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劉素欣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劉素欣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1-07-06

 
基督徒如何面對苦難
作者:劉素欣
https://globalandcontextual.org/zh/special-topics/54-suffering/337-2014-01-24-05-48-45?fbclid=IwAR0U1pu-6m44j1vpES3eYGjLA1Xg1uMlsabYEUglO8T6Qfq0sWU0hjBWwFw
 
1. 引言
 
苦難是人類共同的疑惑和困擾,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很多時候苦難之所以令人痛苦是因為其無法理解。[1]傳統智慧以因果論作苦難的解釋,然而在現實中,受苦的原因是多元的。本文有部份段落會涉及討論苦難的成因,然而文章的焦點不是去解釋其成因,而是試 從聖經和神學的苦難主題上,探討基督徒如何面對現今的苦難。
 
2. 苦難的定義
 
苦難一詞,字面上解釋為「困苦與災難」。[2]在聖經中,舊約希伯來文的用詞,苦難有不同涵意,如:基本的意義是「痛苦」或「疼痛」(ke'ev),指身體和心靈的苦楚;另一個普遍的用詞是苦難 ('amal)指患難和災害。[3]而在新約希臘文用詞中,主要是「苦楚」(Pathema) 指情緒上的憂苦,另一個用詞是患難(thlixis),指環境中的艱國苦難。[4]
 
2.1 其他宗教的苦難觀
 
印度教認為生命本身就是苦難,認為是因果輪迴的過程,佛教則以靜修德來解決苦難。[5]天主教認為苦難是得贖的方法,將苦難作為修行功德,為自己找尋苦難來折磨自己,達至成聖的途徑。[6]
 
2.2 基督教的苦難觀
 
基督教著眼於背負,以恩典擁抱苦難;[7]宏觀而言,苦難是人類背棄神之後的結果[8],人在罪的影響下,出現了不同層面的失和,包括:人與地、人與人和人與自己,產生了不同類型的苦難。[9]無罪的耶穌主動來到世上受苦,透過十架作人的救贖。同時基督徒在苦難中可經歷了上帝的愛與恩典,最終與基督一同得勝。[10]
 
有學者認為「苦難神學」是一種經驗神學,因為受苦的經驗給予人不同的感受。」[11]苦難確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然而在不同場景中其目的和影響是多元的。[12]
 
2.3 苦難 - 不同層面的失去
 
人類墮落後,整個宇宙的秩序變得紊亂,[13]苦難以「失去」的形式出現,苦難可以單獨出現於不同層面,亦可以是互相牽連的;如物質上財物和健康的失去可引發內心的負面情緒,形成心靈上喜樂和平安的失去。當人嘗試解釋苦難的時候,發現在傳統智慧與自身經驗不相符,產生頭腦認知上的失行;[14]人在苦難中找不到答案時,對生命的價值產生懷疑,失去生存意義。[15]苦難是不同層面的失去,當中包括;物質、心靈、頭腦認知、生存意義,還有關係上的失去。
 
3. 現今處境的苦難
 
自啟蒙運動後,隨現代批判和科學主義的導向下,人類漸漸將自我定位成現存世界的主人和護佑行動的工程師,取代了本屬上帝的位份。[16]人以絕對主體的角色支配世界,誇讚自我的同時,將上帝的真實看為虛謊。[17]自我中心主義使人將自己定為絕對主體,[18]在世俗化的發展下,人不單排拒上帝,也失去愛和靈性,發展出自我的孤立,加劇了與人與神關係上的失和。[19]資本主義將人約化成功能,多元主義和相對主義將人的意識淹沒了;[20]人被標準化成為群眾,生命空洞枯乾。[21]總體而言,人在現今處境中除要面對上文引述在身體、物質和心靈上的苦,同時更面對著,關係疏離和人本的失去。
 
作為末世的基督徒群體,要向世人宣告基督救贖大能,從而改變人的扭曲了的生命型態,[22]不免要承受與世界對立所帶來的苦難。同時也要常常儆醒,免得跟隨世界而行,陷入關係疏離和人本的失去。
 
3.1 人的回應
 
哲學家尼采提倡人要自己承擔自己的命運,包括苦難的命運。[23]現代心理學看苦難為一個問題,要設法克服。[24]因此,面對苦難有人選擇壓抑希望,變得憤世嫉俗;有人則抑制痛苦,甘作無知的空想家。[25]斯多亞的思想認為痛苦是不必注意的,人有自制情緒的能力,可解除對苦難的感應。[26]有人透過積極思想,以積極肯定正面看一切為好,作自我陶醉的克服。[27]成功神學建基於上帝的美善,只有成功,沒有失敗,人有肯定的信心,凡事都能透過祈禱得著。[28]敬虔派則只求心靈平安,將苦難定義為只限於此世的身體,並加以否認。[29]然而,人真的可靠「人的方法」解決苦難嗎?以下將探討聖經和神學上有關苦難這個主題。
 
