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認識神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認識神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1-07-06

 
十字架討厭的地方”——引導子女認識神
作者:曾劭愷
https://behold.oc.org/?p=48728 本文原刊於《舉目》50
 
第二代基督徒的流失,是許多教會面臨的問題。筆者在牧養青少年的經歷中,看過不少基督徒家長因子女遠離神,而擔憂、流淚。
 
到底問題出在哪裡?為什麼許多從小在敬虔家庭中長大的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卻遠離了神?此問題,若不深思人的罪與神的恩典,若我們沒有讓孩子從小看見“十字 架討厭的地方”(the offense of the cross,參《加》511),那麼就別奢望他們能夠真正認識神,愛祂、敬畏祂。
 
“十字架討厭的地方”
 
保羅與加拉太教會的猶太主義者,辯論過稱義的問題:罪人被神稱義,究竟是靠自己行出的義,還是因信稱義?保羅耐人尋味地說:假如我們稱義是靠行律法,“…… 那十字架討厭的地方就沒有了”(“In that case the offense of the cross has been abolished”《加》511)。
 
保羅問,若十字架失去其“令人討厭之處”,使徒還值得為基督的福音受逼迫嗎(參《加》511)?可見,十字架“討厭之處”,也正是福音價值所在。那麼,十字架到底有何討厭之處?十字架又“冒犯”了誰?
 
“討厭的地方”一詞,原文是skandalon,意思包括“冒犯”、“污點”、“絆腳石”,是英文scandal(醜聞)的字源。保羅在《羅馬書》933 《哥林多前書》123,用這個字,稱釘十架的基督為猶太律法主義者的絆腳石。因此,十字架所“冒犯”的對象,是那些想靠行為稱義的人。
 
我們可能認為,凡信靠基督的人,就不會討厭十字架。但我們若明白十字架何處“令人討厭”,恐怕就不會這樣想了。
 
關於十字架,教會史上鮮見比馬丁路德“十架神學”更深刻的省思。路德指出,十字架不但是律法主義者的“絆腳石”,神更用基督的十字架,讓祂兒女一次次看見自己是何等的罪人,看到自己每犯一次罪,就在基督身上加一道釘痕。
 
在十字架前,神的兒女一次次被剝去身上衣衫,赤身露體。但這並非神的目的,神在十架下剝去我們的襤褸衣衫,是為了用基督的寶血遮蓋我們。
 
而今,我們已被基督寶血遮蓋,十字架卻仍像一面鏡子,不斷照出我們罪人的本相。一方面,我們知道基督的義已加給我們,另一方面,我們卻更深刻地看見自己的罪性。十字架不斷“羞辱”我們,卻又不斷遮蓋我們的羞恥。我們討厭十字架,因為它使我們無法自我感覺良好。
 
正因我們罪惡的本性不斷與基督相抗,所以,保羅提到“十字架討厭的地方”後,立即指出信徒今生的屬靈爭戰:“情慾和聖靈相爭,聖靈和情慾相爭……使你們不能做所願意做的。”(《加》517
 
這節經文,與《羅馬書》7 前後呼應,讓我們看見:我們與基督聯合(參《加》219-20),這使我們無法完全放任自己的私慾,但我們的罪,又使我們無法自由地活出基督加在我們身上的義。儘管我們已信了基督,在本性上卻仍與基督為敵。
 
保羅如此表達這種內在掙扎的心境:“我真是苦啊!……”(《羅》724)然而如上文所言,信徒受苦,並非神的目的。因此,保羅強調:“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穌 裡的,就不定罪了。”(《羅》81)“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羅》818
 
緊接著,保羅將這 種內在掙扎的苦楚,與“患難”、“困苦”、“逼迫”、“飢餓”、“赤身露體”、“危險”、“刀劍”、“死亡”等外在苦難,相提並論(參《羅》 835-36)。內在的掙扎與外在的苦難,共通之處就在於,皆發生在神的掌管之下,且神使“萬事都互相效力”──路德稱之為“神的工”(opus Dei)。
 
這就產生一個問題:神若愛祂的兒女,為何讓兒女遭受這些內在的試探與外在的苦難?神是全能者,可以阻止這一切,祂卻允許了這一切發生。這是否代表神其實並不愛我們,不把我們當成祂兒女?
 
保羅對這項質疑的回答是:一切試探與苦難,“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參《羅》839)。我們不知為何神讓我們失去許 多我們所愛的,包括心愛的人,但我們深知,神“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捨了”(參《羅》832)。因此,《希伯來書》的作者,提到了信徒所遭遇的 種種苦難後,勸勉讀者要定睛“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參《來》122)。換言之,上帝拒絕用其它方法為自己辯護。釘十架的基督,是神對這些疑 問的唯一答案。
 
魯益師(C.S. Lewis)痛失愛妻後,在《卿卿如晤》(A Grief Observed)中,將約伯的上帝,比作一個反覆無常的小丑,毫無由來地打翻某人手中的一碗湯,只為了在下一刻,將一模一樣的一碗湯賜給他。
 
魯益師指天罵地一番,說上帝如此可惡,若上帝有赦罪權柄,應該先赦免祂自己。
 
然而上帝並未赦免祂自己——祂走上了十字架。念及十字架,魯益師才開始重新找到平安。
 
十字架是神的沉默、神的自我隱藏,正如魯益師所言,是神的 No Answer”(沒有答案)。但這是一種特殊的“No Answer”,好像一位慈父搖搖手,不是在拒絕孩子的問題,而是延遲回答:“孩子啊,平靜下來。你現在還無法明白。”
 
信心的主觀層面
 
當然,信心並非建立在始終無法明白的事上,信心的基礎是我們確知的真理,即神藉著基督在十字架上向我們顯明的公義、慈愛、全能。
 
所謂信心,就是定睛仰望耶穌基督,在基督裡確知公義、全能的父神對我們的愛。信心是對客觀真理的主觀回應。魯益師在寫《返璞歸真》(Mere Christianity)時,精闢地探討了基督教的真理。然而,痛失愛妻後,在他的主觀認知上,上帝卻變成了一個不可理喻的虐待狂——儘管魯益師承認, 這種認知並不合理。
 
筆者發現,許多敬虔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時,非常強調聖經的客觀真理:神的存在、全能、良善等。這當然非常重要,但這樣所謂的“敬虔教育”,基本上就是告訴子女:“我們沒有理由不愛神。”
 
的確,我們沒有理由不愛神。然而,我們忽略了信心的主觀性,否認了我們內心深處對神的負面認知與感受。客觀上,神是我們慈愛的父,但我們作為罪人,在主觀的認知上,常常懷疑神對我們的愛。這不光是一種感覺——我們經常在理性上,對上帝提出種種質疑,因為理性也是墮落的。
 
問題是,我們不敢承認我們對神有種種負面的認知、感受。我們不敢正視自己的罪,因為我們不敢信靠神的恩典。我們骨子裡還是想靠行為稱義。我們以“敬虔”當作自我感覺良好的本錢。
 
保羅提到“十字架討厭的地方”,並不是指十字架本身很討厭,而是指罪人對十字架的主觀認知。就算我們實質上已經披戴基督的義,但我們終其一生,在本性上仍是罪人,仍討厭十字架。
 
假如我們從不討厭十字架,我們就從未真正認識神的恩典,也從未真正認識自己的罪;假如我們至今尚未學會討厭神,那麼我們對神的愛,仍是表面和虛浮的。
 
很可惜,許多愛主的家長,從不給幼年子女懷疑神、討厭神的空間。有些孩子週日想參加朋友的派對,但他們必須上教會。他們可能內心深處對教會產生反感,因為教會奪去了他們的快樂。但他們從小就學會否認,他們不敢去碰心裡討厭神的那塊地方。因為,他們認為,討厭神是“不敬虔”的,而他們所受的教育,就是要靠敬虔 來肯定自己的價值。
 
當他們漸漸長大,不願再虛偽地否認內心的慾望時,他們就離開教會。
 
許多孩子從小就學會否認自己對神的種種懷疑。很多主日學老師能夠回答孩子的疑問,但少有老師懂得幫助孩子看見自己疑問背後的罪性,更別說教導孩子坦然無懼地帶著自己的罪與疑問,來到十架蔭下求答案。
 
許多孩子與神起衝突時,屬靈長輩總是替神辯護。直到有一天,孩子們找到這些辯護的漏洞時,就歡喜地認定:自己是對的、神是錯的。
 
我們以為替神辯護,就可守住孩子的信仰。然而,信與不信的區別,不在於我們是否承認神是對的。真正的信徒,有時也會懷疑神;有名無實的基督徒,也會承認神的 真理。真假信心的區別,在於一個人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他與神的衝突:有真信心的人,總希望神是對的;假信的人,總希望自己是對的。
 
同樣地,愛神與不愛神的人,都會討厭神(當然有時也會喜歡神,特別是生活順利的時候)。兩者的區別在於:愛神的人,發現自己討厭神時,並不喜樂,內心深處希望與神言歸於好;不愛神的人,會用心安理得的態度去討厭神。
 
結語

我們如何引導孩子愛神、信靠神?我們若不給孩子懷疑神、討厭神的空間,孩子就學不會信靠神、愛神。聖經中充滿這樣的例子。以利亞擊敗了巴力先知,以色列不但 沒有回頭,卻更加邪惡,因此以利亞對神充滿憤怒與不解。一番掙扎之後,以利亞終於在溫柔的微風中聽見神的聲音,也更認識神、愛神(參《王上》19)。
 
