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牧者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牧者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03-24


牧者的恳求

洛杉矶华宗恩约教会主讲道|加拉太书| 2020.03.22|

经文:加4:12-20
标题:牧者的恳求

前言

在前面一段冷静、理性的、晓之以理的神学论证中,保罗提醒加拉太人曾经在“世俗小学”的奴役下,想使他们调转离开福音的脚步。而在这一段经文中,我们看到了保罗柔软的内心,他以动之以情的方式,提醒加拉太人回想曾经和保罗在一起的时光。加拉太人曾经因为福音而热心的接待保罗,而如今,被那些假教师们虚情假意的引诱而与保罗为敌。这种教牧关系的破裂让保罗伤心欲绝。然而,更让保罗痛心的,不是个人关系的破碎,而是加拉太人偏离了福音。保罗的话,也是许多福音仆人的心声。不要误会,我气愤不是因为你们不听我的,跑去听了别人的道;我气愤是因为你们离弃了福音。尽管个人关系很重要,但是对于保罗而言,更重要的是基督耶稣的福音。今天,让我们再次来聆听保罗牧者的恳求。

1. 曾经的美好(12-15

保罗在第12节,说:“弟兄们,我劝你们要像我一样,因为我也像你们一样。”)(v.12)保罗在这里的话有几层的含义。首先,保罗是在说,我是犹太人,我曾经是法利赛人,我曾经严格的遵守摩西律法。但是耶稣基督的福音向我显明之后,我就脱离了犹太人的律法,我像你们外邦人一样。所以,你们也要像我一样。不要再跑到律法之下去。另外,保罗是说,我对你们是有感情的,我在基督里爱你们,我视你们是在基督里的朋友,弟兄姐妹,也请你们这样看待我,不要敌视我。

接下来,保罗回忆起他起初传福音给加拉太人的场景:“你们一点没有亏负我。你们知道我头一次传福音给你们,是因为身体有疾病。” v.12-13)保罗没有给我们更多的细节,因为他的读者都知道他在说什么。“疾病”(ἀσθένεια)这个词翻译的有点狭隘。这个词是指软弱,包括疾病,受苦等。保罗在林后12:9也提到这个词,“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紧接着,他描述了这些软弱是什么:“我为基督的缘故,就以软弱、凌辱、急难、逼迫、困苦为可喜乐的”(林后12:10)。因此,这里的疾病很可能指的是保罗在路司得被犹太人用石头差点打死这件事(徒14:13)。

保罗继续回忆道,“你们为我身体的缘故受试炼,没有轻看我,也没有厌弃我,反倒接待我如同神的使者,如同基督耶稣。” 他说,加拉太人因为保罗的身体“受试炼”。不论是犹太人还是希腊人,都认为苦难代表上帝的惩罚。还记得门徒们问耶稣:那个生来瞎眼的人,是因为自己的罪还是父母的罪。可以想象,保罗被石头差点打死,他的身上浑身是血,甚至可能有多处骨折。他一瘸一拐,遍体鳞伤,然后给加拉太人传耶稣的福音,说上帝在基督里赐下恩典。你的上帝既然这么有恩典,为什么还让你受这么多苦呢?这是加拉太人受试炼的意思。今天也是一样,一个教会的传道人如果是成功人士,那么很多人就被吸引。然而,这是成功神学在作祟。按照世界的标准来看,最失败的人就是耶稣,就像犹太人和罗马人嘲笑他的那样:你连自己的救不了。保罗很也失败,本来出身贵族,生来就是罗马公民,事业平步青云的法利赛人,信了耶稣之后,又丢了工作,又被人鞭打、逼迫,生活窘迫。谁会相信这样的福音呢?然而,保罗说,加拉太人听到耶稣基督的福音,没有轻看他,也没有厌弃他,反而接待他如同神的天使,他们相信他所传的福音是从上帝而来的,他们接待他如同基督耶稣自己。真正从十字架明白基督福音的人,能看清事物的真相。为福音受苦,乃是真正的荣耀。

加拉太人起初明白这福音。甚至他们如此珍视这福音,保罗说“你们若能行,就是把自己的眼睛剜出来给我也都情愿。”(v.15)他们因为明白福音而产生对保罗的爱是如此之深。或许,保罗当时眼睛有受伤,他们甚至乐意牺牲自己来帮助保罗;或者这只是一种文学表达方式,眼睛是人最宝贵的器官之一。不论如何,当时加拉太人与保罗的关系十分亲密,那是极其宝贵的、亲密的教牧关系。

2. 热心与假意(16-18

然而,这曾经的美好,瞬间被那些假教师们打破了。如今,保罗再对加拉太人传讲基督的真理,却反而被加拉太人仇视,视为敌人(v.16)。因为,他们被那些假教师们迷惑了,他们开始转去死心塌地的跟着假教师们走。保罗说,“那些假教师们热心待你们,但不是好意,是要离间(这个词直译:排除)你们,让你们热心待他们。”(v.17)这些假教师们的热心是假意的。保罗这样说不是出于嫉妒,好像小孩子玩过家家,你跟他好了,我就不跟你好了。保罗的困扰不是因为加拉太人跟他关系不好了。实际上,在第18节保罗说,你们热心是好的,不只是对我,对任何人都热心接待。问题是,那些假教师们传给他们传的是假的福音。我们必须谨慎,我们必须看重宣讲的内容胜过宣讲的人。

不但如此,他们也让加拉太人不要听保罗的。“离间”这个词,原文直译是排除的意思。这或许是指,这些假教师们把自己受割礼等身份高举,自诩为真正遵行律法的人,而加拉太人则是低一等的,因此,让加拉太人崇拜他们,追随他们,服侍他们,却让他们与真正用福音服侍他们的使徒保罗疏远。

今天,许多假教师也是如此。他们标榜自己是真正属灵的,他们有各种异能、异象,他们的钦定本圣经里能流出油来;他们发明各样的人造律法让人去遵行保证他们能达到属灵高峰,属灵成功的7大秘诀;他们自称自己是真正受祝福的,标榜自己很成功。靠这些手段,他们就吸引了一大批追随者。他们使用一种市场营销的心理暗示,引诱信徒相信,只要追随他们,服侍他们,就能像他们一样成为属灵的,成功的人。然而,这些假教师们并不是真心爱护这些追随者,他们不过是要利用他们谋取自己的利益。相反,保罗,这位真正的基督的牧人,是真正关心加拉太人的灵命的,他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拉人。而是为了让他们回到基督的福音中来。

