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真理和愛中 約翰貳書1-3
聖經歸正教會主日證道|約翰壹書系列| 03/21/2021 |呂沛淵牧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Th8Gwg1_fw
前言: 「約翰貳書」是使徒約翰所寫的第二封書信,這從本書的寫作方式、遣詞用字、主題、處境(例如第7節和約壹2:18-19;9節和約壹2:23),都清楚顯示與「約翰壹書」是相同作者。約翰稱自己為「作長老的」,因為使徒約翰當時在牧養領導亞西亞的眾教會,教會的牧師職分稱為「長老」,參考使徒彼得也稱自己是作長老的
(彼前5:1)。根據教會歷史記載,約翰當時在以弗所,他寫約翰壹書與貳書給亞西亞的教會,正如他後來寫「啟示錄」給亞西亞的七教會(啟1:11)。時間約在主後80-90年代。約翰貳書1-3節是全書的序言,4-11是本論,12-13是結語。序言1-2節說明寫信者與收信者是誰,以及彼此的關係;3節是問安祝福。書信起頭1-3節開宗明義,指出「真理」和「愛」是中心信息。
1. 「作長老的」寫給「蒙揀選的太太和他的兒女」
(1) 使徒約翰稱自己是「長老the elder」(如同約參1),並未說出自己的名字,表示收信者熟知他是誰。牧養教會的領袖被稱為長老或監督(徒11:30; 14:23; 15:2; 20:17, 28-32; 提前5:17;
多1:5-9),正如猶太會堂的領袖(可7:3, 5; 11:2; 徒4:5)。由於約翰說自己是長老,使用定冠詞,表示他的身分特殊,是使徒也是長老,且是眾教會的領導者。他帶領當時在亞西亞的眾教會,抵擋駁斥異端假道,所以在序言中4次提說「真理」,在全書中多次說「真理、命令、教訓」,要防範異端(4-11節)
(2)「寫信給蒙揀選的太太(教會)和他的兒女」,蒙揀選的太太原文作蒙揀選的女士elect
lady,女士此字是對尊貴婦女的稱呼,加上蒙揀選的形容詞,顯示這是指教會。原因根據是清楚易明: 全書內文「你」與「你們」交替使用來稱呼(不是單指某姊妹),書中針對異端問題是整個教會所面對的(不是單一家庭),所領受彼此相愛的命令是主耶穌所賜給整個教會的(5節)。
(3)「教會」此字在原文是陰性,其舊約背景是以色列子民被稱為是錫安的女子(賽52:2;
對照賽47:1; 結16:7),結婚(賽 62:4-5; 耶2:2),後來背道而寡居(賽54:4; 哀1:1)
,後來得拯救(賽54:1-8)。耶路撒冷是陰性詞,是以色列的母,天上的耶路撒冷是我們的母(加4:25; 啟12:17; 21:2)。教會是主基督新婦,是羔羊的妻子(弗5:22-23; 啟21:9; 林後11:2)。「蒙揀選的教會」在彼前5:13說在羅馬的教會與各地的教會,是同蒙揀選的,約貳13也說到「你那蒙揀選之姊妹」,表示是另一地方教會。教會是由神的選民所組成的(西3:12),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宣揚神召我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1:2; 2:9)。
(4) 約翰稱自己為「長老」,稱收信的教會為「蒙揀選的女士」,稱教會會員為「他的兒女」,另一原因可能是當時政府逼迫教會,所以隱姓埋名也具有保護作用。這封書信若是落入敵人手中,他們最多只是當作信徒個人信函,因為內容不詳。然而在以弗所當地的眾教會與亞西亞省各地教會,都清楚此書信是使徒約翰所寫的(因為長老是定冠詞),教導他們活在愛與真理中,防備異端假道,並且問安來自其他教會的弟兄姊妹(13節),這都成為他們極大的安慰與鼓勵。
2.「愛你們是為真理的緣故」
(1)「就是我誠心所愛的」原文作「就是我在真理中所愛的whom I myself love in truth」,約翰以強調用法說到「我」,「愛」是繼續進行時態,表示繼續不斷的愛,對照約翰壹書所說「愛的測驗」(約翰壹書「愛」出現超過50次以上),主內弟兄姊妹繼續彼此相愛,是何等重要。「誠心」原文作「在真理中」,真正的誠心(誠實)是在真理中,所以在原文中「真理」與「誠實」是同一字。在約翰貳書中,此字出現5次(1-4節),其他4次都譯作真理。參考約翰福音,此字出現20次,大都譯作真理(4:23-24譯作誠實,16:7真情);約翰壹書,此字出現10次,大都譯作真理(2:27真;3:18誠實);約翰參書,此字出現6次。總之,在約翰著作中,「真理」是關鍵字。其相關形容詞「真的、真實的」也多次出現在約翰著作中。
(2) 約翰在約貳1說明真愛是在真理中的愛。在2-3節繼續展開解釋「愛」與「真理」的關係;在4-6說明從父神所受的命令,就是真理,行主的命令就是真愛。林前13:6說明愛是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我們要在愛中說真理(弗4:15)。彼此相愛必須在行為和誠實上,就是在真理中(約壹3:18)。
(3) 約翰接著說「不但我愛,也是一切知道真理之人所愛的」,這表示: 不只是約翰,所有「知道真理之人」也都愛蒙揀選的教會及其兒女。「知道having
known」是完成狀態的動詞,指已經且繼續認識真理,凡真正認識真理的人就是真基督徒(約8:32)。「知道」在此不是指頭腦的知識或資訊,乃是指生命相交的認識(約壹1:1-4; 約17:3)。約翰壹書1:8;
2:21; 3:19已經說明: 所有基督徒都是屬真理、認識真理(約1:17; 14:6; 加2:5),因為認識那位終極真實者(約壹5:20; 2:12-14 )。約翰說明他與弟兄姊妹彼此相愛,是按照聖經福音的真理,所有信徒必定愛教會內的弟兄姊妹,這是從神而來的命令(6節),是一切真信徒樂於遵行的,在真理中彼此相愛(約13:34; 約壹4:7-21)。對照異端份子或不信主之人,他們不認識真理,是說謊的(約壹2:21-23),活在黑暗中,因被惡者弄瞎了心眼,沒有真光(林後4:4)。
(3)「愛你們是為真理的緣故」,1節已經說約翰和一切認識真理的人,都真理中(誠心)愛教會的弟兄姊妹。現在2節重複且進深說:
這愛的實行是為真理的緣故,而「這真理存在我們裡面」,「存abides」(或作內住)是繼續進行狀態,表示一直到永遠都內住在我們裡面,這是大哉敬虔的奧秘: 真理是客觀的實體,真理也內住我們裡面。「存、住」是約翰壹書的關鍵字(例如約壹2:20-27)。真理如何存在我們裡面呢? 這是由「真理的聖靈」住在我們裡面(約14:15-17; 約壹4:6),透過他,我們認識真理(約壹2:21),住在真實者聖父裡面,也在聖子裡(約壹2:20, 27; 3:24;
4:6; 5:7)。神的道是真理,恆常存在我們裡面(約17:17;
約壹2:14; 3:9),因為聖靈是永遠與我們同在(約14:16),所以真理「也必永遠與我們同在」。這真是何等的安慰與鼓勵,這真理就是生命之道(約壹1:1-4; 約1:1-4; 14:6),是在我們裡面in us並且與我們同在with us直到永遠。這是真神,也是永生(約壹5:20)。
3. 「在真理和愛上,必常與我們同在」
(1) 約翰壹書的序言,是以祝福作為結論:「恩惠、憐憫、平安……必常與我們同在」,這是真確可靠的應許,並非可能實現的願望。這是基督徒祝福的特徵,與世俗書信僅能以願望祝福請安,截然不同。世俗書信請安(例如徒23:26)只能表達禮貌,基督徒書信是在問安中宣告神的主權恩典。約翰在第3節的宣告應許作為祝福,是非常特別的,針對當時情況的需要(外有逼迫,內有異端),帶來在真理與愛中蒙恩惠、得憐恤、享平安的確據。
(2) 原文在第3節開頭是「必與我們同在的,是恩惠、憐憫、平安……」,是連接第2節「真理必永遠與我們同在」。「恩惠、憐憫、平安」在新約書信,見提前1:2; 提後1:2(對照猶2)。恩惠(約14:14,
16-17; 詩篇84:11; 林前15:10),憐憫(申7:9; 路1:50;
弗2:4),平安(賽26:3;
約14:27; 16:33),都是神的慈愛的同義詞,都是源自神完全的愛。恩惠grace是給不配得的人the worthless,憐憫mercy是給無助的人the helpless,平安peace是不安的人the restless最需要的,這三用詞是表達「神的愛」的三方面:
準則是神的愛,是唯獨恩典,是我們罪人不配得的;我們的處境是罪人,完全無法自救自助,唯獨倚靠神的愛憐憫我們;我們的內心原是恐懼戰驚害怕死亡,沒有平安,唯獨靠神的愛得著真正平安。所以,恩惠憐憫平安,是神的愛之金三角。
(3) 第2節「真理」必永遠與我們同在,第3節「愛」(恩惠憐憫平安)也必恆常與我們同在。真理與愛是不分開的,因為神是絕對真實者(神就是光),是完全的愛(神就是愛),而他是我們的父(何等愛我們),這是約翰壹書的三大主題(1:5;
3:1; 4:7),成為約翰貳書1-3節的序言祝福應許之根據。所以在他裡面,就是在真理與愛中,愛的奇妙豐富內容就是恩惠(救恩的供應provision)、憐憫(救恩的特徵character)、平安(救恩的需要need),是我們罪人得救所必需的。
(4)「從父神和他兒子耶穌基督」原文作「從父神和從父兒子耶穌基督」,對照保羅書信的問安(羅1:7;
林前1:3; 加1:3; 西1:2;
門3),約翰特別用主耶穌的全名來稱呼,強調主耶穌是神的兒子,並且兩次的「從from」說明聖父與聖子是萬福的泉源,正是約翰壹書所強調的(1:3; 2:23; 5:12, 20),也是約翰福音1:14, 18; 20:31所見證的。約翰貳書3節對照第9節,顯示這是正統信仰與異端假道的區別。約翰在此特別指明這是基本福音信仰。
(5)「在真理和愛心上」原文作「在真理和愛中in truth and love」,是位於句尾,對應前面所說「真理和愛」,總結了1-3節的序言。恩惠、憐憫、平安,是從聖父從聖子而來,聖父的愛是藉著聖子為我們道成肉身、捨命十架,向我們顯明(約壹4:9-10);聖父的真理是藉著聖子賜給我們的(約1:16; 14:6),且是在聖靈中臨到我們,因為他是真理的聖靈,因為他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身上(羅5:5; 15:30) 。所以我們是住在真理和真愛中,因此我們遵行真理,是遵從他的命令而行;我們也照著他的命令彼此相愛(約壹3:22-24)。這就是約翰貳書在本論中,所展開的主題(4-6節)
結論:
1. 約翰貳書的序言是獨特的,擴充篇幅的稱呼與論述作者與讀者的關係,都顯示當時處境的問題,要堅固教會中的真信徒,防範異端假道流行。約翰根據約翰壹書的教訓,提出針對性指引。對照保羅在加拉太書1:1-5的特別序言,約翰壹書的序言也是針對當時教會的需要,也是今日我們所必需聆聽謹記的 。
2. 約翰以宣告應許作為祝福問安: 兩次說到「真理必永遠與我們同在,愛(恩惠、憐憫、平安)必恆常與我們同在」。我們住在真理和愛中,就必經歷恩惠、憐憫、平安,這二者是基督徒生命與生活的標誌與途徑。教會中的生活團契,是真理與愛的共同彰顯。遵行真理的人必定是彼此相愛;真理(信faith)是愛的根基與力量來源,愛是真理的實行與果效(加5:6)。我們要在真理中彼此相愛,要在愛中持守真理。
3. 主耶穌充充滿滿的有恩典,從他豐滿的恩典裡我們都領受了,而且恩上加恩(約1:14,
16-17),我們繼續仰望他的憐憫(猶20-21),他是我們的平安,且賜我們平安(弗2:14; 約14:27; 16:33)。因為他就是真理,他就是愛,我主的恩是格外豐盛,使我們在他裡面有信心和愛心(提前1:14)。讓我們注目仰望他,活在真理和愛中!
