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知識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知識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04-25


第二章 知识论:我们知道什么,我们如何知道  What and How We Know

作者: Charles H. Dunahoo  译者诚之

塑造天国门徒:一个新的架构
Making Kingdom Disciples: A New Framework
第三章 上帝的国
第二部  认识世界:门徒训练的背景
Knowing the World: The Context of Discipleship


第二章 知识论:我们知道什么,我们如何知道
What and How We Know

为什么要在本书这么早的地方就有关于认识论的一章呢?薛华说:“ 认识论是我们这个世 代最主要的问题。这的确是真的,所谓的代沟,其实是认识论的鸿沟,只因为现代人和前几代 人对知识的看法有根本的不同。”认识论是对知识的研究或理论,特别是关于认识过程中我们 如何(how)认识,和我们认识的是什么(what)。上帝所关切的包括我们的知识中的如何和 是什么。

在本章中,我们会把焦点放在帮助接受门徒训练的人。有两方面:第一,他们需要有一个 扎实的根基,知道他们信的是什么,也要知道为什么相信。第二,他们必须明白,上帝的真理 是成为我们个人里面的(Gods truth is to be personalized "within us")(约壹 1:8);我们的目 标不仅是让上帝的真理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也能忠心而持续地加以实践。(约壹 1:6

一个门徒不仅只是靠信心生活的人,也要靠知识和领悟力。思想不是多余的,是我们的一 部分,因我们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和样式被造的。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知识论离开这个根基, 会发生什么事。我们永远无法肯定我们知道的是什么,或我们是怎么知道的。这正是对今天后 现代文化的简单评述,真理就是人要它是怎样、它就是怎样。谈到真理,好像尝试拿起果冻。 如果真理只是我们要它怎样、它就怎样,或只有对我来说才是真的,那么,真理就和其他事物 没有两样。身为信徒,只因我们以上帝的客观真理为起点,不表示我们的主观经验不会偏离轨 道,然而,我们如果以上帝为起点,我们成功的机会会大得多。

 当彼拉多问耶稣,“真理是什么?”(约 18:38),他的问题揭露了一个基本的错误,是 一个一再被重复的错误。今天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如此地模糊不清,以至于后现代主义者 倾向于认为,那个问题已不再具有意义。耶稣对彼拉多所说,挑起他的问题的部分,经常被忽 略了。故此,真理被当作一些抽象的命题,只存在于一些含糊的领域,我们称之为“客观”。 “我就是真理”。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耶稣的话,我们将会看到,真理,也就是知识,不是一个 没有位格的概念,而是与耶稣基督的人(位格)有关的。

 如果我所知道的,和我以为我所知道的,与基督无关,那就是偏离了根基。彼拉多的问题 是在《约翰福音》中出现的,也就是以“太初有道(Word),道与 神同在,道就是 神。这 道太初与 神同在。”(约 1:1-2)这几句话起头的福音书。这些经文使用的“道”(Word), 是从希腊文的 logos 翻译而来的。大部分的解经家倾向于把重点放在这个词逻辑、理性的一面 (其内涵是知识),而未给予其位格(person)的一面同等的重视。我们尝试把知识当作是在 关系之外或除了关系以外的事物,这是错误的。约翰不仅说道就是神,也在 14 节说,道成了 肉身。这个“位格”(person),被称为道,是上帝自己,上帝成为肉身。

 当我们想到认识论,很基本的是我们要在与上帝的关系中来思想。在祂以外没有真理和知 识。我们不是神。祂在我们以外,超乎祂的被造物之上。我们称此为祂的超越性。然而,身为 圣经中的神,祂也具体地在我们当中,就是祂的临在性。这就是我们的认识为何有主观和客观 的层面,但永远不会是没有位格的(impersonal)。
 20 世纪前半叶的新正统派神学家的观念是正确的,他们只是走过了头,停在认识过程主观、存在的层面,而把真理视为要依赖人和他的经验。然而,我们不要像一些矫揉造作的学者 的样式,把认识过程中的主观和客观分开来。因为上帝是真理和所有真知识的来源。

 要认识上帝,即真理,需要一个人信心的委身。如果我们不认识祂,所有我们所制造的神 的言说都是空洞的。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的看法、假设和描述,是来自我们个人的框架和滤网。 我们如何理解一段经文,经常受到我们个人的框架所局限,以至于我们可能不得要领。如果真 是如此,那么我们就是错的。这意味着我们必须确定我们个人的框架或滤网要切实地忠于圣经 的启示。

 当我要教导这个观念时,我会在我的讲道中使用“知识论自觉的”(epistemologically self-conscious)。我一般不会用专业术语,除非在说明要点时有其必要。不过当我必须使用它 们时,会马上下定义。我把“知识论自觉的”定义为“清楚知道我们知道什么,以及我们怎么 知道我们所知道的。”(being aware of what we know and how we know what we know

 W. Jay Wood 关于知识论的本质的话值得在这里引用:
如果我们要好好思考,仔细监护我们的知性生活就是十分必要的。优质的思考是 活得好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根据这个传统,只有照管我们认知的生活(按这个 方式,例如,在一些重要的事上,我们塑造、护卫、维持、修正、放弃和遵照我 们的信仰来行事),我们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思想者,最终也成为杰出的人。

 有两个原因,我希望上帝的门徒是“知识论自觉”(epistemologically self-conscious)的。 一是圣经的教导,“因为他心里怎样计算,他的为人就是怎样。”(箴 23:7)在马太福音 12:34 15:18,耶稣同样指出从心里出来的,会对人有什么影响。第二个理由是,我们非常容易且 不自觉地会受骗,特别在我们的流行文化氛围中,因此,会拥抱一些错误和致命的观念。

 在罗马书 12 章,保罗要我们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个体。我喜欢罗马书 12 章有很多原因,但 主要是因为他要求我们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个体,他也说思考不只是一个学术上的行动,它影响 着我们的生活和事奉。所以,当我们在理智上放松,用 Wood 的话说,我们的生活马上就会反 映出来。结果是我们的信心会没有多少深度,使我们处于一个很容易受骗的局面。