4. 聖經的苦難主題
 
以色列民族是在列國萬民中受苦最深的一個民族,[30]在聖經中記錄了不少有關苦難的歷史,和受苦者的經歷。
 
4.1 人的回應
 
聖經記敘了不同人在苦難中的選擇:有人選擇以消極回應,活在自憐當中或選擇離棄神,如:以色列民、掃羅……等;有人則選擇以積極回應,在難苦中仰望神,盼望更美好的明天 ,如:大衛、眾使徒……等。
 
4.2 三一神的參與
 
聖經記錄的歷史不少是與苦難有關的,然而神在歷史中一直是活躍的。在舊約中,不難發現耶和華一直以應許帶領以色列人走過苦難,祂為他們作保護,作安慰,作拯救。在舊約中,基督為苦難中的人作了救贖(53:4-5),聖靈則作了門徒的保惠師(約14: 16-17),從開始到末後,三一神一直參與在歷史中包括苦難的時刻。
 
4.3 苦難的意義和得著
 
討論基督徒如何面對苦難,不能不探討苦難的意義,在聖經中苦難的意義是多元的 ,同時可帶來不同的得著。
 
4.3.1 罪的結果,回轉,淨化生命 (例子:以色列民)
 
聖經中許多苦難是從罪而來的,苦難讓人自然地在其中反省生命,有淨化生命的作用。[31]舊約申命記論述上帝公義的報應,指明上帝賞善罰惡的原質。在舊約時代,個人的命運是連於群體的,因此當以色列人犯罪,苦難就以災禍形式臨到整個民族(20:5)[32]在苦難中,以色列民所盼望得著的是一個更穩妥的生活。[33]上帝應許人在苦難中若悔改和回轉,苦難就會得到解決。「這稱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禱告、尋求我的面、轉離他們的惡行.我必從天上垂聽、赦免他們的罪醫治他們的地。」(歷下7:14)
 
4.3.2 經歷神,信心和靈性提升 (例子:約伯)
 
約伯記透過一個義人受苦的經歷,對傳統智慧中的因果論作出反思,然而受苦的原因最終沒有說明,帶出苦難的多元性[34]。約伯經歷了多重的失去,當中令他最痛的,是失去過往對神的認知和與神的關係,[35]在絕望中,他最大的需求是神的同在。[36] 在約伯身上,看到苦難中神仍然管治,[37]神的臨在讓約伯看見宇宙的秩序和設計,幫助約伯擴大了視野[38],不再自我中心的只看見苦難[39]。約伯從理性思考進入屬靈的境地,[40]終能放下自我原則,從爭辯轉為以信心回應。[41][42]自我形象重新定位,能平衡地看苦難[43];亦因明白自我能力的有限而學會謙卑信靠[44],靈性得到提升,超越他在繁盛時的宗教情操。[45] 新約聖經作者雅各更以約伯為例,說明人通過苦難學會喜樂。[46]
 
4.3.3 管教,生命提升(例子:雅各)
 
一些時候苦難是帶有教育性的,無疑「經過苦難,許多人會脫胎換骨,能堅強起來。」[47]雅各是當中的一個例證,雅各的名字是抓住的意思(25:26),名字說明了他的天然性格,他傾向要抓住一切的福份,抓住人也要抓住上帝,[48]年輕的雅各曾以手段取得長子名份(25:29-34)。在雅各生命裡,苦難佔了很大的比重,上帝容讓苦難作管教,讓雅各生命提升,[49]也學會了順服,成長後的他在苦難中仍高舉主的名(35:18),更被上帝賜福和改名為以色列(35:10)
 
4.3.4 替代,救贖(例子:基督)
 
苦難在救贖的工作上是必須的,[50]道成肉身的基督來到世上經歷苦難為要替代人受刑罰,讓人得著救恩、得平安和得醫治(53:4-5)。「按著律法、凡物差不多都是用血潔淨的、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9:22) 血代表生命,不但是替罪,也在於獻上。[51]基督是逾越節的羔羊,贖罪的祭品(10:11)。然而祂是甘心樂意的順服父的旨意 (22:42),祂不是被殺害殉道,而是準備自己承受十架的苦楚。[52]「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16:30) 基督在十架上受苦的時候,亦是得著榮耀的時候。[53]
 
4.3.5 為義,見證榮耀(例子:門徒)
 
