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John P. Sartelle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John P. Sartelle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1-05-18

 
基督徒父母須知:嬰兒洗禮
What Christian Parents Should know about Infant Baptism

By John P. Sartelle
http://www.cccvasp.org/wp-content/uploads/2015/11/%E5%9F%BA%E7%9D%A3%E5%BE%92%E7%88%B6%E6%AF%8D%E9%A0%88%E7%9F%A5-%E5%A9%B4%E5%84%BF%E6%B4%97%E7%A6%AE.pdf
https://yimawusi.net/2021/04/02/what-christian-parents-should-know-about-infant-baptism/
 
導言:虛有其表的禮儀
 
我站在墨西哥市的大教堂裏,雖然那天並非主日,但偌大的建築物裏卻聚滿了人。教堂裏主要走道上,排滿了兩條似無止境的隊伍。父母們所帶的嬰兒從隊伍中發出的哭聲,好像是在比看誰的更響亮。嬰兒合唱的聲音迴蕩在大教堂中。每對父母要站在大教堂前面的走道上,等候主教將水灑在嬰兒身上,並簡短地宣告。然後父母要迅速地帶孩子離開,為下一對得意的父母空出地方。這種儀式整天進行,穿梭在父母﹑訪客﹑游客﹑及會友中。
 
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看過一些沒有實質意義的宗教儀式。原本應該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但卻習慣性地變成了沒有意義的儀式。有些人善於參加這些禮儀活動,他們可以口裏一字不差的背誦使徒信經,同時心中在計劃週二早上會議的事項。
 
我記不起那天在墨西哥市所見的其它事物,但如洪流般前進之嬰兒們的隊伍,卻如石碑豎立在我心中–這正是明顯的見證:雖不理解卻正匆忙地參與重要的宗教儀式。他們用一種無意義不真實的儀式,來安慰他們的心靈渴望。
 
我敢保證,若我們與當天從大教堂離開的每一對父母面談的話,沒有多少人能打開聖經向我們解釋,他們為什麼給自己的孩子受洗? 你保證他們都能解釋嗎?你保證大部分的人都能解釋嗎?你只要瞭解一點情況,就能確定:這些父母中,很少人能解釋有關聖經中嬰孩受洗的教導。
 
但是身為一位來自美國的基督徒,我不敢評論墨西哥的天主教徒,他們不明白卻正從事虛有其表的宗教儀式。每一年有多少嬰孩在聖公會,長老會,路德會,循道會,改革宗,以及獨立教會中受洗?正如在墨西哥市教堂走廊的前進隊伍,有數不盡的夫婦列隊行進在我們基督教教會的前面,給他們的嬰兒洗禮。如果我們和去年在美國所有給嬰兒洗禮的父母面談,有多少人能打開聖經解釋其意義?有多少人能解釋聖經中有關孩童受洗的基本教導。耶穌是怎麼說的?「在你召喚注意別人眼中的刺之前,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樑木!」
 
你的孩子受洗了嗎?你要給上帝賜你的寶貴新生兒受洗嗎?如果是,你能從聖經來解釋上帝是如何的教導嗎?你能清晰地解釋聖經中有關嬰孩受洗的教導嗎?
 
這正是本書所要論述的。它不是為了名片上有三個學位頭銜的「重量級」神學家,它乃是為了坐在教堂長椅上,想要離開空洞儀式的人所寫的。它是為了會友在主日崇拜後的每日生活中,也能解釋信仰與生活的意義。
 
一、割禮:寶貴的傳承
 
我們以舊約人物亞伯拉罕來開始研究。或許你會想:「古代歷史與我有何關係?我是新約時代的基督徒。」 答案是:新約的每個教導,其根基是在舊約裏。
 
我有個朋友在他的後院種了500叢的玫瑰花。不用說,他對玫瑰花有許多的知識。然而,即使是他,若不談及根和莖,也無法描述玫瑰花是怎樣開花的。根和莖,正是植物開花過程的開端。同樣的,聖經也是如此。每一個福音教義在舊約裏有其根源。如果你想瞭解罪的教義,你必須從創世記開始學習。若你想領悟十字架的可畏榮美,你必須讀摩西五經和先知書;如果你不知道聖經對嬰兒洗的教導,你必須從舊約開始學習。上帝拯救了亞伯拉罕。在羅馬書第四章裏,保羅解釋,亞伯拉罕得救是因上帝的恩典也藉著信。我們從舊約和新約讀到:「亞伯拉罕信主耶和華,祂就稱他為義」(創世記十五6;羅馬書四9)。因此舊約的亞伯拉罕等同新約的我們。正如我們是罪人,得救是因神的恩典也藉著信。他也是罪人,得救是因神的恩典也藉著信。
 
在創世記十七章7節,上帝稱這得救的關係為「永遠的聖約」──一個代代相傳的救恩之約。全能的上帝屈尊下來和有罪的創造物立約。祂給亞伯拉罕一個記號,來表明這聖約的關係:「你們都要受割禮,這是我與你們立約的證據。」 (創世記十七11)。
 