3. 再受生产之苦(19-20

保罗对这些加拉太人的感情至深,他甚至称呼他们是自己的孩子:“我的孩子们啊”(v.19)。保罗对加拉太的感情从这称呼就表达的淋漓尽致。这是一位牧者的恳求:我的孩子们啊。在加拉太教会里,也许有许多比保罗年长的人,然而保罗这样称呼他们并非不合适。从属灵的角度,这些人就是保罗的孩子,是他用福音生了他们,并且继续用福音喂养他们长大。

保罗说,“我的孩子们啊,为了你们,我还要再经受生产的痛苦。”(v.19)任何经历过、或见过生产之痛的人,都会记忆犹新。我曾经两次陪着妻子去生产,虽然我自己没有感受过那个痛,但是我见过。当我看过妻子生产之后,我开始慢慢理解保罗的这句话。向一个人传讲福音,用福音生出一个新生命,那个过程是痛苦的。因为我们的本性的罪,是没有人天生会依靠基督的,我们都想依靠自己。因此,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真的明白福音的时候,真的开始明白他在上帝面前无法依靠自己的义,而必须单单依靠基督的义的时候,那个喜悦也和一个新生儿降生的喜悦一样。

如同胎儿在腹中怀胎十月才能降生,同样,一个在基督的新生命的降生也是如此。这并不是说我们做了一个决志祷告就等于在基督里降生了。今天许多人这样以为。不,保罗说的是真正明白福音,真正意识到自己的罪,意识到上帝的审判,并且真正信靠基督,只在基督里寻求拯救。

保罗说,你们之前已经明白了福音,可你们却又被迷惑了,如今偏离了。我如今再次经历这产痛,我要不停的向你们宣讲基督,直等到“基督在你们里面成形”(v.19)。这就是所有福音仆人的工作:不停的宣讲基督,直等到基督在我们刚硬的心里面慢慢成形。我们必须每周听到基督被宣讲,好叫我们对基督的信心向一个胚胎一样慢慢长大,出生,长成一个孩子,最终长大成人,满有基督的身量(弗4:13)。每当我们觉得,我已经听够了基督了,我现在要听点别的,讲讲我该怎么做这个,怎么做那个。这时,我们就要警惕,我们正在陷入加拉太人的错误之中。

因此,我要不停的向你们宣讲上帝的律法,不是为了让你们抱有幻想自己可以遵行那神圣的律法,而是让你们意识到在上帝威严的律法面前,我们的自义是多么的污秽和无用;我也要不停向你们宣讲基督的福音,让你们看到他才是你们唯一的盼望和安慰。我会每个主日不停的宣讲基督,直到有一天,当你们被问到,“你在生在死唯一的安慰是什么?”的时候,你们能从心底真诚的说出那个答案:我的安慰就是我的身体灵魂,都不属于我自己,而属于我信实的救主耶稣基督。

保罗为着加拉太人离弃福音而十分困扰,他不知道是该严厉还是该温和。他生怕自己的严厉会让加拉太人变得更加疏远,然而,他却为他们捉急。只有当进入教牧生涯一段时间之后,我才慢慢开始理解保罗的心情。
  
4. 应用

今天,我们能从保罗的这段真诚的恳求中学到什么呢?

我想,首先,我们必须不厌其烦的聆听福音。如果使徒亲自建立的教会都有可能偏离福音,那么今天任何教会或个人都有可能。福音不是我们刚信主时听的10分钟的属灵四律而已,也不是只有当归信时只需要听一次的因信称义的教义。福音是我们整个基督徒生活的动力和源泉。我们必须一生不厌其烦的聆听福音。

其次,我想说的是,我们必须端正教牧关系。我们必须看重宣讲的道,而不是宣讲者这个人。那些假教师们或许很有个人魅力,但是他们所讲的道是假的。因此,我想让大家思想的是:你们来到这间教会是因为什么?我的盼望是,你们不是为了我来的(当然,我也没有什么个人魅力),而是为了我所讲的福音而来的。

在教牧关系中,存在这两方。一方面是牧师、长老们,一方面是会众。对于牧师和长老们而言,我想保罗的这段牧者的恳求非常值得学习。我们看到保罗在福音教义的问题上毫不妥协,但他也展示出他对加拉太教会信徒个人性的关爱。他冒着被加拉太人敌视的危险,去提醒他们教义上所犯的错误。作为教牧我们有时会陷入两种极端的错误:一种是过分看重个人关系的和睦,以至于我们发现了错误或犯罪行为却不敢去劝诫会众;另一种则是只顾揪住错误或罪不放,过分严厉的对待会众。这两种错误,我们都必须避免。

不过,教牧关系不是一方构成的,作为会众一方,我们必须意识到,教牧的劝诫是为了我们灵命的健康。有时候,教牧关系会如同保罗起初和加拉太人在一起时一样甜蜜,他们非常热心接待保罗,个人关系非常融洽,这当然是所有人都希望的。但有的时候,教牧关系可能会出现紧张,尤其是在教会成员出现教义错误(如同加拉太教会一样),或生活上犯罪时出现。这时,教牧的劝诫和警示是必须。而这种劝诫很多时候会激起人们的敌意,我们看到加拉太人对保罗的反应。所以,我们必须从谨慎,从中汲取教训。

最后,我们要在自己的软弱中信靠福音的大能。尽管我们在今生,依旧要面对许多的试炼,我们自己个人的天路历程不会一帆风顺;同样,作为教会,我们也会面对许多困难。然而,让我们一起在耶稣基督的福音里找到真正的力量和安慰,他不但成就了十架上的救恩,也赐给我们所应许的圣灵,引导我们奔向那永恒的国度。面对未来,我们必须惧怕,因为基督曾应许我们,“看哪,我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愿主耶稣的的恩惠常与你们同在。阿们!