「你們蒙召原是為此,因為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你們跟隨他的腳蹤行。」(彼前2:21) 基督開始了受苦的職事,門徒要效發基督,受苦是必然的。[54]然而,門徒的生命面對一種矛盾,他們一方面已分享了基督復活的生命,可是他們的生命並未完全的改變,而身處的環境也還沒有改變(8:5-13),要將身體獻上(12:1-2),他們需經而過一個治死的過程(8:13)[55]門徒在地上不但要承受因對抗仇敵以來的苦難(彼前5:8-11),亦要面對作見證以來的逼迫。然而在患難中,門徒可經歷聖靈所賜的平安(帖前1:6)。而且主應許患難不能使祂的愛與門徒分開(8:35),靠著祂的愛,在一切事上已得勝有餘了(8:37)。而且在苦難中,主應許軟弱會化為剛強(林後12:10)。受苦楚愈多,所得的安慰亦愈多,以至可以叫別人得安慰(林後1:5-6)。「你們必須忍耐、使你們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著所應許的。」(10:36)門徒與基督一同受苦,也必與基督一同得榮耀(帖後1:7,12)
 
5. 神學的苦難主題
 
5.1 潘霍華 追隨基督
 
潘霍華認為效發基督受苦是必然的,然而也是值得的,因為背負等如與主相交,而且由此而來的苦其實不算得上是苦,因為當中基督徒可經歷屬靈的喜樂。
 
「基督呼召一個人,祂召他來為祂死。」[56]潘霍華認為重價的恩典是包含基督道成肉身的恩典、十架的恩典,是一份門徒需要付代價的恩典,它能使憂傷的靈和痛悔的心得到赦免。[57]基督之為基督,在於祂的受苦和遭棄絕,門徒之作門徒,在於分擔主的受苦和遭棄絕。[58]受苦即分離,基督以受苦勝了苦難,成就了相交。[59]基督門徒受苦是為基督的原固忍受試探和擔當別人的罪,然而要使苦難離去,基督徒要背起十架與上帝相交。[60]因為對順服的人,軛是容易的。[61]
 
5.2 路易斯 - 痛苦的奧秘
 
路易斯認為痛苦與生俱來,人不是中心,苦難是一種訓練。
 
他在《痛苦的奧秘》中以理性去探討苦難,指出生命離不開苦難,他認為人的歷史主要記錄苦難的,其中加插少許快樂。[62]他認為理性讓人預見苦難,結果承受更多苦難。[63]而人的自由意志亦使人有惡的可能,[64]如果錯誤未經修正和悔改,會不斷生出新的錯誤。[65]然而上帝的善有治療矯正的作用,[66]從上帝而來的苦難在救贖工作上是必須的,苦難本質不是好,然而在苦難中受苦者可順服上帝,旁觀者可發揮憐憫;然而他否定人追求自我折磨式的苦難。[67]
 
路易斯就上帝的全能有以下解釋,全能是有能力去做一切內在有可能的事,[68]現存的宇宙是上帝創造的唯一可能。[69]當人要剔除因自然秩序及自由意志而產生的苦難,等同排除生活本身。[70]人可不是宇宙的中心,人被創造是要成為上帝愛的對象,[71]在地上經歷的一切為要被教導順服上帝,[72]只有人不再攔阻上帝的愛,才會真正的快樂。[73]
 
5.3 莫特曼 –盼望神學、十架神學
 
莫特曼認為最深層的苦難就是被上帝遺棄,使人失去生命。然而,基督成了我們的希望,上帝的愛與受苦者在一起。
 
「死亡的痛苦不僅在於失去生命,而且在於失去上帝,亦即上帝的遺棄……使人離開應許,並使人無法讚美。可以使人與能夠讚美的生命和被讚美的生命分開的……包括疾病、流離和困境」[74]莫特曼在盼望神學中指出上帝在歷史中是積極活躍的,而且其在苦難中的盼望是針對整個被死亡所威脅的世界。[75]信實的上帝在歷史中將自己認同並啟示為同一位,[76]應許的盼望不是在經驗中出現,而是要述說即將到來的現實。[77]在前瞻的盼望中,人可超越當下的界限。[78]
 
莫特曼以基督十架來討論苦難,[79]基督不僅是受苦中的安慰,也是上帝的應許對受苦的抗議。[80]被棄的苦難要由愛的苦難來克服,基督通過在十架上被上帝遺棄,把上帝帶給那些離棄上帝的人。[81]十架與復活代表兩極,就是死亡與生命,上帝的消失與同在,基督的受死將兩極消融,亦將現世與應許的將來連成一線。[82]十架的苦難不單在基督與人的層面上發生,同時在三一神的團契內發生,彰顯了無私的愛。[83]在基督受苦的團契中,受苦透過受苦所克服,並打開了人與上帝團契的途徑。[84]人要進入愛,通過愛體驗無法擺脫的苦難,就進入了上帝的歷史。[85]
 
