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8

 

第一講 聖約神學簡介
#1 Introduction to Covenant Theology

 
 

《聖約神學十三講》CovenantTheology
講員: J. Ligon Duncan  編譯:誠之
第一講 聖約神學簡介
#1 Introduction to Covenant Theology
http://www.fpcjackson.org/resource-library/classes-and-training/introduction-to-covenant-theology
https://yimawusi.net/2021/05/03/introduction-to-covenant-theology/
https://yibaniba.blogspot.com/2021/05/1-introduction-to-covenant-theology.html
第二講 聖約神學歷史概覽
#2 History of Covenant Theology
http://www.fpcjackson.org/resource-library/classes-and-training/history-of-covenant-theology
https://yimawusi.net/2021/05/04/history-of-covenant-theology/
https://yibaniba.blogspot.com/2021/05/2-history-of-covenant-theology.html
第三講 行為之約
#3 The Covenant of Works
http://www.fpcjackson.org/resource-library/classes-and-training/covenant-of-works-creation
https://yimawusi.net/2021/05/05/the-covenant-of-works/
https://yibaniba.blogspot.com/2021/05/3-covenant-of-works-covenanttheology-j.html
第四講 行為之約與恩典之約
#4 Covenant of Works and Covenant of Grace
https://www.fpcjackson.org/resource-library/classes-and-training/covenant-of-works-and-covenant-of-grace/
https://yimawusi.net/2021/05/06/covenant-of-works-and-covenant-of-grace/
https://yibaniba.blogspot.com/2021/05/4-covenant-of-works-andcovenant-of.html
第五講 存留之約:挪亞與亞伯蘭
#5 The Covenant of Preservation
https://www.fpcjackson.org/resource-library/classes-and-training/covenant-of-preservation/
https://yimawusi.net/2021/05/07/the-covenant-of-preservation/
https://yibaniba.blogspot.com/2021/05/5-covenant-of-preservation.html
第六講 亞伯拉罕之約:盟約記號及其涵義
#6 The Abrahamic Covenant  Covenant Signs
https://www.fpcjackson.org/resource-library/classes-and-training/abrahamic-covenant/
https://yimawusi.net/2021/05/10/the-abrahamic-covenant-covenant-signs/
https://yibaniba.blogspot.com/2021/05/6-abrahamic-covenant-covenant-signs.html
第七講 改革宗洗禮論與新約的實踐
#7 The Reformed Doctrine of Baptism & New Testament Practice
https://www.fpcjackson.org/resource-library/classes-and-training/the-reformed-doctrine-of-baptism-new-testament-practice/
https://yimawusi.net/2021/05/11/the-reformed-doctrine-of-baptism-new-testament-practice/
https://yibaniba.blogspot.com/2021/05/7-reformed-doctrine-of-baptism.html
第八講 摩西之約
#8 The Mosaic Covenant
http://www.fpcjackson.org/resource-library/classes-and-training/the-mosaic-covenant
https://yimawusi.net/2021/05/12/the-mosaic-covenant/
https://yibaniba.blogspot.com/2021/05/8-mosaic-covenant-covenanttheology-j.html
第九講 時代論:改革宗的評估
#9 Dispensationalism – A Reformed Evaluation
https://www.fpcjackson.org/resource-library/classes-and-training/dispensationalism/‘’
https://yimawusi.net/2021/05/13/dispensationalism-a-reformed-evaluation/
https://yibaniba.blogspot.com/2021/05/9-dispensationalism-areformed.html
第十講 大衛之約
#10 The Davidic Covenant
https://www.fpcjackson.org/resource-library/classes-and-training/the-davidic-covenant/
https://yimawusi.net/2021/05/14/the-davidic-covenant/
https://yibaniba.blogspot.com/2021/05/10-davidic-covenant-covenanttheology-j.html
第十一講 舊約聖經對「新約」的預言
#11 Old Testament Prophecies of the New Covenant
https://www.fpcjackson.org/resource-library/classes-and-training/ot-prophecies-of-the-new-covenant/
https://yimawusi.net/2021/05/16/old-testament-prophecies-of-the-new-covenant/
https://yibaniba.blogspot.com/2021/05/11-old-testamentprophecies-of-new.html
第十二講 對觀福音、使徒行傳和保羅著作裏的盟約
#12 The Covenant in the Synoptics, Acts and Pauline Writings
https://www.fpcjackson.org/resource-library/classes-and-training/covenant-in-the-synoptics-acts-and-pauline-writings/
https://yimawusi.net/2021/05/17/the-covenant-in-the-synoptics-acts-and-pauline-writings/
https://yibaniba.blogspot.com/2021/05/12-covenant-in-thesynoptics-acts-and.html
第十三講 希伯來書裏的盟約
#13 The Covenant in Hebrews
https://www.fpcjackson.org/resource-library/classes-and-training/covenant-in-hebrews/
https://yimawusi.net/2021/05/18/the-covenant-in-hebrews/
https://yibaniba.blogspot.com/2021/05/13-covenant-in-hebrews-covenanttheology.html


第一講 聖約神學簡介
#1 Introduction to Covenant Theology

http://www.fpcjackson.org/resource-library/classes-and-training/introduction-to-covenant-theology

一、前言
 
聖約(聖經)神學研究對教牧事奉,甚至對任何基督徒的事工來,都是對必要的。我因此確信,你在研讀聖約神學中所投入的時間都會回票價。它不僅僅會帶給你許多紅利,你所服事的人在未來的月中也會獲益良多。讓我們聆聽上帝在希伯來書第六章所的話。我們從第9節開始讀:
 
親愛的弟兄們,我們雖是這樣,卻深信你們的行為強過這些,而且近乎得救。因為上帝並非不公義,竟忘記你們所做的工和你們為他名所顯的愛心,就是先前伺候聖徒,如今還是伺候。我們願你們各人都顯出這樣的殷勤,使你們有滿足的指望,一直到底。並且不懈怠,總要效法那些憑信心和忍耐承受應許的人。當初上帝應許亞伯拉罕的時候,因為沒有比自己更大可以指著起誓的,就指著自己起誓,:「論福,我必賜大福給你;論子孫,我必叫你的子孫多起來。」  這樣,亞伯拉罕既恆久忍耐,就得了所應許的。人都是指著比自己大的起誓,並且以起誓為實據,了結各樣的爭論。照樣,上帝願意為那承受應許的人格外顯明的旨意是不更改的,就起誓為證。藉這兩件不更改的事,神決不能謊,好叫我們這逃往避難所、持定擺在我們前頭指望的人可以大得勉勵。  我們有這指望,如同靈魂的錨,又堅固又牢靠,且通入幔。作先鋒的耶穌,既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成了永遠的大祭司,就為我們進入幔。(來六9-20
以上是上帝所默示的聖言,願加添祝福。讓我們用禱告來仰望:「我們的主、我們的上帝,我們為這些話感謝你,這些是聖經的話,是聖靈所默示的話。這些有關聖約的話是用來增強我們的信心,讓我們在永恆的盼望中得著安慰的。當我們研究聖約的真理時,我們祈求,不只是我們的心思得著光照,願我們的心,我們裡面的人,我們的思想、意志、情感也被這些真理所俘虜。願我們在明白在你的話語中所展示的聖約榮耀時,我們心中的渴慕就被挑起。願你今天在我們開始這個研讀時,特別幫助我們,讓我們所作的工可以榮耀你。歸榮耀給你,也使我們得著益處,奉耶穌的名。阿們!」
 
