風 = 上帝所呼出的
聖經是上帝呼出的,上帝默示的。
2. 「全部的聖經」(all scripture
a. 15節:聖經(sacred writings
b. 16節:全部的聖經
新約和舊約是同一位作者,因此舊約的性質也適用於新約。
c. 保羅說聖經全部都是上帝默示的。
整本聖經,或每一節聖經。
3. 應用
a. 聖經一再提到,它的神聖來源
1) 聖經是上帝的話:舊約提到3800
於是耶和華伸手按我的口,對我說:我已將當說的話傳給你。 (Jer 1:9)
2) 舊約作者宣稱聖經是上帝的默示
耶和華的靈藉著我說:他的話在我口中。 (2Sa 23:2)
3) 上帝對先知說話,斷言聖經的默示
我將我的話傳給你 (Isa 51:16; 59:21)
4) 「耶和華如此說」
5) 耶穌自己斷言舊約來自上帝:
Mat 19:4-5引用創世記一27,二24,說這些話來自上帝。
6) 使徒形容舊約來自聖靈:徒四25 (引用詩二2)。
7) 默示是對使徒的應許
你們被交的時候,不要思慮怎樣說話,或說什麼話。到那時候,必賜給你們當說的話; (Mat 10:19)
因為正在那時候,聖靈要指教你們當說的話。(Luk 12:12)
但保惠師,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他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並且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 (Joh 14:26)
8) 使徒指出,他們自己的話來自上帝
我當日傳給你們的,原是從主領受的,(1Co 11:23)
因你們聽見我們所傳神的道就領受了;不以為是人的道,乃以為是神的道。這道實在是神的,並且運行在你們信主的人心中。 (1Th 2:13)
b. 聖經獨特的特質就是它的默示
1) 只有聖經是上帝所寫的
所有的聖經都是藉著默示賜給我們的
Conversation with God不是來自上帝,而是人的幻想。
2) 上帝必須默示聖經,因為如果沒有聖經,人只能在黑暗中摸索
要叫他們尋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實他離我們各人不遠; (Act 17:27)
揣摩:摸索。
人類在墮落中的光景像是在黑暗之中,對上帝只有非常模糊黯淡的認識。憑我們自己的努力無法認識上帝。
因此我們需要聖經給我們資料,糾正我們。
c. 雖然我們的心思是黑暗的,是虛妄的,但是我們仍然用人貧乏和空虛的智慧來取代聖經。
例如:心理學
為什麼:因為我們對聖經缺乏信心。
我們必須說服自己,聖經真的是上帝所默示的。只有這樣,基督徒才會真的尋求聖經的幫助。
B. 聖經是有益的
1. 「有益的」:有用
2. 這個詞一共出現三次
a. 兩次在提前四8
「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 (1Ti 4:8)
b. 另一次在提多書三8
這話是可信的。我也願你把這些事切切實實的講明,使那些已信神的人留心做正經事業(或作留心行善)。這都是美事,並且與人有益。 (Tit 3:8)
3. 使用這個字的字根的經文
這幾處都在對比上帝的話和人的話的「有益」
a. 要遠避無知的辯論和家譜的空談,以及分爭,並因律法而起的爭競,因為這都是虛妄無益的。 (Tit 3:9)
b. 你們不要被那諸般怪異的教訓勾引了去;因為人心靠恩得堅固才是好的,並不是靠飲食。那在飲食上專心的從來沒有得著益處。 (Heb 13:9)
聖經能滋養我們的靈魂

II. 聖經的用處
A. 教訓
1. 「教訓」:didaskalia,教導,教義。
聖經對教導或教義都很重要。這是你所想到的聖經的第一個用處嗎?教義!
