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阿米念主義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阿米念主義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02-06


多特的因由The Reason for Dort

作者: W. Robert Godfrey   譯者: Maria Marta  

猶大在他的書信中教導使徒已將信仰交給教會歷代以來教會都必須一次又一次地捍衛這一信仰(3)。保羅反對律法主義者,亞他那修Athanasius)反對亞流(Arius),奧古斯丁(Augustine)反對伯拉糾(Pelagius),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反對伊拉斯謨(Erasmus)等等,這些都是歷史上基督徒如何竭力維護使徒信仰的典範。宗教改革之後,使徒信仰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來自荷蘭改革宗教會的一位牧師兼教授雅各布·阿米念(Jacobus Arminius)及其追隨者。

阿米念 (1559-1609) 童年時在荷蘭反抗西班牙的戰爭中失去父親。在改革宗教會的慷慨解囊下他在萊頓(Leiden)的新建大學接受教育之後在日內瓦和巴塞爾繼續深造。當時,約翰·加爾文的繼任者西奧多·貝紮是日內瓦著名的神學家,也是加爾文教義的偉大擁護者。阿米念是一個聰明好學, 才華橫溢的學生。畢業後,阿米念帶著貝紮的推薦信回到荷蘭,在阿姆斯特丹被按立為牧師。從1588年到1603年,他一直在那裏擔任牧師。1603年,他與另外兩位教授被任命為他母校萊頓大學的神學教授。他在那裏工作直到1609年去世。

雖然阿米念在日內瓦和阿姆斯特丹遇到一些爭議但沒有給他帶來持續的麻煩。但在萊頓早年他的教義令人深感擔憂。這些擔憂很難評估,因為阿米念生前從沒發表過任何著作。他死後才發現他留下大量作品——足夠填滿三卷巨著——但非同尋常的是,這些作品沒有發表。阿米念在世時,對他的神學評判是根據學生的報告,他的同事教授和牧師對他越來越擔憂。最後於1608年,他被要求寫出他的觀點——他的情感宣言Declaration of Sentiments)——供監督這所大學的政府官員評估。這份宣言表明他反對加爾文主義的揀選教義。對阿米念作品的最新研究得出結論,認為他的動機與其說是聲稱在救恩上人有自由或可與恩典合作,不如說是捍衛上帝的良善,反對任何認為上帝是暴君或罪惡制造者的說法。

在他去世後的幾年,那些聲稱追隨他的人在神學上變得更加激進。他們日益采納我們所認為的「阿米念派」或「半伯拉糾派」的觀點,此觀點教導罪對人的能力的影響是有限的,人有一定尺度的自由,以致人能夠與救恩合作,或抗拒救恩。1610年,他們在一份稱為抗辯書的文件中對自己的觀點作出總結。總結有五個要點: 有條件的揀選,普世的代贖,全面的敗壞,可抗拒的恩典,和聖徒蒙保守的不確定性。
  
從阿米念去世到多特總會召開期間的一大特點, 就是教會內部的神學爭議和分歧日益加劇。荷蘭社會承受巨大的壓力,內戰一觸即發。只有更疊政府,和在港口城市多德萊希特召開荷蘭改革宗教會全國性會議,才阻止了這場戰爭。

荷蘭加爾文主義者認為總會不應僅僅是一個全國性的會議。因此他們邀請歐洲大多數改革宗教會的代表出席並且成為總會的正式投票成員。結果是﹐改革宗教會舉行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範圍最廣的集會。(為免我的長老會朋友們覺得我在輕視威斯敏斯特總會,請讓我提醒他們,嚴格地說,此次議會不是教會集會,而是一群神學家為英國國會出謀獻策的集會。

多特總會的工作既仔細又徹底。會議從161811月中旬持續到16195月下旬,先是聽取阿米念派的意見,在他們不合作的時候,再閱讀他們的著作。這次總會最大的成果是醞釀著名的多特信經。多特信經或裁決回應了亞米念主義的五要點。嚴格地說,加爾文主義並非只有五要點;  相反,它有許多要點,你可以在比利時或威斯敏斯特信仰告白中找到。針對阿米念主義的五個錯誤,加爾文主義有五個答案。多特信經逐點回應阿米念派1610年提出的總結。信經的第一個教義標題 (或分章)是無條件的揀選。第二個教義標題是有限的贖罪。信經第三和第四個教義標題合並,表明只有教導不可抗拒的恩典之必要性,才能堅稱人全面的敗壞。第五個教義標題教導因著上帝恩典的保守,聖徒才蒙保守到底。

每項教義標題都分為若幹條正面條文,和拒絕特定的阿民念主義錯誤的條文。關於「如何寫這些條文」最重要的決定,就是決定這些條文的適用對象是教會人員而非大學教授。總會計劃讓所有教會成員都能清楚明白這份信經。多年來糾纏著一個問題:信經的英文版保留了在拉丁文中表達清晰,在英文中卻表達含糊的長句。但即使讀者一條一條閱讀較早期的英譯本,也能清楚了解它們的意思。

總會也希望顯示改革宗信仰的大公性(/普遍 catholicity),並否定阿米念對「改革宗教會在傳授宗教新奇事」這項指責。因此,所有教義標題都以一段羅馬天主教、路德宗、改革宗都一致認同的大公聲明作開始。從首條大公條文到接下來更多的條文都表明,完備的改革宗教學乃遵循大公教會之根基。

在首個教義標題 (論無條件揀選的) 的第六條可以感受到信經某些特征:

「有些人蒙神思典得以相信有些人則否這都是出於神的永旨eternal decree)這話是從創世以來顯明這事的主說的(徒十五18),這原是那位隨己意行做萬事的,照著他旨意所預定的(弗一11)。神所揀選的人無論怎樣固執,神都按照這個永旨,以恩典軟化他們的心,使他們願意相信;至於神所沒有揀選的人,神就按照衪的公義,決定任憑他們存邪僻頑梗的心。我們從這件事可以特別看出神深奧、憐憫,同時又公義的本性,因為神對同樣陷入滅亡絕境的人,卻用不同的方式對待他們,這就是聖經啟示的神揀選與遺棄(reptobation)的元旨。悖論、不潔與不堅固的人雖然強解這元旨decree) 就自取沈淪但聖潔敬虔的人卻從這元旨得到無比的安慰。」

此條文以典型的方式清晰闡述首條教義,顯示它的聖經出處,並堅持認為上帝的主權和拯救的目的給上帝子民帶來安慰。

總會也做了其他重要的工作,為未來幾個世紀荷蘭改革宗教會的生活和健康作準備。總會還任命一個委員會,為新的聖經荷蘭語譯本進行準備工作。這本譯本在荷蘭語世界的地位和影響力,如同欽定版在英語世界的地位和影響力。這個版本聖經支撐著荷蘭基督徒的虔誠和生活,直到20世紀。

因為發現比利時信條較早的版本略有不同,所以總會也重申教會對比利時信條的認可,並確定它的正式文本。總會被要求寫一份新的,所有歐洲改革宗教會都會接受的信仰告白。會議的結論是,它沒有時間進行這項任務,但它批準比利時信條為所有改革宗一致認同的信仰告白。

會議也正式通過一項教會法規,為今後幾個世紀的荷蘭教會提供了議事/程序規則。教會法規描述了牧師、長老、執事的工作,和會眾的事奉和崇拜守則,也擬定了本地教會議會 (Consistory,即長老會的session ) 、區域性議會(Classis,即長老會的Presbytery )  、總議會( synod,即長老會的General Assembly )   的工作。

總會還被要求就安息日教義作出明確聲明。再一次,總會沒有時間進行決定性的研究,但它確實準備了一份簡短聲明,以幫助教會和基督徒。畢竟,安息日不僅僅是教會的教導,也是教會虔誠和生活重要的組成部分。總會呼籲在主日安息和敬拜。在聲明範圍外,當被問及如果傳統晚禱出席人數很少,該如何處理時,總會建議,即使只有牧師的家人出席,也應舉行晚禱。隨著時間的推移,荷蘭改革宗教會變得謹慎的遵守基督教的安息日,這兩項事奉對培育虔誠且受過良好教育的平信徒有極大幫助。

多特會議的卓越工作,四百年後仍值得慶祝。會議保存了聖經關於救恩的真正教導,也以其他方式供應了教會福祉生活所需。多特會議打了一場猶大對基督徒所吩咐的美好的仗。這場戰鬥確實導致教會分裂。一小部分人離開,成立抗辯派兄弟會(Remonstrantse Broederschop)。但正如猶大書所明確指出的,這樣的分裂錯不在於正統派,而在於那些反對真理的人  (19)。多特會議的偉大成就在於它保存、教導、捍衛了我們的信仰,即「我們同得的救恩」(3)

Dr. W. Robert Godfrey is a Ligonier Ministries teaching fellow and president emeritus and professor emeritus of church history at Westminster Seminary California. He is also the featured teacher for the six-part Ligonier teaching series A Survey of Church History and author of several books, including Saving the Reformation.

