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的十架神学
Luthe's Theology of the Cross
作者:Carl R. Trueman 翻译:唐兴;校对:王一
https://www.opc.org/new_horizons/NH05/10b.html
http://www.reformedbeginner.net/luthers-theology-of-cross/
绝对没有人会想到,马丁·路德在1517年10月,为反对罗马天主教赎罪劵所发表的《九十五条论纲》(95 thesis),会引发宗教改革运动。这篇论纲的目的是要为当时的一场大学辩论提出一个论述的架构。路德是要对赎罪劵的实施提出修正,并非要废除它。他确实不是要为广泛蔓延的神学和教会改革提出改革事项。
No one could have expected that the
Reformation would be launched by Martin Luther's Ninety-Five Theses against
Indulgences in October 1517. The document itself simply proposed the framework
for a university debate. Luther was arguing only for a revision of the practice
of indulgences, not its abolition. He was certainly not offering an agenda for
widespread theological and ecclesiastical reform.
其实,1517年9月4日,在《驳经院神学》的论述中,他曾提出更具争议性的议题——批判中世纪神学几个世纪以来所使用的方法。但这个论述在毫无争议下就通过了。确实如此,从人的角度看来,是因为许多特殊之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的结合,才使得后来的九十五条提纲,成为宗教改革的导火线。
Indeed, he had already said much more
controversial things in his Disputation against Scholastic Theology of
September 4, 1517, in which he critiqued the whole way in which medieval
theology had been done for centuries. That disputation, however, passed without
a murmur. Indeed, humanly speaking, it was only the unique combination of
external factors—soci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that made the later
disputation the spark that lit the Reformation fuse.
海德堡论纲
The Heidelberg Disputation
然而,导火线被点燃时,教会却犯了致命的错误——认为这是微不足道的地方性事件,而让路德所属的奥古斯丁社团来处理。社团决定要在1528年4月于海德堡召开会议,并且要路德发表一系列关于其神学的论纲,以供他的弟兄们评估。就是在这里,那平淡的九十五条论纲给予路德一个机会,可以清晰的阐述,他先前在9月份所发表关于经院神学的论述。
Once the fuse had been lit, however, the
church made a fatal error: she allowed the Augustinian Order, to which Luther
belonged,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as if it were a minor local difficulty.
There was to be a meeting of the Order in Heidelberg in April 1518, and Luther
was asked to present a series of theses outlining his theology, so that it
could be assessed by his brethren. It was here, then, that the relatively bland
Ninety-Five Theses gave Luther an important opportunity to articulate the
theology that he had expressed in his September Disputation.
海德堡辩论有两个重要性:首先,辩论中现了另外一位宗教改革的巨人:马丁·布塞(Martin Bucer)——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的宗教改革家,晚年成为剑桥的神学教授。他不但知识渊博,並且对教会的前途独具慧眼。布塞对那时代的改教者颇具深远的影响力,不下于约翰·加尔文。1517年路德在海德堡的论述,使他首次感受到改教的思想。然而,他对路德向教会流行的经院神学,所作的攻击感到惊讶时,却忽略了路德论述的神学中心思想。也就是海德堡辩论的第二个重要性——十字架的神学。
The Heidelberg Disputation is significant
for two things. First, there was at least one other future Reformation giant
present. This was Martin Bucer, the Reformer of Strasbourg, who would end his
days as professor of divinity at Cambridge. A man of vast intellect and wide
ecumenical vision, Bucer was to have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a generation of
Reformers, not least John Calvin. And his first taste of Reformation thinking
was provided by Luther at Heidelberg in 1517. Yet, while Bucer left the
disputation marveling at how Luther had attacked what the church had become, he
missed the theological core of what Luther was saying. This is the second point
of importance: the theology of the cross.
十架神学
The Theology of the Cross
路德在辩论结尾时,提出了一些的议题(以路德独特的方式),这些议题看起来似乎荒谬的,至少是很难以琢磨:
Toward the end of the disputation, Luther
offered some theses which seem (in typical Luther fashion) nonsensical, or at
least obscure:
第19条、任何人,若把神不可见之事看作是可被参透如同实际之事(罗1:20),都不配称为神 学家。 第20条、然而,透过苦难和十字架来理解神可见且显明之事的人,才配称为神学家。 第21条、荣耀神学的神学家以善为恶,以恶为善。十架神学的神学家则以言之以实。 第22条、把神所做的不可见之事看为是人能参透的,这种智慧是完全傲慢、盲目、刚硬。路德,海德堡论纲
19. That person does not deserve to be
called a theologian who looks upon the invisible things of God as though they
were clearly perceptible in those things which have actually happened [Rom.
1:20].
这些陈述实际上包含了路德神学的中心思想,如果领悟到他所用的那些难懂的词汇所要表明的意思时,它们不但照明了路德神学教义的内容,并且清楚的指出他认为神学家所应该具有的思想模式。他的确把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中,具爆炸性的十字架论述,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神学议题。
These statements actually encapsulate the
heart of Luther's theology, and a good grasp of what he means by the obscure
terms and phrases they contain sheds light not just on the doctrinal content of
his theology, but also on the very way that he believed theologians should
think. Indeed, he is taking Paul's explosive argument from 1 Corinthians and
developing it into a full theological agenda.
路德论述的中心思想,认为人不应该推测神的本性,如何预见祂要向哪些人启示祂自己。因此,他把神的自我启示看作是一切神学的共通原则。可能连历史上所有的异端都会同意这一点,因为不论是自然的、理性的、文化的,或其他的神学,都预先假设了神启示的存在。
At the heart of his argument is his notion
that human beings should not speculate about who God is or how he acts in
advance of actually seeing whom he has revealed himself to be. Thus, Luther
sees God's revelation of himself as axiomatic to all theology. Now, there
probably is not a heretic in history who would not agree with that, because all
theology presupposes the revelation of God, whether in nature, human reason,
culture, or whatever.
但是,路德对启示的定义是狭义的。神在道成肉身中向人启示出祂对人的怜悯——当祂在人类血肉之体中启示祂自己时,其启示的最高峰,乃发生在各各他的十字架上。路德有时候把基督钉十字架称为是“神的背”,其意思是——神的作为与人的理性是互相矛盾的。
Luther, however, had a dramatically
restrictive view of revelation. God revealed himself as merciful to humanity in
the Incarnation, when he manifested himself in human flesh, and the supreme
moment of that revelation was on the cross at Calvary. Indeed, Luther sometimes
referred enigmatically to Christ crucified as "God's backside"—the
point at which God appeared to be the very contradiction of all that one might
reasonably have anticipated him to be.
这样,“荣耀神学的神学家”乃是根据人的理性对神的期望(神像什么样子)来建造他们对神的认识。结果,他们却使神看起来像他们自己。然而,“十架神学的神学家”则以被钉十字架的基督为基础,来认识神的自我启示。
The "theologians of glory,"
therefore, are those who build their theology in the light of what they expect
God to be like—and, surprise, surprise, they make God to look something like
themselves. The "theologians of the cross," however, are those who
build their theology in the light of God's own revelation of himself in Christ
hanging on the cross.
含义
Implications
这种立场具有革命性的含义。首先,路德要求所有神学的词汇,都要因着对十字架的认识而被修正。以“能力”一词为例,当荣耀神学的神学家在圣经中读到神的大能,或使用此名词时,他们会认为神的大能与人的力量类似;把想象中最大的能力无限扩大,来理解神的大能。然而,从十字架的角度来理解,这样的解读与神的大能之真义是完全相反的。神的大能,是在十字架的软弱中彰显,因为正是在耶稣看似被邪恶力量和败坏的属地权势打败的时候,他显明了神的大能——耶稣征服了死亡,战胜了所有邪恶的力量。所以,当基督徒讲到神的大能,或是教会和基督徒的能力时,都应当根据十字架的意义来理解——隐藏在软弱下的能力。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position are
revolutionary. For a start, Luther is demanding that the entire theological
vocabulary be revised in light of the cross. Take for example the word power.
When theologians of glory read about divine power in the Bible, or use the term
in their own theology, they assume that it is analogous to human power. They
suppose that they can arrive at an understanding of divine power by magnifying
to an infinite degree the most powerful thing of which they can think. In light
of the cross, however, this understanding of divine power is the very opposite
of what divine power is all about. Divine power is revealed in the weakness of
the cross, for it is in his apparent defeat at the hands of evil powers and
corrupt earthly authorities that Jesus shows his divine power in the conquest
of death and of all the powers of evil. So when a Christian talks about divine
power, or even about church or Christian power, it is to be conceived of in
terms of the cross—power hidden in the form of weakness.