5.4 愛任紐 神的護佑
 
在護佑論中,「受造物每一天甚至每一刻的存在都被支撐者,就是透過那一位不單是創造主,同時也是受造物的支持者來支撐著。」[86]換個角度來看,即上帝作為創造主,每一天都主動導引及以親身投入受造物的生活中。[87]
 
愛任紐在基督道成肉身紮實的教義下,[88]發展了基督是全人也是全神的觀念,因為基督經歷過人生的每一個階段,整個人類都能因祂的工作而成聖。[89]耶穌要拯救的是既屬物質又屬靈有血有肉的男女。[90]有別於俄利根那抽離此世進入更高領域的回歸式終末論,[91]愛任紐肯定了此世的美善,世界被造乃是上帝護佑的對象,其學說是朝向式的,萬有在上帝的護佑下達至完善。[92]他更以歷史證明基督教信仰的正確,引用聖經說明上帝通過與人一系列的立約,把祂的旨意按人所能接受的程度循序啓示給他們,[93]肯定了上帝關心現世並與人保持親密。[94]
 
6. 基督徒如何面對苦難
 
6.1 以苦難中的得去平行當中的失
 
如上文交代,苦難的原因是多元的,在苦難中人經歷着不同的失去,不同人有不同的態度去處理苦難。然而若能在苦難中看到不同的得著,可更平衡的去看生命中的苦難。
 
苦難若是從罪而來的,可讓人自然地在其中反省生命,淨化生命。[95]苦難若是出於管教,可為人帶來生命提升。苦難若是出於替代(為人受苦),可為人帶來救贖。苦難若是出於效發基督,可讓人見證祂的榮耀。即使受苦的原因未能明白,在苦難中人可經歷神同在,擴大視野,不再自我中心;亦可操練信心,學會謙卑信靠,通過苦難學會喜樂。同時,人在苦難中更可經歷聖靈所賜的平安(帖前1:6),得剛強(林後12:10);得安慰以至可以叫別人得安慰(林後1:5-6);經歷主的愛,並靠著祂的愛在一切事上得勝 (8:37),最終與基督一同得榮耀(帖後1:7,12)
 
6.2 以信心回應:信心與理性
 
約伯的經歷肯定了信心在苦難課題上的重要性,約伯從理性思考進入屬靈的境地,接納苦難的奧秘,[96]終能放下自我原則,從爭辯轉為以信心回應,[97] 無疑純粹以人的理性思維會限制了對上帝的認識。[98]路易斯也指出理性讓人預見苦難,以至承受更多苦難,[99]驟看似是否定理性,然而他在《痛苦的奧秘》中的進路其實是以理性去探討苦難。有學者認為理性可增強信心,理性不能產生信心,卻能保守信心;上帝吩咐人要盡心盡意愛祂,當中的意就是理智了。[100]因此,不求悟性了解的表面信心,只是盲目的接受。[101]上帝賜的理性能讓人領悟真理,[102]然而在認識上帝的過程中,人要以信心主觀地信靠上帝,[103]放下以理性言說表達一切的傲慢,等侯上帝的主動啟示。[104]
 
由此看來,信心與理性在苦難的課題上是可以並行發展的,蒙上帝悅納的約伯在苦難中沒有虛假認信,表現出純正的信心可成一榜樣。
 
6.3 放下自我,仰望十架,經歷神同在
 
現今社會自我中心主義使人將自己定為絕對主體,[105]將上帝的真實看為虛謊。[106] 路易斯指出人可不是宇宙的中心,唯有上帝才是宇宙的中心;人被創造是要成為上帝愛的對象,[107]在地上經歷的一切為要被教導順服上帝。[108]有學者認為道成肉身的基督可解決人的自我中心主義,基督所展示的生命形態,以捨己的愛邀請人放下自我。[109]雅各亦在苦難中學會了順服,在苦難中仍高舉主的名(35:18)。從約伯身上看見人在苦難中,肯定了神的主權,[110]亦因明白自我能力的有限,對自我形象重新定位,學會謙卑信靠[111]
 
從約伯身上,看到人如何在苦難中主動追求神的同在。然而,現今處境中除要面對物質和心靈上的苦,人傾向孤立自我己,人不單排拒上帝,也失去愛和靈性。[112]潘霍華認同受苦即分離,基督以受苦勝了苦難,成就了相交。[113]莫特曼同樣指出在基督受苦的團契中,受苦需透過受苦所克服,基督打開了人與上帝團契的途徑。[114]人要進入愛,通過愛體驗無法擺脫的苦難。[115]
 
