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1


從聖經神學的角度綜覽聖經A Biblical-TheologicalOverview of the Bible

作者:卡森(D. A. Carson
誠之譯自:Zondervan NIV Study BibleNIV Biblical Theology Study Bible

在〈聖經與神學〉這篇文章中,我們觀察了聖經神學與其他學科有怎樣的關聯,包括仔細的研讀、系統神學、歷史神學、教牧神學。聖經神學所研究的是個別的聖經書卷(例如,以賽亞書,約翰福音)和聖經中各種選集(例如,五經,智慧文學,福音書,保羅書信,約翰著作)的神學,並仔細思考它們在聖經不斷發展的故事中的地位。它也追蹤正典裏各種隨著時間逐漸展開的主題。

一、聖經神學的實踐

按照目前的做法,聖經神學佩戴著三種“面貌”(faces)中其中的一個或多個面貌:

1. 面貌一。在此,人們試圖理解諸如耶利米書、使徒行傳、摩西五經或希伯來書的神學。有許多教科書在書名中都有“新約神學”的字樣。但是在多數情況下,這些書中的章節都是各自獨立的,各自講述新約中個別書卷或選集的獨特神學重點。在這些章節中,最好的章節會把聖經書卷或選集放在整本聖經的敍事脈絡當中,而不僅僅是放在新約聖經的敍事中,因此,把它們視為聖經神學的研究仍然是正當的。

2. 面貌二。或者,我們可以追溯貫穿在整本聖經中的某些主題,仔細觀察它們如何隨著時間而逐漸擴大,日益豐富。這本研讀本聖經中有許多文章都致力於探討這類的聖經神學。例如,研究聖殿的主題在聖經中如何隨著時間展開,這種研究不僅使人對該主題有更深刻的瞭解,而且使我們能夠更清楚地看見整本聖經如何結合在一起。

3. 面貌三。一些學者最近研究了一本特定的聖經書卷,然後仔細地注意到該書如何使用較早的聖經材料,接著研究後來的聖經書卷如何引用或暗指該書。例如,你可能會研究但以理書的神學,密切關注但以理書如何從舊約材料中挑選主題和特定段落,然後研究聖經其餘的部分如何引用並使用但以理書。其實,這只是換一種說法來說:即使聖經神學有時最初乃是側重於聖經的某一卷書或貫穿聖經的某一個主題,但它遲早還是會有興趣想要瞭解,聖經是如何結合在一起的,在上帝的護理中,聖經究竟是如何跨越時間而發展成為我們今日手裏所掌握的內容。

聖經神學的所有這些面貌,最令人震驚的是,它們始終對焦在時間的進展上,即,任何聖經經文或主題,在通常被稱為“救恩歷史”(或救贖歷史)中處於什麼位置。上帝並未選擇在一瞬間就啟示一切。相反,祂選擇通過散佈在多個世紀中的事件和話語,逐步地啟示出自己、啟示出祂的目的(計劃),並在祂的愛子耶穌基督身上達到高峰。

二、什麼是救恩歷史?

儘管“歷史”一詞有時是指已經發生的事情,但更通常是指已經發生之事的故事或記載。人的任何記載都無法巨細靡遺地描述所發生的事情:我們實在無法瞭解,也無法徹底瞭解。例如,關於羅馬帝國的一部歷史著作就不可能告訴我們在帝國存在的幾個世紀中,在羅馬帝國內部發生的一切事。任何一本羅馬帝國史書必然都是有選擇性的。我們只能根據這部歷史著作具有多少代表性,如何使各部分緊密結合在一起,如何處理證據等,來判斷一部歷史著作的優劣。無論這部歷史是如何組織的,它都涉及到順序(關注的是時間),因果關係,趨勢和意義的評估。