版权所有 © 2020 。作者保留发表、出版、署名、修改、改编权利。请勿于商业途。欢迎转载,请保留件格式完整

2020-03-16


76 长老——牧师当要照顾教会Elders - Pastors must care forthe church

《简明神学》Concise Theology: A Guide to Historic Christian Beliefs,巴刻(J. I. Packer)著/張麟至译,更新传道会,2007年。


76 长老——牧师当要照顾教会
Elders - Pastors must care for the church

坚守所教真实的道理,就能将纯正的教训劝化人,又能把争辩的人驳倒了。(多1:9

使徒们虽然曾嘱咐所有的基督徒,要以爱心的眷顾与祷告彼此守望(加6:1-2;约一3:16-185:16;来12:15-16),但他们也在每一个教会里,指定被称为[长老]的人作守望者(徒1423;多1:5)。这些人要像牧羊人照顾羊群那样地照顾信徒(徒20:28-31,彼前5:1-4),要以身作则(彼前5:3),领导属神的子民行善避恶。根据他们的角色,长老(希腊文作presbuteroi)又可称为[牧羊人](希腊文作poimens,或作[牧师],弗4:11),也称作[监督](希腊文作episkopoi,或作[主教],徒20:28;另参徒20:17;多1:5,比较1:7;彼前5:1-2,来13:717,24)。会众这一边则要确认他们领导者具有神所赐的权柄,并肯跟随他们的领导(来13:17)。

这种形态在旧约圣经里已经有了:神是以色列的牧者(诗:80:1,而君王、先知、祭司和长老(地方官长)都蒙召担任小牧者的角色(民11:24-30;申27:1;拉5:56:1410:8;诗77:20;耶23:1-4;结34章;亚11:16-17)在新约圣经里,耶稣被称为好牧人(约10:11-30),也是牧长(彼前5:4);长老都隶属在祂以下。使徒彼得自称是在基督权下的[长老](彼前5:1),也许是因他还铭记着:属灵的牧养是当他得蒙主恢复到服事岗位时,耶稣耳提面命的工作(约21:15-17)。

虽然不是所有的长老都要教导,但有一些是要的(提前5:17;多1:9;来13:7)。以弗所书4:11-16节所说、基督将[牧师/教师](一些具有双重角色的领袖)的恩赐赐给教会,他们籍着发掘并发展教会中每一个人的属灵恩赐(弗4:12-16),装备信徒进入服事。在使徒所有看见的会众领导群里,有非长老的教师(提后2:2)、有不从事教导的长老,但也有既会治理又会教导的长老。)

长老的牧养职分要求他们具有成熟又稳定的基督徒性格,和井井有条的个人生活(提前3:1-7;多1:5-9)。在长老职分上全心、忠诚尽责者,将来必会得到奖赏(来13:17;彼前5:4;另参提前4:7-8)。

使徒和他们的助理——如提摩太和提多,他们的牧养责任比那些管理会众的长老要宽广多了(林后11:28;多1:5);而会众中的执事(希腊文作diakonoi,或作[仆人],也许是长老的助手,提前3:8-13;腓1:1),责任范围则狭小得多,他们有一特定的责任,就是负责怜悯人的服事(徒6:2-6;罗16:1-2)。

每一个教会都需要具有服事功能的人,来履行长老的职务;而且每一个教会都应当有一套好方法,可用来选出并指派长老。


ELDERS
PASTORS MUST CARE FOR THE CHURCH

He must hold firmly to the trustworthy message as it has been taught, so that he can encourage others by sound doctrine and refute those who oppose it. TITUS 1:9
The apostles told all Christians to watch over each other with loving care and prayer (Gal. 6:1-2; 1 John 3:16-18; 5:16; Heb. 12:15-16), but they also appointed in each congregation guardians, called “elders” (Acts 14:23; Titus 1:5), who would look after the people as shepherds look after sheep (Acts 20:28-31; 1 Pet. 5:1-4), leading them by example (1 Pet. 5:3) away from all that is harmful into all that is good. In virtue of their role, the elders (presbyters: Greek: presbuteroi) are also called “shepherds” (Greek: poimenes, or “pastors,” Eph. 4:11) and overseers (Greek:episkopoi, or “bishops,” Acts 20:28, cf. v. 17; Titus 1:5, cf. v. 7; 1 Pet. 5:1-2), and are spoken of in other terms that express leadership (Rom. 12:8; 1 Thess. 5:12; Heb. 13:7, 17, 24). The congregation, for its part, is to acknowledge the God-given authority of its leaders and follow the lead they give (Heb. 13:17).

This pattern is already present in the Old Testament, where God is the shepherd of Israel (Ps. 80:1) and kings, prophets, priests, and elders (local rulers) are called to act as his agents in an under-shepherd role (Num. 11:24-30; Deut. 27:1; Ezra 5:5; 6:14; 10:8; Ps. 77:20; Jer. 23:1-4; Ezek. 34; Zech. 11:16-17). In the New Testament, Jesus the Good Shepherd (John 10:11-30) is also the Chief Shepherd (1 Pet. 5:4), and the elders are his subordinates. The apostle Peter calls himself an “elder” under Christ (1 Pet. 5:1), remembering perhaps that spiritual shepherding was the specific task that Jesus gave him when restoring him to ministry (John 21:15-17).

Some though not all elders teach (1 Tim. 5:17; Titus 1:9; Heb. 13:7), and Ephesians 4:11-16 says that Christ gave the church “pastor-teachers” (one class of persons with a dual role) to equip everyone for service through the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each person’s spiritual gifts (vv. 12-16). In the congregational leadership groups envisaged by the apostles, there may have been teachers who were not elders (2 Tim. 2:2) as well as elders who did not teach and elders who both ruled and taught.

The pastoral role of elders demands mature and stable Christian character and a well-ordered personal life (1 Tim. 3:1-7; Titus 1:5-9). Wholeheartedness and fidelity in eldership ministry will be rewarded (Heb. 13:17; 1 Pet. 5:4; cf. 1 Tim. 4:7-8).

The pastor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apostles and their deputies, like Timothy and Titus, were wider than those of congregational elders (2 Cor. 11:28; Titus 1:5), while those of congregational deacons (Greek: diakonoi, or “servants,” perhaps elders’ assistants, 1 Tim. 3:8-13; Phil. 1:1) were narrower, with particular responsibility for the ministry of mercy (Acts 6:2-6; Rom. 16:1-2).

Every church needs ministerial functionaries to fulfill the eldership role, and should set in place a wise method of selecting and appointing them.