因此,在苦難中人要放下自我,仰望十架,經歷神同在,方能接納苦難的奧秘平衡看當中的苦。
 
6.4 認清自我的身份和使命,以見證基督為樂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2:9)。門徒的身份本是尊貴的,付著宣揚神國的使命。然而,在資訊爆炸的年代,人試圖以不同方式作自我滿足。即使是「那種原本強調跟上帝相遇,由感恩到委身的關係,也被一種旨在滿足個人感性需要的關係所取代。」[116]潘霍華以重價的恩典提醒作門徒是需付代價的,[117]門徒應分擔主的受苦和遭棄絕。同時要使苦難離去,基督徒更要背起十架與上帝相交,[118]因為對順服的人,軛是容易的。[119]從聖經中看到聖靈讓門徒預先嘗到神終極的榮耀與國度(彼前4:14)[120]門徒在苦難可經歷聖靈所賜的平安(帖前1:6),靠著祂的愛得勝 (8:37),得剛強(林後12:10),多得的安慰,與基督一同得榮耀(帖後1:7,12)
 
當門徒清楚自我的身份和使命,就能以見證基督為樂,明白苦難的必然性,勇敢向前。
 
6.5 心存盼望,相信上帝有絕對主權
 
莫特曼在盼望神學中指出上帝在歷史中是積極活躍的,他認為十架與復活將現世與應許的將來連成一線。[121]靠著信實的上帝,人在前瞻的盼望中,可超越當下的界限,[122]生命就進入了上帝的歷史,成為值得熱愛的。在聖經中苦難和應許是不能分割的,[123]在舊約,以色列民在苦難中所盼望的是一個更穩妥的生活,[124]上帝的應許沒有離開。在新約,盼望的根基是基督的十架與復活,[125]上帝的應許終必成就(10:36),門徒與基督一同受苦,也與基督一同得榮耀(帖後1:7,12)
 
聖經勉勵我們在世上會有苦難.但他已經勝了世界。(16:30) 上帝在創造歷史中顯明自己是掌權的[126],上帝與人立約肯定了祂關心現世並與人保持親密,[127]上帝作為創造主,每一天都主動導引及以親身投入受造物的生活中。[128]奧古斯丁在神義論堅持神有絕對的主權,[129]祂管理整個宇宙,祂的完全在於祂終極的能力,祂的善與美是無限的,因此在祂裡面是沒有惡的。[130]即使神容讓那惡者控制這個世代的人類社會,整個永恆的宇宙是由祂掌管的[131],我們更可以禱告戰勝黑暗。[132]
 
受苦是短暫的,神的福樂才是永恆的,盼望可將人的焦點從眼前轉移到將來。在苦難中,堅信上帝有絕對主權,不只是讓人心得安慰,而是明白生命的保障,因為一切都是在神的掌權下。
 
7. 總結
 
苦難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其成因是多元性的。苦難字面上解釋為困苦與災難,包含著不同層面的失去。作為末世的基督徒群體,向世人宣告基督救贖大能,不免要承受與世界對立所帶來的苦難。然而,不應追求自我折磨式的苦難以達至成聖,同時也要常常儆醒,必得跟隨世界而行,陷入關係疏離和人本的迷失。
 
綜合聖經及神學的理論,基督徒面對苦難,應以苦難中的得去平行當中的失;以信心與理性並行作回應;放下自我,仰望十架,經歷神同在;認清自我的身份和使命,以見證基督為樂;心存盼望,相信上帝有絕對主權。
 
 
參考書目
 
Erickson, Millard J.著、郭俊豪、李清義譯。《基督教神學卷一》。台北: 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 2000年。
 
Schwarz, Hans, “Evil in Contemporary Theological Discussion”, Evil. A Historical and Theological Perspective. Minneapolis: Fortress Press, 1995, 169-170
 
Yung, Hwa, “A Systematic Theology that Recognises the Demonic”, Scott, Moreau A. et al eds. Deliver Us from Evil. How Does God Work in the World? Downers Grove: IVP, 2000.
 