因此,救恩歷史就是上帝施行拯救的歷史,對焦在人類的救贖事件,以及與新天新地的議題有關的歷史上。即使焦點最後收窄到一個人,即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身上,那人也得到了上帝的應許,既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他和他的後裔得福(創十二3)。聖經的基督教不是一種抽象的或永恆的哲學(儘管它確實也涉及到一些抽象思考):至少其中一部分是對上帝所成就之事的記載,是祂為了拯救失喪的人所完成的事件和解釋的記載。(即使是“救恩”的含義,“得救”的含義,也是藉此歷史得到披露的。)由此得出以下四點:

1. 救贖歷史是世界歷史的一部分。它可以說明其他歷史學家不感興趣的某些事件,但它描述的是真實事件,因此必然與其他歷史重疊。聖經記載了與提革拉毗列色(王下十五29),尼布甲尼撒(耶卅九)和彼拉多(太廿七1126)有關的一些事件,但我們也可以從與聖經無關的消息來源認識這些人。

2. 救恩歷史是真實的歷史。它描述了真實發生的事件。這似乎是很明顯的,但卻有必要說明,因為一些神學家認為救贖歷史(聖經歷史)通常不是史實。他們說,有時候它講述一些事情,彷彿它們確實發生了,即便它們並沒有真的發生。有人認為,這些從未發生過的 “事件”,其重要性是在於它們的美學,它們重要的主題或激發想像力的能力。但是救恩歷史的確是真實的歷史。

3. 救恩歷史不僅包括發生在自然界中,由其他事件引起的事件,還包括神直接促成的事件。當然,有時神會通過自然秩序,以護理的方式工作。例如,儘管聖經的作者知道水循環,也就是水從海洋中蒸發形成雲,然後將其沉積物輸送回地球,以小溪、溪流和河流的形式流回大海(傳一7),但他們往往更喜歡說上帝降雨(例如,太五45)。因此,上帝乃是通過自然秩序來工作。但是,當上帝使耶穌從死裏復活時,上帝的舉動卻是極其不自然的:這是上帝的直接干預,彰顯出祂的大能大力,與自然力是背道而馳的。然而,耶穌的復活還是發生了;而且發生在歷史中。我們必須堅決反對這種說法,說真正的“歷史性”事件必然是有自然原因的事件。這樣的立場就排除了聖經要凸顯的內容:神可以、並且確實直接干預歷史,超越祂使用自然成因所施行的護理性質的統治。救恩歷史包括像耶穌復活這樣的事件,一些確實發生了、但卻是直接由上帝引起的事件。

4. 儘管聖經包含了救恩歷史的許多內容,但聖經也包含了救恩歷史以外的其他內容。例如,它包括智慧文學、哀歌、律法、先知預言等等。但是,即使構成聖經的這些截然不同的文學作品也都是在不同的時間點沿著聖經故事情節書寫的。換句話說,救恩歷史為聖經提供了骨幹,二所有其他部分都是連在這個骨幹上。

三、救恩歷史的外貌

我們可以用四個詞來概括救贖的歷史:創造,墮落,救贖,終末成全。這就是用最寬泛的畫筆所描繪的完整故事。再一次,在墮落之後,人們可能會加入其他許多轉折點:亞伯拉罕的蒙召和亞伯拉罕之約的開端,出埃及和律法的頒佈,進入應許之地,大衛王朝,被擄和被擄的終結。在救贖之下,我們可以將這個類別分解為幾個組成部分:道成肉身,耶穌代贖的死亡,耶穌的復活以及聖靈在五旬節的降臨。
當然,我們可以進一步細化這部歷史的細節。例如,有人可能會具體說明大衛在希伯崙統治七個支派之前的七年統治,然後才佔領耶路撒冷,將其作為首都,同時成為十二個支派的王。在討論大衛王朝時,我們可以列出各個君主及其行事的善惡。有人可能會按照摩西律法描述會幕及其功能,然後追溯其歷史,直到它被所羅門建造的聖殿所取代;再觀察主前586年尼布甲尼撒統治下聖殿的進一步毀壞;以及在像哈該這樣的先知職事下重建另一座聖殿。同樣,可以擴展對被擄的討論,以區分以色列國在亞述人手下,於主前722年開始被擄,與猶大過在巴比倫人手下,於主前586年猶大開始被擄。這兩個日期之間的區別不僅僅是文物工作者的興趣;例如,先知的論證建立在這樣的事實之上,即以色列早在她的“姊妹”猶大之前很久就被擄了,因此猶大應該從以色列的悲慘經歷中學到一些教訓,而事實上,她卻什麼也沒學到,並且似乎致力於重複以色列的罪,理由還更加不充分(例如,耶三6~四31)。到目前為止,我們仍未談到路得記、以斯帖記,但以理書和尼希米記對救贖歷史的貢獻。

