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基要主義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基要主義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03-04


基要主义、 新基要主义

《现代神学论评》Contemporary World Theology: A Layman's简河培(Harvie M. Conn)著/译者: 赵忠辉、宋华忠译

第十六章  基要主义(Fundamentalism
第十七章  新基要主义(Neo-Fundamentalism
附:神学派别的专有名词简介伯克富系统神学导论第2112|林慈信

第十六章  基要主义  新基要主义(Neo-Fundamentalism

从历史的现象来说,基要主义纯粹是基督教廿世纪在美国的表现。在十九世纪末,新神学派,亦称宽大派(梅钦博士种之为“自然主义”)的势力在美国神学院及教会中开始锋芒外露。从德国开始的新神学派以下简称新派,是由启蒙运动中的唯理主义而产生的。新神学派不信客观的启示与无谬性的权威。它怀疑基督为童女所生,他的神性、?为罪人代替性的赎罪之死,他的肉身复活,以及?第二次在荣耀中带体的再来。新派批评旧约的人怀疑摩西五经系出自摩西的手笔,因此就不信中所说传统的年代秩序。以色列宗教的进化观念被应用在律法书,诗篇与先知书的年代秩序上,由此而产生一个新的先知书、津法书以及诗篇的次序穿插。新约也照样受到新派的攻击。人们开始怀疑福音书记载的正确性,以及保罗所写的书信是否真正为保罗执笔。说这些书都是以后漪的所写的,攻击所宣称的各著者的可靠性。何时新派的批评者不愿接受某段经文时,他就说这是出于后来的著者所修改的。

除了这神学上的攻击以外,又有科学上的攻击。达尔文在十九世纪创始了进化论的学说,于是被用以非难历史的、的人观与世界观。进化论描述人并不是堕落的,乃是向著完全的方向进步。当科学能被利用而解释更多更难了解之事物时,人们就觉得起自然就没有什么需要了。所谓“神迹”也只能就自然界的观点来解说了。

面临以上所提各项攻击,基要主义应运而生,重述基督教信仰的某方面的基要真理。在某种意识上来说,基要主义虽系一种反抗的运动,可是它的反抗是针对着新派批评的消极性与破坏性。用“反动”二字来描述基要主义的早期努力是更较为合适的。鉴于美国各神学院,教会出版机关,各宗派领导阶层均一一向新派投降,于是基要派人士立起直追,迎头赶上,召开每年一次的研讨会;培灵布道大会;建立保守派的学院、神学院并国外宣教部;重新注意国内  道与海外宣教的事工。于一九○九年出版了一部计十二册的丛书,命名为“基要主义信仰”,代表超自然主义基督教拥护者的广泛关心。全书共刊载了文稿九十件,其中廿九件专门论到权威性的问题。该书的主旨即在于发挥早期基要主义的精神——沉著、果断,目的仅在于重申基督教的基要真理。

在教义方面来说,大部的内容都是属于原初基督教基要派的。此一运动吸收了加尔文派与阿民念派,信义宗与长老宗。时代主义派在此运动中也成了有力的领导人物。一位近期的著者说,在“基要主义信仰”九十篇的论文中,就有卅一篇系出自时代主义派的手笔。神学背景上的分歧,于此可见一班。信仰上的共同仇敌(新神学派)趋使着他们于十九世纪与廿世纪初能够和平共处,只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了。

当基督教与新神派之间在教会各宗派中斗争时,分裂的现象于是开始:在北美长老含与浸信会内的辩论导致分门别派。基要主义派中的伟大领袖之一,就是长老含的梅钦博士(DrJGMachen),连同麦坚泰等人,因拒绝退出基要派所支持的“独立国外宣教部”(与北美长老会的国外宣教部相对抗,因他们派了很多新派不信耶稣为神的宣教师到国外去传道)而受到北美长老会大会的惩戒。一九三六年梅钦与其他一百名牧师退出了北美长老会而成立了信正长老会(Orthodox Presbyterian Church)。在北美浸信会(Northern Baptist Convention)采取了此同样攻击的新行动。

近来令人希奇的,就是批评基要主义的人,还标榜自己是捍御真理的健将。特别是像亨利Carl Henrry)以及其他所谓新福音主义派等人的批评、尤为强硬。为基要派辩护攻击新福音派的有如麦坚泰等人。加尔文主义者对此辩论应参不何种态度呢?

一、尽管我们对基要主义作多方面的批评,但这些批评,不应忽视我们对基要主义在神学与历史的基督教信仰上所采取的坚决立场,打任何折扣。梅钦本人,在当时是被公认为基要主义的领袖,虽然并未正确地被称为基要主义者,在忠于的基督教这方面来说,他却甘愿承认是基要主义的一员健将。麦坚泰等人在他们对新福音主义批评上所表现的不安,部分是他们感觉到保守派的批评不大公正,他们所批评的多半在,于基要主义的消极方面与一些琐碎的事,而忽略他们对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作共同的努力。在这一方面的辩论是有价值的。

二、同时,也应该谈一谈后期基要主义(特别是在一九二O年以后)是与从前的基要主义大不相同了。以后的基要主义我们可以建议称之为新基要主义(Neo-Funda mentalism)。从这个建议来说,新福音主义的批评,是针对着新基要主义,而不是针对着基要主义。麦坚泰为基要主义所作有力的拥护可能被人误会,因为他不愿意承认任何分野来区分何者为基要主义的运动,何者为新基主义的运动。(换句话说,麦坚泰本人喜欢打着基要主义的旗号,去为新基要主义战争。)

