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Charles H. Dunahoo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Charles H. Dunahoo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04-25


第十一章 传道书:对不同世界观的研究Ecclesiastes: A Study in Worldviews

作者: Charles H. Dunahoo  译者:  诚之

塑造天国门徒:一个新的架构
Making Kingdom Disciples: A New Framework
第二部  认识世界:门徒训练的背景
Knowing the World: The Context of Discipleship


 第十一章 传道书:对不同世界观的研究
Ecclesiastes: A Study in Worldviews

在第四章中,我们处理了基督徒世界/生活观的主题。在这章中,如同前一章一样,我们 会从圣经的范式来处理这个题目。我鼓励读者在阅读这章的同时或之前,先温习第四章。

传道书是圣经中用来作为设立一个世界/生活观,并与非圣经的世界/生活观加以对照的一 个极佳的例子。对许多人来说,传道书是一卷很令人困惑与混淆的书。实际上,许多犹太人相 信,它不属于圣经的书卷。对如何处理它,拉比有广泛的不同意见。但我们相信它是神的道中 很重要而且恰当的一部分,并在圣经正典中占有一席之地。

当我还在公立高中时(这会透露出我的年龄),我们在周五有教会的聚会,每次都以阅读 圣经开始。我的朋友尔尼常常会读圣经,而他最常选的,就是传道书 3:1-8。虽然我去教会, 但我当时还不是基督徒。我当时还不明白,尔尼对这段经文的解释,与作者心中所想的刚好是 相反的。这个例子正好用来表明,我们的世界观,也就是我们透过它用来解释生活的镜片,会 如何在我们的结论中展现出来。
 
对照基督徒与非基督徒的世界观

 虽然我盼望能从一个忠实的释经立场来写作并保留这本旧约书卷的目的,不过我不希望把 这章变成对传道书的解经注释。(许多注释书会讨论作者是谁。是所罗门,大卫的儿子,还是 以色列的王?还是这卷书是由几位其他可能的作者所写的?书中提到传道者[Qoheleth],是一 位教师,也是这本书主要的发言人。传道者是为教导的目的把人聚集起来的人。朗门[Tremper Longman]在他的注释书中主张,传道者是一个职业的称号,而不是一个人的本名;我遵循这 个立场;而且,我虽然认为把所罗门当成是作者的麻烦会更多,但我不会花时间在这个问题上。 要确定这卷书真正的文学体裁也很难。在某些方面它与约伯记类似,在其它方面它又与箴言书 相似。这增加了诠释并理解传道者信息的难度。)

我相信传道书很像使徒行传 17 章和约伯记,使得它成为一本最切题的书卷,它给今日的 后现代世界带来当代的信息。在传道书中有许多地方藐视逻辑,或至少提醒我们,人的逻辑不 会总是符合神的逻辑。如同先知以赛亚提醒我们的:“ 耶和华说: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 (赛 55:8)对这位教师来说,生活的确似乎充满了矛盾、反合性和对立面。文字通常有它们 自己的意义,且经常要依赖并取决于它们的上下文。

传道书在门徒训练过程中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显示了基督徒和非基督徒的世界观有很强烈 的反差。同时,它显示了人们愿意尝试许多不同的管道,以使生活与现实有意义,只是在这个 过程中总是达不到他们盼望找到的。这位教师在建立他的论证时毫不犹豫地说,从非基督徒的 观点来说,生命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它没有目的。

传道者用“在日光之上”生活(思想)的譬喻来代表基督徒的世界观,用“活在日光之下”

来指非基督徒的世界观。当人一旦明白这是唯一的两种选择——活在日光之上或在日光之下— —对“用基督信仰来思想”更强的挑战就会开始展开。不过,关于传道书我们需要明白的是, 这位教师虽然提出了这两个世界/生活观的选择,他也明白把一只脚踏在两个地方所发展出来 的张力与挣扎。例如,当一个基督徒有意识地从日光之上来思考与行动时,他要记得生活的意 义最终不是囚禁在这个世界,而是只能根据永恒来理解。但是因为基督徒还没有完全分别为圣, 我们会经常寻找这个世界的事情的意义。

