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生命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生命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07-28


生命Life  

摘自:圣经神学辞典

耶和华乃生命之源、护理者

创世记二章7节说:「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这「生气」并没有把人类与其他动物区分出来,也许甚至没有与植物的生命作出区分,正如创世记一章2930节所显示。神向挪亚的世代宣告祂的审判时,凡有「生气」的活物,都要遭受洪水的毁灭(创六17,七1521-23)。生气把活物和死物区分出来,但不是把人类与动物作出区分(传三18-19)。圣经一贯地形容神为赐生命者,把有生命的活物与没有生命的东西区别出来(罗四17)。

生命的延续与维持全凭神之「气息」。神停止吹气的时候,生命就停止了:「耶和华啊,你所造的何其多!都是你用智慧造成的;遍地满了你的丰富……你收回牠们的气,牠们就死亡,归于尘土。」(诗一○四2429)死亡往往被形容为神收回气息(创二十五8;可十五37)。因此,诗人的结语说:「凡有气息的都要赞美耶和华。」(诗一五○6;罗一20-21

生命的素质和长短

在出生与死亡、生命的创造与终止之间,每个人的生活品质与寿数都不同。一方面,创造主是掌管生命年日的主。祂使人贫穷或富裕,卑微或显赫;祂使乞丐变王子,王子变乞丐(撒上二6-9)。正因如此,那些凭信心生活的人不用忧虑,因为他们相信神的保证,知道生活必蒙眷顾(太六25-34;路十二22-31)。没有人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太六27)。「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诗九十10)长寿被视为神喜悦的明证(出二十12;申五16;诗二十一4,九十一16;箴十27;赛六十五20);英年早逝是不幸的事(赛三十八10-14;耶十一22;哀二21)。另一方面,生命的境况和素质,可因机遇、环境,以及他人的不义或大意而变得坎坷、恶劣,甚至没命。因此,卑微人会祈求神的怜悯和帮助。忧虑、财富和享乐(可四19;路十二15),以至饥饿、疾病、不幸和罪恶,能窒息生命,甚至毁掉生命。

生命是一种选择

摩西第三次向以色列人讲话时(申二十九1至三十20),呼吁他们重新确认与神立的圣约。他们必须作出抉择,但这抉择并不困难(申三十11),因为神已经把「生死祸福陈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拣选生命」(申三十1519)。以色列人在应许地定居后,约书亚以相同的态度,劝谕新一代的人(书二十四14-15)。

抉择并非总是在顺服与不顺服之间,反而是明智与否的问题;明智的抉择带来健康、丰裕、尊荣和更好的生活素质(出十五26;箴三22,四1322,六23,八35,十1728,十九23,二十一21,二十二4;传九9-10)。智慧人能经历神的平安(shalom,箴十四30;加一3)。诗篇和耶稣的八福讲论都蕴含这抉择的意味。神所应许的蒙福生命,乃在乎群体或个人对神旨意的顺服与否(太七24-27)。

生命的神圣

从生物学角度看,生命与动物的血有关(利十七11-14;申十二23)。有血就有生命。血液流干了,也就不再有生命。血与生命的联系那么强,以致律法禁止人吃血和带血的肉(创九4;利十七1214;申十二23;徒十五2029)。此外,动物的血可以补赎神子民的罪恶过犯(利十六14-19)。祭牲的血(即使如何不足够)代替敬拜者的血,并使人渴望基督来作完美的祭(诗四十九7-9;来十1-4)。

神要求人尊重他人的生命(诗一三九13-14),禁止谋杀(出二十13;申五17;太五21)。流血事件必须查办,凶徒必须受公正的制裁(创四10-11,九5-6;出二十一23;利二十四17-22;申十九21;太五38)。耶稣扩阔了对生命的理解,使之包括超过肉体生命的事情;祂禁止人口出恶言、侮辱别人和各种语言暴力(太五22),因为这会伤害别人的心灵、自尊和安宁。行这些恶的人要受审判。神的福音向那些贫穷的、残废的、软弱的、受欺压的和孩童发出了特别的邀请,为他们提供盼望和新生命。

