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5


第七章 受现代性陶铸的文化A Culture Cast in Modernity

作者: Charles H. Dunahoo  译者:  诚之

塑造天国门徒:一个新的架构
Making Kingdom Disciples: A New Framework
第二部  认识世界:门徒训练的背景
Knowing the World: The Context of Discipleship


第二部  认识世界:门徒训练的背景
Knowing the World: The Context of Discipleship

第七章 受现代性陶铸的文化
A Culture Cast in Modernity

这章会把焦点放在现代性(modernity)这个主题上。1989年,我参加了在马尼拉举行的洛 桑世界福音大会。葛尼斯(Os Guinness)是其中的一个讲员。之后,我邀请他到一个牧师的研 讨会演讲,题目是现代性。在其中一个演讲中,他说到:“ 现代性同时是我们今日最大的威胁, 也是我们最大的机会。”如果我们有意识、无意识或下意识地让它死板地安排并控制我们的生 活形态,它就是个威胁。但如果我们认识它以及它的影响,并且知道如何以恰当的方法使用它, 它就会是个机会。

迈尔斯(Ken Myers)是在那场大会中同一个主题的另一位讲员,当时他正在写作《神全 部的儿女和蓝色绒毛鞋》(All Gods Children and Blue Suede Shoes)。在那本书的第二章,迈 尔斯说到:

现代性经常被用来指工业化、世俗化社会中的社会现象。这是社会组合所造成 的非刻意性的结果,与传统社会是迥然不同的。它也可以用来指思想与感觉习 惯上的变化,即经常会伴随着社会变迁而来的社会氛围的改变……现代主义是 现代性崛起之时,文化的塑造者特有的自我意识的努力,尝试重新思考,并重 塑他们自己刻意的行动。愈新的愈好,大概是考虑它最好的方式之一。(注1

另外一个考察这个主题的方式是把现代性当作——用伯格(Peter Berger)的话说——“正 在经历从古典或传统的变化,特别是在科技与各种信仰影响之下的变化。”(注2)他更说到有一 种假设,认为现代性是指比之前更优越、更好或更先进的。从这个理念出发,我们会听到这样 的感想,说:“愈大愈好;要除旧布新。”

当我从处境的角度谈到现代性时,我会很小心,不把它与“现代”(modern)或“现代主 义”(modernism)或“现代化”(modernization)等同,虽然它们都是出自同一个字根—— modo,“当下”(just now)。为了表达我的观点,并认识到有许多字有各种不同的用法,我 会定义几个语词。

首先, 前现代 premodern)基本上是指在1600年代初期之前的时间。那个时候,世界基 本上是以同一个范式来运作的,很强调启示、信心和理性,大约是以这样的顺序。上帝几乎是 位于这个模式的中心的。启示是这个范式的核心。

其次, 现代 modern)是指1600年代初期的那段时间,那时世界观的范式发生了巨大的改 变。理性、逻辑和科学模式重组了前现代的范式。因此,启示和信心就被赋予了次要的角色。 上帝虽然没有被排除在这个模式之外,但是人是依靠他天然的能力去发现上帝,而不是依靠上 帝向人启示祂自己。理性是这个模式的中心。如此,现代主义就是一种哲学,是以人和他具有理性以及决定真理的能力为起点的。

第三,从现代范式发展出 现代化 modernization)。这是一个一般性的指称,是指现代世 界所带来的意识形态和科技的影响。

第四,大多数字典是把 现代性 modernity)简单定义为与“成为现代”(being modern 等同;然而,不只是如此。在美国,它通常是描述先进工业社会的生活。它具有哲学、科技和 社会学的意义。在美国,现代性甚至具有道德的面向。但正如伯格所建议的,总的来说,它传 达了这个态度:它比它先前的要优越。

第五, 后现代主义 postmodernism)基本上是指从1900年代早期,紧跟着现代主义的时间 点。它所传递的意识形态,是以后现代主义的经验和感觉,来取代前现代的启示,以及现代的 理性。