我真正感激传道书和我为什么相信它在塑造门徒的过程中是如此重要元素的,是它清楚地 指向要以神为起点的重要性。除非我们以神作为我们理解与诠释生命的起点,我们无法期望最 终会以神为中心。上帝必须是我们参照的中心与诠释现实的中心。我们能经历并理解我们的意 义的唯一途径是以神为起点。唯有认识上帝,并认识到我们是按祂的形象被造的,我们的生活 才具有意义与重要性。如果我们以上帝以外的参照点作为我们的起点,我们会相信此生就是现 实所有的一切;然而,如果我们以神为起点,我们会明白此生从永恒的亮光来看,是重要且具 有意义的。坟墓并不是终点;美事还在后头!这就是为什么在整本传道书中,这位教师不只经 常提到生活的无意义,而且也提到盼望,这是要给那些以上帝和永恒为他们参照点的人的。

基督徒在他们的生活中如此挣扎,且对他们周遭的世界没有造成什么影响的一个原因是, 虽然我们归向基督了,但我们的世界观并没有真正改变。我们在第四章曾处理过这个问题。西 方世界强调一个观念,就是我们能在生活的某一部分维持宗教性,而在其它部分则不必。然而, 我们必须明白生活是一个整体。当我们不这样作的时候,我们就会付出代价。

我们看到伊斯兰宗教在今日世界中的复苏。911 的悲剧把这点带到最引人注目的地位。如 果我们要认识回教徒、向他们作见证,我们就必须认识如何从这个角度来思考:生活是一个整 全的系统。在任何事情上,我们都不可能把宗教排除在外。回教徒比西方人,甚至是西方的基 督徒,更是把宗教视为一个整体。我有些参与回教社群事工的朋友知道,在分享福音时,他们 必须知道如何和系统打交道,因为回教徒认为他们的宗教是一个生活的方式。西方人把宗教从 生活的其它部分独立抽离出来,对回教徒来说,那是一个令人困惑的绊脚石。

Bernard Lewis 的书《伊斯兰的危机》(The Crisis of Islam)中,有一章包含对美国的批 判:教会以及道德和灵性的退化是来自宗教的片面化。他反映了 Syyid Qutb——一位埃及人, 是领头的穆斯林基本教义理论家,也是“穆斯林兄弟会”的一位积极成员——的部分思想。我 们应该严肃看待这个批评,因为在基督徒社群中,我们不够一致(虽然也许 Qutb 错以为教会 就是美国)。传道者帮助我们明白系统或整全进路的重要性。

当小强和他的家庭到教会作礼拜、参加主日学时,有人需要用这个真理向他们挑战,就是: 基督教信仰是个完整的生活系统。在一个人最早的门徒训练旅程中,他/她就必须明白,基督 教信仰会接触到所有生活的领域。教会扮演一个关键的角色,帮助家庭明白世界/生活观这个 立场。小强在教会中学到的,要能支持并加强他在家中所受的教导。很重要的是小强和他的全 家从一开始就认识到,基督徒有两个巨大的使命,一个是塑造门徒,另一个是完成文化使命, 包括征服万事,以及为神的荣耀行作万事。

传道书所呈现的对比,表明我们的世界观,会在我们如何察觉并经历基督徒生活上,造成 影响。传道书当中,经常被误解的一个主题是:“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既然是在“日光之下”, 我们以为生活就是这样日复一日,一成不变!神被我们限制在一个盒子里面,生活被一个封闭宇宙的理论所统治,这种理论认为,生命就是这样,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不断地轮回。不会 有什么新鲜事!然而,传道者的目的是要表明,在一个基督徒的世界/生活观中,我们不是生 活在一个封闭的宇宙当中。我们不能把神放在盒子里,我们也不能被放在盒子当中,因为我们 是按照神的形象被造的。我们应该要有创意,能发明新的东西。

当我们对神的圣约里的孩童、青少年和成人进行门徒训练时,我们要他们及早明白,我们 能选择“捕风”所带来的虚空(meaningless),或是选择以神为起点,并寻求用祂的眼光看待 所有的事,建立起一个基督徒的生命哲学,帮助我们理解这个若不是有神就是虚空的生命。传 道书是一本讲论盼望的书,为要抵抗虚空和缺乏盼望的背景。

亚当斯(Jay Adams)在《日光/人子之下的生活》(Life under the Sun/Son)的前言中如此 评论到:

传道书对我们这个时代的辅导者特别重要。他们经常会遇见一些人,他们的问题是 出于把生命的焦点放在这个世界,以及这个世界所能提供的物质上面。人们对这本 被忽略的书卷感到困惑,因为他们并不明白这部书卷;也因此不知道如何使它与基 督徒生活结合在一起。你的工作(和机会)是把这部很重要的作品的精髓,介绍给 他们,向他们表明,在圣经中的其它地方,找不到这种深度的历史哲学。(注 1
另一个不断浮现在传道书表层的思想,是我的朋友史提夫一再提醒我的一句片语: “重 要的不是我们或我,而是上帝。”(Its not about us or me, it is about God.

反映世界观的特定主题

从这两种生活哲学,“日光之上”和“日光之下”的一般背景中,传道者处理了一些 主题,例如生活,财富,享乐,幸福,智慧,工作,财产,人,和永恒,等等。所有这些 实际上是具体指向神到底是谁。祂要么是掌管所有事情、统治祂的被造物的上帝,要么祂 就不是上帝。这是我们所拥有的两种选择。如果我们选择相信后者,那么传道书就形象地 描绘出这个后果。除非我们学会从“日光之上”的哲学来看生活中特定的分类,我们就无 法发展出一个合乎圣经的归正的世界/生活观。
我们将以传道书为手册,一个一个查看这些题目。我会先对传道者所强调的作出大略 的总结,并激励我们进行更深入的研读。表 11.1 的主题都不是独立的,因为生活与现实的 每一部分都会触及其它的部分。  

11.1 世界观的对比
                           非基督徒的世界观                      基督徒的世界观
                           (日光之下)                              (日光之上)
生活                   虚空/无盼望                                 有盼望/有目标
享乐                  徒劳的追寻                                    是真实的,但不是我们的目标
幸福                  有条件/稍纵即逝                          是结果,也是恩赐
智慧                  增加愁苦                                         有正确视角
工作                  自我中心                                         上帝的旨意
财产                  我的/永远不足                              我们只是管家
                       身份不明                                         持有上帝形象的人
永恒                   生命在坟墓中结束(死亡)     坟墓之外有更丰满的生命(永生)

生活(Life

正如传道者从非基督徒的世界观所说的,在日光之下的生活是虚空的。传道书的第一 章为他设置了一个舞台,好让他在书的其余部分把这点展示出来。第一章让我们领悟到, 非基督徒哲学不能赋予生活任何意义。生命就这样来来去去,令人厌烦(1:8)。生命只 是在捕风,我们努力去追寻,想用我们的手牢牢抓住,到头来却发现那是空的。这个“日 光之下”的看法会导致一个结论,就是宁可不要出生,强如过这个悲惨的生命(4:3)。 根据第三章,日光之下的生命充其量是单调的。这个世界观的结论是生命是徒劳的,是毫 无意义的,活着还不如死去(4:2)。然而,当传道者从基督徒的角度来说时,他明白到 还有比死亡更悲惨的事,而神的旨意是要我们享受生命(9:9)。同时,因为神是万物的 创造主,生命没有必要是空洞、单调或虚空的。人实际上可以活出最丰盛的生命,并享受 这个过程。关键是要以神为中心,并从祂的角度来看生命。

最近,一个中年牧师在经历一场重病后过世了。有人告诉我,在他死的那天,他的家 人聚集在他的病床旁,和他一起唱诗歌,他也尽可能参与。知道生命的真相,以及死后为 他存留的是什么,那么即使当分离的眼泪到来时,他和他的家人也可以一同庆祝。他们是 对事情有正确看法的人。

喜乐(Pleasure

以个人的欢乐或享乐主义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我们这个时代中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事。

从一开始就是这样了。如何理解欢乐以及它是否能有好的用途,取决于一个人的世界观。 例如,一个用“日光之下”即非基督徒的世界观来生活的人,在努力追寻快乐,或让快乐 成为人生的目标后,会发现那是缺乏意义、无法满足的。“我心里说:来吧,我以喜乐试 试你,你好享福。谁知,这也是虚空。”(2:1)传道者说,他试着以值得欢乐的事来填 满他的生活。他尽可能满足自己,然而他的心却在那些事上找不到喜乐。它们只是“捕风” 2:10-11)。他试过一种又一种的乐事,但是每一种都让他感到空洞,并没有满足他的欲 望。穿梭在舞会当中,并不会给他的生命带来意义或目的。他吃喝宴乐,想要在他的工作 中找到快乐,也达不到目的(2:247:1-6)。

