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3

 

为什么道德主义非福音——以及为什么这么多基督徒认为它是?
(Why Moralism Is Not the Gospel—And Why So Many Christians Think It Is)

R. Albert Mohler Jr. 2009.9.2 Virginia Yip
https://albertmohler.com/2009/09/03/why-moralism-is-not-the-gospel-and-why-so-many-christians-think-it-is?fbclid=IwAR2IiX6cWRHrXH4ug-rfOyW2NrOtXbguEPcDlewhxQuOdHOSiP9CFjSr0fg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62030323850206/posts/4287482014638332/
 
One of the most amazing statements by the Apostle Paul is his indictment of the Galatian Christians for abandoning the Gospel. “I am amazed that you are so quickly deserting Him who called you by the grace of Christ, for a different gospel,” Paul declared. As he stated so emphatically, the Galatians had failed in the crucial test of discerning the authentic Gospel from its counterfeits.
使徒保罗讲过的最让人震撼的话语之一就是他对加拉太信徒的指控,他说:『我希奇你们这么快离开那借着基督之恩召你们的,去从别的福音。』正如他所如此郑重强调的,加拉太人在分辨何为真福音、何为伪福音这一考试测验上,大大地不及格了。
 
His words could not be more clear: “But even if we, or an angel from heaven, should preach to you a gospel contrary to what we have preached to you, he is to be accursed! As we have said before, so I say again now, if any man is preaching to you a gospel contrary to what you have received, he is to be accursed!” (Gal. 1:8-9)
保罗把话讲得再也清楚不过了,他说:『无论是我们,是天上来的使者,若传福音给你们,与我们所传给你们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拉一8-9
 
This warning from the Apostle Paul, expressed in the language of the Apostle’s shock and grief, is addressed not only to the church in Galatia, but to every congregation in every age. In our own day—and in our own churches—we desperately need to hear and to heed this warning. In our own time, we face false gospels no less subversive and seductive than those encountered and embraced by the Galatians.
使徒保罗出于惊讶和沉痛而发出的这句带有极大警告性的话语,不仅是对加拉太教会说的,也是对历史历代每一间教会说的。在我们所生活的当今世代——以及就在我们所在的教会中——我们极其需要听到并且认真对待这项警告。当今这个时代,我们所面对的伪福音,其颠覆性和诱惑性,绝对不下于当年加拉太人所遇到并且与之相拥抱的那些。
 
In our own context, one of the most seductive false gospels is moralism. This false gospel can take many forms and can emerge from any number of political and cultural impulses. Nevertheless, the basic structure of moralism comes down to this—the belief that the Gospel can be reduced to improvements in behavior.
在我们今天的处境中,这些伪福音中最具诱惑力的就是道德主义。这种伪福音可以以多种的形态呈现,也可以从任何一种政治或文化推动力下萌生出来。然而,其道德主义最基本的理论架构,说到底,都脱离不了这样一种信念:福音最终是可以被降格成为行为上的改进的。
 
Sadly, this false gospel is particularly attractive to those who believe themselves to be evangelicals motivated by a biblical impulse. Far too many believers and their churches succumb to the logic of moralism and reduce the Gospel to a message of moral improvement. In other words, we communicate to lost persons the message that what God desires for them and demands of them is to get their lives straight.
可悲的是,这种伪福音,对于那些觉得自己是福音的派基督徒并且行事为人乃是以圣经真理为推动力的人,尤其具有吸引力。太多太多的基督徒以及他们所属的教会都容让自己顺从于道德主义的逻辑,把福音信息降化至一种道德改良的信息。换言之,我们在告诉世人这样一个信息:上帝向他们所求、所想的是什么呢?就是要他们好好纠正、改变自己行事为人的生活。
 
In one sense, we are born to be moralists. Created in God’s image, we have been given the moral capacity of conscience. From our earliest days our conscience cries out to us the knowledge of our guilt, shortcomings, and misbehaviors. In other words, our conscience communicates our sinfulness.
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人一生下来就都是道德主义者。我们本是按照上帝的形象造的因此就都具备了附有道德性的良心。我们的良心在我们在幼年时就会向我们发出呼喊指出我们心中一切的罪过、亏欠、以及不当的行为。换言之,我们的良心向我们传递出我们身为罪人、具有罪性这样一个信息。
 
Add to this the fact that the process of parenting and child rearing tends to inculcate moralism from our earliest years. Very quickly we learn that our parents are concerned with our behavior. Well behaved children are rewarded with parental approval, while misbehavior brings parental sanction. This message is reinforced by other authorities in young lives and pervades the culture at large.
正因如此,父母在教养儿女的过程中,从小就倾向于道德主义式的诱导。很快,我们就意识到,原来我们的父母最在意的是我们的行为。循规蹈矩的孩子往往会得到父母的认可和赞赏,而调皮捣蛋、行为不端的孩子,往往会遭到父母的训斥和处罚。这一思想,在我们渐渐长大后更会被来自其他方面的权威加固加强。它充斥在我们整个文化中。
 
Writing about his own childhood in rural Georgia, the novelist Ferrol Sams described the deeply-ingrained tradition of being “raised right.” As he explained, the child who is “raised right” pleases his parents and other adults by adhering to moral conventions and social etiquette. A young person who is “raised right” emerges as an adult who obeys the laws, respects his neighbors, gives at least lip service to religious expectations, and stays away from scandal. The point is clear—this is what parents expect, the culture affirms, and many churches celebrate. But our communities are filled with people who have been “raised right” but are headed for hell.
Ferrol Sams 是一名生长在美国南部乔治亚州一个乡下的小说家,他在描写他的童年经历时提到,他们那时的文化传统就是要把孩子“教养学乖”。他解释到,一个“乖孩子”就是懂得怎么遵守一切社会文化所规定的道德传统和社交礼节因而得以讨他父母或大人们的喜爱。一个从小被“教养学乖”的孩子,长大后就会就会成为一个守法的成人,他懂得对邻居有礼貌、起码在表面上会赞同宗教对世人所设下的种种要求、并且会谨守自己的生活、不让自己陷入丑闻之中。他所描述的这一切,其要点我们看得很清楚了,就是父母所期待的,也是社会文化所肯定的,同时也成为了教会所推崇的了。但是,我们的社会中,不正正是充满了从小被“教养学乖”却正在迈向地狱的人吗?
 
The seduction of moralism is the essence of its power. We are so easily seduced into believing that we actually can gain all the approval we need by our behavior. Of course, in order to participate in this seduction, we must negotiate a moral code that defines acceptable behavior with innumerable loopholes. Most moralists would not claim to be without sin, but merely beyond scandal. That is considered sufficient.
道德主义的吸引力就在于它这力量的本质,我们很容易被诱惑相信自己是“有可能”透过行为表现来让自己被认可或被接纳的。当然,如果我们容让自己投入到这种诱惑中,就必须先协商出一套道德规范来,好让我们用之界定什么是可被接受的行为,并且这套规范还得容许有无数个可钻空子的地方。大多数道德主义者都不会宣称自己是完全无罪的,不是吗?他们只不过认为他们为人基本上是无可指责的,他们没有做过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而已。他们认为,做人仅仅做到这一步就已经足够好了。
 
Moralists can be categorized as both liberal and conservative. In each case, a specific set of moral concerns frames the moral expectation. As a generalization, it is often true that liberals focus on a set of moral expectations related to social ethics while conservatives tend to focus on personal ethics. The essence of moralism is apparent in both—the belief that we can achieve righteousness by means of proper behavior.
自由派和保守派的人都有可能成为道德主义者,而他们各自有各自独特的道德关注点,因而各有其独特的道德要求。总的来说,自由派人士所关注的道德要求多半是关乎社会伦理方面的,而保守派人士则是侧重在个人生活伦理方面。(译注:这里讲的“自由派”和“保守派”是当今指美国社会的中的两大阵营,其所描述的立场观点,一般而言,既适用于政治文化界,也适用于神学界。)但是两者的道德主义本质是显而易见的:他们都相信他们可以透过做出正确的行为而达到公义状态。
 
The theological temptation of moralism is one many Christians and churches find it difficult to resist. The danger is that the church will communicate by both direct and indirect means that what God expects of fallen humanity is moral improvement. In so doing, the church subverts the Gospel and communicates a false gospel to a fallen world.
道德主义的神学试探是许多基督徒和教会感到难以抵挡的。这其中的危险性在哪里呢?就是教会常常在有意无意中告诉听众,上帝期望堕落的人类改进他们的道德。而一旦教会这么做了,就立即颠覆了福音,向堕落的世界传递出了一个伪福音。
 
Christ’s Church has no option but to teach the Word of God, and the Bible faithfully reveals the law of God and a comprehensive moral code. Christians understand that God has revealed Himself throughout creation in such a way that He has gifted all humanity with the restraining power of the law. Furthermore, He has spoken to us in His word with the gift of specific commands and comprehensive moral instruction. The faithful Church of the Lord Jesus Christ must contend for the righteousness of these commands and the grace given to us in the knowledge of what is good and what is evil. We also have a responsibility to bear witness of this knowledge of good and evil to our neighbors. The restraining power of the law is essential to human community and to civilization.
基督的教会除了教导上帝的话语外,别无其他选择。而圣经的确是很忠实地启示了上帝的律法以及一套完整的道德规范。基督徒都晓得,上帝透过祂的创造启示了祂自己,而在祂的创造界中,人们看到上帝把具有约束力的法则赐给了人。不但如此,祂更是透过祂的话语,把特殊的命令和完整的道德诫命恩赐给了人。一个忠于上帝的耶稣基督的教会,必须竭力维护这些诫命和吩咐的公义性以及上帝所赐予我们、让我们晓得孰为善、孰为恶的这个恩典。同时,我们也有责任向我们的邻舍见证这一分辨善恶的知识。律法的约束力是人类群居和文明的核心要素。
 
Just as parents rightly teach their children to obey moral instruction, the church also bears responsibility to teach its own the moral commands of God and to bear witness to the larger society of what God has declared to be right and good for His human creatures.
就如父母教导孩子遵守道德教训是一件正确的事一样,教会有责任教导会众上帝的道德诫命,也有责任向广大社会见证上帝对祂所创造之人类所宣告的哪些事是正确的、是美善的。
 
But these impulses, right and necessary as they are, are not the Gospel. Indeed, one of the most insidious false gospels is a moralism that promises the favor of God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God’s righteousness to sinners if they will only behave and commit themselves to moral improvement.
然而,我们这么做,虽然有其正确性和必须性,但这些推动力并不是福音。的确,最阴险的伪福音之一就是道德主义,因为它会应许你,只要你循规蹈矩、遵守诫命、努力不懈地改进你的道德,你就必然能够得到上帝的垂爱,满足上帝的公义。
 
The moralist impulse in the church reduces the Bible to a codebook for human behavior and substitutes moral instruction for the Gospel of Jesus Christ. Far too many evangelical pulpits are given over to moralistic messages rather than the preaching of the Gospel.
在教会中,这种出于道德主义者的驱动,会把圣经降格到一本人类生活行为的规范手册,以道德教训来代替耶稣基督的福音。今天有太多太多的福音派讲台每周所讲的道都是道德主义的信息,他们传讲道德主义远远超过传讲对福音。
 