对路德而言,同样思考模式必须被应用在其他的神学用语上。举例来说,神的智慧是在愚拙的十字架上被显明出来。谁能够发明这种愚拙的想法——神取了人的肉身,並且代替罪人死于可怕的苦难;为了要洁净罪人,神自己担当了他们的罪;为了要兴起有新生命的子民,祂自己却顺服至死?我们可以继续以同样的看法来理解其他的名词:生命,祝福,圣洁,和公义。每一个名词都必须按照十字架的真理加以重新思考。这些都是重要的神学观念;人很容易就把他自己本身的印象植入其中;这些神学观念都必须被放在十字架的亮光下,再被重新铸造。
For Luther, the same procedure must be
applied to other theological terms. For example, God's wisdom is demonstrated
in the foolishness of the cross. Who would have thought up the foolish idea of
God taking human flesh in order to die a horrendous death on behalf of sinners
who had deliberately defied him, or God making sinners pure by himself becoming
sin for them, or God himself raising up a people to newness of life by himself
submitting to death? We could go on, looking at such terms as life, blessing,
holiness, and righteousness. Every single one must be reconceived in the light
of the cross. All are important theological concepts; all are susceptible to
human beings casting them in their own image; and all must be recast in the
light of the cross.
这样的洞察力(是路德思想的要素之一),赋予其神学一种内在的逻辑性和统一性。以路德对称义的理解为例,神宣告信徒是义人,不是藉着人原有的和本质上的义(任何靠信徒本身所成就或取得的),而是基于一种外来的义(alien righteousness)——就是基督的义,这义是在信徒以外的义。难道这不奇怪、不寻常,但却是神十字架的奇妙逻辑吗?人的确是不义的,的确是被罪污染的,却被神宣告为圣洁和义的!这样的真理,是人理性的逻辑所无法理解,但按照十字架的逻辑,却是十分合理的。
This insight is one of the factors in
Luther's thinking that gives his theology an inner logic and coherence. Take,
for example, his understanding of justification, whereby God declares the
believer to be righteous in his sight, not by virtue of any intrinsic
righteousness (anything that the believer has done or acquired), but on the
basis of an alien righteousness, the righteousness of Christ that remains
external to the believer. Is this not typical of the strange but wonderful
logic of the God of the cross? The person who is really unrighteous, really
mired in sin, is actually declared by God to be pure and righteous! Such a
truth is incomprehensible to human logic, but makes perfect sense in light of
the logic of the cross.
神爱那些不可爱和不义的人,是在他们有任何爱神的倾向之先,这又如何解释呢?对于荣耀神学的神学家们而言,他们认为神,就像他们自己和其他的人一样,只回应那些可爱良善的人,或是那些赢得他们好感的人。但是,十字架的真理告诉我们,神却非如此。与人的理性相反,神并不要求其所爱的对象先爱祂;祂在先的爱会创造爱,並且没有任何预设条件。耶稣被钉十字架的丑陋残忍的一幕,却启示出神令人惊奇、出乎意料之外的温柔和美丽。
And what of the idea of a God who comes
down and loves the unlovely and the unrighteous before the objects of his love
have any inclination to love him or do good? Such is incomprehensible to the
theologians of glory, who assume that God is like them, like other human
beings, and thus only responds to those who are intrinsically attractive or
good, or who first earn his favor in some way. But the cross shows that God is
not like that: against every assumption that human beings might make about who
God is and how he acts, he requires no prior loveliness in the objects of his
love; rather, his prior love creates that loveliness without laying down
preconditions. Such a God is revealed with amazing and unexpected tenderness
and beauty in the ugly and violent drama of the cross.
基督徒伦理的关键
The Key to Christian Ethics and Experience
路德没有把十架神学局限于神客观的启示上,而视其为理解基督徒伦理和生活的关键。两者共同的根基是信心:对不信的人,十字架是荒唐无意义的;从表面上看,它是被神咒诅的人受击打污秽的死亡。不信的心对十字架的理解是——希腊人认为它是愚拙的,犹太人认为它是上帝的刑罚(完全取决于你认为罪是智力上的傲慢,还是道德上的自义)。唯有被信心开启的心思,才能认识到十字架的真实意义。神的启示隐藏于外在的形体中。信心是神所赐的礼物,不是人类心智本身的能力。
Luther does not restrict the theology of
the cross to an objective revelation of God. He also sees it as 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Christian ethics and experience. Foundational to both is the role
of faith: to the eyes of unbelief, the cross is nonsense; it is what it seems
to be—the crushing, filthy death of a man cursed by God. That is how the
unbelieving mind interprets the cross—foolishness to Greeks and an offence to
Jews, depending on whether your chosen sin is intellectual arrogance or moral
self-righteousness. To the eyes opened by faith, however, the cross is seen as
it really is. God is revealed in the hiddenness of the external form. And faith
is understood to be a gift of God, not a power inherent in the human mind
itself.
这种信心的原则让信徒了解到他应该如何去生活。基督是大君王和大祭司,信徒藉着与祂联合,也是君王和祭司。事实上,君王和祭司在信徒身上所扮演的角色,就如同基督一般:借着受苦和自我牺牲服事他人。信徒借着做每个人的仆人,成为所有事物的君王;信徒藉着顺服于所有人之下而全然自由。正如基督藉着在十字架上的死,彰显了祂的王权和大能;信徒为他人的益处而无条件的舍己。我们应该像小基督一般对待我们的邻舍,这样做,会使我们认识作为神儿女的真实意义。
This principle of faith then allows the
believer to understand how he or she is to behave. United to Christ, the great
king and priest, the believer too is both a king and a priest. But these
offices are not excuses for lording it over others. In fact, kingship and
priesthood are to be enacted in the believer as they are in Christ—through
suffering and self-sacrifice in the service of others. The believer is king of
everything by being a servant of everyone; the believer is completely free by
being subject to all. As Christ demonstrated his kingship and power by death on
the cross, so the believer does so by giving himself or herself unconditionally
to the aid of others. We are to be, as Luther puts it, little Christs to our
neighbors, for in so doing we find our true identity as children of God.
这样的论述是具有爆炸力的,它为基督徒权柄下了一个全新的定义。举例而言,长老并非那些使用权力欺压他人,用地位、财富或学位来强化自己意见的人。真正的基督徒长老是奉献他整个生命来服事他人的人。而这种服事是痛苦、困难和卑微的。然而,他这样正彰显了如基督般的权柄——就是基督自己藉着祂肉身的生命,以及在各各他的十字架上所彰显出来的权柄。
This argument is explosive, giving a whole
new understanding of Christian authority. Elders, for example, are not to be those
renowned for throwing their weight around, for badgering others, and for using
their position or wealth or credentials to enforce their own opinions. No, the
truly Christian elder is the one who devotes his whole life to the painful,
inconvenient, and humiliating service of others, for in so doing he
demonstrates Christlike authority, the kind of authority that Christ himself
demonstrated throughout his incarnate life and supremely on the cross at
Calvary.
借着苦难得祝福
Great Blessings through Great Suffering
十架神学对信徒的意义并不止于此。神也按照十字架的模式,来处理和对待藉着信心与基督联合的信徒。简言之,就是苦难越大祝福越大。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theology of the
cross for the believer do not stop there. The cross is paradigmatic for how God
will deal with believers who are united to Christ by faith. In short, great
blessing will come through great suffering.
生活在富裕西方的人,很难接受这样的观念。举例来说,许多年前我在某教会教导这个主题,我指出十字架不只是讲到关于代赎,更讲到神如何对待和处理祂所爱的人。聚会结束后,有人反驳我,认为路德的十架神学忽略了十字架和复活,是代表着咒诅被逆转的开始,因此我们应该期待祝福。专注在受苦和软弱上,就等於忽视基督的职事在末世的重要性。
This point is hard for those of us in the
affluent West to swallow. For example, some years ago I lectured at a church
gathering on this topic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cross was not simply an
atonement, but a revelation of how God deals with those whom he loves. I was
challenged afterwards by an individual who said that Luther's theology of the
cross did not give enough weight to the fact that the cross and resurrection
marked the start of the reversal of the curse, and that great blessings should
thus be expected; to focus on suffering and weakness was therefore to miss the
eschat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Christ's ministry.
当然,此人未能彻底地运用路德的十架神学。其所言虽然对,却未能按照十字架来理解。是的,路德会同意咒诅的逆转,但这逆转被显明出来,是因为良善完全颠覆了邪恶。如果基督的十字架,这一人类历史最邪恶的行为,能够与神的旨意一致,并且成为击败邪恶的力量,那么其他的恶也会被颠覆来称为善的源泉。
Of course, this individual had failed to
apply Luther's theology of the cross as thoroughly as he should have done. All
that he said was true, but he failed to understand what he was saying in light
of the cross. Yes, Luther would agree, the curse is being rolled back, but that
rollback is demonstrated by the fact that, thanks to the cross, evil is now
utterly subverted in the cause of good. If the cross of Christ, the most evil
act in human history, can be in line with God's will and be the source of the
decisive defeat of the very evil that caused it, then any other evil can also
be subverted to the cause of good.
不仅如此,如果基督的死是一种祝福,那么信徒所经历的任何邪恶,都也可以成为祝福。咒诅的确被逆转,祝福的确要流溢;但谁能宣告这些祝福,必须与富裕的美国人所热望和期待的,互相吻合呢?对路德而言,十字架教导我们基督是地上最受祝福的人;基督藉着十字架启示祂所受的祝福,正出于祂的受苦和死亡。如果那是神对待祂的爱子的方法,那些藉着信心与基督联合的人,难道有任何权利有不同的期待吗?