所有這些歷史細節(其中許多都是重要的歷史轉折點),構成了救贖歷史。所有這些細節,如果正確地得到編排,都會使它們連接到救恩歷史上最大的轉折點上:即彌賽亞耶穌的出生、職事、死亡,復活和升天。

四、救贖歷史的意義

提到下面這五件事可能會有益處:

1. 聖經的故事情節,即救贖歷史的綜覽,提供了聖經中許多其他內容所依賴的框架。例如,離開了這些主題所身處的救贖歷史框架,就不可能追溯會幕/聖殿,祭司,大衛王朝和彌賽亞盼望之類的主題。因此,聖經神學這個學科乃是建立在對救贖歷史的適當掌握上。

2. 聖經的救贖歷史在很大程度上確定了其運動的方向。讓我們暫時回到救贖歷史的最簡單輪廓:我們從創造開始,上帝是創造主,祂宣告祂所造的一切都是好的;然後是人的墮落,為整個故事的其餘部分確立了問題的本質;然後是救贖,這是神對人類的可怕挑釁(源於人的悖逆和罪孽)作出的回應,其關鍵轉捩點是耶穌的十字架和復活。救贖之後,我們終於達到圓滿成全的階段,上帝終於實現祂所有的目的(這些目的在基督裏得到保證),如今被帶到完全。救贖歷史是前後一貫的,並在敍事展開的方向上揭示了上帝的旨意。

3. 貫穿並成為救贖歷史一部分的軌跡逐漸指向未來,並成為預言的聲音。例如,大衛王朝的應許(撒下七11b-16),是在耶穌之永存王朝之前約1,000年作出的應許,詩篇第2章賦予其血肉,而在主前第八世紀先知以賽亞的預言中(第九章)被賦予嶄新的、豐富的聯想,並由主前六世紀的以西結的職事(結卅四)提供了進一步的圖像。這個軌跡一旦建立,善於思考的讀者便會沿著這條軌跡前進,不可能不會辨識出一些方法,藉以明白大衛式君王的描繪乃是指向最終的大衛君王。貫穿救贖歷史的其他許多軌跡也是如此。例如,出埃及的主題是在被擄之後使百姓回到應許之地而得到發展的,並最終在新約聖經的「新出埃及」主題中達到高峰(參見〈被擄與出埃及〉一文)。

4. 在救贖歷史中,這些軌跡(或經常被稱為“預表”)經常交織在一起,形成華麗的錦繡。例如,儘管我們可以追索會幕/聖殿,耶路撒冷和大衛王朝的主題,把它們當成分開獨立的軌跡(在本研讀版聖經中的不同文章中都提到過),但它們在撒下六~七章中會合在一處:約櫃被帶到耶路撒冷,為聖殿奠定基礎,建立了大衛王朝;耶路撒冷,如今是以色列國的首都,正在成為大君王的城市。從此,這些主題就反復地相互纏繞在一起,因此提及一個主題通常會牽引出另一個主題或兩個主題。被擄巴比倫初期,耶路撒冷的毀滅意味著聖殿的毀滅和大衛王朝的中止。最終,耶穌騎著驢駒進入耶路撒冷時,被眾人擁立為彌賽亞君王(太廿一1-11),祂潔淨聖殿(太廿一12-17),並且以猶太人的王的身分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太廿七27-37),提供了聖殿崇拜儀式所長久盼望的救贖(來九1~十4),並指出通往「在上的耶路撒冷」的道路(加四26;來十二22)。