罪恶和灵性死亡

寿数有限的人类是按着神的形象来造的(创一26-27),他们在与创造主的关系中,得着永生的机会(创二至三章)。对于活在乐园里的人来说,得以接近伊甸园的生命树是最重要的(创二9)。神的命令是:「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当夏娃和亚当听从诱惑者的话,违背神的命令,吃了禁果,他们就为自己(创三16-19)、后裔(罗五12-14;林前十五21-22)和全宇宙(创三17;罗八19-22),带来了咒诅。人类不再无知,因为他们知道对错;更甚的是,他们的违命导致丧失吃生命树果子的权利(启二7,二十二21419),结果失去永生。人结果要面对属灵的死亡,不得接近生命树,并割裂了与神的关系。像所有活物一样,人类注定要死亡,而且没有死后的盼望。从亚当到基督的一段日子,属灵的死亡一直作王(罗五1421;林前十五20-26)。

福音的生命喜讯

生命是四卷福音书的中心主题。约翰总结他写福音书的目的说:「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约二十31

耶稣宣称只有祂是引进生命的窄门、道路(太七13-14;约十79,十四6)。作为神的儿子,祂有分于创造之工(约一1-4),并且祂来,是要赐新生命(约三357,六3351)给所有相信祂的人(约三16)。那些经历重生的人被形容为从前是死的(路十五32;约五21)。因此,耶稣独自站在历史的中央,作「生命的主」(约五40;徒三15)。这生命跟进入神的国,并恢复创造时的神人关系,几乎是同义的。耶稣治病、赶鬼和洁净痲疯者的行动,象征祂恢复人应有的整全生命(路四18-19,六9)。当耶稣宣布神的好消息时,祂正是努力拯救和恢复在亚当的罪里丧失的属灵生命。

永生

旧约对于永生的理解,只是一个雏形。诗篇作者常流露一种深沉的渴望,盼望得以进到神面前,超越圣所和圣殿物质的、暂时的敬拜。在诗篇七十一篇9节,诗人在晚年的时候,不祈求能逃过死亡,只求在他力气衰弱、死期临近时,耶和华不离弃他。敬神的约伯象征永恒盼望之斗士(伯十九25-27)。这个冲破死亡疆界的盼望,在以赛亚书六十五章1719节,以启示文学的用词表达出来。但以理在异象中看见复活和审判:一些人复活得永生,一些人则永远受羞辱和被憎恶(但十二1-3)。然而,死亡一般指亡魂进入神秘的阴间世界(SheolHades)。

在新约,从耶稣的教导起,生命显著地添上了一种形而上和属灵的意义;人的不灭部分能超越肉身死亡和坟墓而存在。这生命比吃甚么、喝甚么和穿甚么更重要(太六25;路十二22-33),甚至比肉身的健康和整全更有价值。当耶稣吩咐门徒要舍己、天天背起十字架来跟从祂的时候(可八34及平行经文),这分别就更明显了。人肉身生命的情欲和死后仍继续的属灵生命,彼此存在着张力,甚至是冲突。任何人为基督的缘故而失去或舍弃现今的生命,他将得着永生,即是来世的生命(可八35-37及平行经文,十30及平行经文;约十二25)。年轻的财主希望能承受永生,然而他要舍弃现今的生活,把所有财产变卖,分给穷人,才能得着永生;这代价对他来说实在太大了(可十17-31及平行经文)。

「永生」(Zoen aionion)是约翰著作的常见用词。耶稣就是生命(约一4,五26,十一25,十四6;约壹一2);对所有信祂的人来说(约一7,三151636,六40,十一26,十二46),祂是赐生命者(约五40,六3335485163,十10,十七2;约壹五11-12)。圣经把得着神儿女身分的那一刻,比作新生(约三3-8;约壹二29,三9,四7,五1418);这新生并不是出于人的决定,而是出于神属灵的行动(约一3,三5-8,六63)。那是从死至生的经历,是当下可经历的事实。所有相信神儿子耶稣的人,都能得着这生命。