More than that, if the death of Christ is
mysteriously a blessing, then any evil that the believer experiences can be a
blessing too. Yes, the curse is reversed; yes, blessings will flow; but who
declared that these blessings have to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spirations and
expectations of affluent America? The lesson of the cross for Luther is that
the most blessed person upon earth, Jesus Christ himself, was revealed as
blessed precisely in his suffering and death. And if that is the way that God
deals with his beloved son, have those who are united to him by faith any right
to expect anything different?
有些人,像《坏事发生在好人身上》的犹太拉比作者:哈罗德•库希那(Harold Kushner),对邪恶的看法与路德不同。但是,路德会说,这些事的确会发生,因为这是神对信徒的祝福。神是藉着祂在信徒心中奇妙的工作(与我们所期待的相反)来成就祂的善工;祂的确会藉着明显的咒诅,来达到其祝福的目的。
This casts the problem of evil in a
somewhat different light for Luther than, say, for Harold Kushner, the rabbi
who wrote When Bad Things Happen to Good People. They happen, Luther would say,
because that is how God blesses them. God accomplishes his work in the believer
by doing his alien work (the opposite of what we expect); he really blesses by
apparently cursing.
的确,当我们领悟到,历史上最大的罪恶——基督的死,是出于三一真神玄妙深奥的旨意,但却未使神与道德的罪有所关联时,就解决了那个古老的问题:免除全能的神对邪恶的责任。邪恶的问题不在于要找到它的出处,因为它没有被启示出来。在十字架的时刻,邪恶清楚地被良善全然的推翻毁灭了。是基督的十字架,使罗马书八章28节就成为真实的:神若能使极大的邪恶,逆转成为极大的祝福;祂就更能使那些玷污人类历史的罪恶(从个人的不幸到跨国的大灾难),得以转变达到祂良善的目的。
Indeed, when it is grasped that the death
of Christ, the greatest crime in history, was itself willed in a deep and
mysterious way by the triune God, yet without involving God in any kind of
moral guilt, we see the solution to the age-old problem of absolving an
all-powerful God of responsibility for evil. The answer to the problem of evil
does not lie in trying to establish its point of origin, for that is simply not
revealed to us. Rather, in the moment of the cross, it becomes clear that evil
is utterly subverted for good. Romans 8:28 is true because of the cross of
Christ: if God can take the greatest of evils and turn it to the greatest of
goods, then how much more can he take the lesser evils which litter human
history, from individual tragedies to international disasters, and turn them to
his good purpose as well.
路德的十字架神学极其丰富,无法在一篇文章中详述,但是我相信,藉着以上简单的描述,在思想哥林多前书时,会认识到外貌和事实之间的巨大反差。这种反差遍布在圣经中,且被马丁路德有力地汇集起来,使我们可以挖掘到这种神学思想丰富的矿脉。这是神学的金矿,是对于感觉主义、成功神学,以及过分属世之末世观的解毒剂。十字架不只是神为我们赎罪的地方;它也是一个深奥的启示:告诉我们祂是什么样的神,祂如何对祂所创造的万物施行祂的作为。
Luther's theology of the cross is too rich
to be covered adequately in a single article, but I hope that my brief sketch
above will indicate the rich vein of theological reflection which can be mined
by those who reflect upon 1 Corinthians 1 and upon the dramatic antitheses
between appearance and reality that are scattered throughout Scripture and
marshaled with such force by Martin Luther. An antidote to sentimentality,
prosperity doctrine, and an excessively worldly eschatology, this is
theological gold dust. The cross is not simply the point at which God atones
for sin; it is also a profound revelation of who God is and how he acts toward
his creation.
2021-07-06
標籤: 神學入門、呂沛淵、Tabletalk、R.C. Sproul、林慈信、护教、学习、译作、
十架神學,
王一校对,
唐興翻譯,
馬丁路德,
Carl R. Trueman
2019-12-13
基督徒生活离不开要理问答
作者: 卡尔·楚门(Carl R.Trueman) 译者: 王一
摘自《路德的人生智慧》Luther
on the Christian Life:Cross
and Freedom,上海三联书店,2019.06
在路德对礼拜仪式的改革上,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把一整周都用来进行教导,其中包括传统要理问答里的要素:十诫、使徒信经、主祷文,以及圣礼。这更进一步指出,在路德框架的更深内涵:写成的道与口授的道,与基督徒生活紧密相连——正式写作的要理问答以及问答式要理讲授(catechizing)。
口授经文要理(Catechesis)——即基础基督教信仰教导——是教会从最早期起就有的主要做法。我们所熟悉的要理问答——以问答的形式写作的教学工具——从中世纪时期出现,很可能出自11世纪维尔茨堡(Würtzburg)一位名叫布鲁诺(Bruno)的人之手。
到了路德的时代,一问一答的结构以及问答的元素内容早已有了固定的标准。然而,需要注意,当路德用“要理问答”这个词的时候,他在特指教导十诫、使徒信经和主祷文,而不是其他问答形式的教学文件。
到了16世纪,各种各样的要理问答手册层出不穷。宗教改革带来了基督教王国(Christendom)的崩塌,教会亟需确保人们知道自己所信的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信。当然,这个需求远不止简单的教牧任务:神学与政治紧密相连;随着宗教改革的步伐不断前进,信仰上的认信委身决定了地方贵族的领土地位,以及在神圣罗马帝国内外的联盟。
信仰认信化(confessionalization)的政治方面不是我们这里要讨论的重点,但我们需要明白,当时任何群体写作要理问答,部分原因在于与其相对的其他群体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路德写了两部要理问答,由于被纳入到《协同书》里,所以在认信路德宗的圈子中,仍旧有权威地位。第七章我们会看到,路德写作这两部要理问答,部分原因是要回应16世纪20年代中期在路德宗教会内部出现的教学与道德问题。问题就是,不论是牧师们还是信徒群体,都无法像路德早期预想的那样,把教义与敬虔正确地联系起来。
这两部要理问答的目的非常不同。其中,《大要理问答》很显然不是用来记忆的,它更像一系列针对要点而做的简短讲道或训诫。我们需要明白,在宗教改革时期,不仅仅是普通信徒对新教神学一无所知,大部分人都未受过教育。甚至许多神职人员也常常无法熟练地用新教义来讲道、教导,因此他们需要一些工具来帮助他们。就像1989年的东欧,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废黜罗马教廷的贵族们是一回事,而为每个讲台提供有能力的新教牧师则是另一回事。
训练是要花时间的,许多牧师从罗马天主教归向新教,却并未真正明白必要的知识。对这些人来说,这部大要理更像圣公会的《布道书》(Book of Homilies),被用作讲道的素材。如果他们无法自己写讲章,这部大要理至少可以给他们一段文字来念诵,或者为他们提供讲道的模板。
而路德的《小要理问答》则与今天我们所熟悉的要理问答很相似:简要的问题与答案,像传统的问答式教义学习的结构一样,覆盖了基督教的主要教义。这部作品看起来有种简单、温和的感觉,但我们必须记得,路德是历史上第一位以父亲的身份来写作要理问答的人。
人生经历会影响教学方法。这些年来,我一直帮助妻子教导儿童,我们总能察觉,有些教学材料是由那些没有实际教导儿童经验的人写的:这些内容总是过于复杂而抽象。当父亲的人知道,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往往是可预测的、具体的,因此,他需要的答案越简单、直接越好。这正是路德的《小要理问答》的口吻。拿前两个问答为例: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这是什么意思?
答:我们应敬畏、亲爱、信赖和仰望耶和华上帝的名。
“不可妄称耶和华你上帝的名。”
这是什么意思?