5. 最重要的是,救贖歷史是上帝藉著各種事件和解釋事件的話語以啟示自己的場所。救贖歷史是聖經故事情節的框架,因此,救贖歷史是永生上帝,即歷史主宰的啟示場所。



靠天父恩典得勝 雅各書1:16-18

聖經歸正教會 主日證道 02/16/2020,呂沛淵牧師

前言: 我們要認清試探的真相,才能得勝試探。首先要知道試探不是來自神,乃是被我們自己的私慾牽引誘惑(背後是惡者用墮落世界來聳動肉體情慾)。我們不可推卸責任,要儆醒禱告免得陷入試探(26:41)。雅各警告我們「不可看錯了」,天父絕不試探人,反而是施恩給我們,使我們得勝試探。

1. 不可看錯了,上當受騙
(1)「我親愛的弟兄們」,雅各特別稱呼讀者是蒙愛的beloved (對照1:2)1:192:5亦同,顯示蒙天父所愛(1;提前6:2),也為主內弟兄所愛(16)
(2)「不可看錯了」原文是「不可繼續上當受騙Do not be deceived(動詞是進行時態),不可繼續被惡者欺騙,以為神試探人。神就是光,在他毫無黑暗(約壹1:5),是一切美善的來源,不可能試探人。

2. 認識神是眾光之父
(1)「各樣美善的恩賜every good gift和各樣全備的賞賜every perfect gift」指所有美善全備的恩賜(85:12),一切屬靈的福氣(1:4),一切關乎生命虔敬的事(彼後 1:3),「都是從上頭來的from above(3:27;林前4:7),對照試探與罪惡「不是從上頭來的」(3:15)。關於從上頭來的真智慧(良善)與屬地的情慾(邪惡)對照,見3:13-18,特別是1517節。
(2)「從眾光之父那裡降下來的」,「降下來coming down」是繼續進行狀態,「眾光之父the Father of the lights」是指天父,「眾光」是指天上發光星體(日月星,詩74:16136:7-9;耶31:35),是天父創造大工以及護理大能的彰顯,見證他的慈愛與全能(38:4-1519-2131-33;詩136:4-9;賽40:2226)。「父」可指他是創造主,生養萬物(38:28)
「眾光之父」更是顯示神就是光,在光明中(約壹1:5-7),我們是光明的子女,行在光中,不應屈從試探而作暗昧可恥之事(5:8-14)
(3)「在他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改變variation是指周期變化,轉動的影兒shadow of turning,都是說明受造物是不斷在改變,而神是永不改變(102:25-27;瑪3:6)
(4)「他按自己的旨意」神的主權旨意(1:4-6),「用真道生了我們」,真道是真理的道Word of Truth,新約中此片語都是指福音(林後6:7;弗1:13;西1:5;提後2:15),能救我們靈魂的道1:21),「生了我們」使我們得重生(1:13;彼前1:323-25),對照罪「生」出死來(1:15)