 薛华指出,所谓的代沟,其实是认识论上的分歧。我们在 X 世代和千禧年世代身上观察 到一个知识论的模式转移。

 我们可以将历史分成三个世代,以便于讨论。

 首先是前现代(premodern period),是起于 16 世纪新教改革之前,直到该时期稍后。其 次是现代时期,是从 18 世纪直到 20 世纪中叶。第三个时期是后现代时期,从 20 世纪中叶到 21 世纪。如此分类的原因与真理、权威和知识有关。知识论在这三个时期各有不同。

 前现代:知识、真理和权威的条件是上帝的启示以及对上帝的信心。信心和信仰是知识的 起点。认识者和被认识者间有关系存在。理性、逻辑和经验被放在一个次要的地位。这也是一 个迷信和相信魔法的世代。然而,人们相信普遍真理的存在,是来自于上帝的启示。在这个时 期,上帝作为创造者和人作为被造物,有一个清楚的界限。人是按上帝的形象和样式被造的, 而上帝在祂的被造物之上,但是与被造物有位格(个人)的关系。

 现代:这个时期被称为启蒙时期或理性年代,人们仍认同上帝的存在和启示,注意的焦点从启示转移到理性。人成为最后的参照点。不像前现代的人,是按照上帝的思想来思想,人开 始假设自己扮演原始思想者(original thinker)的角色,上帝在这个过程中,成为反照的思考 者(reflective thinker)。这是个科学和工业革命的时代。理性、逻辑和经验科学的调查方法成 为君王,人们把信心放在这些事情上面。

 这时期的认识论方法论的焦点是客观:知识是存在的,是在认识者之外的。在上帝和知识 间产生了一道鸿沟。任何知识的范畴都必须是根据事实的。它必须符合理性逻辑的定律,可以 被人理解和解释。虽然包括了观察和小程度上的经验,但是重点是在人所发现的客观知识上。 虽然人是最后的仲裁者,但是他所认识的是在他以外的。

 (很凑巧的,我们福音派和改革宗研究圣经、解释经文和神学本身所反映的科学方法的模 式,是在这个时代发展出来的。这个明显的事实反映于神学被称为科学的皇后,181920 世纪的神学是用观察的方法,经过科学式的调查而发展成的。我们许多信心的先祖都曾使用这 些文化的工具。我有时感到困惑,当我听到或读到人们说我们在神学上不应该使用文化的工具, 但是转身就引用伟大的神学家的话,这些神学家却是经常使用文化工具的。很显然地,文化色 彩是我们的认识论的一部分。)

 后现代:20 世纪开始有个很大的转变,特别从 1950 年代开始。这个转变从存在主义哲学 家的出现可以看出大概。他们转向人的内心,重点是人,他的存在以及他的经验成为真理和知 识的标准。现代主义者如休谟和笛卡儿的事实、逻辑、理性、科学观察实验都被拒绝了。知识 越来越被局限在认识者他自己和个人的经验上。因此,这不是过于简化的说法,真理和知识成 为我们要他们变成什么就是什么,总是要根据我们的经验,也当然包括我们的选择。在这个文 化中,人可以很自在地操纵或解构历史,然后重塑历史,好让它说出我们要它说的,或者在使 用文字时,他要这些文字表达什么意义,就表达什么意义。

 如同现代主义者,后现代的人是舞台的中心,也是知识的参考点。但是不同于现代人把客 观知识和真理作为焦点,这些理性、逻辑的层面成为老太太的裹脚布。后现代的人已选择要单 纯地依以下的原则来生活:真理是我们要它是怎样或我们希望它是怎样就怎样,无论在何种特 殊的情况。真理可以因人而异,因处境而异,因时间而异。这就是我为什么把后现代认识论比 作果冻的原因,很难切实地把握其实质,因为在这个模式中没有普遍或绝对的真理。马克思的 陈述:“所有实质的东西都在空中消融了”,正是对后现代主义的正确描述。启示,如果仍然 被接受,也是非常主观地被决定着,上帝可以随我们自己的喜好成为那个样子,甚至如果我们 选择要祂不存在,祂也会消失。

 过去四百年发展出来的悲剧,尤其在西方,是真理和知识已经与上帝的位格分离了。这个 分离是微妙而明显的。但是要说真理是在我们里面的东西,与我们外在的生活没有任何关系, 却是大错特错,也和说真理是完全客观而在我们之外的,是同等的错误。

N. T. Wright 说知识永远不可能独立于认识者之外,他似乎是走在正确的路上。认识一 件事情就是与我们所知道的物件维持某种的关系。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前面提到有关知识的位 格的那一面。我们的所知,有其客观的依据,是在我们之外的,但是我们一旦说“我”或“我 们”知道,我们就与这等式的位格和主观的一面牵连在一起了。这不是暗示说我们所谓的知识 不存在于我们的认识之外,而是说我们能真切地、有位格地认识它(we can know it personally)。

今天的世代之所以对权威有很大的疑问,是因为对他们来说,权威不是与上帝分离了,就是与比圣经启示的上帝要小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了。或者它只是与传统观念有关,对今天的世代 并不能提供太多的帮助,因为它与人没有什么关系(so impersonal)。

上帝诠释的思想
God-Interpreted Thinking

 唯一前后一致且令人满意的知识论和全部的知识理论的方法,来自有位格的上帝这个起点, 祂是真理和真理的启示者,向祂的子民说话。其它的立场在联系到实际时都会有所欠缺。唯有 以上帝为起点,才会满足我们认识真理的需要。

 诗人说,“我往哪里去,躲避你的灵?我往哪里逃,躲避你的面?”(诗139:7)因为我 们是按神的形象和样式被造的,即使在罪中,我们努力去压抑真理,也不得不思想到上帝。即 使我们尝试否认祂,如无神论者宣称的,我们也必须先承认祂,才能否定祂。