基督復活後,多馬對這喜訊嗤之以鼻。但他在耶穌顯現時,戰兢、敬畏地稱呼耶穌:“我的主、我的神。”(參《約》2024-28
 
彼得3次不認主後,終於看見自己的罪性,也更深刻地認識基督的恩典。因此在耶穌復活後,他3次回答耶穌,不以為恥:“主,我愛你!”(參《約》1821)。
 
基督為何說,“凡婦人所生的,沒有一個興起來大過施洗約翰的”?是因為約翰的信心堅定、永不軟弱嗎?不,耶穌說這話時,約翰正在監裡,懷疑耶穌是否就是先知 所應許的彌賽亞。但約翰懂得定睛仰望基督。他懷疑耶穌時,不用邏輯推理、經驗歸納,也不靠宗教情感,直接打發門徒去找耶穌,訴說他的疑惑(參《太》 112-11)。
 
以此來回答“我們怎樣引導孩子學習信心”,唯一的答案就是:定睛仰望基督十架討厭的地方,坦然認識自己的罪,並被基督的恩典吸引。神知道我們是罪人,對祂充滿質疑,所以祂邀請我們:“你們來,我們彼此辯論。”
 
我們準備了萬卷辯詞,一面控告神,一面準備在神面前自稱為義。但神並未替自己辯護,反而用十字架稱我們為義:“你們的罪雖像硃紅,必變成雪白﹔雖紅如丹顏,必白如羊毛。”(參《賽》118
 
這無非是神對想自稱為義的人最嚴重的“冒犯”,然而十字架“討厭”的地方,也正是神恩典最寶貴之處。藉由十字架認識神、認識自己的人,是真正信神、愛神的人——儘管他們仍會討厭、懷疑神。
 
鼓勵我們的孩子跟神辯論吧!

2020-01-22


《比利时信条》简释合集(一)(二)|王一


《比利时信条》简释合集(一)背景介绍,第一条:独一上帝

比利时信条摘选

第一条、独一上帝
我们都心里相信,口里承认,只有一位独一单纯的灵,我们称祂为上帝,祂永恒、不可透知、眼不可见、永不改变、无限、全能,完全智慧、公义、良善,是一切美善的源头。

Article 1: The Only God
We all believe in our hearts and confess with our mouths that there is a single and simple spiritual being, whom we call God—eternal, incomprehensible, invisible, unchangeable, infinite, almighty; completely wise, just, and good, and the overflowing source of all good.

我们今天开始学比利时信条,我们之前已经学过了《海德堡要理问答》,学了《多特信经》。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比利时信条》。

《比利时信条》其实是最狭义性质上的信条。如果说三项联合信条里面,说真正的信条是什么?真正的信条是《比利时信条》。 《海德堡要理问答》是教导孩子的基要信仰用的要理问答。《多特信经》只是针对某些特别的教义而展开解释。而改革宗信仰全面的阐述是在《比利时信条》里面。

《比利时信条》并不是改革宗教会唯一的信条。在16世纪的改革宗教会,有不同地区的教会写作不同的信条。比如说,加尔文写作的《日内瓦信条》,法国的教会胡格诺派,法国人的教会也是加尔文帮着写的叫《高卢信条》,也称为《法国信条》。

改革宗最有名的信条、接受度最高的信条在16世纪,你们知道是哪个信条吗?可能你们不是特别熟悉,是《第二瑞士信条》(Helvetic Confessions),是布林格写的,布林格(Heinrich Bullinger)是慈运理的接班人,在苏黎世的接班人。那份信条是接受度最国际化的一份信条。在当时,布林格的名气要比加尔文大。

这份《比利时信条》之所以叫作《比利时信条》,其实一开始不叫《比利时信条》,因为这个作者他当时服侍的教会所在地区是属于南德尼兰地区,就是今天的比利时地区。比利时后来被天主教占领了,所以比利时现在是天主教国家。很有意思的是,在天主教国家以天主教国家命名的一份信条是改革宗的信条。但是当时来说是大的泛泛来说是荷兰地区,现在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这些都叫作“低地国家”,因为它们的地理位置是低于海平面,所以它们叫“低地国家”。

今天简单地做一些历史的介绍,《比利时信条》你们简单看一下,它是有37问,这个是一个非常典型的16世纪的信条的模式。我先介绍一下它的历史背景。

我们都知道宗教改革运动是从15171031号算作是开始(马丁•路德把他的《九十五条论纲钉在威登堡教堂的大门上)。这份信条的作者是叫作德布利(Guido de Bres),他出生于1522年,他在1567531日被执行绞刑而死,他为自己的信条付上了生命的代价。他出生是在宗教改革运动已经开始进行。他早年的具体经历我们并不是很了解,他出生在当时称为南荷兰的卑尔根(Bergen)这个城市,在今天的比利时地区。他并不是大家熟知的一位改教家,他早年的经历我们并不是很了解,但是我们能够知道的是,到了1548年,也就是他26岁的时候他离开了卑尔根到了伦敦,他离开的原因是宗教的原因。我们知道在这一年卑尔根来了一个宣教士,是跟随宗教改革的,后来这个宣教士在卑尔根这个城市被捕,然后被杀害,接下来德布利就离开了。所以,从此我们可以推断他这个时候应该是已经接受了宗教改革的教导。他离开了他的家乡,去到了英国的伦敦。在伦敦,他在哪儿你知道吗?在伦敦当时有哪些教会?伦敦当时有一个外国人的教会大家记得吗?外国人这个教会当时的牧师是叫作阿拉斯科(Johannes a Lasco),他是一个波兰人,他当时在那边牧会。所以,德布利在阿拉斯科的门下学习,首先他接触的是外国人的教会。所以,在伦敦的外国人教会是荷兰地区的宗教改革的一个孵化器。不仅仅是德布利,包括我之前提到的达菲努斯(Pieter Datheen,拉丁语Petrus Dathenus)也是荷兰把《海德堡要理问答》翻译成荷兰文的神学家,也是在伦敦的外国人教会。伦敦的外国人教会是由当时的说法语的和说荷兰语的,也就是不说英语的人他们组成的教会。

德布利在伦敦待了四年,他到了1552年的时候,我们大概知道他在伦敦的时应该是接受了神学训练并且成为了一位传道人。他在1552年他回到了他的老家,但是不是回到了卑尔根这个城市,而是回到了另外的一个城市,在这个城市牧会,这个城市叫做里尔(Lille)。这个城市当时是受很严重的天主教的逼迫,当时这个城市里面的基督徒是没有办法公开聚会的。他在这个城市也是牧会了4年,这基本上是一个所谓的“地下教会”,他是“地下的传道人”。然后,逼迫越来越严重,当这个地区的逼迫变得更加激烈的时候,他就没有办法(继续待下去),必须被迫离开。他去了哪儿呢?他去了日内瓦。在日内瓦这个时间是一个非常好的时间,为什么呢?因为此时加尔文已经回到日内瓦,开始了在日内瓦的第二次改革运动已经取得了成功,获得了日内瓦的小会议(small council)当时日内瓦的最高的统治小会议的支持。所以,日内瓦当时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的地方,进行深造的地方。日内瓦有着非常著名的日内瓦的学院(Geneva Academy)。当时加尔文在学院里面教课,另外还有一位著名的神学家,就是加尔文的继承人,叫作贝扎(Theodore Beza),贝扎也在这个神学院里面教课。

德布利在日内瓦待了三年,他在日内瓦结识了加尔文,结识了贝扎,他主要应该是在贝扎手下学习,并且他在日内瓦结婚了,这是他的一段非常甜蜜的生活。他娶了一个女子名叫凯瑟琳•雷蒙。所有的改教家的老婆都叫凯瑟琳,路德的老婆名字也叫凯瑟琳,德布利的老婆的名字也叫凯瑟琳。

德布利在日内瓦学习完以后,他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这次他来到了一个城市今天叫作图尔奈(Tournai),当时这个城市叫作Doornik,这两个地方实际上是一个地方。同样的这个地区也是有着非常强的天主教的逼迫。他在这个地区也是作为一个地下教会的牧师。他们当时的状况就是没有办法公开聚会,所以他们组成家庭教会,大概是十几个人在一个家里面聚会。所以,他会挨家去讲道。这个叫Doornik的这个地区,后来慢慢清教徒变多了。于是,他可以有一些比较大一些的公开的聚会。

同样的也是在图尔奈,他开始写作了他的《比利时信条》。就是我们今天使用的这份信条。当他写作完这份信条之后,他又附上了自己的一个作者的序。当时这个地区的逼迫也开始变得严峻了。于是,他在1561年的时候不得不离开,他在离开之前他把他写作的这份信条顺着窗户扔进了当时的一个亲王屋里。他的序言基本上的内容是告诉掌权者说:请不要再追杀我们,因为我们不是反抗,我们不是叛徒,我们不是暴徒,我们是良善的公民,我们是守法的公民。我们是坚持基督教的信仰,但是我们是良好的公民。

所以,在1561年到1566年的期间,他都是在,如果你看地图的话,你会看到这些城市都是在比利时和法国的边境的地方。所以,他在法国和比利时的边境地区来回游走,有点类似像他是被放逐的状态。在这段时期他有的时候会进来帮一下忙,讲一些道,然后有时候他就又会逃走。