關於這段經文,我想提幾點。這段話提到聖約的重要性。聖約的作用,特別是聖約記號的作用,是要向我們保證上帝的恩惠。這段經文到上帝藉著聖約來確認的應許,定意要透過這個方法,向我們保證拯救我們的心意。身為信徒,都不免會有懷疑、掙扎的時刻。當我們與不信鬥爭時,通常也會與得救確據鬥爭。倘若我們認識到,上帝在默示的話語中,從一開始,從創世記開始,就花了很多時間向信徒做出保證,這不是一件很令人安慰的事嗎?當亞伯拉罕在創世記十五章和十七章,在信心中搖擺不定時,上帝是用什麼來拯救他的?是用聖約的記號。在撒母耳記下第七章,當大衛在信心中游移不定時,上帝做了什麼呢?與大衛立約,要讓大衛的後裔永遠坐在王位上。當我們在信心中搖擺不定時,當我們對上帝在我們身上的心意感到困惑時,上帝是用什麼來增強我們的確據的呢?就是用聖約的記號:團契相通、主的聖餐、聖約的筵席,以及洗禮。當我們守聖餐、見證洗禮時,就提醒我們上帝主動向我們作的。因此,聖約的作用就是不斷地向信徒保證,上帝對他們的心意是永遠不變、永不動搖的。雖然我們常常三心二意,但是主卻不是這樣,聖約清楚明了這件事。是一位約束自己的上帝。臨到我們,並且:「我必要成就這事。而且我不只是對你做出應許,我還要用起誓來約束自己,而既然沒有比我更大的,我就指著自己起誓,來完成我對你做的應許。」別忘了這就是聖約的核心,是上帝向的百姓所做的保證,證明對他們的心意。好,我要讀一段摘錄,你們猜猜看,這段話是誰的?
 
「聖約的教義是所有真神學的根源。有人,能正確分辨行為之約和恩典之約之間區別的人,就是一位神學大師。我有一個信念就是:人們在關於聖經教義上所犯的錯誤,大多數是因為他們對律法之約和恩典之約的認識有根本的誤解。願上帝今日賜給我們能力來教導,也賜給你們恩典,可以領受這個重要主題的訓誨。」
 
這段話的人不是長老會會友,不是聖公會會友,而是浸信會會友。他的名字是司布真。而他知道聖約神學是福音事奉的核心,因為聖約神學就是福音。而倘若你不明白聖約神學,你就還沒有做好準備,要把福音完全的榮耀完整地傳達給上帝的百姓,以及在此聖約之外的人,好吸引他們進入聖約憐憫那完全的經歷當中。所以我們所討論的,不是無關痛癢的。我們所的,不單是使基督徒之間生分裂的事,比方時代論者或浸信會與長老會的會友。我們所討論的是我們對基督的位格和工作、對拯救人的福音、對救贖歷史、對舊約與新約之間的關係,最核心的認識。聖約神學的重要性就在於此。
 
二、課程目標與方針
 
在我們看課程大綱之前,我想先告訴你們我的目標和方針。首先,我的目標是把一些有用的資訊和知識傳遞給你們,好讓你們知道關於聖經、教會歷史和神學對聖約的教導。當然,這個資訊首先會包括上帝在聖經裡所示的知識,也會包括我們對上帝創造的知識,包括我們自己、我們的時代、這個世界,我們自己的會眾。當然這個知識主要的來源是聖經的特殊示。因此我要你們用聖經來裝備自己,包括希伯來文和希臘文,因為我們要鑽研上帝的話,探索它的深度。
 
其次,我的目標是向你們解釋,並且鼓勵你們善用這個知識。我不只是希望各位明白而已;我不希望你們只是堆積了一堆的知識。我的目標不只是你們能在知識的層面上掌握這個真理,我也要你們知道如何在你們的生活和其他人的生活中應用這個真理。在神學課程中所教導的有關上帝的知識,從來不是目的的本身,它總是達成未來一個更深與更高目的的途徑。當然,這個目的就是:上帝的榮耀,以及我們與的聯合。這是從我們與上帝的相交團契中流露出來的。我所謂的認識,我的意思是與建立一個完整全面的關係,與相交團契。換句話,上帝救恩的知識,就是聖約的知識,而聖約的知識是個人性的知識。這種知識不只是知道關於上帝的事,而是認識上帝自己。聖約的知識是與永活的上帝有團契相交的認識。
 
論及上帝的、以命題(proposition)的方式所呈現出來的知識,是我們可以用句子來表達的知識。命題性的知識是這種個人性救恩知識的一個基本要素。今天有許多人會告訴你,你無法用文字來表達真理。這種法是垃圾。這句話本身就是用文字來表達的「真理」。離開了文字,你就無法談論真理。那種真理不是命題性真理的觀念,是這個時代所製造的最大、最荒謬的法之一。命題性真理對我們擁有個人性的、救恩性的、對上帝的知識是最基本的,因此,對所有基督徒來,想要在聖靈裡與上帝同行來,命題性真理是極為重要的。
 
不過,這不是救恩知識唯一的要素。有許多人在知識上,可以領會聖約的教導,但是他們對上帝真正的認識卻缺乏經歷,而其間的距離何止十萬八千里遠。事實上,我們可以論證,你在知識層面上對真理有更多的領會,但是卻缺乏真正的經歷,實際上會讓你更遠離上帝,而不是更近,因為你擁有關於在知識層面上的資料,會讓你對你自己缺乏與上帝有個人性的關係的認知更為盲目。所以,知識是一件危險的事情。因此,只有當我們是為了尋求要獲得對耶和華有個人性的認識的目的,去追求我們在知識層面上的知識,並追求系統的研究,這種追求才是有智慧的。
 
第三、我想追求的另一個目標是發展你們的分析能力。你們需要發展你們分辨的能力,到一個程度,你們可以把學到的知識整合起來,有批判性的思考,擁有良好的判斷力,以至於你們在拿起一本關於聖約的書籍時,可以很快知道,這個作者是出自哪個神學傳統,他們的教導有哪些漏洞,或者他們的教導的強項是什麼。你們大部分的人都會成為你們所服事的人的活字典,即使你接受的不是福音事奉的訓練。如果你在神學院接受的是一種特殊的訓練,而你是在基督徒事工中事奉,我可以保證,人們還是會把你當成是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因此,他們會把你當作引導他們屬靈成長的一個資源。因此我希望能給你們這類的分辨能力,或幫助你們獲得這樣的辨識力與分析能力,這是你們在事奉時所需要的。
 
第四,我的目標是激勵你們學習,順服上帝,敬拜上帝,這也適用在你身上,牧師的身上。我們應該對上帝話語的知識,對的世界的知識感到飢渴,也對認識上帝的百姓,了解他們的背景感到飢渴。不是所有的人都對相同的事情有同等的興趣,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對獲取某些知識感到飢渴。我們不僅要應用這個知識,讓我們的學習更為有效;我們也必須讓這些知識幫助我們在順服上成長。有許多人是非常實用導向的,他們對好好的思考、把事情想通的這個艱難工作感到不耐煩。我的意思是,他們只想離開理論,盡快過基督徒的生活。在某個層面上,這是得欽佩的,但是這卻會導致真正的問題,特別是當你在認識上帝話語這個範疇裡,沒有下過基本功的時候。有熱心卻沒有知識,不會更屬靈,反而是不屬靈的。有熱心卻沒有知識,實際上是非常驕傲的,因為它實際上是在:「我不需要這些上帝花了很多時間才寫下來的的話。我只需要活出基督徒的生活就了。」但是上帝的設計不是要我們以這種方式來生活。的設計是我們要了解的聖言,根據的聖言來過基督徒生活。所以我們即使是在追求知識的同時,也必須有火熱的敬拜的心。在我們追求知識時能榮耀,好讓我們可以學習,並且順服。
 