 我们对上帝的思想不一定都是宝贵的,因为它们不总是对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对圣经非常 无知的时代。许多人已经清楚地证实了。要以宝贵的思想来思想上帝,即真切和对的思想,我 们不可以只以我们的思想来思想。我们要跟随上帝来思想祂的思想(We must think his thoughts after him)。我们必须以上帝为起点,以祂在我们周围的世界所启示的祂自己来思想祂,特别 是以祂所写下来的道。我们所思想和所知道的上帝,必须符合祂的知识和祂所启示的,否则我 们就会偏离了轨道。

 还记得我们开头所引用的薛华的话吗?如果我们在知识论上偏离了轨道,所有的事也会脱 轨。上帝是我们所知和如何知道的根基。我们必须有一个正确的上帝的知识,也要在这个根基 上知道如何去促进这个认识的过程。这终将会满足我们生活更深的需要。

 上帝已经采取了主动,为我们揭开了帕子,所以我们可以知道祂就是真理。这是为什么我 们不能把绝对真理和主观位格或认识者分开的原因。我们不能只客观地认识上帝,因为祂是有 位格的三位一体真神。要获得有关祂的知识需要与祂有一个关系。

 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观念:今日基督徒最常讨论的一个问题是创造。我们是上帝创造的, 还是我们是机率演化过程的产物?我们是从原始的粘液经过不同阶段的存在演化而来,直到我 们终于变成直立的、会思考的、能感觉的个体吗?当然,圣经不是作为一本科学教科书被赐下 的,它的作用是要沟通真理。因此,如果我们相信任何与圣经相反的,那么,我们所相信的, 和我们宣称我们所知道的,就是在错误当中。创世记第一章说上帝在六天中完成了创造。在这 里我们不必叉开话题,尝试为圣经中的“天”下定义,但如果我们下的结论是上帝在四天或十 二天内创造了世界,我们就是在错误之中,因为那并不符合上帝在圣经中所说的。

 上帝已经在两本书中将祂的真理传递给我们,一本是大自然(创造),一本是圣经,有时 也称为祂的工作的书和祂的话的书,我们通常称为普遍启示和特殊启示。我们必须忠心地负起 我们原来的责任:“要繁殖增多,充满这地,征服它”。这需要我们成为这两本书的学生。在 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可以使这两本书成为上帝没有要它们变成的和要教导的。在自然之书中, 我们研究、观察、实验,然后在我们寻找真理中获得证据。但是为了保持我们的研究和结论在 正确目标上,我们必须要把我们在那些领域中学到的,与上帝在祂的话中所说的联系起来,以 检验我们的结论。祂已经赐下祂的话语和圣灵,来帮助我们保持方向。这两本书并没有矛盾。

虽然上帝的真理有许多面向,但却是统一的整体,没有零碎。所有的真理都是上帝的真理,而 真理并不会自相矛盾。

 我们能认识上帝有许多含意。例如,因为祂是创造者上帝,而我们是祂的被造物,我们永 远不能知道上帝所知道的所有的事。这意味着我们永远不能透知所有的事(we can never know anything exhaustively)。想象一下这会是多么令人鼓舞的事!基督徒不像希腊人,他们主张为 了认识任何事,我们必须认识所有的事。基督徒说,即使我们不能知道所有可以知道的事,因 为我们是透过一个幽暗的镜片,因为我们是有限的,也因为我们是罪人,但是,我们仍然可以 认识真理。

 上帝知道所有的事,原原本本地,也真切地知道;而我们能知道祂。因此,我们能认识事 物,是以一个类比、衍生的方式。但是什么是类比式的认识呢?Robert Reymond是这样解释的:

关于知识,有三种可能性……我们可以清楚明确地(univocally)认识事情(完 全相同),或模棱两可地(equivocally)认识事情(有所不同),或类比式地 analogically)(部分相似,部分不相似)认识。如果我声称在苹果和橘子间 可以找到一个类比的关系,难道我不是说苹果和橘子,虽然有许多明显不同 的方面,但至少在某一方面是相同的吗?

类比式的认识,最能解释且保留创造主/被造物间的区别。更令人感到惊奇的是上帝已选 择把“真正的真理”(true truth)启示给我们。祂身为真理的本身,选择以拟人化的方式来向 人传达真理,也就是用人类的语言,好让我们能研究、理解,也解释实在界。只要我们所知道 的符合祂所知道的,我们就能在我们所认识的事上有一个充分的信心,虽然我们只认识一部分, 如保罗在林前13章所讲的。

 在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者折衷式的方法,当他们想获得真理和知识,却没有一个公认的 参照点,已被证明是全然混乱的。后现代主义没有一个统一的元素,因此,真理是如此地相对, 而现实和真理“比他们以往更诡异”。后现代主义者总是想用我称为“短暂的、飞逝的普遍性 和绝对性”(这当然是不存在的),来填满没有普遍性的这个空白。他们的所见、经验和对事 情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他们的框架是错误的。他们无法确定他们真按照真实的面貌来看它。 然而,我们的偏见和滤网为我们的判断上了色。因此,我们不总是可以清楚地看事情。一个夏 威夷的先知曾经这样说:“你可以借着感觉创造一个宇宙。”

一个可靠的方法:监督与制衡
A Reliable Checks-and-Balances Approach

真理,虽然是主观的经验,牵涉的不只是我们的诠释。我们必须努力、尽人事地尝试去除 我们个人的偏见。我们所知道的,或我们宣称我们所知道的,是我们相信的结果。我们的知识 是如此依靠我们的感官、我们的经验和传统,以至于很难,虽非不可能,在没有一个可靠的参 照点的情况下,评估我们所知道的。