The Reason for Dort
by W. Robert Godfrey

Jude in his epistle teaches that while the faith was given to the church by the Apostles, the church through the ages will have to defend that faith over and over again (Jude 3). Paul opposed the legalists, Athanasius opposed Arius, Augustine opposed Pelagius, and Martin Luther opposed Erasmus. These are a few examples of how Christians have contended for the Apostolic faith in history. After the Reformation, one of the greatest challenges to the Apostolic faith arose within the Dutch Reformed Church from a minister and professor named Jacobus Arminius and from his followers.

Arminius (1559–1609) as a boy lost his father in the Dutch revolt against Spain. He was educated through the generosity of the Reformed churches at the new university in Leiden and then continued his studies at Geneva and Basel. At Geneva, Theodore Beza, John Calvin’s successor, was the leading theologian and a great champion of Calvinist teaching. Arminius showed himself to be a bright and clever student. With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from Beza, Arminius returned to the Netherlands and was ordained to the ministry in Amsterdam. He served there as a pastor from 1588 until 1603, when he was appointed to teach theology with two other professors at his alma mater, Leiden. He served there until his death in 1609.

While Arminius experienced some controversy in Geneva and in Amsterdam, no lasting trouble followed him. But concerns about his doctrine grew during his early years in Leiden. These concerns were difficult to evaluate because Arminius published nothing in his lifetime. After his death, a number of writings were found—enough to fill three sizable volumes—but, very unusually for the time, he had not published them. During his life, his theology was judged on the reports of students, and his fellow professors and ministers became more and more concerned. Finally, in 1608, he was required to write out his views—his Declaration of Sentiments—for evaluation by the civil government, which supervised the university. This declaration showed his rejection of a Calvinist doctrine of election. Recent studies of his work have concluded that he was motivated not so much by a desire to assert some human freedom or cooperation in salvation as by a desire to defend the goodness of God against any suggestion that God is a tyrant or the author of sin.

In the years after his death, those who claimed to follow him became more radical in their theologies. They increasingly adopted the views that we think of as “Arminian” or “semi-Pelagian,” teaching a limited effect of sin on human abilities and a measure of human freedom so that man is able to cooperate with or to resist saving grace. They summarized their views in a document that became known as the Remonstrance of 1610. That summary had five points: conditional election, universal atonement, complete depravity, resistible grace, and uncertainty about the perseverance of the saints.

The years from the death of Arminius to the meeting of the Synod of Dort were characterized by growing theological controversy and divisions in the church. The stress on Dutch society became so great that civil war became a real possibility. Only the change of the civil government and the call of the national synod of the Dutch Reformed Church to meet in the port city of Dordrecht prevented that war.

The Dutch Calvinists decided that the synod should be more than simply a national synod. They invited representatives from most of the Reformed churches of Europe to attend and to be full voting members of the synod. The result was the greatest and most ecumenical gathering of Reformed churches ever held. (Lest my Presbyterian friends feel that I am slighting the Westminster Assembly, let me remind them that that assembly was not properly a church gathering but a gathering of theologians to advise the English Parliament.)

The Synod of Dort did its work carefully and thoroughly. It met from mid-November 1618 until late May 1619, first hearing the Arminians and then, when they were uncooperative, reading their writings. The greatest accomplishment of the synod was the preparation of what are known as the Canons of Dort. These canons or rulings of Dort respond to the five points of Arminianism. Strictly speaking, Calvinism does not have only five points; rather, it has the many points that one finds in the Belgic Confession or the 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 Calvinism has five answers to the five errors of Arminianism. The canons respond point by point to the Arminian summary presented in 1610. The synod’s first head (or chapter) is on unconditional election. The second head is on limited atonement. The synod combines the third and fourth heads to show that total depravity is maintained only when the necessity of irresistible grace is taught. The fifth head teaches the perseverance of the saints because of the preserving grace of God.

Each head of doctrine is divided into several positive articles and rejections of specific Arminian errors. The most important decision about how to write these articles was the decision to write them for the people in the churches rather than for professors in the universities. The synod intended its canons to be clear and understandable for all the members of the church. Over the years, one of the problems has been that translations of the canons into English have kept the long sentences that work in Latin but are not clear in English. Even in the older English translations, however, when the reader moves from clause to clause, the meaning is clear.

The synod also wanted to show the catholicity of Reformed Christianity, denying the Arminian charge that the Reformed churches were teaching sectarian novelties. Therefore, each head of doctrine begins with a catholic statement with which Roman Catholics and Lutherans as well as the Reformed would agree. From that initial catholic article, further articles show that the fullness of Reformed teaching follows properly from catholic foundations.

Something of the character of the canons can be experienced in the first head of doctrine (on unconditional election), article 6:

The reality that some people are given faith by God in time, while others are not given faith, proceeds from God’s eternal decree. “He knows all His works from eternity” (Acts 15:18; Eph. 1:11). According to this decree, He graciously softens the hearts of the elect, however hard, and inclines them to believe. He also leaves the nonelect according to His just judgment in their wickedness and hardness of heart. This decree most powerfully shows us God’s profound, merciful, yet also just distinction among people equally lost. This decree of election and reprobation is revealed in the Word of God. And although the perverse, impure, and unstable twist it to their own destruction, it gives inexpressible comfort to holy and pious souls. (author’s translation)

In an exemplary way, this article states the doctrine clearly, shows its origin in the Bible, and insists on the comfort that a confidence in the sovereign, saving purpose of God brings to the people of God.

The synod also did other important work that provided for the life and health of the Dutch Reformed Church for centuries to come. The synod appointed a committee to prepare a new Dutch translation of the Bible. This Bible would have the same status and influence in the Dutch-speaking world that the King James Version of the Bible would have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This Bible would support the piety and life of Dutch Christians well into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synod also reiterated the church’s commitment to the Belgic Confession and established the official text of the confession, since slight variations were found in earlier publications. The synod had been asked to write a new confession of faith that all the Reformed churches of Europe would accept. The synod concluded that it did not have time for such an undertaking, but it did approve the Belgic Confession as an agreeable confession to all the Reformed.

The synod also adopted a church order that provided the rules of procedure for the Dutch churches for centuries to come. The church order described the work of ministers, elders, and deacons as well as the ministry and worship of congregations. It also laid out the work of local consistories (similar to sessions) as well as the work of the broader assemblies of the classes (similar to presbyteries) and synods.

The synod was also asked to make a definitive statement on the doctrine of the Sabbath. The synod again did not have time for a definitive study, but it did prepare a brief statement to help the churches and Christians. The Sabbath, after all, is not just a teaching of the churches but is a crucial part of the piety and life of the churches. The synod called for rest and worship on the Lord’s Day. Beyond its statement, when asked what to do with the traditional evening service if it was poorly attended, the synod advised that the evening service should be held even if only the minster’s family were in attendance. In time, the Dutch Reformed churches became careful in observing the Christian Sabbath, and the two services helped greatly in producing a devout and well-educated laity.

The Synod of Dort did outstanding work that is well worth celebrating four hundred years later. It preserved the true teaching of the Bible on salvation and provided in other ways as well for the well-being of the life of the church. The synod fought the good fight to which Jude calls Christians. The fight did lead to a fracture in the church. A small minority left to form the Remonstrant Brotherhood. But as Jude makes clear, such a division is not the fault of the orthodox but the fault of those who oppose the truth (Jude 19). The great accomplishment of the synod was that it kept, taught, and defended our faith, “our common salvation” (v. 3).



