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1


基督的復活

講員:曾劭愷|《基督論課程》第十八課,18/20
https://www.goodtv.org/vod/?prog_id=1128&vid=22381
目錄


第十八課 基督的復活

弟兄姊妹平安我是中華福音神學院曾劭愷歡迎大家收看我們這一系列的基督論的課程。上一堂課解釋了「與基督聯合」的這個重要真理。我們一切的好處都不在基督以外,我們在基督裡得著各樣的屬天的福分。而這眾多的福分當中,最帶給我們盼望的, 就是羅馬書第六章所說的:「我們若在他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也要在他復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羅六5)主耶穌自己告訴我們,是祂的復活帶給我們沒有人能奪去的喜樂。哥林多前書五章22節說:「在亞當裡眾人都死了,照樣,在基督裡眾人也都要復活。」哥林多前書說基督是復活初熟的果子,基督的復活是我們身體復活的前提。我們這一堂課要一同來思想,基督的復活所帶給我們的盼望。

基督復活的事實是基督徒信仰的基礎。假如基督沒有復活,那麼基督徒的信仰就完全崩潰了!哥林多前書十五章17a節說:「基督若沒有復活,你們的信便是徒然。」如果沒有基督身體的復活,我們在死亡當中是沒有指望的。因為基督的死本身只是替我們擔當上帝的刑罰,在死的形狀上與祂聯合,也就是與祂同受刑罰的意思;而假如基督沒有復活, 我們就仍然在刑罰底下,我們仍舊懼怕;如果基督沒有復活,一切受造之物歎息勞苦,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到最後也是枉然。如果人活著沒有脫離敗壞的轄制,那麼人真的是生不如死。就像其他宗教講的,死其實就變成一種解脫。

但是上帝所造的、有理性、有情感的人都知道生命是寶貴的。我們都尊敬醫生,我們尊敬醫生,是因為他們救人性命。而假如有醫生見死不救,我們會唾棄這樣子的醫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是我們與生俱來的知識。但假如我們不相信有「永生的盼望」,我們憑什麼來解釋這種與生俱來的知識?如果你說,這只是人類物種的本能,那你基本上就是在說,整個自然歷史都是沒有意義、沒有目的。那實在你沒有理由來拒絕說,我們應該用死亡來解脫人生的疾苦。但如果基督沒有復活,我們的盼望何在呢?基督的復活、以及我們末後身體的復活,是基督教教義裡非常重要的真理;如果沒有復活,整個基督教的信仰就是枉然的。

迦克墩信經教導「基督有真實的身體」。而這個呼應了使徒信經裡面的宣告「我信身體復活」。其他的宗教會把身體講成臭皮囊。柏拉圖主義認為,身體的死亡就是靈魂的解脫。這種思想在各種宗教、各種文化裡面不斷地出現。在新紀元運動𥚃面,死亡是回歸自然,是被美化、被包裝起來的,看起來很美好的一件事情。但是我們都知道,死亡不是那麼一回事。在死亡的陰影底下,人類是沒有盼望的。我信身體復活。基督教跟佛教不一樣的地方基督教跟柏拉圖主義不一樣的地方: 基督教賦予人的身體神聖的意義。人身體死亡的時候,死亡是非人性化的,不是人性的圓滿,人性的圓滿是復活所帶來的。這過去我們解釋基督有真實的身體的時候,解釋過迦克墩信經背後這套聖經世界觀。

而在復活的盼望當中那個核心就是主耶穌的復活。四福音在記載基督復活的時候,都不約而同地記載了主耶穌的空墳墓,這是很有趣的一個記號。空墳墓是基督復活的記號。但是空墳墓是一個空掉的墳墓,而墳墓是死亡的記號。基督真的死了,有死才有復活,沒有經歷死亡就沒有復活。基督真的死了,死了三天。在猶太人的迷信當中,人死了三天以後,靈魂才會真的離開身體,那才是真正死掉。主耶穌還有新約聖經並不是在教導猶太人的這種迷信, 這種迷信並不是出自聖經的。但是主耶穌真的是死了三天以後才復活,目的是要告訴我們祂真的死了。主耶穌使拉撒路復活的時候,也是要等拉撒路死亡三天,死得透透了以後,在墳墓裡面已經要發臭了,才使拉撒路復活。