我们需要一个监督/制衡的方法来看我们所认识的,和为何要认识。当我开始阅读薛华时,我怀疑为什么他会用“真正的真理”这个词句。我后来明白到,在我们的后现代世界中,我们 倾向于奥秘地使用文字,而这些文字在沟通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真理只是我们要它们 是怎样就怎样,那么文字也能代表任何我们要它们表达的意思。薛华用“真实的真理” true truth 来提醒我们,真理必须与和上帝有关。不管我们所谓的真理是什么,如果它与上帝的真理不吻 合,它就不是真正的真理。

如果后现代的世代想谈论经验、利益和生命的好处,认识神和真理是达到这个目的最大的 好处。祂不仅是一个朋友,比一个兄弟与我们更紧密,祂也是我们定义真实、真理和生活的参 照点。那么,这是怎么进行的呢?上帝给了我们一个主要和次要的探测线,一个标准的真理准 则。这个主要的探测线就是祂所写下来的话。因此当祂在圣经中借着祂的圣灵说话时,我们说 祂是我们最终的参照点。圣经成为我们衡量真理的标准。它是我们信仰和实践的准则,如同威 敏斯特的神学家提醒我们的一样。上帝在我们认识的过程,也给了我们另一个权/衡,就是我 们彼此。虽然有些福音派圈中的人对我们认识的过程要把群体包括进来感到犹疑,但我们不要 犯这个错误。除了祂的话和祂的灵,上帝也把我们放在基督的身体里,作为次要的方法。在信 仰团体中,我们必须学习如何共同努力,学习传统和其它所有的,来帮助我们认识真理。彼后 1:20 说:“圣经所有的预言,都不是先知自己的见解。”

与此同时,上帝虽然向我们启示了客观真理,我们不能纯粹客观地来加以认识。上帝也从 来没有意思要我们这样作。或者如康德之后的哲学家说的,我们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身,但是我 们能知道,因为主权的上帝已经将祂的真理启示给我们了。认识者和被知物必然不可分离。要 记得,如同我们说过的,所有的认识都牵涉到主观的个人(位格)的认知;因此,是会牵涉到 人的。实际上,相信认识者和被知物可以分开是一种假像。因此,在使用上帝的权/衡上,我 们必须努力让自己确认我们的过滤器没有扭曲上帝的知识和真理。真实的知识不能与上帝分离, 也不能在我们认识它的过程外被认识(True knowledge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God, nor can it be known apart from our knowing it)。这不是要暗指除非我们认识它,真理就不是真理。但这 的确指出,我们无法纯粹客观地认识真理。这就是为什么那些主要和次要的权/衡在认识的过 程是必要的。

在前现代过渡到现代,再到后现代的过程,我们已经看到每个模式如何引到下一个模式。 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有所谓的命题(thesis)。如果一件事是真的,它的反面就是假的。这 个认识论的方法是前现代和现代惯用的。然而,在现代时期的晚期,引入了一个新的架构,被 德国理想主义者黑格尔(W. F. Hegel)推广了。综合(synthesis)基本上是命题和反命题冲撞 所产生的。在引入这个综合理论后,我们不再能说如果一件事是真的,那么它的反面就不是真 的。但是如果一件事是真的,而其反面不是真的,就可能在这个比较过程中产生一个新的真理, 称为“综合”。这会开始一个新的过程。从这个综合中,一个新命题以及一个新的反命题会产 生。所以,真理是不断在演进中的。举例来说,拿白的是白的这个命题来看。反命题的陈述是, 白的是黑的。综合的说法就是灰的,是白色和黑色碰撞后所导致的。然后灰色再与任何与之抵 触的碰撞,再产生不同的颜色。

Thesis + Antithesis = Synthesis = Thesis + Antithesis = Synthesis

这个辩证法与后现代主义只有一小步之遥。后现代主义省略了命题和反命题的步骤(直接 跳到综合),它所拥抱的态度是:真理只是权宜之计,或者说是由我们来决定的。在发现没有 人或文化是中立或客观的,也没有办法超越主观主义,他们只好满足于互相矛盾的宣称(因为 “没有介于之间的叙述”),后现代主义者把自己委托给一个认识的过程,此认识过程相对之 下是因时间而异、因地点而异的。

这说明了为什么我们需要了解,在知识和真理以及认识过程的范畴内,上帝必须是最后的 参照点。如果祂不是最后的参照点,我们就只能没有一个标准来认识实在界。在我们的所知以 及我们如何知道我们所知道的这件事上,我们必须以有位格的三位一体神为起点。我们要明白 认识过程个人(位格)的层面,也要了解为什么真确地认识神是所有真知识所必要的。

范泰尔(Cornelius Van Til)在 1930 年代,曾为“旗帜”(Banner)写过一系列科学的文 章。在其中的一个文章中,他运用了以下的例子来说明上帝在真知识中的必要性:

我看到一头牛,我说它是个动物。但什么是动物?为了完整地回答这个问题, 我必须能回答什么是生命,因为一头牛是一个活生生的物件。我观察到牛在吃 草。草是不是也有生命?是的,草是从地上长出来的。那么,土地是否也有生 命?没有,因为它不会生长。但是有人说它会生长。无论如何,我看到的是没 有生气是活着的事物不可或缺的(lifeless is indispensable for the living)。因此 我不能说牛到底是什么,除非我能分辨整个物理实在界(physical reality)是什 么。但是接下来就会碰到一个更大的困难了。我们自己是这个实在界的一部分。 初看之下,这会给我们一点优势,我们可以从里面观察。但是这也当然会有不 利之处,因为如果我们只能从里面观察……假设有上帝的存在。祂对我们会有 最佳的“外来”的视角。

 范泰尔接着展开我们对上帝的知识,及祂对我们的知识,不可或缺的这个观念。他坚称, 我们对自己的知识如果与上帝对我们的知识不一致的话,就是全然错误的。然后范泰尔证明, 这类的上帝与人之间的知识,在认识上帝创造的任何事物上也是最基本的。虽然,我不必知道 一头牛是什么,就能从牛奶的副产品受益,这件事是真的,但是为了认识你,我必须认识上帝, 我也必须认识自己。他们之间是彼此相关的。但是即使是这样,我也必须明白我不可能透彻地 认识一头牛是什么。如果有一个领域我们可以没有神而认识所有的事,那么,上帝就不是上帝 了。如果我宣称我认识任何一件事,却不符合上帝所知道的,那么我就需要校正我的方向了。