2019-01-31


古老異端的五個新要點FiveNew Points of Old Heresy

作者: Burk Parsons  譯者: Maria Marta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條。即使那些聲稱他們「唯一的信條是基督」的基督徒也有一條信條,因為就在他們開始解釋他們對基督的信仰的那一刻,他們實際上在背誦他們關於基督的信條。事實上,沒有信條是不可能的。因此,問題是:  我們的信條是否經過謹慎制定並記錄下來,是否合乎聖經和正統教義,並得到教會先輩們的確認?  或者我們的信條是建立在我們自己的權威和聰明的發明之上,總是按照我們讀到的最新互聯網帖文,或按照我們自己對教義的突發奇想而改變。

如果我們確實是基督徒,我們就會關心我們所相信的,因此,我們會關心信條中所認信的,因為我們所相信的是一種依據,以此判斷我們是否合乎聖經正統,是否是異教徒。歷史上的改革宗信經和信條總結並系統地闡明上帝話語對我們的教導,其最終的目的是使我們能榮耀上帝,以祂為樂,直到永遠。如果我們關心我們所相信的,我們就會關心教會歷史上的信經和信條,我們就會關心四百年前荷蘭發生的事,以及改革宗教會是如何作出回應的。

雅各布斯•阿米念(Jacobus Arminius)教授於1609年去世後,他的學生們采納了他的一些觀點,並加上許多他們自己的觀點,以抗議改革宗教會長期以來確立的教義。這些抗議者或抗辯派(Remonstrants)起草了與改革宗教會在教義上存在分歧的五點意見。他們的五要點其實並不新鮮。它們同樣是一些穿著十七世紀裝束的老伯拉糾異端。為了回應抗辯派的非正統的教義陳述,多特會議於1618-1619年在德雷赫特 (簡稱多特) 召開,目的是打擊他們的錯誤教導。會議擬定出多特信經,它與比利時信條(1561)、海德堡要理問答(1563) 的信仰準則一致。這些文獻稱為三項聯合信條,改革教會在幾個世紀以來一直由衷地肯定這些文獻,為的是讓教會能夠繼續認識和敬拜那一位按照祂的形象創造我們的獨一真神,而非我們在我們的心中制造出來的神。

Dr. Burk Parsons (@BurkParsons) is editor of Tabletalk magazine, senior pastor of Saint Andrew’s Chapel in Sanford, Fla., and a Ligonier Ministries teaching fellow. He is cotranslator and coeditor of A Little Book on the Christian Life by John Calvin.

Five New Points of Old Heresy
by Burk Parsons

Everyone has a creed. Even those Christians who claim that their “only creed is Christ” have a creed, because the very moment they begin to explain what they believe about Christ, they are in fact reciting their creed about Christ. In truth, it’s impossible not to have a creed. So, the question is this: Is our creed carefully formulated and written down, biblically and doctrinally orthodox, and attested to by faithful forefathers of the church? Or is it based on our own authority and clever invention, always changing according to the last internet post we read or according to our own doctrinal whims?

If indeed we are Christians, we will care what we believe and, therefore, what we confess in our creed, for what we believe is the very basis of whether we are biblically orthodox or whether we’re heretics. The historic Reformed creeds and confessions summarize and systematically articulate what the Word of God teaches us, to the end that we might glorify God and enjoy Him forever. If we care about what we believe, we will care about the historic creeds and confessions of the church, and we will care about what happened in the Netherlands four hundred years ago and how the Reformed church responded.

After the death of professor Jacobus Arminius in 1609, his students took some of his thoughts and many of their own and protested the long-established doctrines of the Reformed church. These protesters, or Remonstrants, drafted five points of doctrinal disagreement with the Reformed church. Their five points were nothing new. They were some of the same old Pelagian heresies dressed in seventeenth-century garb. In response to their unorthodox doctrinal formulations, a synod was held in Dordrecht in 1618–19 to combat their false teaching. The synod produced the Canons of Dort, which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Belgic Confession (1561) and the Heidelberg Catechism (1563). These documents are known as the Three Forms of Unity, and the Reformed church has heartily affirmed them through the centuries to the end that the church might continue to know and worship the one, true God who made us in His image, and not the god we made in ours.

2019-01-23


渎神性的“教义”——阿米念普救论的错误

摘自《为了上帝的荣耀》经典传承出版,Joel RBeeke/陈知纲、安娜译,标题为编者所加。

阿米念派的观点已成为当今基督教会中最流行的四种观点之一,然而,我们必须对阿米念派的普救论进行以下几方面的严厉驳斥。

一、它谤渎了上帝的诸多属性,如祂的爱

阿米念主义提出了一种实际上无法拯救人的爱。这种爱虽然会泽被众人,然而一旦遭到拒绝,就会变成仇恨与忿怒。这并不是恒久忍耐、亘古不变的爱;它虽然为所有人提供了救赎,随后却又保留了可使这救恩在所有生命中产生效力的恩典之道,不把它赐给人。难道我们要相信基督虽为住在最深处的丛林和最黑暗的城市中的每个人死了,神的爱却不会为他们赐下宣教士、传道人或讲道,以使祂的死得以产生功效吗?

二、它谤渎了上帝的智慧

上帝难道会制订了一番要拯救每个人的计划,然后却不去将其付诸实施吗?难道祂如此愚拙,即便知道基督不能得着他为之付上赎价的人,还要让自己的爱子为所有人的救恩付上赎价吗?有人说,上帝没有认识到这一结果,祂足以高瞻远瞩到为人提供救赎,却没有看到有人不会接受它。这等主张岂不是谤渎上帝的智慧吗?难道上帝计划并提供救赎,却无法认识到自己的救赎不会被人接受吗?

假如我走进一家商店,买了些东西,接下来落下这些东西就走了,我会觉得自己很傻。然而,阿米念主义却要我们相信,这种情形在救恩问题上是真的——东西已经买了,也就是说救赎已经实施了,但主没有把祂所买赎的那些人带走。这显然亵渎了上帝的智慧。

 三、它谤渎了上帝的权能

阿米念派普救论要我们相信上帝能做成拯救工作中赚取救恩的那部分,然而应用救恩的那部分却依赖于人及其自由意志来完成。它同样要我们相信,上帝已经将每个人的救恩做到了一个地步,却不能再进一步为任何人完成它。这种观点暗示,上帝已经在祂和我们之间搭建起一座救恩的桥梁,而我们只要藉着出于意志的自由行动来接受神的条件,走过这座桥就万事大吉了。“上帝做了自己当做之事,”阿米念派说,“现在我们必须尽自己的本分了。”

加尔文主义者回应说,这种观点将救恩看成是依赖于人的意志,从而贬低了上帝和祂的权能。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并不是举着自已枯干了的手来到上帝面前,说:“主若愿意,就必能使我好了。”相反,这种观点乃是让上帝来到我们面前,举着一只枯干了的手,一只没有强壮到足以拯救我们任何人的手,说:“你若愿意,就必能成就这救恩,你就可以使我完全了。”就其本质而言,现代福音布道常会使用这种方法:“上帝已经成就了很多事,祂却要让你来完成这一工作。”难道这种思维方式不是在毁谤上帝全然充分自足的能力吗?它使上帝需要依靠人的意志。

 四、它谤渎了上帝的公义

基督是为每个人满足了上帝的公义吗?基督是背负了每个人当受的刑罚吗?若是如此,上帝又怎能再惩罚任何人呢?为一个人所犯的罪惩罚了另一个人,随后又再去惩罚这位罪的始作俑者,这难道公义吗?奥古斯都托普雷迪说:


“上主唯公义,安能复征捐;
一自中保手,一自我手边”。

上帝断不可能也不会要求双重赎价。双重刑罚并非公义之举。

五、它抹杀了基督的神性

一位被打败的救主不是上帝。这种谬论教导人们,基督试图救赎每个人却没有成功。它否认基督之血的功效,因为并非祂为之代死的所有人都蒙了拯救。因此,基督的鲜血在犹大和以扫身上被浪费掉了,祂的劳苦、眼泪和血都白白轻抛了。换言之,在众多祂曾为之受死的人的身上,祂并未看到自己劳苦的功效,也不会心满意足(赛53: 11)。有很多救赎计划流产了——那些祂曾为之在灵里劳苦的人,最终却没有得救。难道这等失败不是让基督变成小神了吗?难怪司布真将这种教义称为荒谬的教义。

六、它破坏了三位一体的合一

正如父母必须一同劳苦以使家庭有效运转,三一上帝的每个位格也会为着一致的意志和目标共同做工。一个位格不可能去拯救另一个位格未决定拯救的人,但阿米念主义普救论却暗示性地这样教导人。它否定了圣父主权的拣选,而既然基督也为着上帝未曾命定拯救的那些人受死,这就使得基督似乎怀着不同于父上帝的计划。这种主张对耶稣来说是可咒可诅的事,因祂宣称自己的全部救赎工作就是有意识地成就上帝所设定的计划(约6: 38 -39)。

T.J.克罗福德(TJ. Crawford)曾写道:“耶稣的救赎工作始于天父的大爱,这工作是天父乐意拯救罪人的结果,而非原因。按照这种观点来看,救主自己的表述是慎重的,神没有将所有的刻板和严厉都归于自己的父上帝,而宣称自己是温柔和怜悯的。祂特别劳苦乃是让我们确信,祂的使命就是宣告这充满爱的信息,并完成天父的旨意。”在救赎中,我们不是要从一位随时准备定我们有罪的严厉审判官上帝面前逃走,逃到圣子那里,认为祂比圣父更有恩慈。毋宁说,在救赎中,我们因为基督的缘故,得着了一条道路可以逃到圣父面前并安息在祂里面,就像孩子跑到自己父母膝前依偎在那里一样。