3. 認識神的救恩計畫
(1)「叫我們在他所造的萬物中,好像初熟的果子」原文作「叫我們成為初熟的果子to be a kind of firstfruit在他所造的萬物中in His creatures」,初熟的果子是莊稼收成的首先的與最好的(23:16-1934:26;利23:9-19;結44:30),以色列民歸主為聖,在舊約被稱為初熟之果(2:3),同樣的,基督徒重生得救歸主為聖,是萬物復興的初熟之果(1:12;西1:20;啟14:4)
(2) 蒙救贖的子民是新造的人,是神的新造中首先的與最傑出的(其他受造物所等候的,羅8:19-23),正如在當初創造中人是最傑出的,是「好good」中的「甚好very good(1:3125)
(3) 基督徒的屬靈新生,特別顯明了天父賜給我們的恩典,是何等的美善與傑出。此證據強有力的顯示:神不試探我們,我們不要看錯了(上當受騙)。反而我們當確信我們的的好處不在他以外(詩篇16:2-3),凡是嘗過主恩滋味的人,必知道他的美善,投靠他的人真是有福了(34:8)

結論: 得勝試探的關鍵 
1. 我們無法靠自己勝過試探,唯有信靠天父的保護與拯救,才能脫離試探。正如主耶穌教導我們的禱告:「我們在天上的父…不叫我們遇見(原文作陷入)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6:9-13)。我們的天父是眾光之父,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祂那裡降下來的。唯有靠著祂所賜的良善,才能以善勝惡;唯有倚靠祂的信實,我們才能勝過試探:「神是信實的,必不叫我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我們開一條出路,叫我們能忍受得住」(林前1013)
2. 主耶穌是真光,是世界的光,拯救我們脫離黑暗權勢,進入他光明國度裡(1:98:12;西1:13)。我們基督徒既是光明的子女,就要走光明的道(5:8-11)
3. 既然天父用真道生了我們,我們在萬物中是初熟之果,就要興起發光,為眾光之父作見證。我們要時刻儆醒,靠著我們的救主耶穌,以善勝惡,以真勝偽,以生勝死,勝過試探。如此,我們才能坦然無懼討主喜悅,得著主所賜的生命冠冕。

問題討論
1. 雅各稱讀者為「親愛的弟兄們」,何謂「親愛的beloved? 是指蒙誰所愛?
2. 「不要看錯了」原文直譯是甚麼意思? 這是指不要看錯甚麼? 應當正視甚麼? 美善的恩賜與全備的賞賜,是指甚麼? 為何強調是「從上頭來的」? 這對照甚麼?
3. 「神是眾光之父」是甚麼意思? 有哪些經文說神是永不改變的? 這屬性與我們有何關聯? 我們是他的兒女,活在光明中,有哪些經文證明?
4.「用真道生了我們」這是指甚麼意思? 對照前文說「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這是生死攸關的對比,有哪些經文明證? (5:216:237:24-25)
5. 重生得救的子民「在萬物中是初熟的果子」,這是甚麼意思? 我們的重生與萬物復興有何關聯? 有哪些經文證明? (8:19-23)
6. 以主基督為中心來看雅各書1:16-18,你學到甚麼寶貴功課? 請舉出經文證明。





勝過試探  雅各書1:12-15

聖經歸正教會 主日證道 02/09/2020,呂沛淵牧師

前言: 人生有許多的考驗,神試煉我們成為精金;可是惡者試探我們,卻是要我們犯罪跌倒。許多試探引誘臨到我們,常常置我們於險境。基督徒行走天路,忍受試探是有福的,因為可得生命冠冕。然而經歷試驗,如何才能勝過試探呢? 聖經是神的話,教導我們如何勝過試探。我們必須認清有關試探的三要點: 忍受試探的目的、試探的來源與過程、試探的結局是死亡。得勝關鍵。

1. 忍受試探的目的: 忍耐得勝,必得生命冠冕

(1)「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的」(5:11;太10:22;彼前3:14),「忍受」見1:3-4。此處1:12「試探」原文此字是考驗(1:2譯作「試煉trial)1:13-14四次(動詞)皆譯作「試探tempt」,因為上下文顯示此處論到被惡試驗。所以本段是論到我們面對從惡來的試探,不要陷入試探(6:13),因為當我們遇見試探時,信實的神必定給我們開一條出路,叫我們能忍受得住(林前10:13)