這並非難理解的。當一對青年男女結婚時,他們彼此立約並以戒子作為他們立約的記號。當我看到我妻子左手上的戒子時,這提醒了我對她立的約。這戒子勝於貴重的珠寶裝飾;它象徵著我對另一個人立了最大的保證。
 
同樣地,割禮是上帝賜給亞伯拉罕救恩的記號。為何上帝以割禮為記號?我們承認這是一個特殊的記號,雖然我們不能完全回答這問題,但我們可以說割禮代表潔淨。在以賽亞書五十二1,「未受割禮」這個字和「不潔淨」是同義詞。因此我們可以有把握地說:上帝使用外在潔淨的記號,代表屬靈的潔淨(申命記卅6)。
 
當在以色列之外的外邦人成為信徒時,他需要受割禮。如果你的家在北非,你不是出生在猶太人的家裏,當你相信亞伯拉罕的上帝時,你要受割禮(出埃及記十二48)。
 
舊約中的經文如此密切地以記號來指明實體,以致上帝實際上是以「割禮」作為「救恩」的代名詞。得救的人或團體被稱為「受割禮者」。未得救之人或團體被成稱為「未受割禮者」(以賽亞書五十二1;以西結書四十四9;撒母耳記上十四6)。
 
這是舊約經常的用法,迫使我們要問:割禮是否能使人得救。答案是很響亮的,不!羅馬書第四章前半的論點是:亞伯拉罕的得救是因著信心,而不是藉著割禮。然而我們必須強調:上帝定規割禮為救恩的記號:「並且他受了割禮的記號,作為因信稱義的印證」 (羅馬書四11)。
 
你也許會想,「那又怎麼樣!那麼說來,割禮在舊約是救恩的記號。那對我有什麼意義?」
 
如果你繼續讀創世記第十七章,你會看到一個特殊的命令。上帝告訴亞伯拉罕,要向在他家裏生的「嬰兒」實施這救恩記號。這對二十世紀福音派的我們,聽起來是很驚奇的。這救恩的記號怎能實施在一個尚未相信的嬰兒身上?但就在那裏,說到 :「你們世世代代的男子,生下來第八日,都要受割禮」 (創世記十七12)。
 
以後我們會思考為何上帝賜下這命令。但現在只要讓我們清楚明顯地看到:
 
  亞伯拉罕是個罪人,靠著恩典,因信得救。
  上帝立割禮為救恩的記號。
  救恩的記號是賜給信徒們的嬰孩。
 
如果我們活在舊約時期,作為信主的父母,我們必要給我們的孩子受割禮。如此我們要將這救恩的記號,實施在我們孩子身上。在他們成人以後,他們會被新信徒問到,他們是什麼時候受的割禮。我們的孩子回答他們,是在嬰兒時受的割禮。無疑地,新信徒將會很高興的回應說,「多麼好的傳承啊!」
 
二、洗禮:新的記號
 
某些人的吩咐有權柄,能使後世的人留意聆聽。然而在兩千年以後,仍能具有約束力的,則極為少數。耶穌當時所說極具權威的話,並未因時間而減弱了祂話語的權威。
 
如今當一個人接受洗禮,他乃是順服了兩千年前所定的命令。耶穌告訴他的門徒要去使萬民作門徒,給他們施洗(馬太福音廿八19)。他們聽了主的話,所以當彼得第一次講道,有三千人信主,使徒立即開始為他們受洗。為什麼?因為這是耶穌的吩咐。若一個人在夜間成為信徒,他就受了洗(使徒行傳十六33)。若在曠野,他就在那受洗(使徒行傳八26-40)。若我們活在那個時代,就會觀察到多麼意料之外的受洗﹗
 
人如何受洗?水,施行在個人身上。在此我們不辯論,應該是灑水,澆水或是浸在水中。總之,我們可說:水是以某種方式,施行在當事人身上。更進一步說,洗禮中用水施洗,不是週六晚上的洗澡,或修車後的洗手。受洗必須是有關人和上帝之間的關係。在生活中,你身上每天都需要用水 (如淋浴;盆浴;洗手;游泳;潛水;衝浪或雨中;洗碗等等。)這仍然不是受洗。聖經的洗禮,是「奉父子聖靈的名」以水施行在當事人身上(馬太福音廿八19)。如此,上帝使用外在的記號,以表明內在屬靈的實際。就像割禮是一個記號,洗禮也同樣是一個記號。
 
我們很容易理解為何上帝選用水。它是普遍的清潔劑。沒有人期望灰塵,葉子,或果汁表示清潔。它們不是用來潔淨身體的。但是水卻是普遍每天都被使用的清潔劑。上帝使用了這個普遍的清潔劑,成為屬靈潔淨的記號。
 
洗禮表示從心裏除去罪污:「起來,求告他的名受洗,洗去你的罪」(使徒行傳廿二16)。
 
洗禮也是經歷重生,得潔淨的記號:「祂便救了我們,並不是因為我們自己所行的義,乃是照祂的憐憫,藉著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提多書三5)。當我們重生 (更新),我們是向罪死,在新生命裏成長,我們治死惡行,生活越來越在義中而活-我們的生命是被潔淨的!洗禮就是此事實的記號。
 