問題討論:
1. 使徒約翰為何在約翰貳書起始,稱自己是「作長老的」? 為何稱讀者為「蒙揀選的太太和他的兒女」? 你能從經文例證說明「蒙揀選的」意義麼?
2.「就是我誠心所愛的」,誠心和真理有何關聯? 約貳1-3節,有幾次說到「真理」? 你能從約翰壹書來解釋其定義麼?
3.「愛」在約貳1-3節出現幾次? 為何說「愛你們是為真理的緣故」?
「真理存在我們裡面」是甚麼意思?
原因何在? 為何說「真理必永遠與我們同在」?
4.「恩惠、憐憫、平安」是神的愛之金三角,這如何解釋? 如何滿足了你我罪人的救恩需要?
你能舉出經文例證來解釋這三者之一麼?
5. 約翰在序言中的問安是宣告應許,不是願望祝福,其目的何在? 「恩惠、憐憫、平安」是從何而來?
約翰如何特別描述? 與保羅書信的問安有何異同?
6.「在真理和愛心上,必常與我們同在」,是甚麼意思? 基督徒是活在真理和愛中,你能解釋其中原因麼?
真理和愛的關係為何? 如何倚靠主耶穌活在真理和愛中?
2021-03-28
2020-08-18
维护真理
洛杉矶华⼈改⾰宗恩约教会主⽇讲道|十诫系列| 2020.08.09| 王⼀牧师
前言
第九条诫命是,“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
我们今天生活谎言的时代。这世界上到处都充斥着谎言和似是而非的虚假。在公共领域我们看到谎言充斥着世界:商业领域所谓无奸不商,都是真真假假,防不胜防;学术界造假,抄袭,学者的简历造假等等;在政治界,政客们谎话连篇,特别是在竞选期间,彼此互相抹黑,不兑现承诺,欺骗选民;媒体界,也充满了谎言。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而制造的假新闻,八卦花边。
一位时代周刊的专栏作家曾经写到:那禁止作假见证的命令,被印在石板上,由摩西从山上带下来,它一直使人们感到矛盾。一方面,几乎所有人都谴责撒谎;另一方面,几乎所有人每天都在这样做。如果我们监听人们每天打的电话,我们会发现人们有多么容易就破坏了十诫呢?
今天,让我们一同来谦卑学习上帝的第九条诫命,预备我们的心来修正我们的生活,荣耀上帝的真理。
解析诫命
在第二块法版上,上帝首先用第五条诫命(“当孝敬父母”)维护了他整个受造界的秩序和权柄,然后第六诫保护人类的生命权(“不可杀人”),第七条诫命捍卫人类基本单元婚姻(“不可奸淫”),第八条诫命保护人们的财产(“不可偷盗”),接下来,上帝亲自刻下了这第九条:“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 第九诫是为了维护真理和按照他形象所造之人的名誉。因为创造宇宙万物的上帝本身是真实的,他本身就是真理,因此他要求按照他形象所造的人类,追求真理,维护真相,远离虚假和谎言。我们要从正反两面解析这条诫命,看耶稣基督如何实现这条诫命,我们应当如何来顺服这条诫命来生活。
负面禁令
法庭上的伪证
这条诫命最直接的语境是指在法庭上作伪证(perjury)。法庭是最能体现一个社会是否诚实、公正的地方。如果一个社会的法庭贪污腐化,颠倒黑白,那么那个社会就没有公义和真理,而一个没有公义和真理的社会也就自然没有真正的和平与文明,只会变成弱肉强食的黑暗丛林。
在摩西律法中规定:“不可随伙布散谣言,不可与恶人连手妄作见证。不可随众行恶,不可在争讼的事上随众偏行。不可在穷人争讼的事上屈枉正直。当远离虚假的事。不可杀无辜和有义的人。不可受贿赂,因为贿赂叫明眼人变瞎了,又能颠倒义人的话。”(出23)在一个没有指纹或法庭取证的时代,证人的证词几乎是唯一的判断证据。如果伪证泛滥,那么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都会受到威胁。所以,上帝禁止他的子民作伪证,并且一个见证人不足定案,必须有两三个见证人才行(申19:15),特别是在执行死刑时,“不可凭一个见证的口叫人死。”(民35:30)
另外,如果案件查出是假,那么原告要被相应的惩罚:“审判官要仔细查问;如果见证人是个假证人,作假见证陷害自己的兄弟,你们就要像他想怎样对待自己的兄弟一样对待他。”(申19:18-19 新译本)这也是为了保护无辜者免遭不公对待。上帝的子民不应彼此陷害,而应该彼此说真理和和平的话。正如撒加利亚先知:“你们各人要与邻舍说真话,在你们的城门口要凭着诚实施行带来和平的审判。”(亚8:16)
这些原则到今天现代社会也有许多应用,不论是在民事法庭上,还是在教会里。例如保罗在写给提摩太的信中,指导他处理教会惩戒的细节:“控告长老的呈子,非有两三个见证就不要收。”(提前5:19)在我们的教会章程里,阐述了这样的原则。
其他日常中的谎言
违背第九条诫命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程度,可能是凭空捏造的弥天大谎,也可能是真假参半的模棱两可,有时是刻意的夸大其词,有时是巧妙的避重就轻,有时是虽然说的是真实情况但本意确是误导、扭曲、遮掩或重新解读。但是不论任何情况,我们都是用谎言代替真理。
虚假和谎言的伤害极大,我们的言语可以造成极大的伤害,甚至可能会残害无辜人的一生。最近刚刚爆出来的张玉环26年的冤案终于平反。看到无辜的他整个的家庭破碎。警察为了自己工作的便利,不去努力抓真正的罪犯,而用刑讯逼供的方式找老实人当替罪羊。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撒谎,弄虚作假是错的。可是一到我们自己身上,我们就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放弃抵抗虚假的底线。
在美国最常见的例子,一个人想获得美国绿卡,而去欺骗移民法官,假结婚,编故事。有的假戏真做,结果又翻脸不认人,造成了多少伤害和家庭的破碎。或许你觉得,我只是撒个谎、编个故事、骗个绿卡,也没伤害到谁。然而,你伤害了司法的系统、移民的系统,而且不但如此,你也伤害了你自己的良心和灵魂。最重要的是,你伤害了上帝。上帝是真理的上帝,上帝不是说谎的上帝。任何的谎言,都伤害了上帝在我们身上的形象。不论什么谎言,上帝最终必要审判。大卫说:“说谎言的,你必灭绝。”(诗篇5:6)“一切说谎话的,他们的份就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这是第二次的死。”(启21:8)“一切喜好说谎言、编造虚谎的” 都无法进入上帝永恒的圣城(启22:15)。这在上帝眼里是极其极其干犯上帝的。圣经告诉我们不要做虚妄的人,而是要做诚实的人。
谗言和毁谤
《海德堡要理问答》一百一十二问:在第九条诫命里,上帝吩咐什么?
