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神學派別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神學派別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03-06


12 教會或神學派別的名詞簡介(續)林慈信


伯克富《系統神學》導論| 林慈信牧師講授
目錄

12 教會或神學派別的名詞簡介(續)

 我們上一節說,我們是誰?我們的身份是什麼?第一,我們是「基督新教」,不是天主教;第二,我們是相信「三位一體」的;第三,我們是「正統」的信仰,當然這個正統的定義是說我們的教義、信仰都是來自聖經;第四,我們相信聖靈在每一個時代還是有它的見證人,所以我們是屬於「普世大公教會」的;第五、我們是「福音派」的,這個是指「我們來自衛斯理時期的復興」,或者我們是「不認同自由派神學」的。可是這個標籤越來越混亂。簡單的說,這個招牌已經被搶奪去了,是指那些「不信『聖經無誤』,但又自稱為福音派的」,這是我們今天21 世紀真正的情況。

第六,我們是「敬虔的後代」,或者說「敬虔運動」的後代。

 一般翻開教會歷史教科書,我們會讀到「敬虔主義」,就是指「德國的敬虔主義」(大概是 1720 年代開始的)。但是,假如我們對歷史有更深的認識的話,我們會發覺:

 假如我們不算馬丁·路德跟加爾文的宗教改革是敬虔運動的話,在宗教改革之後第一波的「敬虔運動」,就是鼓勵信徒讀經、禱告,來到十字架面前悔改的運動(我是指鼓勵教會裡面的信徒讀經禱告,來到十字架面前悔改的這種敬虔運動),就是英國的清教徒,1555-1710 這段時間。

 誰是清教徒?清教徒就是第一批向英格蘭傳十字架跟悔改福音的傳道人,這是最簡單的一個定義。或者說,清教徒就是加爾文的學生,回到英國,成為第一批傳十字架悔改純正福音的傳道人。所以,清教徒差不多百分之百是改革宗,不過有一部分後來成為浸信會或浸禮宗的發起人。

 這種的熱誠,傳十字架悔改福音的「清教徒運動」,後來就傳到荷蘭,所以「荷蘭的敬虔運動」是第二波。「荷蘭的敬虔運動」在荷蘭被稱為第二次宗教改革,這是他們當時的名稱,或是後人給他們的名稱。

荷蘭的這種敬虔講道後來就傳到德國。所以我們所認識的「德國敬虔運動」,其實是從英國跟荷蘭傳去的,(是第三波),它的根是改革宗神學。不過後來到了德國的時候,就開始有了點反神學的滋味。

 又從「德國的敬虔運動」,就是有些「莫拉維弟兄會」影響到約翰·衛斯理,所以敬虔運動的第四波是「衛斯理」。

第五波叫作「凱錫克」(Keswick)。Keswick 就是我們的培靈傳統,屬靈高原。到了凱錫克,我們就不再追下去了,敬虔運動可以一直追下去,有很多波的。但是我們的確是這個傳統的後代,就是基要派、福音派大部分都是認同「敬虔運動」的。

第七,我們是「復興」、「復興運動」的後代。

「復興」分為兩種。我們比較認識的是第二種,我們稱它為「復興主義」或是「佈道運動」。它的代表人物有芬尼、慕迪、葛培理,這是我們中國跟華人教會比較熟悉的復興。這種復興是向外的,簡單的說,不是復興,是佈道,是呼籲教會以外的人來信耶穌。但是我們看到大型佈道會,有的時候幾百、幾千人信主,我們就說感謝主,復興來到了。這很多時候是我們福音派對這個詞的用法。

 很不幸的,福音派弟兄姊妹很少認識到「復興」其實還有一種更豐富的定義跟用法,就是第一種的復興。這是以 161718 世紀為代表,就是以宗教改革、清教徒,還有衛斯理時期的「大覺醒」(great awakening)、「大復興」為代表。這個復興是教會內部的會友認罪悔改,然後這個悔改在教會裡面發展、蔓延出去。這種悔改一旦成為運動的時候,每一次(就是161718 世紀),有眼光的人就看到:是的,悔改來到了,聖靈特別賜下悔改的恩賜,所以我們要做什麼呢?我們要在神學教育,就是在訓練傳道人的事上,要有所更新。