三、此新基要主义阶段已把早期基要主义中的一些危险部分予以增大,亨利所称之为“基要主义的降格”(Gundamentalist reduction)。就是指着这方面说的。就是那些早期基要派领袖,如梅钦(以及那些在威敏斯德神学院的后继者们)也在基要主义中,把基督教的重要核心与某些无足轻重的事加以区分。换言之,梅钦是一位基要主义者,但他也是一位加尔文主义者。他虽然承认二者之共向点,但也明悉二者之间的区分。

四、因为基要主义系一神学上广泛不同意见的合并,所以有忽视形成正确基督教义的倾向,“在讨论教义的不同上故意廷期的意图,结果就是大家对神学上的研究作一共同的努力。”

五、由于敬虔派与时代派的影响,基要主义企图局限“神全部的旨意”于一隅,并将基督教启示跟文化的与社会的生活脱节。我们并不是说基要主义丝毫不关心去标榜基督教为一世界观与人生观。但是把基督教信仰减低为个人的敬虔确属实际的危险,在早期加尔文派中的领袖,对于此点尤有特殊的警觉。

六、基要派主张在教会中要对那些不信的施以惩戒,是合乎原则的,对教会圣洁化的呼召是合乎的,但与之俱来的危险,就是趋向不合的消极主义和独立自主。最不幸的,这个危险虽然在当时呼召与不信派分离的时候未曾表现出来,但在一九二一○年以后,在基要主义的某些领域中已成为事实。


第十七章  新基要主义(Neo-Fundamentalism

在本纪以前美国所称之基要主义运动,乃是一个为了合并与拥护基督教的联合团体。但这是一个份于非常复杂的联合。它是敬虔派与时代派,加尔文主义与阿民念主义,长老会与浸信宗的联盟。尤其在欧战爆发前几十年内,那些具有爆炸性的份子,为了应付共同的敌人,大家联合起来,但如今又兄弟阋墙,互相攻击。其中有的退去,有的改弦易辙。剩下来的可以说是一个新的混合体,或至低限度来说,已经改变了原来的老样子,在保守派神学中又产生了另外一个重点。此变动吾人称之为“新基要主义”。

在基要主义中的此种变动是有几项因素的。基要主义逐渐被认同为时代主义。还有些非时代派份子被列为新派。此一认同是由北美长老会分裂出来的,由保守派长老会分子的刺激性辩论中而产生出来的。在此新成立的美国长老会(后来改称为信正长老会)中就基督徒自由,前千禧年主义与时代主义引起激烈的雄辩。在威敏斯德神学院中梅钦的后继者们,坚决要求时代派份子必须由此运动中被整肃。其他在教会中的人士,包括麦坚泰在内,坚持威敏斯德神学院“对时代主义的攻击”,到头来就是攻击前千禧年主义。由此悲惨的辩论中而产生的结果是另一分裂:于是诞生了长老会(BiblePresbyterian church)与信正长老会(Orthodox Presbyterian Church)。这也就是说,一个强而均衡的早期基要主义(前普林斯敦神学院,现今为威敏斯德神学院)的加尔文主义逐渐倾向于时代主义。早期基要主义中的两大势力,如今已开始分裂。

有些抱消极态度的加尔文主义分子仍被称为基要主义者,对基要主义的细节上的阻碍得以清除,早期基要主义内的危机开始现露。

此外,在长老会与浸信会内的教会分裂,激怒了许多仍在较大会中的保守派份子以致开始攻击他们所感到的“无爱心,好争吵的基要派精神。”基要主义者对此攻击有所反应,不久以前与新神学派在神学上的冲突一跃而转变为内讧,基要主义攻击基要主义。此辩论由合乎的呼召脱离不信派,如今一变而为不合的动精神。此种批评精神往往一变而为非学术的组织攻击和人身攻击,谁也不肯归属于所规定分裂开的运动,都想独树一帜,别开生面。分裂就是为分裂而分裂,非仅仅为脱离不信派而分裂,也是从不能分享新基要主义异像的基要派份子而分裂出来。这种要求往往被称为“第二等的分裂”,或者干脆叫作“分裂”无须加以粉饰。

从这些份子中产生一新的心境,此种心境最好称之为“新基要主义的降格”(套用亨利的话)。这不仅是西方的运动了。就是在中国教会中也有此强烈的倾向新基要主义。新基要主义有多方面的表现——极端的时代主义;超度情感主义:与社会脱节;惧怕对福音的文化挑战;忽视道德问题;神学上的好斗;独善其身的个人敬虔主义。特别在以下各点中,新基要要主义表现出一些更危险的迹象来:

(一)新基要主义与早期基要主义一样寻求传播并拥护福音。但逐渐拥护福音的重心超过了传福音。从前的心境是积极的,后来变为消极,从战斗而转变为喧哗,从和睦与尊让而转变为咬文嚼字或攻击,从运动而转变为人身。

(二)新基要主义和基要主义一样,都是为的基督教作坚强的拥护,但它声明“在讨论教义的区分上保持故意的延期”。关于加尔文主义对神学有机体的范围的著重,基督在基督徒一切生活中掌权的著重往往沉默不言。结果,新基要主义重点则逐渐倾向孤立的几项基要教义,而且疏于学习使加尔文主义与阿民念派,或时代主义与加尔文主义所以分裂的那些教义条文。

(三)新基要主义特别强调个人的宗教经验,同时忽略基督教在社会方面应有的责任。宗教只限于个人的祈祷生活,研究,参加礼拜,而生活的其他部分都与经济上的、社会上的以及自然科学上的问题完全脱节。例如在那些新基要主义范围内所办的学校中,其特点并不是它所特别教授的是什么,特点乃是在于它所不教授的是什么。诸加文化科学并不受神学的导引或形成,因它们受到相当的限制。