洗禮的意思是,過一個被分別為聖的生活。就像是舊約裏的器皿和人們,以水或被油膏抹分別出來,為聖潔所專用,同樣地在洗禮中,人被膏抹分別為聖。
 
在新約中,洗禮的記號既然與救恩是如此密切地任認同,我們必須要問,是否有人受洗而未得救。請讀兩段經文:
 
你們受洗歸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加拉太書三27)。
 
起來,求告他的名受洗,洗去你的罪(使徒行傳廿二16)。
 
如果我們只有這兩節經文,我們會認為洗禮使人得救。今天有些宗派是這樣教導。但是用水施洗只是事件的記號,不是實體的本身。以弗所書二章8-9節告訴我們,我們得救是本乎恩,不是出於任何義行。在羅馬書第四章,我們看見保羅反駁那些說記號使人得救的人。我們必須堅定地說,基督的寶血洗淨了我們的罪,我們藉著重生有了聖潔的生命。洗禮是這裏面工作的外在記號。
 
根據上述事實,下列經文看來使人驚訝。當人信主後,不僅是「他們」受了洗,連「他們的家人」也受了洗。呂底亞,一個從推雅推喇城來的女商人,她信了福音,保羅給她和她的全家受了洗。作者路加特別在此提到她的全家 (使徒行傳十六15)。同樣地,一個無名的腓立比獄卒成為信徒,他和他的全家也受了洗 (使徒行傳十六33-34)。並且在哥林多前書,保羅講述有關他在哥林多給「個人」施洗的事情,但是他也提起了給司提反「全家」施過洗(哥林多前書一16)。
 
有些人說,我們不能證明在那些家庭裏包括孩子。然而,若假設在這些家庭裏,和在整個地中海地區,其他全家受洗的家庭中,都沒有孩子,則這種假設已經落到偏見的地步。難道我們能說,這些被提到全家受洗的家庭中,每一家都沒有孩子,就連每一家的僕人們也都沒有孩子嗎?
 
在保羅和彼得的帶領下,當新約福音開始普傳世界,這新約福音信息恩典的深度與廣度,並不亞於「創世記第17章」神給亞伯拉罕救恩的信息。雖然「洗禮」是新記號,然而新約中信主的父母與亞伯拉罕有同樣的責任和福分,要給他們的孩子受洗;他們的兒女像以撒一樣,繼承了偉大的應許。
 
三、洗禮成全了割禮
 
上帝是有始有終,祂遵守祂所的立的約,實現祂的應許,不會落空。最近我在一個年青人的襯衫上,看到這樣特別的信息:「要忍耐;上帝還沒有完成在我身上的工作。」有多少次我們也有那種感覺。有一天我們的主要再來,我們必要像祂。在我們裏面再也未有任何殘餘的罪,上帝將要完成祂救贖之工。
 
當我們觀看耶穌的生平,祂完成並實現了舊約中許多的應許。很多時我們誤以為基督與舊約的教導相抵觸。祂的登山寶訓,事實上,是講解律法和先知最偉大的信息。基督是如何看祂自己和祂的事工與舊約的關連呢?「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我實在告訴你們,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都要成全。」(馬太福音五17-18)。事實上祂並非反對或否認舊約,祂乃是實現並成全了舊約。雖然祂的工作有些尚未完全完成,而有些在基督的降生;受死;與復活上已經完全完成了。
 
在整個舊約時期,獻祭是不斷地獻上祭物,但是當耶穌成為神的羔羊,在十架被獻上時,所有舊約的獻祭都結束了。被獻上的祭物是預表基督,是指向祂。當祂來為我們的罪而死,就再也不需要獻上祭物了。
 
在逾越節的晚上,猶太人記念上帝是如何拯救他們,逃避滅命的天使,他們吃了逾越節的羔羊。基督受難的前夕正是這節期,祂和祂的門徒吃了預表的羊羔。飯後祂拿起餅來,說這代表祂的身體為他們舍的,也拿起杯來(葡萄汁),這代表祂的血為他們流出。正像他們在舊約吃逾越節的羊羔,現今他們分享神的羊羔,為他們的罪所獻上。因此,聖餐成全並取代了逾越節的晚餐。
 
完全相同的是,洗禮取代了割禮成為救恩的記號。
 
根據前幾章思考下面三個問題:
 