到了1566年的时候,他来到了另外一个城市瓦朗榭讷(Valenciennes),这个城市当时有一间教会。这个城市是清教徒人数比较多的,人口比较大的城市,所以相对来说比较安全一些,而且他们有这种公开的户外的敬拜,有的时候户外的敬拜可以达到上千人在一起敬拜,当时德布利可以在户外向上千人讲道。这种行为就激发了当时的统治南荷兰地区的西班牙人的反感。所以他们就突然有一天攻占了这个北角的这个城市。派军队来把这个城市攻占了之后,德布利逃跑从城墙上出去了。在他逃的过程当中,他在一个旅店住下,之后在这个旅店里面他被人认出来告发了,于是他被西班牙人抓回去了。15673月份德布利被捕,被从回到Doornik的监狱。在那里面他度过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最后在1567年的531号,他被执行了绞刑。

在那里面他度过了差不多2个月的时间。之后,在1567531日他被执行了绞刑,所以这个是德布利和《比利时信条》的一个背景。

当你打开《比利时信条》的第一条的时候,你读到第一句话他说的是:“我们都心里相信,嘴里承认。”这个是认信的概念。所谓的认信就是我们不仅心里相信,而且是嘴上承认我们所信的,我们宣告我们的信仰。这个宣告的语境是在因着信仰面对逼迫的时候的语境,所以这种信仰宣告有着跟我们今天完全截然不同的一个环境。今天你在北美这样一个不会因为信仰受到逼迫的环境,我们反而失去了这种对信仰的清晰的宣告,你问一个基督徒说“你信什么?”“啊?我不知道,随便了;使我的生命变得更快乐了;人生变得更喜乐了;我的家庭问题得到解决了;我每天正能量很多……”都是变成这种。

但真正的信仰是超越这一切的,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之下去宣告一个信仰,去坚持自己的信仰宣告,就意味着我们在表达的是我们所宣告的信仰,我们所信仰的对象的内容比我们自己的生命更宝贵。我们信仰的价值胜过我们的生命,以至于我可以为着这样的信仰而牺牲掉我的生命。

实际上德布利他有一个除了这封《比利时信条》之外,他还有一封非常有名的狱中家书,是他在Doornik的监狱里面写给他的妻子的,你想要知道写下来这份信条的人,他的信仰是什么?他的信心是什么样的?对他的生命有什么意义?我觉得可以从他的这封狱中家书当中看出来。

我之前在初学者上翻译了一篇《比利时信条》的简介,在这篇简介当中节选翻译了一段他这封在监狱里面写给他妻子的信。我在这里给大家简单的读一下:在我欢喜快乐的时候,你的忧伤痛苦却使我忧愁,这是我写信给你的原因。我迫切地为你祷告,好叫你不至于悲伤过度,若‘主’要我们能在一起生活得更长久,祂可以命立就立,但恐怕这不是祂的美意。既然如此,愿祂的美意成就,这就足够了。我为你祷告,好叫你在主里得着安慰,将你自己和你的事都交给祂,因为祂是寡妇的丈夫,是孤儿的父亲,祂必不撇弃你,也不丢弃你。再见凯瑟琳!我最亲爱的!我祈求上帝亲自来安慰你,赐给你顺服祂旨意的心,你忠心的丈夫——德布利。

如果你想问一个人的信仰可以给他带来什么样的生命,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是我们的教义、我们的神学、我们的信仰的宣告!不是空洞的!不是与生命毫无关系的!好像说生命和教义是两股对立的力量,我们要生命不要教义。正确的教义,正确对上帝的认识,正确对福音的认识,能够带出来这样的生命!这样的生命是能够彰显真正对福音的认识。

所以,这是我们学习《比利时信条》的原因,这也是我非常喜爱《三项联合信条》的一个原因,不仅仅是我们之前学过了《海德堡要理问答》。你们看到了《海德堡要理问答》里面那种充满着敬虔,充满着对上帝的这种敬畏的敬虔观,教义上是准确的,但是同时有火热的生命。同样的,《比利时信条》当你阅读它的时候你也会发现,它的语句当中充满着对福音的炽热的爱和福音带来的安慰是可以胜过任何外界的逼迫和苦难的。这是简单的介绍一下《比利时信条》写作的历史背景。

打开信条看到之后,我刚才说到了整个《三项联合信条》里面真正意义上的信条就是《比利时信条》,它是一份有着极其明显的16世纪信条的特点,什么是16世纪信条的特点呢?或者我们可以说是前启蒙运动时期信条的特点,也就是启蒙运动之前。你会发现它的起点是上帝,它的第一条写的是独一的上帝,“我们心里相信,口里承认,只有一位独一单纯的灵,我们称祂为上帝。”在启蒙运动之后,教会为了回应启蒙运动所带来的一些的问题,他们的起点往往是启示论,就是我们为什么知道我们所知道的?就是圣经是独一的启示,起点开始放到了圣经上。比如说《威敏斯特信仰告白》的起点是圣经,还有其他的一些17世纪的信条起点是圣经。但是在16世纪当时,在没有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我们所有人都知道圣经是上帝的启示。

另外,如果你有机会读到一部作品,贝扎的《基督信仰》(Christian faith)。现在贝扎有许多作品翻译成英文了。Christian faith是贝扎写的基督教的信条,你会发现它和《比利时信条》很像,读完英文版的Christian faith,再读中文版的《比利时信条》,你就会发现德布利的神学受谁的影响,他的神学是受日内瓦改教家们的影响,很多的语句非常的相似。

另外,看到《比利时信条》的整个信条的结构是非常的完整,也就是说当我们说到底改革宗神学的总结是什么?改革宗神学的总结是这样全面的,包括神论、人论、基督论、救恩论、教会论、圣礼、末世论……这是改革宗全面的信仰,而不仅仅是多特信经里面那五点而已,那五点是针对性的回应,而真正完整的改革宗的信仰是在《比利时信条》或者是《西敏信条》里面总结出来的。

另外一点,这份信条被送到日内瓦,加尔文读过这份信条,我们有历史史料记载加尔文读过这份信条,而且加尔文写信回复给荷兰地区的教会,加尔文说:“我们已经读过了这份信条,在这份信条当中我们没有找到任何与上帝的话语相违背的地方,所以我们愿意全心去接受。”但是加尔文在回信当中提到了一点,就是在第四条圣经的正典,在提到新约圣经的时候。

你们现在手里的版本是2018年北美改革宗联合会(URCNA)总会修正过的版本,你在这里看不到,但是如果你去看网上流传的《比利时信条》的版本,你会发现在第4条论新约的部分,说到是14卷保罗书信,也就是说它把希伯来书算作是保罗书信,而我们现在使用的这个版本是2018URCNA总会修正过的,所以我的中文翻译也是13卷,那这个问题其实早在16世纪当时加尔文就提出了。加尔文回信的时候就提出这一点,加尔文说:“你的第4条里面说14卷,你把希伯来书算作是保罗的书信,但是我们有非常强烈的理由相信这卷书不是保罗所写的,所以加尔文说你最好把这个改一下。”我们有当时加尔文写给他的信。

我们有加尔文当时写给他们的信,所以我们不是在随便篡改这个信条的内容。我们都是非常谨慎的。

另外这份信条还经历了一次非常大的修正,是在第36条。翻到中英《三项联合信条》文档中的第51页第36条的最下面有一个小星号,这个小星号上面写着:“以上三段取代了以下由各改革宗总会判定为不合圣经的段落。”这个斜体字写的是原版的比利时信条里面所写的。

原版的比利时信条里面所写的是:“政府的职责不仅限于照管公共领域,也延伸至保护神圣的事工,除去并拆毁一切偶像敬拜和对敌基督者的虚假敬拜,拓展基督的国度,在各处资助福音的传扬,使上帝的名得荣,在各处受敬拜,正如祂的圣经所吩咐的。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版本不认同这句话。这个修正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呢,是在19世纪末期和21世纪初的时候,是由亚伯拉罕凯波尔Abraham kuyper所主张更改的。很有意思啊,你会想凯波尔怎么会反对这样的说法。凯波尔反对国家把国家的权力触及到神圣的事工。凯波尔维持的是一个基本框架下的国家与教会分立的这样的一个态度。

所以我们是延续凯波尔的传统,把这个更改了。所以我们所更改的内容是什么呢?我们所更改的内容是,看到个星号了吗?在第51页上面有个小星号,从那个星号往上的三段,我们所更改的是:“为此缘故上帝把刀剑的权柄交在政府手中,以刑罚作恶的保护行善的。”然后这下面是改的内容:“他们如此蒙召来促进社会的进步,这是上帝所喜悦的”。听着是不是很耳熟,我们每周祷告的时候是不是有这句话,我们的长祷告里面有这句话,对不对。所以,我们的祷告也不是随便写的,我们的祷告文都是采纳信条里面的措辞。他们如此蒙召来促进社会的进步,这是上帝所喜悦的。同时,顺服上帝的律法,除去一切宣扬福音和神圣敬拜的障碍,这里面少打了两个字,神圣“敬拜”上帝的障碍。他们这样做时必须完全限制自己施行绝对权柄的倾向,使用赋予他们的工具,在交托给他们的领域里行事,这是非常典型的凯文主义的语言。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上帝的道不受拦阻,基督的国得以进展,敌基督的势力受到抵制。