答:我们应敬畏、亲爱上帝,因此我们不应指着上帝的名诅咒、起誓、行巫术、说谎、欺骗;当我们在一切患难中、祷告中、赞颂中、感谢中,我们当称颂耶和华上帝的名。
这种模式很明显,就好像父子在对话。“儿子,看!那是一只鸟。”“爸爸,鸟是什么?”“鸟是一种长着羽毛的动物,能在天上飞,能在树上做窝。”
此外,我们需要知道,小孩子单纯的信心令路德陶醉。实际上,他认为魔鬼最致命的手段就是剥夺基督徒的童真与信心。孩童们对圣经教导的毫不置疑以及他们信心的单纯,恰恰正是基督徒信心所该有的本质。这一信念从《小要理问答》那简洁流畅的教育风格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随后,看着他的儿子,他(路德)赞扬孩子的天真无邪:‘孩童(比成人)可以在信心中更有知识,因为他们信得如此纯粹,对恩慈的上帝和永生毫无疑惑。哦,年幼死去的孩子多么有福。当然,这的确会令我很悲痛,因为我的身体和他们母亲血肉的一部分死去。在敬虔的父母心中,这种自然的情感不会停止,不论他们觉得自己多么刚硬无情,因为这样的情感属于上帝的创造。孩童完全生活在信心中,不需任何理由。就像安波罗修所说的:理由可能会缺乏,信心却不会。’”(LW, 54:335)
路德使用要理问答教导的目的与他的神学思想有关:信仰是有内容的。想要理解律法与福音,我们需要要理知识。想要理解基督的工作,我们需要要理知识。想要与上帝建立“关系”,我们需要要理知识。
事实上,当代一些人标榜的教义与关系对立,会令路德十分费解。从神学上讲,荣耀神学家与十架神学家的区分,指向不同的教义内容:二者可能使用同样的语汇,但他们用不同的内容来填充这些语汇,使得彼此截然不同。
因此,教义教导对基督徒生活来说至关重要,其中关键部分就是要理问答学习。路德甚至主张针对那些拒绝接受要理问答学习的人,应当拒绝他们领受圣礼,拒绝给他们食物,让他们遭受驱逐。
要理问答学习的另一重要之处在于它循序渐进、慢慢累积的特点。小要理实际上是在为更详尽的大要理学习做准备:“当你们将这简单的问答教授完了,就可再将《大要理问答》中更丰富、更详细的意义解释给他们听。”这种教学方法从许多方面看都意义深远。
首先,就像他小心谨慎对待礼拜仪式创新一样,他也强调要理学习需要从头至尾用同样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教导的顺序是先教导人们纯正话语的形式规模,然后再教导这些话语的含义。很显然,路德认为重要的是先要有一套纯正话语的形式,有了这套形式,才能建立纯正的内容。
第二,从小要理到大要理,学习的过程是持续不断、由浅入深进行的。
这是很重要的一点。路德认为,基督徒生活应当是不断在知识上长进的。虽然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常常迷恋关系性的信仰方式而把教义排除在外,但在路德的思想中,这两者并不矛盾。学习教义就是在学习认识上帝和人:在上帝面前我们是谁,上帝向我们启示他是谁。
这是启示性的(revelational)。在启示中,十架是镜片,通过这镜片才能理解上帝和人。同时,这也是关系性的(relational),两类神学家的基本区别不能随便简化成教义区分。这既与教义相连,又与个人信仰相连。这实际上恰恰决定了一个人在上帝面前是谁,在世界面前是谁。
这又带我们回到所有基督教教育的最基本目的上,以讲道为例:基督徒生活的特点就是基督徒认识到他们由于自己的自义只能在上帝面前被咒诅,因此他们在上帝面前悔改,调转方向用信心抓住基督。
这里的每一点都是教义性的,要求我们知道上帝是谁,我们为何被造,以及在堕落后我们该如何被上帝接纳为义。然而这里每一点又都是生存性的。律法令我们恐惧;福音带给我们安慰。
律法与福音是客观的真理,但它们却对人类最深层的存在产生影响。十架神学家对基督的认识就像妻子认识自己的丈夫一样:不仅当她看到他时能够认出他,而且她的心跳会加速,她的思绪里填满了美好的回忆、向往与期盼;多年之后,她对他认知增长,她的爱也随之增长。她对他的认知超越了概念性的知识,是包含事实的(factual),在她最深层的存在中影响着她。
这也应该是教会对基督,她的新郎,所当有的爱。
標籤: 神學入門、呂沛淵、Tabletalk、R.C. Sproul、林慈信、护教、学习、译作、
《路德的人生智慧》,
王一翻译,
要理問答教導,
Carl R. Trueman,
Luther on the Christian Life:Cross and Freedom
2019-08-14
我们在“做”教会吗?
文/Carl
Trueman 译/芥子 校/米利暗
本文是Carl Trueman博士在南岸改革宗长老会教会(Southside
Reformed Presbyterian Church)进行的一次讲道。编辑时略作删减。
我想从反思“我们‘做’教会吗”这个问题开始。如果你听过播客,逛过你家附近的基督徒书店,或者听过关于教会的讲座或者讲话,你一定会听到“做教会”这种说法。通常是这么说的:“我们需要一些新的做教会的方法”。我不想一开始就说这种说法是合理的、有效的。相反,我想问,这样的说法从根本上来说,真的恰当吗?我承认,一开始的时候,人们用这种表达,是在问一个合理的问题:需不需要反思教会里面的各种设置是如何产生以至发展成今天这样的?当然,从某种角度说,我们也是做教会的。在周日,我们会选择固定的时间去参加聚会,还有其他很多教会生活的内容,都需要人的参与。但问题往往是,我们常常让一些日常语言的表达,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我们对更深的真理的认识,那就是:是神在掌管教会,教会是神的创造,是神的行动。除非我们明白这一点,并以此为基础思考所有关于教会的问题和解决困扰;否则,就会不断遇到诸如“为什么周日去教会比在其他场所参加某种查经更重要”这样的问题。我们就总会不知道为什么在教会中一些事情比另一些事情更重要。对教会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们也会感到茫然。
几年前我参加过一个有趣的小组讨论,成员是两个超大型教会的牧师,还有一个自由浸信会会友。大家讨论各种关于教会的问题。那两个大教会的牧师,他们的神学背景是加尔文主义,但让我震惊的是,他们谈得最多的是怎么做教会。而我最认同的却是那位浸信会会友。因为他回答的时候,一开始就说,如果你要谈关于教会的问题,首先应该看使徒书信,从那里找答案。但另外两位先生表示:“我们当然知道那个内容,但是我们是这样做的,而且有效。”他们这样对待教会的态度,吓坏了我。对他们来说教会是他们必须要做的什么,并且方式是观察在当下做什么最“有效”,而我和那位浸信会会友认为,我们需要回到圣经里面,因为不管现在的环境如何影响我们,如何碰巧促成了一些事情,我们相信,服事教会的基础是查考圣经。这反映出,我和他认识到,教会首先是神的创造,而不是人对神已赐恩典的回应。
我希望你们跟我一起翻开圣经。我想从歌罗西书开始,来看“教会是神的创造”这一神学内容。然后会看提摩太前后书,看使徒书信里对于教会最明白和有效的说明。让我们从歌罗西书1:9开始读:
因此,我们自从听见的日子,也就为你们不住地祷告祈求,愿你们在一切属灵的智慧悟性上,满心知道神的旨意,好叫你们行事为人对得起主,凡事蒙他喜悦,在一切善事上结果子,渐渐地多知道神,照他荣耀的权能,得以在各样的力上加力,好叫你们凡事欢欢喜喜地忍耐宽容,又感谢父,叫我们能与众圣徒在光明中同得基业。他救我们脱离黑暗的权势,把我们迁到他爱子的国里,我们在爱子里得蒙救赎,罪过得以赦免。(西1:9-14)
保罗在这里说,他因着神为歌罗西人所做并且还在继续做的事,而感谢赞美神。然后,在15节:“爱子是那不能看见之神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这是前面经文的基础,也是保罗对基督的认识。“因为万有都是靠他造的,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一概都是藉他造的,又是为他造的。他在万有之先,万有也靠他而立。”(西1:16-18)保罗在歌罗西书中,将基督和他所统治的受造界进行了一个伟大的对比,也在说明基督和他在教会中的地位。如果我们能明白保罗对基督的认识,就有了很好的基础来理解“教会是神的行动”这一点。“形像”这个词出现在15节,他是“那不能看见之神的像”,然后说,他“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首生”这个词会让一些刚信主的人迷惑,他们首先会想到自己首生的孩子——长子。妻子怀孕,然后生出这个孩子,存在一个时间顺序。但是我认为,在圣经中,“首生”的意思是指某种超越性,而不必然跟时间有关。在出埃及记4:22,摩西被神呼召去见法老之时,神告诉摩西,要对法老说:“耶和华这样说:‘以色列是我的儿子,我的长子’。”我们知道。以色列不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国家,而是从亚伯拉罕、以撒那里延续下来,然后才是以色列。但是神这么说,是在告诉法老,以色列是有特殊地位的,以色列与其他存在是不同的。所以,在这里,这种创造不是指(时间顺序上)暂时的优先性。事实上,保罗接着指出,一切都是由他(基督)而造的,他在万有以先。