冒着过度简化的危险,我们可以说,世界的现代化发展出了新的科技。现代会说:“愈新 的愈好。”它自动地信奉这个思想,从来没有提出这个困扰着伊鲁(Jacques Ellul)的问题: 他怀疑是否每件新东西都比它之前的要好,是否所有科技的发展都是进步和提高。从一个角度 来说,我们可以说现代性是现代思想的一部分,但是现代性的观念存在于前现代世界,也存在 于后现代世界(虽然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

葛尼斯说,现代性会带来威胁和机会(他在他的书《与魔鬼共餐》Dining with the Devil中, 发展了这个想法),是正确的。现代性的观念就在我们四周。如果我们不明白它所带来的威胁 和机会,它会让教会偏离方向,使我们分心,让我们无法批判性地对后果进行思考。

例如,既然我们的现代社会已经如此快速地透过科学、工业及其它科技的方式(现代化的 过程)而发展,我们并没有经常花时间停下来思考并评估正在发生的事。现代性很容易鼓励或 加强一个观念,就是过去既然不如现在和未来,就无需在生活的范式中加以考虑。只要是旧的, 就丢掉。“如果坏了,不必修理;只要换一个更新、更好的。”“老旧”可以是指电视、电脑 或观念。纽豪斯(Richard Newhaus)在《裸露的公众广场》(The Naked Public Square)中提 出一个对我们的警告。他提到我们这些现代人是“爱新族”(neophiliacs),喜爱新事物的人。 我们喜爱新的事物。我们不喜欢旧东西。因此,我们喜欢买新的,丢掉旧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当代的文化,会重视像“改变”、“新”这样的字眼,而对“传统”和 “老旧”这样的字眼表示轻蔑。标志着现代范式的启蒙时代的哲学,已经把现在性放在超速档 上。当我读到《神所有的子女和蓝色绒毛鞋》,我无法想象一个没有麦当劳、电视、电脑或好 莱坞的世界。为了追求个人的平安、富裕和无限的选择,现代性已经把我们吸引到一个思想、 评估与估算都不十分活跃的架构中。

不要误会了。我不是主张说每件与现代性有关的事都是不好的,完全不是。这会是愚蠢而 荒谬的想法。我不是在反对现代性。实际上我受它的影响很深。我喜欢新的事物。修理东西通 常是很麻烦的,甚至没有修理的可能。而且有些新东西比旧东西要好。每天我都带着一部笔记 型电脑,比我们在1970年代能做的,多得多了。但是我也知道基督徒有个敌人,经常引诱我们 犯罪,想要让我们分心,让我们偏离方向。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知道我们相信什么,和为什 么相信的原因。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必须知道如何使用我们所信的,以便做出关于人生与现实之 智慧的抉择。这是门徒训练过程的一部分。

现代性对基督教的冲击
Modernity’s Impact on Christianity

很有趣地,我们会留意到,虽然北美的福音主义在过去50年相当稳定,但福音派基督徒的 影响却日渐消褪。身为基督徒,我们似乎愈来愈没有能力发出影响或塑造事情。也许是因为我 们容让自己陷于现代性的潮流中,以至于我们把绝大部分的精力和努力用在求生存上;然而神 呼召我们不只是要我们仅仅活着。在这么多的新观念和快速的变化当中,愈来愈多基督徒觉得 没有能力打这场仗。所以我们不再争战;只是随着大流走。

作为基督徒,我们不能只是用福音的好消息向人传福音。我们必须用圣经的世界/生活观 来培育新基督徒,让他们成为门徒。有人曾经说:“如果只赢得他们的心,却没有赢得他们的 头脑,你就会失去他们的心。”他是完全正确的,而似乎基督徒正受到他们周遭世界的影响, 更甚于他们从一个基督徒的角度去影响世界。