阿米念派的救赎观实际上同样也将基督自身割裂开来。加尔文主义者主张说,基督全部的祭司工作必须视为一个和谐的整体,祂赎罪代死的救赎和作为祭司的代求乃是并存的。认为基督为所有人死,却仅为某些人代求,这是何等自相矛盾(参照约17: 2, 46912, 2024)。

最后,阿米念派的救赎观否认了圣灵的救赎性工作,因为他宣称基督的宝血要比圣灵的救赎工作应用范围更为广泛。任何使圣父或圣灵的作为落在基督作为之后的表述,都与三一上帝的内在合一互相抵触。圣父与圣子原为一;圣灵与圣子原为一。基督不可能为圣父没有预定、圣灵也没有实施救赎的那些人去死;上帝不可能与自己相冲突。阿米念主义是一种不融贯的普救论。

七、它抛弃了加尔文主义所有其他的要点

阿米念派的救赎观抛弃了人全然败坏的教义,反而教导说人自身有能力接受基督。它抛弃了无条件拣选,教导说上帝基于一种可预见的信心来拣选人;它抛弃了不可抗拒的恩典,教导说人的意志比上帝的意志更强有力;它抛弃了信徒恒忍的教义,教导说人能背弃信仰。巴刻说:“若我们还未将十字架看作是福音的核心,那么我们还不清楚十字架的真意——十字架的一侧是人的全然无能和无条件的拣选,而另侧是不可抗拒的恩典与最终的保守——这一点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

八、它减损了上帝的荣耀

若上帝做成了一切救赎之工,那祂就当得着一切荣耀;但若上帝只能做这么多而不是所有事,在中间架桥的人至少得着了某种荣耀。这就是人们在向普罗大众传福音的过程中如此强调自由意志的原因所在,他们既没有为这完全的救恩高举上帝的荣耀,也没有高举基督的荣耀。相反,他们告诉我们的是人有自由意志,若没有它,救恩就不可能发生效力。他们告诉我们当行使自己的自由意志,却没有告诉我们这种意志因着我们自身败坏的本质已经受到捆绑。我们靠着自已绝不能拣选上帝和救恩;我们无法搭建这桥梁,是上帝建成了这座桥梁,正如《哥林多前书》1 18 节至31 节中告诉我们的那样:“使一切有血气的,在上帝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普遍救赎高举人的意志,却贬低了上帝的荣耀。

九、它摧毁了人的感恩与确信

我为何要为自己做成的事来感谢上帝呢?若主耶稣为我所做的,并不比为犹大和所多玛的居民所做的更多,那我为什么要感谢神,而不是自己呢?倘若基督为之而死的某些人今天堕人了地狱,那我又何以能确信祂为我成就的救恩呢?

十、它颠倒了福音

今天,我们不断从福音派的信息中听到:“基督为你死了。你要为基督做什么?”但是,我们有没有发现圣经中曾有人被告知说“基督为你死了”呢?与之相反,我们看到的是对基督作为的解释,紧接着是对每个人的呼召:“你当悔改、信福音。”福音信息并不是“当信基督为你死”或“当信你是一位选民”;福音是“当信主耶稣基督,你就必得救”。

 十一、它贬低了救赎本身固有的有效性

阿米念派教导人们,基督的作为使圣父充满恩慈地接受了耶稣成就的一切,并以此代替他对自己公义的完全满足。这听起来就像耶稣说服了自己的圣父接受某种次于公义所要求的事物。因此,阿米念派宣称,当上帝拯救罪人时,他就从公义的宝座下来,坐上了恩典的宝座。但是,上帝并无两个宝座:他公义的宝座正是他恩典的宝座(诗85: 10)。阿米念派忘了,救赎不是赢得上帝的爱,而是上帝赐下祂的爱;在这份赐予中,基督付上了公义的赎价。他不是为所欠的债付上了预付款,而是付上了罪的全部工价,好叫作为审判者的圣父能公正地取消这债务(来10: 14-18)。

因此,阿米念主义最终只是一种不融贯的普救论,正如约翰欧文在《阿米念主义的表现》(A Display of Arminianism)一书中所有力表明的那样。欧文对阿米念派在上帝救赎计划问题上的错谬作了如下解释:

"上帝发出自己当有的烈怒,基督承受地狱之苦:

1)要么是为所有人所有的罪;
2)要么是为某些人所有的罪;
3)要么是为所有人的某些罪。

若是最后一种情形,即所有人的某些罪,就会让所有人为其他的罪负责,因此必不会有哪个人能得救。若是第二种情形,那就是我们所肯定的立场,即基督为世上所有选民所有的罪,代替他们受苦。若是第一种情形,那为何并非所有人都从自己罪的刑罚中得了释放了呢?诸位会说:“因为他们不信,他们不会信。”但是,这种不信是不是罪呢?假若不是罪,为何他们要因此承受刑罚呢?假若是罪,那基督要么是为此承受了刑罚,要么就是没有为此承受刑罚。假若基督确实为此承受了刑罚,那为何他们这罪比基督为之而死的其他罪对他们的拦阻更甚,使他们无法享受到基督代死的功效呢?假若基督并没有为此承受刑罚,那祂就必不是为他们所有的罪而受死了"

2017-01-01

教會被擄于阿米念

/呂沛淵

馬丁路德在1520年所寫的《教會被擄于巴比倫》旨在說明︰教會在中世紀淪陷被擄于教皇專權的黑暗權勢之下宗教改革是要歸回聖經如同以色列民自被擄之地巴比倫歸回。假如路德在今日看到教會的亂象,則他所寫的書必定改名為《教會被擄于阿米念》。

天主教的信仰生活,自中世紀直到今日,一直是在半伯拉糾派“神人合作、天助自助”的禍音之下。而宗教改革之後的基督教會則不斷遭受阿米念派思想的侵擾;阿米念派人本思想以不同面目在歷史中出現,直到今日。

本文的目的,乃是從教會歷史學到慘痛的教訓,痛定思痛,堅壁清野,亡羊補牢,歸回並持守宗教改革信仰。由于我們里面的老我舊人,正是人本思想的根源與大本營,它會伺機而動卷土重來;所以,我們必須時刻警醒禱告,穿上新人,治死舊人,免得入了迷惑。讓我們靠主打這美好的仗(內外屬靈爭戰),跑這當跑的路(十字架的道路),守住所信的道(宗教改革信仰),直到主來。

一、德國路德宗的發展

路德在1525年的名著《論意志的捆綁》,旨在駁斥半伯拉糾派的伊拉斯謨。然而不幸的是,不久之後在路德宗的教會里半伯拉糾派思想又借尸還魂,興風作浪。

路德離世後,路德宗的領導權傳到墨蘭頓手上。墨蘭頓原先完全同意路德的立場,這從他所寫的教義手冊Loci Communes第一版明顯可見。然而遺憾的是,墨蘭頓後來接受“神人合作說”,在其教義手冊後來的數版中,偏離了路德的“唯獨神恩”的正統信仰。顯然,關于神的預定揀選,他采取了寬松的立場(傾向伊拉斯謨的人本主義),退步到接近半伯拉糾派立場。以致在路德宗教會里,產生了忠于路德與跟隨墨蘭頓的兩派紛爭。

路德宗教會領袖在墨蘭頓離世後,開始整合路德宗教會里的分歧。由于墨蘭頓的個性溫和,並未在路德宗里采取對立抗辯的立場;而路德宗第二代領袖們為要和平共存,因為他們都是路德與墨蘭頓的門生,就采取了妥協折衷的方法,1577年制訂了《協同信條》(Formula of Concord)作為信仰告白。其中第二條追隨路德,強調罪人全然敗壞,意志的捆綁,毫無自己選擇接受福音的能力;其遣詞用字比加爾文宗信條還強烈。但第十一條步墨蘭頓的後塵,承認罪人自己有能力來配合接受福音,如此的神人合作說,與第二條明顯矛盾。

基本上,路德宗大體上跟隨路德,然而容許了墨蘭頓的另類思想,使得日後的路德宗教會,一直活在路德與墨蘭頓的掙扎張力之中,直到今日,甚為憾事。

二、多特大會之後

改革宗在處理基要信仰分歧一事上與路德宗不同,拒絕采取妥協共存的立場與方法;面對阿米念派的抗辯,認真根據唯獨聖經的立場,召開多特大會,仔細考察抗辯派所說的,半年之後定案。這是國際性宗教改革信仰的大會,制訂了《多特信經》,流傳後世。