 神學教育跟悔改是有關的,不是沒有關的。你有沒有注意到,許多神學院是由佈道家或復興領袖創辦的,從富勒神學院的富勒先生,就是當時最有名的電台講道者;到葛培里(Billy Graham),是哥頓神學院(Gordon-Conwell Theological Seminary)董事會主席;到王永信牧師也創辦神學院,唐崇榮牧師也創辦神學院。不是偶然的。為什麼大型佈道家、奮興家會創辦神學院?就是說,當你看到許多弟兄姐妹悔改的時候,你馬上要問一個問題:誰來牧養耶穌基督的羊?我們需要新的整整一代、敬虔又有學問的傳道人。所以,比較古老的復興,是從悔改到神學教育的更新,這也包括教義上的更新;也包括聖樂,就是聖詩歌詞或甚至乎音樂的更新;也是社會服務的更新。

我們是這兩種復興運動的後代。不過,我們很多時候只認識到第二種,而不認識第一種。

第八,我們是「宣教運動」的果子。

其實「宗教改革」本身,加上「清教徒運動」,都是「宣教運動」。因為,歐洲本身跟英國人,還沒有大批的認識十字架跟悔改的純正福音,他們還沒有清楚地悔改信靠耶穌基督。所以宗教改革,就是歐洲跟英國人向歐洲和英國人宣教。至於海外宣教,是因為有了宗教改革、清教徒運動、荷蘭敬虔運動、德國敬虔運動…等等,歐洲跟英國人他們的教會有了一定的基礎,海外宣教運動就很自然地在神的時間表裡興起了。

我們是屬於「第三世界」的,不論是中國、印度、東南亞、非洲、拉丁美洲的教會,都是 19 世紀英國、歐洲、美國等等宣教士所結的果子和他們果子的後代,所以我們肯定相信宣教是必須的。

 不過,第 19 世紀的「宣教運動」,和與它有關的「復興主義運動」,是反神學、反神學院的,所以宣教運動帶來的是「聖經學校」的興起。「聖經學校」就是指中國(1949 年之前),和臺灣、香港(1940 年代到大概 70 年代初),這些中學畢業四年的神學士本科這種的聖經學校;或者是初中畢業、加上高中程度三年的聖經學校。這些是 19 世紀宣教運動,傳到中國所設立的神學教育的模式。當然有例外的,大專畢業之後的這種神學院,以燕京大學的宗教學院為代表,大部分當時(1949 年之前)以自由派的神學家為主;不完全都是,但大多數的教授是。

好,我們是宣教運動的果子,但宣教運動帶來一種反神學院,以「速成班」作為培訓工人的主要方法,帶來這些文化的包袱。

第九,我們是「基要派」。

基要派這個詞至少有兩個定義,或甚至三個。

 第一,有人說什麼是基要派呢?基要派就是「發脾氣的福音派」。它的意思是說,「基要派就是對某些事情氣憤的福音派」(Fundamentalist is an evangelical who is angry about something.)。向什麼東西氣憤呢?當然就是「自由派神學」了。所以,在 19203040 年代,基要派就是在美國大的宗派裡面與自由派抗爭的傳道人領袖,這是第一個定義。

 第二個定義:因為在 1920-40 年代,基要派被逼得離開了大宗派,大宗派就落在了自由派領袖的手上。所以,基要派裡面有一類的牧師和領袖,他們就主張「分別出來」。這個「分別出來」有兩層的意義:第一層就是從大公教會、就是公會、大宗派分別出來。這些從大宗派分別出來的有長老會,比方說美國當時有正統長老會,馬上就分裂成兩派:第一派是「正統長老派」(OP, Orthodoxy Presbyterian);第二派就是我們所聽過的「篤信聖經長老會」(BP, Bible Presbyterian)。當時 1936 年就分成了兩批,「正統長老會」跟「篤信聖經長老會」(OP BP)。基要派從大宗派分出來還有浸信會。在臺灣這派叫作浸宣會(浸信宣道會),在美國本土叫作 Conservative Baptist Association (保守浸信會聯會)。到了 1970 年代,有聖公會分出來的 Anglican Church of North America”(北美安立甘教會)。然後,信義宗,特別是路德會-密蘇里總會(Lutheran Church- Missouri Synod),在 70 年代是保守派、基要派把自由派趕走的,這是很少的、很例外的一個例子。