(四)由于新基要主义对进化论的不信,因而对科学也就采取同样不信的态度。

(五)新基要主义与基要主义一样,在现存的教会宗派中指出新神学派,并劝勉要在保守派中合作。可是,它的这种对抗性的宗派与宗派之间要合作的推动,有时会变为反宗派的,或对那些因良心的缘故而觉得不能参加他们的组织的基要主义宗派作苛刻的批评。此运动的代表者被攻击为向著妥协的基要主义作狡猾的退却。

(六)新基要主义和基要主义一样,特别强调于教会的教义。特别是著重教会的纯洁性,并著重在福音基要点之内属灵的合一。虽然如此,新基要主义非常强调教会无形的合一,以致忽略了教会在有形方面的合一。对新基要主义来说,水乎的合一就是纯属灵的、无形的合一,关于教会合一的一切义务,应由一单纯奔向无形合的大理想来完成。

(七)新基要主义与早期的基要主义相同,主张个人的与社会的难题,除非得到个人的重生是不会解决的(约315)。新基要主义对社会表示关心,如设立医院,孤儿院以及救济工作等等这往往局限于个人的道德方面,而忽视基督徒在家庭、工作与娱乐方面应有深入的行为模范。新基要主义言前个人的与社会的道德问题的答案,仅是藉著消极的方法来避免难题。论到种族之间的纠纷与民权问题,新基要派认为是受到共产主义的利用。事实上产共往往是新基要主义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坚强的特色。     


神学派别的专有名词简介伯克富系统神学 导论第2112|林慈信

12 (续前) 录入:hyidan22

我们上节说我们是谁,我们的身份是什么?第一、我们是基督新教,不是天主教。第二、我们是相信三位一体的。第三、我们是正统的信仰,当然这个正统的定义是说我们的教义、 信仰都是来自圣经。第四、我们相信圣灵在每一个时代还是有它的见证人,所以我们是属于普世大公教会的。第五、我们是福音派的,这个是指我们来自卫斯理时期的复兴,或者我们是不认同自由派神学的。可是这个标签越来越混乱,简单的说,这个招牌已经被抢夺去了,指那些不相信圣经无误但又自称为福音派的,这是我们今天 21 世纪真正的情况。第六、我们是敬虔的后代,或者说是敬虔运动的后代。一般翻开教会历史教科书,我们会读到敬虔主义,就是指德国的敬虔主义(大概是 1720 年代开始的)。但是假如我们对历史有更深的认识的话,我们会发觉,假如我们不算马丁·路德跟加尔文,不算宗教改革是 敬虔运动的话,在宗教改革之后第一波的敬虔运动,就是鼓励信徒读经祷告,来到十字架面前悔改的运动,我说是指鼓励教会里面的信徒读经祷告,来到十字架面前悔改的这种敬虔运动,第一波就是英国的清教徒,1555 1710 这段时间。

谁是清教徒?清教徒就是第一批向英格兰传十字架跟悔改福音的传道人,这是最简单的一个定义。或者说,清教徒就是加尔文的学生,回到英国,成为第一批传十字架悔改纯正福音的传道人。所以清教徒差不多百分之一百是改革宗,不过有一部分后来成为浸信会或浸礼宗的发起人。这种热诚传十字架悔改福音的清教徒运动,就传到荷兰,所以荷兰是第二波。荷兰的敬虔运动在荷兰被称为第二次宗教改革,那是他们当时的名称,或是后人给他们的名称。荷兰的这种敬虔讲道后来就传到德国。所以我们所认识的德国敬虔运动,其实是从英国跟荷兰传去的,它的根是改革宗神学。不过后来到了德国的时候,就开始有了点反神学的滋味。(第三波)德国的敬虔运动,就是莫拉维弟兄会。有些弟兄会影响到约翰·卫斯理,所 以敬虔运动的第四波是卫斯理。 第五波叫作凯锡克(Keswick)。Keswick 就是我们的培灵传统,属灵高原。到了凯锡克,我们就不再追下去了,敬虔运动可以一直追下去,有很多波的。但是我们的确是这个传统的后代,就是基要派、福音派大部分都是认同敬虔运动的。

第七、我们是复兴运动的后代。复兴分为两种,我们比较认识的是第二种,我们称它为复兴主义或是布道运动。它们的代表人物有芬尼,慕迪,葛培理,这是我们中国跟华人教会比较熟悉的所谓复兴。这种复兴是向外的,简单的说,不是复兴,是布道,是呼吁教会以外的人来信耶稣。但是我们看到大型布道会,有的时候几百、几千人信主,我们就说感谢主,复兴来到了。这是我们福音派很多时候对这个词的用法。很不幸的,福音派弟兄姊妹很少认识到,“复兴”其实还有一种更丰富的定义跟用法,就(P71)是第一种的复兴。这个是以 161718 世纪为代表,就是以宗教改革、清教徒,还有卫斯理时期的大觉醒(great awakening)复兴为代表。这个复兴是教会内部的会友认罪悔改, 然后这个悔改在教会里面发展、蔓延出去。这种悔改一旦成为运动的时候,每一次(就是 161718 世纪),有眼光的人就看到,是的,悔改来到了,圣灵特别赐下悔改的恩赐,所以我们要做什么呢?我们要在神学教育,就是在训练传道人的事上,要有所更新。

神学教育跟悔改是有关的,不是没有关的。有没有注意到,许多神学院是由布道家或复兴领袖创办的,从富勒神学院的富勒先生,就是当时最有名的电台讲道者;到 Billy Grahm,是哥顿神学院董事会主席,到王永信牧师也创办神学院,唐崇荣牧师也创办神学院。不是偶然的。