这里是个恰当的地方,让我向那些参与任何层面之门徒塑造过程的人说,我不确定我们是 被呼召要去做改变文化的人。从一个观点看来,上帝并没有呼召我们去改变文化,虽然传扬福 音并实践文化使命,会对我们的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这是有关于我们的目标和焦点。我们必 须寻求有基督的样式,关心祂所关心的,以祂要我们看待的方式来看待现实。果真如此,我们 在群众中就会凸显出来,发挥影响。我相信伊鲁是对的:他指出基督徒能够也应该成为一个变 动与混乱世界固定的参照点。如同我的同事在多年前说过的,基督徒必须与众不同。

科技让我们有能力完成与达成更多的事。但是这是好事吗?这会不会是我们灭亡的前奏? 我不只是指炸弹或其它核武器。我的意思是指那些人为的繁衍与生物工程。基因复制在动物和 蔬菜上都完成了。我们知道人类与一些人体部分的复制也快要实现了。试管婴儿呢?然后是人 体冷冻!我在写这本书时,正好在一个特别的家庭中有个讨论,是不是要把父亲的头颅冷冻起 来,以便日后可以派上用场。我们很容易看出,为什么像伊鲁这样的人会主张,不是所有的科 技都是进步。

迈尔斯说过,我们不能只是谴责现代性。因为现代性能使我们阐明身为基督徒我们该如何 思考、如何行事。现代性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上帝要让我们知道的,以及如何在不妥协、不陷在 危险、不实际的陷阱中,而来事奉祂。

在我对现代性的专题讨论会上,我选择了我相信对整个议题都非常重要的十个领域,似乎 是我们屈服于现代性影响下的领域。在《与魔鬼共餐》这本书中,葛尼斯指出三个现代性所制 造出来的危险:世俗化(secularization),多元化(pluralization)和私有化(privatization)。 这些“致命的趋势作用在现代性的原则与过程”(注3)。葛尼斯的观点是这些趋势之所以危险, 是因为在我们认识到这点之前,它们已经入侵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并微妙地使我们偏离了方向。 为了说明现代性的微妙与危险,我会从我更大的清单中选择五个题目,有两个是与葛尼斯重迭 的:多元主义(pleuralis),私有主义(privatism),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相对主义(relativism), 以及技术主义(technism)。我们也可以包括世俗主义,物质主义,灵性主义,存在主义,理 性主义,政治,教育,权力以及性等等。我对这五点的评论没有想要很详尽,而是总结性的解释,作为对现代性的论点。

多元主义 。多元化是多元主义进入我们生活的管道。多元主义基本上是提醒我们,我们有 不只一个选择。在我们面前,在这么多不同领域中,我们有很多的选择。只要选择一项,如果 这没有效,就试另一个。在今天这个后现代环境中,权威是受到挑战的,我们做出自己的选择, 谁有资格说我们是错的呢?

多元主义鼓励选择与改变。听起来很熟悉吗?这些是关键的字眼,在这个处境中,承诺、 连贯性、绝对的事物与普遍现象等字眼是不受欢迎的。多元主义是为什么今天美国被许多人称 为是世界宗教的马赛克或炖锅的原因。曾有段时间,多元主义并不带有负面的意涵。当美国成 为一个国家,被设立在我们的宪法与权利法案中关于宗教的一件事是:“特许的多元主义” chartered pleuralism)。制定宪法的人对宗教领域内的自由有高度的委身,不允许国家为人 民设立、命令或支配一个宗教。在1700年代末期,这似乎是个好主意,而在那个处境下,它也 的确是个好主意。然而,今天,美国在其道德、属灵和宗教的组成上,与以往不再相同。曾经 是明显的基督徒的共识,如今被百无禁忌的共识所取代了。据说美国比任何其它已开发国家拥 有更多有组织的宗教,无怪乎派特森(James Patterson)与彼得金(Peter Kim)在一本书(The Day America Told The Truth)中结论到:今日的美国没有道德的共识。许多的选择都是未受过 质疑的,而我们的文化接受了这个前提,即所有的宗教都一样地好。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显然想维持一个多元主义的观点。我们不要人告诉我们,该相信 什么,或如何生活。我们希望能自由地作出那些选择,但因着现代性的影响,宗教在今天多元 主义的环境中,基本上与生活市场失去了关联性。