回答:我绝不做假见证陷害任何人,不歪曲他人的话,不谗言,不诽谤,不未经对证就对人轻率定罪;反之,不招惹上帝的忿怒,我应当避免各样的谎言和欺诈,视之为魔鬼的作为;另外,在法庭上和其他所有地方,都爱慕真理,坦诚布公,承认真相;又要竭尽所能地保护并促进邻舍的荣誉和名声。
上帝不仅谴责公开的谎言,也审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窃窃私语。上帝给我们能力去使用语言,好叫我们能荣耀他,也祝福彼此。然而,因着我们的罪,我们的话语成为伤害的武器。就如使徒雅各所说:“舌头就是火,在我们百体中舌头是个罪恶的世界,能污秽全身。”(雅3:6)舌头是我们身上最危险的地方。
使徒保罗多次提醒新约教会,要提防舌头上的罪。他警告格林多教会里面发生的纷争、毁谤、谗言(林后12:20)。他告诫加拉太教会言语上争竞、忌恨是肉体所结的果子(加5:19-20)。他提醒以弗所教会努力除去教会里的一切“嚷闹、毁谤和一切恶毒的事”(弗4:31)。
谗言、毁谤是用一种伤害他人名誉的方式谈论别人。“名誉胜过多财”(箴22:1)。对他人名誉的诋毁是可耻的行为。当一个人谗言、毁谤他人时,他们是没有机会为自己辩护的,这是毁谤最可耻的地方,他们无法解释事实的真相,动机,以及处境。一个毁谤者可能扭曲事实的真相,这就是参杂假象。也有可能,毁谤者说的是真实的事件,但是他妄断他人的动机,或者刻意的避免把他人所在的处境完全呈现。
“乖僻人播散纷争,传舌的离间密友。”(箴16:28)这种背后恶意诋毁的行为,会导致关系破裂、名誉受损。许多教会里的纷争都是始于一两句闲话流言。这也是为什么使徒一再提醒教会要出去这些言语上的毒瘤。
谄媚的话
另外,还有一种触犯第九条诫命的罪,常常被人忽略,这叫做礼仪谎言。圣经里常称之为就是谄媚和奉承的话。这是以自作卑微的态度来讨好别人。这在华人文化里非常常见。旧约《箴言》:“谄媚邻舍的,就是设网罗绊他的脚。”(箴29:5)保罗也提醒新约教会,在教会里有一些人并不是真正服侍基督,而是用花言巧语来迷惑他们(罗16:18)。我们不要可以地去讨好某些人,拉关系。圣经是禁止我们这样做的。
正面命令
这第九诫不仅是禁令,也给我了我们正面的要求。如果说,说谎是第九诫所禁止的话,那么它所要求我们做的就是说实话。上帝既然是真理本身,那么照着他形象样式所造的人也应当追求真理,做诚实的人。作为上帝的子民,他命令我们:不可欺骗,也不可彼此说谎(利未记19:11)。既然上帝恨恶谎言,我们也应当远离谎言,以真理彼此相待。
以真理彼此相待,意味着我们要以最大的善意彼此相待。我们不应该用恶意去论断他人的动机,去诋毁他人的名誉,反而竭尽所能地保护并促进邻舍的荣誉和名声。我们不仅要说真话,而且,要像使徒保罗所告诫我们的,用爱心说真话(弗4:15)。很多人自诩自己很直白、诚实,然而他们所说的实话却往往没有温柔和爱心,反而却充满尖酸和刻薄。因此,我们不仅要留意说话的内容,也要留意说话的方式。同样是一件事,但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网子里(箴25:11),而说话浮躁的,却是如刀刺人(箴12:18)。
现在,让我们来用这第九条诫命来审视一下我们的生活。你是否曾经活在谎言里?你是否曾经用谎言为自己获得好处和利益?你是否背后谗言,说别人的闲话,论断过他人做事的动机?你是否很喜欢用话伤人的人,充满了尖酸和刻薄?我们出口的话语时常冒犯上帝的诫命。
“你们学了基督,却不是这样。如果你们听过他的道,领了他的教,学了他的真理,就要脱去你们从前行为上的旧人,这旧人是因私欲的迷惑渐渐变坏的;又要将你们的心志改换一新,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 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 (以弗所书 4:20-24 和合本)
耶稣基督成全这诫命
一切说谎之人的父就是魔鬼,因为魔鬼从起初就是说谎的,牠起初向人进谗言的,毁谤人的,就是撒旦。牠在人背后毁谤上帝。“你吃的日子必定死”,上帝给亚当夏娃的命令是真实的,上帝是不会说谎的。那条古蛇对女人说:“你们不一定死!因为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创3:4-5)你看到了,他并没有否定上帝不让他们吃那棵树上果子的事实,但是他在捏造一个错误的动机:上帝不让你吃这果子,为什么?是因为他自私、他吝啬,他不想让你变得想他一样。这也是许多人毁谤人的轨迹。但是事实上,上帝是最慷慨的,最无私的,上帝把他园子里所有的果子都给了亚当和夏娃。上帝是按照他自己的形象造的人,他当然希望人按照正确的方式变得像他,但是上帝不允许人透过错误的方式、自私自利的方式想要达到与神同等。然而,这魔鬼背后的中伤和谎言,使得人与上帝的关系破裂。结果,魔鬼得逞了。
自从亚当和夏娃听信了魔鬼的毁谤之后,他们的罪使全人类都变成了毁谤之子。从此,人类便开始进入尔虞我诈的漩涡里。我们看到生活中,有多少人与人的关系被如刀的言语撕碎,有多少心灵被毁谤中伤。
耶稣基督来到这个世界上。耶稣是真正的义人,以赛亚先知说:他从来没有行过强暴,口里没有诡诈(赛53:9)。耶稣是上帝,是真理本身!真理不仅仅是某些抽象的宇宙定律或科学原则,真理是有生命的,是永远活着的, 就是永生的上帝自己,真理是有位格的。而且不仅如此,这位有生命的真理,亲自成为人,来带领我们回到他自己里面。这位真理曾经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14:6)
然而,世界因着自己的邪恶和谎言不信真理,反而恨恶真理,并且要杀死真理。
然而这位耶稣,真理本身,竟然甘愿为说谎者死。真理为谎言而死,好叫谎言可以破碎,重生。这世上有为谎言而死的,这是愚人;有为真理而死的,这是烈士;但是谁曾想过,真理竟然为谎言而死!谁曾听过?谁曾想过?真理来除灭谎言,这个我们见过,叫平反;但是真理来,替谎言死,这却是真正的救赎和恩典!原来“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约1:18)对于那一些信他的,他说:“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约8:32)
对我们的应用
我们是谁?我们是被真理的父呼召,被那位真理的圣子的宝血所洒,由那位真理的圣灵重生的人。在今天这个充满谎言,弟兄姐妹们,我们被真理呼召,去用我们的生命为真理做见证。“当全世界都在说谎时,说出真理就是革命。”
禁止自己的舌头不说谎言
既然我们是属于真理的,那么我们就应该远离谎言。任何的谎言。“没有虚谎是从真理出来的。”(约壹2:21)
“就要脱去你们从前行为上的旧人,这旧人是因私欲的迷惑渐渐变坏的;又要将你们的心志改换一新,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所以你们要弃绝谎言,各人与邻舍说实话,因为我们是互相为肢体。”(以弗所书4:22-25)
禁止自己的舌头不谗言毁谤
检验我是否在谗言毁谤,背后议论人,就是先试想一下:如果这个人当时就出现在我们面对,我是否能够很坦然地、良心无愧地说出这一番话?“传舌人的言语,如同美食,深入人的心腹。” (箴言
26:22 和合本)
另外,不但是说话的人,听话的人同样需要警醒。谗言是舌头上的罪,听谗言则是耳朵上的罪。“传舌人的言语如同美食,深入人的心腹。”(箴18:8)我们都有种倾向,喜欢打听这些传言。尽管谗言尝起来美味,但却是毒药。
当有人在你面前论断人时,你该如何做?你可以拒绝听这样的话(refuse),指责对方(rebuke),衷心地引导(re-direct)。我们需要改变的是我们的心。
用最大的善意去对待我们身边的人
《海德堡要理问答》一百一十二问:在第九条诫命里,上帝吩咐什么?