2020-01-07


师的祷告生活:事奉方面

/ 麦杜格尔(Donald G. McGougall   / 蔡蓓、蒋虹嘉
本文节选自约翰·麦克阿瑟、主人神学院教师所著的《圣经教牧学》第十一章。《圣经教牧学》,蔡蓓、蒋虹嘉译(美国麦种传道会,2019.7),271-96。编辑时有删减。文中脚注格式不同于本刊通用格式,编辑中予以保留。承蒙授权转载,特此致谢。——编者注

门徒训练是近期的一个关注焦点,其主要部分就是效法。无论从圣经,还是从日常生活来看,这都是一个明显的事实。一位特会讲员最近提出,一个教会终究倾向于(如镜子一样)反映她的牧师。既然孩子在家里也倾向于(如镜子一样)反映他们的父母,仿效也发生在事奉上,就不足为奇了。保罗对帖撒罗尼迦的教会说:“你们……效法我们,也效法了主。”(帖前1:6)正是因为这样,对一位牧师来说,训练人们祷告是充满挑战的。我们谈到祷告,即使知道无论我们如何祷告都无法达至完美,但是我们仍愿意效法它吗?

门徒的稀有特权之一,就是观看主的祷告榜样。我们的救主看长时间祷告是必要的,祂是如此行,以至祂不需要提醒紧密跟从祂的人祷告。祂显出祷告的榜样,虽然祂不是公开显示祂的祷告生活,但肯定没有隐藏它。福音书的作者对祷告的注意,显明祂祷告生活的影响力。祂不仅显出祷告的榜样,也回应门徒的请求,教导他们如何祷告(路11:1-4)。

圣经也提供了许多其他祷告者的榜样。学习祷告的最佳途径之一,是去研究像摩西、尼西米、大卫、保罗和众多其他圣经人物的祷告生活。他们谈到和写到他们的祷告生活。如果我们要像他们那样分享我们的祷告生活,我们会写怎样的信?我们会对我们的祷告生活保持沉默,因为它不是我们所希望的那样子。

除了从圣经中的祷告典范得益,我们有些人也从神带进我们生命中的其他典范得福。在我的生命中,有两位教导了我许多关于祷告的事。其中一位是我的父亲,聆听他祷告带给我最大的喜乐。小时候,我会看到我父亲每天非常早就读经或祷告。一位宣教士朋友告诉我,有段时间我父亲身体不好,但每天早晨他办公室的灯四点钟就亮。有一天她问他:“你早上为何不多睡会儿,这样不是能够恢复得更好吗?”他回答:“因为我有太多事情要祷告,我抽不出时间继续睡。”另一位是我的岳父,跟他在一起,我有一些最棒的祷告经历。我从来不知道有其他人像他那样祷告,无论在白天或夜晚。祷告是他对他面临的任何问题的回应。我花了无数夜晚跟他在一起,主要为复兴祷告,那是他喜悦做的。何等棒的传承!

虽然我们许多人无法完全达到圣经或生活中的这些典范,但我们的确有一些样式可以跟从。本文陈明了圣经中的一些祷告原则,以资学效。本文的目的不是要给出关于祷告的详尽表述,事实上甚至以这整本书的篇幅,也不可能对所要谈论的题目作出详尽的处理。这里所包括的祷告原则,源自一位仆人和牧者多年来在心中对一些真理所做的思考。以下陈述的原则不仅是理论,更是一次又一次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有效的。

一、祷告的重要

神的子民有必要学习祷告。我们错过了属灵得胜所必要的许多事。如果我们能以祷告来到神面前,祂会乐意赐下这属灵的得胜。雅各书3章在结束之际,提醒基督徒之间的关系要以和平为王;而在4章开始之处,则描述了基督徒之间常常以冲突取代和平的根源所在。接着,雅各书4:2节为冲突提供了一个最有趣的补救,就是祷告:“你们得不着,是因为你们不求。”然而,我们却没有使用这个补救,没有以祷告来到神面前。约瑟夫斯克里文(Joseph Scriven)在诗歌《恩友歌》(Whata Friend We Have in Jesus)的第一段很好地表述这点:

多少平安屡屡失去,
多少痛苦白白受,
只因我们未将万事
带到主恩座前求。

除了祷告以外,我们为何寻求如此多其他的办法来解决我们的问题?在教会里,面对一个出了问题的情形,首先的反应通常是开会决定如何来克服它。相比之下,有一次耶稣指出了祂和祂门徒所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要收的庄稼多,作工的人少”(路10:2),祂第一个行动是吩咐十二门徒:“所以你们当求……”作为对此一哲学的响应,赫尔(Hull)写道:

祷告是领袖所拥有的最有效的招募工具。……领袖可以使用各样招募工具:先娱乐后呼吁;先模拟罪恶感后呼吁;先讲恩惠后呼吁;先施加压力后呼吁;以及采用可靠的老方法,先是播放催人泪下的电影,或讲述感动涕零的故事,接着就是发出催人泪下的呼吁。这些是普遍的招募技巧,但并非是值得称赞的。上面提到的各种呼吁,是在不可少的祷告之前或之后。然而,使用祷告作为首要招募方法的机构有多普遍?……我并不是反对除了祷告之外还使用其他的方法,我只是反对使用其他方法作为招募的首要途径。[2]

   在最根本上,每一位信徒都需要认识到祷告是最基要的;祷告不是补充。信徒们需要更多祷告,更经常祷告,以及为更多的事情祷告。历代志下7:13-14给以色列的提醒,在那时和在今日都是适用的。我们作为神的子民,如果要经历只有神才能赐下的福分,必须谦卑我们自己,并要祷告。

 1、个人需要祷告

今天许多福音派教会面临着一个主要的问题——或许是唯一主要的问题——就是未能认识到祷告的需要。至终的挑战不是说服人去祷告,而是帮助他们意识到为什么他们需要祷告。

在危机时,没有人需要被说服应该祷告。例如一个大的金融灾难或疾病临到一个小区或一个人的生命中,即使那些平常不倾向祷告的人也会致力于祷告。要触发祷告,也不总是要发生大事情,可能只是发生了一些对个人来说重要的事,或某件能触发一种祷告意识的事。

如果基督徒明白他们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危机,他们就不需要常常被提醒去祷告,他们将会持续俯首在神面前。信徒平常把祷告集中在身体或财政上的需要,那些事情仅仅从物质或财政的角度就可以解决。他们可以安排更多的筹划会议、更多的工作日,或任何其他能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如果他们被说服相信他们的问题是属灵上的,他们会花更多的时间在祷告会,而不是筹划会。