认识论上的普遍恩典 
Common Grace in Epistemology

如果没有上帝我们就不能认识任何事,那么,一个不信神的人如何能认识任何一件事呢? 这是个有效的问题。上帝是完全智慧而掌管万事的,以至于祂知道何时、何地以及如何在认识 论的过程中帮助人。祂使用如凯柏、巴文克、范泰尔这样的人,以及其他人来帮助我们明白“普 遍恩典”(common grace)这个教义。这个教义是建立在上帝按照祂的形象和样式造人的这个 真理上的。虽然人在罪中堕落,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这个形象;虽然罪剥夺了上帝所已经赐给 人的真理,但是他在堕落中并没有完全失去神的样式。因此,这个形象仍然是上帝(造物主) 和人(被造物)之间的一个接触点。这也是人与人之间的接触点。

 经常有人引述加尔文所说的,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的对神的知觉。虽然人能够而且的确压抑这个知觉,却是它仍然每天在我们心里运行。否则不信的人就无法工作或完成任何事。范泰 尔解释到,“为了不要认识神,人必须摧毁他自己。但是他办不到。人不可能偷偷溜进一个不 存在的领域好逃避上帝的面和上帝的声音。众山不能遮盖,阴间无法藏匿。没有东西能使他不 面对上帝,就是那位我们必须与祂有关系的上帝。”这也解释了信徒如何能与非信徒合作,试 图完成上帝给我们的文化使命。靠着上帝的普遍恩典在我们心中运行,虽然我们不是永远都有 这个自我意识,但这却是因为有上帝我们才有真知识的前提。我们可以理解,非信徒对于他知 道什么,并没有这个自我意识,但一个信徒会忘记上帝的恩典而高举人的知识就是不可原谅的 了。无论是信徒还是非信徒,上帝是我们认识过程最终的参照点。

 事实是上帝的普遍恩典给了信徒和非信徒;但因为堕落陷于罪的人无法完全否定上帝以及 他与上帝的关系,他仍然是上帝的真理的受益者,至少是在一个普遍意义上。根据使徒保罗在 罗马书 1:19-32 所说的,非信徒虽然没有关于上帝救赎的知识,但在创造上知道上帝。他知道 关于上帝的一些事,但是这个知识完全依靠上帝的恩典,也由上帝的恩典来决定。举个例子说 明:人是在堕落中的罪人,但是由于上帝的恩典,他没有坏到极点。其结果是非信徒能与信徒 一起完成上帝原来的在创造中的设计。Henry Meeter 作了以下的总结:“从圣经的写作和加尔 文的教导,我们学到,上帝的确有一个善意的态度,或者说,恩典,给那些未受拣选的人,而 这个普遍恩典有一天会加到他们的刑罚上,因为此恩典没有让他悔改,没有为上帝而活。”

 普遍恩典对知识论的意义是它提醒我们,一个非信徒虽然决心否认三位一体神,仍然需要 完全依靠祂才能认识事物。如同耶稣在马太福音 5:45 告诉我们的,上帝降雨给义人,也给不 义的人。祂能而且也将真理启示给不信的人。上帝是真理的来源与作者。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 和样式被造的。因此,人能认识真理,虽然不是透知或无所不包的,但却是真实的,是因为上 帝恩典的自我启示。虽然堕落使得在人里面的上帝形象受到毁损(impaired),也触及他生命 的每一部分,但是却没有完全破坏(destroy)这个形象,也没有使上帝退缩或停止向所有的人 启示祂自己。虽然有罪的人坚持否认和压抑这个真理,上帝仍然在祂恩典的良善中继续向全人 类启示祂自己。因为祂的普遍恩典,即使非信徒运用这个“借来的原则” borrowed principles), 仍然能不时地学习到一些有关上帝的事和真理,他们所学到的,并不会威胁到信徒,反而是帮 助信徒(例如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这个普遍的知识也是信徒和非信徒之间关系的一个很 重要的接触点。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能爱我们的仇敌,耐心而小心地与他们合作,因为他 们也是按照神的形象和样式被造的。

结论

当我们反思从创世以来的历史,特别是伊甸园时,直到今天,我们会发现有两种实际的认 识论学派。虽然有些变异,但说到底只有两种。第一种学派认为知识始于三位一体的神。我们 全部的知识是根据祂和祂的启示。在我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我们是以这样的理解来运用我们的 理性能力或感官经验的:我们的思想和观察要倚靠上帝的启示。这是创世开始时原有的立场。 当罪进入世界后,上帝的恩典改变了罪对人的影响。祂透过旧约和新约,开始了一个传奇,一 直持续到今天,使我们拥有如奥古斯丁、阿奎那、加尔文、凯柏、范泰尔、弗兰姆、邦森以及 许多其他的基督徒思想者。

第二个学始于创世记的开头,在乐园中,当亚当和夏娃受到蛇的诱惑,接受了第二种主 题思想,就是:人不需要完全(或只是有一点)依赖上帝就能获得知识和真理。因而,人离开 上帝,也能获得真知识。上帝的启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不是绝对必要的。人可以运用他的理 性和逻辑能力,以及感官经验,来认识真理。人其实可以随他自己的意思制造真理。这个传统 始于在乐园中撒但的引诱,然后很明显地透过新约、旧约和历史上的人物,如柏拉图、亚里斯 多德、笛卡儿、洛克、康德、尼采以及后现代主义者。
 除非上帝是唯一的道路、真理、生命,否则知识、真理和权威就没有确实的根基。如果祂 是,我们也相信祂是,那么,我们的知识就必须来自祂,我们所知道的,也要符合祂所知的。 靠着祂的话和圣灵,以及基督徒团体的忠心,我们可以一起努力,更多而更确实地明白真理。