为什么大型布道奋兴家会创办神学院?就是说当你看到许多弟兄姐妹悔改的时候,你马上要问一个问题:谁来牧养耶稣基督的羊?我们需要新的一代,敬虔又有学问的整整一代的传道人。所以比较古老的复兴,是从悔改到神学教育的更新,这也包括教义上的更新;也包括圣乐,就是圣诗歌词或甚至乎音乐的更新,也是社会服务的更新。我们是这两种复兴运动的后代,不过我们很多时候只认识到第二种,而不认识第一种。

第八、我们是宣教运动的果子。其实宗教改革本身,加上清教徒运动,都是宣教运动, 因为欧洲本身跟英国人,还没有大批的认识十字架跟悔改的纯正福音,他们还没有清楚地悔改信靠耶稣基督。所以,宗教改革就是欧洲跟英国人向欧洲和英国人宣教。至于海外宣教是 因为有了宗教改革跟清教徒运动,荷兰敬虔运动,德国敬虔运动等等,欧洲跟英国人,他们的教会有了一定的基础,海外宣教运动就自然地在神的时间表里兴起了。我们是属于第三世界的,不论是中国,印度,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的教会,都是 19 世纪英国、欧洲、美国等宣教士所结的果子和他们果子的后代。所以我们肯定相信宣教是必须的。

不过,19 世纪的宣教运动,和与它有关的复兴主义运动,是反神学、反神学院的,所以宣教运动带来的是圣经学校的兴起。圣经学校就是指中国 1949 年之前,和台湾、 香港 1940 年代到大概 70 年代初,这些中学毕业四年的神学士本科这种的圣经学校;或者 是初中毕业、加上高中程度三年的圣经学校。这些是 19 世纪宣教运动,传到中国所设立的神学教育的模式。当然还有例外的,大专毕业之后的这种神学院,以燕京大学的宗教学院为代表,大部分(当时,1949 年之前)以自由派的神学家为主,不完全都是,但大多数的教授是。好,我们是宣教运动的果子,但宣教运动带来一种反神学院,以速成班作为培训工人的主要方法,带来这些文化的包袱。

第九、我们是基要派。基要派这个词至少有两个定义、或有三个。第一、有人说什么是 基要派呢?基要派就是“发脾气的福音派”。它的意思是说,基要派就是对某些事情气愤的福音派(Fundamentalist is an evangelical who is angry aboutsomething)。向什么东西气愤 呢?当然就是自由派神学了。所以基要派就是在 19203040 年代,在美国大的宗派里面与自由派抗争的传道人领袖,这是第一个定义。

第二个定义:因为在 19203040 年代,基要派被逼得离开了大宗派,大宗派就落在自由派领袖的手上。所以,基要派里面有一类的牧师和领袖,他们就主张分别出来。这个分别出来有两层的意义,第一层就是从大公教会、就是公会、大宗派分别出来。这些从大宗派分别出来的有长老会的,比方说美国当时有正统长老会,马上就分裂成两派:第一派是正统长老派,第二派就是我们所听过的笃信圣经长老会(BP)(Bible Presbyterian)。当时 1936 年就分成了两批,OP OP就是 Orthodoxy Presbyterian)跟笃信圣经长老会(BPP,正统长老会跟笃信圣经 长老会。基要派从大宗派分出来还有浸信会。在台湾这派叫作浸宣会(浸信宣道会)。在美国本土叫作 Conservative Baptist Association(保守浸信会联会)。

到了 1970 年代,有圣公会分出来的(AnglicanChurch of North America)。然后,信义宗、特别是路德会,英文是 LutheranChurch - Missouri Synod(路德会密苏里总会),在 70 年代是保守派、基要派把自由派赶走的,这是很少、很例外的一个例子。所以,基要 72 派,第一是与自由派抗衡的;第二大部分是被逼赶出来的,有一些是很例外的,是路德宗赶走自由派的。出来之后,他们当然不认同 WCCNCC 这些普世教协的自由派所控制的教会合一运动。

他们这一派从大宗派分出来的,又有一派相信要有第二层的分离。就是说,我们不单单 要同自由派划分界限,我们也要与所有跟自由派有关系的人分界限。举个例。比方说,有些的基要派会这样说:葛培理从 1950 年代,大概 1957 年到了他的很有名的,很大型、很长期的纽约布道会之后,他就常常跟一些天主教国家元首,还有新派宗派的领袖来往。所以葛培理是历史上两千年来不但向最多人传福音的一个布道家,也是跟最多国家元首握过手的基督徒。他是美国十个总统的好朋友。他去世之后,不可能再有一个布道家或教会领袖是跟十个总统……总统打仗或有什么大的决定,马上会请葛培理(Billy Grahm)飞到白宫跟他祷告过夜;然后第二天才做决定,才宣布的,这种情况常常发生。所以这派比较基要的基要派,他们认为,我们要跟葛培理划分界限,因为他跟天主教、跟州长、跟市长、跟新派的教会来往得太亲密了。

所以基要派有两种,一种是不认同自由派跟自由派教会;第二种是不单单不认同自由派,也不认同那些跟自由派有关系的福音派,这是第二种的基要派,就是两重的分离。第三、基要派被美国的媒体、新闻界打成无知的、愚蠢的、狭隘的、歧视的、有种族歧视的井底蛙。这是自从 1925 年那个“猴子法案”(Scope Trial)以来,就是争辩进化论的那一次,有一位很优秀的出名律师维护创造论,自从 1925 Scope Trial以来,美国的媒体就一直把基要派或福音派打造成是无知的、愚蠢的、没有教育的、没有文化的、没有阅历的、狭隘的、偏见的、种族歧视的,现在又多加两个标签,就是恨同性恋的、而且是夺权的——因为现在福 音派强起来了,没有福音派的,小布什第二次重选可能选不上。所以这些是自由派跟非信徒一直给基要派的一些负面的描述。