保罗谈到这点,也意在反对歌罗西的一些假教师,我们不知道他们是谁、具体做了什么,但他们好像在传“只靠基督(救恩)是不够的”。保罗的目的是,强调只靠耶稣就足够了,因为一切都是从他而造的;换言之,他就是神。(保罗在其他书信中,也谈到基督是第二亚当。)当保罗谈及“形像”这个词,我们会想到创世记中关于亚当的记述。而在罗马书5章和哥林多前书15章,保罗将亚当和基督进行对比,指出基督是形像的承载者,正如亚当是形像的承载者一样。如果你是歌罗西的基督徒,有人读这封信给你听,当你听到“形像”这个词的时候,你会迅速想到伊甸园,人类的第一个代表。保罗在这里指出基督不仅仅是作为造物主的神,他也是亚当这一全人类代表的“后裔”。这样,我们可以说,论救恩,基督有创造性的优先权,正如论创造,他有创造性的优先权。所以自18节往后,保罗从讨论创造、基督在创造中的超越性,开始聚焦到教会。保罗将基督和教会紧密关联起来。
第一点,保罗说,基督是教会的头,这是非常重要的表达,对理解“教会”来说非常重要。教会是基督的身体,基督是教会的头。保罗在这里谈的是,教会中的权柄问题。我们来思想“头”这个词,如果你是某个部门的头,意思是,你是管理这个部门的。我是威斯敏斯特神学院教会历史系的头,实际上,我的两个同事一个是校长,一个是副校长,都是我的上级。但理论上来说,当遇到教会历史方面的问题,我会告诉他们怎么做,如果我不敢这么做,我就要丢饭碗了。如果你在一个部门,你们部门的头就会领导你和管理你;而基督对整个受造界拥有绝对的主权,因此,我们也必须谈他对教会的绝对的主权。
教会也是神的创造,基督是她的源头。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他指出了地上教会真正的背景——教会是神的创造,她不是人的组织,也不是人聚集起来对神的回应。我觉得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很多人认为,教会是人对神的回应,而实际上教会是神的创造,基督是教会的头。如果你不懂这一点,你就会陷入到非常大的困扰中,完全不会知道怎么“做”教会。一个人服事教会是顺服神对教会的旨意,我想《海德堡要理问答》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好,我带着敬畏的心说,它是圣经以外最棒的书之一。《海德堡理要理问答》分为三个部分,开头有个引言,但主要有三部分,这三部分被称做“痛苦(grief)、恩典(grace)和感激(gratitude)”。这三个是押头韵的,但其实说是“悲惨(misery)、恩典和感激”更准确。第一部分主要讲人堕落后的悲惨处境;第二部分讲神出于他权能的恩典的干预,使人脱离悲惨的境况;第三部分讲感激,即人对神的恩典的回应。这三部分结构非常优美。而其中关于教会的内容,放在第二部分。这样的话,纵观整个《海德堡要理问答》会发现它在强调一个事实:教会不是对神恩典的回应,教会就是神恩典的行动。这就是讲道很重要的原因,讲道不是回应神的恩典,而是神恩典的管道。受洗和圣餐礼也是恩典的管道,那不是我们做来显示我们基督徒身份和相互鼓励的事情,而是出于他绝对的主权,用来赐福教会、维护教会的管道。
所以首先要明白基督是教会的头,教会与基督的创造是对应的,在歌罗西书中,教会被解释成神的创造。从根本上来说,教会是神在做,而不是我们在做。这不是说我们什么都不做,我们也唱诗赞美,我也相信牧师们会预备他的讲章,也会预备一些其他的事情。我们当然会做一些事情,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教会是神在掌管。
第二点,默想一下,基督是教会的头。你是一个部门的头,你会做什么?你会看手册,不是吗?你部门的头会弄这些内容,好让部门的各个成员了解要如何运作。我是历史系的头,我其实没有下属,但我想如果我有,他们应该看我编的教学手册,以便知道在课堂上要做什么。所以,作为头的一部分工作,就是领导和给予提示。基督是教会的头,整个歌罗西书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去哪里找服事教会的原则。我们服事教会实际就是立志顺服神,通过他的话中给我们的指示来做。
有些事情很令人费解,有个上头条的大教会,他们治理委员会的几个牧师却向与教会毫不相关的人咨询意见。这个不合乎新约,不合乎!新约明确指示我们应该委身教会,而不是向任何外邦人求助。治理教会,应该查考圣经。我想这也提醒我们,基督在地上的名誉是与教会在地上的名誉息息相关的,这就是为什么教会必须按照新约的教导治理。因为基督的名是受教会影响的。想一想,如果你是一个部门的头,你的部门有一些人贪污并且被发现了,你的名誉就会受损。别人会认为你是一个无能或者不诚实的人。教会也是这样。这就是为什么甚至连天主教牧师的丑闻也会对教会带来巨大的亏损,因为它会被认为是反映了基督的名在地上的形像,不信主的人不懂得圣公会、改革宗和福音派与罗马天主教有什么差别。在他们眼里,我们都是教会里的人。所以教会里的任何一个人的败坏,都会对其他每一个公开承认基督之名的人造成亏损。所以,这也告诉我们,基督是教会的头,地上教会的名誉会影响耶稣基督的名在地上的形像。所以明白圣经对教会的定义是非常重要的,教会是神的恩典,需要被神的话管理。
保罗接着说,耶稣是首先从死里复活的,耶稣的复活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注意“头生”这个词再一次强调,基督对受造界有绝对超越的主权,在新创造里也是这样。基督的复活宣告死亡被打败,也向基督徒显示出他们的未来,表明那些跟随他的人会有的结局。你读歌罗西书的话,会发现保罗用了一个非常戏剧化的表达。保罗说,歌罗西人已经在耶稣基督里死并且复活了。想想这是多么有力的表达,你已经死了,并且复活了!在其他地方,保罗也在反对那些说复活已经过去的人。保罗不是说,复活已经完全成就了,但是他说了非常重要的一点:那些凭信心归给耶稣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死了,并且复活了!让我们再来想,这对我们理解教会有什么帮助。教会是什么?是那些凭信心归给基督的、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死并且复活了的人的聚集。这不是你做的事情,你做教会是做不到这样的程度的,死和复活是只有神的手才能成就的大能的彰显。
基督的复活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也跟圣经中其他的复活不一样。圣经中,书念妇人的儿子、睚鲁的女儿、拉撒路,他们全都是神出于自己的主权而复活的人,不是自己复活的。人自己做不了什么,是全然堕落无望的,不能为自己做什么,也不能为其他人做什么,只有神能使人复活。基督复活的身体,带着与之前那些复活之人不一样的形状。拉撒路后来死了,书念妇人的儿子死了,睚鲁的女儿也死了;而基督的复活是一个新的开始,显明那些凭信心归给他的人在某种程度上现在就已经死和复活了。这是神的作为,所以基督是教会的头,教会是神的行动。
在19节,“因为父喜欢叫一切的丰盛在他里面居住”。在基督里面神取了人的肉身,基督是神在肉身的显现,他实现了本该在亚当里有的神与人之间的完美关系。但此处不仅仅在说基督的同在,也在说明神在哪里显明自己。“充满”这个词在旧约里面常指神的存在,耶利米书23-24章,神说:“人岂能在隐秘处藏身,使我看不见他呢?”神宣告说:“我岂不充满天地吗?”神无处不在。但是思想“充满”这个词,看哈该书会发现它应用于圣殿,圣殿是指神作为立约的神,与他百姓同住的地方。他选择住在那里。他有主权选择住在圣殿中的约柜里,那是他降卑自己,与百姓同在的地方。从广义上来说,神无处不在,但是他特别地在圣殿里,在约柜中。所以在新约,圣殿和约柜的预表被基督成就了。神在约中的显现不再被限制在圣殿中,不再是只以真理意义上的方式在那里与人交往,我们在基督里实实在在地认识他。这对认识教会的帮助是什么?约翰福音16:5-7:“现今我往差我来的父那里去,你们中间并没有人问我:‘你往哪里去?’只因我将这事告诉你们,你们就满心忧愁。然而我将真情告诉你们,我去是与你们有益的。我若不去,保惠师就不到你们这里来;我若去,就差他来。”我们都知道,这是基督在被卖之前对他门徒进行的最后一次伟大的讲论。他明确地告诉门徒,自己将离开,他们会遇到很大的艰难,他如此说:“现今我往差我来的父那里去,你们中间并没有人问我:‘你往哪里去?’只因我将这事告诉你们,你们就满心忧愁。然而我将真情告诉你们,我去是与你们有益的。我若不去,保惠师就不到你们这里来;我若去,就差他来。”随着基督的升天,地理界限被废除了,神的灵可以使基督在“新圣殿”里出现在任何他想出现的地方。基督的身体是什么?这个殿是什么?就是教会。这就是保罗对教会的描述。教会是神的灵居住的地方,再次地,我们看到教会不是我们要做的,教会是神选择藉着他的灵居住的地方。出于个人主义的倾向,我们经常会认为我们自己是圣灵的殿,这当然没错,但是你仔细看,保罗在这里的用语“圣灵的殿”和“身体”,他的意思是更广的,不仅仅是指个人性的,而是指教会整体,教会是神的创造。
所以这里第一方面的内容,就是教会是神的创造,我们必须意识到不是我们在做教会。神使我们转向他,我们会做一些事,如敬拜、读经,但是教会真正的掌管者是神自己,不是一些暗示,而是他本身。所以,教会要按照神的指示来治理,因为教会是他的。基督是教会的头,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是神的圣灵居住的地方,是神的创造,因此被神的律法掌管。
我们应该如何做?