在這𥚃我們要來複習一下我們的基督論。主耶穌基督真的死了。衪全全是神,完全是人。按神性说,祂不會死,也從來沒死過。按人性說,祂真的死了。而永生上帝聖子與拿撒人耶穌不是兩位,祂是同一位主基督。所以我們不能說,死在十字架上的,只是拿撒勒人耶穌,而不是聖子。這樣就會把基督切成兩個位格了。永生上帝的兒子,親自在十字架上為我們經歷了人性上的死亡。所以使徒信經跟尼西亞信經都這樣講說: 「我信耶穌基督永生上帝的兒子」, 然後就跳到後面講:「被釘於十字架受死、埋葬。」那個受死這個動詞的主詞是永生上帝的兒子受死、埋葬。

耶穌的墳墓就是聖子真實受死的記號。永生上帝在基督裡受死,但祂始終是永生神。因此基督就連祂受死的時候,都仍舊是永生神,所以死亡的力量留不住祂,一秒鐘都留不住!永生聖子受死,是為了在人類,還有受造物存有的每個範圍𥚃面,徹底擊敗死亡的權勢。所以光是基督的墳墓還不夠,這墳墓還必須是一個空墳墓。空墳墓這個記號的意義就是,上帝祂是永生神成為人,真實地死過,又從死裡復活。就在整個人性上面,在靈魂以及身體上都勝過了死亡權勢。如果基督身體沒有復活,人類就沒有救贖的盼望;如果基督身體沒有復活,祂就不能作我們的救主,祂不能夠拯救我們的靈魂與身體脫離死亡、脫離敗壞的轄制;如果基督身體沒有復活,將會朽壞的變成不朽壞的,把會改變的變成不改變的,那我們今天就只能夠繼續活在變幻無常的世界。看見自己周圍的人老化、衰敗、死去,直到有一天我們自己也離開這個世界。

但聖經告訴我們基督復活了! 馬太福音廿八章24節把基督的復活描繪為一幅驚駭而莊嚴的景象:「忽然,地大震動,因為有主的使者從天上下來,把石頭滾開,坐在上面。他的相貌如同閃電,衣服潔白如雪。」(2-3節)這個驚駭的程度完全不亞於基督死的時候的景況。兩個事件都出現了地震。基督死的時候地大震動,至聖所的幔子裂成兩半。基督的復活也是使地大震動,而墳墓打開裡面是空的。馬太福音二十七章54節那裡記載,目睹耶穌受死的人在驚天動地的景象𥚃面極其害怕。廿八章4節這𥚃記截到看守墳墓的兵丁在空墳墓前也是極其害怕,「看守的人就因他嚇得渾身亂戰,甚至和死人一樣。」(4節)我們等一下會回來思想,馬太記載耶穌受死還有復活這兩段敘事的平行特點。我們現在先來想想馬太福音二十八章4節的記載,在這𥚃把看守墳墓的人嚇過半死的只是一個天使而已。

如果是復活的基督親自顯現,那是多麼驚駭的一幅景象!啟示錄第一章老約翰在異象當中看到復活升天的基督的時候,馬上仆倒在地,好像死了一樣。 復活的主耶穌面上的榮光,是沒有任何一個罪人可以承受得住的,連使徒約翰都承受不了, 「就仆倒在他腳前,像死了一樣」(啓一17)。可是主耶穌用右手按著他,對他說:「不要懼怕。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後的,又是那存活的;我曾死過,現在又活了,直活到永永遠遠,並且拿著死亡和陰間的鑰匙。」(啓一17-18)「不要懼怕」,主耶穌安慰老約翰,是用這樣的話語安慰他的,是用復活的真理安慰他, 不要懼怕,我曾死過,現在又活了,所以不要怕。不要懼怕!