多特信經不單駁斥了阿米念派的錯謬,更積極正面解經、闡述宗教改革信仰,維護純正的福音。此後,《多特信經》與《比利時信條》和《海德堡問答》一起,成為歐洲大陸改革宗教會的主要信仰告白。它影響了後來英國教會所制訂的《威斯敏斯特信條》,也保守了教會脫離半伯拉糾派的異端危害。

1. 阿米念派的後來發展

多特大會判定阿米念派為異端,阿米念派人士遭到暫時放逐。在1626年他們獲準回到荷蘭,在阿姆斯特丹開設一間神學院,繼續傳播其教義。夏福(Shaff)評析阿米念派神學是“有彈性、進展中、改變中的自由派”是有道理的,因為阿米念派的確是人的理性掛帥。其神學院後來的發展,漸次成為偏離正統信仰的道德主義與敬虔主義的基地,參雜了亞流派(Arianism)、甦西尼派(Socinianism)、自然神論(deism)等思想,每況愈下。阿米念派所成立的抗辯派弟兄會在荷蘭人數甚少,但持續至今。

2. 阿米念派對改革宗教會的影響

荷蘭的阿米念派,在本國的影響力日漸衰微,但是其思想傳播國外。在法國改革宗教會里,有一小部分人士受阿米念派影響,以掃模學院(Saumur Academy)的克麥隆與亞目拉督為領袖,發展出半路涼亭的後救贖主義(Amyraldism)。此派接受阿米念派的“普遍救贖”、“不確定贖罪”觀念,但是在其它四點仍持守改革宗信仰。

亞目拉督派興起的原因,主要是他們在法國面臨天主教的威脅,特別是耶穌會(半伯拉糾主義)的勢力龐大。他們覺得避免冒犯天主教徒,以爭取天主教人士歸向改革宗的陣營,就放棄堅持確定救贖的立場。這個妥協折衷派在法國改革宗教會引起爭議,但不被接納。不但如此,瑞士改革宗教會在1675年制訂了《瑞士聯合信條》(Helvetic Consensus Formula),定罪亞目拉督派。

正統改革宗教會不能接受亞目拉督派的原因,在于救恩論五要點並非零散組合各自為政,由個人自由選擇接受與否;此五要點乃是同一真理的五大方面,其合一性彰顯了救恩真理的一致性。全面墮落的罪人如何蒙拯救成為永蒙保守的聖徒?唯有靠三一真神的救贖大工︰聖父主權的揀選,聖子確定的贖罪,聖靈有效的恩召,缺一不可。

有人稱亞目拉督派為“四點的加爾文主義者”,另有人說自己是三點、兩點、一點,其實這都是誤解誤用,真正改革宗信仰(或加爾文主義)不可能在其中任何一方面妥協;放棄其中一點,就是沒有真正接受其它四點。正如一朵五瓣的花,失去任何一瓣,就不是整全的花了。

3. 阿米念主義在改革宗教會之外的影響

阿米念主義在歐洲大陸的影響,是極其有限的。但是其對英國的聖公會與浸信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英國浸信會的起源,是不從國教者避難于荷蘭,後來局勢略好之後,他們又回到英國。其中有些在荷蘭受到重洗派的影響,強調浸洗。基本上,重洗派是強調個人抉擇,這與阿米念派的看法是一致的,所以回到英國的浸信會人士中,有些采取阿米念派思想,這是普遍派浸信會(General Baptist)或自由意志派浸信會(Free-will Baptist)的由來。

回到英國的浸信會人士,多數仍然持守宗教改革信仰,相信特定救贖,確定贖罪,被稱為是特定派浸信會(Particular Baptist)。在17世紀的清教徒中,有些屬于此派;1819世紀的海外宣教之父威廉克里、19世紀的司布真牧師都是最著名的領袖。今日普世浸信會的主流乃是特定派,並非普遍派,所以,阿米念派對浸信會的影響是有限的。

阿米念派在英國聖公會中的影響,主要是借著查理一世時期的大主教勞德(Laud)的領導。後來,聖公會中興起循道主義(Methodism)運動,此運動的兩位主要領導人是喬治•懷特腓(George Whitefield)與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懷特腓持守宗教改革信仰,而衛斯理卻鐘愛阿米念派的思想,發展出衛斯理宗的阿米念派。

三、衛斯理宗阿米念主義

17世紀理性主義興起,迎合了人本思想世俗風潮,所以理性掛帥的阿米念派乘風而起,在英國發揮其巨大影響力。18世紀時,阿米念派思想在約翰衛斯理身上開花結果。由于衛斯理采取了阿米念派的架構方法,但是修正了一些錯謬,所以堪稱修正派阿米念主義。巴刻認為應該區分兩種阿米念主義︰荷蘭的抗辯派阿米念主義,以理性掛帥,可稱為理性派阿米念主義(Rationalistic Arminianism);英國的衛斯理宗阿米念主義,以經歷當家,被稱為是福音派阿米念主義(Evangelical Arminianism)。

1. 英國聖公會的背景

英格蘭的宗教改革不如甦格蘭徹底。原因是英王亨利八世脫離天主教的動機,是為了個人婚姻與政治利益。英格蘭的天主教勢力仍大,女王瑪麗即位之後,想要恢復天主教,大肆血腥鎮壓抗羅宗;後來的伊麗莎白女王登位後,天主教勢力大減,清教徒運動開始,他們認為英格蘭的改教運動不夠徹底,希望效法瑞士、荷蘭、甦格蘭。清教徒基本上都是改革宗信仰,連英王雅各一世及其選立的坎特伯雷大主教(聖公會最高主教職位),在救恩論上也都是加爾文信仰,他們派代表參加多特大會,贊同《多特信經》。

但是在政治上,雅各王與大主教壓抑清教徒的勢力,目的是要鞏固國王是君權神授,是教會元首的地位。所以,凡是贊同君權神授的阿米念派也受重用。後來,查理一世繼任,選立勞德為坎特伯雷大主教。勞德是阿米念派,痛恨加爾文派清教徒,幫助查理一世鎮壓清教徒。勞德排斥加爾文信仰的主教們,他所派任主教的人選,全是阿米念派。在其任內,他將聖公會的眾主教領導階層更換為阿米念派。

雖然清教徒革命成功,克倫威爾成為護國公,但是,當克倫威爾于1658年逝世,查理二世于1660年復闢,恢復了聖公會制,所有不從國教者皆受大逼迫。阿米念派的聖公會人士得勢,加爾文派的不從國教者遭受打壓或避難國外。後來光榮革命的威廉與瑪麗執政,1689年頒布寬容法案,容許不從國教者有崇拜自由。然而,聖公會的阿米念派勢力已經鞏固。

2. 衛斯理的家庭背景與得救經歷

約翰衛斯理生于1703年,其祖父與外祖父皆是1662年被逼迫的不從國教者,被剝奪聖職。但是到了其父母塞繆爾與甦珊娜時,二人的信仰,已從加爾文派不從國教者,加入當時阿米念派當家的聖公會。塞繆爾是聖公會牧師,與其妻甦珊娜,都敵視他們所離開的加爾文派信仰。然而,他們仍然受清教徒傳統影響,注重追求敬虔生活。

衛斯理從小受父母影響(受母親甦珊娜的影響最大),家庭環境使他崇尚追求敬虔聖潔,但是,是以自己的努力來配合神的恩典。這正是當時聖公會中的道德主義(Moralism)追求方式,也影響了他一生的事奉。當衛斯理二十二歲時,母親甦珊娜在寫給他的信中,清楚提到她的阿米念派的預知論︰神預定揀選某些人得救,是根據他預知他們會以自己的信心來接受救恩。約翰後來一直都是持守此立場。

衛斯理于1728年被按立為聖公會的牧師之後,他開始仔細研究聖經。他喜愛葛羅提司(Hugo Grotius,荷蘭阿米念派的大師)所寫的聖經注釋,與布爾(George Bull,頗負盛名的道德主義者)的神學著作。所以,衛斯理年輕時耳濡目染從父母所學習,後來又受這些大師著作的思想塑造,自然而然跟隨父母的腳蹤行,成為“道德主義式的阿米念派”。

然而,十年之後,當1738年衛斯理在倫敦雅德斯格街(Aldersgate Street)的敬虔派聚會(由莫拉維亞弟兄們主領)中,得到重生的經歷。當天,衛斯理在聚會中,有人誦讀馬丁路德所寫的《羅馬書注釋》,他听到唯獨因信基督稱義的真理,心里突然間火熱起來;他終于體會到莫拉維亞弟兄們以前所告訴他的︰“真正的信,是經由十架得著赦免與接納的確據”。