 所以,基要派:第一,是與自由派抗衡的;第二大部分,大部分是被逼趕出來的,有一些是很例外的,是路德宗趕走自由派的。出來之後,他們當然不認同這些「普世教協」(WCC, 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美國國家教協」(NCC, National Council of Churches)的自由派所控制的「教會合一運動」。在他們這一派,(從大宗派分出來的),又有一派相信要有「第二層的分離、分別出來」:就是說,我們不單單要同自由派劃分界限,我們也要和所有跟自由派有關係的人(福音派)劃分界限。舉個例:

 比方說,有些基要派會這樣說:葛培理從 1950 年代,大概 1957 年到了他很有名的、大型的、長期的紐約佈道會之後,他就常常跟一些天主教國家元首,還有新派宗派的領袖來往。所以,葛培理是歷史上兩千年來,不但是向最多人傳福音的一個佈道家,也是跟最多國家元首握過手的基督徒。他是美國十個總統的好朋友。他去世之後,不可能再有一個佈道家或教會領袖是跟十個總統友好…。總統打仗或有什麼大的決定,馬上會請葛培理(Billy Grahm)飛到白宮跟他禱告過夜;然後第二天才宣佈決定的,這種情況常常發生。所以這派比較基要的基要派,他們認為,我們要跟葛培理劃清界限,因為他跟天主教、州長、市長、新派的教會來往得太親密了。所以基要派有兩種:一種是不認同自由派跟自由派教會;第二種是不單單不認同自由派,也不認同那些跟自由派有關係的福音派,這是第二種的基要派,就是兩重的分離。

第三,基要派被美國的媒體、新聞界打成無知的、愚蠢的、狹隘的、歧視的、有種族歧視的井底蛙。這是自從1925年的那個「猴子法案」(Scopes Monkey Trial,有一位很優秀的、知名的律師維護創造論與進化論爭辯)以來,美國的媒體一直把基要派或福音派打造成是無知的、愚蠢的、沒有教育的、沒有文化的、沒有閱歷的、狹隘的、偏見的、種族歧視的,現在又多加兩個標籤,就是恨同性戀的、而且是奪權的--因為現在福音派強起來了。若沒有福音派,小布希第二次重選可能選不上。所以,這些是自由派跟非信徒一直給基要派的一些負面的描述。到今天還是如此,特別是 2004 年小布希第二次當選後,就有很多記者跑去訪問福音派教會。他們搞不清你們這些無知的、狹隘的,本來都是從小農村出來的、從山洞裡跑出來的野人(我是指美國山洞 Hill Village),你們怎麼可能有這麼大的政治意識、策略,還有成績呢?所以 2004 年之後,電視、報紙等等,刊登了很多次什麼是福音派。他們都是一些戴著有色眼鏡,但是又要擦乾他們眼睛來報導福音派的,很有趣的一種現象(從 2004 年到現在 2009 年),甚至乎以色列國家的記者,也跑來美國,看福音派是怎麼一回事。當然中國大陸也不例外。有一些來看完之後,就悔改接受耶穌基督作個人救主的,也有的。 好,所以,基要派:第一,是「反自由派」的;第二,是「分別出來」(有兩層的分別);第三,是被描述為無知、狹隘的;第四,基要派是相信護教的必須性的。

  1957 年,巴刻寫了一本書叫作《基要主義與神的道》(FUNDAMENTALISM AND THE WORD OF GOD)。為什麼巴刻當時寫這本書呢?現在這本書的中文版不太容易找得到,但是有本英文的 TRUTH AND POWER 可以說是這本書的新版,可惜沒有中文版。為什麼巴刻寫《基要主義與神的道》這本書呢?因為當年葛培理到英國佈道,很顯然英國人第一次搞清楚自己信主得救了,聖公會的主教當然是非常眼紅不高興。所以有一位主教寫了一本書,叫作 FUNDAMENTALISM AND CHURCH OF GOD”(《所謂「基要主義」與神的教會》。這本書是非常強力的攻擊福音派或基要派的一本書,特別是說「福音派是分裂教會的」--聖公會的教友現在都不愛聖公會了,都跑去聽葛培理佈道了,都講什麼重生得救了。