同樣地,那兩個婦女,兩個都叫馬利亞,她們在基督的墳前看見驚駭的景象, 她們也害怕,或許跟兵丁一樣害怕。但主的使者對她們說:「不要害怕!我知道你們是尋找那釘十字架的耶穌。他不在這裡,照他所說的,已經復活了。」(太廿八5)「婦女們就急忙離開墳墓,又害怕又大大地歡喜,跑去要報給他的門徒。忽然,耶穌遇見她們,說:願你們平安!她們就上前抱住他的腳拜他。耶穌對她們說:不要害怕!」(太廿八8-10

各位,基督道成肉身與復活,從來就沒有除去上帝可畏的威嚴。如果聖子道成肉身的時候,用卑微的身體暫時遮住了那可畏的榮光,那麼祂復活的身體就把這榮光顯露出來。就連沾到一點光的天使,都足以讓看守的兵丁恐懼到渾身亂戰,像死人一樣。我們中國人都很怕鬼。我們覺得妖魔鬼怪很可怕。但真正讓罪人畏懼到死的,其實不是魔鬼撒但,不是妖魔鬼怪。最可畏的,是聖子逼人的榮光。聖經讓我們看見,當耶穌還有祂的使者安慰懼怕祂的人說「不要害怕」的時候,並不是對所有的人說的。看守墳墓的兵丁仍舊害怕,因為他們不信,因為他們不認識耶穌,耶穌也不認識他們。他們沒有得著安慰,因為他們「不在基督裡」。我們能夠除去懼怕,是因為我們「在基督裡」。因為在基督裡,所以我們有一天要得著一樣榮耀的身體,所以我們可以得著安慰,不要害怕。

在空墳墓前的兩個婦女得著了安慰, 並且因為基督的復活大大歡喜。她們見到復活的基督的時候,上前抱住祂的腳來拜祂。同樣一個基督復活的事件,對信與不信的人來說,有天壤之別的意義。基督的復活讓看見的人感到恐懼。而同一位基督,將來要帶著上帝可畏的榮光來審判世界。但是神的兒女可以因基督的復活而得著安慰。就像比爾蓋瑟那首著名的詩歌裡面所說的「因祂活著不再懼怕」Because He lives, all fear is gone.)

人為什麼會有懼怕?約翰壹書四章18節告訴我們:懼怕是因著刑罰。 亞當犯罪以前,對神是沒有懼怕的,他跟神處在最融洽的愛的關係裡面。但亞當犯罪以後就開始懼怕、躲避神。我們討論基督救贖的工作的時候,提到近代很多神學家不喜歡講上帝的刑罰。他們用盡各種方法來否認上帝的刑罰。神就是愛,祂不會刑罰我們! 其實這正好反映出這些人多麼懼怕上帝公義的審判與刑罰。懼怕裡面含著刑罰,而如果基督的復活是為了要除去我們的懼怕,那麼就必須要除去懼怕的根源,也就是神對罪人的刑罰。我們之前講過神是公義的神,祂對罪不能視而不見,祂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祂不可能在天上憑一道簡單的旨意說:你犯了罪,可是我不計較,赦免你們。

不行!除去刑罰的惟一途徑就是主耶穌親自替我們的罪受刑罰,滿足上帝的公義。所以神讓我們與基督聯合替我們成為罪,祂就成了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的罪孽。在十字架上,上帝的刑罰降下,成就在基督的身上,上帝的公義成就了。而在基督裡我們也與祂一同受刑罰、一同死了。 但這還不夠,十字架成就了上帝的刑罰,但是還沒有除去刑罰。
基督死了,我們在祂裡面也一同死了,這樣子不但刑罰沒有被免去,我們還害那個無罪的主耶穌一起陷入死亡的刑罰裡面。如果是這樣子的話,那麼十字架就是魔鬼得勝的記號。所以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五章那𥚃告訴我們:「基督若沒有復活,你們的信便是徒然,你們仍在罪裡。」(林前十五17) 基督若沒有復活,我們就仍在罪裡。但是基督的復活就除去了神對世人的刑罰,也就是死。聖經說罪的工價就是死,基督的復活勝過了死亡,除去了刑罰。所以保羅在羅馬書四章25節说:「耶穌被交給人,是為我們的過犯;復活,是為叫我們稱義。」