然而,传道者一旦开始领会圣经世界观的意义之后,他认识到喜乐有其用途,而不只 是在捕风。他能在工作中找到喜乐(5:18)。他能吃喝享受生活,并且在美好的舞会中经 历喜乐和满足。这两种哲学的差异是这样的:当我们以神之外的任何事作为我们的中心, 追求这些事,而不是追求神,就没有任何事会让我们感到满足。然而,当我们让神拥有恰 当的位置,事情就会各适其所,并会为我们带来一定程度的满足。我说“一定程度”,是 因为传道者明白,此生之中没有任何一件事是完全的。这就是为何我们必须学会,以有永 恒的心来过我们的每一天。作基督徒并不表示我们不能有欢乐和喜乐,但是当我们把这些 事当作我们的目标、采取一种享乐主义的方式时,它们就达不到我们的期望,而且实际上 是造成了某种的“捕风”。

无怪乎我们许多人在小时候会想要去追风或看风。无论我们多努力去尝试,这两样都 是不可能的。不让神作为我们的中心而想要在生命中找到喜乐,同样是不可能的。这就是 传道者的信息。这是我们需要教导下一代,也为他们作出示范的。

幸福(Happiness

与喜乐有密切关系的是幸福。通读传道书,会给人一个独特的印象,就是在非基督徒 的世界观中,即使幸福也是空洞、毫无意义的。从一个角度来说,我们早在 2:1-2 就学到, 追求幸福是疯狂的,寻求幸福是徒劳和虚空的。然而有“日光之下”的世界观的人常试着 要营造他的“至善”(summum bonum),他最高的善,诸如幸福、喜乐和欢乐,到头来 只会在他的寻求中感到深深的失望。我们可以看看周围的人,看到那些犯此错误的人的愚 昧。广告总是在告诉我们,只要作这个、作那个,买这个、买那个,消费这个产品、消费 那个产品,就会给你带来幸福。我们很容易就会上钩,而在我们醒来之前,就被卷入不快 乐、不满足的漩涡当中。

传道者提醒我们,幸福会带来虚空以及与它所应许相反的事。我还记得当我成为基督 徒不久所学过的一个短语:“若我寻求主,和平之鸽就会降临;但若我寻求和平之鸽,主 就会离开。”把幸福本身当作目标,会产生与我们追求的相反的事。如果幸福成为我们的 目标或目的,那么无论我们是否拥有幸福,都只好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处境。

但是,如同其它的特质,如果我们拥有正确的世界观,幸福大可以是我们生活中的一 部分。传道者说,“ 神喜悦谁,就给谁智慧、知识,和喜乐。”(传 2:26)传道者也在 3:12 说,“我知道世人,莫强如终身喜乐行善。”但是在 5:19,他提醒我们,“日光之上”或基督徒的世界观的必要性:“ 神赐人资财丰富,使他能以吃用,能取自己的分, 在他劳碌中喜乐,这乃是神的恩赐。”他也劝告我们,当亨通的日子要喜乐(7:14)。此 外,他也说,在我们少年时要快乐(11:9)。

通读传道书后,我们会明白,幸福不是与智慧、知识和财富直接相关的,不是说没有 这些的人就不会有幸福。幸福真的是上帝的礼物,只会临到那些定好他们人生的优先顺序, 并明白上帝是万事的中心的人。而这是指出基督徒的生活哲学能解放人的好地方;例如传 道者在 9:7 所指出的,我们可以带着喜乐的心吃饭喝酒。正如 Lacques Ellul 在他发人深省 的关于传道书的书《存在的理由》(Reason for Being)中所指出的:“在所有这些徒劳当 中,我们仍然可以欢喜并快乐。所有的事都会如飞而逝,但这并不能改变神对我们生命的 宣告。这是我们给幸福的意义和限制。任何其它赋予幸福的意义,都逃不过徒劳的范围。”