回答:我绝不做假见证陷害任何人,不歪曲他人的话,不谗言,不诽谤,不未经对证就对人轻率定罪,反之,不招惹上帝的忿怒,我应当避免各样的谎言和欺诈,视之为魔鬼的作为。另外,在法庭上和其他所有地方,都爱慕真理,坦诚布公,承认真相;又要竭尽所能地保护并促进邻舍的荣誉和名声。
总结
弟兄姐妹们,让我们活出一个真实的生活,一个荣耀真理的生活。如果你曾经犯过罪,向上帝真诚的悔改你的罪,并信靠福音,基督为你的谎言和各样毁谤的话已经死了,而如今你要为他,为真理而活。愿我们我们都彼此以真诚相待。
標籤: 神學入門、呂沛淵、Tabletalk、R.C. Sproul、林慈信、护教、学习、译作、
十誡,
王⼀,
洛杉矶华⼈改⾰宗恩约教会主⽇讲道,
真理
2020-03-25
何以诚实——真理的神圣
文/约翰·慕理(John
Murray) 译/乔兰山以妲
本文取自美国改革宗翻译社网站,https://rtf-usa.com/media/pdf /Zheng Zhi Sheng
Huo Yao Dao — – John Murray Principles of Conduct.pdf。
一、“真理的神圣”观念的根基
彼拉多问:“真理是什么?”这问题的讽刺之处是,真理,“那真理”,正站在他面前。彼拉多困惑的可悲之处,在于他对自己送上十字架的那一位的惊人特质一无所知。彼拉多的踌躇不定和迅速寻求一时方便而非正义,显明了他不“属真理”。“耶稣回答说:‘……凡属真理的人就听我的话。’”(约18:37)彼拉多的思想存在张力,因为他有一些关于正义的观念。但是他不认识“那真理”,他的审判也不由真理作主。
彼拉多发出了人无法逃避的一问,没有什么问题比这更基本。如果要给这问题一个合宜的方向,那么我们必须首先在主对多马的话中寻找答案:“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约14:6)我们应当牢记,约翰对“真理”一词的用法,并不是指与错误相对的真实,或是与虚幻相对的实际;而是指着与相对相反的绝对,与派生相对的终极,与现世相对的永恒,与暂时相对的永远,与部分相对的完整,与阴影相对的实质。约翰在约翰福音开头这样告诉我们:“律法本是藉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约1:17)如果我们认为这里的“真理”是相对错谬、不实而言,就完全误解了经文的含义,律法并非错谬或不实,约翰在这里是将摩西体系的部分、不完整性,与耶稣基督里恩典与真理启示的完整、完全性作对比。约翰在前面经文里说:“我们也见过祂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约1:14)摩西的启示并非缺乏恩典或真理,然而恩典与真理只在耶稣基督里才具有丰富的完整性。摩西启示的影子代表的那个实体、副本象征的那个原型,现在显现出来;那真光(约1:9),那真恩典,如今彰显出来。
我们正是要在这种意义下理解主的话:“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祂是在宣布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祂就是那终极、那永恒、那绝对、那非派生、那完全。关于耶稣的声明都是终极得不能再终极了,耶稣自己的见证毫不亚于约翰福音开头那深厚而简单的表述:“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约1:1)这节经文所作的声明是不容置疑的——道的永恒性,祂与神永远的同在,祂永恒的神性身份。祂与神并列,却与神相别,祂是完全的神,神却并非只有这一个位格。
我们的主在祂大祭司的祷告中这样说:“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约17:3)主用圣经有关神性最终极、最绝对的语言声明关于父上帝的事,没有什么比这个声明更高——“独一的真神”。耶稣的意思是,父是终极、自有、自存、永恒的存在,祂是这样的神,神是这样的神。父是最终极、最高意义上的“真理”,约翰将同样的声明用在耶稣基督自己身上,这是无可回避的事实。约翰福音1:1里就有暗示:“道就是神。”约翰又在第一封书信中清楚肯定这一点:“我们也知道神的儿子已经来到,且将智慧赐给我们,使我们认识那位真实的,我们也在那位真实的里面,就是在祂儿子耶稣基督里面。这是真神,也是永生。”(约一5:20)经文将那位被称为“真神”的解释为耶稣基督,因此约翰写作中用到的“那位真实的”,其一切终极性、真实性、永恒性都不只属于父神——正如耶稣自己清楚宣称的,也属于圣子自己,圣子也是那“真神”。也正是这一事实能证明耶稣对门徒的话:“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你不信吗?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不是凭着自己说的,乃是住在我里面的父作祂自己的事。你们当信我,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约14:10-11)
因此我们有了“真理”的根基与中心,神是“那真理”,是那绝对、终极、永恒的真理,与一切相对、派生、局部和暂时相对。我们这么说时,前述的信息表明我们所说的是那位在奥秘中联合的三一神,是那位合而为一、三位一体的神。只有合而为一、三位一体的神才能解释这样的话:“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再加上圣经有关圣灵的教导,圣灵也是真理(约一5:6;参约14:17,15:26,16:13)。因此,当我们说到真理的神圣时,我们必须明白这一观念的根基,是神作为永活的真神其存在的神圣性。祂是真理的神,一切真理的神圣性都是由祂而来。这也是为什么一切非真理或谬误是错的,是与神之所是相悖;这也是为什么神不能说谎(多1:2;来6:18;参:罗3:4),[2]因为说谎是背乎自己,而神不能否定自己(提后2:13)。神的完全要求祂与自己相一致,祂一切所行的尽都真实。“祂手所行的,是诚实公平;祂的训词都是确实的,是永永远远坚定的,是按诚实正直设立的。”(诗111:7-8;参申32:4;赛25:1)神的这一属性常常被称为祂的“信实”,表现在祂应许和警戒的确定和永恒不变中。神的约是如此信实以至于“约”这一概念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应许和实现(参创9:16,15:18)。并且毋庸置疑,神独特的救赎性名称“我是我所是”的解释,清楚指向神的恩典之约和应许的永恒不变(参玛3:6)。[3]
二、真理的神圣与伦理的关系
神对人说的话中,第一次暗示神的诚实和人有必要相信神的话,是跟分别善恶树有关:“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创2:17)正是藉着这一禁令,人的信实(忠诚)要受到考验,他的忠诚要求他本质上对神的信实有持久的信靠。那狡猾的诱惑者正在这里出现,同时显现的还有它的歹毒。夏娃所屈服的试探被设计为两个阶段,第一是藉着质疑事实,第二是藉着赤裸裸地否定事实。我们感兴趣的是第二点,“你们不一定死”,诱惑者如此说。注意这种否定形态,它没有说神不会成功实现祂的威胁、神没有能力使之发生效力;尽管蛇的断言带有这种暗示,但它并非这一否定的中心。这句话并非仅仅在否定神的能力,而是比这更加邪恶;它也不是在指摘神的知识,蛇不是在说神是无知的,它比神知道的还多。这样的指控的确足够亵渎,但对于魔鬼而言还不够。它的确承认神有知识而且是神完全知道结果会是什么,基于这一假设它发起了极其奸诈的攻击,它是直接攻击神的诚实(veracity)。“因为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创3:5)它指控神是故意说谎、欺骗的神。神撒了谎,神是恶的,因为祂猜疑戒备,要自己独享分别善恶的知识!“你们不一定死。”
因此,这一否定并非是在攻击神的知识,也不仅仅是在攻击神的能力,撒旦公开攻击的是神的正直与诚实。一句话说,是神的真理性受到指责。撒旦如此引诱,直到女人完全赞同这一荒谬指控。在这一点上,它很成功,后果就是人不顺服神的命令。这是一种老道的阴谋,设计老练,试探者藉着引诱人不信任神的正直来攻击人的正直。当神的诚实受到质疑,人的正直就分崩离析。对人而言,正直之道就在于毫无保留地委身于神,完全信靠神的真实无伪。神的真理是祂的荣耀,魔鬼怨恨的实质就是攻击这荣耀。这就是魔鬼的阴谋,我们的始祖在顺应阴谋中堕落了,罪进入世界,死亡随之来到。
论到真理的神圣与伦理的关系,我们在处理与神、与自己和与人的关系时,我们自己的“诚实”特别重要。我们诚实的必要性乃是基于神的诚实,正如我们要圣洁是因为神是圣洁的,我们也当诚实,因为神是诚实的。神的荣耀在于祂是真理的神,人的荣耀在于人是神的形象,因此人“属真理”(参约18:37)。神和神国度的主要敌人是谎言之父,这一点绝非没有意义:“他从起初是杀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里没有真理。他说谎是出于自己,因他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约8:44)一切非真理都与引诱夏娃的谎言密切相关,也没有什么比那谎言更加显出神的正直与人的正直之间的对比。神谴责的顶点就是给他们“一个生发错误的心,叫他们信从虚谎”(帖后2:11),并将他们交于一个堕落的思维(参罗1:28-32)。真理失落了,一切公平公义的根基就毁坏了。先知哀叹说:“无一人凭诚实辩白”,“诚实在街上仆倒,正直也不得进入。诚实少见,离恶的人反成掠物”(赛59:4、14-15)。耶利米的哀歌具有同样果效:“这就是不听从耶和华他们神的话,不受教训的国民,从他们的口中,诚实灭绝了”(耶7:28);“他们弯起舌头像弓一样,为要说谎话。他们在国中增长势力,不是为行诚实”(耶9:3)。何西阿也有同样的哀诉:“以色列人哪,你们当听耶和华的话。耶和华与这地的居民争辩,因这地上无诚实、无良善、无人认识神。”(何4:1)当我们的主显明在以色列面前,祂对以色列人最严厉的控告之一是:“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你们父的私欲,你们偏要行。”(约8:44)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指控呢?“我将真理告诉你们,你们就因此不信我。”(约8:45)使徒描述旧人以及旧人的生活方式时,说旧人的特征就是说谎和虚假。
1、虚谎是不敬虔的标志