衛斯理終于明白︰此確據是真實信心中的要素,這才是使人得救的信心。衛斯理在1744年的會議記錄中表明此點。此教訓類似清教徒的教導,與荷蘭的阿米念派不同。至于衛斯理的稱義論,是歸回了改教家的立場,他論及基督的贖罪是除去罪惡與代替受罰,堅持唯有根據基督的死,我們才蒙神赦免接納(衛斯理在1765年公開承認他自1738年來所相信的稱義教義,與改教家加爾文所相信的一樣)。

衛斯理的雅德斯格街經歷,使得他修正了一些道德主義式的阿米念派想法,往宗教改革信仰歸回了一步。但是非常遺憾,他的一生從未放棄阿米念派的思想架構與道德主義的神人合作說,這使得他自1741年起,在神學立場上與懷特腓決裂,走上阿米念派的不歸路。

3. 衛斯理反對加爾文主義

衛斯理總是要人們記住︰他是以阿米念派的出發點來解釋他的教義。他憎恨加爾文主義給自己帶來許多麻煩,其實大多數是出于誤解的自導自演。在其著作中表示︰追求聖潔的衛斯理循道派,其直接的對頭就是加爾文主義。因為他錯以為加爾文主義是宿命論︰人得救是借著蒙揀選,不需要成為聖潔。

衛斯理對加爾文主義的誤解,導致他在三方面一直嘲弄加爾文主義,他誤以為加爾文主義是︰(1)反律法主義(攔阻人追求聖潔,使得聖潔無意義);(2)反對向世人傳講神的愛(他總以為加爾文主義認為世人中只有二十分之一是選民);(3)命中注定的宿命論(摧毀了人的道德責任,否定了方法的重要)。這些誤解不只是令人遺憾,更是令人費解。因為他有許多加爾文派的朋友(例如懷特腓),也有許多機會可以閱讀加爾文派的著作。看來,衛斯理對加爾文主義的不求甚解與譏諷毀謗,很可能是因為他終生活在甦珊娜的陰影之下。

4. 衛斯理與荷蘭的阿米念派之不同處

衛斯理早年在當時聖公會的阿米念派背景中成長,追求自我努力想獲得重生的經歷,但遭遇連串的挫折;後來在莫拉維亞弟兄會聚會中獲得突然而來的重生經歷。這使得他不得不承認,罪人自己是徹底的敗壞,無法自救;罪人連選擇回應神的能力,也是全然喪失。而荷蘭的阿米念派則是相信,罪人雖然墮落,但是罪人自己仍有選擇悔改響應神的能力。在此點上,衛斯理與荷蘭的阿米念派是截然不同的。

衛斯理認為罪人是全然的墮落,全然的無能,喪失了悔改回應神的能力,在此點上他認同路德與加爾文所說的。但是僅此而已,因為他認為︰每一個人又重新得到悔改回應神的能力;此能力是神賜給每一個人的超自然恩典,是十字架所帶來的普遍結果。換言之,衛斯理認為︰主耶穌為每一個人釘十字架,使得每個人都得到此恩典,恢復了可以選擇悔改信主的能力。至于當事人會不會悔改信主,這是那人自己要作的決定,他自己有能力可以接受福音,或是拒絕福音。

我們用主耶穌叫拉撒路從死里復活的神跡作例子來說明︰拉撒路死在墳墓里,沒有任何能力听到主的呼召來回應,因為死人沒有听覺與回應的能力。神的兒子大能的聲音“拉撒路,出來!”這有效恩召使得拉撒路先活過來,听明白主的命令,就立刻起身從墳墓里出來。這就是宗教改革根據聖經所宣揚的福音、大喜的信息︰罪人全然敗壞,死在罪中,自己無能響應福音的召請,主耶穌的呼召叫我們從死里復活,重生我們,使我們以悔改、相信、听從來回應。

荷蘭的阿米念主義的看法與宗教改革南轅北轍,他們認為︰罪人不是死在墳墓里,乃是重病躺在墳墓里,奄奄一息,雖然自己沒有能力醫好自己,但仍有能力在墳墓里作最後抉擇,自己可以接受或拒絕听從醫生的救法,要不要康復從墳墓里出來。所以,荷蘭的阿米念派可說是“拉撒路的病體躺在墳墓里,但是沒死”。

衛斯理承認拉撒路死在墳墓里,也承認主耶穌叫他從死里恢復了听覺,有了響應的能力,在半死不活的狀態中;從此他還是重病在身,病體躺在墳墓里;他必須自己作一個抉擇,要不要听從主的話,完全活過來,起來走出墳墓;他也可以選擇繼續躺在墳墓里,不理會主的吩咐。所以,衛斯理可說是“拉撒路的尸體,因著普遍恩典,變成病體躺在墳墓里”,衛斯理從自己的經歷中,發現不能不承認罪人全然的敗壞,不能苟同阿米念派的“罪人有限墮落”說。但是,衛斯理轉了一個大彎兒,還是將“尸體”變回“病體”,接下來他就安心地踏上阿米念派的不歸路。所以他可被稱為“四點的阿米念主義”。此即說明為何衛斯理將其在1778年創辦之刊物,命名為《阿米念派雜志》(Arminian Magazine[1]

衛斯理雖然未能完全脫去聖公會中的道德主義,但是他強調要依靠神的恩典,也承認“願意與神配合的能力”也是來自神的恩典,不認同阿米念派的講法(這能力存在于罪人的本性中)。但是,他始終是以阿米念派的神人合作說來解釋,人的意志要與神的恩典配合,才能使神的恩典發生實質果效。神的恩典賜給人能力,但是不能改變人自主的意志。此即為衛斯理仍然落在人本主義(自伯拉糾至阿米念的“人自己作主”思想)桎梏中的根本原因。

5. 衛斯理的“完全成聖”主義

18世紀英國循道運動領袖懷特腓與衛斯理,因著信仰立場不同而分道揚鑣。懷特腓在美洲帶領“大覺醒”運動,與愛德華茲帶來第一次大復興,這是持守宗教改革信仰的開花結果。

懷特腓原先在英國帶領的會眾與工作由衛斯理接收。當懷特腓回到英國後,謙卑退讓,不與衛斯理競爭,繼續持守改革宗信仰開荒布道,牧養教會,在貴族與知識分子中帶來很大的影響。他在威爾士的工作果效存留至今,威爾士循道會(又稱“加爾文宗循道會”)即步隨他的腳蹤,名牧鐘馬田就是在此教會背景中成長並事奉,後來成為倫敦威斯敏斯特教會的牧者。

衛斯理沒有听從懷特腓的勸告,繼續堅持其阿米念主義,由于組織行政的恩賜,帶領衛斯理宗循道主義發展壯大,成為今日阿米念主義的大本營。衛斯理宗的信息是“神人合作”導致信徒的得救,得救的信徒必須繼續“神人合作”才能得救到底;所以,真正重生的人也有可能至終滅亡。這使得信徒只有“暫時得救”的確據,卻沒有至終得救到底的確據。這樣的結論,正是天主教與阿米念派的一致看法。

衛斯理強調︰信徒如果努力靠神恩典,在今生可以達到完全成為聖潔的狀態。衛斯理的完全成聖主義,正是神人合作說發揮到淋灕盡致的結果。遺憾的是,這是不合聖經的教導,誤導人們以主觀感覺(自己完全聖潔無罪),代替了客觀事實(我們仍有隱而未現的罪)。

衛斯理從未宣稱自己或其他任何人,在今生已經達到完全聖潔的地步,他只是強調︰基督徒在今生有這個可能,所以,人要與神合作,自我努力追求以達至此目標。由此看來,完全成聖主義的假說,是道德主義式的阿米念派發展到最終的必然結論,也誘導了聖潔運動的起始與發展。

四、19世紀與20世紀的發展

1. 聖潔運動(Holiness Movement

19世紀中葉,衛斯理宗循道運動在北美洲的發展,因為發揚衛斯理的完全成聖主義而致力追求完全聖潔,興起了聖潔運動。此運動鼓勵人在信主之後追求再次的經歷,即所謂“第二次祝福”。他們組織聖潔協會來推廣之,其影響力滲入英美其它宗派與機構,例如救世軍與凱錫克培靈會。一些聖潔派人士脫離原屬的衛斯理宗循道會,組成新的宗派,其中最大的是1908年成立的拿撒勒人會。