1. 在舊約時代,當一個人相信亞伯拉罕的上帝,並信靠祂,會如何?
   受割禮。
 
2. 在舊約裏什麼外在的事件,代表內心的潔淨?
   割禮。
 
3. 在舊約裏什麼外在的記號,顯明了這個人進入了信徒的團體?
   割禮。
 
現在讓我用「新約」換成「舊約」問你同樣的問題。
 
1. 在新約時代,當一個人相信亞伯拉罕的上帝,並信靠祂,會如何?
   受洗禮。
 
2. 在新約裏什麼外在事件代表內心的潔淨?
   洗禮。
 
3. 在新約裏什麼外在記號,顯明了這個人進入了信徒的團體?
   洗禮。
 
那就是為什麼在我會友中,我不去醫院探訪,為我們的新生兒行割禮。我留給醫生去做,因為它不再是救恩的記號。那也是為什麼,我們不給成年信徒行割禮。洗禮已經成全了割禮。
 
保羅在歌羅西向一群外邦信徒解釋割禮。一些猶太人告訴剛信主的外邦人,他們需要受割禮,因為那是救恩的記號。既然這些信徒不是來自猶太背景,他們也從未行過割禮。因此在他們中間起了很大的爭議- 其實是在整個地中海區的教會裏。保羅寫信給那些不堅固的新信徒:「你們在他裏面也受了不是人手所行的割禮,乃是基督使你們脫去肉體情慾的割禮。你們既受洗與他一同埋葬,也就在此與他一同復活,都因信那叫他從死裏復活神的功用。」(歌羅西書:11-12)。雖然他們沒有行外在的割禮,保羅認定他們事實是經歷了割禮「不是人手所行的」換句話說,他們經歷的是屬靈的割禮。他們如何受割禮?他們何時受的?是當他們受洗的時候。保羅說,總之,難道你們不明白,我給你們受洗當作是救恩的記號嗎?因此,你們不需要受割禮」。
 
洗禮成全了割禮這並非意外。每個新約教導的教義,其根源來自舊約。從美麗又合一的經文中,我們看到亞倫被殺的羔羊,然後看到耶穌在十架上受死,誠然擔當我們的罪過,我們感動地潸然淚下。我們感到與約書亞血肉相連,就是當我們看到他的家人在舊以色列,聚在一起吃逾越節的羊羔,同時我們在新以色列聚集,分享神羔羊的身體和寶血。但是最寶貴的是上帝不保留祂的恩福賜給我們,像祂從前賜給祂子民的。當我們帶我們的孩子來受洗時,我們是跟隨亞伯拉罕的腳蹤,為以撒行割禮。
 
四、上帝與舊約的家庭
 
當該隱出生時,沒有人教他說謊;自私,或不順服他的父母。像我們每個人一樣,他生來就有那本性。對我們看來沒什麼大不了,但其意義卻非常重大。
 
你知道,亞當被造時是完美的。他沒有傾向犯罪的本性。
 
亞當第一次犯罪後,萬物都改變了,他墮落的本性使他傾向犯罪。他的思想行為都是有罪的。他的孩子生來是有他未犯罪以前的本性,或是他現在的罪性?該隱回答了這問題。所有亞當的兒女從那時起,生來就帶著他的記號。它不像是我們生來是中性,然後跳到一邊或另一邊。也不是我們生出來是無罪的,是被這世界影響引誘去犯罪。我們出生就有罪性,雖然世界能引誘我們藉著特別的方式犯罪,而我們的內心是充滿了罪。在羅馬書第五章,保羅講到我們和亞當的關係:
 
若因一人的過犯,眾人都死了 15
 
如此說來,因一次的過犯,眾人都被定罪 18
 
因一人的悖逆,眾人成為罪人 19
 
亞當是我們的代表。他失敗了,因此我們生來就帶著他失敗的記號。
 
所有這些都與你獨立的本性不合,但是永不要懷疑這正是聖經所教導的。我第一次聽到這個道理時很生氣,但我不能否認聖經清楚地對我本性的控訴。我們想說「那不公平!為什麼我們要因亞當所做的,就生來為罪人?」但我們最好留意保羅在羅馬書十一章33-34,他告訴我們神豐富的智慧和知識。他的判斷,何其難測。因此,我們不必試著作祂的謀士。而且我們必須思考,如果上帝用了我們公平的想法,祂會因著亞當和夏娃的罪而徹底地毀滅他們,我們人類也就不存在了!因此當我們被問到,為什麼我們出生就有罪性時,我們應以全人俯伏在公義憐憫的上帝面前回答,「因為我們是亞當的子孫」。
 
此時也許你不知道這和嬰兒施洗有什麼關係。神對亞當的處置,是一個範例,也就是神對所有人類處置的方法。我們可以從整本聖經,看到上帝藉著家庭,施行祂恩典和審判之工。
 
在創世記第六章,挪亞從主領受了恩典。雖然上帝要用洪水毀滅世界,祂選擇拯救挪亞。第8節非常坦直地:「挪亞在耶和華眼前蒙恩。」但是當方舟航行時,是只有挪亞和動物嗎?不是,上帝指示他帶著他的妻子,三個兒子並他們的妻子。他可以很容易的排除挪亞的家人,但是上帝總是特別關心祂百姓的家人。
 
在創世記十七章7節,上帝與亞伯拉罕立了救恩之約。祂告訴亞伯拉罕這聖約不僅是與他,也是與他的子子孫孫所立的。確知你明白這個道理。這些孩子們尚未出生,也不能表白他們的信仰;上帝仍應許用特別的方式處理與他們的關係。上帝並非很簡單地預言未來。這不只是一個論到將來的預言–這乃是聖約。上帝僅只與亞伯拉罕個人立約嗎?不,祂乃是與亞伯拉罕的家人進入了聖約的關係。
 