我想谈的第二方面的内容是:因此,教会应该是什么样的?我想让大家跟我一起查考新约来确认这点。我教授的教会历史通常是从公元100年开始。在威斯敏斯特神学院,我要教公元100年到1700年之间所有与教会历史相关的内容。使徒书信很好地反映了初代教会的样子。你想知道教会应该是什么样的吗?那就应该看这些书信,因为它们的写作背景,使我们可以看到这点。假设你是一个公元65年归信的基督徒,你听到保罗、彼得或者是其他初代圣徒的讲道,甚至只是一个无名之人的讲道,你听了福音,加入了当地的一个教会。那时一切都很简单,因为保罗、彼得这些使徒们都在环地中海一带,他们都认识耶稣。在耶稣早年的事工期间,保罗还不是耶稣的门徒,但是他在去大马士革的路上遇见了耶稣;彼得是耶稣的朋友,他是“圈内人”。他们有权柄,有问题可以直接问他们。那么,我们怎么衡量这些书信的份量呢?应当知道,这些人有使徒的权柄,因为他们是直接被主耶稣基督任命的。
如果你在公元65年信主,之后又活了40年,你会经历到教会历史上最巨大的改变。我教授教会历史上所有重大的改变。16世纪的福音再发现,它使人们苏醒;也教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的启蒙运动,它毁了很多(教会的)东西。但是对于公元80年到120年这个戏剧性的阶段资料却很少。这段时间使徒们去世了,此时,“我们怎么做教会”这个问题就出现了,并且很紧急。因为此时,权柄的问题变得非常尖锐,人们开始问,基督是教会的头,但我们处在新世纪的开端,虽然知道基督是教会的头,但是我们看不到基督,他不是在这里走来走去,可以随时问他问题。我们中没有任何人直接见过他,“我们如何做教会?”在这个问题上,让我们来看新约一些信件的内容。这些信件就是教牧书信。比如提摩太前后书、提多书,这些使徒书信非常有价值,因为这些信给的是一个没有使徒,没有保罗的世界。
“我们要如何建立下一代人的信心?”我会看一个英国杂志,有一整页是瑞士手表公司百达翡丽做的广告。这个公司有非常棒的广告,一看就猜得到他们的手表很贵。因为这个广告是这样说的——“你从未真正持有一只百达翡丽手表。你只是帮你的后人保管它。”这个广告比较庸俗,但是个不错的广告。福音,关于耶稣基督的宝贝,教会从来不曾真正地持有它,教会只是为下一代保管它。保罗写这些教牧书信的时候,我想他在想,如今使徒们都要去世了,如何确保教会可以将福音传承下去。现在去典型的基督徒书店,你会发现很多关于“耶稣的呼召”的书,都是讲“怎样使教会增长”、“怎样做教会”这样的问题,有大量的书在讲这些内容。保罗通过三封简短的书信解决了这个问题,很令人震惊,不是吗?我觉得好好研读提摩太前后书、提多书,比看那些写怎样做教会的书要受益得多。
保罗谈的是任命监督和执事的问题。请翻到提摩太前书3章。保罗就要离世,我们要怎么做教会?我们知道基督是教会的头,想要以看重基督的权柄、荣耀、公义的方式来行动。服事教会最重要的事是什么?我想保罗会说,需要做两件事:讲我们的话,选正确的人。请听下面的内容,这是带着信心的宣告:
“人若想要得监工的职分,就是羡慕善工。”这话是可信的。作监督的,必须无可指责,只作一个妇人的丈夫,有节制,自守,端正,乐意接待远人,善于教导,不因酒滋事、不打人,只要温和,不争竞、不贪财,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儿女凡事端庄、顺服。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会呢?初入教的不可做监督,恐怕他自高自大,就落在魔鬼所受的刑罚里。监督也必须在教外有好名声,恐怕被人毁谤,落在魔鬼的网罗里。(提前3:1-7)
保罗说,做执事的也是如此。我总结了保罗说的话。我教会的一个长老对我的总结很不满意。但我还是说,保罗在找君子(vanilla
men)来治理教会。看看保罗提出的要求,你会发现他不是在找完美的人。他在找的是如此单纯,甚至不惹人注意的人。那是什么样的人?无可指责,只作一个妇人的丈夫,没有诟病之处,有节制,有善行,乐意接待远人,能具体地教导人,说话得体又有说服力,最重要的是,他持守作为基督徒该持守的一切。这就是保罗的意思。
与此相反,今天的人说,要做好教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我最近读了一个教会的文件,里面说我们需要一些有进取心、有活力、有创造力的企业家来领导教会。不,那不是保罗说的!保罗说的是,需要单纯、保守、可信的人治理教会,那种持守一切、生命样式可供其他信徒学习的人。保罗为什么说这些?从神学上来说,我想,因为他非常清楚教会是神的创造。因此我们愿意听从保罗的教导。你愿意按着圣经的教导治理教会吗?
第二点是,保罗完全确信,神出于他对教会绝对的主权,一定能看顾她平安地完成使命。如果教会不是神自己的行动,圣经里的应许就不可靠了。马太福音16:18说:“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如果教会是人的行动,神就不会这样应许,而他能如此说,是因为他自己会保守教会。所以保罗找教会的带领人,不是在找有创造力和活力的企业家型的人,而是希望这人有一双在神学和生命样式上都保守、平稳的手来护理教会。
总结
所以,到此我们作一个总结。当论到怎么做教会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明白,教会不是我们在做,本质上,是神在做。我总在想,我甚至可以从亚伯拉罕开始讲,来看神在整个历史中的拣选,直到他拣选了教会,看他选择让教会成为什么样。基督是教会的头,所以人做不了教会。基督是教会的头,他像创造宇宙万物一样创造了教会,是他在做教会而不是我们。因此需要明白的第二点是,我们要按照神的话治理教会。回顾一下我一开始说的那个小组,我和那些与我看法不一致之人的区别是,我认为教会是神的工作,他们是正直人,但他们认为教会是人的作为,为回应神在基督里所赐下的恩典。这也是他们在很多事上迷茫不定的原因。最后,教会是神的工作,这应该给予我们极大的鼓舞。因为如果是靠我们自己做教会,神的应许必定落空。正是因为教会在神手里,我们确信他必带领、看护。
让我们以祷告结束今天的讲论:
主,我们因你的儿子,主耶稣基督,赞美你。我们感谢他的创造之工,感谢他通过自己的死和复活,使教会得以建立和成长,如今也藉着话语管理我们。主,我们向你祈求,求你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这个真理,求你赦免我们对它的忽略,或者像不曾明白它一般地生活。靠着你圣灵的能力我们向你祈求,主啊,使我们在未来的日子,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每一年,都更活在这个真理中。奉耶稣的名祈求。阿们!
標籤: 神學入門、呂沛淵、Tabletalk、R.C. Sproul、林慈信、护教、学习、译作、
教會,
Carl R. Trueman
2018-06-04
我们在“做”教会吗?
文/卡尔•楚曼(Carl Trueman) 译/芥子 校/米利暗
本文是卡尔•楚曼博士在南岸改革宗长老会教会(Southside
Reformed Presbyterian Church)进行的一次讲道。
我们在“做”教会吗?