讓我也警告你們,我們所蒙召要從事的基督徒事工,是很嚴肅的工作,若我們在這個呼召上粗心大意,我們自己的靈魂也會伴隨著很大的危險。我們蒙召做上帝奧秘的管家,有一天我們會站在主的面前,對我們如何如何處理這些奧秘,要向交帳。在屬靈上的自我驗和自我批判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神學院是我經歷中很豐富的一段時候,也是很艱難的時候,因為我必須付出許多的努力,那通常那不是很美麗的畫面。而當我們研讀神的聖言,一定會有一些挫折。我這樣是為了鼓勵你們。你們如果認真讀經,並且用它們來自我省察,你們一定會對自己感到非常失望。但是不要被這種掙扎打敗,這是我們應當有的掙扎。我們在這裡學習不只是要把筆記記得滿滿的,我們來這裡是希望我們的心得到更新轉換。我們來是希望在恩典中成長。我們要敞開心胸,接受上帝話語的責備和糾正。如果我們要避免基督徒事工的一些陷阱,這是對必要的。
 
最後一件事:我的目標是在我們的研讀中,鼓勵大家有一個溫暖的、充分的、自然的、實際的敬虔生活。這個敬虔應該具有這樣的特色:敬畏上帝,愛鄰舍,認真對待我們的呼召,並立志追求聖潔。我的心願是你們的思想要以上帝為中心,並且在心中敬畏上帝,在你們的生活中榮耀上帝。所以我把這些話在前頭,因為我要你們知道我想作的。我不是要讓你們僅僅成為頭腦很大、心很小、四肢很細的人。我盼望在我們的研讀中所展現的真理會影響你人格的每一方面,讓你的屬靈生命得著成長,這是為你,也是為了上帝的國度。讓我們一起來看課程大綱。
 
三、課程大綱:資源與參考資料(略)
 
四、為什麼要研究聖約神學?
 
我要用一個問題來開始我們的課程:「為什麼要研究聖約神學?」我想要給你們幾個答案。
 
首先,因為從聖經和神學的角度來,聖約是人論和救恩論之間的橋樑。我的意思是,當你在研究聖經有關人的教義時,你會發現到人的墮落,而對「上帝如何使人離這個困境」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屬於聖約教義的範圍的。上帝是透過「盟約的救贖」這樣的設計來拯救我們的。我們可以加上,這個設計是在世界創立以前就開始的。因此,從神學來,聖約是人的墮落和救恩之間的橋樑。
 
其次,因為聖經是由聖約所架構的。聖約神學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聖經的聖約架構。聖經的諸約為創造和救贖賦予了秩序。它們描繪出聖經各個歷史時期的輪廓。我們許多人都熟悉司考福對聖經的時代論的分期。從聖經本身來看,這是一種完全人為造作的安排。但是你只要翻開詩篇八十九篇,或翻開希伯來書,就知道聖經本身是用諸約來論聖經的時代的。因此這不是人必須靠自己去發明的。聖經自己以聖約的分期來論上帝的救贖歷史。當然,聖經分成舊約和新約,也是因為上帝所設立的諸約。
 
這就帶我們來到這些字:盟約和遺言。你明白舊約聖經的「盟約」是berith這個字。希臘文用兩種方法來翻譯這個字。它可以被翻譯成diathekesyntheke。我們也會在適當的時候討論它們的差異。而diatheke這個字翻譯成拉丁文有三種方式,但是最常見的是testamentum(遺言)。
 
好,在舊約裡,berith 象徵一種互相約束、並伴隨著彼此的義務的關係。以雅各和拉班的關係為例。雅各必須完成一些事,拉班也必須完成一些事。拉班不老實,雅各也好不到哪裡(創三十一44-46)。在約書亞記第九章,基遍人和以色列的子孫建立了一種盟約的關係,一種有約束性、伴隨著義務的關係。基遍人必須終身為以色列人打水,而以色列人不能殺害他們。這是一種伴隨著互相責任的、具有約束力的關係。Diatheke 在希臘文裡通常是用來描述一種「遺言和遺囑」。在其他時候,diatheke 是用來描述這種具有約束力的、活潑的、個人的關係。
 
「盟約」還是「遺囑」?
 
好,這是一個小小的語言學的研究,因為它給我們一個機會來討論盟約和遺囑基本的差異。盟約是由兩個活生生的人所立的,而遺囑則是當有人死了才會生效的。當你與人立約,即盟約,就其定義來,就是兩個活人之間,或兩個仍舊存在的團體之間的事。遺囑則是由一個還活著的人所立的,但是要等到這個人過世後才會生效。因此,要記得希臘文diatheke 這個字是很有彈性的,因為它可以同時用來描述舊約的berith的具有約束力的、活潑的關係,但是也可以用來描述遺言和遺囑。
 
順道一提,對於什麼是盟約,曾經有一些誤解,以至於在教會中曾經有一段時間遺失了這個豐富的神學。Syntheke 是一個希臘文的字眼,常常被用來把盟約的觀念翻譯為條約(treaty),特別是指政治上的、由雙方面所訂立的協議。而正如我們上面過的,盟約在舊約聖經中是有這樣的用法,例如約書亞記九、十章。事實上,有些英文聖經(例如 NIV)在一些地方就把舊約裡有berith的經文翻譯為條約(treaty)。而這未必是一個不好的翻譯——雖然翻譯為盟約(covenant)更好——這樣你就知道這個字的背後實際上是盟約。
 
在拉丁文裡,這些字詞,特別是在第二、三、四世紀,經常是可以互換的。Pactum 可以被用來形容盟約,Foedus 可以被用來形容遺囑。你現在可以明白在英文中這些拉丁文的字根了。pact 是從pactum來的,federal是從foedus 來的。這也是為什麼聖約神學有時候被稱為「盟約神學」(Federal Theology)的原因,這是拉丁文foedus的副品。從這個觀點來,盟約神學和聖約神學是相同的,它們是同義詞。當然,Testamentum 也是拉丁文,也可以完美而自然地被翻譯為covenant
 
雖然我們把聖經慣稱為舊約(Old Testament)和新約(New Testament),這兩個詞是在diatheke berith 還廣為人知的背景下被命名的。因此,英文聖經的名稱就具有聖約的頭銜。雖然我們稱之為testaments,但是更準確地,它們實際上是covenants。因此,為什麼要研究聖約呢?因為這是聖經的結構。
 
第三,為什麼要研究聖約?因為它們把聖經統一起來。聖約把聖經統一起來。聖約的核心就是「以馬利」的原則:「我要作你們的上帝,你們要作我的子民。」這是聖經的核心。我們今天可以暫停一下,來做個民意調,你會看到上帝是我們的上帝、我們是的子民,這個主題貫穿了整部聖經,從創世記到示錄,這是上帝為我們所設計的核心。這個原則是一個聖約的原則。它貫穿並統一了聖經所記載的救恩歷史。希伯來書在最後一章(十三章),到這個永遠長存的盟約。
 
此外,舊約的盟約形式與新約盟約的現實是有關的,讓我舉個例子。如果你在任何一部對觀福音(馬太、馬可、路加)中,翻到最後的晚餐的地方,你會看到耶穌解釋餅和杯的意義,而這些是由舊約的經文所支撐起來的,特別是以賽亞書五十三章,出埃及記廿四章(尤其是第8節),還有耶利米書三十一章。
 
在這三段經文中,有兩段是明確的聖約經文,而第三段,以賽亞書第五十三章,則隱含了盟約的觀念,我們以後會再解釋。但是三段經文中有兩段明確是談到盟約的。耶穌在最後的晚餐中設立主餐,解釋的死時,宣稱了什麼呢?:「我們一直都在等候這些聖約記號和形式的應驗,上帝的百姓已經等候數百年、上千年了,而我就是那應驗。」因此,研究聖約神學是很重要的,因為聖約把聖經統一起來。
 