羅馬書四章是關於「稱義」這個真理最重要的幾段經文之一。而保羅用基督的復活,作為這段關於稱義的經文的總結,告訴我們因信稱義的基礎乃是基督的復活。基督如果沒有復活,我們就仍在罪中,不得稱義。人稱義是因著信,而保羅說基督如果沒有復活,我們的信就是枉然。因為假如基督沒有復活,我們就仍然在罪中。我們與基督同釘死,是在罪中同釘死。但當我們在復活的基督裡,與祂一同活過來的時候,我們就成了新造的人,那個更新的過程在我們今天已經開始了。復活的生命是在今天已經開始的,新生命已經生發在我們裡面了。而到基督再來的時候,我們會在裡裡外外徹底被更新。這個都是從基督一個人的復活開始的。而保羅這整個復活還有稱義的神學,可以來幫助我們理解福音書所記載的基督的死與復活。

我們之前提到在馬太的記載中,基督的死與復活之間有幾道平行線:耶穌死的時候,地大震動,至聖所的幔子從中裂開;基督復活的時候,地大震動,空墳墓被打開。都有地震,還有打開這樣子的現象。地震在聖經裡象徵上帝超自然的介入。耶穌的死,是上帝介入這個罪惡的世界,把那個象徵罪人與上帝之間不可跨越的鴻溝的巨大幔子給撕裂,打破神與人之間隔閡的敵意。希伯來書的作者又說:這幔子同時象徵基督的身體,被撕裂的時候就開出一條又新又活的路,使我們可以來到上帝的面前。那次的地震,是基督對上帝仇敵發出的攻擊的第一次號角聲。這仇敵就是罪與死。而基督復活的地震,就是凱旋的號角。墳墓前的大石頭被滾開,生與死之間的鴻溝被除掉了。而那個墳墓裡面是空的。墳墓被打開,不是因為生被死吞滅。我們在看那種殭屍電影裡,墳墓打開都是死亡進入世界。但是在福音書裡,墳墓打開,是死亡被基督的生命吞滅,而不是死亡要來吞滅生命。原本象徵死亡與恐懼的墳墓,因著基督的復活成為空墳墓,成了我們得救的記號,成為救主活著的明證。第一次地震的時候,人們害怕,找不到安慰。第二次地震,人們仍舊害怕,或許更加害怕,但是主耶穌親自遇見那兩個信祂的婦人,對她們說:「不要害怕」。

這句話在福音書當中不斷出現。馬利亞懷孕的時候,天使向約瑟說:「不要害怕」。門徒在海上遇見風暴的時候,主耶穌在水上行走來尋找他們,對他們說:「不要害怕。」登山變像的時候,神的聲音從天上發出,門徒極其恐懼,耶穌告訴他們:「不要害怕。」神的榮光在復活的基督身上顯現出來極其可畏,但基督對信祂的人說:「不要害怕。」這句話不曉得安慰了古今多少的聖徒。保羅在哥林多城受到挫折的時候,主在夢中對他說:「不要害怕,我與你同在。」懼怕總是因著刑罰,但基督的復活,已經除去了我們的刑罰,因此那位大而可畏的聖者臉面所發出來的榮光,讓老約翰仆倒在地,好像死了的時候,主耶穌又親自安慰他:「不要害怕」。

基督的復活,不但除去我們的懼怕,還要為我們帶來不可奪去的喜樂。約翰福音十六章,耶穌即將離開門徒的時候對他們說:「你們現在也是憂愁,但我要再見你們,你們的心就喜樂了,這喜樂也沒有人能奪去。」(十六22)到了約翰福音二十章,這句話就在門徒身上應驗了。耶穌復活的時候,墳墓前的大石頭被滾開,墳墓空了。 11節記載抹大拉的「馬利亞卻站在墳墓外面哭。哭的時候,低頭往墳墓裡看,就見兩個天使,穿著白衣,在安放耶穌身體的地方坐著,一個在頭,一個在腳。天使對她說:婦人,你為什麼哭?她說:因為有人把我主挪了去,我不知道放在哪裡。說了這話,就轉過身來,看見耶穌站在那裡,卻不知道是耶穌。耶穌問她說:婦人,為什麼哭?你找誰呢?馬利亞以為是看園的,就對他說:先生,若是你把他移了去,請告訴我你把他放在哪裡,我便去取他。耶穌說:馬利亞!馬利亞就轉過來,用希伯來話對他說:拉波尼!我們不知道馬利亞本來用什麼語言跟耶穌交談,可能是希臘語或拉丁語。