我想从反思“我们‘做’教会吗”这个问题开始。如果你听过播客,逛过你家附近的基督徒书店,或者听过关于教会的讲座或者讲话,你一定会听到“做教会”这种说法。通常是这么说的:“我们需要一些新的做教会的方法”。我不想一开始就说这种说法是合理的、有效的。相反,我想问,这样的说法从根本上来说,真的恰当吗?我承认,一开始的时候,人们用这种表达,是在问一个合理的问题:需不需要反思教会里面的各种设置是如何产生以至发展成今天这样的?当然,从某种角度说,我们也是做教会的。在周日,我们会选择固定的时间去参加聚会,还有其他很多教会生活的内容,都需要人的参与。但问题往往是,我们常常让一些日常语言的表达,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我们对更深的真理的认识,那就是:是神在掌管教会,教会是神的创造,是神的行动。除非我们明白这一点,并以此为基础思考所有关于教会的问题和解决困扰;否则,就会不断遇到诸如“为什么周日去教会比在其他场所参加某种查经更重要”这样的问题。我们就总会不知道为什么在教会中一些事情比另一些事情更重要。对教会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们也会感到茫然。
几年前我参加过一个有趣的小组讨论,成员是两个超大型教会的牧师,还有一个自由浸信会会友。大家讨论各种关于教会的问题。那两个大教会的牧师,他们的神学背景是加尔文主义,但让我震惊的是,他们谈得最多的是怎么做教会。而我最认同的却是那位浸信会会友。因为他回答的时候,一开始就说,如果你要谈关于教会的问题,首先应该看使徒书信,从那里找答案。但另外两位先生表示:“我们当然知道那个内容,但是我们是这样做的,而且有效。”他们这样对待教会的态度,吓坏了我。对他们来说教会是他们必须要做的什么,并且方式是观察在当下做什么最“有效”,而我和那位浸信会会友认为,我们需要回到圣经里面,因为不管现在的环境如何影响我们,如何碰巧促成了一些事情,我们相信,服事教会的基础是查考圣经。这反映出,我和他认识到,教会首先是神的创造,而不是人对神已赐恩典的回应。
我希望你们跟我一起翻开圣经。我想从歌罗西书开始,来看“教会是神的创造”这一神学内容。然后会看提摩太前后书,看使徒书信里对于教会最明白和有效的说明。让我们从歌罗西书1:9开始读:
因此,我们自从听见的日子,也就为你们不住地祷告祈求,愿你们在一切属灵的智慧悟性上,满心知道神的旨意,好叫你们行事为人对得起主,凡事蒙他喜悦,在一切善事上结果子,渐渐地多知道神,照他荣耀的权能,得以在各样的力上加力,好叫你们凡事欢欢喜喜地忍耐宽容,又感谢父,叫我们能与众圣徒在光明中同得基业。他救我们脱离黑暗的权势,把我们迁到他爱子的国里,我们在爱子里得蒙救赎,罪过得以赦免。(西1:9-14)
保罗在这里说,他因着神为歌罗西人所做并且还在继续做的事,而感谢赞美神。然后,在15节:“爱子是那不能看见之神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这是前面经文的基础,也是保罗对基督的认识。“因为万有都是靠他造的,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一概都是藉他造的,又是为他造的。他在万有之先,万有也靠他而立。”(西1:16-18)保罗在歌罗西书中,将基督和他所统治的受造界进行了一个伟大的对比,也在说明基督和他在教会中的地位。如果我们能明白保罗对基督的认识,就有了很好的基础来理解“教会是神的行动”这一点。“形像”这个词出现在15节,他是“那不能看见之神的像”,然后说,他“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首生”这个词会让一些刚信主的人迷惑,他们首先会想到自己首生的孩子——长子。妻子怀孕,然后生出这个孩子,存在一个时间顺序。但是我认为,在圣经中,“首生”的意思是指某种超越性,而不必然跟时间有关。在出埃及记4:22,摩西被神呼召去见法老之时,神告诉摩西,要对法老说:“耶和华这样说:‘以色列是我的儿子,我的长子’。”我们知道。以色列不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国家,而是从亚伯拉罕、以撒那里延续下来,然后才是以色列。但是神这么说,是在告诉法老,以色列是有特殊地位的,以色列与其他存在是不同的。所以,在这里,这种创造不是指(时间顺序上)暂时的优先性。事实上,保罗接着指出,一切都是由他(基督)而造的,他在万有以先。
保罗谈到这点,也意在反对歌罗西的一些假教师,我们不知道他们是谁、具体做了什么,但他们好像在传“只靠基督(救恩)是不够的”。保罗的目的是,强调只靠耶稣就足够了,因为一切都是从他而造的;换言之,他就是神。(保罗在其他书信中,也谈到基督是第二亚当。)当保罗谈及“形像”这个词,我们会想到创世记中关于亚当的记述。而在罗马书5章和哥林多前书15章,保罗将亚当和基督进行对比,指出基督是形像的承载者,正如亚当是形像的承载者一样。如果你是歌罗西的基督徒,有人读这封信给你听,当你听到“形像”这个词的时候,你会迅速想到伊甸园,人类的第一个代表。保罗在这里指出基督不仅仅是作为造物主的神,他也是亚当这一全人类代表的“后裔”。这样,我们可以说,论救恩,基督有创造性的优先权,正如论创造,他有创造性的优先权。所以自18节往后,保罗从讨论创造、基督在创造中的超越性,开始聚焦到教会。保罗将基督和教会紧密关联起来。
第一点,保罗说,基督是教会的头,这是非常重要的表达,对理解“教会”来说非常重要。教会是基督的身体,基督是教会的头。保罗在这里谈的是,教会中的权柄问题。我们来思想“头”这个词,如果你是某个部门的头,意思是,你是管理这个部门的。我是威斯敏斯特神学院教会历史系的头,实际上,我的两个同事一个是校长,一个是副校长,都是我的上级。但理论上来说,当遇到教会历史方面的问题,我会告诉他们怎么做,如果我不敢这么做,我就要丢饭碗了。如果你在一个部门,你们部门的头就会领导你和管理你;而基督对整个受造界拥有绝对的主权,因此,我们也必须谈他对教会的绝对的主权。
教会也是神的创造,基督是她的源头。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他指出了地上教会真正的背景——教会是神的创造,她不是人的组织,也不是人聚集起来对神的回应。我觉得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很多人认为,教会是人对神的回应,而实际上教会是神的创造,基督是教会的头。如果你不懂这一点,你就会陷入到非常大的困扰中,完全不会知道怎么“做”教会。一个人服事教会是顺服神对教会的旨意,我想《海德堡要理问答》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好,我带着敬畏的心说,它是圣经以外最棒的书之一。《海德堡理要理问答》分为三个部分,开头有个引言,但主要有三部分,这三部分被称做“痛苦(grief)、恩典(grace)和感激(gratitude)”。这三个是押头韵的,但其实说是“悲惨(misery)、恩典和感激”更准确。第一部分主要讲人堕落后的悲惨处境;第二部分讲神出于他权能的恩典的干预,使人脱离悲惨的境况;第三部分讲感激,即人对神的恩典的回应。这三部分结构非常优美。而其中关于教会的内容,放在第二部分。这样的话,纵观整个《海德堡要理问答》会发现它在强调一个事实:教会不是对神恩典的回应,教会就是神恩典的行动。这就是讲道很重要的原因,讲道不是回应神的恩典,而是神恩典的管道。受洗和圣餐礼也是恩典的管道,那不是我们做来显示我们基督徒身份和相互鼓励的事情,而是出于他绝对的主权,用来赐福教会、维护教会的管道。
所以首先要明白基督是教会的头,教会与基督的创造是对应的,在歌罗西书中,教会被解释成神的创造。从根本上来说,教会是神在做,而不是我们在做。这不是说我们什么都不做,我们也唱诗赞美,我也相信牧师们会预备他的讲章,也会预备一些其他的事情。我们当然会做一些事情,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教会是神在掌管。
第二点,默想一下,基督是教会的头。你是一个部门的头,你会做什么?你会看手册,不是吗?你部门的头会弄这些内容,好让部门的各个成员了解要如何运作。我是历史系的头,我其实没有下属,但我想如果我有,他们应该看我编的教学手册,以便知道在课堂上要做什么。所以,作为头的一部分工作,就是领导和给予提示。基督是教会的头,整个歌罗西书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去哪里找服事教会的原则。我们服事教会实际就是立志顺服神,通过他的话中给我们的指示来做。
有些事情很令人费解,有个上头条的大教会,他们治理委员会的几个牧师却向与教会毫不相关的人咨询意见。这个不合乎新约,不合乎!新约明确指示我们应该委身教会,而不是向任何外邦人求助。治理教会,应该查考圣经。我想这也提醒我们,基督在地上的名誉是与教会在地上的名誉息息相关的,这就是为什么教会必须按照新约的教导治理。因为基督的名是受教会影响的。想一想,如果你是一个部门的头,你的部门有一些人贪污并且被发现了,你的名誉就会受损。别人会认为你是一个无能或者不诚实的人。教会也是这样。这就是为什么甚至连天主教牧师的丑闻也会对教会带来巨大的亏损,因为它会被认为是反映了基督的名在地上的形像,不信主的人不懂得圣公会、改革宗和福音派与罗马天主教有什么差别。在他们眼里,我们都是教会里的人。所以教会里的任何一个人的败坏,都会对其他每一个公开承认基督之名的人造成亏损。所以,这也告诉我们,基督是教会的头,地上教会的名誉会影响耶稣基督的名在地上的形像。所以明白圣经对教会的定义是非常重要的,教会是神的恩典,需要被神的话管理。
保罗接着说,耶稣是首先从死里复活的,耶稣的复活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注意“头生”这个词再一次强调,基督对受造界有绝对超越的主权,在新创造里也是这样。基督的复活宣告死亡被打败,也向基督徒显示出他们的未来,表明那些跟随他的人会有的结局。你读歌罗西书的话,会发现保罗用了一个非常戏剧化的表达。保罗说,歌罗西人已经在耶稣基督里死并且复活了。想想这是多么有力的表达,你已经死了,并且复活了!在其他地方,保罗也在反对那些说复活已经过去的人。保罗不是说,复活已经完全成就了,但是他说了非常重要的一点:那些凭信心归给耶稣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死了,并且复活了!让我们再来想,这对我们理解教会有什么帮助。教会是什么?是那些凭信心归给基督的、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死并且复活了的人的聚集。这不是你做的事情,你做教会是做不到这样的程度的,死和复活是只有神的手才能成就的大能的彰显。
基督的复活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也跟圣经中其他的复活不一样。圣经中,书念妇人的儿子、睚鲁的女儿、拉撒路,他们全都是神出于自己的主权而复活的人,不是自己复活的。人自己做不了什么,是全然堕落无望的,不能为自己做什么,也不能为其他人做什么,只有神能使人复活。基督复活的身体,带着与之前那些复活之人不一样的形状。拉撒路后来死了,书念妇人的儿子死了,睚鲁的女儿也死了;而基督的复活是一个新的开始,显明那些凭信心归给他的人在某种程度上现在就已经死和复活了。这是神的作为,所以基督是教会的头,教会是神的行动。
在19节,“因为父喜欢叫一切的丰盛在他里面居住”。在基督里面神取了人的肉身,基督是神在肉身的显现,他实现了本该在亚当里有的神与人之间的完美关系。但此处不仅仅在说基督的同在,也在说明神在哪里显明自己。“充满”这个词在旧约里面常指神的存在,耶利米书23-24章,神说:“人岂能在隐秘处藏身,使我看不见他呢?”神宣告说:“我岂不充满天地吗?”神无处不在。但是思想“充满”这个词,看哈该书会发现它应用于圣殿,圣殿是指神作为立约的神,与他百姓同住的地方。他选择住在那里。他有主权选择住在圣殿中的约柜里,那是他降卑自己,与百姓同在的地方。从广义上来说,神无处不在,但是他特别地在圣殿里,在约柜中。所以在新约,圣殿和约柜的预表被基督成就了。神在约中的显现不再被限制在圣殿中,不再是只以真理意义上的方式在那里与人交往,我们在基督里实实在在地认识他。这对认识教会的帮助是什么?约翰福音16:5-7:“现今我往差我来的父那里去,你们中间并没有人问我:‘你往哪里去?’只因我将这事告诉你们,你们就满心忧愁。然而我将真情告诉你们,我去是与你们有益的。我若不去,保惠师就不到你们这里来;我若去,就差他来。”我们都知道,这是基督在被卖之前对他门徒进行的最后一次伟大的讲论。他明确地告诉门徒,自己将离开,他们会遇到很大的艰难,他如此说:“现今我往差我来的父那里去,你们中间并没有人问我:‘你往哪里去?’只因我将这事告诉你们,你们就满心忧愁。然而我将真情告诉你们,我去是与你们有益的。我若不去,保惠师就不到你们这里来;我若去,就差他来。”随着基督的升天,地理界限被废除了,神的灵可以使基督在“新圣殿”里出现在任何他想出现的地方。基督的身体是什么?这个殿是什么?就是教会。这就是保罗对教会的描述。教会是神的灵居住的地方,再次地,我们看到教会不是我们要做的,教会是神选择藉着他的灵居住的地方。出于个人主义的倾向,我们经常会认为我们自己是圣灵的殿,这当然没错,但是你仔细看,保罗在这里的用语“圣灵的殿”和“身体”,他的意思是更广的,不仅仅是指个人性的,而是指教会整体,教会是神的创造。
所以这里第一方面的内容,就是教会是神的创造,我们必须意识到不是我们在做教会。神使我们转向他,我们会做一些事,如敬拜、读经,但是教会真正的掌管者是神自己,不是一些暗示,而是他本身。所以,教会要按照神的指示来治理,因为教会是他的。基督是教会的头,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是神的圣灵居住的地方,是神的创造,因此被神的律法掌管。
我们应该如何做?