一位牧师的日常生活反映这种错误的心态。他早上一起床,就开始面对填满了各种责任的日程表,有许多的会议要出席,有许多的危机需处理,在各样的职责以外,还不要忘记准备星期天的两堂讲道。于是,他开始按自己的时间去满足许多的要求,勤恳地把自己摆上,直到他的体力不许可为止。他后来意识到,除了一天当中几次象征性的祷告,他没有花时间单独与主在一起。如果他真的相信,在每一个情况里,他所面对的真正问题至终是属灵的,而非属物质的,他就会花大量的、更多的时间集中向神祷告,祈求祂干预这些事。

我们这些牧师倾向处理表面的问题,却没有透过它们看到教会面临的真正问题。我们经常忘记“我们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弗6:12)。如果得胜属灵势力的方法是靠人的努力,那么只要信徒越发努力,得胜的机会就越大。但是,倘若唯一的资源是全然依靠主,那么他们就会花更多的时间俯伏在神的面前,寻求祂的帮助。

圣经中有许多经文谈到这个问题。在尼希米记1:3,尼西米的弟兄描述以色列的问题如下:“那些被掳归回剩下的人在犹大省遭大难,受凌辱;并且耶路撒冷的城墙拆毁,城门被火焚烧。”从表面看,问题似乎只是属物质的,但尼西米意识到并不是如此,如4-11节所反映的,这些问题首要是属灵的,而非属物质的,所以唯一的答案是寻求神的干预。所以,他向神祷告,神回应和干预,如第二章所描述的。

尼西米的情形和祷告使人想起以色列的历史,他们曾经三年没有降雨,“大卫就求问耶和华”(撒下21:1)。神启示他真正的问题不是属物质的,而是属灵的。

另一段很重要的经文指出信徒依靠主的力量和大能,即使在那些非常属物质的方面。在撒迦利亚书第4章,所罗巴伯带领以色列百姓在被掳归回后重建圣殿。在这件事上,神临到一个人,而非人来到神面前。神鼓励百姓的领袖所罗巴伯,指挥百姓重建在耶路撒冷的圣殿,祂以一个关键的宣告提醒所罗巴伯:“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灵方能成事。”(亚4:6)查尔斯范伯格(Charles Feinberg)博士有一天把这节经文送给我们全班,十分难忘:“万军之耶和华说:‘不是依靠人的力量,不是依靠人的聪明,乃是依靠我的灵。’”

 2、领袖需要祷告

教会若要在神所给的使命上成功,领袖必须意识到其最大的需要之一是更多的祷告会,而不是更多的筹划会。如果每月的领袖会议能用更多时间祷告,而非筹划,领袖们将会很快发现,在态度、在对事工的看法,以及结果上都会发生改变。

底线目标是使教会的领袖面对一个事实,他们所属的这个教会不是他们的教会,她是神的教会。他们带领的这些人不是他们的羊群,却真真切切是神的羊。他们开会的目的不是要就如何管理教会达成共识,而是等候神,直到明白祂期望祂的教会如何被经营。

早期教会的领袖让其他人来负责规划和活动,好叫他们自己能“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徒6:4)。他们以自身的榜样表明,认识和顺从神的旨意,最好的两个方法就是:祷告,以及委身于阅读、听从并教导神的话语;而不试图使其合乎人的理性,或有所保留。无论过去或现在,祷告都是一个主要关键。惭愧的是,我们许多人委身于神话语事工的重要性,却对祷告的重要性没有同样的委身。

 3、集体需要祷告

然而,个人和领袖的祷告是不足够的,教会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在集体祷告上。当代人的观点是,周间的祷告会是过时之举,不属于二十一世纪的教会。更广泛和更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如此多的人不认为集体祷告会是教会日程的一个基本部分。一种说法是,如今有小组存在,就是为了提供更有意义的祷告。但是这些更有意义的祷告小组能够取代定期聚在一起、更大的集体祷告所能成就的吗?

事实上,这种转离会众周间聚集在一起的祷告会的做法,不是最近的发明,它已经行之有年,只是信徒们觉得难以撤除教会生活中已如此设定的一部分。部分问题是,那被称为祷告会的并非名副其实,它其实只是周间的查经,再插入一点祷告。查经是重要,比祷告能吸引更多的人。安排周间查经非常可贵,但不应该只是因为祷告不那么吸引人,就把祷告的重要角色挤出去。倘若如此,这个行动传递的潜在讯息就是,祷告没有那么重要。

教会经常只是为着实用的原因而决定除去会众祷告会,无论是周间或在其他时间。要延续集体祷告会,主要的问题之一不是这些聚会本身,而是举行的方式。有些瞎弄的祷告会早就应该停止。有些负责终止集体祷告会的人,从未参加过有意义且长时间的祷告会。这类的聚会非常少,几乎没有可以让他们参加的。他们从未看过神藉着一个有目的的祷告会而大有能力地运行,所以不理解有什么必要来继续他们已目睹的那些无意义和敷衍性的祷告活动。

每当有人为教会提出新建议时,我问的一个标准问题是:“为什么?”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要成就的是什么?它如何适合教会的目的声明(如果事实上有如此一个声明存在)?以此为考虑的条件,可以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教会在过去把一个晚上分别出来进行集体祷告?”其目的是什么?问题不只是涉及于周间的祷告会,而是在于是否仍然需要有长时间的集体祷告。如果是,如何满足此需要?

 4、小组需要祷告

小组祷告绝对有其位置。与集体祷告相比,它不是两者取其一的主张,而是两者都要有。小组提供一个环境,让人常常有更大的安全感和保密性。他们感觉可以自由分享那些在其他环境下他们不会分享的事。与在一个大的环境相比,在小组里能让参加的人更自由地分享。一种敞开的氛围是值得教会去发展的一个目标,它是教会作为一个身体的功能之一。

 5、男人需要祷告

论到祷告的重要性,需要额外提到男人扮演的那部分。在祷告的事上,男人有神给予的一个责任,即带领整个会众祷告。提摩太前书第二章以强调需要祷告开始,第2-7节是插入的话。随着第8节的连接词“因此”(《新译本》),保罗重续第1节开始的关于祷告的大主题。在回到祷告这个主题时,保罗讲论的是男人。第9-15节谈到女人的举止,但第8节是对男人讲祷告。“Men”的希腊原文清楚地表明作者所论及的是男性,他们祷告的地方是“随处”,祷告之前的准备是“无忿怒,无争论,举起圣洁的手”。当男人在家里和教会里都带领祷告时,那是多么令人兴奋!