根据保罗的说法,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死,打开了与神和好的路,而主耶稣基督的复活,又把生命赐给了那些相信祂的人(罗五10,六3-4;加二20)。蒙神恩赐得生命的人(罗五15,六23),被领进得胜的行列,到处传扬基督福音的知识(林后二14)。他们行出新生的样式(罗六4,七6);神的义在他们必死的身体里作王,使他们透过耶稣基督得永生(罗五21,六1322)。神的灵在他们里面作工,赐下生命、平安和自由(罗八611;林后三6),他们因此能彼此相爱,向世人作见证。

Melvin H. Shoemaker

另参:「永生」;「新生命」。
参考书目:
G. R. Beasley-Murray, SJT 27 (1974): 76-93; G. Bornkamm, Early Christian Experience; F. F. Bruce, SJT 24 (1971): 457-72; R. Bultmann, G. von Rad, and G. Bertram, TDNT, 2:832-75; J. C. Coetzee, Novt 6 (1972): 48-66; C. H. Dodd,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Fourth Gospel; A. J. Feldman, The Concept of Immortality in Judaism Historically Considered; G. E. Ladd, A Theology of the New Testament; J. Pedersen, Israel: Its Life and Culture; H. H. Rowley, The Faith of Israel; R. Schnackenburg, Christian Existence in the New Testament; V. Taylor, ExpT 76 (1964-65): 76-79; H. W. Wolff, Anthropology of the Old Testament.


2018-07-11


提摩太前書3:14-16  家庭、生命、真理

07/08/2018呂沛淵牧師主日證道

前言: 使徒保羅說「我將這些事寫給你」(3:14),這些事是指他所寫的提摩太前書全書,特別指1-3: 囑咐提摩太在以弗所教會禁止假教師傳異教,見證自己蒙了憐憫傳正道的福音;教會的公開聚會(禱告與崇拜),男女配搭事奉的關係;教會負責教導與治理職分的牧師長老,負責服事與慈惠職分的執事,其資格要求。這些都是教會信仰與生活的重要準則「真道與敬虔: 教義純正,生活敬虔」,特別是面對假教師之錯誤教訓(4-6)攻擊時,更需要再次提醒教會領袖與信徒,要「知道在神的家中當怎樣行」。

1. 保羅寫信的目的
(1) 「我指望快到你那裏去」,保羅在4:13也說他要來了,他要來堅固遭遇困難(假教師的危害)以弗所教會。所以他先寫此書,以免他耽延日久。此書的寫作目的是說明在教會中當如何按照真道行,教導並遵行純正(健康衛生)的道理,這是根據主所頒布的大使命(28:19-20)
(2) 他用三項敘述來說明教會的本質、生活、使命,這是教會被分別為聖的特徵(金三角:準則、心態、處境)。主基督的教會是神的家(永不改變的本質,是信仰與生活的準則),是永生神的教會(活在神面前,敬虔的生活),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在處境中為福音真理作見證,教義必須純正)

2. 教會是「神的家the Household of God
(1) 「家」(提前3:4-5121554814)與「殿,宮」同字(彼前2:5;林前3:6),教會是神的家,不是屬人的社團 (2:19;林前4:1;來3:6;彼前4:17)
(2) 教會被稱為信徒一家,信徒的家庭the household of the faith (6:10),因為父神在主基督裡收納我們為他的兒女(3:26;羅8:14-17)
(3) 父神是我們的天父, 住在我們當中,天上地上的各家都是從他得名(3:14-21)。教會生活是家庭生活,我們禱告我們在天上的父(6:9)。所以,不能管理自己家庭的人,是不能照管神的家,教會(3:5)

