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古代教會,卷四五章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古代教會,卷四五章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01-18


《基督教要義每日靈修版》卷四五章,呂沛淵牧師編著

卷四  神藉著外在的施恩媒介召請我們進入主基督裡的團體,  並保守我們在其中。
第五章 教皇專制徹底敗壞了古代教會的治理方式

第五章 教皇專制徹底敗壞了古代教會的治理方式

[4.5.1-7] 教皇專制,指派不合格之人霸佔聖職,盜領聖俸
[4.5.8-19] 修士與聖職人員的疏忽與懶惰,腐敗與貪心

———

[4.5.1-7] 教皇專制,指派不合格之人霸佔聖職,盜領聖俸

教皇專權的制度在中世紀崛起,直到今日天主教常誇口他們的階級制度。其實,這是與上述早期教會的治理是南轅北轍。我們仔細比較二者的不同,就可認識天主教所誇耀的教皇制,是空有教會之名,卻無真教會之實。並且他們藉著這人為制度來打壓我們。我們要先看他們如何選立聖職人員,以然後看這些教牧如何實行牧職。
       
首先論到監督,他們因為金錢賄賂與權力競爭,所選立的監督,大部分是對聖經敬虔真理無知,甚至是道德敗壞的人。更不可思議的是也常選立孩童佔這肥缺的名額!此外,他們重新制定教會法規,剝奪了會眾行使同意的權力。教牧領袖逕自宣布按立人選,不給會眾有表達意見的機會。他們不顧早期教會領袖的警告與許多會議的禁令,頒佈許多教會法規來推行教皇專制。其藉口是在混亂時代必須以此方法作為解救,他們所立的法規密密麻麻,但是都沒有聖經根據,且違反聖經。這與早期教會根據聖經所定的教會治理準則(提前31-7;多17-9),作法完全相反。
       
天主教藉著制訂新法令來遮掩自己的專權,群眾參與選立監督的權利完全被剝奪。而一般大眾不明真相,也忽略了自己的職責,就容讓監督長老們來大行其道,接受凡所宣布的人選。後來,君王貴族也介入爭權,有些與羅馬教皇妥協分贓,君王可以自己提名監督,不需要經過當地教會。在教皇專制下,監督與長老被稱為祭司,監督奪權,自己來認命長老與執事,卻忽略這些聖職的真正職責。這與早期教會所規定的相反,加克敦會議(主後451年)規定,教牧的按立必須實際從事牧養聖工,不可按立沒有牧養教會的人。這是非常有理的規定,因為第一,空佔名額領受俸祿,是增加教會財務負擔,將原本應用來救濟窮人的,竟給了這些無所事事的人;第二,受按立聖職的人,不可認為他們升任尊榮之職,乃是受託擔任神聖莊嚴的責任義務。羅馬教皇派不關心敬虔,只關注自己的肚腹,主張聖職頭銜就是應得聖俸的保障。只要佔住聖職頭銜就必有聖俸,甚至可向教會借貸。如此聖職成為肥缺,引誘人以金錢買賣聖職作為交易圖利。
       
教皇專制下,按立聖職與其當盡之職責分家了。早期教會根據聖經,按立地方堂會的長老來牧養教會,並非只是舉行聖禮;執事是負責慈惠救濟的工作,並非只是襄理傳遞餅杯。中世紀的天主教將教牧聖職當作只是執行儀式的祭司神甫。並且他們選立教牧的考核口試,鬆散無度,連候選人能否用對拉丁文都無所謂,只要他們以金錢賄賂或受寵愛有人護航,就可通過。教皇黨徒如此作威作福,凡是反對他們的都處以極刑。若他們真相信神存在,他們會這樣做嗎?
       
關於所謂「聖俸」,這本是與按立的聖職分不開的,但是教皇專制下,聖俸已經獨立於實際的聖職之外。聖俸可以提名獲得,也可以辭去,作為交易手段,無人可責備之。不可諱言,天主教中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聖職都是買賣得來的。這並不是說所有職分都是直接用錢買來的,大多數人是間接手段獲得的。有人靠親戚或朋友的關係;有人因父母的影響力;甚至有人靠送紅包逢迎諂媚獲得的。簡言之,祭司獲得上級的賜予聖俸,領取聖俸的目的,不是為了事奉教會,而是圖利自己。將「聖俸」稱為俸祿,就顯示他們將之視如同君王的御賜,為了收買屬下的諂媚或獎賞其勞力。當今法庭的訴訟,大多與爭奪聖俸有關。由此可見,聖俸不過是野心人士所追逐的獵物。我們能容許稱這樣的人為「教牧」嗎?
       
即使敗壞、不守法、放蕩的信徒也不至於如此。然而連自己都無法管理自己的人,竟被指派管理五、六個教會!現今在貴族宮庭裡的青年人,也擁有三個修道院、兩個主教區,以及一個大主教區。甚至一個聖職人員領取六、七個聖俸,卻沒有任何事奉,這是非常普遍的。我們指出整本聖經都指責此惡行也無用,因他們根本無視於聖經的權威。許多會議法規都嚴禁這樣的行為,他們根本不理會。但我們仍要大聲疾呼,這是極其可怕的大罪,大大地違背神和常理,即容讓一強盜佔據數個教會,按立人作牧師卻無能牧養教會。而他們在這樣邪惡中,仍宣稱自己有那至聖的「使徒傳承」,誇口他們有功德保證教會不會滅亡!