智慧(Wisdom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智慧,这是另一个人们寻求的特质。所有的人都想被人认为是 智者;然而,我们需要再次听传道者的教导,明白智慧的价值是由人的世界观所决定的。 传道书中至少有 50 处经文提到智慧或智者。从表面上看来,我们会以为任何生活哲学, 只要把智慧当作其目标,就是值得嘉奖的。但是这有赖于我们的起点和我们的目标。传道 者在 7:16 说:“不要行义过分,也不要过于自逞智慧,何必自取败亡呢?”如同 Tremper Longman 说的,“传道者的观察使他提出一个令人震惊的劝告。”(注3)为什么传道者会这 样说呢?在 1:16-17,他已经预备我们的心接受这个冲击,他在事先提醒我们,追寻智慧 是“捕风”。然后在 1:18,他更提醒我们,智慧越多,就越有麻烦、困苦和烦恼。

我们从一开始就知道,正如 Jacques Ellul 提醒我们的(注 4),传道者所说的不是上帝的 智慧(“日光之上”的智慧),而是人类的智慧,那是有限的,不足的,也是有罪的。第 一章的第二部分确立了这个论点,就是智慧是虚空的。Longman 评论到,“箴言强调智慧 会带给你喜乐和生命。传道者却不同,抱怨着智慧会带来的只是沮丧和痛苦。”(注 5)他继 续解释说传道者不像箴言,是在关心智慧带来的头脑的痛苦。我喜欢 James Crenshaw 的总 结,就是智慧和理性本身不能满足人。实际上,它们会带来相反的结果,即 Crenshaw 描述的“累赘”。(注 6)我相信这个论点和我们在前一章使徒行传 17 章所反映的是类似的。 希腊人从来无法在他们的理性和知识上得到完全的满足。他们总觉得还有更多的事要学, 所以我们总是不断寻找新的观念和思想。这就是传道书的看法,也是其世界观的焦点。当 我们以基督徒哲学来生活,我们会明白只有神是全智的;而虽然人的智慧有其价值,它无 法过分扩展,否则就会变成一个负面的力量来摧毁我们。

基督徒世界观会在这个观念上帮助我们,如同 Ellul 提醒我们的,基督徒的世界观会 使我们认清一个事实,就是哲学和智慧,正如其它的事,都会成为徒劳和虚空。所以 Ellul 赞同传道者的结论,就是智慧到头来是一个谜。它实际上是个谜语。但这个结论是个“日 光之下”对智慧的看法,与“日光之上”的观点是非常不同的。在日光之下,我们倾向于 把智慧当作我们的目标;但是在日光之上,以神为我们生命的中心,我们知道智慧可以是 好的,是对我们有益的。我们也知道不应该把智慧和知识混淆在一起;它们是相关的,但不是同义词。

那么,我们如何解释像 8:1 的经文呢?那里说到:“谁如智慧人呢?谁知道事情的解 释呢?人的智慧使他的脸发光,并使他脸上的暴气改变。”答案是,没有人能在他里面成 就这件事。这件事必须从神开始。祂是万事的诠释者。改变人的是祂,神能使人怜悯他人。 再次,强调的焦点是要把神作为生命与现实的中心。

工作(Work

我们从其它圣经经节知道,工作是基督徒生活的一部分。上帝要我们同时做有智慧的 人,也做个行动者。我们应该要去作祂吩咐我们去作的事,其中就包括了工作。许多人爱 好工作。闲懒在今日繁忙的生活中是不被看重的。我们做的大部分事情是以工作为导向的, 但什么是我们的动机呢?什么是工作?我们是为正确的理由而工作吗?再次,我们的工作 伦理和习惯全取决于我们的世界观。传道书在 2:4-11 说:
我为自己动大工程,建造房屋,栽种葡萄园,修造园囿,在其中栽种各样果木树;挖 造水池,用以浇灌嫩小的树木。我买了仆婢,也有生在家中的仆婢;又有许多牛群羊 群,胜过以前在耶路撒冷众人所有的……凡我眼所求的,我没有留下不给他的……后 来,我察看我手所经营的一切事和我劳碌所成的功。谁知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在日 光之下毫无益处。