二、祷告的內容

神在雅各书4:3发出了一个严重的警告,指出祈求不对的事和出于错误的动机而祈求的危险:“你们求也得不着,是因为你们妄求,要浪费在你们的宴乐中。”从这个角度讲,我们肯定需要省察祷告生活的许多方面。把我们的祷告生活与圣经里的许多例子——尤其是使徒保罗的例子——相比,就会显明我们祷告里的明显缺点。缺点在于我们所祈求的事情的种类,和它们所表明我们对于祷告及其最终目的的认识。

我们曾否省察我们所祈求的事情的种类?基督徒生活的真正挑战主要是身体、财政,或人际关系吗?倘若不是,为何它们在我们的祷告里如此突出?我们来到神面前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想要从祂那里寻求什么?

看一下圣经指出何为这些问题的根源,是颇有意思的。以弗所书5:22-6:9处理家庭内纷争的问题,但是接下来的那段(弗6:10-20)认定魔鬼是问题的至终来源;自我节制的问题,如舌头,其至终来源是地狱(雅3:1-6);内部纷争至终可以追溯到魔鬼的势力(雅3:13-18);解决人与人之间纷争的至终方法(雅4:1-6),在于“顺服神”和“亲近神”并“抵挡魔鬼”(雅4:7-8);教会领袖和会众之间的问题,大部分源自魔鬼的猛烈攻击(彼前5:1-11)。

什么是最基本的问题?彼得在彼得前书5:8非常清楚地指明,他吩咐教会的成员“务要谨守,警醒”,或者这样说:“注意!醒来!”[3]那种迫切的语气表明他不是在说“别打瞌睡”,而是在说“醒来”。[4]紧接着,彼得又提醒他的读者,需要意识到他们唯一且真正的仇敌是魔鬼。这些话让人想起保罗的陈述:“我们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弗6:12)清楚明白这点,能够且将会转变个人和地方教会的祷告生活。

多年来,我个人曾努力研究以弗所书的头三章。虽然这三章的语法和词汇存在许多难解的问题,但它们还不是主要的问题。真正的难点是,这三章所讨论的这些题目,如何实际地切合到我的生活,或教会的生活里。我难以明白保罗祷告的那些事,它们是在另一个世界里,与我固定祈祷的那种祷告不相符,也与我听到别人所发出的祷告不相符。有一次当我总结以弗所书的一系列信息时,来到6:10-20,亮光终于出现:保罗的祷告涉及另一个领域,因为他明白我们真正的挣扎是在那另一个领域。

那个经历带来生命的改变。继而,我开始反思我自己的个人祷告,以及在祷告会中人们经常提出的和会员递交的卡片上的祷告事项。提到的祷告事项,几乎每一件都是身体的,不然就是财政的。这也许反映了一种属世界的心态,完全专注于这个物质领域里的事物。这样的想法未能考虑到生活中真正问题的根源,是在属天的领域里。我们问题之根源是在属灵的领域里,而非属物质的领域里。对这点缺乏重视,将在我们祷告的本质里显露出来。我们没有常常看见祷告蒙应允,原因在于我们的眼睛没有放在真正争战所发生的那个领域。那岂不是我们发现自己落入如雅各所描述的那种进退两难之境的部分原因?“你们求也得不着,是因为你们妄求,要浪费在你们的宴乐中。”(雅4:3

三、祷告的方式

除了祷告的重要性和内容之外,还需要留意以正确的方式祷告。有两件事与祷告的方式有关,即在祷告中亲近神的目的和态度。

 1、祷告的目的

通常,人们似乎试图利用祷告、以他们自己的方法来成就他们自己的目的。这是错误的,因为祷告是神所设定的一个途径,要人祈求神照祂的方式成就祂的目的。祷告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是看到神所渴望的,然后祈求祂成就它。

许多经文反映神回应祷告、成就祂的旨意。一段清楚的经文是撒迦利亚书3章。在此不可能讨论整段经文的发展,但总结如下:撒迦利亚记录他从神领受的夜间异象,在他的记载里,大祭司约书亚穿着污秽的衣服站在神面前。接着是一幅神为罪人所作恩典之工的美丽图画,神对站在旁边的天使说:“你们要脱去他污秽的衣服”(亚3:4),然后对约书亚说:“我使你脱离罪孽,要给你穿上华美的衣服。”撒迦利亚在他整个的夜间异象中,只有一次试图在神所宣布的计划和目的中插入一句话。这是当他央求说:“要将洁净的冠冕戴在他头上”(亚3:5),那正是他们所做的。

为什么撒迦利亚干涉进展,向神发出这个请求?这一问题的答案,为我们的祷告生活作了一个有帮助的提醒。耶和华的使者(成为肉身之前的基督)要给约书亚穿上的袍子是“华美的衣服”(亚3:4)。撒迦利亚感觉这位大祭司的服装里缺了某样东西,所以请求戴上一个洁净的冠冕。大祭司所戴的冠冕是用细麻布织成,在它的前面有一面牌,刻着“归耶和华为圣”(出28:36),表示约书亚在道德和属灵上被洁净。[5]撒迦利亚意识到,在脱去污秽的衣服之后和穿上华美的衣袍之前,必须戴上象征圣洁和纯净的冠冕。美妙的是,神同意了,准许了撒迦利亚的愿望。

何等美丽的一幅图画!我们需要活在与神如此亲密的关系中,并且对祂的旨意有如此的认识,以致我们对祂所渴望的能有敏感度。我们不应该将神的渴望当成理所当然,而是应该知道祂的渴望是什么,然后根据它来提出我们的请求,祂就愿意回应我们的请求。

我们经常试图用祷告去改变神定意要用来改变我们的那些困境。约书亚想要胜利,神想要祂子民的生命改变(书7);大卫想要降雨,神想要祂子民的生命有改变(撒下21)。最终,约书亚和大卫都得到他们所要的,因为神最终也是要达成同样的事,但却是直等到他们行出某些有形可见的事作为行为改变的证据之后。