第四,研究聖約神學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聖經裡關於盟約的材料實在太多了。盟約這個字,在聖經中出現了大約三百次。倘若你翻開一本聖經經文類編,參考的經文會超過兩大頁。當然,有些字比盟約出現得更為頻繁。出現次數的多寡,並不能作為是否重要的論證。但是盟約這個字,當它出現時,幾乎都是那段經文的焦點。因此,盟約這個字重覆出現應該要讓你警覺到,這是上帝非常關心、而我們必須要了解的。上帝是一位好老師,而好老師會反覆地明,好讓我們明白。而把一些事情一再重覆地告訴我們;而關於盟約,我們在聖經裡聽祂說過將近三百次。在新約裡將近三十次,舊約將近280-290次。這不是可以拿來開玩笑的數字。
 
研究聖約神學的第五個理由是因為聖經神學在現代的發展和普及。好,也許你會問,「什麼是聖經神學呢?」簡單,這是對整幅圖畫的巡禮。但是是從什麼角度呢?是的,救贖歷史是其中的關鍵。聖經神學是從特定的神學主題在救贖歷史各個時代的發展,對救贖歷史所作的研究。
 
舉例來,你也許想要研究「上帝的聖潔」這個題目,你問到,「關於上帝的聖潔,在族長時期示了什麼?」接著你可以和在摩西時期所示的上帝的聖潔作比較,然後和在先知時期所示的作比較。你剛才所作的,就是一個救贖歷史的研究,看上帝在時間中,如何展開關於的聖潔的這個真理,你所完成的就是一個聖經神學的研究。你會特別注意上帝在某個時候特別示了什麼。當你在研究聖經神學時,你是拿起聖經並且問,「救贖的進展如何幫助我理解這個特定的神學主題?」因此,這是從救贖歷史的角度來研究上帝的特殊示。
 
這類的研究在魏司堅(Gerhardus Vos)、慕理(John Murray)和葛富恩(Richard Gaffin)的世紀已經非常普及的,我們可以舉出一大堆對這類聖經研究有興趣的人。即使是非改革宗的基督徒也開始利用這類的工具,來從事教義的研究。因此我們必須與歷史上的聖約神學對話,好讓我們對其他在從事聖經神學,卻缺乏改革宗傳統長久的聖經神學歷史的學派,能提供有益而有建設性的批評。
 
宗教改革的改革宗分支在這個領域的工作,比起其他分支來要早得很多。從布靈格、到慈運理、到加爾文,你會看到許多在救贖歷史這個領域的研究。我們必須和聖約神學以及它的發展對話,好讓我們可以和如今已經認識到聖約的重要性的其他神學傳統對話。
 
例如,你們許多人知道,時代論已經經歷了激烈的轉變,倘若你今天拿起一本書,即使是認信時代主義者所寫的書,他們也會告訴你,今天至少有三種對時代主義者的分類:有古典的(classic)時代主義者,修正的(modified)時代主義者,以及革新的(progressive)時代主義者,在處理救贖歷史的方法上,他們都受到聖經神學的影響。解放神學撿拾起聖約神學的主題,對聖約論也作了很多研究。有許多天主教的學者也在從事聖約的研究。例如,著名的從基督新教轉宗到天主教裡面的學者Scott Hahn,預計要出版一本有關聖約的書,實際上他是抄襲自他在哥頓-康威爾的教授Gordon Hugenberger。因此哥頓很快就印行了他的材料,好讓大家看見這個人的論文是抄襲的。
 
如同我所的,基本上今天所有的聖經詮釋學派,都在他們對聖經信息的理解上,開始欣賞到聖約的重要性。僅舉一個例子,路德宗的一位學者,埃羅德(Walter Eichrodt),在他的《舊約神學》裡,使用盟約的觀念作為他闡述舊約思想的統一原則。因此,即使是那些在我們所謂正統的改革宗神學傳統之外的人,也認識到聖約對我們理解神學有多麼重要。因此,這是另一個我們需要研究聖約神學的理由。
 
第六個為什麼研究聖約神學是好事的理由是,因為討論聖約的材料如汗牛充棟。這是非常驚人的。當然,討論聖約的作品,在舊約是最多的。但是在教會歷史中,在新約裡也相當廣泛,特別是在宗教改革時期,還有後宗教改革的歷史神學,十九世紀的歷史神學,以及從十九世紀以來,因為時代論的爭議,在流行文學中的作品。因此在這個題目上有許多大量的材料,而有些是非常糟糕的教導。
 
你必須有能力分辨不好的教導。在教會裡我們有一個委員會在注意家庭生活教育,而我們使用了一本很棒的書,但是這本書的作者,雖然他對社會學的造詣很深,是一位福音派的基督徒,也很明確地從一個神學基礎來寫他的材料。他也是來自一個時代論的背景。而很令人驚奇的是,即使在這個議題上,或者我們可以,尤其是在家庭生活的議題上,聖約會對你如何看待一些事情造成衝突。因此,他獨特的末世論和他對聖約的看法,會出現在他對家庭關係的教導上。聖約就是如此滲透在神學的每一個範圍。因此當我們看這些聖約的材料時,有能力分辨真理是很重要的。
 
我們應該研究聖約神學的第七個理由是因為聖約神學在基督新教教義的發展史上的重要性。聖約神學與許多炙手可熱的話題是直接相關的。你們許多人也許聽過這個非常著名的「加爾文對抗加爾文主義者」的法,對改革宗歷史的解讀。這種解讀基本上是,加爾文神學與加爾文主義者,即他後來的追隨者的神學是不同的。有兩個學派用不同的方法來解讀這個問題。其中一個學派,以卡爾·巴特和他的繼任者為首,暗示加爾文是好人,加爾文主義者是壞人。他們斷言,加爾文並不相信加爾文主義者所教導的,而加爾文主義者發明了各種新的教義,其實是扭曲了加爾文真正天才的教導。因此他們加爾文是好人,所有在伯撒(Beza)之後、直到卡爾·巴特的人都是壞人。然後他們,「你明白到,加爾文和巴特,他們是站在同一個戰線的,其他所有的人都是錯的,因此,要棄他們。」有一整個市場在廣泛推銷這種歷史材料,試圖要證明這個徹底錯誤的理論是有根據的。
 
另一方面,米勒(Perry Miller),一位來自哈佛的著名的研究清教徒的學者,他很愛清教徒,卻對加爾文所知不多(除了他知道他不喜歡加爾文,也不同意預定論之外)。順帶一提,這是大部分人對加爾文的看法。米勒對清教徒很熟悉,但是對加爾文了解不多,因此他試圖在1930年代復興清教徒。你可以想像,美國在1930年代,清教徒並不受人重視,今天也一樣。他們在學術界的名聲不好,而米勒將他的一生奉獻給讓人們知道清教徒的優秀,以及他們對文化的影響。但是他所嘗試的一種方法,是清教徒實際上發明了一些連加爾文都沒有發明的一些觀念。
 
米勒嘗試要證明,清教徒試圖從兩方面修改加爾文的神學。首先,他們試圖緩和加爾文預定論的語氣。怎麼會有人讀過清教徒的作品,並且讀過加爾文的作品,而得到這個結論是匪夷所思的,但是這就是他的看法。其次,他認為清教徒發明了一種通過聖約神學的途徑,讓行為在救恩中可以占一席之地的看法。再次,怎麼可能有人了解聖約神學,卻作出這種陳述,我實在不明白,但是他的確是這樣的。很不幸,有許多很聰明的人,多年來一直重覆這個迷思,即清教徒發明了聖約神學,而在清教徒出現之前,從來沒有人聽過聖約神學。因此,關於聖約神學的議題,包裹著一直在進行著的、非常重要的歷史神學的辯論。
 