我想谈的第二方面的内容是:因此,教会应该是什么样的?我想让大家跟我一起查考新约来确认这点。我教授的教会历史通常是从公元100年开始。在威斯敏斯特神学院,我要教公元100年到1700年之间所有与教会历史相关的内容。使徒书信很好地反映了初代教会的样子。你想知道教会应该是什么样的吗?那就应该看这些书信,因为它们的写作背景,使我们可以看到这点。假设你是一个公元65年归信的基督徒,你听到保罗、彼得或者是其他初代圣徒的讲道,甚至只是一个无名之人的讲道,你听了福音,加入了当地的一个教会。那时一切都很简单,因为保罗、彼得这些使徒们都在环地中海一带,他们都认识耶稣。在耶稣早年的事工期间,保罗还不是耶稣的门徒,但是他在去大马士革的路上遇见了耶稣;彼得是耶稣的朋友,他是“圈内人”。他们有权柄,有问题可以直接问他们。那么,我们怎么衡量这些书信的份量呢?应当知道,这些人有使徒的权柄,因为他们是直接被主耶稣基督任命的。
如果你在公元65年信主,之后又活了40年,你会经历到教会历史上最巨大的改变。我教授教会历史上所有重大的改变。16世纪的福音再发现,它使人们苏醒;也教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的启蒙运动,它毁了很多(教会的)东西。但是对于公元80年到120年这个戏剧性的阶段资料却很少。这段时间使徒们去世了,此时,“我们怎么做教会”这个问题就出现了,并且很紧急。因为此时,权柄的问题变得非常尖锐,人们开始问,基督是教会的头,但我们处在新世纪的开端,虽然知道基督是教会的头,但是我们看不到基督,他不是在这里走来走去,可以随时问他问题。我们中没有任何人直接见过他,“我们如何做教会?”在这个问题上,让我们来看新约一些信件的内容。这些信件就是教牧书信。比如提摩太前后书、提多书,这些使徒书信非常有价值,因为这些信给的是一个没有使徒,没有保罗的世界。
“我们要如何建立下一代人的信心?”我会看一个英国杂志,有一整页是瑞士手表公司百达翡丽做的广告。这个公司有非常棒的广告,一看就猜得到他们的手表很贵。因为这个广告是这样说的——“你从未真正持有一只百达翡丽手表。你只是帮你的后人保管它。”这个广告比较庸俗,但是个不错的广告。福音,关于耶稣基督的宝贝,教会从来不曾真正地持有它,教会只是为下一代保管它。保罗写这些教牧书信的时候,我想他在想,如今使徒们都要去世了,如何确保教会可以将福音传承下去。现在去典型的基督徒书店,你会发现很多关于“耶稣的呼召”的书,都是讲“怎样使教会增长”、“怎样做教会”这样的问题,有大量的书在讲这些内容。保罗通过三封简短的书信解决了这个问题,很令人震惊,不是吗?我觉得好好研读提摩太前后书、提多书,比看那些写怎样做教会的书要受益得多。
保罗谈的是任命监督和执事的问题。请翻到提摩太前书3章。保罗就要离世,我们要怎么做教会?我们知道基督是教会的头,想要以看重基督的权柄、荣耀、公义的方式来行动。服事教会最重要的事是什么?我想保罗会说,需要做两件事:讲我们的话,选正确的人。请听下面的内容,这是带着信心的宣告:
“人若想要得监工的职分,就是羡慕善工。”这话是可信的。作监督的,必须无可指责,只作一个妇人的丈夫,有节制,自守,端正,乐意接待远人,善于教导,不因酒滋事、不打人,只要温和,不争竞、不贪财,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儿女凡事端庄、顺服。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会呢?初入教的不可做监督,恐怕他自高自大,就落在魔鬼所受的刑罚里。监督也必须在教外有好名声,恐怕被人毁谤,落在魔鬼的网罗里。(提前3:1-7)
保罗说,做执事的也是如此。我总结了保罗说的话。我教会的一个长老对我的总结很不满意。但我还是说,保罗在找君子(vanilla men)来治理教会。看看保罗提出的要求,你会发现他不是在找完美的人。他在找的是如此单纯,甚至不惹人注意的人。那是什么样的人?无可指责,只作一个妇人的丈夫,没有诟病之处,有节制,有善行,乐意接待远人,能具体地教导人,说话得体又有说服力,最重要的是,他持守作为基督徒该持守的一切。这就是保罗的意思。
与此相反,今天的人说,要做好教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我最近读了一个教会的文件,里面说我们需要一些有进取心、有活力、有创造力的企业家来领导教会。不,那不是保罗说的!保罗说的是,需要单纯、保守、可信的人治理教会,那种持守一切、生命样式可供其他信徒学习的人。保罗为什么说这些?从神学上来说,我想,因为他非常清楚教会是神的创造。因此我们愿意听从保罗的教导。你愿意按着圣经的教导治理教会吗?
第二点是,保罗完全确信,神出于他对教会绝对的主权,一定能看顾她平安地完成使命。如果教会不是神自己的行动,圣经里的应许就不可靠了。马太福音16:18说:“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如果教会是人的行动,神就不会这样应许,而他能如此说,是因为他自己会保守教会。所以保罗找教会的带领人,不是在找有创造力和活力的企业家型的人,而是希望这人有一双在神学和生命样式上都保守、平稳的手来护理教会。
总结
所以,到此我们作一个总结。当论到怎么做教会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明白,教会不是我们在做,本质上,是神在做。我总在想,我甚至可以从亚伯拉罕开始讲,来看神在整个历史中的拣选,直到他拣选了教会,看他选择让教会成为什么样。基督是教会的头,所以人做不了教会。基督是教会的头,他像创造宇宙万物一样创造了教会,是他在做教会而不是我们。因此需要明白的第二点是,我们要按照神的话治理教会。回顾一下我一开始说的那个小组,我和那些与我看法不一致之人的区别是,我认为教会是神的工作,他们是正直人,但他们认为教会是人的作为,为回应神在基督里所赐下的恩典。这也是他们在很多事上迷茫不定的原因。最后,教会是神的工作,这应该给予我们极大的鼓舞。因为如果是靠我们自己做教会,神的应许必定落空。正是因为教会在神手里,我们确信他必带领、看护。
让我们以祷告结束今天的讲论:
主,我们因你的儿子,主耶稣基督,赞美你。我们感谢他的创造之工,感谢他通过自己的死和复活,使教会得以建立和成长,如今也藉着话语管理我们。主,我们向你祈求,求你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这个真理,求你赦免我们对它的忽略,或者像不曾明白它一般地生活。靠着你圣灵的能力我们向你祈求,主啊,使我们在未来的日子,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每一年,都更活在这个真理中。奉耶稣的名祈求。阿们!
標籤: 神學入門、呂沛淵、Tabletalk、R.C. Sproul、林慈信、护教、学习、译作、
教會,
Carl R. Trueman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