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卷三九章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卷三九章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01-25


《基督教要義每日靈修版》卷三九章,呂沛淵牧師編著


目錄
卷一 卷三
卷四1~卷

論領受基督恩典的方式及其恩福和隨恩典而來的效果
第九章 默想永世

[3.9.1] 今生的虛空
[3.9.2] 我們傾向於忽視今生的虛空
[3.9.3] 為今生所得的恩典感恩!
[3.9.4] 對永生正確的渴慕
[3.9.5] 棄絕對死亡的懼怕!
[3.9.6] 信徒在渴望來世時蒙神安慰

———

[3.9.1] 今生的虛空

不論壓在我們身上的是哪一種苦難,我們必須不斷注意此目標:訓練自己輕看今生(傳12310),並藉此被喚醒來默想來生。因為神最清楚知道我們本性是何等貪戀盲愛這世界,就用最恰當的方式攔阻我們,除掉我們的懶惰,免得我們緊抓不放對這世界的貪戀(約壹215-17)。其實,我們每一人在一生中,都希望顯出渴慕尋求在天上的永生。因為我們若不希求永生,則就像禽獸一般,是極為可恥的。我們若沒有死後永生的盼望,那麼我們的光景一點也不比禽獸高明。

然而,你若檢視一般人的計畫、努力、行為,你會發現全是屬世的。世間的財富、權利、尊榮的虛幻光彩奪目,迷惑我們的心,以致於我們的心眼盲目短視,只能看到眼前;這就證明我們的愚昧無知。我們的心也充滿貪欲、野心、淫念,為低俗之事所困,因此無法抬高視界高瞻遠矚。總之,人的整個心靈陷在肉體誘惑的網羅裡,尋求地上的快樂。

為了抵擋這邪惡,神不斷以今生的悲慘作為證明,好教導信徒明白今世的虛空。因此,為了使他們不能自欺在今生長固久安,神容許他們常常受苦(遭遇戰爭、紛爭、搶劫或其他災禍)。為了使他們不會迫切追求轉眼成空的錢財,或依靠自己擁有的,神有時使他們落在貧困中(被放逐、遭饑荒、遇火災或其他災禍),或至少限制他們在中庸的景況(箴309)。為了使他們不能過於自滿享受婚姻的幸福,神就讓他們的家庭遭到苦難(不忠的配偶、悖逆的兒女、喪親的痛苦),使他們因受苦而謙卑。如果神在這些事上特別寬待他們,然而為了使他們不因虛榮而驕傲、不因自信而誇口,神就在他們眼前,藉著疾病和災難,讓他們看見地上一切都是必朽壞的,是多麼不穩定、轉眼成空。

今生就其本質而言,在各方面充滿患難、紛擾、不快樂的事,沒有任何方面是幸福的。惟有當我們認清此事實時,我們才能藉著十字架的鍛鍊,朝著正確目標前進。原來我們以為今生所帶來的益處,其實都是無常、短暫、虛幻,並且摻雜多樣邪惡而污損。我們據此結論:在今生我們所能尋找與期待的,除了掙扎之外一無所有;當我們想到我們的冠冕時,要注目天家,我們的家鄉是在天上。總之,我們必須確信:除非人心先輕看今生,否則他決不會真正醒悟過來,尋求和默想來生。


[3.9.2] 我們傾向於忽視今生的虛空

我們與這世界的關係,只有兩種可能,沒有中立地帶:世界對我們毫無價值,或著我們貪愛世界被世界綁住。因此,我們若對永恆有任何的關切,就必須殷勤掙脫這些邪惡的羈絆。既然今生有許多吸引我們的誘惑,這世界以許多的快樂華美、甜言蜜語欺騙我們,所以我們必須不斷的被喚醒,以免被這些引誘拐騙,這是非常重要的。由於邪惡試探不斷刺激我們,我們總是不能時刻儆醒,未足夠認清今生的悲慘。請問如果我們在這地上繼續享受財富快樂,結果將會如何?

人生如煙雲(詩1023)或日影(詩10211),不僅是博學的人明顯知道,就連凡夫俗子也熟悉這流傳最廣的名言。既然他們認為知道此真理是極為有益的,所以他們也以許多警世格言來表達之。然而,幾乎沒有任何事比此真理更為人所忽略或忘記。因為我們行作一切事,好像為自己打算在地上建立永垂不朽的事業。若我們若看到屍體下葬或在墳地中行走,因直接面對死的形狀,我們就會如哲學家一般,有智慧的感嘆今生的虛空。然而,我們在這事上也只是逢場作戲,因為此真理對我們常常是毫無影響。我們的人生哲學只是曇花一現,轉身就忘記了,煙消雲散毫無蹤跡可循。最後,就如在戲院裏觀看好戲之時的掌聲喝采,很快消失無蹤。

我們不但忘記死亡,甚至也忘記自己必死的事實,好像我們從未遇過死亡的威脅,就又回到我們無知的確信,以為可在地上永垂不朽。若有人在此時悲嘆說出哲學家的格言:「人生只是一朝一夕」,我們的確會承認這事實,卻不加留意,以致在地上永垂不朽的思想,仍舊盤據我們的心。因此,藉著人生各種可能遭遇的經歷(不是格言的警告),來說服我們今世生活的悲慘,這對我們所有人都是非常有益的。誰能否認這是有價值的呢?其實,即使我們被說服之後,我們也依舊繼續卑鄙愚昧的羨慕今生,好像今生本身包含美善的終極目標似的。

既然神定意教導我們,我們就應盡責留心聽從他的呼召,搖醒我們離棄自己的懶惰,使得我們因鄙視這世界,就盡力全心全意默想來生(雅413-17)。

[3.9.3] 為今生所得的恩典感恩!