例如,它也和有限救贖論的議題有關。事實上,卡爾·巴特之所以痛恨聖約神學,就是因為聖約神學家,當他們明亞當和基督之間的平行對比時,解釋基督的贖罪是確定的,目的是要為上帝所揀選的人買贖救恩。當然,巴特痛恨這個觀念,贖罪是普世性的,因為對巴特來,基督的道成肉身是一個關鍵點,而道成肉身是一個普世性的平台,因為他的看法是,基督的人性是普世性的人性。因此他痛恨有限救贖論。
 
和這點有關的,關於加爾文和清教徒的得救確據的教義,有一個很重大的辯論。倘若你曾經讀過歷史神學領域裡有關加爾文和清教徒的資料,你會看到有些人論證,清教徒得救確據的教義實際上會帶領人到望的地步,而加爾文的得救確據是一種美妙的、溫暖的、模糊的觀念,且認為這種確據是所有人信心的根本。而清教徒,因為他們是很小氣的、討人厭的人,當他們出現時,就把信心和確據分開,並且在百姓當中造成了這些教牧上的問題。你會找到許多這樣的迷思,並且以一種非常優雅高貴的方式呈現出來。因此我們研究聖約神學是很重要的,以至於你可以認識聖約神學第一手的資料,以對抗有些人口中的聖約神學的容。
 
第八,為何要研究聖約神學呢?因為聖約神學對你的講道、教導、牧養、基督徒生活、輔導、為人父母,等等等等(還要我繼續嗎),都很重要。聖約神學不只是為嬰孩洗禮辯護而已。我要對我的那些浸信會的朋友,倘若你們認為我講授聖經神學最終的目的,只是要讓他們的嬰孩受洗,你們就誤解了聖約神學的精義。聖約神學是基督教神學的核心。如同我的摯友,南方浸信會在華盛頓Capitol Hill Baptist Church的牧師Mark Dever(他之前是劍橋大學J. B. Lightfoot 學者,研究清教徒Richard Sibbes的一位作者)在他對聖約論的研究中所的:「聖約神學就只是福音」。我可以向你保證,Mark無論如何對要讓你的嬰兒受洗不會有興趣,但是他知道,聖約神學是基督的工作、基督的職分、救恩論、教會論、等等教義的核心。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聖約神學在基督信仰的信息中,具有最根本的地位,不能只是被貶逐到只是聖餐論的一個分支。但是很不幸地,在神學中,它就是被貶逐到這樣的一種地位。
 
我曾經聽過一個很有趣的辯論,在那個辯論裡,Donald Macleod闡釋了聖約神學,他聖約神學在蘇格蘭已經死了,已經不復存在了。而且他的不只是自由派的教會,而是福音派的教會。他我們的百姓已經不知道聖約神學是什麼,他們也沒有在宣揚聖約神學。聖約神學並沒有對他們的宣講造成什麼影響。當然,對那些將要成為牧師、教師和傳揚福音的人來,我的一個工作目標是你們會有這樣的一個異象,認識聖約神學,並且使你們在傳揚福音上與過去不同,獲得轉化,因為聖約神學是很豐富的。我也相信,當你們向別人介紹聖約神學時,你們會以最豐富的方式來呈現福音的客觀真理,因為聖約神學正是聖經宣講福音的方式。所以,這是我們要一起學習的。
 
五、什麼是盟約?
 
好,什麼是盟約呢?我們已經過,盟約這個字,來自希伯來文的berith/birit,希臘文是diatheke,拉丁文是 pactum,  foedus,或testamentum。不過,盟約的概念,不只是局限在聖經裡。我們有無數近東盟約的例子,和聖經向我們所描述的盟約約發生在同時。我們有許多文件,許多儀式,我們有從主前第二千禧年其他使用盟約的近東文化而來的資料,以及以各種不同形式出現的盟約。
 
有的時候,盟約是家族之間的協議,他們也許會同意不要在土地的權利上起爭執。你還記得當以撒與人爭水井的事嗎?因此他就把井填了,搬離開,另外鑿新的井(譯按:創世記廿六章)。好,在那種情況下,在近東地區其中一種解決辦法是彼此可以立約。一個雙方面的協議:「好,我們會在這裡工作,我們會在這裡從事農業,會在這裡取水,而我的牧人不會從你的井裡取水,而你的牧人也不要到我的井來取水,等等。」這是通過法律的途徑,用契約的方式來處理日常生活的問題。
 
還有其他形式的盟約。例如。盟約被作為國際間的條約。讓我們假設有一個宗主王(suzerain,意思是某種小王國,在一個地區擁有權勢,會征服其他的部落)。在古代近東地區,一個宗主王會入侵一個地區,征服一個民族,基本上會要求他們和他立約,這種盟約會類似這樣:「倘若你把你的作物在收割時的收成的十分之一獻給我;倘若你在戰爭時把你們可以打仗的男丁給我,加入軍隊;倘若你答應不會背叛我,倘若你承認我的主權,那麼我就會(1)不立刻屠殺你們;(2)設立一個公平的法律制度,在你的土地上建立秩序,我們可以和平相處。」在這種背景下的關係是相當不平等的。宗主王擁有所有的籌碼,而附庸王基本上只有兩種選擇:我要麼同意這個協議,要麼就會被滅
 
順帶一提,這正是我們在約書亞記第9-10章所發現的基遍人的處境。你還記得嗎?基遍人聽以色列人走在乾地上過了紅海。他們聽摩西所行的神蹟和能力,以色列人已經滅掉兩座大城,耶利哥和艾城,正往他們這個方向而來。約書亞記九1-2節,其餘所有的人決定要抱團,要和約書亞和以色列人爭戰。從約書亞記九3以下,我們看到只有基遍人是例外。他們知道對抗以色列註定要滅亡。因此他們知道他們唯一的盼望是什麼呢?和以色列人立約。
 
唯一的問題是耶和華已經告訴以色列人不要和這地上的任何人立約。但這卻沒有讓基遍人卻步,因為他們正確地認識到,倘若他們不能和以色列人立約,就註定要滅亡,因此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和以色列人立約。因此他們或哄或騙,假裝他們不是住在迦南地,是住在迦南地以外的部族,但是聽以色列要進入迦南地,因此他們只想倚靠他們,和他們做朋友,和他們立約。因此他們就交換食物(11節)。這是什麼呢?是盟約的宴席。我們以後會再談。他們就與以色列人立約,但是以色列長老忘了什麼事?忘了求問耶和華。然後,幾天之後,他們發現基遍人是迦南人,他們的確住在那地上。而百姓要以色列長老和約書亞作什麼呢?殺掉他們。約書亞什麼呢?我們不能殺他們,因為我們已經和他們立了約。他們的理解是基遍人已經透過與以色列立約而和耶和華建立了關係。這種宗主王和附庸國的條約也被記錄在聖經裡。因此盟約不是只有在聖經裡出現的。這是一種承諾,無論是個人的還是國際條約的承諾,不是在聖經之外就無人知曉的。
 
不過我會建議你們,跟著羅伯森的定義,盟約是上帝[單方面]以的主權,透過流血的方式,與人建立的結盟關係(a covenant is a bond in blood sovereignly administered)。我會看這個定義的三個組成部分。這個定義沒有涵蓋盟約所有的容,不過是個好的開始。
 
1. 約是一種結盟關係(bond
 
首先,盟約是一種結盟關係,換言之,是一個受盟誓約束的承諾。我要強調的是,這是個結盟關係,是受盟誓約束的承諾。如同我們在約書亞記第九章看到的,一旦立了約,關係就固定了。這是最高等級的承諾。在施行這個盟約時,會有各種莊嚴的儀式。例如,你還記得雅各和拉班的盟約協定,有一個很奇怪的事件,是堆聚石頭(創三十一46)。那是什麼呢?是一個盟約的記號。在出埃及記廿四章8節,當摩西之約正式創立後,摩西作了什麼呢?他把獻祭的牛的血,取出一些灑在祭壇上,另一些灑在以色列百姓身上,這是作什麼呢?是為了證實上帝和的百姓之間有一個莊嚴的誓約已經設立了,被確認了。
 