3. 這家是「永生神的教會the church of the Living God
(1) 舊約中多處稱神為永生神,藉此與無生命氣息的偶像區分。我們蒙恩得救,由偶像歸向真神,事奉那又真又活的神(帖前1:9;徒14:15)
(2) 永生神住在他子民中間(3:10;申6:15),住在教會裡,在我們中間(林後6:16;出25:829:45-46;利26:12;詩114:2;結37:27)。所以教會是聖潔的,被稱為神的殿,我們是永生神的殿,是神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林前3:16-17;弗2:21-22)
(3) 永生就是認識獨一真神與中保主基督(17:3),教會應當存心敬畏,學習認識與事奉永生真神(3:129:1410:31),因為他與我們同在(18:20;林前14:25)。我們要活出敬虔生活的見證,來榮耀我們的天父(5:13-16),凡所行的都要無可指摘、誠實無偽,活出神無瑕疵兒女的生命見證,明光照耀,將主生命之道表明出來(2:14-16)

4. 「真理的柱石和根基pillar and buttress of the truth
(1) 這是論到教會的使命與責任,教會為真道所生,領受了真理,承載持守福音,所以被稱為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正如得勝者在神的殿中作柱子,雅各被稱為耶路撒冷教會的柱石,啟3:12;加2:9。舊約背景: 聖殿殿廊前頭有兩個柱子,名為雅斤(他必堅固)與波阿斯(在其內有力量),見王上7:15-22;代下3:15-17
(2)「根基」與柱石連用,顯示是房子的支持架構(地基與框架),用來比喻教會是福音的堡壘基地。這顯示教會的兩大使命: 第一,持守鞏固真理(地基的作用),抵擋異端邪說;第二,高舉傳揚真理(柱石的功能),表明見證福音。
(3) 就教會領受福音真理、持守並傳揚(2:14-16)而言,教會是真理的基地;就教會是根據聖經真道而存在(彼前1:23-25)、被建造在聖經根基來說,真道是教會的根基(2:20)

結論: 在神的家中有生命、有真理
1. 使徒保羅以「神的家」、「永生神的教會」、「真理的柱石與根基」來描述教會的本質與使命,這是教會被分別為聖的金三角(準則、心態、處境)
2. 主基督的教會要持守與高舉的真理,就是福音真道,是牧師長老要善於教導的、執事所要固守的真道奧秘,更是要帶領全體信徒固守與傳揚的。也就是3:16所說的「大哉敬虔的奧秘」,從前所隱藏的奧秘、如今已經顯明出來的真道,就是主基督的福音(16:25-26)
3. 這福音真道被稱為「敬虔的奧秘」,是偉大的(對照以弗所人無知的空喊大哉,徒19:34)。在1:15-162:5-7已經論到這福音真道的內容;在3:16以信經的六要項,用詩歌形式表達出來:「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他就是道路、真理、生命(14:6)

問題討論:
1. 使徒保羅寫提摩太前書的目的是甚麼? 為何說3:14-16是全書的核心,此段將前述的1-3章與後述的4-6章連結起來,是如何關聯的?
2. 教會是被分別為聖的子民團體,其本質、生命、使命為何? 我們可從金三角(準則、心態、處境)來解釋,如何說明這三合一的關係?
3. 教會是神的家,有哪些經文根據? 這與你(基督徒)的家庭有何關聯? 你是如成為你的家庭成員? 你是如何成為神的家庭成員? 你在神的家中當如何行? 權利義務為何?
4. 這家是永生神的教會,這是說到永生真神住在他子民中間,有哪些經文根據? 這對教會領袖有何意義? 與你的信徒生活有何關聯?
5. 教會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是甚麼意思? 柱石表明甚麼? 根基是指什麼?  聖經也說到教會被建造在聖經真理的根基上(2:20),這如何解釋?
6. 教會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這真理是敬虔的奧秘〗,這是指什麼? 有哪些經文根據? 你領受了此敬虔的奧秘麼? 你當如何持守與傳揚之? 請說明實踐步驟。


2018-03-13


生命?希望?