私有主义 。一个相对新颖的现象,把生活分割成两个领域:公众领域和私人领域。当然我 们总是会区分我们生活中公众与私人的部分,但是今天的二分法是不同的。政治、经济、教育、 科学、工业是被划分在我们生活的公众领域中。道德、宗教、信念和我们该如何花费我们闲暇 的时间与金钱是属于我们生活的私人部分。

这不全然是坏的,因为没有人能告诉我们该相信什么,该购买些什么,或该选择什么宗教。 私有主义的效果是我们相信我们选择去相信的,然后不去干涉别人。但现代文化的私有主义不 只是使我们在与有不同选择的人中间树立起围墙,创造出更小的、同质的小组或族群;它也抵 消了任何想要有道德影响的尝试,因为所有的道德都有一个宗教的基础。此外,我们无法把宗 教带到我们生活的场景。如同有人说过的,我们不敢把我们的宗教和政治混合在一起。或如同 一个政治家所说的,我的宗教不会影响我的政治。

贝拉(Robert Bellah)与他的同事马德森(Richard Madsen)、苏利文(William M. Sullivan)、 石威德勒(Ann Swidler)与提顿(Steven M. Tipton),在《心的习惯》(Habits of the Heart (对两百个美国家庭所作的研究)中下结论到,美国人通常不喜欢冲突,但因为宗教有制造冲 突的可能性,我们很自然就从中退缩,并让宗教成为我们私人的生活。这就是为什么一般来说, 宗教在今日的法庭中被视为是私人的范围,而不是社会或社区的范围。但是现实是,如同伯格 和其他人所主张的,我们需要一个可信的结构,可以让我们的信念得到鼓励并得到肯定。如果 宗教只是我们私人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是不可能严肃看待完美的宗教的;宗教不能用这种方式 存在。而如果我们不能分享我们的宗教信仰,我们就失去了建立关系与社群的极大潜力。因此, 我们就会有孤独、孤立和惧怕。派特森与金所采访的人中,有将近半数的人相信没有人认识他 们。我们实际上是把我们自己向他人隐藏起来,特别是那些与我们最亲近的人。

如果还有空间,我们可以探索私有主义对传福音、敬拜和分享共同信仰的的影响。后现代 时代尝试要透过一些补救的方法,如电子教会,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会给人一个假象,以为是 聚在一起了,却仍然能保有我们的隐私。

个人主义 。根据个人主义的看法,我们个人的满足感,无论是平安、富裕或选择,是最重 要的。这是我们今天所听到,如此强调个人平安、个人自由与个人选择,最重要的一个理由。 我们把自己变成了我们世界的中心。无怪乎我们缺少社群与共同利益的观念。当我们把错误的 东西放在生活与现实的中心,坏事就跟着来了。在这个例子中,当我们把个人放在中心,我们 很容易就忘记,随着个人权利而来的还有个人的责任。除非我们把这些事情交融在一起,我们 就没有建立社群的盼望。

派特森与金更进一步下结论到,今日的美国有了一个新的道德权威。道德共识是不存在的, 因此,个人就是意义唯一的来源。这也会鼓励一个想法,就是个人是他们自己的律法。其结果 是,我们毋须去考虑共同的利益是什么。只要我喜欢,我可以选择作一个“怪人”(jerk), 因为我是最重要的!我可以自己定规则,过我自己选的生活。你能看出过着以自我为所有事情 的基准的生活,对我们的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吗?“没有比个人更重要的了”这个概念,正对我 们的文化带来浩劫。我想到然德(Ayn Rand)的哲学:“ 自私的美德” the virtue of selfishness)。 我们的文化是自私的,因为它缺乏社区、委身和责任的意识,虽然我们在之后会看见,千禧年 的世代也许会给我们一些盼望的征象。