吃一頓筵席也可以作為盟約的記號。在古代近東,和其他許多文化一樣,筵席有它背後的意義。和別人同享筵席,會創造某種特殊的關係。這裡的觀念是:倘若我對你開放我的家,我們坐下來一同擘餅,某種的團契相通就發生了,會讓我承諾以某種的方式來對待你。正如在古代,握手也是一種向敵人表示我沒有拿著武器向著你一樣,坐下來一同進餐也表明,至少你們有足的關係,使得你們不會彼此攻擊,佔對方的便宜。
 
我們的文化中也有類似的例子可以明,坐下來享用一場筵席是創立或確認一個結盟關係的記號。你也許記得,在1688年,威廉三世(奧蘭治的威廉)和他的妻子瑪麗,登上大不列顛的王位,取代了史都華王朝。史都華來自蘇格蘭,而雖然史都華家族不是很受人歡迎的王朝,他們仍然是王朝。而因為許多來自蘇格蘭高地的百姓是天主教徒,而史都華對天主教有著對的同情,因此史都華家族中這些宗族之中非常受歡迎。當威廉和瑪麗登上王位,首先在英格蘭,然後在蘇格蘭,雖然他們受大大多數新教徒的歡迎,在蘇格蘭高地許多的宗族,沒有因為他們的登基而感到興奮。因此奧蘭治議會在蘇格蘭所完成的事情之一,是他們發出了一個誓言,要由所有這些宗族的首領簽署,基本上是:「我們不會背叛你是君王。我們承認你是蘇格蘭合法的君王,以及大不列顛的君王,我們承認你是君王。」而所有宗族的族長被要求要到因弗斯或愛丁堡,簽署這份文件,並且要在限定的日期前完成。有一些族長沒有這麼做。其中之一是McDonalds of Glencoe。他們是很小的、混雜的,不怎麼出名的部族,以竊他們鄰居的牛隻著稱,他們生活在Glencoe山谷,一個很美的地方,如果你見過的話。他們部落的族長騎上馬,跑到因弗斯。他在簽署文件的前一天就到達了,卻被告知不能簽署,你應該到愛丁堡去簽署。因此,他遲了幾天才到達愛丁堡,去簽署這個小小的忠貞誓言。而愛丁堡政府卻決定要殺雞儆猴。因此,一個月之後,在那年的寒冬,ArgyleCampbell人被派到Glencoe山谷,要消滅所有McDonald族人。這是要傳遞一個信息給蘇格蘭高地的人:如果你們要惹我們,我們就會攻擊你們,消滅你們。因此這個軍團就被賦予這個工作,要屠殺Glencoe山谷所有的McDonald族人。他們在暴風雪中到達這個山谷,卻碰上了一些McDonald人。他們邀請他們進到他們家中,並且和他們吃了三天的筵席。他們宰殺了他們最肥的牛隻,給他們最好的食物,最好的酒,給他們所能找到的最好的東西。但是在第三天半夜,軍團卻恩將仇報,起來系統性地屠殺McDonald人。女人和孩童必須在兩三吋的雪地中,翻過重重山嶺逃跑,然後到達下一個村莊。有些人活了下來,述這個故事,但是大部分的男人都被這個軍團的士兵殺害了。好,你可以想像,這個暴行傳遍了所有蘇格蘭。事實上,如果你是Campbell人,你在高地的旅館是找不到床睡的。如果你姓的是Campbell,到了那裡,最好是你姓Smith,你比較有機會在旅舍找到床。這個舉動的惡名部分在於他們已經接受了款待。他們坐在McDonald人的桌子上,卻背叛他們。這不只是對榮譽的侵害,更是高地人的好客的侵害,因為這些坐在他們桌上的人,既然領受了你的恩惠,就不應該恩將仇報。因此你可以明白,在近東世界與人吃一頓筵席是一個非常神聖的行動,明在兩個民族或部落之間,形成了某種的結盟關係。
 
舊約也記錄了像這類的盟約記號,這也是你為什麼在約書亞記九14看到基遍人和以色列人交換食物和日常用品的原因。你明白那裡發生什麼事嗎?他們在一場筵席裡分享了日用品,這是在立約,是盟約的一個儀式。
 
這些承諾的記號,也成為上帝與我們立約的一部分。在創世記第九章,挪亞的時代,上帝把彩虹的記號賜給挪亞,作為保證的應許的確據。當亞伯蘭在創世記十七章掙扎時,當他年紀老邁,卻要相信上帝真的會賜給他一個後裔時,上帝給了他割禮的記號,一個可見的、觸摸得到的記號,目的是要向他保證上帝的應許。在出埃及記三十一章1317節,當以色列從列國中被分別出來,安息日的記號是向他們證明他們與其他周圍的列國是不同的。這個記號的目的不只是要給信徒確據,也有見證的功能,向世界證明你的身份。因此,盟約是一個盟誓,是受承諾約束的結盟關係。
 
2. 盟約是通過流血的方式所設立的結盟關係
 
關於盟約,我們必須要明白的第二件事情是,這是一個通過流血的方式所設立的結盟關係。盟約的繫縛關係牽涉到生死的義務。這是一個通過流血的方式所設立的結盟關係。
 
舉兩個例子。讓我們翻到創世記。稍後我們會更詳細來看創世記,但是我要你們看到這裡所發生的。你還記得在宗主王-附庸國的條約中,我們談到一個封建君王起來征服一個部落,這個部落必須對這個封建君王承諾他們不會背叛,而且會提供軍隊,並且納貢,等等。然後這個封建君王宣告他不會殺害他們,等等。
 
讓我告訴你要如何立一個盟約。在古代近東,要隆重慶祝盟約,是把動物劈開分成兩半,然後被征服的民族的領袖,作為附庸王、僕人,要經過動物的屍塊。這個動作的意義是一種自我咒詛的誓言(self-maledictory oath)。換句話,「倘若我們沒有忠於我們在盟約裡所作出的承諾,願我們作在這些動物身上的事作在我們身上。大王啊,倘若我們違背了我們在盟約裡所作的承諾,殺戮我們吧,就如我們殺戮這些動物一樣。」
 
好,在創世記十五章,我們看到一件有趣的事。亞伯蘭問了耶和華一個問題。十五章8節,亞伯蘭:「主耶和華啊,我怎能知道必得這地為業呢?」 他的是迦南地。「我怎能知道必得這地為業呢?」耶和華在第9節對他:「你為我取一隻三年的母牛,一隻三年的母山羊,一隻三年的公綿羊,一隻斑鳩,一隻雛鴿。」亞伯蘭就取了這些來,每樣劈開,分成兩半,一半對著一半地擺列,只有鳥沒有劈開。有鷙鳥下來,落在那死畜的肉上,亞伯蘭就把他嚇飛了。日頭正落的時候,亞伯蘭沉沉的睡了;忽然有驚人的大黑暗落在他身上。耶和華對亞伯蘭:「你要的確知道,你的後裔必寄居別人的地,又服事那地的人;那地的人要苦待他們四百年。並且他們所要服事的那國,我要懲罰,後來他們必帶著許多財物從那裡出來。但你要享大壽數,平平安安的歸到你列祖那裡,被人埋葬。到了第四代,他們必回到此地,因為亞摩利人的罪孽還沒有滿盈。」日落天黑,不料有冒煙的爐並燒著的火把從那些肉塊中經過。(創十五9-17
 