The corrective to moralism comes directly from the Apostle Paul when he insists that “a man is not justified by the works of the Law but through faith in Christ Jesus.” Salvation comes to those who are “justified by faith in Christ and not by the works of the Law; since by the works of the Law no flesh will be justified.” (Gal. 2:16)
道德主义的解药可直接从使徒保罗的教训中找到,保罗坚称:『人称义,不是因行律法,乃是因信耶稣基督。』救恩所临到的人,就是那些『因信基督称义,不因行律法称义,因为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人因行律法称义。』拉二16
 
We sin against Christ and we misrepresent the Gospel when we suggest to sinners that what God demands of them is moral improve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Moralism makes sense to sinners, for it is but an expansion of what we have been taught from our earliest days. But moralism is not the Gospel, and it will not save. The only gospel that saves is the Gospel of Christ. As Paul reminded the Galatians, But when the fullness of the time came, God sent forth His Son, born of a woman, born under the Law, so that He might redeem those who were under the Law, that we might receive the adoption as sons.” [Gal. 4:4-5]
当我们向罪人暗示,上帝向他们所要的乃是他们能够按照律法对自己的道德行为加以改进时,我们就是在得罪基督,并且在扭曲福音了。道德主义对罪人来说乃是很好理解的,因为它不过是把他们从小到大被教导灌输的观念扩充一下而已。但是,道德主义不是福音,道德主义也无法使人得救!能够使人得救的福音只有基督的福音。正如保罗提醒加拉太人的;『及至时候满足,神就差遣他的儿子,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赎出来,叫我们得着儿子的名分。』拉四4-5
 
We are justified by faith alone, saved by grace alone, and redeemed from our sin by Christalone. Moralism produces sinners who are (potentially) better behaved. The Gospel of Christ transforms sinners into the adopted sons and daughters of God.
我们称义唯独透过信心、我们得救唯独凭着恩典,而我们从罪中被救赎出来,唯独靠着基督。道德主义只能产生出在行为上(有可能)表现较好一点的罪人罢了。但基督的福音则是能更新罪人,使他们成为被上帝收领回家的儿女。
 
The Church must never evade, accommodate, revise, or hide the law of God. Indeed, it is the Law that shows us our sin and makes clear our inadequacy and our total lack of righteousness. The Law cannot impart life but, as Paul insists, it “has become our tutor to lead us to Christ, so that we may be justified by faith.” (Gal. 3:24)
教会是永远不应该回避、妥协、修改、掩盖上帝的律法。的确,律法向我们揭示了我们的罪,并且清楚向我们显明我们的缺欠和完全的不义。律法本身是无法赐予人生命的,正如保罗所坚持的:『律法是我们训蒙的师傅,引我们到基督那里,使我们因信称义。』拉三24
 
The deadly danger of moralism has been a constant temptation to the church and an ever-convenient substitute for the Gospel. Clearly, millions of our neighbors believe that moralism isour message. Nothing less than the boldest preaching of the Gospel will suffice to correct this impression and to lead sinners to salvation in Christ.
道德主义这种致命的危害性,一直以来都是教会的试探,并且将一直会是福音的代替品。很明显,我们周遭的人有多少不是相信道德主义就是我们基督徒所传讲的信息呢?要改变这种错误印象并且带领罪人归向基督的救恩,除了大胆地、毫无保留地传讲这伟大的福音外,别无他法!
 
Hell will be highly populated with those who were “raised right.” The citizens of heaven will be those who, by the sheer grace and mercy of God, are there solely because of the imputed righteousness of Jesus Christ.
地狱里是充满着一批又一批从小到大被『教养学乖』的人的。而在天堂里的公民又会是怎样的人呢?那里只有那些因着上帝白白的怜悯之恩唯独披戴了基督的义的人。
Moralism is not the gospel. 道德主义非福音也!

 

蘭姆《西方哲學神學史》
第一章哲學與聖經林慈信講授)-3

教科書John Frame, A History of Philosophy and Theology
林慈信講授2021 Sep.誠之整理翻譯
https://yimawusi.net/2021/09/27/a-history-of-philosophy-and-theology/
 
誠之整理翻譯這份筆記是筆者參考林老師的講授對傅蘭姆一書的翻譯與整理因此與林牧師的上課逐字稿略有出入請讀者會意。)
 
第一講:https://youtu.be/3X3DXWIHE1w
第二講:https://youtu.be/La06pVpmfx8
第三講: https://youtu.be/UEhySwtx89w
第四講:https://youtu.be/lVaQQKvmqH8
第五講:https://youtu.be/R1JwmpjYn6g
第六講:https://youtu.be/wYZCkd199nI
第七講:https://youtu.be/602aVAw-UyM
第八講:https://youtu.be/Iv2HsIKRMYM
第九講:https://youtu.be/zuG0Qa98xIw
 
第一章 哲學與聖經 Philosophy and the Bible
-1https://yimawusi.net/2021/09/27/a-history-of-philosophy-and-theology/
-2https://yibaniba.blogspot.com/2021/10/2-john-framea-history-of-philosophy-and.html
-3https://yibaniba.blogspot.com/2021/10/john-framea-history-of-philosophy-and_48.html
 
一、什麼是哲學
二、為什麼要研究哲學 Why Study Philosophy
三、哲學、神學、宗教
四、 哲學的主要分支(Subdivision of Philosophy):形而上學(九個課題)、知識論、倫理學(或價值論)
五、三個分科(形而上學、知識論、價值論)之間的關係

六、聖經的哲學(聖經的世界觀)
七、人類知識的三個視角
八、罪與哲學 SIN AND PHILOSOPHY
九、基督教哲學與非基督教哲學的對立與共同點

十、在形而上學方面勢不兩立的對立
 
       現在讓我們討論哲學中的對立,因為它出現在我在本章前面區分的哲學的三個分支中:形而上學、知識論和價值論。首先,形而上學。
 
       正如我先前指出的,《聖經》的世界觀強調創造主與受造物的區別,上帝的絕對三位格,以及祂掌管世界的主權,後者包括掌控、權威和臨在。非基督教哲學,儘管它有各種不同面貌,但都一致竭力反對聖經的世界觀,儘管它可能自相矛盾地,在某些地方、出於種種目的而對聖經的世界觀表示贊同。
 
1. 超越與臨在
 
       我發現用超越(transcendence)和臨在(immanence)這兩個詞來描述形而上學中的對立是很有用的。這兩個詞彙在基督教神學中通常被用來表達《聖經》中強調的兩個重點。
 
       超越(transcendence)會讓人想起《聖經》中上帝「在高處」、「被高舉」、「崇高的」等等形象(詩篇七7;九2;賽六1)。臨在(immanence)則借鑒了聖經中關於上帝「臨近」我們,「與我們同在」的措詞(創廿一22,廿六32428,廿八15;申四7;賽七14;太一23)。
 
       在神學著作中,超越有時會帶有這樣的色彩:上帝與受造物相距甚遠,我們不可能認識祂,也無法真正談論祂(we cannot know him or speak truly of him)。但聖經中的上帝不是那種意義上的超越。在聖經裏,上帝絕對是人能夠認識的;事實上,永生就是以某種方式認識祂(約十七3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不但如此,在《聖經》裏,上帝對祂的子民說話,以至於他們能真實地講論祂(十七17你的道就是真理)。所以當聖經說到上帝是崇高的,在高處,指的是祂坐在宇宙的寶座上,祂是主、是君王。當我們在這個意義上使用超越一詞來高舉祂的時候,是指祂的主權,特別是祂的掌控和權威。
 
       神學中的臨在(Immanence)一般是指上帝的無所不在,這在基督徒中是沒有爭議的,但我認為使用這個詞時最好有更多聖約的意涵(more covenant nuance)。不錯,上帝是無所不在的,但祂的臨在是帶著對人的旨意(立約、守約),上帝在約裏與人同在,就包含了祝福或審判這兩種用意。上帝的臨在是祂在聖約中臨在,是祂立約守約的臨在。
 
       因此,我們必須竭力避免的是一些神學家的做法:說上帝變得如此「接近」,以至於祂無法與世界區分開來,因此上帝就放棄了自己的神性。這要麼是把上帝降低到人的水平,要麼是把人提高到上帝的水平,無論哪種情況都違反了創造主與受造物之間的區別。(註腳36:這種論調就導致Thomas Altizer1960年代提倡他的無神論Christian atheism,就是神死了。參考本書第10章。)
 
2. 符合聖經的,和不符合聖經的超越與臨在
 
       這些符合聖經的和不符合聖經的超越和臨在觀可以用圖1.5來說明。


                  圖1.5. 超越和臨在的概念
 
       長方形的左邊代表我們所討論的符合聖經的超越和臨在的觀點(註腳37:以下四段取自《系統神學》,第3章)。(1)是符合聖經的超越,即上帝的統治。上帝的統治包括祂的掌控和權威等主權屬性。(2)是符合聖經的臨在觀:上帝立約守約的臨在。長方形的右邊代表我們所注意到的不符合聖經的觀點。(3) 是不符合聖經的超越觀(nonbiblical transcendence):上帝是如此「高於」我們,離我們那麼遠,以至於我們無法認識祂或在時空歷史中識別祂。正如巴特所說,祂是完全隱藏的或全然他者(wholly other)。(4) 是不符合聖經的臨在觀(上帝與人無法區別):上帝的臨在實際上是受造物的自主,是上帝的完全顯現。在這種觀點中,人實際上成為了上帝,或者說上帝被降低到人的水平。
 
       對角線代表勢不兩立的對立。(1)和(4)是彼此矛盾的,因為說受造物是自主的(4),是與上帝是世界的至高統治者的說法相矛盾的(1)。(2)和(3)也是對立的,因為如果堅持認為上帝不能在時空歷史中被人識別(3),祂是不可知的、不可言說的,與聖經中關於上帝同在的教導就是相矛盾的(2)。
 