当我们尝试去明白且进一步澄清我们服事上帝的角色时,我相信,后现代时期,虽然其有 关真理、知识和权威的意识形态是离了根基的,但是,它迫使我们在所有的领域能更理性、更 有经验地思考。认识论是在更古典或传统的启蒙主义模式后,钟摆荡得过了头的另一个范畴。 关系和经验在学习的过程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在认识论上要保持我们对圣经的专注,这会使我 们更加了解,知识与真理是有位格的(personal)。他们是需要我们相信、练习和应用在我们 每天的生活当中的。知识和真理是上帝为我们准备的,使我们在思想、生活,和与他的关系、 与我们周遭世界的关系和我们彼此间的关系中,有所不同。这是年轻一代在他们的寻索中所追 求的事物。  


2020-03-29


伯克富《系統神學》導論| 林慈信牧師講授
目錄

祷告:求天父帮助我们,与我们同在,悦纳我们的敬拜,在你面前常存敬畏之心,也长存喜 乐感谢之心。让我们服事主你有胆量,同时心中有柔和谦卑的心。一切都是你的恩典,你所 赐给我们的,愿你继续在外面里面造一颗顺服你的心,奉耶稣基督圣名求。阿们!

1. Connection Between Religion and Revelation (Systemic Theology, p. 116)

前面讲的那一段,宗教是因为神是本质的原理,现在我们来看启示。启示当然包括普遍 启示和特殊启示,普遍启示和特殊启示是这一章的结论,我们从头开始来看。先讲一讲宗教 和启示之间的关系。讲到宗教,当然就要讲到启示喽。因为所有的宗教都是根据某一种的启 示,没有所谓自然性的宗教,就是没有所谓不靠启示的宗教,没有启示的宗教是不存在的。 这个是当时他们研究宗教的一个结论。

我们今天看到的新纪元运动,他们把宇宙当做启示的来源——还是有(启示),不过它 把自然界当做是启示的来源。伯克富说,研究宗教历史的结果告诉我们,普遍来说,宗教都 相信有启示的。有人认为,佛教是一个例外——其实也不是例外的,因为后来它也把佛当做 是神来对待了。不单是保守的学者,连自由派学者也相信,认识神(就是宗教)必须建立在 启示的根基上。当然,自由派的启示观,跟我们保守的不一样,他们中间也有很多不同的学 派。我们可以说,自然神学这个观点,目前是不流行的,我所指的是 1939 年。 什么叫自然神学?我说,今天在福音派中,自然神学是大行其道的,可能 1930 年不流 行,今天也不用这个词。

什么叫自然神学呢?自然神学就是:人观察自然就可以建立神学。

 我这里,先给各位整理几个名词。首先,自然启示”。自然启示是合乎圣经观念的:神 透过受造之物启示了祂自己(罗马书 1 18 20 节),这个是正统的自然启示。“自然神 论”这个词,是 18 世纪理性主义进到教会里面所产生的一个怪物。自然神论说,基督教相 信神创造了宇宙,按照科学定律,管理宇宙,就够了。剩下来就是人类彼此相爱,全人类将 来就有永生,这叫自然神论。我再说一次:神创造了宇宙,用自然定律(就是科学定律)管 理宇宙,宇宙有秩序。凡有耳的都能听到嘛,凡有理性都听得到的。所以你只要敬畏神,爱 你的邻居,全人类都有永生的,这叫自然神论。顺便一说,美国的开国之父,好几位都是自 然神论者。杰佛逊(Jefferson)、富兰克林(Franklin)都不是正统的基督徒。

 好,这是自然神论。接下来是自然神学。这三个词:自然启示、自然神论、自然神学, 其实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不过因为都在用自然、自然……,所以需要解释一下。自然启示是 神的启示;自然神论是一种理性主义的神学。自然神学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自然神学就 是人靠观察自然,就可以建立认识神的神学。

 在中古时期,―自然神学‖就不仅仅是讲人靠观察自然了,加上人用自然的理性(自然这个词就包括了人性里面的理性)。今天,在神学教育界里面流行一种说法,特别是教牧辅 导,他们要把世界上的心理学引进神学院、引进教会的时候,他们肯定要把世俗的、反对基 督教的这种心理学,在教会里面要合法化嘛,要把它讲得能够登讲台的。他们怎么讲呢?恰 恰就是用自然神学的方法。他们怎么说的呢?他们说,其实上帝启示是有三种的方法。第一, 普遍启示,在自然界。第二,是圣经。第三,是理性。这恰恰就是阿奎那的自然神学,在福 音派的辅导学院里面复活了。他们所讲的理性,不是上帝给亚当原来没有犯过罪的理性,不 是那个,是指世俗心理学这两百年来研究的成果,各种荒谬的理论。

讲几个给你听,佛洛依德(Freud):人,人性是什么?人性就是性交的情欲和谋杀的 情欲加起来,但是因为社会不容许人随便地谋杀,所以,人都是心理不平衡。所以人是一大堆欲望的总和。佛洛依德是非常敌对基督教的,人是没有灵魂的。二、罗杰斯。人是什么? 人是过去所有经验的总和,没有灵魂的。而人要做什么,人要达到什么目标?自主、独立, 这刚好就是罪的核心。但是现在罗杰斯的理论在教会大行其道。第三,史金纳(skinner), 行为主义。人是什么?人是一个动物。你要他戒烟戒酒吗?可以,贴个东西给他,吃什么药, 就当他动物对待就好了。第四,人是个电脑,是个机器。各种各样的……最后,新纪元, 最邪恶的:人就是上帝。外面很多这些激励的,比方说,你是做推销的,公司常常会派你去 些励志的课程。―你能够做推销的,你能够的,我能够的,或者我能够打高尔夫球的, 我能的,因为我里面就是上帝