四百年後,亞伯拉罕的家族成為一個大國,超過一百萬人。他們在埃及為奴,向上帝呼求。結果記載在出埃及記二章24-25節神聽見他們的哀聲,就記念他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約。神看顧以色列人,也知道他們的苦情。
 
為什麼上帝眷顧這些奴隸?是因他們是少數民族嗎?或是因他們比別人更好?或是因他們是被虐待的?上帝眷顧他們是因為他們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上帝對祂百姓的子孫有特別的眷顧。
 
思考這奇異的經文記載在列王紀上十一章11-12節,所以耶和華對他說:「你既行了這事,不遵守我所吩咐你守的約和律例,我必將你的國奪回,賜給你的臣子。然而,因你父親大衛的緣故,我不在你活著的日子行這事,必從你兒子的手中將國奪回。」
 
所羅門犯了很嚴重的罪得罪了上帝。因著他罪的緣故他的國本應分裂,但在所羅門的一生中,上帝並未如此做,因他是大衛的兒子。大衛雖已死多年,但上帝對所羅門特別的眷顧是因他父親的緣故。
 
我們現在開始明白,為什麼上帝指示這聖約記號,要應用到孩子身上。因為他們在主面前是被特別分別出來的。
 
但對這教導的另一面。我們要眼裏含著淚水,當我們聽到上帝告訴以色列說孩子要擔當父親的罪:「因為我耶和華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出埃及記廿5)。「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出埃及記卅四7)。
 
我們看見上帝因大衛的緣故賜恩給所羅門。羅波安是所羅門的兒子,後來他成為王。在羅波安手下國被分裂了。他因著他父親的罪經歷了上帝的審判。記得,上帝告訴所羅門因著所羅門的罪,祂將要在他兒子統治國度時使他的國分裂。為人父母者,若我們能意識到,我們的罪會深深地影響到我們的孩子,那我們的行為能不謹慎嗎?
 
但我們不能在此結束本章,因在這教導中有個更大的恩福。當亞伯拉罕臨死時,他所擁有最大的安慰,就是他知道上帝會賜福他的後代,上帝會特別保護他的子孫。上帝眷顧以色列家,大衛寫到:「但耶和華的慈愛,歸於敬畏他的人,從亘古到永遠。他的公義,也歸於子子孫孫。」(詩篇一〇三17)。
 
五、上帝與新約的家庭

上帝因著父親的信心,賜福他們孩子的例證不只限於舊約。我們已經再次地在新約看到了,或許我們並沒有意識到。這裏有一些例子:馬太福音九章18-1923-26節猶太管會堂的女兒剛死,管會堂的因此來到耶穌面前,求祂使女兒復活。耶穌醫治了他的女兒。為什麼?是因為她的信心嗎?不,是因為她父親的信心。
 
馬太福音十七章14-18節一個癲癇病人的父親祈求耶穌醫治他的兒子,結果,他的兒子得到了醫治。
 
路加福音七章11-17節一個寡婦,在她獨生兒子的棺材旁邊,當耶穌看到那送殯的隊伍時,就憐憫那女人。雖然她沒有向祂祈求,但耶穌使她兒子復活,並將兒子交給他母親。為什麼耶穌使他復活了呢 ? 祂因著他母親的緣故恩待了他。
 
約翰福音四章46-54節迦百農一個大臣的兒子患病。他病的快要死了。悲傷的父親請求耶穌醫治他的兒子,甚至耶穌不需要去他家,就醫治了他兒子。耶穌因著他父親的緣故醫治了這個男孩。
 
上述的每一個例子,都是因著父母而孩子得醫治。
 
在聖經中記載了一個悔改的人,這常使我們臉帶微笑,就是在耶利哥城的矮子稅吏撒該。當耶穌來到他的城市,因為人多,他的身量又矮,所以他不能看見耶穌。因此,他爬上一棵樹,耶穌注意到他。祂要撒該下來,因為祂要住在他家。主耶穌照著萬事以前所預定的,我們的主對撒該說:「今天救恩臨到了這家。」
 
為什麼耶穌不說:「今天救恩臨到了撒該」?因為撒該是一家之主,他有了信心,耶穌是對整個家庭說話。換句話說,耶穌因著一家之主信了主,而要賜福全家。
 
當彼得在五旬節要求群眾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受洗,叫他們的罪得赦免。他加上:「因為這應許是給你們,和你們的兒女,並一切在遠方的人,就是主我們神所召來的。」(使徒行傳二39)。
 
為什麼彼得說「這應許是給你們和你們的兒女」?他知道上帝會繼續作工,像在舊約時代一樣。祂要特別眷顧祂的子孫。
 
這一點,在哥林多前書七章14節再次論到:「因為不信的丈夫,就因著妻子成了聖潔;並且不信的妻子,就因著丈夫成了聖潔;不然,你們的兒女就不潔淨。但如今他們是聖潔的了。」
 
當哥林多人從異教文化成為基督徒,當時他們所要面對的問題,就是今天我們仍要面對。一個丈夫成為基督徒,他的生活方式將會徹底地改變。當他愈明白,基督是如何影響他生活的每一層面時,很自然地他會問,他是否應和他非基督徒的妻子繼續生活?
 