       垂直線使我們注意到這兩種世界觀的相對一致性。左邊符合聖經的觀點是一致的,沒有內在的張力或矛盾(註腳38:這並不是說沒有奧秘存在,我們對上帝的知識不是透知的,但上帝的自我啟示並不會自我矛盾。)。(右邊的垂直線)不符合聖經的觀點則充滿了內在的張力或矛盾。上帝怎麼能像諾斯替主義主張的那樣,既不可言傳又與世界等同?祂怎麼能像巴特主張的那樣,既完全隱藏又完全顯露呢?但儘管這個系統充滿了矛盾,但我們也能理解這種超越觀如何造成(generates)這種特殊的臨在觀,反之亦然。(林:這種造成,范泰爾是用 co-relative 這個詞來表達。而傅蘭姆則用generate,或 require,必須有另一方造成另一方來表述。)上帝如果是個無名的超越者,那麼我們就必然要成為我們自己命運的主人。因為,實際上,祂並不統治我們。在我們建立自己的價值觀、抉擇或世界觀的時候,我們就不能考慮到祂了。然而,我們不可能在沒有終極價值的情況下生活,因此我們就自己充當上帝。宇宙不可能沒有至終的成因,因此宇宙就充當了自己的成因。把上帝從宇宙中挪走,就會讓人徹底自主。反之,如果我們的目標是自主(註腳39:請記住,聖經教導我們,自主始終是墮落之人的目標。所以把這種思維最終歸結為人類對上帝的反叛並不是武斷的),那麼我們或者必須完全否認上帝的存在(註腳40:無神論是超越性的一個極端版本(3)。因為它斷言,上帝離我們生活的現實世界如此之遠,以至於祂甚至不應該被考慮在真實存在的行列裏),或者必須說服自己,上帝離我們太遠,無法對我們的生命產生任何實際影響。因此,在某種意義上,(3)和(4)是相互需要的,儘管把它們放在一起會產生張力和矛盾。
 
第七講https://youtu.be/602aVAw-UyM
 
圖表1.5上下的兩條橫線(林牧師在這裏口誤說成是兩條垂直線)引導我們思考這兩種(符合聖經和不符合聖經的)思維方式在字面上的相似性。這兩種對於超越的視角都訴諸《聖經》中關於上帝的崇高、在高處的措詞。而這兩種對於臨在的視角,都描述了上帝對萬物的參與(與萬事萬物是有分的)。但在字面的相似性之下,這兩個系統在概念上的差異啟示是非常巨大的,甚至實際上是彼此矛盾的,正如我們之前看到的。字面上的相似性說明了為什麼不符合聖經的立場會吸引這麼多基督徒。(林補充:後面講到巴特時會提到,康德發明了一個詞,叫conservative shift,保守詞彙的轉移,就是說,自由派的神學家喜歡用保守派的詞彙來吸引保守派的基督徒,因為他們已經無法征募到什麼基督徒了。)但這些問題非常重要,我們必須看穿表面上的相似,進一步去認識到這兩種思維方式之間勢不兩立的對立。
 
#勢不兩立的對立對形而上學的意義是什麼?
 
       那麼,這種對立與我在本章前面概述的哲學問題有什麼關聯呢?
 
1. 宇宙是一還是眾?這個問題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哲學家們想在這個世界裏找到一個絕對的東西,一個屬於這個世界的絕對者,也就是說,不是聖經裏·的上帝。非基督教哲學家們希望找到這樣一個絕對的東西(形而上學),用來全面解釋萬事萬物(知識論)——這就表明了形而上學和知識論之間的關聯。他們試圖通過兩個途徑做到這一點:(a) 通過找出一個「一」(oneness),宇宙萬物都可以約化成為這個一(例如泰勒斯的「一切都是水」)和(b) 通過尋找一個終極的「眾」(pleurality):將事物分解成最小的零件,來找到宇宙的終極成分(例如德謨克利特的「原子」)。(林:范泰爾批判這種找到「眾」的方法是principle of individuation個體化原則,把物體分解成最小的單位。)
 
回應:基督徒認為這是不可能的(羅十一33-36)。擁有對萬事萬物的全面解釋就等於擁有一種唯有上帝自己才有的知識。這對人類來說是不可能的。(林:當哲學家這樣作的時候,就等於認為自己是無所不知的。)這種的不可能性表現在這樣的一個事實上:正如上帝是三位一體的,在這個世界裏,沒有一就沒有眾,反之亦然。宇宙既是一又是眾,因為這位既是一又是眾的上帝是以這樣的方式創造宇宙的,祂要祂所創造的宇宙反映祂既是一又是眾。
 
       但是在非基督教思想中,就很難將終極的一與宇宙的眾聯繫起來。泰勒斯顯然把「萬物都是水」這句話的意思理解為他發現了一個超驗的原則,一個解釋宇宙萬有的原則(就是水)。但這個超驗的水不可能是真實的水,是把其他事物弄濕的東西。泰勒斯的水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將宇宙中所有其他事物的性質結合在一起,但又以某種方式與它們有別。(林:就相當於道家的太一,無極;儒家的天、一、太一、太極,等等)泰勒斯面對的大問題是,水作為一個超級原則(superprinciple)是如何產生宇宙的其他萬物的?難道水會以某種方式轉變為其他事物?還是說其他事物最終只是幻覺,正如巴門尼德也這樣聲稱他自己的超級原則,即「存有」(Being),也是同樣的情形?柏拉圖必須面對這樣一個難題,即一個由完美的、毫無變化的形式(Forms)所組成的世界,如何能產生多變的、不完美的世界呢?換言之,根據這些觀點,這個「一」的原則(其定義就是它是超越這個世界的),如何變得足夠臨在,可以解釋眾,但其本身又不會變成眾?(林:諾斯底主義和新柏拉圖主義就很難做到這點。他們認為耶穌只是一個靈體,不可能與物質接觸。這是已經滲透到福音派的一種屬靈觀。)
 
       另外有一批哲學家要尋求終極的眾(an ultimate plurality),作為宇宙萬物的最終解釋。這些哲學家也面對同樣的難題。例如,德謨克利特的「原子」雖然是複數,但在一個重要的意義上也是超越的,因為沒有人曾見過一個原子。就像巴門尼德的「存有」或柏拉圖的「形式」一樣,這些都是來自於我們普通經驗的流動(the flow of our ordinary experience)所得到的抽象觀念(abstractions)。(林:許多沒有學過哲學的基督徒會說這些東西很抽象。但是讓我們來看抽象這個字。抽象這個詞的第一個日常用法是,這跟我今天實際的生活沒有關係。但是,各位基督徒,你沒有讀過哲學也是OK的。范泰爾和傅蘭姆所說的抽象,是說如果你不事先相信起初上帝創造天地,不相信創造主和受造物的絕對區分,還有上帝是絕對三位格,那麼,你要找一個東西來解釋天地萬物,那個東西一定是抽象的,因為那是不符合聖經的。因此,抽象就是不符合聖經,卻要拿來當做真理。不符合聖經的,必然是抽象的。)因此,原子論者必須解釋原子究竟是如何產生那個普通經驗的世界的。原子太過於超越了,以至於無法解釋世界,但原子同時又太過於臨在,太過世俗,無法為世界提供治理。(林:范泰爾在分析康德和之後的哲學家時會說,你用原子或最小的東西來解釋世界,今天已經不是古希臘,不是靠德謨克利特了。康德和他之後的哲學家看到整個宇宙是偶然的,偶發的,都是機率,都是混亂。難道要用或然、偶然來解釋世界嗎?太過於臨在了。但是你又會說,陳獨秀也撿起十九世紀的垃圾來講,一切都在變,宇宙唯一不變的就是變。你用變、偶然、混亂來管理這個世界,那就太過於臨在了。你用變、偶然、混亂來解釋這個世界,又太過於抽象、太過於超越了。)
 
2.    宇宙最基本的構造是什麼?這個問題與前一個問題相同,只是比較有針對性。那些認為世界在本質上是一的哲學家們需要解釋這個一是什麼樣子的,是哪一種的一。它是有神性的嗎?是在人的思想裏的(只是一個概念)嗎?是物質的嗎?還是什麼?那些相信宇宙本質上是眾的哲學家也一樣。而且就像上一個問題一樣,形而上學所關注的,和知識論所關注,之間是有重疊的。因為提出這些問題的哲學家們正在尋找對宇宙的詳盡知識(想要透知宇宙)。(林:用范泰爾的話,這種尋求就是認為自己是無所不知的)
 
       但同樣地,被哲學家挑選出來作為宇宙全面性的本質的一些特質(例如水、空氣、火、數字、形式、物質……),假如用來指哲學的一些終極目標時,都會有一種抽象的性質(都顯得很抽象)。當泰勒斯把水作為一個超驗原則時,他所想到的不是我們日常喝的水,以及用來洗東西的水。歸根究柢,他是用水來扮演上帝的角色,用水來作為宇宙萬物的終極解釋。但聖經稱這是偶像崇拜,而偶像不能做上帝的工作。這種把樹木、行星、人、理智、肺腑、音樂、魚都當成是「真正的」水的說法,從表面上看是荒謬的。因此,要麼水成為一個無法描述的超越的現實(a transcendent reality),要麼水是一個無法執行任何超越功能的臨在現實(an immanent reality)。
 
3.    共相是真的嗎,還是只有殊相才是真的?讓我們用蘋果來作一個例子。每一隻蘋果都跟其他蘋果不一樣。但所有的蘋果在某些方面是相似的。檸檬和梨、男人和女人、政治理論、科學定律、文學思潮動、道德美德、原子分子、星系……所有事物都是如此。所有等級的物體(All classes of objects)都有相同之處(samenesses),也有不同之處(differences),正如我們在本書各處中指出的那樣,這就是「共相和殊相的問題」(problem of universals and particulars)。柏拉圖認為,事物之間的相同之處必然坐落在一個特殊的地方,即形式的世界(world of Forms)裏。亞里士多德認為,這些相同之處是這個世界裏事物的各個層面(aspects of things)。(林:或者說,Form is in the matter。研究一百個蘋果就可以找到蘋果的本質。研究殊相就可以找到共相,這是亞里士多德的理念。所以,文藝復興時期有名的油畫,柏拉圖的手指指著上面,Form;而亞里士多德的手指著下面,他的意思是形式在物質那裏,共相在殊相裏找到)
 
       但是,萬物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形式和物質之間的關係一直以來都是哲學家面對的問題。被稱為「唯實論者」(realists)(林:real 的意思是:共相是實在的)的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都認為,一個蘋果的真正性質,它的本質,就是它與其他蘋果的相同之處。它們的不同之處則是「偶發的」(accidental)。的確,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差異並非真正存在。(註腳41: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都認為萬物的不同之處是在「物質」那邊。 但他們都把物質定義為沒有形式的東西,但若沒有形式,就沒有存有,不是實際存在的。)黑格爾也認為,萬物的相同之處是最本質的東西,而辯證法(dialectic,正反合)最終將抹殺掉所有的不同之處,會揭露出這些不同之處僅僅是表面上的。而僅僅是表像的東西是無法進行理性分析的(理性只能當它是不存在的)。
 
       其他人,即唯名論(nominalist)傳統的哲學家說,事物的相同之處只是口頭上的一種方便說法(a verbal shorthand)。當你在談論一籃子蘋果的時候,只提到它們的相同之處(它們都是「蘋果」),比描述它們之間的所有差異要容易得多:例如,這個蘋果在離枝幹兩英寸的地方有一個凸點。(因此,唯名論者認為,共相只是廣東話裏的“吹水”,不著邊際地胡扯而已),但是事實上,這些不同之處就是每一隻蘋果的本質啊(But in reality, the differences make everything what it is)。要了解每一隻的蘋果,就是要了解每一個凸起的位置和每一個碰傷的構造。(這些特點就是這隻蘋果的本質。)對唯名論者來說,現實世界是個別的、具體的,而不是普遍的、抽象的。因此,真正存在的就是那些不同之處。相同之處只不過是在概念上說說而已(only conceptual and verbal)。
 