这五种很可怕的人观,神学院的辅导教授怎么样让这样的人观合法化呢?他们就说神的 启示有三种方法:普遍启示(在自然界)、圣经,加上理性。但是他讲的那个理性不是亚当、 夏娃没有被罪玷污过的理性,而是罪人所发明的这种谬误的、荒谬的心理学理论。就是罪人 回应神而讲出这些抵挡真理的话,他把这个当做理性;又把这个当做神启示的三种方法之一。 然后,他们画三个圆圈,这三种,就是理性、哲学、心理学,自然界,还有圣经重叠的地方 就是神学了。

这种讲法,简直是把那些和圣经完全相反的道理和圣经的道理结合起来,这个是完全不 可能的。世上的小学是不可能和神不变的真理结合起来,然后搞一样东西出来帮助人的。试 想,在世界上任何一个飞机场,控制飞机的那个塔(control tower)里面,他们肯定只是用 一种的物理原理,就是空气啊,那些气流的物理原理,它们肯定只有一种嘛,这样子才能指 挥飞机降落起飞不会互撞,对不对?你试想,一个飞机场用 300 种不同的物理原理、物理 学派来解释气流,飞机老早就撞了。这只不过是飞机而已,现在我们讲的是人的灵魂啊,世 俗的心理学是标榜帮助人的,你怎么可以用三百种,对人的问题的不同的观点来处理,特别 是教会里面的灵魂呢?他们支持自己的方法,就是把人的理性当做神启示的三种方法中的一 种,或者一厢情愿地要把老子和孔子的哲学,当做是上帝向中国人所发的启示,也是一样的。 他就把老子、道德经跟儒家的哲学,当做上帝向中国人的启示,把从上而下的启示,还有从 下而上的人的哲学混为一谈,很危险的。所以我们讲启示是讲普遍启示。普遍启示是透过什 么?受造之物,还有在人心里,心里包括理性啊。

当然,伯克富整段启示的这一章,我感觉有一个很重要的偏差,是这样子的:上帝原来 的普遍启示是清楚的,是神而来的,所以有权威的;是足够的——不是足够使人得救,是足 够叫人无可推诿。再来一次:普遍启示是清楚的,明明可知的,是足够的——足够叫人无可 推诿,不是足够叫人得救、甚至乎知道如何得救;是有权柄由神而来的。好了,人现在犯罪 堕落了,堕落后的普遍启示,仍然是清楚的,诸天仍然述说神的荣耀,虽然受造之物叹息等 候神的儿子的荣耀显现,但是诸天仍然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祂的手段。好,仍然清楚, 仍然足够——不是足够叫人如何得救,足够叫人无可推诿,仍然是从神而来的。人,失去了 这个回应、了解、明白、领受普遍启示的能力。所以问题在人不在神。你假如说普遍启示不 再是那么清楚的话,就责怪神了。不是的,是人对普遍启示的理解不再清楚了。但是普遍启 示仍然是清楚的,仍然在我们身上带有权柄,说:―无可推诿‖。然后再加上特殊启示——我 们现在手上有 66 卷圣经,所以当我们从事科学研究、心理辅导或者艺术创作的时候,不可 以假装圣经不存在,光是从科学、哲学、心理学、艺术那边找原则来从事我们的努力。神的 特殊启示要纠正我们对普遍启示错误的回应。再说一次,神的特殊启示——圣经,要纠正我 们怎么样阻挡普遍启示。阻挡普遍启示就是说,我们傲慢,制造偶像,制造世上的各种学说, 圣经要纠正,然后,我们重新再重建哲学、科学、心理学、艺术等等。伯克富在这方面就讲 不清楚。因为他没有把罪对人的理性,对人如何回应神的普遍启示这个能力,他没有贯彻的 讲清楚。我事先先讲清楚了。

刚才,我说伯克富说,在宗教研究的范围,在神学的范围,自然神学是不流行了。就算用自然神学这个词,只不过是指一种反对启示神学的一个神学而已。今天我们不需要理这些 了。有人觉得,自然神学是一个老旧的、中世纪的、分辨不同神学的一个名词,就是从考虑 自然界来认识神,或者从―理性之光‖来认识神,这种就叫做自然神学。

伯克富有另外一点是没有讲清楚的。为什么我们反对自然神学,为什么我们说人靠自己 不能建立一个正确的哲学或者心理学呢?因为罪、堕落带来的后果,乃是人的理性必然得要 尝试独立(就是离开上帝)、自主、autonomy,所以我们很多时候跟福音朋友辩论说:是啊, 这些问题都是奥秘,我们人的理性有限。这样讲没有错,但是不够。我们理性不但是有限, 而且是被罪玷污了。所以我们在很多神学的争辩上,我常常说我们的逻辑不仅是有限的,而 且是不灵光的,因为它被罪扭曲、玷污了。我再说一次,我们的理性和理性所作出的逻辑判 断,我们的逻辑不单单是有限的,因为我们是人不是上帝;而且我们是罪人,所以我们的逻 辑肯定是被罪玷污的,所以我们逻辑所能够有的了解,肯定是对真理、对宇宙是有所扭曲的。 因为人不愿意把神当做神来对待,所以人的理性肯定会扭曲事实。基督徒也不例外。是的, 我们是新的人,但是圣经说我们的心要更新而变化。但是我们常常都带了很多的人本主义, 就是刚才说的那个自主的理性,所以我们对很多问题还是带着很多以前,外面的世界的想法 带进来,没有整理清楚,没有洗干净,所以,我们会坚持一些东西。比方说,我们坚持 是爱嘛,这样神就不公义,神就不是爱喽,我们就有一些从世界来的爱的定义、标准,或 公义的标准。这样就不公道喽——公道的标准。或者说 人最需要的是爱嘛!——你怎么 知道人需要什么?要从圣经来找啊。所以我们有很多这种的、从世界而来的观念,没有理清 楚。刚才我们在说什么?我们说人的理性因为堕落的缘故,一定是从自我、自主、自法(自 己是自己的律法)来做起点的。好了,我们说重生的基督徒呢,必须要理干净这些以人、以 自己为本的,人本的、自主的理性。从圣经重新建立究竟人需要什么?究竟什么才叫做实际 practical),什么叫实际,什么叫不实际?什么叫抽象,什么叫实际?我们用与生俱来的、 中国人的实际观来定什么是实际吗?不是,从头来过,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那才是最 实际。不是有经济安全感,不是有感情上的安全感等等。每一件事情都要重新的想过,包括 我们怎么解释圣经等等。