好,這個奇怪的場景是為了回應這個簡單的問題:「我怎能知道必得這地為業呢?」這個場景是一個立約的儀式,動物被殺戮,而盟約的附庸王要穿行過動物的屍塊,對嗎?錯。在這個立約儀式中,穿過動物屍塊的不是附庸王,而是宗主王,有至高主權的上帝。因此,耶和華是對亞伯蘭:「亞伯蘭,倘若我沒有賜給你那地,我願我們作在那些動物身上的作在我身上。」好,任何生活中古代近東世界的人,熟悉盟約是怎麼立的、怎麼運作的,讀到這段話大概都會從椅子上跌落下來,因為世上任何宗教都不曾有過這種例子:(a) 一位與子民立約的上帝,或 (b) 一位為了成全盟約的應許而親自承擔自我咒詛的上帝。
 
等我們看創世記十五章時,會再多一些。不過你在這裡可以明白,這個關係是一種生死的關係。這是最嚴肅的事。當上帝召喚咒詛到自己身上,這不是開玩笑的。順便一提,這種立約儀式不是聖經唯一出現的地方。你如果翻到耶利米書三十四章,有趣的是這個事件發生在大約主前2000年,而耶利米三十四章發生在大約主前600年。在亞伯拉罕的子孫的歷史行將結束之際,我們仍然有證據明以色列的子孫仍然明白這個立約儀式的重要性。在創世記十五章這裡,有一個立約儀式(主前2000年),然後我們在耶利米書三十四章有同樣的儀式。你還記得發生了什麼事嗎?耶利米告訴百姓,「看啊,你們違背了上帝的律法,你們把希伯來人當作奴僕。你們沒有遵守利未記的律法。上帝必要咒詛你們。必要叫你們被擄,必要俘虜你們,必要摧毀你們。要把巴比倫人帶來,搶劫掠奪你們。」而忽然之間,大家都變得敬虔起來,他們,「我們會遵行耶和華所的一切。」他們就釋放了他們的奴僕,開始行在正道之中。他們彷彿已經改過自新,悔改歸信,他們實際上也從屍塊中間經過。耶利米書三十四章告訴我們,以色列領袖經過屍塊。請看這段經文:「西底家王與耶路撒冷的眾民立約,要向他們宣告自由,叫各人任他希伯來的僕人和婢女自由出去,誰也不可使他的一個猶大弟兄作奴僕。(此後,有耶和華的話臨到耶利米。)」(耶三十四8-9  然後你看到耶利米譴責以色列兒女曾經立過此約,但是卻背棄了這約。
 
好,請看他在18節所的:「18 我必把那些違犯我的約的人交出去;他們沒有履行在我面前和我立約的誓言,就是他們把牛犢劈開兩半,並且從兩半中間走過去時立下的。 19 那些從牛犢兩半中間走過去的人,就是猶大的領袖、耶路撒冷的領袖、宮中的臣宰、祭司和這地的眾民。 20 我必把他們交在他們仇敵的手中,和那些尋索他們性命的人的手中;他們的屍體必給空中的飛鳥和地上的走獸作食物。 21 我也必把猶大王西底家和眾領袖交在他們仇敵的手中,和那些尋索他們性命的人的手中,以及那些從你們面前暫時撤退的巴比倫王的軍隊的手中。 22 看哪!我必下令,使他們回到這城來;他們必攻打、奪取這城,用火焚燒;我必使猶大的城鎮都荒涼,沒有人居住。』」這是耶和華的宣告。」
 
你現在明白發生了什麼事。他們試著改革,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後卻不喜歡,就決定再次違背上帝的律法,再次蓄奴。而耶和華,「你們不能這樣對待我。你們更新了這約,把牛犢劈開,從其中經過。你們承諾要忠於這個你們很早以前在西乃山所起的誓,然後你們再次食言。因此,我要帶來審判,懲罰你們。」
 
他在181920節所的非常生動,不是嗎?你明白他在那裡的,他們的屍首要作空中的飛鳥的食物這幅圖畫嗎?他是在:「我要把你們全部剪除,沒有人會為你們收屍。」聖約最終的咒詛是把人從你的同胞中剪除。沒有人會埋葬你們。空中的飛鳥,要像撿拾路上的腐屍一樣來食你們。這就是我要帶給你們的咒詛。為什麼?因為你們走過了屍塊,而你們沒有履行你們的誓言。因此,結盟關係,而是用流血的方式所設立的結盟關係。
 
3. 盟約是上帝以至高主權所施行的
 
最後,盟約是上帝以至高主權施行的。在聖經的盟約裡,上帝不會和我們討價還價。沒有,「好,倘若你們想這麼做,明天告訴我,我會考慮這麼做。」在創世記第二章,當在伊甸園為亞當制定律法的典章時,亞當沒有參與制定那些典章。在出埃及記廿章,當摩西從西奈山上帶著十誡下來,以色列並沒有派出談判代表,討論十誡中哪些要接受,哪些要拒。這些容是耶和華這位宗主王按其主權所施行的。這位封建主前來宣告這個關係的本質。因此這個關係在某些層面上是不平等的,因為是擁有主權的人,決定了這個關係的本質。但是在我們的例子裡,這個關係是建立在一個恩典的基礎上的。
 
4. 上帝的約是有條件的
 
這就引發一個問題,即盟約本身是單方面的還是雙方面的。這問題不簡單,所以請稍待一會兒。這是重大的討論。盟約是單邊的還是雙邊的?也就是,是單方面的,還是雙方面的?盟約完全是應許性質的,還是雙方面都有義務的?在盟約裡,是否雙方面都要負責任,擔負義務,對雙方都有一些要求?這是個重大的討論。尤其是巴特主義者,他們視圖論證盟約完全是單方面的。這不是一個互相的合同。他們痛恨契約這個字,並且企圖論證,「不,舊約這個字,berith,意思不是合同。它的意思是上帝與百姓單方面的應許性質的約/遺言(testament)。」
 
但是事實是這樣嗎?盟約是單邊的還是雙邊的?我記得在我們的課堂上有人問過Palmer Robertson。一位學生:「羅伯森博士,盟約是單方面的還是雙方面的?」羅伯森博士回答:「都是」。這是個正確的答案。但是如果這是你的回答,你必須要加以解釋。因此,這是對這個問題的回答。盟約同時是單方面的,也是雙方面的。它同時是主權的,也是互相的。它同時是有條件的,也是無條件的。或者換句話,而你會在讀Heppe的系統神學時看到這個字。如果你沒有讀過,我鼓勵你們讀,因為不是太長,讀過後你們就可以隨時用一些歷史性的語詞。你們會看到這些詞:monopluron and dipluron ,是Heppe反覆使用的。這些詞基本上是盟約是單方面施作的(monergistic),還是雙方面合作的(synergistic)。你是否要在約裡面合作(synergistic),還是這完全是單方面的(monergistic),只牽涉到上帝的權能?你會在Heppe的書中看到這些詞。讓我們回答這個問題。
 
盟約就定義來是有條件的。世上不存在一種完全無條件的盟約。千萬不要買這種無條件的盟約的帳。為什麼?因為盟約的成立至少要有兩方。而假如有兩方,就會有一些要求。因此一個盟約就定義來是有條件的。因此恩典之約同時是單方面的,也是雙方面的。它既是有條件的,也是無條件的。它既是單方面施作的,也是合作完成的。你可以把這些平行的話堆疊起來,貼到恩典之約上。恩典之約各有一些層面和這兩個元素有關。讓我們來探討。
 