虚谎是不敬虔的标志,这一事实有许多圣经例证可以证明。约瑟的兄弟们嫉妒他,将他卖到埃及,伴随这一恶行的还有他们向父亲遮掩恶行的欺瞒之罪(创37:31-35)。约瑟的虔诚表现在他的贞洁上:“我怎能作这大恶,得罪神呢?”(创39:9)波提乏妻子的情欲伴随着她恶意的谎言,或许她是在试图遮掩自己的邪恶,或许更可能的是她在向约瑟复仇,因为约瑟拒绝满足她精心策划的淫行(创39:13-18)。法老的不诚实是他心里刚硬的标记(参出9:28)。当犹大行事虚谎、以亲嘴出卖人子时(太26:49;可14:45;路22:48),他是照着谎言之父的意思行,魔鬼入了他的心(路22:3;约13:27)。亚拿尼亚和撒非喇藉着欺哄的行为撒谎,这又跟谎言之父密切相连,彼得的责备正是指着导致罪进入世界的谎言而言:“亚拿尼亚,为什么撒但充满了你的心,叫你欺哄圣灵,把田地的价银私自留下几分呢?”(徒5:3)撒谎是魔鬼的作为,是黑暗的工作。当圣经向我们描绘公义的完美秩序时,正如我们所当期待的,它也是一个真理的秩序:“凡不洁净的并那行可憎与虚谎之事的,总不得进那城”(启21:27),“城外有那些犬类、行邪术的、淫乱的、杀人的、拜偶像的,并一切喜好说谎言、编造虚谎的”(启22:15)。说谎言的,就像谋杀犯、淫乱的、行邪术的和拜偶像的一样,他们的份就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这是第二次的死”(启21:8),这一结局是不可避免的。新耶路撒冷是一座圣洁的城,“在城里有神和羔羊的宝座”,主的仆人们“要见祂的面。祂的名字必写在他们的额上。不再有黑夜”(启22:3-5)。主神“是光,在祂毫无黑暗”(约一1:5),祂要作他们永远的光,一切为圣的都将永远为圣。
2、真理是敬虔的勋章
正如虚谎是不敬虔的标志,真理也是敬虔的勋章。首先,这在知识层面是真实的。圣经没有什么话比我们主自己的话更贴切:“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约17:3);“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14:6);“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约8:31-32)。认识神就是认识真理;信靠、顺服基督,是要认识真理;认识圣灵、有圣灵内住,是要被引导进入一切真理,圣灵是“真理的灵”(约16:13)。在这些真理中,我们看到多个方面、元素丰富复杂地配搭在一起。我们必须不要树立那些常常是怀疑主义逻辑产物的错谬对照法。如果我们认识神,我们就认识真理;但我们只能透过神的启示尤其是祂的话来认识祂。神的话就是真理,如果我们认识神,我们就知道祂的话是真理。如果我们在基督里,基督是“那真理”,我们就在祂的话中;如果人不能持久地在祂的话里,就不能在基督里(参约8:31-32,5:38,15:7、10)。因此我们的主才以同样的方式对天父说:“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你的道就是真理。”(约17:17)保罗也因此可以对帖撒罗尼迦人说,他传讲的福音临到他们“不独在乎言语,也在乎权能和圣灵,并充足的信心”(帖前1:5),并且他们领受真道“不以为是人的道,乃以为是神的道”,并且这道在信的人心中大有能力地运行(帖前2:13)。倘若人离了记载在圣经中的启示去谈论认识神和真理,对于我们而言就是没有意义与关联的空想。如果我们属真理、认识真理,我们就知道成文之道是那位真理之神鲜活的声音,并且,我们接受永活神是那“独一的真神”与接受祂的话是真理之间,不存在任何张力。“我写信给你们,不是因你们不知道真理,正是因你们知道,并且知道没有虚谎是从真理出来的。”(约一2:21)我们对神的话,也就是圣经的话必须确信无疑,正如我们面对神自己唯一合宜的回应就是确信一样。神的话是真理,因为神是真理。
真理是敬虔标记的第二方面是“诚实”的必要性,即思想、言语和行为上的真实无伪。很显然这第二个方面是建立在第一个方面上。现实中,若非“那真理”塑造我们,我们的生活就不可能被诚实引导;如果我们要活出真理,就必须首先认识真理。谎言是我们堕落状态的要素,合乎圣经的真理伦理观必须不能忽视或轻视圣经关于人心的见证,即人心的每个思想都是邪恶(创6:5,8:21),我们出了母胎就走岔路、就是说谎的(诗58:3),我们将神的真实变为虚谎(罗1:25),我们的舌头弄诡诈,嘴唇里有虺蛇的毒气(罗3:13),这世界的神,就是谎言的父,弄瞎了我们的心眼(林后4:4),我们不接受真理圣灵的事(林前2:14),肉体的思念是与神为仇的(罗8:7),我们眼中不怕神(罗3:18)。因此只有当人成为新造的人,在真理、仁义和圣洁上更新;只有当“那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神……照在我们心里,叫我们得知神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林后4:6),我们才能过一个被真理塑造的,诚实无伪的生活。约翰以他一贯的敏锐果断扫除一切虚伪:“谁是说谎话的呢?不就是那不认耶稣为基督的吗?”当这一福音的中心教义被弃绝,就是谎言在掌权。真理的生活源自于对耶稣——道成肉身的神的儿子的信心,“认子的,连父也有了”(约一2:23),我们正是在这一信仰告白中认识到神的灵(约一4:2)是真理的灵。
如果信心是由耶稣的真理构成、忠于耶稣的真理,那么信心的生活就持守在对真理的顺服当中。保罗写加拉太书时,真理的福音(加2:5)在加拉太教会危在旦夕。保罗的责备和劝告有多种形式,其中之一是:“你们向来跑得好,有谁拦阻你们,叫你们不顺从真理呢?”(加5:7)在给提摩太的信中,保罗直白地说,像许米乃和腓理徒这样的人之所以能败坏好些人的信心,是因为他们在真理上步入歧途(提后2:18);并且那些思想败坏、信心堕落的人,是那些常常学习、终久不能明白真道的人(提后3:7-8)。那些堕落以至定罪的人是那些不领受爱真理的心以便能够得救的人(帖后2:10-12;参罗2:8)。从积极有利的一面来说,见证同样详尽。保罗感谢神,因为神拣选了一些人“因信真道,又被圣灵感动,成为圣洁,能以得救”(帖后2:13),他们是主所爱的弟兄。那永远长存的爱,那最大的爱,那离了它一切都无益的爱,是“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的爱(林前13:6)。那在一切光明儿女里面的光,所结的果子是一切的诚实以及一切的良善与公义(弗5:9)。约翰听见他的儿女按真理行,他的喜乐就没有比这更大的(约三4;参约三3,约二4)。一句话说,福音真理以一切智慧和属灵悟性充充满满地居住在我们里面,使我们在生活中结出诚实无伪的果子。真理在我们里面作成真诚、诚实与正直。
三、什么是诚实?
什么是诚实?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道德主义者关于这方面的写作可谓汗牛充栋,意见不一的争论使得问题的解决陷入困境。[4]我们很容易肯定:撒谎和欺哄的生活是错的、作假见证有违正直。圣经从头到尾都要求诚实,我们永远不能说谎。“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出20:16);“不可随伙布散谣言,不可与恶人连手妄作见证”(出23:1);“当远离虚假的事”(出23:7);“各人与邻舍说话诚实,在城门口按至理判断,使人和睦;谁都不可心里谋害邻舍,也不可喜爱起假誓,因为这些事都为我所恨恶。这是耶和华说的”(亚8:16-17);“你们要弃绝谎言,各人与邻舍说实话,因为我们是互相为肢体”(弗4:25)。
必须牢记,思想、感觉、言语或行为中的一切虚谎、错误、误导和偏离真理,都是罪的后果。如果没有罪,就不会有任何歪曲或误解。我们永远不要忘了,罪是由女人默许歪曲神话语而进入世界,这歪曲乃是魔鬼的作为。说到底,一切误解和歪曲,根本上都是对神的误解和歪曲。一切真理都由祂而来,只有与神相连一切才能是真实的。如果没有罪,一切理性的受造物尽管会有一定的无知、缺乏全备的悟性,但有限的知识是一回事,错误理解与歪曲是另一回事。
当然,误解和歪曲的确常常由无意产生,处于误解或歪曲中的人时常不是直接或有意想要制造误解、歪曲事实。例如,一个人接收到错误信息,他相信了这一汇报,将之传递给其他人。按照我们的话说,他所做的是基于良好的信心。这样的人,我们不会称他为说谎者,因为尽管他误解了事实,但他所说的是他以为的真相,而不是由恶意或任何邪恶动机引发。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或多或少都要身处其中,一方面是由于我们必须信任别人的必要性,一方面是由于环绕着今生与世界的局限。如果每一个传达错误信息的人都要被谴责和视为说谎者,我们就很不公正。至少,通常一个可以被称为说谎者的人,是明知一件事是假的他却说是真的;或者明知一件事是真的,他却说是假的。[5]
但假如我们认为传递不实信息并没有错,我们就是想得太过肤浅天真。尽管有时存在前面所说的条件,但对于虚假信息的受害人,我们不能说他们免于一切过错。我们必须承认歪曲是错误的,不是按照真理,如此的歪曲是不应当的,它是对真理的违背,并且从终极意义上是对神的真理的歪曲、与那最初的谎言有密切关联。不论我们的动机和本意有多高尚,不论我们对虚假有多不知情,如果我们做了传递虚假信息的管道,我们都必须立刻意识到这种不实的本质错误。我们本当比我们所惯于的进行更仔细的查验和评估,这是我们作为人类一员身处其中的罪。我们所说的歪曲和不实是错误的,也不当如此。它并非仅仅是罪的恶果、本身不是属罪的,就像疾病一样;它是本质错谬,因为它是虚假的,不会因着被人继续传递而变成真理。我们如何衡量一个看似纯真的信息提供者其信息的错谬性,这超出了我们的分析能力,也超出了我们的权限。但由此对其中的错误不予考虑,就是在我们分析的职责上失守。歪曲的性质和我们的参与,必然要求我们承担这种指责。
这一论点——即一切错谬都是对真理的偏离,其本身(per se)就是错的——应当引起我们对处境的重视,就是我们与错谬盛行的关联;并激发我们重视保护、维持、促进真理的职责。道德主义者将很大关注放在了“什么是明显的谎言、什么将一个人定为说谎者”的问题上。定义与培养内心和表达上的真诚与诚实固然非常重要,但我们必须不要忽视一些更根本问题,即与真理神圣性相关的问题。这一神圣性要求我们不止要规避、厌恶一切有意的谎言,而且我们的思想认知要与真理一致,以至于不止不传播虚假,而且所信的要与真理吻合。[6]在我们接受观念或信念时,我们的思维必须灵通、我们的判断必须训练有素,以至于在有充足证据支持之前,我们不会被任何信念说服,不会作出判断,也不会进行传递。我们必须培养缄默、实践谨慎,远离草率和突然的结论,远离传播没有合理证据支持的讯息——没有什么警告或恳求比这个跟真理问题更加密切相关。我们同时必须努力不带偏见,也必须不被怠惰和漠不关心所造成的屏障阻碍——就是我们面对强有力的证据却无动于衷。对真理和可靠信息的热心,可以使我们在证据显明以及证据不足时保持警惕。一个属真理的人,是一个具有果断坚定信念的人,他也是一个细心谨慎的人。“不可在民中往来搬弄是非。”(利19:16)
四、圣经是否允许人在特定处境下说谎?