2、祷告的态度

当我们祷告时,我们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态度?有几处经文谈论这个需要,但比较突出的一段是彼得前书4:7。第5节说,神“将要审判活人死人”;根据这一点,彼得在第7节下结论:“万物的结局近了”。因为结局将很快临到,他提醒读者:“更需要警醒祷告……各人不要忽略自己的责任,或陷入恐慌里。”[6]第一个动词告诉那些人要祷告,“保持他们的头脑,……意思就是保持冷静的头脑和平衡的思想,这是与所有的μανία或过度的兴奋相反的。”[7]这点切合彼得随后关于“你们要将一切的忧虑卸给神”的吩咐(彼前5:7)。

人在藉祷告就近神时需要谨慎,以正确的目的和态度进到祂的面前。他必须渴慕神的旨意成就(不是祷告的那个人的意思),而且必须表明正确的态度。基督的再来已临近,当祂来时,祂将彰显祂对万有和万民的至高统管。如此的一位神如今掌管我们所面对的每一个情形,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将自己交托那按公义审判人的主”(彼前2:23)。彼得提醒他的读者们:“那照神旨意受苦的人要一心为善,将自己灵魂交与那信实的造化之主。”(彼前4:19)当我们藉祷告就近神时,我们不可以过于兴奋,必须为着祷告的缘故保持冷静的头脑和平衡的思想。我们必须表明对祂的信心,将一切的焦虑卸给祂(彼前5:7),而且“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腓4:6)。

四、领袖会议的祷告实践[8]

我们务必要将以上这些原则应用到教会的生活,不要只将该做的事理论化。在我们教会,我们努力使祷告成为所有领袖会议的重点。这里无法对这一点作更广泛的讨论。我们只能提议一些我们尝试照着来操作的基本原则;应用这些原则,可以使焦点落在祷告上。我们不断尝试把作决定的过程往下而非往上移动。这不是一个有关权柄(authority)的表述,却是与权能(power)大大相关。这也与通常所讲的“会众治理”无关。它是有计划地转离董事会层面、教会员工层面,或教会里其他任何地方的权能中心。根据彼得所言:“愿权能归给祂,直到永永远远。”(彼前5:11)在教会里,权能唯独属于神。董事会成员不是放弃他们的领导位置,而是允许其他人参与那些不涉及方针或属灵方向的事情的决定过程。属灵的领袖把他们的时间专注在属灵的事工上,大部分在祷告上,而不是让教会里各样的家政杂事主宰会议的性质和长短,如他们以前经常做的。

这个重点不是一下子就产生,领袖们必须计划并把它行出来。五个重要的原则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其中有些似乎与祷告没有直接关联,但把这五个原则放在一起来看,就会更多强调祷告。

 1. 教会领袖监管的是神的教会,不是我们的教会。要使祷告成为优先的重点,就必须记住:我们所服事的教会是神的教会。保罗的一封信是写给“在哥林多神的教会”(林前1:2)。这是神的教会,我们领受呼召去服事的羊群是神的羊群,正如彼得在彼得前书5:2如此恰当地表明的。神拥有对祂羊群的所有权,这不是一个源自新约圣经的观念。透过以西结,神提醒祂的子民:

主耶和华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我的羊因无牧人就成为掠物,也作了一切野兽的食物。我的牧人不寻找我的羊,这些牧人只知牧养自己,并不牧养我的羊……”主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与牧人为敌,必向他们的手追讨我的羊,使他们不再牧养群羊……”(结34:810

   这是神的教会。神的群羊充满神的教会。我们当中有些人提到我们或我的教会,我们或我的会众,我们或我的董事会,我们或我的领袖们。对于这些人,这是一个重要的提醒。他们不属于我们,他们属于祂,单单属于祂。据报导,超过百分之八十的教会问题都是围绕权力斗争或控制。那是源自把地方教会视为我们的教会,因为我们已经在那里如此之久,或已经做出那么多的牺牲,带领她达到如今的这个阶段。无论我们付上了什么样的代价,都永远无法与祂使教会成为现在光景所付的代价相比。

 2. 教会领袖是关乎权柄,不是权力。当代社会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权柄的问题。对世俗权柄的不尊敬在滋长,并以惊人的方式扩散,进入到基督徒的家和教会。基督徒没有照该做的那样尊敬神话语的权柄,教会领袖的权柄,或父母的权柄。许多时候,那些本该使用权柄的人却引起问题。他们放弃他们作为领袖的角色,常常把问题归咎于那些他们本该带领的人。

不只是关于权柄的事情,教会还必须处理权力的问题。权柄是一回事,权力又是另一回事。我们需要加强对权柄的意识,减少对权力的意识。我们必须不断强调对权柄的需要,必须除去我们许多滥用权力的情形。教会领袖不是关于拥有或舞弄权力。我们需要摈除教会里所有的权力中心,尤其是那些在领袖们中间的权力中心。

教会里存在权力的中心,或权力的大本营,这乃是模仿世俗企业结构的样式,而非基督和使徒所教导的样式。权力大本营引起教会里的政治问题,由此导致操纵。两者都不属于基督的身体。圣经主张的是教会里需要仆人式的领袖。

 3. 教会领袖是关乎仆人式的领袖,不是主人式的领袖。彼得告诉教会领袖,不要辖制羊群,而是穿上仆人的围裙,提供仆人式的领袖,作群羊的榜样(彼前5:1-5)。这不就是耶稣不断地用多种方式去提醒祂的门徒的吗?这点是如此的重要,以致三卷对观福音书都提及它(太20:25-28,可10:35-45,路22:24-27)。马太记载:

耶稣叫了他们来,说:“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君王为主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只是在你们中间不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太20:25-28

   4. 教会领袖是关乎释放和面对,不是掌控。典型的领袖会议花许多时间在确保领袖们不会失去对教会事物的掌控。如果得失攸关的是教义问题,这倒是恰当和必要的,但过分控制事奉的机会却是有害。在哥林多前书,12:11教导,神按着祂的主权将恩赐分给所有基督徒;14:26描述,个别成员来参加敬拜,是带着诗歌或教导;14章设立了一项准则,使教会在爱中同工,允许有合适恩赐的人在敬拜中有发挥恩赐的机会,然而同时又维持住敬拜中的次序(27-33)。神子民在敬拜或在事奉上的许多恩赐,现在没有明显表露,是因为教会领袖压制这些恩赐的行使,不愿意释放会众去使用神给他们的恩赐(当然要符合圣经的指导和有次序),反而喜欢以一种分类的方式控制会众的事奉。