 他所作的这些事是错的吗?实际上,如果从正确的角度去作,它们都是好事。但是经 文告诉我们,他是为自己而做的。这就是从一种“日光之下”的取向来看待工作。用这种 工作态度,工作就变成苦工,单调而沉默,且充满了愁烦和苦恼(2:23)。

传道者也警告,一个错误的世界观会使一个人变成我们所谓的“工作狂”,这种状况 常常起因于我们想要比我们周围的人拥有得更多(4:4)。遗憾的是,我们对我们所拥有 的总是感到不满足。我们拥有越多,我们想要的也越多;而我们想要的更多,我们对所拥 有的就越不满足。“我劳劳碌碌,刻苦自己,不享福乐,到底是为谁呢?”(4:8)答案 是不是为我的家人,或帮助有需要的人,而是为自己。“这也是虚空,是极重的劳苦。” (第 8 节)

如果我们未能以上帝为起点而拥有错误的世界观,那么,我们对工作的认识就会偏离事实。 无论我们工作还是不工作,都不会得到满足。工作是很辛苦的,需要很多的劳力,但如果有正 确的视角,我们会从工作中得到许多乐趣。“并且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劳碌中享福,这也是神 的恩赐。”(3:13)能够工作是上帝伟大的礼物。那些想要工作却不得其门而入的人,会觉得 很难适应。上帝在我们的工作中带来喜悦,因此我们应该在工作中寻找快乐(5:1820)。“故 此,我见人莫强如在他经营的事上喜乐,因为这是他的份。”(3:22

财物(Possessions
  
基督徒认识圣经对财物的看法,是极为重要的。Robert Wuthnow 曾有力地写到关于教 会未能教导这个议题、未能教导圣经对管家职分的看法。(注7)他提出一些统计数据,说明 教会所面对的经济危机,因为人们看不到他们的财物和基督徒生活之间的关系。因此,教 导会众圣经如何论及这个议题,是非常重要的。这会清楚反映出我们在门徒塑造过程中的 缺失。

我永远不会忘记比尔,他是我多年前牧养的教会中一位忠心的会员。比尔对工作和财 物的教导感到困惑。他是个“委身”的基督徒,但是他无法明白为什么工作和财物的教导 需要被包括在他基督徒的生活中。当我明白这对他是个难题时,我刻意花一些时间单独与 他相处,谈论、研读并强化这些观念。比尔不仅改变他的看法,对这件事有了我所谓的正 确的基督徒视角,他也成了我们执事会的主席。他在他的生活中教导并示范这个基督徒视 角,上帝也在教会中赐给他一个很有果效的事工。

传道者要我们认识的是,若我们是以一个非基督徒的世界观来生活,我们倾向于会为 自己积聚并保存实际上是来自上帝的东西。而当我们按照这样的前提来生活,以为我们的 财产实际上是属于我们的,我们就会冒违背上帝教导的危险。我们也会发现自己在浪费我 们的财物,看不到我们周围的人的需要。如果我们真的是基督的门徒,却以一个非基督徒 的财物哲学生活在祂的国度中,我们就永远不会对我们所拥有的感到满足。

传道者说,我们工作为获得财物和财富,可以是为我们的家人,或者,如果我们没有 亲人,我们也可以为自己获得更多,但到头来,我们会说:“我恨恶一切的劳碌,就是我 在日光之下的劳碌,因为我得来的必留给我以后的人。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谁能知道?他 竟要管理我劳碌所得的,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2:18-19)同时,“我又转 念,见日光之下有一件虚空的事:有人孤单无二,无子无兄,竟劳碌不息,眼目也不以钱 财为足。他说:‘我劳劳碌碌,刻苦自己,不享福乐,到底是为谁呢?’这也是虚空,是 极重的劳苦。”(4:7-8

据传道者的看法,这意思是说,如果把金钱和财物用在自己身上,就是徒劳无益的(5:8-17)。 所有爱财如命的人,永远不会对他所拥有的感到满足,而囤积终究会事与愿违,因为我们不知 道明天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我们不可能带着财物进到永恒。所以,如果我们用“日光之下”的 世界观来看待金钱和财物,就不会有一个正确的看法。6:2甚至说,虽然上帝给我们资财,若 我们用一种非基督徒的方式来使用它们,我们就无法享受。