作者:  施匹尔  译者: 赵中辉
《我是什麽?》What am I ?  改革宗出版社

人的一生不能没有盼望。一个人如果没有盼望,他还活着干嘛?他如果没有目标,干嘛要读书、工作,更别说吃苦了。人活着总要有点盼望,如果一点盼望都没有,日子实在不好过;因为他会失去道德的必要性,生活也缺乏动机,以致心中愈来愈觉得:“吃吃喝喝吧,因为明天就要死了”。他可能会成为社会的寄生虫,一生放纵酒色,沉迷音乐,甚至吸毒成瘾。美国有许多年轻人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盼望,居无定所,一事无成,一生无用。我们这个世代被称作“绝望的世代”,我们只要听现代流行歌曲,就会听到他们绝望的哀叹。人如果没有盼望,就不会快乐,甚至活不下去。没有盼望的人很可能会伤害自己,或是伤害别人;这是今天这个世界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

人应该要有怎样的盼望?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自己的盼望;学生盼望读个好学校,毕业后盼望找个好工作,年轻人盼望有个好配偶,母亲盼望儿女成器,父亲盼望事业有成,商人盼望赚大钱,老师盼望享美名。一般人的盼望差不多就是这些了,可是这都只是今生的盼望,听起来不错,但其实都是以自我为中心。

不相信神的人在这里会遇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他们所有的盼望都只在今生,而且大部分会落空。有些目标可能没有达成,有些目标可能达成了,但是不如预期理想。学生没考上理想的学校可能想自杀,失恋可能会使人轻生,工作不顺遂可能会把人逼疯,战乱、饥荒、地震、疾病……这些不能逆料的事可能会把我们一切的盼望都毁于一旦。一个人如果只在今生有盼望,而且每件事都只靠自己努力,那么一旦他的盼望落空,就会觉得人生失去意义,没有价值。可是我们不禁要问,难道没有一个更大的盼望,是我们今生结束之后仍不衰残的吗?难道没有一个更确切的盼望,是不会被夺去的吗?

许多人说:“没希望了!”、“没有天堂!”、“没有来生!”。他们说:“人死如灯灭,一了百了;人一死,什么都没有了”。如果说他们死后还有什么盼望,那就是盼望世上还有人纪念他们,称赞他们。这种人如果盼望破灭,通常也最容易失望;即使盼望实现,他们年老的时候还是会不满足。他们会开始问:“我这一生是怎么过的?我虽然成功了,但这也是努力工作、劳苦流汗换来的;我一辈子这么辛苦,值得吗?”他们年老的时候会被死亡的惊恐抓住;他们面对死亡的时候,地上的成就似乎不能给他们丝毫帮助。有位老人家对我女儿说:“对我来说现在只有一件事最重要,就是能含笑而逝。”这位老人家如果真的要能含笑而逝,就必须有一个超越死亡的盼望。除非人死后真的还有生命,否则任何人临死时都不可能快乐。大家为什么认为来生是一个空中楼阁呢?我们真的可以那么轻松把“死后仍有生命”的盼望一笔带过吗?

人为什么期待来生

 “期待来生”是全人类共有的现象,不信神的人要怎么解释呢?一个人可以不信神,也不相信圣经所说的天堂地狱,但是世上万族都期待人死后有生命,这点他要怎么解释呢?有些著名的科学家说“人是从动物演变过来的”,可是动物与人的差异很大。我们无论研究古代人、现代人,都发现世上万族无论在天涯海角,都有宗教、有神、期待来生;但是动物却没有宗教、没有神、也不期待来生。

美洲印第安人有个习俗,就是如果一个人死了,通常他的马、狩猎武器、甚至他的妻子,都要和他同埋殉葬,好使他在来生仍然拥有他们。伍雷(Leonard Wolley)是发现迦勒底吾珥遗址的考古学家,当时他们先发现第一座城的遗址,等他们继续往下挖,又看到一个大坑,里面有许多不同的东西,挖到坑底的时候,就看到酋长、君王、王后的坟墓,而且旁边都躺着女仆、琴师、武士、骑士的骸骨。这显示人类早在迦勒底王国时代,就已经期待来生了,才会把奴仆和他们葬在一起。日本到处都有佛坛,宗教仪式也是五花八门,这显示大部分日本人都不认同“人死如灯灭”的观念。日本人这一代我不敢说,但是至少上一代有很强的来生信念。我们在世界各地都看见同样的现象,还没有发现哪个民族或部落不相信来生。

一个人如果不相信神、不相信天堂,那么他要怎样解释这个现象呢?人类从哪里受了那么大的影响,使他们都期待来生呢?而为什么只有人类才期待来生呢?