接下來傅蘭姆會說,符合聖經的哲學會避免唯實主義(抹殺殊相),也會避免唯名主義(說共相只是吹牛)這兩個牛角尖。
 
 
第八講https://youtu.be/Iv2HsIKRMYM
 
林:(溫習)從講義第72頁起,傅蘭姆告訴我們,因為我們有聖經的世界觀,因此我們處理形而上學,與非基督教思維就是絕對不同的。在處理形而上學的問題上,我們的超越觀和臨在觀是不同的。
 
我們現在來到形而上學的第三個議題,就是宇宙裏只有共相,沒有殊相嗎?還是說只有殊相,沒有共相呢?只有殊相,沒有共相,就好像休謨,只看到一千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但是沒有共相,沒有萬有引力這個概括性的原則。只有共相,沒有殊相,就好像柏拉圖說,只有一個形式來解釋萬物,但是它又不存在於現實世界裏。所以這就等於說,個別的殊相是不存在的,因為在上的共相是不碰地的,就好像諾斯底主義的上帝不能與物質世界有所接觸那樣。
 
我們現在講完了唯實論,只有共相、沒有殊相,唯名論是只有殊相沒有共相,到了第86頁,傅蘭姆告訴我們:
 
       我先前概述的聖經哲學能夠避免唯實主義和唯名主義。因為根據聖經的世界觀,上帝同時是一也是眾。上帝永遠不變,祂是一神,但在祂的三位格中,有真正的差異之處。在祂那裏,假如沒有不同就沒有相同,若沒有相同就沒有不同。In him there is no sameness without difference and no difference without sameness.
 
  同樣地,這個一而眾的上帝造了一個一而眾的世界。世界的實況就展示出出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世界是一個世界(林:范泰爾會說,都是上帝預定要創造,和具體的創造,而且事先都解釋過的),但是有許多真正不同的層面、不同的事物。如果我們像黑格爾那樣,只是藉著尋找世界如何都是相同的,摒棄其中的不同,那麼我們對世界的理解就不會有進步。因為世界中一般的實在[general realities](即一般的相同點、世界萬物的共相),不論是蘋果、樹木、男人、女人、太陽系、萬有引力定律、美德,這些共相之所以是如此,是因為有構成它們的殊相(因為有殊相——個別的蘋果,才構成了共相「蘋果」這個概念)。而我們只有在使用一般性概念的情況下,才能識別這些殊相。若要識別出距離蘋果枝幹兩英寸的凸點,就必須想到蘋果、枝幹和凸點這些一般性的概念。殊相是由一組共相組成的,而共相是由一組殊相組成的。(林:這句話很精彩,殊相就是一組共相,共相就是一組殊相。)共相和殊相是相互定義的。(Particulars are collections of generalities, and generalities are collections of things. Universals and particulars define one another.
 
      因此,我們若要準確理解宇宙,就不能將宇宙約化為一般事物[一些共相](如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黑格爾),也不能將宇宙分割為終極的殊相(德謨克利特、伊壁鳩魯、羅塞里努斯[Roscellinus]、奧卡姆、早期的維根斯坦)。共相和殊相,兩者是互為視角的(Universals and particulars are perspectivally related.)(共相和殊相是宇宙的兩個觀點、視角)。我相信這一事實摧毀了人類追求徹底知識的任何美夢(人不可能透知萬物)。不存在解釋一切的終極共相或終極殊相。徹底解釋萬物的知識是上帝獨有的特權。
 
       對於我前面提到的其他形而上學的議題,也是同樣的情形,例如宇宙是否一直在變動、研究歷史有沒有目標(teleology)、因果關係、理智、心理功能和上帝。我將在我們的歷史討論過程中討論這些問題。總的來說,這些問題本身反映了兩個世界觀之間勢不兩立的對立:非基督教哲學家們在尋找真神的替代品,因而使哲學成為一門從事偶像崇拜的學問(the discipline of philosophy an exercise in idolatry)。
 
       而基督徒,當他們與自己的信仰一致時,會根據聖經的世界觀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1) 世界既是一又是眾,反映出一而眾、三而一的真神。若沒有眾就沒有一,沒有一就沒有眾。(2) 宇宙不能被約化為任何單一類型的物體(any single type of object)。(註腳42:這包括那些科學討論的對象,如夸克、玻色子bosons和超弦superstrings。)例如,人體包含化學液體、骨骼、腦物質、神經、指甲、頭髮等等,但它不能被約化為其中任何一種。人類的思想也不能約化為心靈的某種功能,如理性或意志。思考是整個人的行動。(林:范泰爾會說,思考是整個人的動作,不過是從理性這個角度來看,整個人在動。)而人在本質上是上帝的形象。因此,不能說人「僅僅」是別的東西(例如:人只是思考,只是感情,只是身體,等等)。同樣,整個被造宇宙也是如此。它本質上是上帝的受造物。
 
 十一、在知識論方面勢不兩立的對立THE ANTITHESIS IN EPISTEMOLOGY

 
       正如我前面指出的,聖經對智慧、知識、無形、愚拙有豐富的教導。聖經中的知識論來自於聖經的整體世界觀。而上帝的主權對知識論具有多方面的涵義。(林:以下,傅蘭姆會用上帝的掌控、權威、臨在來講符合聖經的知識論)
 
1. 上帝的掌控與人類的知識 God’s Control and Man’s Knowledge
 
這裏又可以分為幾個子題:a. 知識的可能性; b. 知識的對象與內容;c. 知識的主體。
 
       a. 上帝既然是萬物的掌控者(controller),人類是否能獲得知識,以及在什麼條件下能獲得知識,就都是由上帝來決定的。b. 識的對象就是上帝自己和祂所創造的世界。(林:所以我們要知道什麼呢?要認識上帝和祂所造的世界。)c. 人類認識事物的主體(the knower)是上帝所造的,是上帝的形象。知識的主體(存在視角)能否與知識的對象建立起富有成效的關係,從而產生知識呢(處境視角)?這要由上帝來決定。
 
2. 上帝的權威與人類的知識 God’s Authority and Man’s Knowledge
 
       上帝既然是宇宙萬物的權威(authority;規範的頒布者),祂就是真假與是非的最終標準(規範視角)。人類若有可能知道任何事物,他們的知識都必須符合這些準則。
 
3. 上帝的臨在與人類的知識 God’s Presence and Man’s Knowledge
 
       然而,使人類具體得到知識的,正是上帝的臨在(presence)(存在的視角)。因為在《聖經》裏上帝臨在的部分含義就是祂向祂的受造物,特別是向人啟示了自己。我們認識上帝和世界,是因為祂主動啟示了自己。否則,我們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知識。
 
       因此,認識論和形而上學都取決於上帝的超越(掌控和權威)和臨在(同在)。而非基督徒對超越和臨在的扭曲也造成了知識論的扭曲。宇宙的絕對存有者,如果是非聖經意義上的超越,是世界所不能認識的(林:如巴特的全然他者),那麼我們當然就不能認識他。我們也不能認識世界,因為上帝提供了我們可以發現真理的唯一準則。同樣,絕對者的臨在性,如果是根據不符合聖經的臨在(林:即上帝即世界),那麼我們的知識就是自主的,人類的理性就成了一個絕對者。
 
       因此,我們可以用知識論的術語來解釋我們的矩形圖;見圖1.6

 
                 圖1.6. 理性主義和非理性主義的概念
左邊:符合聖經的理性主義
 
右邊:不符合聖經的理性主義
 
        左上角的(1)告訴我們,因為上帝的超越性(祂是無所不知的),所有我們的理性是有限的。祂,而不是我們,是知識的終極掌控者和權威。我們的知識是我們作主門徒的一個層面,也就是說,是僕人所知道的知識(a servant knowledge)。我們的知識是服在上帝的掌控之下,上帝權威性的啟示為我們的思想設立了最高法則。(註腳43:在哲學界,人類思想的定律[laws of thought]一般是指邏輯學的基本定律,包括不矛盾定律[law of noncontradiction](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同時在同樣意義上既是A又不是A),同一律[law of identity](所有東西都是它所是的),以及排中律[law of the excluded middle](所有十五要麼是A要麼是非A;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同時在同樣意義上都是A與非A。我在這樣所要宣稱的是,上帝的啟示具有更高的權威,人類的邏輯系統也服在這個權威之下。)
 
        左下角的(2)告訴我們,我們的理性雖然是有限的,但它是有能力(competent)去認識真理的。人類之所以有這種能力,是因為上帝是臨在的,並且已經啟示了祂自己,也向我們啟示了關於世界、歷史和我們人類的真理。(林:所以我們有能力認識真理,因為上帝啟示了。)
 
        右上角的(3)是對非基督教的超越觀所推理出來的超越性原則。如果這個絕對者離世界如此之遠,以至於我們無法認識它,那麼人類就沒有理由相信他們可以獲知真理,沒有理由相信他們的理性有能力認識世界。
 
        右下角的(4)是非基督徒對臨在的理解,在知識論層面上的推論。絕對者的臨在如果確立了人類的智慧是絕對的,那麼人類的理性就是真理、是非的至告裁判者。換言之,我們是自主的。
 
       現在我們來看非基督徒如何批判基督徒。非基督徒總是說基督教思想是理性主義的,也總是說基督教思想是非理性主義的。當一個基督徒談到人類思想是有限的,談到人類必須向上帝的啟示降服時(1),非基督徒的回應者對基督徒放棄了自主權往往會感到震驚。對非基督徒來說,交出自主權就是放棄理性本身(放棄自主就是理性的投降)。康德在他《理性限度內的宗教》(Religion within the Limits of Reason Alone)一書中,對這一論點做了很多闡述。
 
       但當一個基督徒談到人類的理性有能力認識真理的時候,非基督徒就會認為基督徒是一個理性主義者。例如,對後現代主義者來說,若聲稱自己能夠認識絕對真理,這必然是錯誤的。它是一種傲慢的主張。(註腳44:根據後現代主義的敍述,現代主義者聲稱基督徒是非理性的,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證據來證明他們的主張。後現代主義者則聲稱,基督徒是理性主義的,因為他們聲稱自己知道絕對真理。)
 
       因此,基督徒和非基督徒都指責對方是理性主義者和非理性主義者。作為一個基督徒,我相信非基督徒對基督徒的這種批評是不合理的,而基督徒對非基督徒的批判則是合理的,原因從我對這兩種立場的描述中應該可以看出。
 
       以下要更全面地考慮非基督徒的立場。當我們審視哲學歷史的時候,我們會看到非基督徒的理性傳統(即整個西方哲學的各個學派)是在理性主義和非理性主義之間搖擺不定的。正如形而上學的超越和臨在之間有張力一樣,非基督教的理性主義和非理性主義也是彼此不一致的,但是很吊詭的是,它們又同時彼此強化對方(they also, paradoxically, reinforce each other)。
 