我們勸信徒要習慣於輕看今世,然而不是恨惡今生,或是對神忘恩。事實上,今生雖然充滿無限的悲慘,我們仍應正確視其為從神而來的恩福,不可藐視之。因此,我們若在其中認不出從神而來的任何恩福,則我們已經對神犯了嚴重的忘恩負義之罪。特別對信徒而言,他們在今生的遭遇見證神的恩慈,全然是神預定使他們在其中蒙恩得救。因為神向我們公開展示永遠榮耀的產業之前,他定意藉著今生作為較低級的證據,向我們證明他是我們的天父。這些證據就是天天賜給我們的恩典。

既然今生幫助我們認識神的良善,難道我們應當藐視今生,好像它對我們毫無益處嗎?所以,我們必須認定今生是來自神宏恩的福分,一點也不可排斥。聖經有既豐富又清楚的見證,證明此點。假使聖經沒有如此見證,大自然本身也勸我們感謝神,因他賜給我們生命活在今生,允許我們使用之,並供應我們一切所需來保存之。而且,當為今生感謝神,有一更大的理由是:我們在今生學習,是預備我們將來得享天國榮耀。因為神預定我們在天上得冠冕,必須先經歷地上的爭戰,為要使我們得勝一切困難,打完美好的仗之後,才得最終的凱旋。

還有另一個原因是:我們在今生領受神所賜許多不同的福分,開始嚐到神豐富恩慈的甘甜,好使我們更加盼望渴慕其在天上的完全實現。當我們確信在地上的生活是出於神仁慈的恩賜時,是我們從神所領受的,就應當銘記在心且心存感恩。然後,當我們每逢領悟其中的悲慘狀況時,就會使我們不致過份迷戀今生,因為我們自己的本性正是傾向如此。


[3.9.4] 對永生正確的渴慕

我們越發減少對今生的剛愎之愛,就應當越加渴慕來生。那些在今生遭遇悲慘痛苦之人,認為不出生是最好,其次是在出生之後愈早死愈好,這是有道理的(參考傳42-3)。既然他們沒有領受神真理的光照,沒有真實的敬虔,他們在今生所能看見的,除了不幸和厭煩以外,還有什麼呢?所以那些以憂傷流淚慶祝親人的出生,並以莊嚴高興的心參加葬禮之人,並非沒有道理。然而,這一切並沒有使他們獲益,因為他們既然沒有真理的信仰,就無法明白那些不幸或厭煩的事,如何能使敬虔的人得益處。如此他們的結論陷入絕望。

信徒判斷必死的今生,目的在於:認識今生本身不過是悲慘,就會更熱烈迫切追求來生,全心默想未來的永生。當我們將今生與來生相比時,不但可以安然忽視今生,甚至應當藐視和厭惡它(就與來生對比而言)。因為,若天堂是我們的家鄉,地上豈不就是我們流亡之處嗎?若離開世界就是進入永生,這世界豈不就是墳墓嗎?我們停留在今生,豈不就是浸潤在死亡中嗎?若離開身體等於得釋放,進入完全的自由,這身體豈不就是監牢嗎?若享受神的同在是喜樂無比,缺之豈不就是悲慘嗎?除非我們離開世界,否則「便與主相離」(林後56)。

因此,若將地上生活與天上作比較,毫無疑問,我們會立刻藐視今生,並將之踐踏在腳下。當然,我們不應恨惡今生,除非它使我們服在罪惡之下;其實我們應當恨惡的是犯罪狀態,不是恨惡今生本身。無論如何,我們雖厭倦或恨惡今生而期待它的結束,卻仍應當照神的旨意繼續住在其中,為要討他喜悅;以致於我們雖感疲倦,卻絕不埋怨和不耐煩。因為今世就如哨崗,神差派我們在那裏放哨;我們必須守住崗位,直到他呼召我們離開。

使徒保羅長久受身體的捆鎖,悲傷歎息,渴慕身體得贖(羅724823)。然而,為了順服神的吩咐,保羅宣告自己預備好了,或離世與基督同在,或繼續在肉身活著,兩般皆可(腓123-24)。因為他承認或生或死都是榮耀神,因為他總是主的人(羅148;腓120)。然而,哪一種光景最能榮耀神,是由神自己決定。因此,我們應當為主而活並為主而死,將我們生死時間交託給神,由他決定;同時熱烈期待死亡並經常默想來生。然而,將今世與來世比較,我們就當藐視今生,並渴望離世(因為罪的羈絆),不論何時離世,只要討主喜悅(林後59)。


[3.9.5] 棄絕對死亡的懼怕!