2. 這個字多半出現在保羅教牧書信中
a. 你要謹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訓,要在這些事上恆心;因為這樣行,又能救自己,又能救聽你的人。 (1Ti 4:16)
b. 凡在軛下作僕人的,當以自己主人配受十分的恭敬,免得神的名和道理被人褻瀆。 (1Ti 6:1)
c. 但你所講的總要合乎那純正的道理。 (Tit 2:1)
3. 聖經是作為教義有益的來源
從前所寫的聖經都是為教訓我們寫的,叫我們因聖經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著盼望。 (Rom 15:4)
因我為你的殿心裡焦急,如同火燒,並且辱罵你人的辱罵都落在我身上。 (Psa 69:9)
沒有穩固的教義就沒有穩固的生活。
c. 從前所寫的都是為了教訓我們而寫的
B. 督責
1. 「督責」:elegmos,責備,說服
2. 為道德偏差或錯誤教義責備人
a. 「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他若聽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 (Mat 18:15)
b. 堅守所教真實的道理,就能將純正的教訓勸化人,又能把爭辯的人駁倒了。 (Tit 1:9)
3. 斥責罪
凡作惡的便恨光,並不來就光,恐怕他的行為受責備。 (Joh 3:20)
你們中間誰能指證我有罪呢?我既然將真理告訴你們,為什麼不信我呢? (Joh 8:46)
若都作先知講道,偶然有不信的,或是不通方言的人進來,就被眾人勸醒,被眾人審明, (1Co 14:24)
犯罪的人,當在眾人面前責備他,叫其餘的人也可以懼怕。 (1Ti 5:20)
但你們若按外貌待人,便是犯罪,被律法定為犯法的。 (Jas 2:9)
聖經 = 律法 + 福音。
律法的第一個功用是讓人知罪。
用聖經來斥責,督責自己!
4. 提摩太前後書:
我往馬其頓去的時候,曾勸你仍住在以弗所,好囑咐那幾個人不可傳異教, 也不可聽從荒渺無憑的話語和無窮的家譜;這等事只生辯論,並不發明神在信上所立的章程。 (1Ti 1:3-4)
聖經的第二個用處:斥責罪,有權柄地吩咐我們不要再犯罪,以避免傷害我們的靈魂。
C. 使人歸正
1. 「使人歸正」:恢復到「正」的狀態,直立,按正確次序放好。恢復原有的秩序。
2. 字根
a. 我從前留你在革哩底,是要你將那沒有辦完的事都辦整齊了,又照我所吩咐你的,在各城設立長老。 (Tit 1:5)
因為忽略聖經而產生的變形,需要用聖經來矯正。
b. 這些事,連那飲食和諸般洗濯的規矩,都不過是屬肉體的條例,命定到振興的時候為止。 (Heb 9:10)
3. 教牧書信
聖經如何「使人歸正」:
a. 只是要棄絕那世俗的言語和老婦荒渺的話,在敬虔上操練自己。 (1Ti 4:7)
b. 為此我提醒你,使你將神藉我按手所給你的恩賜再如火再挑旺起來。 (2Ti 1:6)
4. 應用
我們不只是要悔改,還要用聖經來矯正我們的行為。
不只是停止犯罪,更要讓生活恢復秩序。
D. 教導人學義
1. 兩個詞
a. 教導(訓練):paideia,教導以塑造道德品格
b. 義:符合正當的標準
2. 例證
a. 但你這屬神的人要逃避這些事,追求公義、敬虔、信心、愛心、忍耐、溫柔。你要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你為此被召,也在許多見證人面前,已經作了那美好的見證。 (1Ti 6:11-12)
基督徒要像在戰場上的士兵一樣,堅持到底,有紀律地追求基督徒的生活。
b. 另一個例子:在大戶人家,不但有金器銀器,也有木器瓦器;有作為貴重的,有作為卑賤的。 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慾,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 惟有那愚拙無學問的辯論,總要棄絕,因為知道這等事是起爭競的。 (2Ti 2:20-23)
3.
但你所學習的,所確信的,要存在心裡;因為你知道是跟誰學的, 並且知道你是從小明白聖經,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2Ti 3:14-15)

III. 聖經的目的
A. 「叫」(so that--- 17節,指目的。
B. 具體的目的
1. 屬神的人得以完全
「得以完全」:夠資格、有能力作某件事
聖經的目的是讓基督徒在道德和屬靈上有能力。
聖經在聖靈的能力下被應用在基督徒生活中,目的是要讓基督徒有能力,嫻熟地活出基督徒的生活,在上帝的國度作基督的僕人。
2. 叫屬神的人能裝備好,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3. 應用
a. 你是否活出了聖經的目的?
你是否讓聖經幫助你過一個敬虔的生活,讓聖經在你的人生中完成它的目的?
聖經不是用來讓你可以在神學辯論中獲勝,滿腦袋充滿知識而已。
b. 屬靈的能力無法靠隨意讀聖經,不經常讀聖經就可以得到。必須靠上帝的恩典,認識聖經各部分,靠禱告和默想來消化,並且把上帝的話應用在人生當中——教訓、督責、歸正、學義。
充分而有效的事奉上帝,來自讓我們的頭腦充滿純正的教義。
這來自使用律法來曝露我們的罪,矯正這些罪,而這意味著有智慧地應用聖經。
讓我們有紀律地把上帝默示的話應用到我們所有的生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