圣经跟诚实直接相关的禁令,都跟讲话和表达有关。“各人与邻舍说实话”(弗4:25);“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出20:16);“不要彼此说谎”(西3:9)。我们必须明白,除了口头讲话外,这还包含其他语言形式。说出的话语仅仅是传递思想和含义的讯号,还有许多其他交流方式可以传递真理或犯下撒谎之罪。姿势和举止都有特定的信号,有时候跟口头言语密切相关,有时候不用言语也可被人理解。但既然圣经处理跟言语有关的问题,既然交谈是最常见的交流方式,我们的探讨也不妨主要针对言语。[7]圣经禁止“说谎”、提倡“说实话”,这是什么意思?有没有什么处境是我们可以说我们知道或相信不实或错误的讯息?我们总是有义务讲出知道或相信的真相吗?[8]我们可以只说部分真相,隐藏其余部分吗?这些问题是无法回避的,不只出现在生活的紧急事件中,而且也出现在解经中。我们不得不询问这样的问题乃是因为圣经记载有这样的例子:不实讯息被公开说出,真相却被掩藏。圣经是否允许人在特定处境下如此行呢?
1、利百加与雅各
旧约历史中,有几个明显的言语不实的例子。不用纠结亚伯拉罕在埃及和亚比米勒境内说撒拉是他妹妹的行为到底属于哪种类别,有一个例子毫无疑问可以作为例证,就是雅各受利百加教唆到以撒那里寻求圣约祝福。雅各假装成以扫作了一个无可否认的虚假声明。“雅各到他父亲那里说:‘我父亲!’他说:‘我在这里。我儿,你是谁?’雅各对他父亲说:‘我是你的长子以扫……’以撒……又说:‘你真是我儿子以扫吗?’他说:‘我是。’”(创27:18-19,24)也许乍看之下,要给利百加和雅各的欺骗行为和不实言语定罪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正是在这里神给了雅各恩约的福分,要是这是谎言之举,神又怎么会赞同呢?并且,我们或许发现,利百加的行为是为神的应许大发热心:“将来大的要服事小的”,利百加的行为里无疑带着信心,并且实际上是信心的一种强烈冲动。雅各也必是有信心的,因为如果他对祝福漠不关心,他就不会那样行动。并且毋庸置疑,关于利百加设计的事件背后那果敢坚决的信心,还有许多可以说的。
然而只有糟糕的神学和糟糕的神义论,才会试图从神向雅各授予祝福之举或利百加计谋背后的信心得出这样的结论:利百加设计、雅各付诸实践的方法是正确的。如果我们看不到这样的事实——即神一定会实现祂定好的恩典和应许,尽管领受恩典的人并不配得——我们就是一点也不懂圣经神学。神一定会实现祂定好的旨意,哪怕人的行为与神的旨意要求的正直特质一点也不吻合。并且,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无疑是神主权恩典以及预定旨意的典范,神甚至藉着利百加和雅各采用的不圣洁手段实现了祂圣洁而主权的旨意。如果我们思想利百加的信心就会发现,利百加信心的迫切之举跟一个不出于信心的行为混杂在一起。我们能说信心从来都不掺杂不信的元素吗?或者换句话说,我们能说强健的信心不能与不信的弱点并存吗?我们没有任何根基可以将利百加和雅各的欺骗与不诚实合理化。[9]雅各说了、行了谎言,这一事实只会使我们更加讶异于神主权的恩典和祂应许的信实。在这个例子里,我们找不到能使虚假行为正当化的依据。
2、喇合
要证明在特定处境下传递不实讯息是正当的,从喇合的例子中倒可以找到许多看似有理的依据。喇合显然说了谎,她将探子藏在屋顶,耶利哥王派人让喇合交出到她家的人,她的回答并不是回避,而是直白地违背事实:“那人果然到我这里来,他们是哪里来的我却不知道。天黑、要关城门的时候,他们出去了,往哪里去我却不知道。你们快快地去追赶,就必追上。”(书2:4-5)喇合是一个有信心的女人,她被列在云彩般的见证人当中:“妓女喇合因着信,曾和和平平地接待探子,就不与那些不顺从的人一同灭亡。”(来11:31)我们又在雅各书读到:“妓女喇合接待使者,又放他们从别的路上出去,不也是一样因行为称义吗?”(雅2:25)如果她保护探子的不实之话本身是错的,她的行为又怎会受到如此称赞?
我们不当忽视一个事实:新约称赞喇合信心与行为的经文,仅仅是指着她接收探子、送他们出城而言。将探子从耶利哥王手下的眼皮底下藏起来,这些行为本身的正当性没有任何可疑之处。赞许这些举动,从逻辑上,也就是从圣经提供的类推来说,不代表赞许喇合对耶利哥王所撒的谎。只有奇怪的神学才会认为赞同喇合的信心和接收探子、送探子出城之举,一定包含着赞同所有跟她值得称赞的行为相关的举止。如果有人反对说:收留探子和随后送他们出城,假如离了撒谎就不能达成,谎言是她成功行动的必须——那么有三件事需要牢记:1)如果我们说谎言对于她达成信心之举是不可或缺的,就是对神的护理做了过多假设。2)认为在神实际的护理当中,谎言是探子逃走的手段之一,这并不能得出喇合用这种手段是道德正确的结论。神可以藉着我们不圣洁的举动实现祂圣洁、预定的旨意。3)试图使谎言正当化、因为它跟总体结果密切相关的争辩,跟雅各例子中的努力是一样的;即雅各骗取以撒祝福的谎言是正当的、雅各在行为以及言语上的欺骗对于事件结果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我们不需要也不能使喇合的谎言正当化。
因此我们看到,不论是圣经本身,还是从圣经而来的神学推论,都不能为我们提供喇合谎言的正当化证明;[10]因此,这个例子不能支持“在特定处境下传递不实讯息是正当的”这一立场。
3、撒母耳膏大卫
圣经中最相关的事件是撒母耳膏大卫为王时从主领受的命令:“你将膏油盛满了角,我差遣你往伯利恒人耶西那里去,因为我在他众子之内,预定一个作王的。”(撒上16:1)撒母耳担心扫罗听到这事会有什么后果:“‘我怎能去呢?扫罗若听见,必要杀我。’耶和华说:‘你可以带一只牛犊去就说:我来是要向耶和华献祭。’”(撒上16:2)毋庸置疑,这里的隐藏事实有从神来的授权,否则撒母耳拜访耶西的主要目的就会被公开。如果我们愿意,可以将之称为规避;但无论如何,都是隐藏了跟撒母耳行程相关的首要真相。我们不知道直接跟扫罗交谈是否有意或必要,但假如是的话,这隐藏就有神的许可。问题是:其中包含了不诚实吗?有三个论点必须牢记。
1)撒母耳照着主的命令说话行事:“撒母耳就照耶和华的话去行。到了伯利恒,那城里的长老都战战兢兢地出来迎接他,问他说:‘你是为平安来的吗?’他说:‘为平安来的,我是给耶和华献祭。你们当自洁,来与我同吃祭肉。’撒母耳就使耶西和他众子自洁,请他们来吃祭肉。”(撒上16:4-5)因此撒母耳被授权去说他真实所说、所做之事,没有说与事实相悖的话。主的授权中没有任何不诚实的地方。如果有人反对说,这是诡辩和模棱两可的一种精妙形式,我们就必须注意:这是圣经本身一丝不苟陈述的事实,几乎是重复地、仔仔细细地摆在我们面前。神要撒母耳说的话,是严格按照随后发生的事实,并且圣经细致清晰的叙事一定含有这个目的。我们不得不考虑到言语和事实之间的一致性,忽视这一点是轻率的。2)这一事件清楚表明,在特定处境下隐含保留一部分真相是合理的。扫罗没有权力知道撒母耳拜访耶西的整个目的,撒母耳也没有义务公开他的目的。隐藏并不是撒谎。3)尽管如此,这个例子并不代表在隐藏真相时我们可以不诚实。从上面平白的事实可以看出,这个故事是一个有力的教训,神许可的是本身完全属实的话语。这段经文也许在圣经中比较独特,因为有主对隐藏特别的授权;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它严格的条件,这里面没有任何不诚实。我们有必要捍卫“部分真理”和“非真理”之间的区别,如果我们不接受这一区别,就可能是对圣经伦理和真理的要求不敏感。毕竟,这并非一个精细的区别,而是相当大的区别。但假如我们想称它为精细的区别,我们就必须记住,圣经伦理是建立在精细区别上,并且对和错、真理与谬误的分界线不是大峡谷,而是剃刀锋刃。如果我们不能领会这一事实,就显然是对圣经伦理不敏感。[11]
4、埃及收生婆