巴刻當時是一個青年的聖公會牧師(現在已經八十多歲了,那是 52 年前,才 30 歲吧),他就寫了一本書來回應那位主教的《所謂「基要主義」與神的教會》,這本書名字叫作《基要主義與神的道》,與前面那本書名字很像的。就是說:不是的,假如基要派是指狹隘無知的話,我不是基要派的;但是假如基要派的意思乃是指「我相信聖經是最高的權威」、「我相信聖經是神所默示的」、「我相信信心與理性之間的關係是:信心就是信聖經為最高的權威,理性不是我信仰的最高權威」的話,那我絕對是基要派。這是那本書的整個立場,就是基要派不一定是無知狹隘的,基要派的定義就是聖經是最高的權威。

 還有在〈信心跟理性關係〉這一章,就反映出基要派的第四個定義,(第一是反對自由派;第二是分別出來;第三是被形容為無知狹隘;)巴刻這本書就暗示著:基要派是相信護教的必須性的。換言之,基要派是相信:我們建立在聖經基礎上的信仰,是經得起理性或者知識份子的考驗;我們的信仰是經得起理性的考驗,是經得起知識份子的攻擊的。當然,基要派的護教又分好幾個派:有前提派、證據派、古典派。前提派就是我們宣講真理,然後要揭露對方的前提;證據派就是拿出一大堆的證據;古典派就拿出一大堆邏輯的論證。總的來說,基要派不都是反理性,不都是反神學,不都是不理睬哲學的。基要派裡面包含了對哲學有很深度的認識,同時在神學教育上站得很穩,然後反攻那些反對聖經的知識份子的。這個是基要派傳統的一部分。

 我們再回到 192030 年代,基要派與自由派抗衡那段歷史。當時的領袖是梅欽(J. Gresham Machen),就是威敏斯特神學院的創辦人。梅欽所帶領的,或者說所象徵的基要派運動,包含了這些維護信仰的改革宗的(也就是威敏斯特神學院的創辦人),也包含了災前被提的時代論者(就是篤信聖經長老會的創辦人)那個群體,也包含了其他,不一定是改革宗、不一定是災前被提者,就是一般的,可能是凱錫克的,講培靈,屬靈高原的。這個是基要派。所以,基要派包含著一些對理性的攻擊很敏感,要反攻的;包含了一些反理性的、只是注重培靈的凱錫克的;也包含了一些神學教義上是時代論的,這整個是當時基要派的大家庭。最後,我們是「認信福音派」的。

(為什麼會有《芝加哥聖經無誤宣言》呢?就是因為 1965 年之後,富勒神學院不再堅持「聖經無誤」,所以有一批人[大部分是改革宗,也包含時代論領袖],1978 年就發起《芝加哥聖經無誤宣言》)。

 到了 1996 年,就是 1978 年《芝加哥無誤聖經宣言》出版經過 18 年後,有了「成功神學」、「市場學」進攻教會的時候,同一批領袖就發表了《劍橋宣言》,他們自稱為「認信福音派聯盟」,意思就是說,我們還是保留福音派這個標籤,但是我們說明,我們的信仰是有內容的,我們宣告宗教改革的那「五個唯獨」(唯獨聖經、唯獨信心、唯獨恩典、唯獨基督、唯獨為了神的榮耀)。

 所以我們的福音派傳統是很豐富的,有很豐富的復興的定義、有很強的神學教義上的基礎、有很火熱的宣教的和敬虔的傳統。


11 教會或神學派別的名詞簡介林慈信


伯克富《系統神學》導論| 林慈信牧師講授
目錄

11 教會或神學派別的名詞簡介

 我們學習神學的過程中,早晚會碰到很多的專有名詞,特別是教會或者是神學上派別的名詞。比方說有一些是跟我們距離比較近的,例如:基要派、敬虔派、福音派。還有,我們相信宣教,我們相信敬虔是必須的,甚至我們相信護教也是必須的。所以,基要派、敬虔派、福音派、宣教運動、護教運動這些詞,是跟我們比較靠近的。我想,重視與神、與主耶穌基督有好的關係的基督徒,對這幾個名詞都會願意認同的。