在哥林多前書第七章,保羅回答了這個問題。如果妻子也情願和他同住,他就不要離棄妻子。保羅繼續說,這不信的妻子就因著丈夫成了「聖潔」。這並非指她得救了。希臘文字的「聖潔」是「分別為聖」的意思,在新約有些地方翻譯為「聖潔」。基督徒的聖潔生活是「分別為聖」的生活。保羅說妻子是被分別為聖的 — 上帝以特別的方式看待她。為什麼?因為她的丈夫是上帝的一個子民。
 
當我們在婚姻裏結合,上帝說,我們是在主裏成為一體。保羅解釋說若並非如此,則我們的孩子將是「不聖潔的」。他說,結果「就像你的孩子在上帝的眼中是被分別為聖了,同樣地原則應用於你的妻子。」如果我們給嬰兒或孩童受洗,那麼我們為何不給非基督徒妻子受洗?作為一個成人,妻子有責任在上帝面前表白她自己的信仰。嬰兒因著他父親的信心被認為是聖潔,他不能表白他自己的信仰,但是他帶有他父親信心的記號在他身上,在他最年幼的時候使他歸向上帝。
 
六、聖約家庭的責任

多會友的想法。他們帶著孩子來受洗,就像是買了最終火險一樣。但從那一刻,在你看來,他們的家庭與隔壁無神論的家庭並無分別。
 
如果你和妻子沒有照聖經的命令彼此相愛,如果你不教你的孩子聖經,如果你不按照聖經教導並管教他們,如果你不是每天為他們並和他們一起禱告,如果基督不是你家之主,那麼你可以給你的孩子受洗,但是他們長大就和非基督徒家庭的孩子一樣。
 
回到創世記,我們首先看到上帝吩咐亞伯拉罕,將救恩記號印在嬰兒身上,上帝繼續對亞伯拉罕說: 「我眷顧他,為要叫他吩咐他的眾子和他的眷屬,遵守我的道」(創世記十八19)。
 
這節經文告訴我們,亞伯拉罕的責任是在家裏教導他的孩子認識上帝。對於亞伯拉罕而言,割禮並非保證上帝會自動地拯救他的兒子。它是聖約的記號,他要在主裏養育他的兒子,並且上帝會眷顧他們。
 
尤其是美國必須聽的:雖然我們的會友不亞於世界其它國家,但我們社會的邪惡與最敗壞的的國家不相上下。我們的家庭和會友的家庭,通常與非基督徒的家庭沒有兩樣。我們崇尚娛樂﹑方便﹑鄉村俱樂部﹑金錢﹑成功﹑權力﹑名利﹑就與世人一樣。我們在家,並未比隔壁品行端正的鄰居,禱告的更多。我們一個月參加兩次崇拜,想滿足上帝。當崇拜時間超過12點時,我們就感到不安。我們很辛苦的教我們的孩子數學﹑科學﹑商務﹑橄欖球﹑棒球﹑網球﹑高爾夫球﹑足球﹑或許芭蕾﹑音樂﹑藝術和戲劇,但是我們花多少時間盡力在訓練我們的孩子使他們更敬虔?
 
我並非為了教導長老會;美國聖公會;路德會;循道會的會友,而寫這他們應該相信的課題。我寫這個主題是因為,僅有一件事能拯救美國,即聖約家庭,這裏是養育敬虔孩子的所在。
 
當我們給孩子受洗時,更近一步看其中一個我們所許的願:
 
你現在完全毫無保留地獻上你的孩子給上帝嗎?並應許願謙卑信靠神聖的恩典,你要努力在他面前豎立一個敬虔的榜樣,你要與他並為他禱告,你要教導他認識聖潔信仰的教義,你要盡力藉著上帝指示的各樣方式,照著主的警戒養育他們?
 
我的父親是一位傳道人。當父母帶了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等等孩子來受洗時,他會多問一個問題。既然父母在先前許了願,他就問他們「你在上帝面前與先前的孩子所立的約,你是否守住了?你可以用真誠清潔的良心立這個約嗎?」他在全會友面前問父母這個問題!當我帶我的第二個;第三個孩子受洗時,他問了我同樣的問題。在這件事上我們無法說我們完全地順服了上帝。問題在於並非我們是否完全,而是在於我們是否盡力守住所立的約。
 
我父親的觀念正確。我們需要對彼此說:「我們別再愚弄自己了吧。這立約對多數的我們而言只是社交性的高尚產物。」上帝能對亞伯拉罕說的,也同樣對我們說嗎?我們要「指示我們的孩子和我們的家屬,繼我們之後繼續持守主的路?」 如果我們不能回答「是,」我們不用帶我們的孩子來受洗。
 