[4.5.8-19] 修士與聖職人員的疏忽與懶惰,腐敗與貪心

辨別教牧任職是否合乎聖經,首先看他們是如何被選立,第二要看他們是否盡忠履行教牧職分。天主教會中所製造出的所謂「祭司」,有些是修士,另一些被他們稱為「任職者」。早期教會在教會中沒有修士任職,因為修士是離群索居在修道院中,不在教會中事奉。若有修士到被按立在教會任職,他就不再作修士。到了貴格利(第六世紀)所處極端敗壞的時代,他也不容許修士兼職在教會,因無人能同時作修士和教牧,這兩種職分是互相阻礙的。
       
然而中世紀天主教卻將這兩職分混合,他們說修道院長可以繼續住在修道院而同時接受祭司(教牧)的尊榮和權柄。在修道院中生活的人,怎能牧養教會子民呢?既然聖經普遍教導,牧師長老的責任是管理自己所在的教會(徒2028),將這樣的責任交給他人,這徹底更改神所定歸的聖職範圍,不是大膽妄為麼?
       
至於「在職的祭司」有些領取所謂的聖俸,來支持他們的生活;另有些則被雇用來執行彌撒或念經,來賺取收入為生。有職位者花錢雇用代打的祭司,支付聖詠人員以及其他尚未按立者來代理聖工。那些為了賺錢而作聖工的人,能要求他們有好的見證嗎?他們貪財墮落到這地步,使教會受羞辱。簡言之,這些雇工不可能忠心履行神在聖經中所吩咐(林前41;約101-10)。那些有職位的祭司,尸位素餐,懶惰敗壞,用雇工代理,這是邪惡的制度。天主教又捏造一些與教牧職分無關的職稱與頭銜,與聖經所說的相去甚遠。
       
監督和教區的祭司空佔職位,從來不探望所託付他們的群羊,如何盡牧者之職呢?貴格利當時已經見此歪風滲入教會而公開反對之,到了十二世紀的聖伯納時,因情況更糟而嚴厲指責此腐敗。教皇專制使得教會祭司制度變成賊窩,天主教當局卻仍宣稱他們是繼承使徒,其實與使徒毫不相干。他們說教皇專制是有早期教父的支持,其實是完全脫離早期教會的治理。天主教的神甫生活敗壞,這樣的人在早期教會時早就被開除了。執事應該是收集奉獻救助窮人,天主教卻分派他們襄理聖壇事工,使得執事職分變成進入祭司職位的踏板。執事失職,監督和教牧人員搶奪了原本應分給窮人的款項,用以肥己。
       
教皇黨徒卻編造美麗的謊言,說教堂富麗與祭司享受榮華富貴就彰顯教會的榮耀。他們當中甚至有些人誇口說,這是舊約預言主基督國度的榮耀,在他們身上應驗了。這是愚昧至極的成功神學,其實是將主基督屬靈國度的榮耀,貶低為屬肉體屬世的物質享受。在第一世紀使徒時代,主基督國度大大彰顯其榮耀,而使徒與許多信徒都是貧窮的。真正的高貴富足在於順服主。早期教會時期,君王都悔罪順服主;監督與教牧過貧窮生活,是榮耀的。中世紀的教皇與監督,卻享受榮華富貴,遠離真實的敬虔。
       
他們盜用教會資源,荒廢了救濟窮人的慈惠聖工,而這是聖經所吩咐與早期教會所見證的。他們奢侈浪費,卻讓窮人飢餓死亡;追求外在教堂與器具的華麗,卻不牧養照顧會眾(是活的聖殿)。假若那些寧可變賣教堂的金器搶救窮人的監督,從死裡復活,他們看見中世紀教會如此亂來,他們會如何說?總之,中世紀的主教是如此享受,修道院院長如此富有,聖俸是如此眾多且高額,能滿足祭司們的貪得無厭(林後217;腓319)。他們以迷信儀式繁文縟節來迷惑百姓,將原本應分給窮人的奉獻,來修築教堂,豎立雕像,添購金器,製作彌撒祭袍。每日的救濟款項,消失無蹤。
       
天主教的監督與修道院長,是如此不忠的斂財,想要從他們中間看到根據聖經的教會治理,等於是緣木求魚。他們的生活,應該是節約樸實,節制自守,謙卑溫柔,作為信徒的表率榜樣。然而他們竟然要追求與君王貴族同樣的屬世享受,穿美衣吃美食,居華宮好宴樂,這樣對麼?耶柔米勸誡說「監督的榮耀在於供給窮人,所有祭司的羞辱是追求自己的財富」。在教皇專制的天主教會,由於普遍的腐敗貪心,根據聖經的教會治理制度已經蕩然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