埃及收生婆显然的搪塞,常被人作为支持“在特定处境下可以传递不实讯息”的依据。“收生婆对法老说:‘因为希伯来妇人与埃及妇人不同,希伯来妇人本是健壮的,收生婆还没有到,她们已经生产了。’神厚待收生婆。”(出1:19-20)圣经这里的并列,好像是在认可收生婆对法老的回复。我们不当认为收生婆对法老的回复完全是空穴来风,的确有理由相信希伯来女人没有收生婆的帮助也可以生孩子。因此这里可能是一个“部分真理而非全部真理”的例子,说部分真理是跟处境有关。收生婆既然因着敬畏神违背法老的诫命,就没有义务告诉法老全部真相。因此有可能收生婆的答案并非虚假,而是透过只说部分真理的方式进行了遮掩。[12]但说她们给出的不是全部真理的原因很明显——收生婆“存留男孩的性命”(出1:17)。
然而让我们假设收生婆的确说了不实的话、她们的回答的确是虚假的,即便如此,也无法得出圣经赞同谎言的结论。我们读到“神厚待收生婆”(出1:20)时,要知道这里完全不是指着谎言说的。收生婆违背王命是因为敬畏神,也是因为敬畏神所以神赐福她们(参出1:17、21)。她们对神的敬畏跟道德缺点并存,这并不奇怪。实际情况是,这个例子无法支持谎言的正当性,正如雅各和喇合的例子一样。[13]
5、以利沙
亚兰王的军队包围多坍时,先知以利沙对亚兰军队说的话,也被当作过不诚实。“以利沙对他们说:‘这不是那道,也不是那城,你们跟我去,我必领你们到所寻找的人那里。’于是,领他们到了撒玛利亚。”(王下6:19)如果我们说这个例子中以利沙说了谎、欺骗了亚兰军队,我们将很难接受“以利沙做错了”这种立场。在这处境里,有神显然的保护,有以利沙自己的公正和怜悯——尤其是怜悯,这使我们很难推出以利沙领军队到撒玛利亚是错误的。并且,如果真的存在谎言,这个例子就会变成“为达成一个好结局可以说谎”的例证,也许这个例子会比圣经任何其他事件都更支持“紧急或必要时谎言是正当的”(mendacium
officiosum)。然而,当我们分析以利沙的话时,很难发现其中有什么虚谎。让我们假设亚兰军队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意思理解以利沙的话,跟以利沙的本意不同,那是否就意味着以利沙撒了谎呢?以利沙没有任何义务告知他们他就是他们要找的人,主超自然地介入,保护以利沙不被他们的意图伤害,这个时候倘若以利沙公开自己的身份,就跟神保护他的奇妙护理相悖。此外,当以利沙说“这不是那城”时,我们怎么知道他的精确意思是什么?他可能是在说:“这不是你们将在其中找到那人的城”。他说这话时显然是在城外,也没有打算重新进城。以利沙说“这不是那城”时,是抱着什么目的呢?如果以利沙的话有欺骗成分,那么说“这就是那城”将更具有欺骗性。难道他应该鼓励他们在多坍漫无目的地搜寻目标,而他自己并不在城内,并且军队的眼睛还被弄晕了?当他说“你们跟我去,我必领你们到所寻找的人那里”时,他的确照做了,尽管不是照着亚兰军队事先设想或可能设想的结局。当我们查看神使亚兰军队眼目昏花的护理,以及以利沙要求行在这些亚兰人身上的怜悯与公正,我们怎能说以利沙是在说谎呢?以利沙的确将他们带到了找到搜寻对象的城,他的方式是他们没有料到的,但他的行为带出了一个恩慈的结果,既是对亚兰人,也是对以色列人。就是亚兰人自己也不会指责以利沙说谎,如果他们有能力进行理智的回顾,他们可能会说:“‘这不是那道,也不是那城;你们跟我去,我必领你们到所寻找的人那里’——这话多么真实啊!尽管真实的方式奇怪又奇妙。”因此当我们在全部事实的光照下看以利沙的话——即亚兰人眼目昏花、以利沙预先的料想,以利沙有权在说话时将预先的料想考虑在内——我们就看到以利沙的话实际是多么真实。我们没有权力主张亚兰人当时的理解力应该决定以利沙能说的话,以利沙话语的含义应当在全部事实的光照下解读,而不是在亚兰人暂时的瞎眼和迷惑下解读。难道真理不是时常如此吗?我们所说的话、所作的承诺常常被他人不完美地理解,并且其含义常常比他们料想得更加真实友善。这些话的含义,由说话或作出承诺之人事先料想的事实决定,而不由听话之人的有限或错误观念决定。一句话说,话语的含义由说话之人眼中的相关事实决定,由真实决定。如果另一个人暂时被不充分的理解力和远见蒙蔽,那这话仍然不是从说话者的虚谎而来。然而这是我们不用担心的问题,以利沙的话在时候到了揭开的事实下,并非不属实。
6、战争计策的伦理
我们应该怎样推断圣经关于战争计策的伦理?我们当然明白真实不只关乎言语,还关乎其他形态的讯号。我们现在考虑的是为了对付敌对势力而有意欺骗仇敌的举动。当人假装一件事,即使不一定藉着言语,难道不也是一种虚谎行为吗?我们在约书亚攻打艾城的计谋中看到一个显著例子(书8:3-29),在这个事件里,引发争议的并非设下埋伏,也不是参与之人的举动,因为埋伏显然是一种隐藏之举。引发争议的是约书亚军队的装败(15节):他们逃往旷野,这是设计好的假装撤退,前面的经文已经说明(5-6节)。因此约书亚和以色列人伪装了一个本身不能表明意图的行动,是为了使艾城人以为以色列在他们面前败逃,这是一种仿造的胜利。问题就是:我们能假装跟实际事实相反的举动吗?
在这一事件里,试图将这一举动算作约书亚的错误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主自己参与了计谋(参18节),如果试图将计谋的这一元素跟主自己的授权分离,就诚然是一种诡辩。因此,这里难道不是神认可虚谎吗?
如果我们问自己以下问题:有虚谎存在吗?或者,虚谎存在何处?我们就会发现自己身处困境,我们假设的虚谎并不如它乍看之下那么明显。以色列做了他们有意要做的事,从以色列方面说,他们的行为与事实或意图没有任何相悖。的确存在一个在正常情况下不需要撤退的撤退,换句话说,存在一种计谋性撤退。但是以色列的确撤退了,这一撤退之举没有任何不实之处。以色列没有义务告知艾城人他们的撤退是什么含义、有什么意图,约书亚事先就料到艾城人会以与事实相反的方式解读这种撤退,这正是约书亚的本意。约书亚是在利用艾城人的疏忽和缺乏侦查,也就是说,约书亚在利用艾城人对撤退之举的错误解读。但我们能说约书亚有义务基于敌人对他行为的误解而行动,而不是基于他自己根据全部事实的解读而行动吗?在以色列撤退的真实含义上,艾城人受到了欺骗,但这种欺骗是从他们自己没能发现真相而来。因此,当我们从真理角度考虑行为也就是与全部事实一致的角度——行动的人不只可以考虑全部事实,而且应当考虑——我们很难发现虚假存在。也就是说,我们找不到虚谎。这个事件中行动的范围,跟以利沙事件中言语的范围有相似之处。当以利沙对亚兰人说话时,我们发现他所说的与他知道和预料的事实一致,亚兰人任何错误的理解都是基于自己的无知,以利沙也预料到这种无知,并正当地考虑在内。约书亚撤军时,是依照他的计谋所包含的全部事实行动,艾城人的误解来自于他们对事实的无知,这一点约书亚也正当地考虑在内。
认为约书亚做了虚谎之事或说谎的观点,是基于一种谬误性的假设,认为诚实意味着我们必须在一切处境下都按照可能被我们话语或行为影响的他人视野中的信息行事。这并不是诚实的标准,并且应用这种标准常常会跟公义、正确和真理相悖。我们说话行事,是按照我们视野中的全部相关事实和考量;如果我们被误解或错误诠释,并不会被指控为撒谎。如果共通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条件,那么我们就有义务尽最大能力确保我们总是按照他人的理解说话行事。但这并非诚实不可或缺的条件,并且在战争时期和战场的紧急处境下,在对敌对势力的行动进行道德评定时,这不能成为强加的诚实标准。
五、结论:“没有虚谎是从真理出来的”
圣经持续地定罪虚假谬误、强调说诚实话的必要。[14]“所以你们要弃绝谎言,各人与邻舍说实话。”(弗4:25)毋庸置疑,我们在圣经中遇到许多难点。本章的讨论着力解决一些圣经不同地方出现的难点,有时候圣经貌似在宽恕或许可虚谎——只要虚谎是为了达成崇高的目标。因此许多解经家都采用了这种立场,就是圣经承认谎言在实用、紧急和必要时的合法性。不难看出,那些似乎支持这种立场的例子,都并不能为之提供保障。有些其他例子为这种论点提供了看似有理的依据,但我们检查的结果是没有任何例子证明谎言在紧急时候是合宜的。要采用“圣经支持我们在特定紧急处境下说谎”的立场,我们需要的圣经依据要多得多。换句话说,没有证据表明我们可以合法地偏离圣经持续一致的原则和要求,即我们要弃绝谎言、说实话。要使偏离原则合法化,我们需要最清楚的证明,而所缺的正是这种证明。因此我们怎能为谎言辩护呢?