到今天还是如此,特别是 2004 年,小布什第二次当选后, 很多记者就跑去访问福音派教会。他们搞不清你们这些无知的、狭隘的,本来都是从小农村出来的、从山洞里跑出来的野人,我是指美国山洞 Hill Village,你们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 政治意识、策略,还有成绩呢?所以2004 年之后,电视、报纸等等,刊登了很多次什么是福音派。他们都是一些戴着有色眼镜,但是又要擦干他们眼睛来报道福音派的,很有趣的一 种现象(从 2004 年到现在 2009 年),甚至乎以色列国家的记者,也跑来美国,看福音派是怎么一回事。当然中国大陆也不例外。有一些看完之后,就悔改接受耶稣基督做个人救主的。

好,基要派,第一是反自由派的;第二是分别出来,有两层的分别;第三是被描 述为无知、狭隘的;第四、可是在 1957 年,巴刻写了一本书叫作《基要主义与神的道》(Fundamentalism and the Word of God),为什么当时巴刻写这本书呢?现在这本书的中文版不太容易找得到,但是有一本英文的,可以说是这本书的新版,叫作 Truth and Power 可惜没有中文版。为什么巴刻写《基要主义与神的道》这本书呢?因为当年葛培理到英国布 道,很显然英国人第一次搞清楚自己信主得救了.圣公会的主教当然是非常眼红、不高兴。所以有一位主教写了一本书,叫作‗“Fundamentalism” and Church of God(《所谓“基要主义”与神的教会》。这本书是非常强力攻击福音派或基要派的一本书,特别说福音派是分裂教会的,圣公会的教友现在都不爱圣公会了,都跑去听葛培理布道了,都讲什么重生得救了。巴刻当时是一个青年的圣公会牧师(现在已经八十多岁了,那是 52 年前,才 30 岁吧),他就写了一本书来回应那位主教的《“基要主义”

与神的教会》,这本书名字叫作《基要主义与神的道》,与前面那本书名字很像的。就是说:不是的,假如基要派是指狭隘无知的话,我不是基要派的;但是假如基要派的意思乃是指,我相信圣经是最高的权威,我相信圣经是神所默示的,我相信信心与理性之间的关系是信心(就是圣经)为最高的权威,理性不是我信仰的最高权威。假如这个是基要派的定义的话,那我绝对是基要派,这是那本书的整个立场,就是基要派不一定是无知狭隘的,基要派的定义就是圣经是最高的权威。(P73 还有在信心跟理性关系这一章,就反映出基要派的第四个定义。(第一是反对自由派;第二是分别出来;第三是被形容为无知狭隘。)巴刻这本书就暗示着,基要派是相信护教的必须性的。换言之,基要派是相信:我们建立在圣经基础上的信仰,是经得起理性或者知识分子的考验;我们的信仰是经得起理性的考验,我们是经得起知识分子的攻击的。

当然,基要派的护教又分好几个派,有前提派,证据派和古典派。前提派就是我们宣讲真理,然后要揭露对方的前提;证据派就是拿出一大堆的证据;古典派就拿出一大堆逻辑的论证。

总的来说, 基要派不都是反理性,不都是反神学,不都是不理睬哲学的。基要派里面包含了对哲学有很深度的认识,同时在神学教育上站得很稳,然后反攻那些反对圣经的知识分子的。这个是基要派传统的一部分。我们再回到 192030 年代,基要派与自由派抗衡那段历史。当时的领袖是梅钦,就是威敏斯特神学院的创办人。梅钦所带领的,或者说所象征的基要派运动,包含了这些维护信仰的改革宗的(也就是威敏斯特神学院的创办人),也包含了灾前被提的时代论者(就是笃信圣经长老会的创办人)那个群体,也包含了其他,不一定是改革宗、不一定是灾前被提者,就是一般的,可能是凯锡克的讲培灵,属灵高原的。所以这个是基要派。所以,基要派包含着一些对理性的攻击很敏感,要反攻的;包含了一些反理性的凯锡克的、只是注重培灵的,也包含了一些他们神学教义上是时代论的,这整个是当时基要派的大家庭。

最后,我们是认信福音派的。1996 年,就是 1978 年芝加哥无误圣经宣言出版经过 18 年后……为什么会有芝加哥圣经无误宣言呢?就是因为 1965 年之后,富勒神学院不再坚持圣经无误,所以有一批人(大部分是改革宗,也包含时代论领袖),就发起芝加哥圣经无误宣言(1978)。到了 1996 年,有了成功神学、市场学进攻教会的时候,同一批领袖就发表了剑桥宣言,他们自称为认信福音派联盟,意思就是说我们还是保留福音派这个标签,但是我们说明,我们的信仰是有内容的,我们宣告宗教改革的那五个唯独(唯独圣经,唯独信心,唯独恩典,唯独基督,唯独为了神的荣耀)。所以我们的福音派传统是很丰富的,有很丰富 复兴的定义,有很强的神学教义上的基础,有很火热的宣教和敬虔的传统。

2019-01-30


基要主义  Fundamentalism

摘自  《英汉神学名词辞典》 P.266--268赵中辉编译   改革宗出版社 http://www.crtsbooks.net/product/dictionaryoftheologicalterms.aspx