相反,如果我们用一个基督徒的世界观来生活,我们就会知道我们的金钱和财物在我们的 生活中实际的地位,我们会认识到宁可贫穷而有智慧,而不是空有宝山却不知如何运用(4:13)。 我们从一个基督徒的视角知道,我们的金钱和财物应该帮助我们每天的生活。然而因为我们对 明天没有把握,我们必须为别人的需要而施舍,如同主所教导我们的。就金钱和财物而言,我 们今天如何处理我们所拥有的,比我们未来的个人的好处要来得重要得多。如同我们对这些事 有正确的视角,那么我们就能跟随传道者的忠告,在亨通的日子可以喜乐(7:14)。据传道者 的说法,我们甚至可以找到“挥霍”我们钱财的方法。当然,他不是说要浪费我们的财物,而 是不要把它们抓得太紧。

11章的信息是很清楚的。上帝要我们施舍,和人分享,而不要做个“守财奴”,紧抓着 自己的财富不放。毕竟,我们知道我们所拥有的乃是属于上帝,因为这是祂赐给我们的,即使 这是我们赚来的。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祂的恩典。

当我们展现基督徒世界观的时候,会在我们身上反射上帝的形象,因为我们拥有一个施舍 的心灵,如同神在创造和救赎时所作的。我们会是个慷慨的人,不会积存财富在地上。

人(Man

传道者留给我们一个清楚和独特的印象,就是用非基督徒的世界观来生活的人,会认 为他自己只是为此生而造的。我们出生,生活,然后死去,这就是生命全部的意义。我们 工作主要是为了增加我们的财富,因为我们羡慕我们的邻居,然而我们却不明白,当生命 终了的时候,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我们将失去一切!坟墓将是所有人最后的去处。非基督 徒的世界观把焦点完全放在此生(此时此地),却完全不考虑永恒。无论人如何挥霍他的 钱财,或靠努力工作增加他的财富,他的生活都不具有真正的意义或目的;因此他把自己 视为生活在一个堕落世界中的受害者,对任何事都不抱希望。

当传道者比较日光之上的人和日光之下的人的时候,他是以上帝为起点的,因为只有 神才是认识人的起点。要对我们是谁有适切而正确的认识,我们必须对神有正确的认识和 信心。“……当记念造你的主”(12:1)我们活在神的喜悦当中,因为祂是我们的创造主。 祂按照祂的形象和样式创造了我们,虽然我们知道我们注定要走向坟墓,一个基督徒的世 界观却能使我们在心中有对永恒的笃定而生活。我们知道我们在此生中是寄居的,是客旅。 虽然就地上的生活而言,我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我们却仍然知道我们是为永恒而 造的。虽然在我们的喜乐、我们的劳苦、我们的财物和钱财中,无法找到真正的满足,我 们却仍然有永恒的盼望,这会提醒我们,我们“不是无有”。我们是上帝的工作。此外, 传道者在 8:14-17 说,人无法靠自己认识真理和事实。他之所以能认识这些,是因为上帝 已经把这些向他显明。“我就看明 神一切的作为,知道人查不出日光之下所做的事;任 凭他费多少力寻查,都查不出来,就是智慧人虽想知道,也是查不出来。”

最重要的是,当人在他的心中,在他的头脑中有永恒时,他会知道他的生命是在神的 手中,上帝会决定他在地上还有多少日子;他可以在这个知识中找到意义。他可以超越这 个恐惧,就是他的死亡会是无意义的,而他的生命也会转瞬即逝。一个基督徒的世界观为 我们开了一扇门,让我们可以对此生感到满足,又同时对来生满有期待。

永恒(Eternity

最后一个与人密切相关的例子是永恒。这两个世界观之间,再没有其它地方比在生、 死和永恒的问题上有如此大的差别了。

在这本书当中所呈现的非基督徒思维,缺乏一个对永恒的自我觉察。非基督徒的世界 观终究是把此生看为这就是事情的全部,当死亡临到,一切就结束了。只有今天的盼望, 因为我们对明天毫无把握;因此,如同在存在主义中,“现今”就是我们的全部。虽然圣 经教导:“ 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来 9:27),从非基督徒的角度看,人只能看到当下。虽然造物主把永生放在他的心里,而且他终究无法否认有死后的生命, 他却仍旧把焦点放在此生。生命只和自己有关,和上帝无关。今天年轻的一代太注重眼前, 以至于许多决定和选择都缺乏长远的考虑。我们甚至看到一些机构作出短程的决定,结果 却带来长远的弊病。