相对主义 。相对主义之一种信念,相信没有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事。没有普遍性的真理, 因为所有的事都是相对的。在现代的时代,强调的是文化相对主义,以及所有的文化都是合法 的,就没有标准能衡量哪个文化或一个文化的性质,或多或少比另一个文化更令人信服。

如同薛华经常在他的演说与著作中说的,如果没有绝对的事物可以用来判断社会,那么社 会本身就变成绝对的。必须有件事能决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有些人估计超过90%的美 国人经常在说谎,创造了一个控制与权力的假象,可以重新定义什么是真的和对的。布鲁姆 Allen Bloom)在《美国心智的关闭》(The Closing of American Mind)中做出类似的观察: 大学校园的学生不再深思什么是对的或真的,人是什么,或上帝是谁。

巴拿、盖洛普所作的研究,以及其他人所描绘的类似方向——即使宣认的基督徒中的大多 数人也都不相信绝对真理。伯格在《没有家的心智》(Homeless Mind)中正确地提出:现代 性承担了它自身的、把世界观相对化的动力。几年以前,我曾有一个不寒而栗的经验:我听说 一个大学的校长,当他说到我们需要考虑学生智力与道德上的健康,却被喝了倒彩。他被指责 的是要根据谁的道德标准与谁的道德指示。我所记得的故事是,他没有答案,而那个会议就告 吹了。(注4

美国肯定是文化上最多样化的国家之一。它多元文化的经验和对什么是“政治正确”的天 真理解,使得任何人都不可能坚持任何一件似乎是为所有的人都接纳的事——除了也许有必要 免除对恐怖主义的惧怕之外。(在2001911日对美国的悲惨攻击后,存在一线曙光可以因 为共同目的而携手合作。但当然,对如何根除恐怖主义,并不存在一个共识。)

相对主义引发的问题非常繁多。如果我们选择根据相对主义来运作,是否有盼望在我们文 化中各种竞争的价值中,能分辨并决定什么是对的?我们如何从相对主义的立场,坚持任何公 众美德的外貌?因为如果像法国存在主义者沙特著名的说法:“ 如果没有无限的参照点,一个有限的参照点是没有意义的。” No finite reference point has meaning without an infinite reference point.),那么,我们如何找到生命的意义呢?因为沙特没有无限的参照点,他否认上帝的存 在,所以他的生命和哲学就不具有意义。

技术主义 。我们活在一个由科技来驱动的社会。我们的价值观、态度和生活形态,都是由 现代科技所推动的。技术主义是现代性的一部分,总是在寻找更新、更大、更好和更快的东西。 (有些人甚至会说从更根本上看,我们是被科技所推动的,而不是资讯。)

现代科技正在完成并已完成了一些很伟大的事。我想起在我一生中的科技变化和发展—— 电视、电脑、光纤、医药、卫星和运输——甚至上月球。谁能否认科技所成就的是多么令人吃 惊的事?谁能否认科技已经大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形态?环顾你家的四周。走过你的厨房。 到你们的停车房。与办公室的网络连上线。搜寻互联网并购买商品。想一想生物工程和治疗一 般疾病上的进步。然而科技也能制造科学怪人的悲剧。

科技决定了我们的生活形态、我们的政治选择以及我们如何使用时间。它甚至影响我们所 学的和我们所发展的技巧,虽然它可能阻止一些人的学习和智力的发展。科技也有一个倾向(当 它未照着它应该要作的去作,即完成上帝的要人类治理大地的目的时)会把人类当作可被利用、 随意可以丢弃的商品。健康照顾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如今那些照顾老 人的人正在看见科技如何延长人的寿命;然而他们也挣扎着如何为那些活得更久的人创造一个 健全的金融支持体系。我们也把我们努力去延长的生命,愈来愈不视为有价值。