(2) 忍受試探使我們經歷他的大能恩典,得以長大成熟,所以是「有福的」(1:25),正如為義受逼迫的人是有福的(彼前3:14),因為天國是他們的,他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5:10-12),在今世得百倍,來世得永生(19:29)

(3)「因為他被試驗之後,必得生命的冠冕」,「試驗」是指信心經過試驗(1:3;彼前1:7),得蒙悅納(與受試驗同一字,林後10:18;提後2:15)。「必得生命的冠冕」(2:10),就是永不衰殘的榮耀冠冕(林前9:25;彼前5:4)、公義的冠冕(提後4:8),這是經歷比賽考驗抵達終點的選手,所得的榮耀獎賞。我們從神所得的賞賜就是永遠生命(約壹5:11-12),這並非靠我們自己所配得的,乃是神的恩賜,已經賜給我們了(6:23)。雅各鼓勵我們記住那位我存留在天上的基業賞賜(冠冕),是我們忍受考驗時的盼望,正如彼得所說的(彼前1:3-7)。我們當今的短暫苦難考驗,比起那將來極重無比存到永遠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8:18;林後4:17-18)

(4)「這是主應許給那些愛他之人的」(2:5),愛是現在進行時態,顯示愛主是持續不斷的,我們愛(現在進行式)因為神先愛我們(約壹4:19),神以永遠的愛愛我們,揀選我們成為他的兒女,我們是按照他的旨意被召來得榮耀(8:28-30),這也是彼前1:3-7之後,立即接著說我們「愛他(現在進行式)……因信他(繼續進行狀態)就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彼前1:8)

(5) 1:12用詞與1:2-4相同,顯示是繼續解釋第一章的主題:信心經過試驗、忍耐到底的人,是有福的,必得生命的冠冕。人的生命都需要經過考驗,從起始點學習信靠順服天父,到達終點的完全。亞當因悖逆而失敗了,陷溺罪中,失去生命。基督因順服而成功了,為我們成就救恩,使我們得生命(5:12-21;來5:8-9)

2. 認清試探的來源:我們的三大敵人,想要殺害我們

(1)「人被試探,不可說我是被神試探」,當人受試探時,如果心懷錯誤想法,則必導致推卸責任的可怕後果。其中常見的藉口是怪罪神試探人,叫人去犯罪,人無法不犯罪。要破除此謬說(這也是惡者的詭計,叫人找藉口推諉),首先,我們要認清試探(邪惡的試驗)不是來自神,「因為神不能被惡試探」,神是聖潔的,他是眾光之父,全美全善,沒有任何黑暗影兒(1:17),因他是絕對的至善,所以惡無法試探他,正如真理本身不能被虛假試探。

(2)「他也不試探人」神是至善者,沒有任何邪惡慾望,所以不可能叫人作惡,他不可能試探人。「但各人被試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慾牽引誘惑的」,「私慾the lust, desire」是指肉體情慾的總稱(1:24;弗2:3;約壹2:16-17),「被牽引誘惑being lured and being enticed」如同魚鉤的餌勾引魚兒上鉤,我們的私慾誘惑且牽引我們去犯罪。雅各在這裡強調個人的責任,如果信徒不堅決抵擋私慾,則必然被勾上牽走,作出所不願意作的惡(7:18-24)。這情慾是與聖靈對抗相爭,我們不可放縱肉體的私慾(5:16-21;羅13:14),必須治死它(西3:5)

(3) 至於試探的終極來源乃是惡者撒但,3:14-15說明犯罪的智慧乃是屬地的、屬情慾的、屬鬼魔的,惡者用墮落世界(屬地)來聳動我們裡面的罪性情慾作祟,這就是試探的三大禍首,是我們的三大敵人(世界、惡者、情慾,弗2:1-3)。雅各在1:13-15先提到我們裡面的敵人(私慾),是要我們儆醒對付的,不要推卸自己的責任。你不能阻止惡者與世界來侵擾誘惑你,然而你可以靠主恩典治死你裡面的老我情慾。所以,治死舊人情慾是我們成聖生活的主要關鍵(4:20-24;西3:5-10)