史伯誠著。《苦難的意義與達到榮耀 》。美國:見證出版社,2002
 
余達心著。《聆聽: 神學言說的開端》。台北:校園書房,2008
 
李思敬著。《恩怨情仇論舊約》。第六版。香港:明風出版社,2005
 
易澄著,公教真理學會譯。《約伯傳導論》。香港:公教真理學會,2001
 
根頓編、石彩燕譯。《劍橋基督教教義手冊》。香港:天道書樓,2006
 
根頓著、趙崇明、鄧紹光譯。《如此我信: 基督教教義導引》。第六版。香港:基道書樓,2009
 
唐佑之著。《約伯記(卷上) 》。天道聖經註釋。香港:天道書樓,1994
 
唐佑之著。《約伯記(卷下)》。天道聖經註釋。第二刷。香港:天道書樓,2000
 
唐佑之著。《苦難神學》。香港 : 卓越書樓,1991
 
陳廷忠著。《苦痛與智慧:約伯記與生命難題》。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
 
莫爾特曼著。阮煒等譯 。《被釘十字架的上帝》。香港 :道風山基督敎叢林, 1994
 
莫爾特曼著 曾念粤譯。《盼望神學 : 基督教終末論的基礎與意涵 》。香港 : 道風書社, 2007
 
郭鴻標著。《莫特曼三一神學》。香港 : 建道神學院,2007
 
魯益師著。鄧肇明譯.。《痛苦的奧秘》。香港 : 基督敎文藝出版社, 2001
 
賴桑等著,馬傑偉等譯。《新編舊約綜覽》。香港:種籽出版社, 2006
 
潘霍華著。鄧肇明,古樂人譯。《追隨基督》。第八版。香港: 道聲出版社,2000
 
戴浩輝著。《智慧文學導論》。香港:道聲出版社, 2008
 
龐卡著。 曾淑儀譯。《苦難與盼望 : 聖經的遠象與人類的困境 》。香港 : 基道書樓有限公司, 1992
 
〈苦難神學〉,《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201277日。下載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B%A6%E9%9B%A3%E7%A5%9E%E5%AD%B8
 
〈愛任紐〉,《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201278日。下載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8%B1%E4%BB%BB%E7%BA%BD
 
[1] 〈苦難神學〉,《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201277日。
 
[2] 〈苦難神學〉,《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201277日。
 
[3]唐佑之著:《苦難神學》(香港:卓越書樓,1991) ,頁7
 
[4]唐佑之著:《苦難神學》,頁7
 
[5]唐佑之著:《苦難神學》,頁14
 
[6]史伯誠著:《苦難的意義與達到榮耀 (美國:見證出版社,2002),頁vi
 
[7]余達心著:《聆聽: 神學言說的開端》(台北:校園書房,2008),頁64
 
[8]史伯誠著:《苦難的意義與達到榮耀 》,頁vi
 
[9] Schwarz, Hans, “Evil in Contemporary Theological Discussion”, Evil. A Historical and Theological Perspective. Minneapolis: Fortress Press, 1995, 169-170
 
[10] 〈苦難神學〉,《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201277日。
 
[11]唐佑之著:《苦難神學》,頁10
 
[12]陳廷忠著:《苦痛與智慧:約伯記與生命難題》(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頁18
 