       巴門尼德的理性主義並不能說服他之後的思想家,導致了詭辯主義和中世紀學院(the Middle Academy)的懷疑主義和相對主義。但懷疑主義和相對主義又很難令人滿意,這又導致了新柏拉圖主義裏新形式的理性主義。因此,幾個世紀以來,哲學界一直在理性主義和非理性主義之間搖擺不定,然後又回到理性主義。
 
       最偉大的哲學家們都嘗試用一個系統來結合理性主義原則和非理性主義的原則。因此,柏拉圖對形式是理性主義的,對物質世界則是非理性主義的。亞里士多德和普羅提諾也是如此。康德對現象界(phenomena)是理性主義的,對物自體的世界(noumenal)(林:真理的所在)則是非理性主義的。維根斯坦對他的完美語言(perfect language)是理性主義的,對他的「神秘」世界(“mystical” world)則是非理性主義的。我們在本書中會看到其他的例子。
 
       這兩種立場之間的互動是這樣的。理性主義假如是正確的,那麼人的頭腦在尋求知識的過程中就不應該犯錯。但人的理智的確會犯錯。當它犯錯時,哲學家們並不想責備他們自主的理性(知識的主體)。相反,他們卻責怪世界本身,即知識的對象。他們宣稱人的理智不能獲得完美的知識,因為世界不是完全可知的(the world is not perfectly knowable)。因此理性主義就導致了非理性主義。但我們怎麼知道世界是非理性的呢?當然是靠我們假裝是自主的知識嘍。因此,非理性主義又導致了理性主義。(林:用理性主義的態度堅持非理性主義)或者,為了縮短討論的時間,我們說:哲學家們非理性地斷言理性主義(Philosophers assert rationalism irrationally)(盲目地堅持理性主義),因為堅持理性主義是沒有充分根據的。而哲學家們則以理性主義的方式斷言非理性主義,這是根據他們自主的理智。因此,歸根究柢,這兩種立場,雖然彼此不一致,但卻是以彼此為根據的,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是同一碼事。
 
       范泰爾偉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將西方哲學史描述為從理性主義擺動到非理性主義,再從非理性主義擺動到理性主義,這是對非基督教思想的描述,也同時是對它的批判。我在本書的歷史章節中會經常提到這個模式。
 
 
十二、在價值論(倫理學)方面勢不兩立的對立
 
第九講https://youtu.be/zuG0Qa98xIw
 
價值論在基督徒對哲學的批判中所扮演的角色。
 
正如我之前所說,我在本書中不會專門討論價值論,因為我已經在《基督教倫理學》(Doctrine of Christian Life)中已經做過詳細的討論。不過,價值的確是形而上學和知識論的一個重要層面,因為這三個視角是彼此分不開的。所以我想在這一段略述價值論在我的哲學批判裏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我在前面提到,知識論是以倫理學為前提的,因為在人類對知識的追尋裏,以下的倫理價值是必須的:「紀律、勤奮、尊重真理、避免虛假、誠實地報導結論、謙遜地承認錯誤和不足、承擔為自己的主張提供證據的責任。」我也力爭,倫理價值是以上帝為前提的。(註腳45:看我的《衛道學概論》Apologetics: A Justification of Christian Belief, 95-123頁。)
 
1. 符合聖經的倫理學
 
       簡而言之:任何非位格的事物都沒有權威可以把道德準則強加在人身上。唯有一個位格(a person)才有資格這樣做(例如,母親、父親、教師、警察),而只有絕對位格(an absolute person)才有資格強加終極的、普遍的準則。
 
2. 非基督徒哲學裏的理性主義和非理性主義
 
       許多非基督教的思想家(比如以下對話中提到的Paul Kurtz)認為他們可以在不考慮上帝的情況下宣稱絕對的道德準則。但他們的嘗試不可避免地會失敗。這種失敗可以通過接受聖經有神論的倫理來補救,也可以通過否認宇宙裏有絕對準則的可能性來補救。因此,非基督教的倫理絕對主義[ethical absolutism](理性主義的一種形式)會導致非基督教的倫理相對主義(非理性主義的一種形式)。但我再說一次,非理性主義是根據理性主義的,反之亦然。(林:非理性主義認為宇宙沒有倫理準則,是根據他們不要上帝,以自己的自主理性為審判官;理性主義阿Q式地堅持一些倫理準則是非理性主義的,因為他們沒有根據可以這樣作。)
 
       基督徒卻不一樣,因為:1)基督徒有上帝的啟示,可以在其中找到倫理的確定性(ethical certainty;林:我們確定知道我們的絕對準則是什麼)。但他在試圖將這一啟示應用於生活中的問題時常常遇到困難。2)基督徒也接受一個事實,就是自己沒有所有問題的答案,會在上帝的奧秘面前屈膝下跪。因此,在價值論的範圍裏,這個矩形看起來是這樣的;見圖1.7


                                            Fig. 1.7. Ethical Relativism and Absolutism

1.7. 倫理相對主義和絕對主義
 
左上角(1):符合聖經的應用上的困難
 
左下角(2):符合聖經的倫理確定性
 
右上角(3):不符合聖經的倫理相對主義
 
右下角(4):不符合聖經的倫理絕對主義
 
3. 倫理學裏的處境視角、準則視角、存在視角
 
       前面我提到了基督教思想的三個視角:處境視角、準則視角、存在視角。這三個視角在基督教倫理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1) 基督教倫理學是準則性的,它所應用的是聖經和自然界中給出的上帝的道德律。(2)它也是處境性的,因為它分析上帝所創造的世界,以明白如何用最好的方法將上帝的準則應用在特定的處境裏。(3) 它是存在性的,因為它涉及到道德主體(倫理的當事人ethical agent),以瞭解人在做出道德抉擇時所扮演的角色,人如何接受上帝的規範並將其應用在他的處境裏。基督徒在做抉擇的時候,會在這個三角形裏繞來繞去,他會用道德律來詮釋處境,他會藉著審視處境來應用道德律,並透過他的主觀能力(理性、情感、意志)來理解這兩者;見圖1.8


                                                      Fig. 1.8. Perspectives on Ethics

1.8. 關於道德的視角
 
非基督徒與基督徒生活在同樣的倫理世界裏(處境視角),被上帝的法律所包圍(準則視角),按照上帝的形象受造(存在視角)。但他們選擇不跟從上帝,「將上帝的真實變為虛謊」(羅一25)。作為哲學家,非基督徒開發出的一些道德體系是不承認上帝的律法、不承認上帝的世界,也不承認他們自己是上帝的形象的。他們不願意面對上帝,而偏好一種尊崇自己自主權的倫理學。
 
4. 世俗倫理學的三大學派
 
       我在前面提到,世俗倫理學一般有三種類型:義務論、目的論和存在主義(deontologism, teleologism, and existentialism.)。這三派大體上對應於基督教思想的三種視角:義務論對應準則視角,目的論對應處境視角,存在主義對應。但是在基督教倫理學中,律法、處境和位格之間並不存在著張力,因為同一位上帝創造了這三者。上帝創造了人,讓他住在祂的世界裏,根據祂的準則生活。當我們在將上帝的倫理準則應用在我們自己身上、應用在我們的處境時,可能會面對困難,但我們不能責怪上帝所創造的世界。
 
       然而,非基督徒一般不承認有必要去調和這三個視角。他們假設,因為聖經中的上帝不存在,因此道德律、世界的處境和道德的當事人之間可能會有不一致的地方。因此許多非基督教哲學家會採用其中的一個或兩個視角,而否認另一個(或幾個)視角。因此,康德作為一個義務論者,會接受道德律,並聲稱道德與我們的環境或與我們的個人喜好毫無關係。米勒作為一個目的論者,會接受他所認為的倫理目標(人類的幸福),而否認我們被那些不能使人幸福的規則或個人喜好所約束。而沙特作為一個存在主義者會說,倫理是個人的完整性(personal integrity)的表達,但不是對道德律或客觀世界的肯定(他不承認道德律,也不承認客觀世界)。
 
5. 不符合聖經的倫理學必須面對一些形而上學和知識論的問題
 
       我在《基督教倫理學》(DCL)中論證了這三個系統是彼此不一致的。我在這裏的觀點是,倫理哲學與知識論和形而上學一樣,都必須面對相同的困難。在我之前關於人類心靈的形而上學的討論中,我提到了哲學家分為知識主義者、意志主義者和主觀主義者。在討論知識論的思想流派時,我提到了理性主義、經驗主義和懷疑主義。在基督教哲學中,這三個學派是互為視角的,視角是它們之間的關係。在知識論的三角形(triad)中,人類是作為整全的位格來理解世界。理智(Intellect)並不是指與其他思維能力(faculty of the mind)分開的能力,與其他能力爭奪最高的地位。相反,它指的是人推理和獲得知識的能力,當然,它會受到意志和主觀性的影響。意志(will)不是指理智的對手,而是指從另一個角度看整個人:一個在做抉擇和做決定的人。這些抉擇受到他的知識的影響,而這些知識又反過來影響他的思維過程。但非基督教哲學不承認上帝在協調這些能力,因而往往覺得必須作出取捨,看哪一個是「最重要的」(primary)。
 
       理性主義、經驗主義、懷疑主義這個三角形也是如此。根據聖經,這個三角形也描述了整個人對知識的追尋。人的理性(reason)會將五官經驗和感覺考慮在內;五官經驗只能由理性來定義;如此類推。基督徒可以有信心知道,上帝設計了知、情、意這三種功能,使其作為一個整體,共同運作。但是,非基督教的思想家們不能假定這一點,因此對他們來說,就必須選擇究竟要跟從這三角形裏的哪一個功能,特別是這三個功能有衝突的時候。這就導致了哲學上的黨派主義(partisanship)和分裂。
 
6. 哲學上的黨派分裂
 
       這種黨派主義是推動哲學史的動力。正如政治的黨派主義一樣,一開始是某一派占上風。但隨後另一黨派在爭辯中取得了對第一黨派的優勢,並成為主導。
 
       然而在世俗哲學中,這些問題永遠得不到答案。在其他學科中,如天文學、歷史學、地質學和語言學,人們可以在某種程度上看到進展(除非他們的問題涉及到哲學問題)。但在哲學界本身,今天的思想家們討論的問題,與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討論的問題基本上是相同的。這一有趣的事實表明,哲學史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是一部不斷轉錯彎、走錯路的歷史。(本章結束)
 
學習問題
 
        1.     《聖經》中的智慧文學與《聖經》外的智慧文學有何不同?
 
        2.     世界觀和大敘事之間的區別是什麼?為什麼傅蘭姆認為這些是不可或缺的?他是如何回答利奧塔的?
 
        3.     請總結一下基督教的世界觀。
 
        4.     為什麼要學習哲學?
 
        5.     「神學是基督教哲學」。請解釋;評價。
 
        6.     在「宗教」問題上,傅蘭姆與巴特有何不同?對這些立場進行評價。
 
        7.     許多人認為,宗教必須與哲學、教育或政治分開。你怎麼看?討論一下正反兩方面的論點。
 
        8.     「沒有人是真正的無神論者」。請解釋;評價。
 
        9.     「哲學家的基本問題都具有宗教性質」。請解釋,舉例。
 
        10.   為什麼難以研究「存在本身」(being qua being)?
 