 然後,另外有一些的名詞,比方說,康德、自由派、存在主義、新正統,這些名詞我們比較陌生,我們心中對他們的認同,也是有一層隔膜。

最後,第三種名詞是似是而非的,就是說,又好像願意認同,其實有它微妙陰險的地方,就是「新福音派」,還有「後保守福音派」,甚至還有一種叫「後自由派」的,聽起來跟我們福音派好像又很像的。

 這些名詞都代表著一些對信仰很具體的看法。所以,今天我們在這堂很快的,大概用十到十一個名詞,來走過兩千年的教會歷史。我們不是順著時間的次序來讀的,我們是順著一種很自然的身份認同的次序來看。

第一,我們是「基督新教」或「基督教」。

 意思就是說,我們不是「天主教」,也不是「東正教」。為什麼呢?三個原因:

1.      我們相信「唯獨聖經」。

「唯獨聖經」是信仰上權威的問題。天主教把教會,特別是教皇的地位放在與聖經同等,也就等於說在聖經以上的一個地位。我們是基督新教的,因為我們相信唯獨聖經,聖經是我們最高的權威。任何的教會,包括天主教都不能夠取代聖經這個最高的、唯獨最高的權威。

2. 我們相信「唯獨信心」。

 這個「唯獨信心」,並不是說我們得救唯獨的盼望、唯獨的根據是信心。不是的,我們得救唯獨的盼望和根據,是耶穌基督,祂的恩典,神的恩典。信心是什麼呢?信心是講神的救恩(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成就的救恩)怎麼樣臨到我們的--這個是講到救恩途徑的問題,不是根據的問題。我們說「唯獨信心」,我們是「唯獨藉著信心」(through faith),而不是靠著信心。聖經裡有時候是說「出於信心」,但這個「出於」,不是指靠著信心,而是指藉著信心得救、稱義。也就是說,我們不認同天主教,認為信心還要加上行為,特別是聖禮,才被上帝接納。我們不是說信心不要加上行為。我們乃是說信心加上行為人才稱義,那就表示說這個行為或聖禮在神面前是有功勞的,這個是我們不認同的。信心也沒有功勞,何況是行為。

3. 我們相信「唯獨基督」。

 「除祂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徒 4:12)也就是說,耶穌基督是神和人之間唯一的中保。聖徒(聖人)不是。

天主教的聖徒,最高的那位,就是馬利亞。天主教有幾百上千的聖徒。這些聖徒就很像佛教的菩薩。菩薩是什麼?菩薩跟聖徒一樣,在生前賺的功德多到有餘,別人可以拜託他,去借用他的功德,去拜託馬利亞拜託耶穌或拜託神來可憐我們。我們說,不是的。我們得救(稱義)跟成聖的功勞,完全來自耶穌基督。所以我們是基督新教,有這三個原因。

所以,假如說「我們是基督新教,不拜馬利亞」,這並沒有把事情的真相講出來。我們不拜馬利亞的理由:是因為馬利亞跟我們一樣,是沒有功勞的,特別沒有剩餘的功勞讓我們去借、去用,來到神的面前。我們神人之間的中保,唯獨是耶穌基督。我們說,「我們沒有教皇的」。是的,為什麼呢?我們不相信教皇的權柄可以與聖經的權柄一樣。

 我們說,「我們是基督徒,我們沒有彌撒的」,是什麼意思?彌撒是天主教徒要靠它一次一次的得到一點點的救恩。我們說不是,救恩是藉著信心而來的。 在這方面,剛才我們先講了我們不是天主教徒,也不是東正教徒;但是在第二、第三、第四這三方面,我們又要考慮到兩千年的教會歷史是我們的遺產。

第二,我們是相信「三位一體」的。

 我們相信聖父是神、聖子是神、聖靈是神,神只有一位;聖父在永恆裡是子之父、子在永恆裡是聖父之子等等。這些跟天主教就完全一樣了。除了一點,聖靈由子出,是東正教不承認以外(聖靈只由父所出,不由子出);天主教跟我們在這一點也是一樣的(聖靈由父和子所出)。因此,