所以凯波尔他的很有名的一个理论是主权领域的一个理论,也就是说,不同的这个上帝造这个世界是有不同的领域,每个领域的主权是独立的。国家有国家的领域,国家涉及的这公共事务的领域,在这个领域当中,国家是有绝对的主权;教会不能够越过国家的这个主权,告诉国家应该怎么做这个事情。学校对于教育有自己的主权。还包括比如说艺术,艺术有自己的主权,艺术家们有绝对主权来指导艺术该怎么做。每一个有不同的主题。那么教会有自己的主权,所以教会不来参与国家的政策的制定,那么国家也不能够越权来参与教会的事务。也就是说,凯撒不可以登讲台,而牧师也不可以去指挥军队,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意思。

所以,我们今天是延续基本的凯波尔主义,就是所谓的权力分立的这样的、在我们谈论的属世政府这个范畴里面。这是简单的介绍一下《比利时信条》的写作的背景,《比利时信条》的影响,就是他是接受了什么样的神学的影响,一些简单的一些《比利时信条》的修正。《比利时信条》主要是在荷兰地区说荷兰语的教会,在欧洲的说荷兰语教会使用,然后,他最为广传的一次是在多特大会,在多特大会上《比利时信条》被正式列为荷兰地区的改革宗教会的正式信条。

《比利时信条》传到北美是因为荷兰的移民来到美国,在这个密歇根州或者是美中西地区,中西部地区的的是荷兰的教会,所以在北美是有这样的。所以我们的URCNA的教会是延续的这个荷兰的改革宗的传统。所以我们使用三项联合信条,在本质上他们和《西敏信条》是没有冲突的,在一些细节上是有一些出入的,但是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基本上是通用的。

今天的介绍就简单的到这,以下是问题解答:

这个是传统的做神学的方式,这种做神学的方式,叫做Loci Communes,这是拉丁语。也就是说改革宗神学不是从一个一点教义,延伸延伸延伸......用理性的推论,推论推论推论,推出来所有其他的。我刚才所描述的这种神学的系统叫做 Central Dogma的神学体系。

那这种Central Dogma的对神学体系的这种处理方式是19世纪德国的神学家们非常流行的。比如说像巴特(Karl Barth)。有人研究,说受了Central Dogma影响的这一批的神学家,他们会说,会把整个的神学系统整个改革宗的神学系统把它缩减成为一个核心教义,改革宗的神学的核心是什么?很常见的是预定论。然后从预定论开始展开,引申出来其他教义,那路德宗的神学系统缩减到最后的终点是什么?很常见的是称义。然后有的人说改革宗的这个中心的这个教义不是预定论了,换一个,上帝的主权,或者再换一个,比如约,或者是什么其他的。那这种处理神学的方式已经过时了。或者,不是过时了,而且也不是符合历史上改革宗的教会所宣告的信仰。不仅仅是改革宗,包括路德宗的教会,包括历史上的宗教改革的教会,甚至是中世纪的教会。

我们所使用的方式是这个拉丁文Loci Communes,翻译成英文这个叫Common Places的意思。就是说他不是从一点发展出来一个系统,而是很多点,像我们有神论,人论,基督论,救赎论,教会论,然后这个圣礼观等等,他们之间是环环相扣,而不是基于某一个点伸展出来的。所以你也就没有办法把整个这个系统的缩减成为一项教义,然后说这项教义是最基本的教义。如果说可以有最基本教义的话,那就是第一条,“我信独一的上帝”,改革宗神学的起点是上帝论。这是《西敏信条》和《比利时信条》很像的原因。我觉得其实很重要的一点,我们看到这些信条并不是冰冷,这些信条是与生命紧紧相连的。在我们学习的过程当中,你会发现,他们的神学是很精确的,当我们下周开始学的时候,你们发现光是第一条里面所用的所有的词都不是随便用的。“We all believe in our hearts and confess with our mouths that there is a single and simple spiritual being”,这三个词single simple spiritual 翻译成中文:“只有一位独一单纯的灵。”独一和单纯,singularitysimplicity还有spirituality,这个是上帝的定义的三大核心,每一个词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神学含义,所以信条不是随便写的,这是一个受过专业的神学训练的神学家写下来的话。

《比利时信条》第一条:“我们称祂为上帝,他永恒,不可透知,眼不可见,永不改变,无限全能,完全智慧公义良善。”所以这里面有英文eternal , incomprehensible, invisible, unchangeable, infinite, almighty; completely wise, just, and good。下周我们会谈到上帝的上帝的属性(attributes)。在上帝的属性当中,有可传递属性和不可传递属性等等,在这短短一句话里面全部都包含了。所以大家学《比利时信条》会比学《海德堡要理问答》要更难一点,所以你们可以做好准备。


我们做一个祷告结束:天父,我们来到你的面前,再一次的感谢你今天给我们时间来回顾我们的属灵的先辈们所经历的这段历史,为我们留下宝贵的属灵的遗产,借着比利时信条的文字,让我们再次的感受到了当时他们所面对的逼迫、苦难和他们坚强的心。请你当时感动到他们的圣灵继续来感动我们,今天叫我们能够用生命来捍卫我们的信仰,我们这样的感谢祷告是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比利时信条》简释合集(二)第二条:认识上帝的途径

比利时信条摘选

第二条、认识上帝的途径
我们通过两种途径认识祂:
第一,通过祂对宇宙的创造、保存、管理,因为这宇宙摆在我们眼前,好像一部绝妙奇书,一切受造之物,无论大小,都如同书中字句,引我们思考上帝那“眼不能见”之事,即祂的永能和神性,正如使徒保罗在罗马书一章20节中所说的。这一切都足以叫人信服、无可推诿。
第二,通过祂圣洁、神圣的道,祂将自己更清楚、更完全地启示给我们;我们在今生所需要了解的、为祂荣耀和我们救恩的事,都记在其中了。

Article 2: The Means by Which We Know God
We know him by two means:
First, by the creation, preservation, and government of the universe, since that universe is before our eyes like a beautiful book in which all creatures, great and small, are as letters to make us ponder the invisible things of God: his eternal power and his divinity, as the apostle Paul says in Romans 1:20. All these things are enough to convict men and to leave them without excuse.
Second, he makes himself known to us more openly by his holy and divine Word, as much as we need in this life, for his glory and for the salvation of his own.

主日学讲解笔记:

我们怎样认识上帝?如何拥有对上帝的知识?我们需要认识启示的概念:基督教的根基概念是启示。

- 形而上学(Metaphysics):上帝是谁?(对应比利时信条第一条,认识上帝)

- 知识论(Epistemology): 如何知道上帝?(对应比利时信条第二条,如何认识上帝)

上帝和受造物之间有一个本质上的区别。我们无法认识上帝的本质,因为上帝的本质是超越我们受造物有限的理性所能够囊括的。上帝和所有的被造物都不一样。上次讲到的“上帝的一性”,上帝是一,是“单纯的”,是说上帝的存在是必然的,而整个受造界的存有是偶然的。受造物是由部分组成的,部分的存有决定了整体的存有。上帝不是由部分组成的,上帝不是复合体,是自有永有的,其他所有的受造物都依靠上帝,然而上帝不依靠任何受造物而存在。

我们能够有对上帝的知识,是因为上帝启示他自己给我们,而不是我们靠自己的理性去思辨。唯一获得对上帝真正的认识的途径是自上而下,而不是自下而上。上帝自己直接向受造物启示,而不是受造物靠自己的思辨去想上帝是怎样的。

上帝既然是陌生的,我们怎样认识他呢?

1. 完全打消陌生:泛神论、万有在神论

a.泛神论(Pantheism):万物皆有神性,“万物皆灵”

b.万有在神论(Panentheism:整个宇宙是神的一部分,万有都在神里面、万有都参与到神里面,万有历史的进展和神自己自身的进展是同步的,上帝本身在进化,人类跟着上帝的进化在进化。世界的改变带来了上帝本身的改变。万有在神论讲苦难本身是上帝的一部分,历史的进展就是把这个苦难慢慢吞噬掉,在上帝里面把它解决掉,而解决的最高峰就是在耶稣基督的十架上,上帝靠着他的神性把苦难吞噬掉。

c.评价:这两种打消陌生的方式不是基督教的知识论。基督教的知识论坚持创造主和受造物之间有本质的区别,而这两种都是把受造物和创造主本质的区别给打消了。这两种观点说,上帝不是陌生人,上帝就在你里面,你是具有神性的,你就是上帝的一部分,你和上帝是没有陌生的关系。你就是上帝,或者你就是上帝的一部分。例如东方的道教、佛教,西方的柏拉图主义、启蒙运动的哲学家等。(延伸阅读:改革宗初学者 万有在神论)

2. 从未谋面的陌生人:自然神论、不可知论/无神论

a. 自然神论(Deism:上帝创造万有后就不管了,上帝就放着这个宇宙自己运作,上帝从来不会介入历史、介入受造界。尽管他们承认宇宙是被造的,但是他们认为宇宙就像一个机器一样,自主地运转,所以没有神迹。

b. 不可知论(Agnosticism/无神论(Atheism:上帝根本不存在,所以不存在跟他会面。

c. 评论:这种知识论把上帝隐藏起来,其实也是打消了创造主和受造物的差别。万物皆有神性和万物皆是自然,两种其实是一回事,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后现代主义很喜欢谈灵性,但是他们只不过是十九、二十世纪初无神论的翻转。说上帝不存在,和说上帝等同于受造界是一样的。无神论说,整个画面的色彩是灰色的;泛神论/万有在神论说,再加上金黄色的眼镜,整个世界就变得金光灿灿了。

3. 与陌生人会面:基督教知识论

a. 基督教的知识论:基督教相信我们可以认识这位陌生人,我们认识他的途径是上帝自己启示他自己,上帝自己向我们显明。

b. 启示的概念:启示的概念在于我们需要认识到,启示是一个约的概念,我们必须在约的概念里了解启示。

c. 改革宗神学是圣约神学:三个主要的约,救赎之约,行为之约,恩典之约。

如何认识圣约?