正是因为觉得有需要控制所有的事,那些在神的教会里担任属灵领袖的人消耗了如此之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这种缠绕,相对不重要的家常问题消耗了过度的时间,而那些重要和值得祷告的事情却被忽略。

一直以来,关于长老制还是会众制的辩论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神从来没有把祂对祂子民的领导权让出来。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都有许多例子,神把人放在领袖的位置上,但接着清楚地表明,祂没有从此就放弃祂自己的领导权。摩西从神领受领袖的角色,但是神藉着指示摩西和百姓的行动,来继续带领;当扫罗成为王,令他沮丧的是,他无法按他所愿的去行,而当扫罗未能遵守神的指令时,神以大卫取代他;当大卫数点百姓时,神提醒大卫祂对祂百姓的最终领导权。在新约圣经,第五卷书的一个合适书名是“圣灵的使徒行传”(The Book of the Acts of the Holy Spirit),因为它非常清楚地记录圣灵在祂的教会生活中的指引。人只是器皿,被祂使用来担任领袖的职责。

多数人也许同意,神今天仍在带领,但祂是以比某些人所承认的更为直接的方式引领。我们作为地方教会的领袖,如何看见神以具体有形的方式,带领祂教会的日常运作?第一个途径是透过祂的话语。透过祂的话语让神居于祂该有的领导位置,这意味着毫无限制或保留地接受神在圣经中的指令。

神给每一个地方教会提供直接引导的第二个途径,是透过凭祂的主权赐给每个教会的众人的恩赐。神已将恩赐给所有的信徒,然后把那些带着恩赐的人赐给教会。正如每个人是独特的,每个地方教会也同样是独特的。牧师或领袖容易采纳他们自己为教会所定的议程,结果就把人放在能最好地达成他们的目标的位置上,而不是指引众人进入各个不同的服事领域,最好地促使他们尽最大可能使用他们独特的恩赐。

如果我们把自己的议程放下,在教会的每个景况上等候神的议程,我们将会做得很好。在每一个教会里,恒久不变的是祂的话语,而形成每个教会事工的独特之处,则在于神给那个教会的人不同恩赐的组合。神已差派的这些有恩赐的人将成为依据,用以确定祂对该教会的计划以及领袖们要跟从的模式。围绕这些带有恩赐的人建立教会的项目,将会把神对该教会的特定设计实践出来。当我们设计我们自己的议程,那仅仅是人的项目,然后我们会去找人填补这些空缺,以成就我们的议程,如此这般,就非常容易错过神对祂的教会的直接设计。

寻找神对每个地方教会的设计,就迫使领袖们去做三件事:1)花更多时间钻研经文以确定神对祂教会的旨意;2) 花很多时间祷告,寻求神的旨意,并预备他们的心领受神所要揭示的;3)花上必要的时间熟悉神的羊群。

 5. 教会领袖是关乎把大部分的决定过程交给基督身体的其他成员。许多人似乎倾向控制每件事,不管那是想要保护他们自己的领域,还是出于其他动机,他们在领导的层面上要处理太多本应该释放给其他人的事。早期教会学到的最初功课之一,就是耶路撒冷教会的领袖把照顾寡妇这重要事情,分派给其他属灵的人管理,好叫他们自己可以专心于首要的事:祈祷和传道(徒6:3-4)。

此原则与祈祷和传道有关,因为领袖会议中如此缺乏祷告,其根源在于未能认识真正合乎圣经的领导本质。我们应该清楚明白,教会领袖没有责任去决定或管理每件事。相反,教会或群羊不是属于我们,而是唯独属于神的,我们只是要监管她。觉悟到这点,将使我们把自己看得轻点,却把我们的责任看得更认真。那将释放我们去花更多时间做生命和事奉上更重要的事,而不是花无止境和常常没有意义的时数,去仅仅管理一项业务。

五、效法祷告

如果人真的是趋向效法服事他们之人的生命[9],我们这些作为领袖的,为我们所带领的那些人提供什么样的祷告榜样?他们有看到祷告的重要性在教会的程序、教会的敬拜生活,和在教会里举行的会议上体现出来吗?如果人们效法他们在我们生命中所看见的,他们祷告的内容将是如何?所祈求的将显示对正在进行的属灵争战的一个清楚意识,还是陷在今生的世俗事情里?祷告的方式将描绘出对我们伟大的神的能力和全权掌管所有的信心和态度?祷告的目的将是仰望神的旨意,而非我的意思成就?祷告的模式将是贯穿于我们的每一个人际关系,无论是在家里、教会里,或社会里?愿神帮助我们效法那样一个祷告的生命,乃是彰显在我们主的生命中,以及彰显在跟从祂的那些门徒的生命中的,以致如果其他人效法我们,他们也将成为祷告的人。

[1]本文节选自约翰·麦克阿瑟、主人神学院教师所著的《圣经教牧学》第十一章。《圣经教牧学》,蔡蓓、蒋虹嘉译(美国麦种传道会,2019.7),271-96。编辑时有删减。文中脚注格式不同于本刊通用格式,编辑中予以保留。承蒙授权转载,特此致谢。——编者注
[2] Bill Hull, The Disciple Making Pastor (Grand Rapids: Revell, 1993), 143-44.
[3] J. Ramsey Michaels,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1 Peter (Waco: Word, 1988), 49:297.
[4]同上,297页。
[5] Merrill F. Unger, Zechariah(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63), 62.
[6] Charles Bigg, 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St. Peter and St. Jude, ICC, ed. S. R. Driver, A.Plummer, and C.A. Briggs (Edin-burgh: T. and T. Clark, 1924), 172.
[7] Edward Gordon Selwyn, The First Epistle of St. Peter (London: Macmillan, 1964), 216.
[8]原文此处为“祷告的实践”部分,分为:1)个人生活、(2)家庭生活、(3)日常会面、(4)领袖会议、(5)祷告会、(6)小组聚会、(7)员工会议、(8)主日崇拜等八个要项,介绍祷告需要具体显露之处。本刊因篇幅所限,且根据原文的适切性、及对大陆家庭教会现状所需的判断,择“领袖会议”部分加以转载,以飨读者。——编者注
[9]原文在此处有(参:十六章,〈作榜样〉)内容。——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