我們為人父母者應緊記,將救恩的記號實施在我們孩子身上,這是一個命令,叫我們按上帝的警戒養育他們。我們的孩子不屬於我們自己。是上帝把他們賜給我們,就像祂賜其它東西給我們一樣。我們只是管家。因此我們要照上帝的警戒養育我們的孩子。否則,我們是否認了祂的主權。
 
讓我向你這聖約中受洗的孩子說話。這救恩的記號,是你父母信仰的記號被實施在你身上。這是一個吩咐,一個命令,為了使你認罪悔改跟隨耶穌。如果你的父母一直是信實的,你所得的恩福是世上其他孩子從不知道的。所多瑪城沒有聖經,但是你卻得到了上帝話語的教導,有人和你並為你禱告,你有敬虔的榜樣,被教導上帝的律法和憐憫;如果你不為主而活,一個最壞的審判正等著你,比那些從不知道這祝福的孩子們更多。你受嬰兒洗是上帝呼召你歸向基督。如果你不留意這個恩召, 那我寧願成為無神論者的兒子也不願像你一樣。就如,耶穌在迦百農行了許多神蹟,然而他們終不悔改,所以主耶穌對他們說:「當審判的日子,所多瑪所受的,比你還容易呢 !」
 
父母們,不要向上帝立約像是社交上高尚產物。想像一下,來到永活真神面前,口說無意義的話,僅為得到會友的尊敬!如果你如此行,則你孩子的血將要歸在你自己頭上了。在永恆裏被記下你輕視了全能的上帝。
 
七、總結

你為何要給你的孩子受洗,或為何你想要給他們受洗?
 
聖經的教導,是要將救恩記號,施行在信徒的孩子身上。在舊約以割禮為記號。在新約,洗禮是記號。我們孩子的受洗,象徵著他們在上帝眼中被分別為聖的真實性。藉這洗禮,父母立約要按照主的警戒養育他們的孩子。這樣的洗禮,能使一個孩子從小就承認基督是他的救主。
 
上帝是聖約的創始者,祂制定了要求,以聖約為祂子民的印記。祂以恩典對他所應許的話語負責。祂吩咐祂的子子孫孫持守著祂的聖約,並認識祂賜福世世代代。
 
八、問題的回答
 
1.嬰兒洗能使嬰兒得救嗎?
 
洗禮不能使孩子得救,就像不能拯救成人一樣。我們從舊約看到以色列人的例子,他們雖受了割禮反而失落了。上帝稱這些人「心未受割禮。」他們正像世上不敬虔的人。(耶利米書九26)。他們生來帶有救恩的記號,但他們沒有得救。在新約裏我們看到受了洗的成人,離棄了主的道,證明他們並未真認識祂。其中有些人甚至繼續奉祂的名做很卓越的事工,但耶穌告訴他們:「我從來不認識你們」。(馬太福音七22-23)。這些人只有外在救恩的記號,但卻是不敬虔的人。
 
為了不必再重複問這問題,讓我們強調:我們並未宣稱嬰兒洗可以使孩子得救。
 
2. 如果上帝因他父親的緣故眷顧這孩子,那是真正的恩典嗎?
 
這是極好的問題。如果嬰兒洗否認恩典,並教導人得救是因他或他父母的行為,那我們必須拒絕此教義,因救恩必須完全是恩典。
 
若上帝特別眷顧某個孩子,祂的眷顧仍然是恩典。這孩子仍是罪人。孩子的父母也仍是罪人。上帝在他們家中,所行的任何善工仍不是他們配得的。我從未見過任何基督徒父母,在上帝拯救了他們的孩子以後說,「他應該得救,因為我們為他禱告;教導他;懲戒他,是上帝欠我們的」。我們應說什麼?
 
「主,感謝你!恩典臨到我們家;我們都是罪人不配得到你的恩慈。」
 
3. 如果父母很努力並很忠心的,在主裏養育他們的孩子,但是孩子成人後卻成了一個不敬虔的人,應怎麼辦?
 
我們不應該放棄他。有時受了洗的孩子沒能成全他的洗禮,接受他父親的信仰,直到他成年後成全。約翰,牛頓有位敬虔的母親,在他七歲以後,他反叛一切聖潔的事。他母親的教導沒有完全開花,直到他成年時。牛頓說,甚至在他最黑暗墮落的日子裏,他也不能忘記他母親教他的詩歌;經句;和要理問答。
 
悲哀的是,儘管有些孩子,是在真正敬虔的家庭成長,卻離棄了上帝從未悔改歸向祂。這個教導在以西結書十八章5-13節。這裏我們看到了這種人的景況。他的父母是正直的,但他卻是罪惡昭彰。上帝說他將要受到永刑。他是一個特例而非一般正常情況。
 
使我們欣慰的是,當我們看到多數真正敬虔的家庭,養育出的是敬虔的子女。但我們要小心如何定義「敬虔的家庭」。我曾見過被主大大使用,成為傳道﹑長老﹑執事﹑福音使者和主日學老師的人,他們的家卻如屬靈的沙漠。他們是個能打動人心的講員和教師,但卻是個失職的丈夫和父親。傳道人,應該有敬虔丈夫和父親的榜樣。
 