此运动兴起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结束之後的美国,目的在重新坚固纯正信仰的基督教,并且向对美国基督教有害的自由派神学、德国高等批判派、达尔文主义,以及其他的学说发出挑战。之後,运动的焦点、名词的意义,以及愿用此名词来表明自己立场的人都曾发生数度改变。基要主义虽然在持守精神、信仰与方法上仍然继续下去,但是它已经过了四个阶段。

一九二O年代

在此最初的阶段中,基要主义清楚地说明了基督教最基本的信仰是甚么,并为排除纯正基督教的仇敌而发动了一紧急的战斗。

一九一0至一五年之间,基要派出版了一系列十二卷的丛书,名为《基要派信仰》(The Fundaments),内中提出了纯正基督教仇敌的名单——即罗马天主教、社会主义、现代哲学、无神主义、基督教科学派、摩门教与通灵术等,除此之外尚有以自然主义来解释教义的自由派神学、德国的高等批判主义,以及破坏圣经权威的达尔文主义。而这一系列丛书的作者则都来自英美各大宗派,他们所解说、所卫护的教义,包括了传统基督教的全部教训。

可是不久以後,他们所列出的仇敌名单不再那么多,所提出之基要信仰的范围也不再那么广泛,而基要信仰的卫护者也开始在教会与宗派之外成立自己的组织。一九一O年北美长老会总会确认有五项的基本教义在教会中受到攻击,即:(1)圣经的无谬(2)基督的童贞生(3)基督的代赎(4)基督的肉身复活(5)神迹的历史性。在一九一六与一九二三年中,此五项基要信仰又再次被确认,被认为是当时基督教的基要教义。自一八七八年以来,具传统有关圣经预言的培灵会、相信千禧年前派的浸信会人士与独立派人士,以William BRiley为主要发起人,成立了世界基督教基要信仰协会。千禧年前派企图以基督的复活与再来取代神迹,更有人提议用基督的神性来代替基督的童贞生。

『基要派』(fundamentalists)一词,首先於一九二O年为浸信会杂志Watch- man-Examiner的编辑劳斯(Curtis Lee Laws)所提出,此後就广为那些相信并卫护基要信仰的人所使用。长老会的学者梅钦却反对这名词,只是很勉强、很迟疑的接受这名词来形容他自己,因为他觉得那名词像是指另一个宗教,并不是教会向来所信守的那同一的历史的基督教。

一九二O年代,基要派在大部分的美国北方教会宗派内,发生了一场为保存真正的基督教而抵挡那些潜入教会之不信的非基督教的战争。在梅钦所著《基督教与新神学》(Christianity and Lib- eralism1923)一书中,称此新的自然主义宗教为『自由主义』,後来则通称为『现代派』(Modernism)

甚至像富士迪这样的人也都称自己为基督徒,但基要派人士却不以为然,因为他们否认基要派传统的教义,并创造了有关现代自然主义教义的说法。基要派相信从前所制定的教义是真实的,而现代想要重新制定新的教义则必定是错误的,换言之,基要派是永不改变的。

因此,在循道圣公会、抗罗宗圣公会,以及美南长老会中为了新信仰的缘故发生了争执,而在美北长老会与美北浸信会中争执更加剧烈。梅钦在美北长老会中是一名为真理奋斗的信仰健将。而浸信会人士则创立了美北浸信会基要派联盟(1921)、基要派团契(1921)与浸信会圣经协会(1923)来领导这次奋斗。这些战斗集中在神学院、国外宣教部与牧师的封立上,可是基要派根本的堡垒则是集中在美南浸信会,以及许多新的、独立的教会内。

在政治方面,因基要派反对在公立学校内教导有关达尔文的进化论,而导致一九二五年著名的田纳西州斯克普审讯(Scopes trail)。长老会平信徒布莱恩(William JBryan),曾三次竞选过总统,也是非常著名的反进化论者。

一九二O至一九四O年代

一九二六年左右,那些为基要信仰奋战的基要派人士,并未能将现代派从任何的宗派中赶出,而且在抵挡进化论上也吃了一场败仗。各宗派中纯正信仰的抗罗宗人士仍占上风,因而其内部也开始了争执。在一九三O年美国经济不景气期间,『基要派』一词在意义上逐渐开始改变,只被用在那些还相信传统基要信仰的一部分人身上而已。当时与巴特批判的自由主义有关的新正统派(neo-orthodoxy)在美国兴起。

在美国北方的基要派为了实行纯正的信仰,而脱离了他们认为背道的大团体,成立了新宗派。在这段期间发生了几项事件,他们成立正规的浸信会总会 (1932),美国长老会(1936),後改名为纯正信仰长老会,圣经长老会 (1938),美国保守派浸信会(1947),美国独立基要派教会(1930),以及许多其他别的教会。在南方,基要派控制了庞大的南浸信会总会、南长老会,并扩大了独立圣经教会、浸信会运动,其中包括美国浸信会协会,纵贯美国基要派成立了复兴的布道会、国外宣道机构、神学院、圣经学院、查经培灵会,以及报章杂志。

在此期间,基要派所提出的神学观点,就是直接以圣经为根据的纯正基督教,并相信此真理应当在组织上与自由派及现代派脱离关系,他们以支持基要信仰来实行与新派的分离运动。他们也认为自己是相信纯洁的个人道德与美国文化。如此一来,基要派的名词多半是指着北部大的宗派之外的纯正信仰的抗罗宗人士,不论是在南方新成立的宗派或全美的独立教会内,都有上述所说的人士存在。