[13]史伯誠著:《苦難的意義與達到榮耀 》,頁30
 
[14]唐佑之著:《約伯記(卷上) 》,天道聖經註釋(香港:天道書樓,1994),頁20
 
[15]陳廷忠著:《苦痛與智慧》,頁34
 
[16]根頓著,趙崇明,鄧紹光譯:《如此我信:基督教教義導引》(香港:基道書樓,2009),頁33
 
[17]龐卡著,曾淑儀譯:《苦難與盼望 : 聖經的遠象與人類的困境 》(香港:基道書樓有限公司,1992),頁60
 
[18]余達心著:《聆聽: 神學言說的開端》,頁147-148
 
[19]余達心著:《聆聽: 神學言說的開端》,頁133-137
 
[20]余達心著:《聆聽: 神學言說的開端》,頁124
 
[21]余達心著:《聆聽: 神學言說的開端》,頁124
 
[22]余達心著:《聆聽: 神學言說的開端》,頁48-49
 
[23] 〈苦難神學〉,《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201277日。
 
[24]唐佑之著:《苦難神學》,頁209
 
[25]龐卡著,曾淑儀譯:《苦難與盼望》,頁5-7
 
[26]唐佑之著:《苦難神學》,頁180
 
[27]唐佑之著:《苦難神學》,頁182
 
[28]唐佑之著:《苦難神學》,頁183
 
[29]唐佑之著:《苦難神學》,頁184
 
[30]史伯誠著:《苦難的意義與達到榮耀 》,頁vii
 
[31]李思敬著:《恩怨情仇論舊約》,第六版(香港:明風出版社,2005),頁294
 
[32]唐佑之著:《苦難神學》,頁90-91
 
[33]龐卡著,曾淑儀譯:《苦難與盼望》,頁32
 
[34]陳廷忠著:《苦痛與智慧》,頁18
 
[35]戴浩輝著:《智慧文學導論》(香港:道聲出版社, 2008 ),頁106
 
[36]唐佑之著:《約伯記(卷上) 》,頁20
 
[37]戴浩輝著:《智慧文學導論》,頁127
 
[38]陳廷忠著:《苦痛與智慧》,頁138-139
 
[39]唐佑之著:《約伯記(卷上) 》,頁59
 
[40]唐佑之著:《約伯記(卷上) 》,頁61
 
[41]唐佑之著:《約伯記(卷下) 》,天道聖經註釋,第二刷,(香港:天道書樓),頁391
 
[42]易澄著,公教真理學會譯:《約伯傳導論》(香港:公教真理學會,2001),頁49
 
[43]李思敬著:《恩怨情仇論舊約》,頁296
 
[44]賴桑等著,馬傑偉等譯:《新編舊約綜覽》(香港:種籽出版社, 2006),頁511
 
[45]易澄著,公教真理學會譯:《約伯傳導論》,頁49
 
[46]賴桑等著,馬傑偉等譯:《新編舊約綜覽》,頁526
 
[47]李思敬著:《恩怨情仇論舊約》,頁295
 
[48]史伯誠著:《苦難的意義與達到榮耀 》,頁84
 
[49]史伯誠著:《苦難的意義與達到榮耀 》,頁90
 
[50]唐佑之著:《苦難神學》,頁56
 
[51]唐佑之著:《苦難神學》,頁60
 
[52]唐佑之著:《苦難神學》,頁67
 
[53]唐佑之著:《苦難神學》,頁64
 
[54]唐佑之著:《苦難神學》,頁75
 
[55]唐佑之著:《苦難神學》,頁79
 
[56]潘霍華著,鄧肇明,古樂人譯:《追隨基督》,第八版 (香港: 道聲出版社,2000),頁3
 
[57]潘霍華著,鄧肇明,古樂人譯:《追隨基督》,第八版,頁13
 
[58]潘霍華著,鄧肇明,古樂人譯:《追隨基督》,第八版,頁60
 
[59]潘霍華著,鄧肇明,古樂人譯:《追隨基督》,第八版,頁65
 
[60]潘霍華著,鄧肇明,古樂人譯:《追隨基督》,第八版,頁63-65
 
[61]潘霍華著,鄧肇明,古樂人譯:《追隨基督》,第八版,頁5
 
[62]魯益師著,鄧肇明譯 :《痛苦的奧秘》(香港:基督敎文藝出版社,2001),頁2
 
[63]魯益師著,鄧肇明譯 :《痛苦的奧秘》,頁2
 
[64]魯益師著,鄧肇明譯 :《痛苦的奧秘》,頁61
 
[65]魯益師著,鄧肇明譯 :《痛苦的奧秘》,頁112
 
[66]魯益師著,鄧肇明譯 :《痛苦的奧秘》,頁81
 
[67]魯益師著,鄧肇明譯 :《痛苦的奧秘》,頁105-109
 
[68]魯益師著,鄧肇明譯 :《痛苦的奧秘》,頁17
 
[69]魯益師著,鄧肇明譯 :《痛苦的奧秘》,頁24
 
[70]魯益師著,鄧肇明譯 :《痛苦的奧秘》,頁23
 
[71]魯益師著,鄧肇明譯 :《痛苦的奧秘》,頁38
 
[72]魯益師著,鄧肇明譯 :《痛苦的奧秘》,頁151
 
[73]魯益師著,鄧肇明譯 :《痛苦的奧秘》,頁39
 
[74]莫爾特曼著,曾念粤譯:《盼望神學 : 基督教終末論的基礎與意涵 (香港:道風書社,2007 ),頁212-2
 
[75]莫爾特曼著,曾念粤譯:《盼望神學》,頁3-7
 
[76]莫爾特曼著,曾念粤譯:《盼望神學》,頁145
 
[77]莫爾特曼著,曾念粤譯:《盼望神學》,頁12
 
[78]莫爾特曼著,曾念粤譯:《盼望神學》,頁15
 
[79]郭鴻標著:《莫特曼三一神學》(香港 : 建道神學院,2007),頁41
 
[80]莫爾特曼著,曾念粤譯:《盼望神學》,頁16
 
[81]莫爾特曼著,阮煒等譯 :《被釘十字架的上帝》 (香港:道風山基督敎叢林,1994),頁74
 
[82]郭鴻標著:《莫特曼三一神學》,頁43
 
[83] Veli-Matti Karkkainen, “The Trajectories of the Contemporary ’Trinitarian Renaissance’ in Different Contexts”, Journal of Reformed Theology 3 (2009) 7-21, P11-13
 