        11.   為什麼是有而不是無?
 
        12.   在本章所列舉的形而上學問題中,你覺得哪一個問題最耐人尋味?提出你自己的分析。
 
        13.   認識論的問題也是如此。
 
        14.   在哲學研究中,形而上學、認識論和價值論是怎樣的關係?其中是否有一個是你應該在其他方面之前學習的?
 
        15.   「有人可能會反對,這種上帝與世界的區別與上帝和人在耶穌基督裏的聯合是不相容的。」請答覆。
 
        16.   定義並討論迦克墩信經中用來描述基督的神性和人性關係的四個副詞。這對基督教哲學為什麼很重要?
 
        17.   傅蘭姆說,上帝的絕對三位一體的教義是聖經宗教所獨有的。這是真的嗎?請考慮一些非基督教的宗教在這方面的情況。
 
        18.   范泰爾和傅蘭姆如何將三位一體的教義與有關一與眾的哲學討論聯繫起來?
 
        19.   三位一體的三位格與主權屬性有什麼關係?
 
        20.   . 解釋並評價傅蘭姆對三種認識論觀點的區分。
 
        21..羅馬書一章18-32節對於罪對人類知識的影響是怎麼說的?對人類哲學的影響?說明創世記第3章中夏娃的墮落是如何影響她的哲學的。
 
        22. 「墮落本身在某種意義上是倫理性的,而不是形而上學的」。解釋;評價。
 
        23.   「因此,哲學的歷史描述了屬靈戰爭的一個階段。」 解釋;評價。
 
        24.   在傅蘭姆的矩形圖上顯示超越性和內在性的對立觀點。圖中的線條如何顯示它們之間的關係?
 
        25.   描述並評價傅蘭姆對「一與眾」和「宇宙的基本構成」這兩個形而上學問題的回答。
 
        26.   說明上帝的主權屬性與人類知識論的關係。從理性主義和非理性主義的角度闡釋傅蘭姆的矩形圖。
 
        27.   傅蘭姆說,非基督教思想在理性主義和非理性主義之間搖擺不定。解釋;評價。
 
        28.   從倫理相對主義和絕對主義的角度解釋該矩形。
 
        29.   說明非基督教倫理學如何違反了倫理抉擇的三個視角。
 

 
蘭姆《西方哲學神學史》
第一章哲學與聖經林慈信講授)-2

教科書John Frame, A History of Philosophy and Theology
林慈信講授2021 Sep.誠之整理翻譯
https://yimawusi.net/2021/09/27/a-history-of-philosophy-and-theology/
https://yibaniba.blogspot.com/2021/10/1-john-framea-history-of-philosophy-and.html

誠之整理翻譯這份筆記是筆者參考林老師的講授對傅蘭姆一書的翻譯與整理因此與林牧師的上課逐字稿略有出入請讀者會意。)
 
第一講:https://youtu.be/3X3DXWIHE1w
第二講:https://youtu.be/La06pVpmfx8
第三講: https://youtu.be/UEhySwtx89w
第四講:https://youtu.be/lVaQQKvmqH8
第五講:https://youtu.be/R1JwmpjYn6g
第六講:https://youtu.be/wYZCkd199nI
第七講:https://youtu.be/602aVAw-UyM
第八講:https://youtu.be/Iv2HsIKRMYM
第九講:https://youtu.be/zuG0Qa98xIw
 
第一章 哲學與聖經 Philosophy and the Bible
-1https://yimawusi.net/2021/09/27/a-history-of-philosophy-and-theology/
-2https://yibaniba.blogspot.com/2021/10/2-john-framea-history-of-philosophy-and.html

一、什麼是哲學
二、為什麼要研究哲學 Why Study Philosophy
三、哲學、神學、宗教
四、 哲學的主要分支Subdivision of Philosophy):形而上學九個課題、知識論、倫理學或價值論
五、三個分科(形而上學、知識論、價值論)之間的關係

六、聖經的哲學(聖經的世界觀)
 
我們接下來看第六個題目,就是聖經的哲學,聖經為我們提供了怎樣的哲學基礎。
 
我們既然從歷史的角度來研究哲學,就必須從起初開始談。而在基督教的觀點中,起初就是上帝對世界的創造。聖經中的創造論確立了一種世界觀,它比任何宗教和哲學觀點都起源更早,而且在這些觀點中也是獨一無二的。
 
  聖經的世界觀包含哪些內容呢?這些聽起來也許是老生常談,但卻是非常基要的。
 
創造者與受造物之間的區別 Creator and Creature distinction
 
聖經的世界觀的第一個要素就是造物主與受造物的區別本身。根據《聖經》的形而上學,現實(實在的世界)有兩個層面:造物主和受造物的層面。范泰爾用兩個圓圈來說明這種關係,較大的圓圈代表上帝,較小的圓圈代表祂所創造的宇宙;見圖1.2



 
                  圖1.2 創造者和受造物的區別
 
林:「兩圈思維」(two circles thinking)是范泰爾的說法。大的代表主宰上帝,小的代表祂所造的萬物。
 
這兩者永遠不可混淆(譬如斯賓諾莎,他認為自然界也可以被稱為上帝:Deus sive natura)(林:後來的施來馬赫也是這樣說的):主永遠是主,而受造物永遠是祂的僕人。在基督教中,創造大工是ex nihilo,「從無」造有。宇宙不是上帝本質的流溢或放射(emanation),換言之,宇宙不是上帝的一部分(例如,源自印度、埃及、希臘異教的諾斯底哲學的看法)。宇宙與上帝是完全不同的,這個事實是永不改變的(It is entirely and irrevocably distinct from God.)。但宇宙作為上帝的受造物,它能夠與上帝相交。
 
在這兩個層次之間也沒有其他層次(再次用諾斯底主義做例子,它在至高存有和物質世界之間設定了一系列的中介「連續統[continuum]」,不是物質的)。只有兩個層次,造物主在上,受造物在下。范泰爾有時確實在兩個圓圈之間劃了兩條垂直線,說明上帝能夠與祂的受造物「聯結」,祂有絕對的自由進到宇宙裏做祂的作為,並和宇宙溝通說話(林:范泰爾這兩條線的意思是上帝的啟示與護理;他有時會劃一條橫線,代表上帝與受造物絕對不同)。但宇宙沒有第三層次的存有,只有兩個。(註腳22 我的好朋友彼得•瓊斯指出,在當代新異教(「新紀元思想」)中,違背增造物主-受造物的區別的現象比比皆是,它(與古代諾斯底主義是換湯不換藥的)試圖論證萬物本為一(Oneism)(即傳統說法的「一元論monism」)。在這個語境中,瓊斯把基督教的世界觀描述為二主義(Twoism)——即兩圈思維(即傳統說法的「二元論」)),把新異教的泛神論描述為一元論。這種區別使瓊斯能夠清楚地傳達現代文化中的一些主要問題。見Peter R. Jones, Capturing the Pagan Mind (Nashville, TN: Broadman and Holman, 2003); Peter R. Jones, One or Two: Seeing a World of DifferenceEscondido, CA: Main Entry Editions, 2010)。)
 
有人提出抗議說,上帝和世界之間的這種區別與上帝在耶穌基督裏與人的聯合是互相矛盾的。但恰恰是在基督論中,教會是最熱心地保持上帝和人之間的區別的。迦克墩會議(主後451年)宣告說,在耶穌身上有兩個不同的本性,即神性和人性:
 
我們跟隨聖教父,同心合意教導人宣認同一位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有完全的神性,也有完全的人性;真是神,也真是人;有理性的靈魂,也有身體;按神性說,與父本體相同(homoousios)(或譯為:與父同質);按人性說,與我們本體(substance, essence)相同,凡事與我們一樣,只是沒有罪;按神性說,在萬世之先,為父所生;按人性說,在這末後的日子,為了拯救我們,由上帝之母,童女馬利亞所生;這位基督,既是子,又是主,也是神的獨生子;具有二性,不相混亂,不相交換;不能分開,不能離散(或譯:沒有相混,沒有改變,不能切割,不能分離);二性的區別不因聯合而消失,各性的特點反而得以保存,會合於一個位格、一個實質(subsistence;或譯為實存主體)之內,不是分離成為兩個位格,而是同一位子,是神的獨生子,是道,是上帝,是主耶穌基督;正如眾先知一開始論到祂時所講的,也如主耶穌基督自己所教訓我們的,又如諸聖教父的信經所傳給我們的。
 
我們下次講解迦克墩信經如何把基督裏的神性和人性分得很清楚,卻又很奧秘的聯合。
 
第五講https://youtu.be/R1JwmpjYn6g
 
我們上一講開始了聖經的哲學。第一個要點就是二圈思維:創造者和受造物是絕對不同的。有人會抗議說,在基督裏的神性和人性豈不是聯合的嗎?傅蘭姆就說,特別是在基督論,迦克墩信經講得很清楚,神性與人性是不同的。上次結束時,我們讀了迦克墩信經。下面傅蘭姆作了簡單的解釋:
 
  請注意這四個希臘副詞,它們被翻譯為「沒有相混,沒有改變,不能切割,不能分離」(no confusion, no change, no division, no separation)。在基督的一個位格裏,上帝和人之間有著最親密的聯合,迦克墩宣言藉著說在祂那裏「不能切割,不能分離」來表達。但即使在基督的一個位格裏,上帝和人之間也有清楚的區別。它們之間沒有「相混」;人性沒有變成神性,神性也沒有變成人性。
  我相信,從無造有(creation ex nihilo)的教義是聖經的信仰所獨有的。猶太教和伊斯蘭教都尊重這個真理,但那是因為《聖經》對這些宗教信仰所產生的影響。在「世俗」思想家當中,看不到從無造有這個概念。(註腳24:我在《上帝論》,英文原著298-302頁,用解經來維護了「從無造有」這個教義)
 
  接下來看聖經與神學第二個重要概念:Absolute Tripersonality 絕對三重位格。(註腳25:從現在開始,我要闡述我在《神學認識論》和其他著作裏所主張的三重視角。來理解世界[triperspectival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我的好朋友Vern S. Poythress也有這方面的詮釋。例如他的Redeeming Philosophy: A God-Centered Approach to the Big Questions (Wheaton, IL: Crossway, 2014). 我會在本書最後討論溥偉恩的思想。)
 
2. 至高的存有是絕對者,也是位格,也是三位格(absolute tri-personality
 
現在讓我們根據聖經來看現實世界的上層(upper level of reality)。什麼樣的存有者從無中創造了這個世界?當然,關於上帝的本性,可以講的有很多方面。但對哲學特別重要的是,上帝是絕對位格(God is absolute personality)。說上帝是絕對的,就是說祂是自足的(self-sufficient)、自存的(self-existent),或者像神學家說的那樣,是a se(林:范泰爾用另一個詞來表達這個概念:self-contained)。 因此,上帝不需要依靠其他任何事物,反而萬物都必須依靠祂。(註腳26 要記得這就是Clouser 對神聖的定義。)正如創造論所暗示的,上帝是萬物的起源,祂是第一因。
 