(4) 罪惡試探來自惡者,牠用說謊欺騙的手段來誘惑我們,目的是要偷竊殺害,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前5:8-9)。所以,約844說:“牠從起初是殺人的,…牠本來是說謊的,也是說謊之人的父。”因此,我們不要上當受騙,不要看錯了(116)

3. 了解試探的結局:罪的工價乃是死,作我們的鑑戒

(1)「私慾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15:35;詩7:14;賽59:4),惡者以墮落的世界,來引誘我們裡面的私慾,叫我們犯罪。人若是同意被私慾牽引誘惑,就照著犯罪了。此處生動的比喻「私慾」是母親,懷胎conceiving就生出罪來gives birth to sin,罪是私慾的小孩,當罪長大成人fullgrown就生出brings forth to death死來。罪的工價乃是死(5:12216:23)

(2) 這母親生小孩的喻像,對照箴言書的愚昧放蕩婦人(箴言5-9),將所引誘擄獲的人帶下陰間(9:18),而智慧(婦人)賜生命給尋得智慧的人(8:35),雅1:5說到智慧,3:17-18說到上頭來的智慧,使人得平安。

(3)「死的刑罰」是順從情慾、屈服試探,犯罪的結果,對照「生命的冠冕」(1:12)是治死情慾、忍受試探、靠主恩經過試驗的結局(6:23)

結論:

1. 因此,我們不要自欺,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 順從情慾撒種的,必從情慾收敗壞(67-8)。我們必須治死老我,根除私慾,脫離試探的網羅;不容試探進入我們心中,不給惡者留任何地步。我們順服神、親近神,務要抵擋惡者,惡者就必逃跑了(4:7-10)

2. 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的,必得生命的冠冕,舊約聖徒亞伯拉罕是明顯的例證(12-22章記載他所經歷的十大試驗)。順從試探的人是有禍的。這是生死攸關的。惡者在遍地尋找可吞吃的人,墮落世界的潮流侵襲世人,人心的私慾時時勾引誘惑。然而主的兒女已經得著生命的拯救,必定可以脫離試探的危害,關鍵在於倚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5:216:237:25)。靠著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事上,得勝有餘了(8:37)

3. 主耶穌在世上凡事遭遇試探,他都沒有犯罪,他得勝每一個試探,他得勝試探的關鍵在於倚靠神的話,與存心順服禱告天父(4:1-11;來5:8-9),是我們學習效法的榜樣。他是得勝升入高天、尊榮的大祭司,他能搭救我們這些受試探的人(2:184:15),是我們得勝試探的能力來源。他在施恩的寶座上替我們代求(8:34;來7:25),也垂聽我們的禱告,賜給我們憐恤恩惠,作我們隨時的幫助(4:16)。讓我們注目仰望他為我們的信心創始成終(12:2)

問題討論:
1. 忍受試探的的人是有福的,原因何在? 「經過試驗」是指甚麼意思?
2. 主應許給愛他之人的,是甚麼? 愛他之人是指誰? 這些人所得的,聖經有多方面的敘述,你能舉出例證來說明麼?
3. 神不試探人,也不被惡試探,原因何在? 是誰在試探人? 有哪些經文證明?
4. 從試探的來源和過程來看,我們的三大敵人有哪些? 這三者如何聯手攻擊我們?
5. 私慾被誰牽引誘惑? 私慾與罪的關係為何? 罪與死的關係又如何? 你當如何對付自己的舊人私慾?
6. 你有得勝試探的確據麼?(林前10:13) 我們大祭司主耶穌已經得勝,你當如何效法他、倚靠他? 請寫出你的具體實行步驟,來得勝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