流行文化
Pop Culture

在为本章关于现代性的题目下结论之前,我们需要提到流行文化的问题。迈尔斯把我们的 文化分成上层文化(High Culture),民俗文化(folk Culture),与流行文化(Pop Culture)。 上层文化诉求的对象是知识分子;它的焦点是精致的艺术。民俗文化是本土、更传统的文化层 面,有它自己的民俗歌曲,圣歌,以及本土的烹饪。另一方面,流行文化是娱乐、短视的心态, 不认为内容对经验来说是根本的。它是个“不必担心,只要快乐”(Dont worry, be happy)的 文化。它是一种不考虑传统或实质的文化。乐趣、娱乐以及没有实质,是流行文化的特征。

流行文化可以在广告、摇滚音乐、艺术、服装款式以及选择的多样化中发现。它最主要的 舞台是电视和电影。它的道德来源是“欧普拉”(Oprah)以及其它脱口秀节目。它鼓励个人 从事使他们感觉良好的事,而不必考虑后果。它以人为中心,不以神为中心,即使是在崇拜的 时候。它靠的是即时的满足与个人的快乐。
流行文化是现代化的发明,切合现代性整体的结构中。它鼓励生活的分隔化,并且依靠一 个概念而成长:如果我们不喜欢我们的收音机或微波炉或和人的关系,我们可以把它们都给换 掉。我们有很多的选择。如果对这个工作或教会感到不愉快,换一个就是了;不必依恋。而最 重要的,不要让你的宗教信念浮出到公众的领域;保持在你自己的生活中。如果你真的提起了, 至少要让它们看起来像你周遭的文化,好让它们能与当时的场景调和。

结论
Conclusion

我们应该如何回应我们的现代社会的无穷选择?我们是否应该从这个世界撤退,把自己孤 立起来,照着现代性所要求的,也就是把我们的信仰私有化?我们现在有“基督教”摇滚乐团、 晚间俱乐部、广告以及其它改造“世俗”以适合敬虔者的多种尝试。还是我们只是努力适应并 调整自己,包括我们的信念和习惯,以迎合文化,好让我们不会在其中凸显出来?还是我们有 责任显出不同?迈尔斯写到:“ 我们的角色是要把向社会发声变得像主的圣餐一样神圣,而是 尝试去影响我们的文化,让它更适合于照着神的形象所造的人类。”(注5)我们的文化氛围不是 无道德的,也不是圣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是没有用或没有价值的。我们需要创造一个文 化或影响文化,使我们能达成上帝的目的。我们的文化要不是会使我们分心,要不就是可以让 我们能更好地事奉祂。然而,如果我们未能担起理解我们的文化、认识我们的世界的责任,我 们就无法成为上帝要我们成为的盐和光与真理的柱石。

我们已经提到教会里面有更多的世界的意识形态,而不是世界中有更多教会的信念。思想、 理性论证、研读和评估是困难的,但却是必要的。我们每天都该问: 我如何活在这个世界,理 解这个世界,并向它作见证,而不会变成像它一样 我如何享受上帝心意中的生活,而不是被 我的环境所设计?事实是我们要不是学会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要不就是经常被这个世界所挑 战。基督门徒不应该从这个世界撤退,也不可浸淫在这个世界中。

葛尼斯曾写到:

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到奥利金的原则:基督徒可以自由地掠夺埃及,但不能设 立金牛犊。要用各种方法自由地掠夺现代性的财富,但奉上帝的名要确定从火 中出来的是什么,它会考验我们生活的努力,是适合作上帝圣殿的金子,而不 20世纪晚期金牛犊的形象。(注6

 (奥利金是早期教会的神父,他死于第3世纪中叶。)葛尼斯的结论,如同他开始所 说的,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从伯格(Peter Berger)而来的陈述:“要与现代性恶魔啜饮的 人,最好有把很长的汤匙。”(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