诚然,圣经允许人向无权知晓真相的人隐藏真相,我们立刻就能明白这里的正当性。如果我们有义务揭开一切真相,生活将是多么无法忍受。其实,隐藏真相常常是真理自己的要求。“往来传舌的,泄漏密事;心中诚实的,遮隐事情。”(箴11:13)人们的确经常使自己失去了解真相的权利,我们也没有任何义务向他们揭开事实。
但是这些关于我们隐藏真相、没收他人特定权限的权力与责任的事实,并不等同于撒谎的权力。这里没收他人知晓真相的权力,以及隐藏真相,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再有义务说诚实话。收回一个人知晓真相的权力,跟说话的人可以撒谎的权力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后一个不能从前一个推导出来。那些基于他人丧失知晓真相的权力而声称人有说谎权的人,犯了严重的逻辑错误,这是在试图使偏离诚实合法化,而圣经对此没有任何支持依据。
没有什么要求比真理的要求更基本、更终极,我们不能把任何事物放在真理之上,以至于可以牺牲真理。我们凭着什么说——正如有些人所做的[15]——爱是更高的考量目标,因此谎言在有些时候是合法本份的呢?生命比真理更加神圣吗?神是爱(约一4:8、16),但神也是真理(参约一1:5,5:6、20;约1:9,14:6,17:3)。爱和真理在神里面并不冲突,并且神在维持和促进祂的爱时,从来不会缩减或损害祂的真理。神如此爱世人,以至于将祂独生的爱子给了他们,将祂差到充满罪恶、苦难和死亡的世界。这就是爱,但没有什么比圣子走向祂的最高使命时说的话更加意义重大:“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间,特为给真理作见证。”(约18:37)
我们里面的诚实是由“那真理”而来,也是效法“那真理”的样式,并且“没有虚谎是从真理出来的”(约一2:21)。因为虚谎与神的本性相悖,因此它是错误的。[16]真理和虚谎是对立的,因为神是真理,这也是为什么诚实和谎言不能并存。
[2] 同时参:民数记23:19;撒母耳记上15:29。
[3] 同时参:出埃及记3:15,6:5-8,33:17、19;申命记7:9;诗篇135:13;以赛亚书26:4,8;何西阿书12:5-6(希伯来文6-7节)。
[4] 参:奥古斯丁:《关于撒谎与反对撒谎,尼西亚与后尼西亚教父》(On Lying and Against Lying, Nicene and Post-Nicene
Fathers),(1887,第三卷,457-500页);托马斯·阿奎那:《神学总结》(Summa
Theologica),(巴黎,1880年),Tom. V, QQ. CIX-CXIII,
107-132页(英文译本,伦敦,1922年,第十二卷,76-117页);理查德·巴克斯特(Richard Baxter):《基督教名录:或实践神学与良心议题总结》(A
Christian Directory: or, A Sum of Practical Theology and Cases of Conscience),第一部分,第四章,第三节﹝《实践著作》(Practical
Works),伦敦,1838年,第一卷,353-361页﹞;威廉·佩里(William Paley):《道德与政治哲学》(Mor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第十五至十七章;威廉·惠威尔(William Whewell):《道德与政体要素》(The Elements of Morality, including Polity),(伦敦,1845年),第一卷,197-201,242-265页;法兰西斯·威兰德(Francis Wayland):《道德科学元素》(The Elements of
Moral Science),(波士顿,1839年),278-294页;雅各·亨利·汤惠尔(James Henley
Thornwell):《关于真理的演讲》(Discourses on Truth),(纽约,1855年),140-187页(以及《汤惠尔选集》,第二卷,519-542页);查理斯·霍奇(Charles Hodge):《系统神学》(Systematic Theology),第三卷,437-463页;马敦生氏(H. Martensen):《基督徒伦理,第一部:个人伦理》(Christian
Ethics, First Division: Individual Ethics),(爱丁堡,1893年),386页往后;西奥多·凡·海宁(Theodor von Haering):《基督徒生活伦理》(The Ethics of Christian Life),(英文译本,纽约,1999年),227页往后;安东尼·科赫(Antony Koch):《道德神学手册》(A Handbook of Moral Theology),﹝圣路易斯与伦敦,1933年,亚瑟·普罗伊斯(Arthur Preuss)编辑﹞,第五册,52页往后;肯尼斯·科克(Kenneth E. Kirk):《良心与其问题》(Conscience and its Problems),(伦敦,1948年),121-125,182-195,337-354,392-395页。
[5] 道德主义者有许多方法区分客观真理与主观真实性,例如区分物质和形态,物理与道德,推理和实践(参:奥古斯丁,阿奎那,威兰德,汤惠尔的前述著作)。
[6] 这一警告的必要性可以由这一反常现象反映出来:有些人信奉谎言到一种程度,以至于他们真的相信自己发明出来的虚谎。难道我们仅仅因着他们的理智与道德是如此反常,以至于相信了自己的谎言,就不称他们为撒谎者了吗?这种严重反常的情形下,谎言通常的评判标准就不适用了,我们必须因此认识到撒谎的问题有多复杂,我们可能多么深重地参与了这一恶行,即便我们自满地视自己为清白的。我们的偏见与激情使得我们成为谎言便利的牺牲品,也使我们对真理的要求不敏感。
[7] “语言并非唯一的思想工具,但它被赋予了超过其他任何信号的卓越性,因为它是人与人交流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工具。但约束着语言的真诚原则,同样也约束着一切其它我们用以有意识地向他人思想制造印象的媒介。”(汤惠尔:同前,159页及其后)
[8] 需要理解的是,我们应当完全许可言语拥有多样的文学与修辞形式。例如,在讽刺的反语中,正式表达的是相反含义,它的本意就是按着这种方式被人理解,而不是为了欺骗。圣经中有许多显著的例证(参:王上18:27,22:15)。比喻不一定是在描绘真实发生的事,尽管它们代表着真理。它们应当被理解为解说性质的,而非字面真实(参:撒下12:1-6)。文学和语言充满了寓言、比喻和虚构形态的表达,真理只要求它们按着自己的性质被人使用和理解。与之相似,真理跟意图、行为和举止的转变也是兼容的。天使在所多玛对罗得说:“我们要在街上过夜。”(创19:2)但当罗得切切请求,他们就进了罗得的家。他们回应罗得的恳求时,有权力收回先前的方案。当新的环境临到,我们事先可能没有料想,这时候我们有权力改变先前表达的意愿。真理时常需要这样行为和言语上的改变,要诚实地行动作为,是与当下的事实相一致,而不是与先前或将来的事实相一致。主自己就有这样的例证,祂按着所处境遇的改变而改变祂的回应(参:太8:7、13,15:23-24、26、28;路24:28-29)。真理要求我们按着相关的事实和条件行动,当这些事实与条件发生改变时,我们的行为也随之改变,如果不改变就是不真实了。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言语和含义。﹝参:以西结·霍普金斯(Ezekiel Hopkins):《十诫概述》(An Exposition of the Ten Commandments,纽约,未注明出版日期),403页﹞
[9] 加尔文:《注释》,创世记27:5:“利百加的计谋当然不是没有过错,因为尽管她无法藉着有益的劝勉引导她丈夫,但用欺骗、诈哄的方式对待丈夫一定不正当。因为首先谎言本身就是有罪的,其次她在谎言中大大停留,她竟然想用这种诡计达成一件神圣的事。她知道神的旨意是不可改变的,雅各是蒙拣选、被神收纳的,那她为什么不能耐心等候神在事实中达成应许、显出祂从天上的宣告是确切无疑呢?因此,她的谎言玷污了天上的预言,她也尽一切可能毁掉了对她儿子的应许。现在,如果我们进一步思想她从何处有这般巨大的渴望,她非凡的信心就会显露出来。因为她在导致丈夫与她对立、在两兄弟间点燃不可止息的敌意以及侵扰全家上,没有半点迟疑。这除了是来自她的信心,就没有别的来源了。”(金约翰翻译,C.T.S.出版社,大急流城,1948年)
[10] 加尔文:《注释》,约书亚记2:4-6,加尔文采用的立场与前面跟利百加相关的立场相似:“至于喇合的谎言,我们必须承认,尽管它是为着一个好的目的,但它并非没有过错。对于那些认为这是‘忠诚的谎言’(dutiful lie)、因此完全可以谅解的人,他们没有充分考虑到真理在神的眼中有多宝贵。因此,尽管我们的目的是要帮助我们的弟兄,使他们平安逃离,但撒谎永远是不合法的,因为它与神的本性相悖,因此永远是不正当的。神是真理。然而喇合的行为并非完全没有可称赞的美德,尽管她的行为不是完全清洁没有瑕疵。有一件事时常发生:尽管圣徒努力持守正道,他们仍然会偏到旁门左道上去。”﹝亨利.贝弗里奇(Henry Beveridge)译,C.T.S.出版社,大急流城,1949年﹞
[11] 耶利米书38:24-28跟撒母耳记上16:1-5相似,无需探讨。
[12] 参:约翰·莱特福德(John Lightfoot):《出埃及记注释、评论与实践》(Notes, Critical and Practical, on the Book of Exodus),(纽约,1846年),第20页;理查德·巴克斯特:同前,第360页。
[13] 参:加尔文:《注释》,出埃及记1:18;阿奎那:同前,92页。
[14] 保罗在哥林多后书12:16说的并不是“诡诈,用心计牢笼他们”,这一点毋庸赘述。那是保罗的诽谤者诽谤他的话,他强有力地予以反驳和否定,从17-18节问题的语气就可明显看出。并且论到罗马书3:7:“若神的真实,因我的虚谎越发显出祂的荣耀,为什么我还受审判,好像罪人呢?”保罗并不是在为他称为“虚谎”的罪辩护,他的意思正相反。他在驳斥的是一种有害的逻辑,就是我们可以作恶以成善(参第8节)。这种逻辑是:既然神的恩典和义比罪所包含的要多得多,那么我们就可以犯罪,以便神更加得着荣耀。保罗说这种基于他恩典教义的论调是一种诽谤,那些采用的人都要被定罪。这段经文实际上恰恰跟上面的观点有着最紧密联系——我们永远不能作恶以成善。
[15] 参:例如,纽曼·史密斯(Newman Smyth):同前,395页及其后。尽管马敦生氏的立场(参:同前,217页)受到同样的批评,但他最后的结论呈现出一种更好的判断。“但是尽管我们发现了多样性冲突的根据,尤其是在堕落的人类社会,我们仍然要强调它们的不相容性常常是来自于个体的软弱和弱点。假如这些个体能站在更高的道德和宗教成熟度上,对神有更多信靠,更有勇气将言行的结果交给神,考虑到我们的行动有多少结果是向我们隐藏的、无法被我们估计;假如这些个体能有更多智慧,以正确的方式讲诚实的话——那么我们所说的存在于真理字句和精意间的冲突是不是就不能解决,就很难说了。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远比现有的光景有着更加受教的道德品格和基督徒品质,这种冲突是不是就能解决呢?”(同前,221往后)。
[16] 参:加尔文:《注释》,出埃及记1:18;撒迦利亚书13:3。
標籤: 神學入門、呂沛淵、Tabletalk、R.C. Sproul、林慈信、护教、学习、译作、
真理,
誠實,
John Murray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