絕對的存有者(Absolute beings)在各種宗教哲學文獻中是相當常見的。例如希臘哲學宗教中的「命運Fate」、印度教的「梵天Brahma(婆羅門)」、巴門尼德的「存有Being」、柏拉圖的「善的理念Idea of the Good」、亞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動者」、普羅提諾(新柏拉圖主義)的「一One」(也是諾斯底主義的主張)和黑格爾的「絕對Absolute」都可以被稱為絕對的存有者,都擁有「自存aseity」這個屬性。(註腳27 要記得Clouser對上帝的定義就是不倚靠其他任何其他事物的存有者。「自存」這個名詞源自拉丁文a se,就是「靠自己」的意思)
 
但《聖經》中的上帝也有位格(personality)的屬性。祂不僅是絕對的,更是有位格的:祂知道、祂愛、祂說話。因此,上帝不僅是萬物最基本的成因,而且我們與祂的關係是我們所有的位格關係裏最重要的關係(the most important of all our personal relationships)。上帝不僅造了我們,祂也告訴我們祂的旨意,表達祂的愛,祂為我們罪人成就的救恩,並且告訴我們祂為了救贖我們所成就的一切。
 
對有位格的神靈這個信念,在許多宗教裏都可以找得到。(註腳28:但是在許多哲學裏卻不常見。當然,與尊崇位格性神靈的宗教相關的哲學有時會承認有這些神明。(伊壁鳩魯承認神明的存在,但不允許這些神明在他的哲學中扮演任何角色)。但即便如此,這在哲學史上也是罕見的。)希臘、羅馬、埃及、巴比倫、迦南、印度、斯堪地納維亞(北歐)、德國和其他地方的古老多神教都是信奉有位格性神靈的宗教(包括東方,中國的民間宗教)。但這些有位格的神靈從來就不是絕對的存有者。例如,宙斯和赫拉(Hera)都有自己的父母,也時候會發脾氣,心裏會有妒忌。多神宗教的神明不是自存的,不是全能的,當然也不是道德和真理(誠實)的典範。
 
唯有聖經的信仰承認一個有位格,而且是絕對的存有者。(註腳29 當然,這包括基督教,在我看來,唯有基督教對《聖經》做了真正的解釋。但正如之前指出的,還有其他宗教,如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異端,如摩門教和耶和華見證人,都顯出一些絕對位格神論的痕跡。)因此,對基督徒來說,宇宙的創造者也是我們的主宰,我們至高的審判官,以及我們最親密的朋友。因此,《聖經》中的上帝不僅是第一因,更是所有真理和是非的最高標準。
 
  不僅如此:《聖經》裏的上帝不僅是有位格的,而且是三個位格的。(註腳30:我在《上帝論》英文原著619-735頁,用解經來解釋了三一論這個教義。)祂是一神,以三個位格存在,即聖父、聖子、聖靈。上帝是一,這個「一」(oneness)在哲學上非常重要:宇宙只有一個第一因,只有一個至高真理和是非標準。但上帝同時是三(threeness),這也很重要。正如我們前面所看到的,哲學界的形而上學家們在一元論(monism)和多元論(pluralism)上爭論不休:宇宙究竟是一還是眾。范泰爾的觀點是(林:注意,這是很精彩、重要,很有深度、很有影響力的概念),因為上帝既是一又是眾,因此,上帝創造了一個既是一又是眾的世界:也就是說,若沒有殊相,就沒有共相(no unity without particulars);沒有共相(一),就沒有殊相(眾)。哲學家的各種嘗試,想要把宇宙約化成一個東西,或者把世界切割成「終極的零件」(ultimate constituents),無論哪一種手段,都是為了獲得對世界的詳盡知識,這些嘗試都註定要失敗。(註腳31:我在本書第13章討論范泰爾時會詳加說明。)   我們講完了創造者和受造物的絕對區別,以及上帝的絕對自存、三位格,現在來講聖經的哲學的第三個要素,就是上帝是主(Lordship),而且祂有三個主權屬性(注意:三個觀點視角)。
 
3. 這位主宰上帝,其主權要從三個角度、三個主權屬性(掌控control、權威authority、臨在presence)來理解
 
這樣看來,在造物主和受造物之間,在絕對的三位格和那些倚靠祂的受造物之間,有著怎樣的關係呢?我相信,聖經形容這種關係的最基本的概念是主權(lordship)。上帝是主宰,而受造的宇宙是祂的僕人。(註腳32:參考我的《上帝論》21-115頁,還有我最新的《系統神學》第26章,我解釋了聖經裏「主權」的核心地位,「主權」本質上就包括了掌控、權威和臨在。聖經也用其他詞彙來指稱上帝,譬如君王、父親等等,這些也是很重要的。根據我的看法,這些概念與「主權Lord」是相同的視角)。按照我的分析,上帝的主權(lordship)的本質可以歸納為掌控(control)、權威(authority)和臨在(臨在)。上帝的掌控的意思是,祂有能力使萬事萬物按照祂的計劃運行(弗一11,祂是隨己意行做萬事的)。祂的權威的意思是,祂有權命令宇宙服從祂,因此祂的掌控是有道德依據的(權威就是有權命令對方服從)。上帝的臨在的意思是,祂臨近祂所創造的世界,與受造物設立親密的關係。而意義最深遠的關係就是聖約(covenant),上帝與人立約說:「我要做你們的上帝,你們要做我的子民」(出六7;利二十六12;啟二十一3)。
 
  我總結這三個詞彙是上帝的主權屬性(lordship attributes),它們在視角上是相關的;見圖1.3
 



                    圖1.3 上帝的主權屬性
 
這些屬性中的每一個屬性都暗指著其他屬性。例如,上帝既然掌控萬物,那麼祂就必然掌控著真理和道德是非的標準,因此祂的掌控意味著祂的權威,祂有權命令人服從。而祂既然掌控萬物,祂就在宇宙各處行使祂的權威,這對於一個非物質的存有來說,就構成了祂的臨在。
 
  如果上帝對萬物有權威,那麼祂就是掌控萬物的,因為祂有權命令任何事物(無論是有位格的[天使、人],或非位格的[山、石頭、水]),而它們都必須順從。(因此,權威暗示著掌控。)例如,即使在起初的創造中,祂也是通過發號施令來創造世界的。祂甚至命令那些不存在的事物湧現出來(「要有光」,創一3;參考羅四17)。祂的權威也暗示祂的臨在,因為祂的權威是遍及萬物的。
  上帝的臨在的意思是,宇宙中沒有任何事物可以逃脫祂的掌控或權威(詩篇139)。所以,掌控、權威、臨在是彼此暗指的。
 
4. 這三個主權屬性與三位一體有關嗎?
 
這個三個視角的模式表明,對上帝主權的描述可能與上帝的三位一體本質有重要關係,我相信是如此。當然,三位一體的位格是「彼此區別但不可分割」的。祂們在整個世界歷史中一起工作。但祂們確實各自扮演著獨特的角色,特別是在祂們與世界的關係中,在創造、墮落、救贖這個大敍事中。一般來說,聖父在聖經中關於上帝的永恆計劃裏顯得最為突出。而道成肉身來到世上的是聖子,而不是聖父,聖子順從聖父實施該計劃。然後,聖靈來到上帝的子民當中,與上帝子民同在,為基督的工作作見證。這些區別表明,聖父是上帝的「權威」,聖子是「掌控者」,而聖靈是上帝的「臨在」。
 
當然,三位格在上帝工作的所有層面,是一起做工,一起參與的。聖子「在」父裏面,父也在子裏面。聖靈在父和子裏面,祂們也在聖靈裏面。他們是彼此內住(mutual indwelling)的,這就是神學家們所說的circumcessioperichoresis
 
  這就導致了知識的三個視角。我們可以從三個不同視角來看人類的知識。
 
 
七、人類知識的三個視角
 
(三個主權屬性也發展出知識論的三個視角:處境(circumstantial)、準則(normative)、存在(existential)。這三個視角是不可分割的,對建立哲學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上帝是主,那麼人類就服在祂的主權之下,人都是祂的僕人、兒女、朋友、屬祂的公民。所以,在我們做任何抉擇,從事任何活動時,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我們與上帝的關係。
 
因此,譬如說,當我們研究認識論的時候,我們的知識在三個方面與上帝的主權有關,我們必須正視上帝的掌控、權威和存在。在我看來,正視上帝的主權屬性,就是根據這些視角來思考。前面我們思考了哲學這個學科是由形而上學、認識論和價值論等觀點組成的。現在我把重點放在認識論上,並指出該領域的三個重要視角。(註腳33:根據這種多元視角的知識觀,一個視角裏面又可以有許多不同視角。)
 
所以我們要來看上帝的掌控、權威、臨在帶來怎樣的知識論上的視角。
 
  1. 上帝的掌控帶來處境的視角(situational perspective
當我們正視上帝對自然界和歷史的掌控時,我們可以看到,整個情況都是由祂的預定(foreordination)和祂的護理(providence)所統治的。(註腳34:預定包括上帝對歷史進程的永恆計劃和諭旨。護理則是上帝在歷史中的行動,藉著護理實現祂的計劃。見《上帝論》, 1416章。上帝的預定是「從上」而下統治宇宙;而在護理中,祂是「從下而上」統治宇宙。因此,祂的主權包圍著整個受造宇宙。)當我們探索這種情況(包括我們個人的情況和整個自然界和歷史的進程)時,我們乃是透過處境的視角試圖去認識世界。
 
  2. 上帝的權威
當我們正視這個世界是服在上帝的權威之下時,我們就可以知道,受造宇宙中的一切都在啟示祂自己和祂的旨意(見我在下一節中對羅馬書第1章的研究)。以這種方式研究世界就是專注在準則的視角。
 
  3. 上帝的臨在
  當我們正視這個世界是上帝臨在之處,無論是在我們周圍還是在我們裏面,我們就是專注於存在的視角;見圖1.4




 
                     圖1.4. 關於人類知識的視角
 
我把這些描述為視角,因為它們是不能彼此分開的。如果我們要正確地理解處境,就必須把處境理解為上帝的啟示、祂的準則的所在地;所以處境的視角包括準則的視角。若要正確地理解上帝的準則,我們就必須理解它們如何適用在不同的處境和我們自己身上;因此,準則的視角就包括處境的視角和臨在的視角。而為了正確地理解上帝與我們自己的關係(臨在的視角),我們必須看到,我們自己是上帝創造的大環境的一部分(處境的視角),我們是服在上帝聖約之下的子民,必須遵從祂的律法(準則的視角);因此,存在的視角包括準則的視角和處境的視角。
 