 一九四O至一九七O年代

一九四O年代初期开始,基要派就在定义上有所修订,逐渐分为两派。其中有些人仍继续使用此名称来称呼自己,并称之为真正相信圣经的基督教。另外一些人则认为此名称不合适,带有分歧、不容忍、反理智与不关心社会问题的味道,甚至认为是愚昧的。第二个团体更想与北方大宗派(如长老会,浸信会、循理会与圣公会)中信仰纯正的抗罗宗牧师与信徒保持连系。一九四O年代,他们开始称自己为『福音派』 (evangelicals),并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基督教。自一九四八年开始,又有些人称自己为新福音派(neo-evangelical)

就组织方面来说,大部分的北方基要派成立了美国基督教协会(American Council of Christian ChurchACCC1941),於教会原则上他们主张分裂;此外,另一些人也成立了福音派全国协会 (NationalAssociation Of Evangelicals NAE1942),企图接纳所有宗派内信仰纯正的抗罗宗人士。『基要派』一词经由美基协会(ACCC),以及多数的南方教会,和那些未参加任何协会的独立教会带入了一九五O年代。鲍伯琼斯大学、慕迪圣经学院与达拉斯神学院,以及多数的布道家、广播传道人等,都以引用此名词为荣。

『基要派』一词与福音派或新福音派的对比,要较与自由派、现代派或新纯正信仰派的对比更具意义。基要派与福音派在一九五O与一九六O年代有较多的分享:二者都是依附於传统有关圣经与基督的教义;二者都推动福音的广传、教会复兴、国外宣教,以及反对吸烟、饮酒、看电影与打牌的私人道德;二者都认为基督教的价值就是美国的价值;二者也都相信要创造一与社会分离之组织上的连系工作。可是,基要派人士却相信他们与福音派或新福音派之间也有区别,他们认为自己是更忠实於相信圣经的基督教,在反对教会背道、共产主义,以及个人的罪恶上更具战斗力,但在重视社会与理智上却并不积极。他们反对布道家葛理翰,停止订阅《今日基督教》,也不支持惠顿学院或富乐神学院。相反的,他们只赞助自己的布道家、广播传道人、报章杂志与学院。可是基要派内部却也有很大的区分,因此在推广彼此间的合作上也倍感困难。

北美那些既非基要派亦非福音派的人士,因觉得二者在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区别,所以就将他们都视为基要派。

一九七O至一九八O年代

一九七O年代後期,特别是一九八 O年雷根(Ronald Reagan)竞选美国总统时期,基要派步入了一新的阶段。当他们针对美国许多人视为最重要的社会、经济、道德与宗教危机提出答覆时,他们成为全国皆知的团体。他们指出世俗的人本主义是最新也是蔓延最广远的敌人,是腐蚀教会、学校、大学、政府,尤其是家庭的主因。他们抵抗一切从世俗的人本主义而衍生出来的敌人——如进化论、政治与神学上的新派、个人道德的放荡、性欲倒错、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以及任何降低圣经绝对、无误权威的企图。他们呼吁美国国人回转归向基要信仰以及美国基要的道德价值观。

领导此阶段的是新一代的电视与出版业的基要派人士,著名的有Jerry FalwellTim La HayeHaL Lindsey以及 Pat Robertson。他们虽根源於美南浸信会,但却扩及整个宗派。他们获益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基要派以及福音派藉着传福音、出版、教会拓展与广播事工扩张的三十年。他们也都倾向於淡化基要派与福音派之间的区分。就统计上而言,他们声称全美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是福音派的基要主义者。但是,不是所有的基要派人士都接纳这些新领袖,反而认为他们是新基要派人士。

一九八O年代早期的基要派人士,在许多方面都非常不同於他们的前辈,他们面临了许多不同的问题,但他们却继续保有自从一九二O年代以来,一直到一九八O年代早期基要派的共同重要的特徵。他们确信他们拥有基要信仰的真知识,因此根据逐字翻译之圣经的权威能代表真基督教。他们相信继续历史的大战,即神对抗撒旦的战役、光与暗的对立,并抵挡一切逐渐摧毁基督教与美国的仇敌,乃是他们的天职。面对这样强大的挣扎,很容易就令他们认为其他非基要派的基督徒是不忠实於基督,或不是纯正的基督徒。他们要求回归无误、绝对正确的圣经,重拾传统的教义声明,并恢复曾盛行於美国的传统道德。为此,他们创立了许多个别的组织与事工来宣扬基要派信仰与传统。


基要主义Fundamentalism  

摘自《当代神学辞典》

基要主义的特性是在北美发展出来,它最大的影响力在美国──一个以奋兴布道作为她宗教传统的国家。基要派有许多宣教士,与不少国家之反新派神学运动有关系,但要了解基要派的特性,最好还是研究它在美国的原型,和许多深具影响力的美国近代发展。

「基要主义」一词源自美国的1920年代,是编者罗斯(Curtis Lee Laws 18681946)为了反对北美浸信会年会中新神学派而用的;它很快便成了福音派(比基要派早出现)反对新神学派〔参英国现代主义(Modernism English*;亦称自由派〕,及反对现代文化中之凡俗化(Secularization*的名称,这两种反对势力成了基要派最主要的特色。一个典型的基要主义者有下列三项特性︰1.是个福音派基督徒;2.是反新神学的,意思是他相信传统超自然的基督教;3.反现代主义或某些世俗化的文化。因此我们可以说,基要派就是强硬反对新神学派的福音派信徒。

但基要派这个词不容易界定,因为它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用的人也不很严格。有时它是泛指任何反现代的宗教团体,如「伊斯兰基要派」,或作「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有时反对基要派的人则以它来指任何他们不喜欢的特性,尤其是那些反对知识的基督徒,或福音派的奋兴家,就如美国南部那种福音派信徒。这种滥用的情况,常把基要派和奋兴派信徒,或与之有关的团体混淆了,就如十九世纪下半兴起的圣洁运动(Holiness Movement*,尤其是强调圣灵能力的五旬节运动(Pentecost*,其中有些便会用基要派反现代神学的论调,因此有时也会被人称为基要派一分子。不过这些团体通常与基要派划清界线,这种情形在美国比其他地区更为明显。