奇怪的是,許多自誇為基督徒的人,不但不願意死,反而極度懼怕死,甚至每當聽到有人提及死亡時就戰兢,好像是大難臨頭。當然,我們本性的情感意識到自己將要死時,會感到懼怕是不足為奇。但是,基督徒心裏竟然沒有任何敬虔之光,以更大的安慰勝過制服此懼怕(不論有多可怕),那是決不能容忍的。因為我們若認定這不穩固、有瑕疵、必朽壞、短暫的、衰殘的、腐爛的帳蓬(我們的身體)即將拆毀,為要更新為穩固、完全、不朽壞的、屬天榮耀的身體,這信心豈不驅使我們熱烈尋求肉體所懼怕的嗎?我們若相信,藉著死亡我們被召從流亡之地歸回祖國居住,就是到天上更美家鄉,難道我們從此事實得不到安慰嗎?

有人會反對說,萬物都渴望長存,不願死亡。我們當然同意;但我們所堅持的是,我們所最關切的應當是未來的永生,因為我們在那裏永遠穩固,這並非今世所能得著的。保羅清楚教導說,信徒熱烈期待死亡:「並非願意脫下這個,乃是願意穿上那個」(林後52-3)。野獸甚至無生命的受造物(樹和石頭)意識到它們現在服在虛空之下,切望等候最後復活之日,好與神的兒女們一同脫離這虛空的轄制(羅819-22);我們這擁有悟性,並且蒙聖靈光照的人,在思想我們生命存在這生死攸關的事上,我們的心靈豈不應超越今世的朽壞,注目永生嗎?

我們勸膽小怕死者研讀古代教父居普良的作品《論人的必死》,除非他們想要研究世俗哲學家對死亡的看法。然而,就連不信的哲學家也鄙視死亡,這應當令他們感到臉紅羞恥。然而,我們要堅定相信:在主基督的學校裡,凡是不以喜樂之心等候死亡和末日復活的人,靈命必不能長進。因為保羅描述所有信徒都是以此為特徵(多2:13;提後4:8),而且,每當聖經向我們論述證明真實的喜樂時,經常教導我們注視此有福的盼望。主基督說:「你們就當挺身昂首,因為你們得贖的日子近了」(路21:28)。

神定意要以死後復活的盼望,大有能力的激勵我們歡喜快樂,而我們面對死亡時,卻只是感到憂傷和懼怕,這是合理的嗎?若是這樣,我們為何仍誇耀他是我們的主呢?因此,我們要有正確的心態。雖然我們的肉體是如此盲目,私慾是如此愚昧,讓我們毫無疑惑地渴慕主的再來,不僅是希望而已,更是真誠渴望之,視其為我們最喜樂的事。救贖主必要降臨,救我們脫離這充滿邪惡和悲慘的世界,引領我們進入那永生榮耀,他為我們存留在天上的基業。


[3.9.6] 信徒在渴望來世時蒙神安慰

所有信徒只要還繼續活在世上,為了效法基督他們元首的模樣,就會被世人看為如將宰的羊(羅8:36)。如此看來,除非我們思念天上的事,勝過一切在世上的事和今生的指望(林前15:19),否則我們真是極其可悲的。反過來說,一旦信徒停止思念地上的事而開始仰望神時,即使他們看到惡人在財富和尊榮上興旺,一切安好,縱情享受奢華宴樂,甚至信徒遭受這些惡人的攻擊,忍受他們的傲慢辱駡,因他們的貪心而受其搶奪,或被他們的私慾所侵擾,信徒也能毫無困難地忍耐這些惡事。

因為信徒會轉眼仰望那日,就是神將接他忠心僕人到天上之日,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啟7:17;賽25:8),要以榮耀喜樂為衣給他們穿上,要以他說不盡的甘甜喜樂餵養他們,高舉他們使他們與他同享榮耀;總之,使他們享受主人的快樂。然而,那些在今世發達的惡人將遭受最悲慘的羞辱;他們的歡樂將要變為痛苦,他們的笑聲快樂變為哀哭切齒;他們的平安變為良心折磨;神以不滅的火懲罰他們的淫惡(賽66:24;太25:41;可9:4346;啟21:8)。他必將他們的頸項服在聖徒的腳下,就是忍受他們欺壓的人。因就如保羅所宣告的: 「神既是公義的,就必將患難報應那加患難給你們的人,也必使你們這受患難的人,與我們同得平安;那時主耶穌…從天上顯現」(帖後1:6-7)。

這的確是我們惟一的安慰。假如我們失去這安慰,則我們必淪落在絕望中,或尋求世界虛空的安慰而至終滅亡。連詩篇作者都承認:「至於我,我的腳幾乎失閃,我的腳險些滑跌,我見惡人和狂傲人享平安,就心懷不平」(詩73:2-3);直到他進了神的聖所,思想義人與惡人的結局之後,才醒悟過來(詩73:17)。綜上所述,唯有當信徒注目仰望主基督復活的大能時,基督的十字架在他們心中,他們必然得勝魔鬼與肉體,罪以及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