雖然這些視角都不能脫離其他視角而獨立,但如果只是為了對事物的觀點取得平衡,那麼,將它們區分開來對我們是有幫助的。一個基督徒哲學家必須認識到,如果我們想要建立一個基於事實(處境的視角)的哲學,那麼這些事實就必須是被上帝的規範所解釋過的(規範的視角),也是透過我們思想的能力(存在的視角)來解釋的。我們若想要維持一種將所有現實還原為形式或邏輯(規範的視角)的哲學,就必須把世界的諸般事實和人類主體的內在世界聯結起來(林:即用我們裏面的意志、情感去認識外界的事實)。同理,根據感覺的哲學學派(存在主義)也必須正視準則和客觀事實,雖然他們往往沒有這樣做就是了。
 
因此,這三個概念中沒有一個概念能夠脫離另外兩個,而足以成為哲學的基礎。每一個概念都是認識整個現實世界的一種視角,因此也是對整個哲學的一種視角。每一個概念都包括其他兩個概念,若脫離其他兩個概念,沒有一個概念可以被人理解。
 
接下來,我們下一講要看第八段,罪與哲學的關係。
 
 
八、罪與哲學 SIN AND PHILOSOPHY
 
第六講https://youtu.be/wYZCkd199nI
 
1. 人拒絕接受聖經的世界觀,這就是罪
 
我們已經看到,《聖經》教導了一個獨特的世界觀,包括創造者與受造物的絕對區別,上帝是絕對三位格,還有上帝與世界的關係就是祂的主權。但很多人並不承認《聖經》的世界觀。聖經本身對這種抗拒給了一個理由就是罪。在羅馬書一章18-32節,使徒保羅這樣說:
 
原來,上帝的忿怒,從天上顯明在一切不虔不義的人身上,就是那些行不義阻擋真理的人。上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顯明在人心裡,因為上已經給他們顯明。自從造天地以來,上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因為他們雖然知道神,卻不當作上榮耀他,也不感謝他。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無知的心就昏暗了。自稱為聰明,反成了愚拙;將不能朽壞之神的榮耀變為偶像,彷彿必朽壞的人和飛禽、走獸、昆蟲的樣式。
 
所以,上任憑他們逞著心裡的情慾行污穢的事,以致彼此玷辱自己的身體。他們將神的真實變為虛謊,去敬拜事奉受造之物,不敬奉那造物的主。主乃是可稱頌的,直到永遠。阿們!
 
因此,上帝任憑他們放縱可羞恥的情慾。他們的女人把順性的用處變為逆性的用處;男人也是如此,棄了女人順性的用處,慾火攻心,彼此貪戀,男和男行可羞恥的事,就在自己身上受這妄為當得的報應。他們既然故意不認識上帝,上帝就任憑他們存邪僻的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裝滿了各樣不義、邪惡、貪婪、惡毒,滿心是嫉妒、兇殺、爭競、詭詐、毒恨,又是讒毀的、背後說人的、怨恨神的、侮慢人的、狂傲的、自誇的、捏造惡事的、違背父母的、無知的、背約的、無親情的、不憐憫人的。他們雖知道上帝判定行這樣事的人是當死的,然而他們不但自己去行,還喜歡別人去行。
 
2. 抗拒上帝的主權所帶來的後果,就是羅馬書第一章下半的三部曲
 
       正如我前面所指出的,上帝的主權應該應用在人類的所有活動上,而認識(獲得知識)是其中之一。因此,摒棄上帝的主權會導致人類生活的敗壞,不僅在道德和敬拜層面,也在知識層面。在這段經文中(羅一19-20),我們看到上帝已經向人類清楚地啟示了自己。人若聲稱對上帝無知,他們就不能聲稱自己無罪:他們的無知是自己的過錯。上帝的啟示是清晰的,但他們故意壓抑、阻擋這個啟示(第1821232528節)。對於這種壓抑,他們是無可推諉、沒有任何藉口的(第20節)。
 
       如此,這些人的罪就是從知識領域開始的。當他們壓抑對上帝的知識時,就會導致拜偶像的罪(羅一22-23),然後導致淫亂的罪(第24-27節),然後導致「各種的不義」(第28-31節)。他們不僅自己犯罪,更讚賞其他犯同樣罪的人。
 
       在這裏,形而上學(承認上帝的主權)、知識論(從上帝的啟示具體認識祂)和倫理學(各種罪)就融合在一起了。因此,罪人拒絕我們前面討論過的聖經的哲學,用其他概念來代替它,這並不會令我們驚奇。
 
       罪人在內心深處並不願意活在上帝的世界裏,儘管他們對此其實是沒有選擇的。他們在某種程度上認識真理,因為他們必須彼此共處,也要謀求生機。但他們非常希望這個世界不是這樣的(不是上帝掌控的),也常常試圖改變世界的實況,或者假裝事實不是如此。在非信徒的幻覺世界裏,《聖經》裏的上帝並不存在,人有自由可以按照自己的真理和正確標準來生活。簡言之,非基督徒假裝自己是自主的(autonomous),只服從自己的律例,他們是這樣生活的。但其實沒有人能夠真正自主,因我們具體都服在上帝的掌控、權威和臨在之下。但是在非基督徒的幻覺世界裏,我們假裝自己是自主的;我們的行動也都表現得好像我們是自主的。
 
3. 罪人活在一個犯罪的世界裏,錯誤地認為自己是自主的。這種自主的第一個範例就是夏娃
 
       用范泰爾舉的例子,第一個試圖這樣生活的人就是那首先的女人,夏娃,我們所有人的母親。上帝吩咐她不要吃某個樹上的果子。
 
耶和華神所造的,惟有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蛇對女人說:「神豈是真說不許你們吃園中所有樹上的果子嗎?」女人對蛇說:「園中樹上的果子,我們可以吃; 惟有園當中那棵樹上的果子,神曾說:『你們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們死。』 」蛇對女人說:「你們不一定死,因為神知道,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創三1-5
 
但她想了想:
 
於是,女人見那棵樹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悅人的眼目,且是可喜愛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來吃了;又給她丈夫,她丈夫也吃了。(創三6
 
       在某種程度上,她知道她應該順從上帝,應該拒絕撒旦反面的話。但她寧願相信自己的感覺和判斷,假裝她是自主的,好做出自己的抉擇。就彷彿上帝有祂的意見,撒旦有他的意見,而夏娃在其中投決定性的一票。因此,人類墮落的第一個事件是在夏娃的思想裏發生的,第二個事件才是透過吃和講話。所以,人類的墮落首先是哲學性的,然後才是實踐生活性的。聖經再次告誡我們,上帝必須作我們思想的主,而不僅僅是行為的主。
 
       夏娃的判斷是根據她自己的形而上學(樹上的果子「好作食物」)、審美學(「悅人的眼目」)和知識論(「能使人有智慧」),因此她開始執行她自己的倫理,就是不順從。
 
       因此,非基督教哲學的歷史就是一部「寧願假裝人是自主的」這樣的思想的歷史(a history of would-be autonomous thought)。(以下林牧師沒有翻譯)當然,如果人們預設了自己的自主性,他們就不能承認上帝是絕對的位格性的創造者,是主。
 
       我應該注意到,儘管墮落涉及到夏娃對形而上學、知識論和倫理學的思考,但墮落本身在某種意義上是倫理性的,而不是形而上學的。大多數非基督教的哲學家和宗教都承認,人類的狀況出了問題。但他們傾向於認為問題出在我們形而上學的有限性上,甚至是我們未能得到神性。但在聖經中,人類的困境是位格性的、關係性的。它是基於我們自己對上帝的不順服。
 
 
九、基督教哲學與非基督教哲學的對立與共同點
 
(基督教哲學與非基督教哲學是兩極對立的,因為我們從事的是屬靈爭戰(尤其是在哲學、思想方面)。但是基督徒和非基督徒在某些方面也可以達成一致。基督徒與非基督徒對自己的立場也都有不一致的可能。)
 
1. 基督教與非基督教哲學在人生每一個範疇裏都是勢不兩立的對立
 
       由於墮落,基督徒和非基督徒在生活的每一個層面都存在著勢不兩立的對立:基督徒在生活的各個領域都尋求榮耀上帝(林前十31),而非基督徒則試圖自主地生活(創八21;賽六十四6;羅三1023)。這種對立包括思想、推理、尋求智慧(thought, reasoning, seeking wisdom)這些範圍。既然「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詩一一一10),那麼那些不敬畏上帝的人連智慧的開端都沒有。因此保羅認為,「這世界的智慧,在上帝看是愚拙」(林前三19;參看一20),而上帝的智慧在世人面前是愚拙的(林前一1821-22)。這些經文的上下文是很有啟發性的,總結在二章14-16節:
 
然而,屬血氣的人不領會神聖靈的事,反倒以為愚拙,並且不能知道,因為這些事惟有屬靈的人才能看透。屬靈的人能看透萬事,卻沒有一人能看透了他。誰曾知道主的心去教導他呢?但我們是有基督的心了(新譯本:但我們已經得著基督的心意了)。
 
2. 但是基督徒與非基督徒之間有一些同意的可能
 
       對立(Antithesis)並不意味著基督徒和非基督徒在每個命題上都不同意。信徒和非信徒完全可以同意天空是藍色的,地球是圍繞著太陽旋轉的,等等。但每個人的理性活動都必須從他們的人生目的這個大架構來看。基督徒尋求認識世界,是為了榮耀上帝。而非基督徒尋求認識上帝,是為了抬高自己的自主性,藉此抵擋上帝的國度。
 
       當然,這兩者都並不完全符合他的人生計劃。一方面,信徒有時會對他們的主不忠誠,必須求主赦免(約壹一9)。另一方面,非信徒也必須在這個世界上努力存活、尋求興旺,而這個世界與他們的願望是相反的,這個世界是上帝的世界,因此他們必須經常承認上帝的真實性,雖然非常不情願。上帝不會容許他們與自己的罪惡衝動完全一致,因為若是完全一致,他們就會毀掉自己,並在他們的周圍製造混亂。但如果他們不在某種程度上繼續認識真理,那麼他們就是無可推諉了(羅一20)。他們不斷擁有的知識就是他們道德責任的依據。因此,上帝經常限制罪惡及其後果,如巴別塔事件(創十一1-8)。
 
 3. 屬靈爭戰
 
       當信徒、非信徒或兩者與他們的總體人生方向不一致時,他們是有可能同意的。但這種同意可能是非常短暫的。無論如何,同意和分歧都是屬靈爭戰這個大架構的一部分,即上帝的國與撒旦國度之間的爭戰。有時候,即使是撒旦為了達到他的目的,也會說真話,就像他在馬太福音四章6中,為了誘惑耶穌所引用的經文。(註腳35:我在其他地方討論過這個對立的本質,參考本書13章,對凱波爾和范泰爾的討論,另外我的《神學知識論》,英文原著49-61頁,以及《哥尼流·范泰爾的思想分析》,英文原著187-238頁。)
 
       因此,哲學的歷史就描述了這場屬靈爭戰的一個階段,持續了千百年。
 
       最後三段是進一步闡述這種對立在形而上學、知識論、價值論上如何表現出來。
 
最後三段是進一步闡述這種對立在形而上學、知識論、價值論上如何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