第四,我們是相信「聖而公教會」(Sanctam Ecclesiam Catholicam,或「大公
教會」)的。

「大公教會」的『大公』,英文是 Catholic 或者是 Ecumenical Catholic
在這裡不是指「天主教」; Ecumenical 在這裡也不是指「普世基督教(WCC)。“Ecumenical 這個字就是「全世界的」意思; Catholic 同樣,也是指「大公的」、「普世的」意思。

 我們相信聖靈從來沒有「沒有見證人的」,就是從來沒有一段時期,聖靈是沒有見證人的。我們相信聖而公的教會。

 現在回到第三點,但是。

第三,但是我們同時堅持要有「正統」的信仰。

 而「正統」這個字 orthodox ,恰恰是「東正教」的名字。但我們不是指東正教的意思。「東正教」那個『正』字,就是 orthodox”(「正統」那個『正』字)。
 我們說,「我們是正統」的意思,乃是說,「我們相信聖經的默示、聖經的權柄」,「我們相信聖父、聖子、聖靈」,「我們相信耶穌基督是唯獨的救主」等等。

這些正統信仰,在某一些新派的教會裡面,也有基督徒跟傳道的人相信。「正統」意思就是說,在歷年來必須要有的、最起碼的基督教的信仰或信念,這叫正統。

第五,我們是「福音派」。

 這個詞是最麻煩,最頭痛的。我們來看四方面:

A. 我們先來看歐洲對 Evangelical”(福音派)這個字的用法,特別是德文,還有西班牙文。

 舉個例:假如今天我們到菲律賓,有人問你,「你是基督徒嗎」?你說,「我是」,他說,「你是天主教徒哦」,你說,「我不是天主教的」,他們就會說,「哦,你是福音派的(Evangelical)」。這意思就是說,你是基督教的,不是天主教的。所以, Evangelical (福音派)這個字,在西班牙文和西班牙文文化的世界裡,就是指「基督新教」。 德文也是一樣。所以,當新正統的巴特寫一本書叫 EVANGELICAL THEOLOGY”(《福音派神學》)的時候,他的意思不是我們所說的福音派,他的意思就是“Protestant Theology”(更正教、基督新教神學)的意思。所以,在德文的世界裡,“Evangelical 這個字也是指「基督新教」。所以在美國有個宗派叫 EvangelicalLutheran Church (福音路德宗,福音信義宗)。它這個福音,就是指「基督新教」、「基督教」信義宗的意思。

 所以,這對我們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卻讓這個名詞的所指,弄得非常混亂。

 B. 現在我們來看 Evangelical”這個字,在過去三百年是怎麼用的。

我們知道在 1730 年代,英國、還有北美洲(當時還不叫美國),發生過大復興,其中一位比較有名的領袖(不是唯一的,但是其中一位的領袖),就是約翰·衛斯理。好,這個運動慢慢結束了,衛斯理兄弟也去世了,他們有第二代的傳道人和信徒,還有第三代、第四代的,比方說就包括了威廉·威伯福斯(William Wilberforce),就是一生致力推翻奴隸制度的那位英國國會議員。他是衛斯理復興運動的果子,可以說是第二代或第三代。

 英國的聖公會,包含了一些很像天主教的,燒香點蠟燭、跪在聖像面前的那種,也包括一些糊裡糊塗的、懵懵懂懂的中間派;也包括一些衛斯理所影響過的,火熱愛主、讀經禱告、傳福音的。最後那一派就是受到衛斯理時期的復興影響的、英國聖公會的傳道人或者基督徒,就叫做 Evangelicals”。這是英語世界Evangelical 這個字的用法。

 再來一次:德文 Evangelical 就是「基督新教」;西班牙文 Evangelical 就是「新教」;英文 Evangelical 就是指「衛斯理時期復興結下來的果子」,就是第二、三、四代的傳道人和基督徒,他們被不是福音派的聖公會分子稱為福音派(the Evangelical Party)。因為英國是政教合一的,英國的聖公會的元首就是皇帝或者女皇,所以當他們說 the Evangelical Party (福音派)這個所謂黨派的意思時候,他們的意思不單單指教會裡的 the Evangelical party 那個福音派,也指國會裡的福音派,包括威廉·威伯福斯(William Wilberforce),要推翻奴隸制度的那位國會議員。這是第二種用法。現在來看第三種:

 C. 很明顯的,到了 1920 世紀,英國這樣用 Evangelical 這個字的時候,美國也有它的發展。

  19 世紀,我給大家簡單的一個粗略的定義。(這個是在 C B 之間,我應該多加一項。)美國在 19 世紀, Evangelical 福音派就是指長老會、公理宗、衛理公會和浸信會,大概是這個意思。我舉個例,比方說基督教青年會(YMCA1840 年代在英國和美國創辦的)。19 世紀的青年,如果你要加入 YMCA 作會員的話,他要求你必須是福音派教會的教友(a member of an evangelical church),它大概意思是說,你應該是長老會、公理宗、衛理公會、浸信會的會友的意思。很廣泛的用法。

 但是到了 20 世紀,(下面我們會解釋的),有了自由派和基要派之爭的時候,簡單的說,基要派輸掉了大的教會、宗派、神學院,和宗派下面的差會,都落在了自由派的手上。所以到了 20 世紀 1940 年代的時候,福音派是誰呢?福音派就是那些在基要派跟自由派之爭中,被逼趕出來或是自己自動退出的,他們重新組織成為福音派。但是在 1940 年代之後的福音派,是沒有一個宗派作代表的。福音派可以指聖公會、路德宗、改革宗、長老會、公理宗、浸信宗、衛理公會、神召會、靈恩派、獨立教會、貴格會、門諾會(就是重洗派)等等,這些宗派裡面都有福音派。

那什麼叫福音派呢?最早的定義就是跟自由派爭辯的「基要派」,但是他們被逼或自願離開了,所以現在福音派的象徵人物只有一位,就是葛培理(Billy Graham)。所以,對福音派最粗略的定義,就是「任何喜歡葛培理的人」(Anybody who likes Billy Graham.)。當然這是開玩笑的,但是它也不是沒有意思的,因為這就代表著福音派是沒有一個正規教會組織的。

 到了 1970 年代,以 1976 年做為一個里程碑。1976 年一位美南浸信會的會友,Jimmy Carter(吉米·卡特)當選成為總統了。他是近代歷史上第一位自稱、自認重生得救的基督徒當總統。那一年,《新聞週刊》(Newsweek)就稱 1976 年為「福音派之年」(the year of the Evangelical)。福音派開始從極度的政教分離,搖身一變成為跟左翼政治競爭的一個政治壓力團體。我再說一次,本來(基要派)是對政治不聞不問的,突然之間有了 Jimmy Carter,也有些人組織了一些壓力團體。壓力團體是民間的,不是一個政黨,但是它會支持某個政黨的某一位候選人。

比方說,支持 Jimmy Carter,或者 2004 年支持小布希(George Walker Bush)等等。福音派從來就沒有一個教會宗派的基礎,雖然它有一些聯會,但是從政教分離又變成參與政治。在過去 30 年來,我說,「我們這些美國福音派常常行事為人非常差勁」(We behave badly.)。比方說遊行抗議的時候,某些極端分子會拿著些牌子說,“上帝恨惡同性戀者”,而且是用非常貶義的一個同性戀標籤-- Godhates fags. 。所以,最近有人特別是 D. G. Hart(威敏斯特以前的圖書館館長),他寫了一本書,說「福音派死了」,這個名詞已經沒有用了,它從來就不是一個真正合一的運動,從來就是一個鬆散的,從路德宗、荷蘭改革宗和長老會,到靈恩派、獨立教會,極端分子都被稱為福音派。所以這個名詞是不太有用的。

社會學家在 1990 年代初,給福音派一個定義,有四個特徵:第一是「注重禱告」,第二是「注重讀經」,第三「注重悔改、信心得救」,第四是「注重傳福音」的。這是個非常膚淺的定義,因為福音派絕對不僅僅是指禱告、讀經、信主、傳福音,我們福音派有兩千年來的聖經的、還有早期教父的正統的傳統。我們又經過了宗教改革,相信因信稱義,擁有這麼豐富的神學傳統,包括清教徒的、很多敬虔的,跟宣教的運動等等。所以說福音派就是禱告、讀經、信主、傳福音,這就算是福音派了,這是外人,社會學家給我們定的。