1. 救赎之约:三位一体的上帝在永恒之中,在世界还没有开始之前,在上帝里面圣父、圣子、圣灵所立的约。这个约是圣父要求圣子去救赎选民,替他的选民死,然后圣子自愿地同意这样的计划,然后决定去顺服圣父,圣灵同意去把圣子所完成的救赎的果效应用在选民身上。救赎之约是在永恒里发生的。

2. 行为之约:上帝与亚当所立的约,上帝命令亚当要遵行他的话,亚当同意要顺服上帝。上帝说,亚当顺服我就得生,悖逆我就得死。

3. 恩典之约:上帝白白的应许要拯救罪人,脱离罪恶,赐给他永生,藉着耶稣基督的救赎,而人以信心来回应,并且获得这个恩典。

如何认识启示的圣约性?

1. 上帝是有位格的(personal):上帝是有位格的,不是一个客体性的普世的原则,也不是一个宇宙运转的规律。上帝是永活的的上帝,上帝不是一个死的原则。在科学上,人们在找一个总的原则,想把物理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等所有的学科都统一起来的原则、宇宙真理,是永远也找不到的,就算找到那也不是上帝,因为那是死的原则。如果我们理解约的概念,上帝是活的,上帝是有位格性的,是一个生命体,因此在他里面就有立约的行动。

2. 上帝是一而三的(trinitarian):上帝既是一,又是多(one and plurality),启示的圣约性其中含有上帝的一和多同时存在。启示本身是在约中。救赎之约这个是只有基督教才有的,就是在永恒里,上帝在他自己里面就有三个位格,圣父、圣子、圣灵。这个解决了哲学上的一和多的概念。哲学上一直在辩论,到底是一为先,还是多为先。柏拉图认为是一为先,从太一散射出来;亚里士多德认为是多为先。

a. 共相(universal:普世的、可以囊括所有的,就是每个人都可以统称为人。

b. 殊相(particular:共相的人在个体身上的彰显,就是人与人之间都是不一样。

c. 到底是共相在先,还是殊相在先?到底共相是殊相抽象的概念?还是说有一个永恒的共相,这个永恒的共项进入到世界里,出现了殊相?

3. 上帝是说话的(communicative:启示本身是一种交流、是会面,这是约的概念。创造本身就是一种立约的形式。基督教的上帝是主动说话、主动启示他自己的上帝。基督教的上帝不是一个沉默的上帝,而是一个说话的、行事的上帝。上帝通过他的话语、道做事情,“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约翰福音 1:1)。” 上帝的话语就是上帝自己,意味着上帝是立约的上帝,启示是圣约性的。

a. 上帝内在的约(ad extra,上帝在自我生命里面的立约):救赎之约
b. 上帝外在的约(ad extra,上帝与他之外的受造物的立约):行为之约、恩典之约


如何认识启示的分类?

1. 普遍启示(general revelation,对应行为之约):“自然之书”(book of nature),上帝对宇宙的创造、保存、管理。

a. 行为之约(covenant of works:行为之约是我们透过自然可以知道的,我们通过观察这个世界,可以得到对上帝的认知。不用去读圣经就可以知道上帝是绝对公义、绝对圣洁的。好人做好事会得奖赏,罪人犯罪会受刑罚。这个世界运转的方式就是行为之约,就是律法,“Do this and live”,如此行就会活着。例如,努力学习、好好上课,就会有好成绩。

b. 宇宙的秩序(order of the universe:自然科学建立的基础是这个宇宙是有秩序的、有规律的。而这个秩序,是非常不自然的一个事情。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这个秩序的进行?我们知道,有秩序的事情,倾向于无秩序的事情。例如,很长时间不打扫家里房子,房子没法住人。自然的倾向是由有规律的变成无规律的。但是,宇宙中竟然还保持着大的规律在,这是研究自然科学的基础。如果宇宙是无序的、混乱的,科学是得不出任何结论的。“一切都是偶然”——这种休谟的怀疑主义的知识论:你不可以从殊相、独立的事件得出任何的规律,这种是信心的跨越。基督徒不是休谟主义者,我们是可以且应该得出结论,因为上帝创造万有,他给这个世界秩序。比利时信条讲,这种自然的启示,能够告诉我们上帝的永能和神性,叫人无可推诿(罗马书 1:20)。但他更完全的启示,是藉着他的圣道。

2. 特殊启示(special revelation,对应恩典之约):书写下来的书,超自然的启示,上帝圣洁神圣的道。自然启示单单靠自己,因着某种原因变得不足够,这个原因是罪(sin),而不是人的有限性。

a. 受造物没有神性,有限不等于有罪:人的有限性,不等于人的罪(sin does not result from finitude)。人之所以为人,不是你的错,你是有限的并不是错,你的错在于你是犯罪的,你是违背了上帝的律法。所以我们的目的不是要变成上帝,而是要变成一个真正无罪的义人。

b. 特殊启示的目的:特殊的启示之所以是必须的是因为人的罪。特殊启示的目的是把罪人需要被拯救的方法告诉了人。特殊启示不是让我们建立一个完美的人间天堂,特殊启示没有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个最杰出的商人或者想出一个最好的建筑方案。特殊启示给我们有一个特殊的目的。特殊启示没有告诉我们所有的事情。关于其他的知识是需要我们通过自然的启示来学习。上帝给了我们一本书,就是宇宙,上帝也给了我们圣经。圣经被赐下的目的不是为了建造人间天堂、什么事情都做到最好,不是的。基督徒在很多的方面需要像非基督徒学习,因为他(非信徒)在很多时候阅读自然之书比你(基督徒)阅读得好。你信了耶稣,不代表你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你阅读圣经、了解特殊启示是为了你自己的救恩,而不是其他的。如国家怎么管理、政府怎么运转、法律怎么制定,这些都不是特殊启示。加尔文在制定法律的时候,没有按照摩西律法,而是按照罗马的律法,因为他知道摩西的律法是给特定时期、特定的百姓。

总结:圣约神学和对启示的理解是紧紧相连的。

因为上帝与人立约,所以有行为之约和恩典之约,因此有普遍启示和特殊启示。如果你的启示观是倾向于否认行为之约的话,那么你的启示观也是倾向于否认普遍启示,把特殊启示的目的放大。例如,有人会说因为我是基督徒,所以我比爱因斯坦还懂物理学。这是典型的否认自然启示,他十有八九也不会认同行为之约。基督徒应当承认,爱因斯坦当然比我们要更懂物理学, 你对特殊启示的认知是超过他的,不代表你可以懂的普遍启示超过他。这是非常重要的。改革宗神学后来在知识论上有很大的混乱,普遍启示受到很大的攻击。这个攻击和圣学神学里,行为之约受到攻击是连带的。

问题解答:

圣约神学是改革宗神学独有的。它是以圣经当中的约作为它的一个基本框架,延续着整个圣经救赎历史的发展,但是也有系统性地去把整个圣经的整个脉络梳理出来,它是以约的框架去研究圣经的。传统研究圣经的方法有几种:

系统神学:把整本圣经都拿来,把每一个教义点都拿出来、总结出来。比如,什么是上帝、什么是启示、什么是堕落和罪、什么是救赎、称义、成圣、教会论等等。

圣经神学:不仅重视启示的完整性,也要重视启示的渐进性。当摩西写作摩西五经的时候,还没有新约。所以,摩西五经里提到的罪,和保罗所提到的罪,有什么不一样。所以了解罪的圣经神学,就从摩西五经到历史书,然后到先知书,再到新约保罗书信,我们看到罪的教义是怎么样在渐进的启示过程中发展的。

如何理解宗派?