基要派、圣洁运动和五旬节派的根源,都与十九世纪的复兴运动有关,与其称它们的特性为基要派,不如称之为复兴派来得准确。

另一类基要派可在英国教会找得到,这种基要派的特色,是与福音派的保守主义有关,即是特别重视圣经的崇高地位。巴刻的《基要主义与神的道》(J. I. Packer Fundamentalism and the Word of God ,周天和译,证道)即是就这角度来界定基要派;巴雅各的《基要主义》(James Barr Fundamentalism London 1977)则把所有保守的福音派支流全算入基要派的头上来攻击。(诚之按:巴刻的那本书是经典,对神学有兴趣的,这是一本必读的书!)

从另一角度而言,我们若仔细地用基要派一词,它是指强硬反对新神学的白人福音派信徒(美国黑人福音派教会,在形式上是属于奋兴派,教义上属基要派,伦理上则反现代文化,他们不会称自己为基要派)。

我们可以从基要派发展的历史看出它的特性。桑甸在他一本专著︰《基要主义的根源︰英国和美国的千禧年观,18001930》(Ernest R. Sandeen The Roots of Fundamentalism British and American Millenarianism 18001930 Chicago 1970)指出,基要派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就是前千禧年观,源自达秘(Darby*及其他人的作品。虽然这思想在英国只是产生了普里茅斯弟兄会(Plymouth Brethren,他们离开了英国教会),它在十九世纪末的美国,却存在于北部的大宗派内,如长老会和浸信会等。这运动的主要特色是时代论(Dispensational Theology*,以司可福著名的串珠注释圣经(C. I. Scofield Reference Bible New York 1909)为蓝本。很多美国时代论者亦采用英国「凯锡克培灵会」(Keswick Convention)对圣洁的解释为他们的生活指引。

时代论者预言教会在本世纪内会败坏,鼓励信徒严肃地反抗二十世纪初兴起的新神学。新神学在美国很有势力,时代论者发现很多人愿意与他们一起保卫信仰的基要,并抵挡新神学的攻击。在美国北部的长老会,保守力量也是相当强大,他们以当时的普林斯顿大学为其神学的大本营(参普林斯顿神学,Princeton Theology*)。开始的时候,保守的长老会列出要维护的基本教义,时代论者则负责出版工作;自190915年,他们出了一系列的《基本要道》(The Fundamentals)小丛书,为传统教义辩论。很多基要派团体都有他们自己的基本要道,却没有一个团体的要道可称为标准,为其他团体所接受。其中自然也有一致认为核心的信仰,如圣经(Scripture*的无误(参圣经无误,Infallibility and Inerrancy of the Bible*)、基督的神性、童女生子(Virgin Birth*、代替赎罪论(Atonement*、基督的复活(Resurrection of Christ*,和基督再来。

1920年代,基要派力抗新神学派,且在美国北部主要的长老会和浸信会赢得很多阵地。其他宗派为较小的问题辩个不休,结果美国与加拿大的教会中的新派与保守派就分裂了。此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道德沦丧的问题相继出现,它们亦成了基要派攻击的对象。布赖恩(William Jennings Bryan 18601925)带头攻击美国学校教授进化论(Evolution*,他认为这与圣经的权柄有冲突,间接亦形成道德上的相对主义。共产主义、天主教、吸烟、饮酒、跳舞、玩牌、看戏,全是基要派攻击的对象。在这些冲突中,基要派渐渐壮大,成为反现代的一个大阵营,包括了整个美国南北部、其他英语世界,以及他们宣教士所到的每一个地方。这阵营的核心信仰是时代论,而时代论的基要主义是最不受其他传统影响的。

到了1930年代,基要派开始发展出他们教会的特色来。基要派信徒认为他们不能再与其他新派人士混在一起,要出来另立宗派或教会,大部分基要派信徒都成了浸信会信徒,他们认为持守纯正信仰的意思,就是分离主义。

1920年代以反对新派为其凝聚力的基要派信徒,到了1940年代便开始分裂了。美国其中一个主要团体认为应该保持与大宗派的接触,这时期的主要人物有卡尔·亨利(C. F. H. Henry*、奥肯迦(Harold John Ockenga1905年生),和卡内尔(Carnell*。开始的时候他们称自己为「新福音派」(neo-evangelicals),到了1950年代,就简单地叫「福音派」。他们与葛理翰(Billy Graham1918年生)的关系显出这阵营的福音派,其实是以前的基要派。这时强硬的分离主义者如赖斯(JohnR. Rice 18951980)、锺士(Bob Jones 18831968)和麦圣泰(Carl McIntire1906年生)则称他们才是真的基要派。自1960年起,基要派一词是用来指这些分离出来的次圈子,与福音派有别;福音派则包括以前的基要派,和其他宗派内相信圣经的基督徒。

19701980年代,估计美国福音派信徒人数有四千到五千万之间,其中分离派的基要主义者虽然不断壮大,占的比例大约不超过一成;到了80年代,浸信会基要派的法威(Jerry Falwell1933年生)带领的「道德多数会」(Moral Majority)日受重视,分离派的基要主义更形扩张,他们对政治及社会的问题日益关注,要重新建立美国社会的道德标准,就像1920年代的那样。

基要派关心政治问题,其中一项是支持以色列(Israel*的诉求,因为这对他们以时代论来解释的圣经预言有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