 D. 最後,我們是福音派。

 福音派這個名詞不單是太過籠統、空洞,甚至因為政治參與的緣故,被污染了。不但如此,而且福音派裡面本身就起了變化。1943 NAE(美國全國福音派協會)成立,當時「福音派」和「新福音派」是同義詞。新福音派就是主張不要這麼狹隘,我們還是可以堅持我們正統的信仰,但是留在一些比較新派的大宗派裡面,繼續傳我們的福音。所以當時不同的地方,只是你留在大宗派、還是不留在大宗派。

 1947 年富勒(Fuller)神學院成立了,當時他們是非常正統的信仰,他們是改革宗的,但也有改革宗浸信會的神學家,比方說卡爾·亨利(Carl Henry),就是《神、啟示、權威》的作者。所以,1943 年到 1947 年,說自己是新福音派,只不過是說在姿態上不要狹隘,要接納那些留在大宗派的牧師、傳道人跟信徒,還有要向西方或者全球文化進軍,要改變文化,要從事護教等等。所以這是很正面的一種姿態。

 1965 年,同一間的富勒神學院的院長哈柏(David Allan Hubbard),就接納他的好朋友,也就是創辦人的兒子丹尼爾·富勒(Daniel Fuller)作教授。丹尼爾·富勒去了德國留學回來之後,就不再相信「聖經無誤」。所以從 1965 年開始,富勒神學院還是自稱是福音派。到了 1970 年代,他們也願意用 New Evangelical”(新福音派)這個名詞,特別是相信「聖經無誤」的,就指富勒是「新福音派」。

所以,「新福音派」,到了大概 19751976 年之後,就是指那些不堅持「聖經無誤」,但自稱是「福音派的福音派」。我再說一次,不堅持、不相信聖經無誤,或者他也不說自己不相信,但是覺得「聖經無誤」這個名詞是歷史的包袱,非常的不方便。約翰·斯托德(John Stott)是其中一位這樣的新福音派,他是非常不喜歡「聖經無誤」這個名詞的。巴刻(J.I. Packer)是非常堅持用「聖經無誤」這個名詞的,兩位都是福音派的聖公會的神學家:斯托德就不信聖經無誤,他不相信、也堅持地獄是真的;巴刻是堅持的相信。所以到了 19651975 這段時期,「新福音派」就是指那些不相信聖經無誤的福音派。

最後,到了 2000 年代(現在),我們有些新福音派,簡直是不相信上帝是無所不知的,也說福音派太過注重十字架的救贖,應當在多元的宗教世界裡面,尋覓人類的和睦、和平;也就是說,不要堅持絕對真理(淡化神學教義),這些可以叫「後保守福音派」(post conservative evangelical, post-evangelical),或者叫「正在浮現中的教會」(the emergent/emerging church,新興教會運動,如:Stanley J. GrenzRoger E. Olsen)。

 所以福音派本來在 1940 年代之前跟基要派是同義詞到了 1965 年之後有些福音派不再相信「聖經無誤」;到了 70 年代,他們就自稱為或被稱為「新福音派」。新福音派,比如說富勒神學院,保持他們這種不相信聖經無誤的姿態,已經 40 多年了。所以今天你去加州,假如你要買一些非福音派的書,富勒神學院的書店是一個非常好的去處。我也需要買非福音派的書,最新的、新派的、後現代的、天主教的在講什麼,最好的去處就是富勒神學院的書店。假如你要買一些達拉斯神學院教授最新的聖經注釋書,你就休想,不要去那些地方買了,他們是不會放在書架上的。威敏斯特最保守的那些神學家的著作,除非放在教會歷史、清教徒那一欄,或者是教牧學博士必讀的補習神學課程裡面,有些最淺的;不然的話,他們的主流是已經把歷代的基要派,包括改革宗、包括時代論,都排除在整個主流福音派之外。簡單的說,40 年代之前的福音派這塊招牌,被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