[84]莫爾特曼著,阮煒等譯 :《被釘十字架的上帝》,頁86
 
[85]莫爾特曼著,阮煒等譯 :《被釘十字架的上帝》,頁336
 
[86]根頓著,趙崇明,鄧紹光譯:《如此我信》,頁20
 
[87]根頓著,趙崇明,鄧紹光譯:《如此我信》,頁26
 
[88]根頓著,趙崇明,鄧紹光譯:《如此我信》,頁30
 
[89] 〈愛任紐〉,《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201278日。
 
[90]根頓著,趙崇明,鄧紹光譯:《如此我信》,頁30
 
[91]根頓著,趙崇明,鄧紹光譯:《如此我信》,頁30
 
[92]根頓著,趙崇明,鄧紹光譯:《如此我信》,頁30-3
 
[93] 〈愛任紐〉,《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201278日。
 
[94]根頓著,趙崇明,鄧紹光譯:《如此我信》,頁30-3
 
[95]李思敬著:《恩怨情仇論舊約》,頁294
 
[96]唐佑之著:《約伯記(卷上) 》,頁61
 
[97]唐佑之著:《約伯記(卷下) 》,頁391
 
[98]余達心著:《聆聽: 神學言說的開端》,頁30
 
[99]魯益師著,鄧肇明譯 :《痛苦的奧秘》,頁2
 
[100]唐佑之著:《苦難神學》,頁141
 
[101]唐佑之著:《苦難神學》,頁141
 
[102]余達心著:《聆聽: 神學言說的開端》,頁104-105
 
[103]余達心著:《聆聽: 神學言說的開端》,頁111
 
[104]余達心著:《聆聽: 神學言說的開端》,頁160-161
 
[105]余達心著:《聆聽: 神學言說的開端》,頁147-148
 
[106]龐卡著,曾淑儀譯:《苦難與盼望 》,頁60
 
[107]魯益師著,鄧肇明譯 :《痛苦的奧秘》,頁38
 
[108]魯益師著,鄧肇明譯 :《痛苦的奧秘》,頁151
 
[109]余達心著:《聆聽: 神學言說的開端》,頁154-155
 
[110]李思敬著:《恩怨情仇論舊約》,頁296
 
[111]賴桑等著,馬傑偉等譯:《新編舊約綜覽》,頁511
 
[112]余達心著:《聆聽: 神學言說的開端》,頁133-137
 
[113]潘霍華著,鄧肇明,古樂人譯:《追隨基督》,頁65
 
[114]莫爾特曼著,阮煒等譯 :《被釘十字架的上帝》,頁86
 
[115]莫爾特曼著,阮煒等譯 :《被釘十字架的上帝》,頁336
 
[116]趙崇明著:〈後現代思潮福音派神學的發展〉,《中國神學研究院期刊》第39期(20057月),頁27
 
[117]潘霍華著,鄧肇明,古樂人譯:《追隨基督》,頁13
 
[118]潘霍華著,鄧肇明,古樂人譯:《追隨基督》,頁63-65
 
[119]潘霍華著,鄧肇明,古樂人譯:《追隨基督》,頁5
 
[120]龐卡著,曾淑儀譯:《苦難與盼望》,頁47
 
[121]郭鴻標著:《莫特曼三一神學》,頁43
 
[122]莫爾特曼著,曾念粤譯:《盼望神學》,頁15
 
[123]龐卡著,曾淑儀譯:《苦難與盼望》,頁22
 
[124]龐卡著,曾淑儀譯:《苦難與盼望》,頁32
 
[125]龐卡著,曾淑儀譯:《苦難與盼望》,頁66
 
[126]Yung, Hwa, “A Systematic Theology that Recognises the Demonic”, Scott, Moreau A. et al eds. Deliver Us from Evil. How Does God Work in the World? Downers Grove: IVP, 2000, 9
 
[127]根頓著,趙崇明,鄧紹光譯:《如此我信》,頁30-3
 
[128]根頓著,趙崇明,鄧紹光譯:《如此我信》,頁26
 
[129]唐佑之著:《苦難神學》,頁111
 
[130]唐佑之著:《苦難神學》,頁115
 
[131]Yung, Hwa, “A Systematic Theology that Recognises the Demonic”, Scott, Moreau A. et al eds. Deliver Us from Evil. How Does God Work in the World? Downers Grove: IVP, 2000, 21
 
[132]Yung, Hwa, “A Systematic Theology that Recognises the Demonic” , Scott, Moreau A. et al eds. Deliver Us from Evil. How Does God Work in the World? Downers Grove: IVP, 2000,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