但耶穌呼叫馬利亞之後,馬利亞馬上就認出耶穌,就用他們的家鄉話說拉波尼。這裡講希伯來話,是指當時希伯來人的鄉談,應該是在指亞蘭文,一下子變成了兩個人的鄉談:「馬利亞」、「拉波尼」。幾年前我在美國讀書,我一個朋友打長途電話給我。我接起來,我就用英文講:「Hello」。他也沒聽出我的聲音,他說Hello, Can I speak to Alex please」。我一聽他那個腔調馬上就認出來:「啊,宋佰喔,曾劭愷」,那個馬上就變成我們的鄉談。這種語言的轉變體現出一種深厚的關係。馬利亞用亞蘭文稱耶穌「拉波尼」,這個稱謂在整本聖經只出現兩次,意思是「我的夫子」,這是希伯來人對老師最尊敬的稱呼,可是同時又是最親密的稱呼。耶穌呼叫馬利亞的名字,馬利亞就認出耶穌,因為主的羊認得主的聲音。認識耶穌的那種喜樂在馬利亞、拉波尼那三個字當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到了約翰福音廿一章,門徒在船上捕魚,耶穌在岸邊向門徒顯現,約翰認出耶穌,對彼得說:「是主!」。第7節:「那時西門彼得赤著身子,一聽見是主,就束上一件外衣,跳在海裡,」迫不急待要跟主耶穌在一起。但是彼得跟主耶穌在一起的時候,又一句話都不敢說,因為他曾經三次不認主,現在覺得非常尷尬。 於是主耶穌就三次引導他說:「主,我愛你。」 主耶穌也肯定了彼得的愛。

幾年前我在美國讀書的時候,碰到不如意的事,心情非常沮喪、非常低落。那個時候聖靈使我想起主耶穌的話:「你們現在也是憂愁,但我要再見你們,你們的心就喜樂了,這喜樂也沒有人能奪去。」(約十六22)基督復活所帶來的那種喜樂是不可奪去的喜樂,所以我每天晚上就用很多的時間讀經、思想主耶穌的復活。每天都在讀基督死與復活的經文。然後上帝的話語每天就安慰我、更新我的喜樂。我每天去思想彼得如何三次不認主,而主三次問他:「你愛我嗎?」他迫不及待從船上游到岸邊,想要跟主在一起的那種心,正是主耶穌的靈放在我裡面的心,不是嗎? 我思想在空墳墓旁邊耶穌怎麼樣向馬利亞顯現,馬利亞怎麼稱呼主耶穌:「拉波尼」,我的心不也是一樣的心嗎?約翰記載門徒看見主就喜樂了。那時候耶穌向門徒顯現說:「願你們平安!」門徒看見主就喜樂了。這喜樂不就是主耶穌賜給我的喜樂嗎?誰能奪去呢?以馬忤斯的路上耶穌向門徒顯現,離開以後他們彼此說:「在路上他和我們說話,給我們講解聖經的時候,我們的心豈不是火熱的嗎?」(路廿四32

弟兄姐妹,基督的復活把火紅的炭放在我們冰冷的心中;基督的復活帶給我們不可奪去的喜樂;基督的復活除去我們的懼怕;基督的復活是我們盼望的緣由;基督的復活使我們的人性得以圓滿。基督徒的信仰還有生活,都離不開基督復活的真理。因為基督活者,因此我們在肉身活著可以有意義、有盼望;因為基督活者,所以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如果基督沒有復活,我就不是屬基督的;如果基督沒有復活,我的信便是枉然。但是,因為基督復活了,所以今天我可以在祂裡面,祂可以在我裡面。我可以在祂裡面得著一切屬靈的福分,都是因為基督活著。我們把一切榮耀頌讚歸給主!我們今天先講到這𥚃,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