圣经学者往往会淡化他的宗派性,因为他会说我就研读圣经原文,在某一段的解读上,不完全彰显他的系统神学。在教会的事工上不能只讲圣经,还要教导系统神学。单纯地去解经,是不能单纯地涵盖所有的教义点的。圣经学者无论如何都会收到他的系统神学的影响。不是说我们的神学被宗派捆绑,而是说我们的神学自然地形成了宗派。比如我们对圣餐的理解,自然地就形成了路德宗和改革宗,路德宗在这一点上是不会赞同改革宗的,那么他们和我们不一样,那我们就是两个不同的宗派了。而不是说,我们先是把我们的神学塑造成和你不一样,而是本身我们的神学解释就是不同的,很自然地我们就划分开了。这个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情,可以说宗派在耶稣基督再来之前是不可避免的。哪怕是那些自己宣称是无宗派、超宗派的教会,他的神学立场,也会和历史上的一些宗派是有相类似的,只不过他不承认而已。所谓的超宗派、福音派的教会,基本上是前千禧年派、时代论的末世论,亚米念的救恩观,浸信会的洗礼观。追根溯源,基本上可以找出他们的信仰是从何而来。超宗派之代表你没有一个认信的传统,你就会随着各样的风气飘来飘去。今天流行什么,你就会跟着飘过去。你没有自己的认信根基。很重要的是,我们对神的认识,不是通过我们自己自下而上认识上帝的,通过我们自己的理性去抓、去找神,而是上帝自己亲自启示他自己。

补发
比利时信经简释 01

今天我们要重新回到我们的比利时信条的学习,那我们的北美改革宗联合会(URCNA)的 章程规定,我们每个主日需要有一个礼拜的时间来学习《三项联合信条》当中的教义。我 们需要单纯不仅是单纯要讲圣经,还要讲信条,为什么呢?因为你如果只是单纯地讲圣 经,圣经一卷书讲的跨度,一卷书涵盖的教义点是有限的,信条会把整本圣经的教义点用 很简短方式容纳在一起。所以,信条的学习和圣经的查经学习是需要相辅相成的。

那我们今天就要开始学习比利时信条。上一次也就是相隔一个月之前。我们讲的是比利时 信条的历史简介。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还记得,比利时信条的作者是谁大家还记得吗?有一 个人叫德布利(Guido de Bres)比利时信条写作的年代是哪一年? 1561 年写作的,那德 布利是哪一年死的?1567 年。他的死正是因为他写作了这本信条,所以他殉道而死。所 以我的建议就是,如果你有机会的话,很快速的去把整个信条从头到尾读一遍。你不需要 去特别的仔细的去研究这个用词或者是怎么样的,你能读一遍给一个整体的感受。如果你 读过了比利时信条以后,我相信你会有一个感受就是这个信条,不仅仅是冰冷的头脑上的 知识,而是他是在用他的生命,一种热忱在传扬他所信的内容。

今天教会会有一种错误的二分法,就是把教义和生命对立起来。“你们是讲教义的,我们 是讲实践的。”不是的!教义是和我们的生命是息息相关,你必须要有对神正确的认识, 才能够真正的对祂的敬拜,才能够真正的跟随祂这样的生活。

今天我们要来看《比利时信条》的第一条,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第一条:“我们都心里相 信、口里承认、只有一位独一单纯的灵,我们称祂为上帝,他永恒、不可透知、眼不可 见、永不改变、无限全能、完全智慧、公义、良善是一切美善的源头。”

这第一条是非常非常非常的重要,如果我们要对基督教的教义有任何的认识的话,这是我 们的起点。在我们谈其他的救恩论、教会论、基督徒生活实践、辅导等等,在我们谈这一 切所有的事情之前,我们必须先要搞清楚我们敬拜的上帝是谁,他的属性是什么。所以, 这个是比利时信条的起点,对独一上帝的宣告和对祂的承认。

当我们思考上帝的时候,我们需要首先明白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分,这个区分在神学上被称 The Archetypal / Ectypal Distinction,翻译成中文叫做,原本和摹本或副本之间的区分 或区别。那这个概念是从哪里来的呢?很简单,从《创世纪》来的,起初上帝创造天地, 然后祂照着祂的形像样式造人。上帝是这个形象的原本,然后祂所造的人是祂的形象的副 本。那也就是说,在上帝和受造物之间有一个区别:受造物不是原本,我们不是神,神也 不是我们。这个大家听起来感觉很简单,很容易理解,那这个区别是一个本质性的区别, Qualitative difference),不是说上帝比人无限的大,而是说上帝与人本质有一个区别,

那我们怎么样去认识神?怎么样知道有这样的神?那这个就涉及到了这三个概念,是我们 对神的认识的三个不同的理解。首先第一种,神和人之间的区别(The Creator / Creature
Distinction)。如果可以画的这样的一个画,这个是上帝创造主,这个是受造界,在上帝 和受造界之间有一个本质的区别。这个不是康德的(Kant on Phenomena and Noumena 现象与本体)的区别,这个的区别是我们和上帝有一个本质的区别。那我们怎么才能跨过 这个区别?我们怎么才能够认识神?

第二种方式,人们认为说,我们可以认识神,就像神认识祂自己一样,这种被称为,单义 Univocal)。我们对神的认识,和神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是一样的。这个在中文翻译成“单 义”。什么是单义呢?比方说,你知道 1+1=2,和神知道到 1+1=2 是一样的。这种知识论 叫做理性主义(Rationalism),你认为你的理性对知识的认知和上帝对知识的认知是一样 的,你的理性是绝对的。这种不是传统的基督教的理解。

第三种方式,叫作多义/歧义(Equivocal),翻译成多义,或者更好一点叫歧义。当你说 1+1=2 的时候,在上帝来看 1+1 可以等于 4,就是没有对应性,没有任何的对应性,你不 可能知道神,你没有任何对祂的认知,你对神的认识都是错的,都是跟真实的是不一样 的,那这种认知往往叫不可知论(Agnosticism)。不可知论的认知是,你怎么知道?你永 远不知道真实什么样。或者这是极端的怀疑主义(Skepticism),极端的怀疑主义永远在 质疑,但是永远没有结论。

传统基督教对于上帝创造主跟受造物之间的连接,是这种类比式的连接(analogical)。 我们对神的认识,和神对自己的认识是相似的,但是不是对等的,也不是完全没有任何关 系的。如果 Univocal 可以被说成是“一等于一”的话,那 Equivocal 就是“一等于随便任何一 个东西”。但是,类比的话就是“我们的一和上帝的一是相似的”。我们对一的认识和上帝 对一的认识是相似的。

上帝按照祂的形象样式造人、在知识论上的一个延伸。从本体论上来讲,我们的本体、我 们的存有,是上帝存有的影子、副本。同样我们的知识,是上帝的知识的副本。这个听起 来有点跟《海德堡要理问答》有一点不一样了,对不对?《海德堡要理问答》的第一问是 什么?“你唯一的安慰是什么”,对吗?《比利时信条》第一问上来就是,“创造主与一个 被造物之间的区别”一下就不一样了,这个非常重要。

这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接下来你对神学使用的语言和你做的方法都取决于这个。比如你在 读经的时候,你读到圣经说,“上帝后悔造人在地上”,你怎么解释?如果你对于知识论、 如果你对知识和神的知识看法是单义(univocal)的话,那你就说,“好了上帝写下来他后 悔,就是我理解的就是上帝真的后悔。”上帝就是祂反悔了,祂没有永恒的预旨,祂就是 随着受造物历史发展,祂真的后悔了。如果我的理解就是单义的,那上帝就失去了主权, 就没有控制个世界的能力,上帝真的后悔了。但是,如果你有一个类比性的知识论在支撑 着你的神学和你解经的时候,你就知道不是的。上帝永恒的预旨是知道这件事情会发生, 但是上帝启示祂自己是以类似我们能够认知的方式来启示祂自己。祂告诉我们,祂对于这 件事情的反应是有多么不喜悦这件事,以至于用我们能够理解的后悔来表达他的情绪。这
是用类比的方式。也不是说是歧义,也不是说上帝说他后悔了,也许祂很开心,背后有一 个隐藏的笑脸哈哈看你们;不是这个意思,上帝真的后悔。

我们的类比的知识论,可以帮助我们在解释圣经,圣经当中很多这些地方的时候,会有很 大的帮助,我们接下来研究神学了一个基础,那接下来你会慢慢体会到,这个创造主和受 造物之间的本质区别的重要性(The Creator / Creature Distinction)。所以圣经里面的耶 和华上帝,启示祂自己说,“有谁像我呢?你拿什么可以跟我相比?”没有一个人可以和以 色列的神相比。这种创造主-受造物之间的关系和区别,一定要印在我们的脑子里面。我 们的神不能用任何受造物来比,包括比如说,我们在讨论三位一体的教义的时候,你会听 到很多人用各种各样的比喻和方式想要去解释三位一体。比如有人说,三位一体不是 1+1+1=1,三位一体是 1×1×1=1,但是你要知道他这是在做什么:他不是在说 1×1×1 等于 1 就是三位一体,如果你这样以为的话你就跑到单义理解里了,他用一种类比的方式、想 要去告诉你,上帝不是三个神而是一个神,但这并不是说三位一体是乘法,这个我们一定 要非常的谨慎。

当我们提到上帝的时候,《比利时信条》直接第一句话说的是:“只有一位独一单纯的 灵,我们称祂为上帝。”这里就涉及到了这三个词:singlesimplespirit,这三个以 s 头的字来定义上帝,来定义祂的存有。上帝的本质超过我们理性所能理解的。你不能够把 上帝的本质装到你的脑袋里,你的头脑是没有办法囊括上帝的本质的。所以我们在思考上 帝的时候,我们虽然用这些词,但是我们必须要非常的谨慎,就是我们一直在用类比的语 言,在试图去探知超过我们理解能力的那位存有。

这三个词有一些含义上的区别:

首先,single 指的是什么?single 指的是一、一个、单个的。所以它的反义词是什么?是 “多”,many。我们不是信多位神,我们信的是一个神,是 single Godsingular,就一个。 这是从数字的角度来讲,从 numerical 角度来讲,numerically speakingonly one。从数的 角度上来讲,是“一”。这个中文的翻译对应的是“独一”。

然后,接下来还有另外一个词,simple。这个词很有意思,而且很难理解。这里中文我把 它翻译成“单纯”,当然有的地方翻译成“纯一”,还有别的翻译。但是我之所以把它翻译成 “单纯”,是因为我想更直白的把这个词翻译出来,然后再给它赋予一个神学定义。也就是 说,你说单纯,大家都知道单纯是什么意思,但是单纯这个词的神学定义是什么呢?因为 simple 在英文里也是一个很普遍的词,但是在神学里这个词有一个新的定义。God is simple,是什么意思呢?上帝很傻,很天真,很单纯?不是。这个 simple 所说的单纯指的 是,上帝不是复合体,上帝没有部分,上帝没有一个一个组装的部分来组成一个上帝。