有人说:“人只是另一种动物罢了。人会死,动物也会死,没有什么差别。死就是一切事情的结局”。可是你看过哪种动物有宗教?你看过哪种动物会为它们的来生预备什么东西吗?有哪种动物会敬拜神明吗?为什么只有人类会思考来生、期待来生呢?如果这种宗教意识是演化的结果,那么宗教意识应该是好的,才能在演化过程中保存下来,不至被淘汰;但是他们又说宗教意识是错的,这要怎样解释呢?我相信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圣经。

圣经有段话说:“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传三11)。圣经说神把永生放在人心中,所以人与动物不同,冥冥中知道有神,有永生。“人为什么期待来生?”,我相信这就是答案了。

不管怎样,人非常害怕死亡,这是不争的事实。虽然有人安然去世,但是太多人认为“死”是最可怕的灾难。我永远不能忘记有一位女士慢慢离世时的眼神。我们非得把“死”看成是踏进一个幽暗、未知、可怕世界的入口吗?还是我们能真的平安喜乐地面对死亡?

基督里的盼望

圣经告诉我们许多关于来生的事。首先,圣经告诉我们,很多时候人害怕死亡是有道理的,因为人死后有一个大审判。“因为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叫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报”(林后五10),一切坏事都要受罚,一切好事都要得赏。我们也从太廿五31-46知道,事无论好坏,不分大小,都逃不过审判全地之主的眼目;而我们每个人都作了许多连告诉别人都不好意思的事,更何况要面对全能神呢?既是这样,我们怎能安然离世呢?

不过圣经不是只告诉我们这件令人紧张的坏消息而已,圣经也告诉我们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消息,就是神大有慈爱怜悯。神爱我们到一个地步,甚至差遣祂的永生爱子来到我们这里,为要洁净我们,使我们成为祂的儿女,赐给我们永生。“因为神差祂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祂得救。”(约三17

耶稣拯救我们的方式值得我们特别注意。圣经说耶稣为我们的罪而死,意思是当耶稣死在十字架上的时候,担当了一切“坏事”所当受的刑罚,这些坏事就是“每个得救之人的罪”。许多人是耶稣死后很久才得救的,但是那天当耶稣死在十字架上的时候,祂就已经担当这些人的罪了。祂既然为我们担当了一切的刑罚,就乐意在我们信靠祂的时候赦免我们,并且接纳我们作祂的儿女。圣经也这样说:“因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为要引我们到神面前。按着肉体说,祂被治死;按着灵性说,祂复活了”(彼前三18)。这是爱的极大表现。神要我们回应神的爱,就是相信神、爱神。如果我们说这跟我无关,那也可以,只是我们这样就得不到神的爱,也得不到神的怜悯了。但是如果我们回应神的爱,就是信靠耶稣基督,并且爱神、感谢神,我们就要成为神的儿女,得到基督完全的爱;神也要赐福我们,使我们充满生命的盼望。就如圣经所说:“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约一12

耶稣曾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那听我话、又信差我来者的,就有永生,不至于定罪,是已经出死入生了”(约五24)。神应许我们得生命;这生命永不衰残,永远充满喜乐,克服一切死亡、恐惧、忧伤、痛苦;这生命是与神同在的生命,充满祂的祝福与爱。这种生命如此高超,即使圣经也难以完全形容。神把这个生命与盼望赐给一切信靠祂儿子耶稣基督的人。我相信了,盼望您也相信。

“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死的毒钩就是罪,罪的权势就是律法。感谢神,使我们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林前十五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