聖潔運動追隨衛斯理,本于阿米念派的神人合作說,繼續人本主義的追求方式。到了20世紀,開花結果就發展出靈恩運動。

2. 靈恩運動(Charismatic Movement

20世紀的靈恩運動並非突然發生,乃是有其歷史上的淵源背景。早期教會的孟他努派,中世紀的修會運動與奧秘派,改教時期的重洗派等,都是現代靈恩運動的先驅。靈恩運動在20世紀的第一波被稱為五旬節主義,是從聖潔運動緊接而來的。

美國聖潔派人士帕翰(Charles Parham),在1901年帶領學生追求五旬節的經歷(即“第二次祝福”),受靈洗,說方言。之後其門生賽姆爾(William Seymour)于1906年將此五旬節主義帶至洛杉磯,在阿甦撒街(Azusa Street)聚會,從此聞名全國,傳布北美洲、歐洲、南美洲、亞洲與中國。許多五旬節派教會紛紛成立,如神召會、神的教會、四方福音教會、錫安堂等。五旬節派宣教士到了中國,在其影響下真耶穌教會成立,此本色化的宗派獨樹一格,後來總部移轉至台灣。

五旬節運動到了1960年代,產生了第二波的靈恩復興運動
Charismatic Renewal Movement),又稱為新五旬節主義。此運動仍然強調靈洗的必要與說方言的重要,然而不再堅持說方言為得救的絕對表征。此第二波的影響較第一波更為深遠,雖然未產生新的宗派,但是進入到知識分子層面,且透過大量地出版書籍刊物,帶來極大的挑戰。

靈恩運動到了1980年代,在美國有強調神跡奇事的葡萄園運動興起,鼓吹權能事奉,成立許多葡萄園教會。在亞洲有韓國趙鏞基牧師的純福音中央教會,新加坡的以小組教會架構發展靈恩的堅信浸信會等,都給華人教會帶來極大的沖擊。這些各地教派的靈恩運動,也有人總稱其為第三波,然而,就其本質而言,與第一波和第二波仍然“本是同根生”。

靈恩運動雖以不同面目出現,其本質仍然是神人合作說的俘虜,以人本的追求方式,尋求第二次祝福;想將歷史客觀的五旬節事件,改變成主觀的五旬節經歷。追求靈恩,經歷掛帥,將救恩的焦點“神恩獨作︰基督成就的”轉移至“人的配合︰我作了什麼”。追本溯源,仍然是阿米念主義作祟。靈恩運動既然是完全成聖主義的產兒,我們不能不承認今日教會被擄于阿米念。

3. 芬尼(Charles Finney)的培靈布道運動

今日華人教會,一般而言,對福音基要真理認識的深度不足,以致認為只要傳福音信耶穌就夠了,只要講員吸引群眾,不論其神學立場如何。例如19世紀的奮興布道家芬尼,被一般人視為是現代福音派布道家的楷模,但是凡是讀了其大作《系統神學》的人,就知道他是伯拉糾派。他不相信稱義是我們的罪歸在基督身上,基督的義歸算在我們罪人身上;他更不相信“基督贖罪是代替性的”,他認為是道德感化;他認為罪只是道德上的敗壞,而不是罪人有罪性,所以對他而言,重生是道德上的選擇,而不是生命本質改變。以上這些論點皆是芬尼自己在書中所說,真是令人詫異且痛心。

芬尼離棄了宗教改革的基要立場,不只是走阿米念派路線,更是退回到伯拉糾主義。伯拉糾主義者,在第五世紀的以弗所大公會議被定為異端,可是像芬尼這樣的布道家,卻成為19世紀布道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也是20世紀至今福音派的英雄人物。可見今日的一般福音派大眾對教會歷史的無知,幾乎到了數典忘祖的地步。

4. 葛培理(Billy Graham)的鑒戒

葛培理布道大會是20世紀福音派的盛會,葛牧師是福音派領袖,他卻與天主教合作,合辦布道會,邀請天主教大主教坐在講台上。這是堅守宗教改革信仰的鐘馬田博士所不能接受的。雖然鐘馬田是葛培理的好友,且邀請他出來合作主持普世福音會議,但是鐘馬田博士要求先將天主教的主教們從布道會請下講台,才願意與葛牧師合作。但是,葛牧師並未听勸,所以鐘馬田博士就不參與葛牧師的事工。

更遺憾的是,葛培理牧師在晚年竟然表示︰在其它宗教信仰或無信仰者中也有得救的人,這正是一些新福音派人士的立場。葛培理在接受鼓吹普救論的舒勒(Robert Schuller)的訪問時表示,將來教會包括一些佛教、回教徒等人士,雖然他們沒有听過耶穌的名字,上帝會接納他們到天堂里。請看下列報導︰

199761日,美國南加州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普救論者Robert Schuller訪問了終身努力于全球布道的福音派名牧葛培理。電視節目主持人邀請這位歷史上可能向最多人講過道的布道家談談對基督教未來的展望。葛培理提到基督教會至終的成員將包括哪些人時他說︰

“……從世界各地的基督教團體和基督教以外的團體。我認為每一位愛慕基督或認識基督的人,不論有意或無意,都是基督身體的成員。我也不相信在任何時間將會有一個偉大的,席卷全球的復興使全人類轉向基督。我認為雅各已回答了這問題︰耶路撒冷第一次教會會議的使徒雅各,當他說,神對這個時代的旨意,乃要為自己的名呼召一群子民出來。這就是神今天在作的。他正在為自己名的緣故,從世界呼召人們出來,無論來自伊斯蘭世界、佛教世界或無信仰世界;他們都是基督身體的成員,因為他們都被神呼召了。他們可能不認識耶穌的名字,可是他們在心中知道,他們需要一些他們沒有的東西,而他們轉向他們唯一擁有的亮光;我相信他們是得救的,他們將在天堂里與我們在一起。”

Schuller感到有點驚奇,就請他的客人作個澄清︰“我听到你講的,就是︰耶穌基督有可能進入人的心靈、人的靈魂與生命里,就算他們在黑暗中出生,從來沒有接觸到福音。這個講法,是否正確解釋了剛才你所說的?”

葛培理以肯定的語氣回答說︰“是的。”這時候電視節目主持人興奮到不知道講什麼好,他驚嘆著說︰“我听到你這樣說,實在太興奮了。神的憐憫廣大無邊啊”葛培理接著加上︰“是的。實在如此。”[2]  
    
王國顯弟兄在其《不要跟隨有名望的人作糊涂人》一文中,也評析葛培理所犯的嚴重錯誤,語重心長地提醒我們︰“這些年來,葛培理的言行已經大大地離棄了聖經的真理,漸漸地深入到政治活動的圈子里去。19976月份的FOUNDATION月刊上發表的一篇電視訪問記錄中,葛培理很鄭重地說明,不管是什麼宗教,是佛教,是回教也好,當然少不了天主教,人不必認識耶穌,也不必念過聖經,沒有听過福音也不是問題,他們都可以得救。葛培理好象忘記了“除他以外別無拯救”的真理,他的言行偏離真道也就可以理解了。神把這樣一位有名望的人放在我們眼前,正是給我們學習一個屬靈的功課,我們究竟是跟隨主,還是跟隨一個有名望的人?保羅在安提阿沒有容讓彼得偏離真道的見證,給我們在事奉主的路上提供了一個嚴肅的榜樣。”

葛培理是普遍救贖論者,是阿米念派,相信所謂無限救贖︰主耶穌為全世界每一個人流血贖罪。如今他已經下滑為如此開放的新福音派,與普救論(相信最後全世界每一個人都得救)相去不遠。

5. 開放神論(Open Theism

阿米念派堅持︰人的得救是出于自己的選擇,並非神的預定揀選。但是,他們不能否認聖經清楚明言“神在萬世以先,預定揀選人得救”(如羅馬書與以弗所書等所說),所以阿米念派一直是以預知揀選論(神預知誰會自己選擇信主,就預定揀選他們得救)來辯解。

阿米念派所堅持的預知揀選論,雖然將神的預定揀選歸因于預知人的信心選擇;妄想以此理論來避開預定揀選的聖經真理。但是,他們還是必須承認,萬世以先的揀選,已經預定了將來所有的結果。

這樣說來,阿米念派還是必須承認預定揀選︰在人出生以前(自己作決定要不要信靠主耶穌之前),結局早在萬世以先預定好了。他們只是按照人意,將預定揀選的根據理由從“神的主權旨意”轉移至“人的自己選擇”。阿米念派如此謬說,導致必然的結論︰今日人們的抉擇仍在萬世以先所預定的結果內,人就沒有自由來改變當初神所預定的,這樣人的抉擇就不是真正的自由了。

20世紀末期,有些阿米念派人士發現此講法不能自圓其說,無法達到其捍衛人自主思想的終極目的。所以他們絞盡腦汁,想出新的看法來化解阿米念主義的死結。他們在畢克羅(Clark Pinnock)領導之下,根據人本的理性,發展出一種新的解釋,在1995年合作出版了The Openness of God(神的開放)一書。因此,他們的神學理論被稱為“開放神論”(Open Theism)。

開放神學家承認阿米念派所謂預知論的矛盾,為了挽救人自主論,就連此“神預先知道誰會不會信,才預定誰得救”說也拋棄了。他們為了保證“人自己掌有最終抉擇的自由,不受任何事前的預知預定捆綁”,就大膽宣稱“連神也不知道誰會信靠主耶穌,所以也就沒有任何預定揀選了”。當然,他們必須承認神是無所不能與無所不知的,因為他們仍宣稱自己是福音派。如何協調這個根本的矛盾(“神有所不知”與“神無所不知”)呢?