同時,一個敬虔的家庭不僅是參加教會。多年以來,經常有父母來問我,不知道他們的兒子怎麼了。他們總是說一樣的話:「我們很正確地養育他。我們帶他去教會。」但當你查驗他們家庭生活的細節時,你發現到為什麼他們的兒子偏行己路:
 
• 他父親在家,不和他一起讀聖經,禱告。
• 他未接受持續不變的管教。
• 他的父母沒有花時間和他在一起,每週沒有給他最好的時間。
• 他花看電視的時間比作任何別的事都多。在他青少年時,他看了他所想看的節目。
• 他父母關心他在世上的成功,甚於他和上帝之間的關係。從這個例子看到,他兒子走向世俗之路,一點也不驚訝。「不要自欺,神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加拉太書六7)。
 
4. 一個成長在非基督徒家庭的孩子怎麼辦?難道這教導自動地排除他們,而沒有任何希望嗎?
 
在舊約裏有埃及人﹑希臘人﹑波斯人,和來自很多不同的人相信了以色列的上帝。在以西結書十八章14-20節,上帝告訴以色列,義人可來自不義的家庭。上帝可以斷絕邪惡的譜系,開始一個義的譜系。事實上,現代社會的家庭景況是如此悲慘,所以敬虔家庭美好的見證,能吸引人們歸向基督。換句話說,我們聖約家庭,是被聖靈使用吸引他們歸向基督,反使不敬虔背景之人有盼望。
 
5. 家裏父母只有一方是基督徒怎麼辦?基督徒的父親或母親應該給他的孩子受洗嗎?
 
答案非常簡單。當然,這孩子應該受洗。上帝看待這孩子是祂孩子中的一個。全家也因著有一位父親或母親是基督徒,而是「分別為聖的」。(哥林多前書七14)。
 
九、問題的再思
 
如果你猶豫給你的孩子受洗,你應該小心思考以下的問題:
 
1. 若你活在舊約時期,你願意將救恩記號──割禮,實施在你孩子身上嗎?
 
通常人們問到有關洗禮的問題,也同樣是被問到有關舊約中割禮的問題,因為洗禮成全了割禮。如果你是亞伯拉罕,你會向上帝說什麼?「主,我不認為我應該給以撒受割禮。在我們給他實施救恩記號之前,最好等他能表白自己的信仰。事實上,他和法老的兒子並無不同,是嗎?」在今天這些問題不也同樣地被提出嗎?
 
2. 如果上帝對待新約家庭與舊約家庭方式不同的話,我們如何從舊約信息中講道或聽道?
 
舊約的經文,是在聖約家庭的背景中寫成的,聖約家庭將救恩的記號實施在他們的孩子身上。如果我們拒絕了這恩福,我們如何決定舊約中的那段經文適用於我們的處境?
 
3.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七章14節稱信徒的的兒女是「聖潔的」或是「分別為聖的」是什麼意思?
 
這段經文清楚表示神的兒女在神的眼中是分別為聖的,因為他們是聖約家庭中的一份子,所以信徒的兒女應當領受聖約的記號──洗禮,若有人不給孩子受洗,則是明顯抵觸這段經文清楚的意義。
 
4. 主看待不敬虔的家庭與祂子民的家庭是同樣的嗎?
 
惡人的家庭與義人的家庭之間有極大的對比:
 
「我耶和華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出埃及記廿5)。
 
「但耶和華的慈愛,歸於敬畏他的人,從亘古到永遠;他的公義,也歸於子子孫孫 。」(詩篇一〇三17)。
 
上帝眷顧義人的家庭,刑罰惡人的家庭這是很清楚的,人若讀了神的話,怎能說希律的孩子與神子民的孩子是一視同仁呢?
 
5. 假如將舊約神的子民,和新約中的教會,區分為完全不同的兩種子民,只存在些微的關連性,則羅馬書十一章17節怎能敘述這兩種子民是合一的呢?
 
保羅在這裏很清楚地教導,在新約教會中的我們,是被接枝在已有的樹幹和樹根的系統裏。不是兩棵不同的樹,乃是同一棵樹。其間當然有些不同點,但許多已經成全合一了,既然許多已經成全合一了,我們們必須小心不要抹煞其連續性。
 
6. 如果上帝要我們,停止實施救恩記號在我們的孩子身上,那祂為何不直接在新約裏吩咐我們,改變舊約作法不再實施舊約記號給我們的孩子?
 
這事非同小可。如果吩咐實施救恩記號被更改了,那麼1700多年的基要且深具意義的敬虔規範;已遭到廢棄了,但事實並非如此,聖經清楚顯示:洗禮已經成全割禮的意義,成為新約的救恩記號。然而絲毫沒有暗示,吩咐將此新的救恩記號停止實施在兒女身上。事實正好相反,彼得說到這應許是給我們兒女的兒女,我們讀到好幾處說到全家都受了洗。因此沒有聖經的理由,中斷此上帝所賜的奇妙長遠的恩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