首先,上帝的恩典之約是由上帝的主權所設立的。上帝沒有義務與我們立約。沒有這個必要。是出於愛,才作了這個選擇。選擇與我們建立關係,是因為自己不變的旨意。與我們建立這個關係完全是出於恩典的行動。在這個意義上,盟約是單方面的。它是由上帝所創立的。但是即使在這個意義上,它也是雙方面的,因為這是一種關係,而世上沒有這種事,就是關係不是雙方面的。當你「關係」這個詞的時候,你就同時在表達「雙方面」(mutual這個詞),因為盟約必然是兩面的,是雙向的。當你關係這個詞的時候,就明沒有一個人的盟約。這就是為什麼沒有單方面的盟約這種事的原因,不存在一種徹底明確的單方面的盟約,沒有一個人式的盟約。一旦你了關係這個詞,你就是在表達雙方面這個意思。
 
其次,上帝主權地施作了這個盟約。人不能和上帝討價還價,他不能選擇他自己的條件來立約。上帝有至高主權,是封建君王,人只是附庸。上帝宣告這個關係的本質。宣告附庸應盡的義務,因此在這個意義上,聖約是單方面的。在它的施作上,是上帝動的。但是,它也是雙方面的,因為盟約有兩個團體。它是有條件的,因為每個團體都有他們各自要履行的條件。這同時適用在亞伯拉罕之約和摩西之約上。我們以後會更詳細來看這方面。
 
第三,我們也可以,上帝主權地成全了盟約的條件。因為人的罪性,無法履行這個盟約關係裡的條件,因此上帝出於的恩典,主權地決定了,不只是要履行這方面的條件,也履行的百姓的條件。因此你會看到恩典之約裡,恩典的這一部分。因此,在恩典之約裡,上帝會允許盟約的咒詛落在自己的兒子身上。條件被成全了,但是它不是為了反對我們,而是為了幫助我們,是主耶和華代替我們、代表我們所作的。因此,在恩典之約裡,我們看到上帝單方面的行動。自由地選擇拯救我們,不是在受逼迫的情況或在任何義務之下。之所以是雙方面的,是因為這是個互相的關係。它是有條件的,是因為除非公義得到滿足,上帝就不會赦免我們。
 
這是讓保羅在羅馬書第一、二章這麼激動的原因。請不要誤解保羅。保羅激動的不是上帝的憐憫。保羅深知他的上帝是憐憫的,這並沒有讓保羅感到吃驚。讓保羅驚訝的是什麼呢?在羅馬書第一、二章,用一種不犧牲公義的方法,向我們顯明的憐憫。這是保羅在羅馬書第一、二章所談論的,他到,「上帝設立耶穌作挽回祭,……使人知道自己為義,也稱信耶穌的人為義。」(羅三2526)。在十字架上,我們看見上帝的公義和的憐憫同時在工作,因為十字架同時是公平和憐憫的載具,同時表達出的公平和憐憫。當然,恩典之約是無條件的,因為上帝選擇要代表我們履行我們的條件。
 
5. 所有的盟約都是有條件的
 
我還可以往下繼續,但是我想要強調的是,不要片面地盟約是有條件的還是無條件的。從神學上來,沒有那麼簡單。不存在一種完全無條件的盟約。盟約就定義來,是一種合同。但是恩典之約美的地方在於上帝的介入,自己提供了我們在這個關係中的責任的基礎。首先是基督的挽回祭,然後是靠著的恩典,使我們相信,並且妥善運用此盟約的恩惠。
 
好,當你開始明白這點,你就開始明白聖約神學為什麼如此接近福音的核心。因為福音就是:儘管我們完全沒有能力,上帝卻為救恩作了預備,並且吸引我們歸入一個與之間的救恩的關係裡。
 
六、什麼是聖約神學
 
因此,什麼是聖約神學呢?聖約神學是聖經神學和系統神學的混合品。讓我們從頭開始講。我們以前討論過聖經神學。倘若聖經神學是從救贖歷史的角度來研究聖經,那麼我們可以把聖約神學稱為聖經神學。我是什麼意思呢?我的意思是,聖經是用盟約來作為它自己的架構的。當保羅要討論創造和救贖時,他把亞當和基督拿來作平行對比(譯按:見羅馬書五章12-21節),他們都是盟約的頭。他到亞當的責任,和犯罪墮落的失敗,然後和基督作為對比,所以,他給了我們一個救贖歷史的兩點大綱:創造和救贖,它們被墮落所分開。當希伯來書的作者想要談論上帝在救贖歷史的進展時,他作了什麼呢?他比較了舊約和新約。基本上,他的焦點在於比較摩西之約和基督所立的新約。但是當他要對舊約聖經和新約聖經的關係作一個全景式的鳥瞰時,他使用的工具是什麼呢?聖約。當詩篇八十九篇的作者想要回顧上帝對待以色列的歷史時,他用什麼來架構歷史呢?聖約。
 
因此,聖約神學不只是從聖經的權威所得出的推論,而是聖經用來架構救贖歷史的明確方法。好,這並不意味著,當我們這樣就是不合法的:我要對上帝在歷史中的榮耀作一個聖經神學的研究,而我會證明舊盟約和新盟約之間的差別,也就是上帝在摩西時期、大衛時期、先知時期,然後是在基督和使徒之下的新約時期,上帝關於的榮耀示了什麼。這是完全合理的法。但是這不是上帝在聖經裡為救贖歷史所做的架構。是用盟約來完成這事的。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聖約神學就是聖經神學。
 
七、聖約神學必須是系統性的(聖約神學與系統神學的關係)
 
但是聖約神學不只是聖經神學。聖經神學最大的缺點是它只能是主題性的,無法成為系統性的。你必須要有系統神學。我這樣並不是因為我是個系統神學家,雖然這會有幫助。系統神學不只是單純看釋經,也就是從經文中得出經文的教導。系統神學不只是片面地看救贖歷史和救贖歷史裡的主題。系統神學把我們從救贖歷史、從聖經神學研究、從解經神學的研究、從歷史神學和教牧神學的研究,所有的研究,所得知的一切整合起來。它將一切兜在一起,給我們一個全面性的、合乎聖經的、綜合性的,對真理的呈現。
 
因此,聖約神學不只是聖經神學,它也是系統神學。因為聖約神學向我們顯明了,如何把關於亞當和基督的真理連貫起來,也把亞當和基督同是盟約的頭加以平行對比;它向我們明,如何把基督的位格和工作連貫起來,它也向我們明如何把這點和教會論連起來;它向我們明這和聖禮論的關係是什麼,並且明這和救恩論的關係是什麼。它把一大串的聖經真理連起來,並且綜合成一個可以消化的形式,甚至更重要的是,它給了聖經真理一個外型,好讓聖經真理可以被呈現出來,以表達福音。在你學會聖約神學後,你對救贖是什麼、它成就了什麼,以及為了建造基督信仰並吸引人到基督那裡,它應該如何被傳揚,會有更深的認識。因此,聖約神學同時是聖經神學和系統神學。我們大可以稱之為合乎聖經的聖經神學,但是它是系統神學的一種形式,因為它把一系列在舊約和新約聖經裡,有關盟約的其他的主題整合起來。
 
我們在這堂課裡要作的,是試圖解開聖經裡所的關於盟約的事。我們會漸進地、按照次序來進行,也會試著把我們在歷史中學習到的整合進來,並且試著將它在系統神學裡整合起來。希望在學習這堂課後,你們可以有足的消化,自行描述出聖約神學的容,無論你們是在教導兒童主日學或教導成人主日學,或者是其他場合,你們都可以用聖約的眼光來宣揚福音。因為這是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在被釘十字架的前一個晚上的公開事奉中,所使用的骨架,決定使用這個骨架,來向最親近的門徒解釋的一生和死亡的意義。讓我們以禱告來仰望主。


https://yibaniba.blogspot.com/2016/12/dr_4.html
https://yibaniba.blogspot.com/2016/12/dr_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