他們的方法是︰說神原是無所不知的,但是為了讓人有自己選擇的絕對自由,就在誰會信靠主耶穌一事上,神故意“開放”自己,故意成為有所不知。此種神開放自己,變成有所不知的講法,其實與新派過程神學(Process Theology)所說“神在改變中”的論調極為相似。如此將“絕對的預定”相對化為“開放的不知”的作法,正是阿米念主義再次下滑至後現代主義,將絕對真理相對化的悲慘後果。

開放神論這一種後現代主義的神學理論,固然是想避開阿米念派的終極矛盾,但不啻是飲鴆止渴,犧牲了神的全知與神的永不改變,淪為異端。其實,日光之下並無新事,開放神論並非嶄新的理論,其前身為16世紀的甦西尼派。甦西尼派依據其理性主義反對三位一體,也提出神有所不知論。開放神論根本就是甦西尼派借著過程神學的方法借尸還魂,在後現代的再現。遺憾的是,當今阿米念派的主要發言人奧爾森(Roger Olson),還稱開放神論為阿米念派中的合法立場之一,令人哭笑不得,更令人質疑奧爾森是否仍為保守福音派人士。

痛定思痛,這場悲劇乃是當頭棒喝,應當點醒沉迷或同情阿米念派的人士︰今日教會若不歸回宗教改革信仰,則必在信仰生活中繼續作阿米念派的俘虜,淪為極端或異端。

五、阿米念主義的偏離真道

綜合以上歷史分析,我們看明阿米念主義是一總括性的思想傾向,其中包括了荷蘭的抗辯派阿米念人士、衛斯理宗的阿米念派、聖潔派與靈恩派、芬尼的伯拉糾派、開放神論派等。自稱為阿米念派的人士也不都完全一樣。為何阿米念派人士有這麼多變化種類呢?

1. 滑溜斜坡

阿米念主義在內在本質上是不穩定的,是一滑溜斜坡,阿米念主義各派人士下滑程度不一,隨個人自己決定下滑停留在斜坡某處。顯然伯拉糾派下滑至谷底成為全然異端,開放神論已經下滑至甦西尼派異端教訓;衛斯理宗、聖潔派、靈恩派人士是在斜坡某處,腳踩剎車。
阿米念主義各路人馬,都是從人本理性的解經作為出發點,他們在所有論述上都堅持人自己做主選擇,人決定後果,人才有責任,其結論必是神必須等待人的配合,才能成事。他們以為此種神人合作的哲學思想,才能避免宿命論的錯誤。然而,真相是他們以此“人自主論”的理性主義,妄想限制神的主權掌管和十字架確定贖罪果效,背離了聖經清楚的救恩啟示。

此神人合作說就是阿米念主義的致命傷,從“神助我自救”到“我助神救我”,最後下滑到谷底︰每個人都能得救,端看他是如何按照此時此地,對神的認知來回應。如果一個中國人從來沒有听過福音,然而照其對神明所認識的程度,盡心盡力作好人,他也能得救。所以,我們不難明白為何葛培理與一些新福音派人士,認為別的宗教或文化里也有得救的人。

我們要正確評析阿米念派中各路人馬,就要看他們各自如何運用此神人合作的總原則,以及他們如何容讓聖經福音真理制衡自己的下滑程度。從他們的掙扎與下滑,我們學到慘痛教訓與寶貴功課︰聖經禁止我們走向人本理性的危險斜坡,我們一點也不可容讓阿米念主義思想,連一步也不可踏上滑溜斜坡。

2. 自戀情結

人若踏上阿米念派的道路,必定會失喪對基督徒生活“三寶”的清楚認識,即︰神在我們所得救恩中的主權,基督在我們得救子民身上的榮耀,基督徒在恩典之約內得救的永遠確據。如果人們依據阿米念主義的總原則,來追求敬虔與聖潔,則必定多多少少成為靈恩派。因為每時每刻在每一件事上(不論是未來的得救、現今的追求還是努力服事神),人們必定是集中注意力在自己身上︰我應當如何把握機會,利用資源,努力打拼爭取,因為這完全看“我”如何來配合神的計劃。因為神已經做完他的部分,在旁邊等待我來做我應當做的部分,成敗就看我的表現了。

如此的自戀情結必然導致人一成功就自大,一失敗就自卑︰雖然口里說要倚靠神,其實心里所注意的是如何表現自己,難怪在生活事奉上,依靠勢力才能,追求主觀經歷,常常心力交瘁,怨天尤人;阿米念派信徒與天主教徒一樣,走神人合作路線,得救與維持得救,都是信心加行為。今日的我們,似乎不像宗教改革之後的路德、加爾文、懷特腓、司布真等人,他們知道自己老我的敗壞,每時每刻不依靠自己,而依靠神的大能,信靠神的主權。

六.結論

1. 阿米念派的癥結

撒旦的邪惡詭計弄瞎了世人的心眼,又繼續使用欺騙的法術想要蒙蔽我們的心,誘使我們歸回人本理性的錯謬。我們里面的老我舊人,是阿米念主義的根源。然而,我們也不可忽略歷史上產生阿米念主義的歷程。阿米念主義是半伯拉糾主義,是在荷蘭改革宗教會里產生的。為何阿米念與其門生,在救恩基要真理上,竟然走回頭路,重回中世紀的半伯拉糾主義呢?

阿米念派是抗辯改革宗信仰,源自對加爾文主義的錯解。當時荷蘭改革宗教會中,是否因為注重教義辯論,以致助長了阿米念派的興起?衛斯理的父母一代,為何離開清教徒信仰,回到聖公會國教中?為何衛斯理將加爾文主義誤解為宿命論與反律法主義?為何今日的阿米念派,仍然敵視改革宗信仰?

顯然,一些自稱加爾文主義者的人士,在教義上認同改革宗信仰,但是在生活上沒有活出敬虔聖潔的見證。頭腦歸正,但心里未歸正的人,是不可能借著辯論贏回阿米念派人士的心的。當改革宗信仰人士,容讓老我舊人發作時,與阿米念派沒有兩樣,甚至表現更差。所以,我們大家都要繼續歸回宗教改革信仰,全人繼續歸正。如果改革宗信徒都在生活中,靠主恩典活出宗教改革信仰,就必定減少阿米念派不肯歸正的借口。  

2. 如何挽救阿米念派

如果象懷特腓這樣敬虔又火熱傳福音,愛神愛人的聖徒,都未能幫助帶領衛斯理歸回宗教改革信仰,則顯然是沒有任何人能解救阿米念派人士。有誰能靠自己治死老我,也治死別人的老我呢?阿米念派有救嗎?

當然有!在人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任何人經歷了神的主權恩典,必然深知神能改變人心。神既然改變了原本剛硬的我們,他必能感化對方頑梗的心!神能改變阿米念派,也只有他能!

我們唯有歸回並堅守宗教改革信仰,听道,又行道,信仰與生活全面歸正,“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著”。我們必須靠主恩典不斷地悔改歸正,才能在愛中說真理,規勸阿米念派人士與我們一起悔改歸正;並且為他們代禱,求主的全能恩典改變他們,像改變昔日的我們一樣。

唯願今日的阿米念派,從被擄之地歸回錫安大道,歸回宗教改革信仰︰“唯靠主的恩典,只為神的榮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在其離世多年之後,衛斯理循道會于1805年將之改名為《循道會雜志》(Methodist Magazine)。

[2] 本段引文由林慈信譯自︰Iain H. Murray, Evangelicalism Divided: A Record of Crucial Change in the Years 1950 to 2000. Edinburgh: The Banner of Truth Trust, 2000. pp. 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