Simplicity,这个概念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这也是你能够看出来为什么上帝是 上帝,祂和受造物之间的本质区别。所有的受造物都是组成的。人有胳膊有腿有脑袋有眼 睛有鼻子,你断了胳膊,这个部分没有了,你还是不是你?你还是你,你的本质没有变,
你还是你。上帝是没有部分的,那没有部分的意思,指的是什么呢?如果你是以部分组成 的,那么部分先存于整体,部分的存在决定了整体的存在。但是如果上帝是没有部分的 话,那么上帝就是自存永存的,上帝就是自己,这里的“一”,就是指的是祂是饱满的 fullness),上帝是充满万有的,是什么意思呢?祂是完整的,祂是 fullness,祂是完整 的上帝,祂没有部分。上帝不取决于部分的存在,才决定祂自己的存在。

我们刚才提到的是物理性的部分和整体的关系,那我们再往前推一步,在逻辑性上的部分 和整体的关系依旧是这样。任何一个受造物,比如天使,天使是灵,天使也没有身体的部 分,但是天使存在也是复合的。当然有的经院主义神学家会反对这一点,但我个人在这方 面会说受造物(灵性的受造物)也是复合体,是什么的复合体呢?是他的存有的 Potentiality 和他的存有的 Actuality 的复合体。这是什么意思?就是他存有的可能性,和 他存有的实际发生的、存有的动作进行复合,也就是这个是天使和上帝本质的区别。虽然 天使和上帝一样没有身体,但是天使是偶存的,就是说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是上帝权 能的命令创造他,他才存在的;但是上帝的存在是必然的,上帝必须存在。天使的存在虽 然没有物理性的组成部分,但是他有从逻辑性上的组成的存在。这个是和托马斯·阿奎那 Thomas Aquina)学的。人也是这样:一切的受造物都是偶存的,偶存的就是存在的可 能性和存在的实际性对应。你说你信上帝,和你信一个独角兽(unicorn)有什么区别? 有区别,上帝的存在和独角兽的存在有区别,区别在于独角兽的存在只有存在的可能性 potentiality),你能想象出来,但是没有实际性(actuality),没有实际存在。但上帝 的单纯性就把这个也打消了,上帝必须存在,存在的本质就是上帝的本质。这个稍微有点 philosophize 的感觉。

接下来,我们唯一能够描述上帝的一个最接近祂的存有的状态的描写的词就是 “灵” spirit),上帝是一个灵。这是圣经给我们的启示中最接近祂、描写祂的存在本质的 词。但是我们还是要回来,我们需要承认,我们对祂的认识还是以类比性的方式去试图描 述那个超过我们所能理解的一个概念,并不是说所有的灵都是上帝,而是说上帝的本质存 有不是物质性的存在。那祂是什么呢?是灵性的存在。

这个是简单的谈了一下原本和副本之间的差别,然后我们简单看了三个来试图描写我们独 一上帝的本质的词。那我们对上帝的认知,我们无法像上帝知道祂自己那样,知道祂自 己。我们研究神学,并不是说我们知道上帝的本质。受造物没有办法知道上帝的本质,我 们只能知道上帝的启示。当祂显明祂自己给我们的时候,我们能知道祂以受造物可以接受 的方式显明祂自己的时候,我们可以透过祂的启示认识祂。

上帝的一性、独一性、单纯性,就带来了另外一层的概念,就是上帝的自存性。刚才我也 提到了,上帝的单纯性,暗示了上帝的丰满、无限,那也暗示了祂的自存,祂的存在不依 靠其他任何的东西。这个是本体论上的,在我们谈论上帝的存有时时是这样的。同样的, 上帝的自存性也可以应用在上帝的旨意上,也就是上帝的旨意是自存的,上帝的旨意是不 因着受造物的改变而改变。这个自存,我们在神学上用这个词 Aseity,这是上帝的自足、 自有永有,祂不需要倚靠其他的人,祂本身是一切美善的源头,祂的存有包括祂的行事,
一切的计划,祂是不需要倚靠任何其他的受造物而存在。祂的这种自存性,另一个延伸就 是祂的永恒性、祂的旨意的永恒、祂的存有的永恒。这个永恒并不是指无限长,而是指的 是非时间性的,祂超越时间。而我们都是时间性的存有,所以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理性, 我们一切的计划决定等等,都是有条件的(conditionalized),因为前一秒发生的事情决 定了后一秒发生的事情。但上帝是永恒的,祂是非时间性的存有,祂自己不需要靠自己以 外的其他的东西来决定祂的动作,祂的自存性和祂的永存性说的一样的事情。

这样就带出了另外一层概念,这是上帝的一性(简称为一性),这是上帝的自存性,接下 来就涉及到上帝的不变性。所以你看,这里提到了上帝的永恒,上帝的不可透知、眼不可 见永不改变。祂的不变,有两个词可以来形容:一个叫做 immutability,这是指的上帝是 不会被推动的,上帝是不会改变的;另外一个词叫 impassibility,有的时候被翻译成上帝 的无情感、无感、不动情,有不一样的翻译,但是都是这个字。你需要知道一点它的词 根,immutability 的词根是 move 这个词,“动、被推动”这样一个动作,上帝是不能够被推 动的。你没有办法用任何东西摇动上帝的手,上帝是不能被推动的,是不能被摇动的,因 为祂是永恒不变的,祂的自存、一性决定了祂是不变的。这个比较好理解一点,就是上帝 背后没有任何东西在推动祂做什么事情,上帝永远是主动的。那这个不动情,或者上帝的 无感、没有情感,这个词,翻译的不是特别准,这个词的词根是拉丁文 passiopassio 的是苦难的意思,你还记得耶稣受难是 the Passion of Jesus,所以它指的并不是激情或者 情感,它指的是被动的遭受一个东西,这是被动的(passive)的意思。那么 impassive 的就是上帝不是被动的,和前面讲的是一个事情,上帝是非被动的,上帝永远是主动的。

任何受造物历史上发生的事情,都是上帝主动产生的。上帝不是消极地承受一个以自发产 生的一个东西,上帝永远是主动的。这些概念都是一环套一环的。你能够从上帝的单纯性 联系到上帝的自存,从上帝的自存联系到永恒,从上帝的永恒联系到上帝的不变。上帝的 无改戓非被动的,非被动比较好一点。所以这一切的东西,我们用这些词来描述上帝,这 些叫做什么?这些叫做上帝的属性。

这时候我们就需回到这里来,当我们用这些词描述上帝的时候,并不是说回到这个单纯 性,并不是说,上帝拥有这样不同的属性,好像你可以从其中的一个属性当中可以拿掉, 上帝还是上帝。对吧?因为上帝太爱这个世界了,上帝把他的主权暂时的放下,这是不可 以的!也是不可能的!上帝的属性因为单纯性的缘故,上帝不是由这些不同的属性加在一 起构成的。那我们为什么会用不同形容词来形容他呢?是因为什么?是因为类比。也就是 上帝的所有属性就是他的本质,而我们人类理性没有办法想像那样一个包容属性,但同时 又那么单纯的存有。所以,我们的理性只能按照部分来思考,我们的理性一下子装不了那 多东西,装不了上帝进来,装不了上帝的本质进来,所以我们必须把他的属性按照他的属 性、按照我们理性把他当作一个部分、一个部分……但上帝不是由部分组成的。所以,上 帝若放弃他的自存性或他的主权,你就等于让上帝自杀。他不可以放弃他的主权,因为他 主权的属性就是他的本质。想像一下,放弃他主权的上帝,他就不再是上帝了,一个放弃 掉他的不变性的上帝,他就不再是上帝了。

所以,因为这个单纯性的缘故,所以上帝的属性就等于他的本质(essence)。我们在这 里用的是“复数"看到了么?我们是运用类比的语言,因为上帝他是一,所以他没有这些不 同的属性。上帝本身就只有他自己,只不过我们用类比的理性去描述他,我们才把他打 散。包括我们对上帝的预旨的理解也是一样的,上帝只有一个预旨,上帝的预旨就是他 自己的本质,但我们去理解、去用理性思考他,把他打散、打散成不同的预旨:创造的预 旨、堕落的预旨、审判的预旨、预定的预旨、等等。但实际上上帝的本身就是他的预旨。 上帝说的话就是他的预旨。你能想像上帝的旨意就是他自己,这一切的属性,

我刚谈到,这一切的属性,我们有没有?我们是不是一个单纯的存有?我们都是由部分组 成的,所以我们不是单纯的,我们是一个人(single),只有我一个,我们不是属灵的存 有,我们不是自存的,我们不是来倚靠其他的东西,我们不是永恒的,我们不是自存的也 不是不变的,我们也不是非被动的,所以,除了这个 spiritual 之外,严格意义上讲,这些 所有都被归于上帝不可传递的属性(incommunicable attributes),这些是不可以传递的, 因为这是上帝的本质,他要是传递给别人的话,别人就成上帝了,他就不是上帝了。

只有上帝是单纯的,只有上帝是自存的,只有上帝是永恒的,只有上帝是不变的,只有上 帝是非被动,这是上帝不可传递的属性,但是上帝还有可传递的属性。什么是上帝可传递 的属性呢?上帝可传递的属性(communicable attributes),就是你们接下来看到的,上 帝的权能、上帝的能力、上帝的智慧、上帝的公义、上帝的良善等等,这些是上帝可以传 递的属性。