 好,所以人的问题不单在理性有限,是我们理性被玷污。所以我们的理性需要圣化,要 成圣。这是个过程。不论你在教会泡了多久、几代,没有一个人不可能从出生开始,理性就 是圣化的,这是个成圣的过程。假如我们的理性,简单说我们的神学,必须完全合乎圣经才 能得救的话,那天堂是空的,一个人都没有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在这个心意更新而变化的过 程中第。我们以前认为对的事情,现在慢慢看……咦,要从圣经来看。所以不论我们是从世 俗的世界泡了好多年、中途信主,或者我们是在最敬虔的环境长大的,都有人本主义的。我 们的理性总是会偏差的,包括那些反对用理性的敬虔派。 

好,我们继续讲下去。所以,自然神学其实目前在福音派是大行其道的。好,关于第一 点,宗教与启示之间的观念,我们现在就不再讲下去了。总之,自然神学是不可能的,但是 偏偏有人愿意发明它。

2. The General Idea of Revelation (Systemic Theology, p. 117)

第二点:对启示的一般观念。这里,我们也很快地讲过去好了。我们之所以相信有启示, 就是因为有一位有位格的神传递知识(就是让人认识祂)。第二,有一些真理事实必须透过 神的启示才能认识的。那伯克富用的词是真理事实,还有事件event)。

这里先停一停。圣经告诉我们什么?圣经告诉我们一些真理,一些事实。巴特(Barth 喜欢说——灵恩派刚好跟巴特是异曲同工的,他们异口同声说:基督教不是讲教义的。人的 语言是很有限的,人这个容器时很有问题的;基督教是讲生命的,是讲神大能的作为,不要 在神学上做这么多的文章。问题是,神在圣经里面,是不是显现祂的大能作为呢?是的。但是,神在圣经里有没有告诉我们一些东西?告诉我们一些事实是真的发生过的,一些教义真 理是要我们相信的,一些应许是让我们抓住的?有。所以我们不能跟着巴特派或者灵恩派说, 基督教不是教义,是生命。这种说法很好听,但是其实是误人子弟。神在圣经里面有一些东 西是要我们知道的。从创世记开始——神创造;挪亚洪水——神审判、神保存生命;神和亚 伯拉罕、以撒、雅各立约,约的内容是什么?跟摩西立约,律法内容是什么?都要理清楚的, 然后这些跟耶稣基督的新约关系是什么?好,所以,神有真理叫我们认识。

第三,世界上有我们这种有理性、有灵魂的人,神向我们启示,人也能够接受启示。

3. Historical Concetions of Revelation (p. 117)

好,现在我们就开始讲历史上的启示观。刚才那三点,是在上一章宗教那里,结论也都 有的。我们现在来看最早的启示观。伯克富当时因为要回应宗教研究、宗教历史的研究,所 以他就从最古的宗教开始讲。

a. In the Earliest Ties. 他说有两种占卜。一种是有人是有这种技巧,例如用甲骨文等 各种方法;或者有些人是在一种颠疯状态,不论是在睡眠中或者是睡醒的,一种的颠疯状态。 福建人叫这种人为“Dang Gi”(乩童)。这种占卜,或者是与灵界相交的古代的启示是这样子 的。

 b. In the Philosophies of Greeks. 希腊哲学时期就不是了,他们就觉得人是要透过理 性、透过安静思考来寻求神。所以古代的宗教有搞占卜那种的,有靠理性的。然后,

 c. In the Christian Era up to the latter half of 17th century. 基督教,当然就是说神在自 然界中、在圣经中发出两种启示。不过,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在十一、十二 世纪就说,自然启示可以导致人对神有一种整体的、统一的认识(Knowledge of God as a Unity),就可以建立自然神学。我们是不同意的。

d. In the latter half of 17th century and and the 18th century. 十七世纪自然神论。1710 年代 是自然神论的黄金时期。自然神论认为,上帝在自然界所发的亮光,自然之光是够的。基督 教的启示,并没有在自然启示上加添什么。所以刚才说嘛,你只要知道上帝创造宇宙,人类 彼此相爱就够了,圣经里面所讲的都是多余的。你只要读创世记第一章、第二章就够了,第 一章就够了,神创造人、创造宇宙,人类彼此相爱,就够了。那《快乐颂》里面―上帝是父, 基督是我们的长兄,在爱里生活都是神的子民‖,那就是很典型的自然神论的一种说法。音 乐是贝多芬的,词是后来自由派神学写的。自然神论说,基督教(就是圣经里面)的启示只 不过是重复自然界里面所有的,所以其中一本自然神论的书叫做 Christianity as Old as Creation(《基督教象创造一样古老》),总之你读完创世记一章就够了。托马斯•杰佛逊 Thomas Jefferson)出过一本新约圣经,把所有神迹都剪除了。剩下什么?登山宝训一点 点。你可以买得到的——《杰佛逊的新约圣经》,这是典型的自然神论的做法。把所有的神 迹都抛弃,没有罪,没有神迹,没有地狱;耶稣来就是告诉我们,按照神创造的时候,这样 子观看自然界,彼此相爱,就完了,完全不考虑人有罪。自然神论的兴起,刚好就是清教徒 时期的没落,清教徒运动的没落,就说明了宗教改革以来的基督教,不再能够带领西方社会 的思想界。我再说一次,清教徒的没落、自然神论的兴起(1710 年) ,象征着宗教改革以 来的基督教,不能再在西方的思想界里,真正做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