然而,传道者在整本书中显明,对永生的知识使我们能盼望更好的未来,为此生能享 受更大的喜乐和欢乐打开一个机会,也使我们不再惧怕、毫无盼望。在诸如 3:9-13 这样的 经文中,他帮助我们清楚看见这点。这两个世界观对生、死和永恒的对照,在本书中非常 明显。

几年前当我父亲过世时,我有幸主持他的丧礼,如他所要求的。虽然他认为自己只不 过是个小小的生意人,但是他深爱着主,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也忠心地教导神的话。他主 日学的学生也担任名义上的护柩者。当他的健康恶化时,特别是在他必须放弃他在主日学 的教导时,他多次告诉我,他已准备好在天上与主同在。他为我示范了一个有永恒在心中 的人是个怎样的人。虽然我仍然盼望有机会和他谈话,虽然知道他现在已经在主的怀里, 而且这也是他的盼望和确据,对我来说,这仍然让我和我的家人更容易接受主的时间,以 及主对他生命的计划。

要欣然接受基督徒的世界观,需要我们每天带着对未来更美的事的知识和盼望而生活。 它也会激励我们去做传道者在书的末了告诉我们的:“这些事都已听见了,总意就是:敬 神,谨守他的诫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因为人所做的事,连一切隐藏的事,无论 是善是恶, 神都必审问。”(12:13-14)这确实对发展出一个基督徒心智的重要性作出很 好的总结。基督徒的心智必须以圣经对生命的独特看法为基础而加以运作。

基督徒的世界观与律法主义

在塑造门徒过程的某一点,基督徒必须明白,基督教不是律法主义式的紧箍咒,用一大堆 规则和限制来束缚人。耶稣和使徒很早需要面对的,是有些人倾向于把宗教变成一个该作什么、 不该作什么的清单。在表明这两个终极的世界观之间的差异当中,传道者清楚地告诉我们,基 督徒所拥有的自由,是可以让我们不仅只是可以参加,而且可以享受美好的舞会、食物和饮料 (不是喝醉),也享受我们的工作和赚钱。在此生当中,基督徒有许多可以享受的;我们不需 要活在恐惧中,以为这样会冒犯神,而使得神弃绝我们而去。我们只需要从一个基督徒的视角 来看待这些事。
虽然传道者很快指出工作、金钱、财物、食物、饮料、婚姻和许许多多的事,如果没有正 确的圣经的视角,会是有害的,他也要他的读者明白,从一个合乎圣经的归正的角度来展望, 这些事情可以作为上帝对祂儿女所提供的美善计划的一部分。我们在研读传道书当中,很明显 的,我们可以参与并享受的许多事情,是律法主义者称之为禁忌的。但是传道书提醒我们的最 主要的事情是,我们不能靠自己赢得上帝的恩惠,我们也不能赚取祂的恩典。“我知道 神一 切所做的都必永存;无所增添,无所减少。 神这样行,是要人在他面前存敬畏的心。”(传 3:14

结论

传道书在塑造门徒的天国模式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清楚强调了基督徒需要 从一个以圣经为根据的立场,来看待所有的人生。人的选择和决定乃是出自于他的世界观。 “按照上帝的思想蓝图来思想”这个挑战,是发展一个人的世界观的关键,而我们从传道 者学到,真正的归信,结出果子的结果,就是发展出一个基督徒的世界/生活观。年轻的基 督徒必须很早就明白这点。我们对事情必须有不同的思考,从基督的视角来看事情,也就 是祂在圣经中所启示的。祂也赐给我们圣灵,使我们能做到这点。

威敏斯特小要理问答问到,“人生主要目的是什么?”答案是:“荣耀神,并永远以 神为乐。”传道书向我们说明如何更有意识地做到这点。

上帝塑造门徒的模式和方法是包罗万有的。它所需要的是发展出一个基督徒的心智, 有心于上帝的事,并从一个基督徒世界/生活观的视角,在每天的生活中运作。这是我们看 见生命转变的起点,因为这会影响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且当我们活出我们的信仰时, 会触及我们文化的每一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