上帝的能力,我们称我们的上帝是权能的上帝,对吧?能力这个词,相当于他的主权。他 有权力做什么。而当我们谈到能力的时候(might),就等于在谈上帝的主权 sovereignty),上帝的主权等于在谈上帝的自由。上帝有能力的时侯,就等于在谈他的 自由。那我刚刚谈到这是上帝可传递的属性,也就是你有没有能力做一些事情,有,对不 对?我们有力量可以搬起一个椅子,我们智慧的力量,我们情绪的力量等等。我们有没有 自由?有。要确定我们是有自由的。我们有没有主权?d 有。我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饿 定权力范围,是我们的。所以,这些是可传递的。

那这是个结合类比,就解决一个教会很久的问题:上帝的主权跟人的自由问题。其实你如 果是想明白了,主权与自由说的是一个事的时候。你把这个问题换一种问法:上帝的主权 和人的自由的关系,你就明白了。因为往往你所纠结的问题就在于:这是一个事情产生的 一个背后推动因。有人说,上帝有主权,人有自由。如果我们用单义(univocal)的方式 说,“上帝的主权与人的自由是一样的自由”的时候,我们就是在说,这件事情比如说:这 是个饼,上帝的主权占了百分之五十的推动因,然后我的自由占了百分之五十推动因。这 是什么?上帝跟人合作,对吧?你发现这问题出在哪了?问题不是说到底谁更有主权的问 题,问题出在他们用单义(univocal)的来考虑这个问题。这块饼,你拿走多少,剩下多 少给我,但是如果我们用类比的方式(analogical),并且你明白上帝的主权就是他的自 由,你就会发现,上帝有百分之百的自由,去做任何的事。同时,人也有百分之百的自 由,你能明白么?也就是说,不是说这一张饼、然后你跟上帝分那样的话,如果这样,你
就把创造主跟受造物之间的区别压平了,你就变成单义(univocal)的理解,而是上帝有 上帝的那张饼。

这是上帝的那张饼,上帝完全有百分之百的自由,来决定他要做什么。正是因为上帝是自 由的,而我们是按照他的形像样式造的人,所以我们也有自由,但你的自由是受造物的自 由,并不是创造主的自由。上帝有创造主的自由,他有百分之百的自由,百分之百的主 权,而你有受造物百分百的自由。

今天决定穿黄色衣服或绿色衣服,戴红色领带还是绿色领带,你有百分百的自由。上帝没 有挟迫你,没有把这个饼从你这掰开拿走一块。但是你是作为受造物,但与此同时,上帝 有百分之百的自由,预定你今天穿什么衣服,那是上帝的自由,你干涉不了他的自由,但 他的预定决定了你在受造界当中所发生的事情。上帝预定跟人的实际的历史运作是没有任 何冲突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正是因为上帝是自由的,所以今天以他形像样式造 的人才有自由,才能够做选择做一些亊情。

你偏向这两边的任何一边都会有错,也就是如果你强调,比如亚米念派,他们强调人有自 由去做这个事情,以致于否定了上帝的主权,那是错误的。同样反过来,有一些加尔文主 义者,或者自称是加尔文主义者,他们说:“因为上帝有绝对的主权,所以你就没有自 由”。他们形容人就像一部机器一样。不是的,我们不是机器。你有作为受造物 100%的自 由,都是你的,但那是受造物的自由,你干涉不了上帝的自由和主权。你怎么能够干涉上 帝的主权呢?你怎么能够把上帝的主权、上帝的自由从他手里夺去呢?你是受造物,你的 呼吸,每一秒的存有,都倚靠在他的身上。是上帝决定你的存有,你的存在。你怎么能够 说,“我用我的自由抵挡上帝的主权。”你不可能抵挡上帝的主权。就算是你在以为自己在 抵挡上帝主权的时候,你以为的这个抵挡,也是上帝的主权所预定的。所以,这是两个不 同的维度。

那接下来,他还有一些属性。我们看到他是完全的智慧,完全的公义、良善。那这涉及到 公义和良善这两个概念,从公义引申到圣洁的概念,而良善的概念与他的慈爱和怜悯是相 关的。从公义的概念引申出来的另外的一些概念,比如说上帝的愤怒和上帝的嫉妒。这是 两个大的分支:一个是上帝的公义,一个是上帝的良善。从公义概念引申出来有圣洁的概 念、有上帝的愤怒的概念、有上帝的嫉妒的概念,这些都是源自于上帝的公义。然后,上 帝的良善就包括上帝的慈爱、上帝的怜悯。(如下图所示)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会说:“怎么去平衡上帝的慈爱和上帝的公义?”你 不需要去平衡。因为上帝的公义和上帝的慈爱,都源自于上帝的自存。上帝之所以是公义 的,是因为他的本性,是因为他是自存永存的。上帝的公义是不容妥协的,你不可能想象 一个不公义的上帝,这是矛盾的两个词,不存在不公义的上帝。而上帝的良善也是源自于 上帝的自存、上帝的自足(Aseity of God)。他是自足的,不需要依靠任何人,所以他才 可以把许多的礼物赐给其他人,所以他才是厚赐百物给我们的神,原因就在于它本身是不 缺乏的、充足的。

上帝的慈爱和上帝的怜悯必须与上帝的主权和自由相连接。也就是说上帝的良善(包括慈 爱和怜悯)必须是他自由的选择,才满足于“他是良善的”定义。如果一个人不得不良善、 不得不怜悯,那怜悯的定义已经被破坏了。只有他出于自由的、主动的怜悯,才是真正的 怜悯。只有他本来可以不这样做,但是他愿意这样做的时候,才是怜悯。如果你说,上帝 不得不怜悯你,必须要怜悯你,那此时,怜悯就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

公义的定义则是相反的,公义的定义是:上帝必须要这样,不得不这样。如果不这样就不 行,这叫公义,但是良善是与他的自由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不能说上帝有自由就可以不公 义,这是不可以的。但是上帝有自由可以不施他的慈爱,这是可以的。也就是说,当上帝 不向某一个人施行他的怜悯,并不影响上帝本身是慈爱的。但若上帝不施行公义,上帝本 身的属性就受到了破坏,他就不再是上帝了。这公义是必须的,而慈爱是由自由彰显的。

这是《比利时信条》第一条短短几个字的含义。我只是简单地介绍了这些概念,你要看到 《比利时信条》和《海德堡要理问答》是完全不同的文件,它们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比 利时信条》的作用是严格定义教会的信仰到底是什么,而《要理问答》真的是教导小孩子 们基要的信仰。《海德堡要理问答》里面就是《使徒信经》、主祷文、十诫,没有涉及神
上帝的属性
公义
圣洁
愤怒
嫉妒
良善
慈爱
怜悯
的本质、神的属性这些神学概念。所以你们看到两个文件之间不同的神学深度和应用程 度。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你知道这些对你有什么用?你刚才听了这么一大段,你想到了上帝的 独一性、上帝的单纯性、上帝的自存、上帝的不变……这些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帮助?你们 觉得自己了解了这些之后,会对你们有什么帮助?要知道万事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万事必 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罗马书 8:28)。如果你的上帝是这样一位上帝——是这 样一位充满万有的上帝,是这样一位不需要依靠任何人,他是绝对的自存、绝对的权威、 绝对的完全永恒,他自己主宰着一切。上帝就是那位向摩西说:“我是自有永有的” (出埃 及记 3:14a) 。那么,人算什么,我的仇敌算什么,他是我的山寨,是我的避难所,是我 的磐石。那追杀我的,他们都像犬类,都会下到坑里面去。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信念,怎 么会有这么大的信心,是因为他知道他的神是谁。正确的认识神,会在苦难的时候带给我 们安慰。在苦难的时候,你不需要想,“哎呀,反正一切都会变好的,反正怎么着一切都 会变好的。”不是的,苦难有时候不会变的更好,可能会变得越来越糟。在这个时候,你 怎么默想上帝?我的上帝是这样一位上帝,最终哪怕我在地上的性命结束的时候,我要与 他同在——那个永恒的福乐是他为我预备的。不仅是在苦难中带给我们安慰,也让我们在 平常的时候,以真正谦卑的态度来到上帝面前。今天很多人来到上帝面前,是顶着犄角、 仰着脖,这样过来跟上帝说话的。当你真正知道,这位上帝是这样一位上帝的时候,你来 到他面前,就会真正的谦卑,承认他的属性。

我们今天有的时候祷告有点太着急,上来就说:“上帝,求你怎么怎么样。”可以在你们的 祷告中试着去承认上帝的属性:“主,你是那位永恒的,你是那位自存永存的,你是那位 永远不变的,你是那位永远主动在这个受造界、在这个历史中,独行其是的上帝。”你试 着先去承认上帝的属性。“你是那位真正公义、真正圣洁,你是那位为你自己大发热心, 你是那位忌邪的神。你是那位有自由向我们施慈爱的神。”你试着承认上帝就是这样,然 后你再去做你自己的祷告,这时候你可以看一下,就会不一样。你的思想已经离开这个世 界,离开你自己心里最挂念的事情,而抬升到上帝那里。然后你从上帝那儿回来,再看你 心里最愁烦的事情,可能突然一下就化解了,可能这个事情就不算什么事情了。 这是接下来我们做其他神学问题的一个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