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約翰福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約翰福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08-05


用「心靈和誠實」拜祂是什麼意思

/誠之

約翰福音四23-24
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祂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祂。神是個靈(或無個字),所以拜祂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祂。

用心靈和誠實,更好的譯法是:用靈和真理;或者:在(聖)靈裏、在真理裏;或者:在真理的聖靈裏。無論哪個,都比「用心靈和誠實」好得多。

和合本的翻譯很容易讓人以為,只要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用心靈和誠實,最直接的呈現的就是這個意思)敬拜,就是上帝悅納的。但這節經文的意思遠遠不是這樣。

現代教會的敬拜形式,訴諸的是人的「誠心」,而不是訴諸上帝啟示的真理,恐怕與這節經文的錯誤(至少是不當)翻譯脫不了干係。

以下摘錄幾個聖經注釋,說明這裏的「靈」最好翻譯為「聖靈」,這裏的「誠實」應該翻譯為「真理」。

一、Carson 約翰福音注釋:

耶穌的受難與高升構成了賜下聖靈的轉捩點(時候將到,現在就是了);但救恩歷史的轉捩點之所以可以出現,完全單單是因為耶穌的位格。(注意,卡森在解釋這節經文時,正確地訴諸了救贖歷史解經法,這節經文牽涉到救贖歷史的一個新時期,一個轉捩點。)

真正的敬拜者之所以是真正的,並不是依附於特定的聖殿,而是因為用「靈和真理」拜父。這個片語的力道,顯然取決於「神是靈」這個簡單子句的意義……在這裏的上下文中,「靈」描繪了神的特性,就像肉體、地點,與形體存在描繪了人類與其世界的特性一樣……。「神是靈」意味著神是人所不能見的,是與人相對而有神性的、賜生命的,祂若不降自己啟示給人,人就不能認識祂……。那位成為肉身的道,就是那在聖靈裏為祂百姓施洗的,因為除非他們從上頭而生,他們就不能看見神的國,就不能真正地敬拜神。這樣賜下聖靈,是藉著祂——祂就是真理——的工作才有可能的,而祂藉著十字架得著榮耀,從而將聖靈澆灌下來,這聖靈又叫「真理的靈」(十四17,十五26,十六13)。

這位就是靈的神,人只能用「靈和真理」(或譯為「在靈與真理裏」)來敬拜祂。在23節與24節,「用」(en)這個介係詞同時支配了兩個名詞(靈和真理),必須獻上的敬拜並不是兩個分開的特性:它必須是「用靈與真理」獻上的敬拜,也就是說,其本質是以神為中心的(誠之按:因此就不是本著人的誠心,這是以人為中心的敬拜),是借著所賜下的聖靈才有可能的,是必須親自認識並效法神的這位成為肉身的道,那位就是神的「真理」的,是神和祂拯救計劃忠實可靠的詮釋與實現……。舊約聖經許多地方將神的「話」和聖靈連在一起(如:尼九2030;詩卅三6,一四七18;賽五十九21)。本福音書作者心目中也可能聯想到這個關聯,因為耶穌就是「成為肉身的道」與「真理」,上帝也將聖靈賜給祂,是沒有限量的(三24)。

二、(環聖)《聖經研讀版——新譯本》

4:23 時候將到,現在就是了:見5:25。耶穌地上事奉期間,和受死和復活之前,神的國和它的福分已部分臨到的事實,以及這些福分還未完全彰顯的事實,兩者形成了一股張力。在耶穌再來以前,神的國度在某些方面確實是還沒有,也不會實現。不過,把神的國度帶到世間來的那一位,已經親自臨在地上,並且已經在地上開展了祂的國度。見太4章〈神的國》一文。
4:24必須借著靈按真理敬拜:「按真理」,意思是「按實體」,即按照天上的敬拜,而地上的敬拜只是預表而已。耶穌所用的「真理」一詞語,有如在來8:29:24的用法。在來8:2,與天上的「真帳幕」作比對的,不是假帳幕,而是照著它的樣式在地上建造的帳幕。地上的耶路撒冷不是假的敬拜場所,而是一個地上的敬拜場所。它只是天上實體和屬天敬拜的一個影子、一個預表、一個副本而已。既然耶穌不但把神和祂的子民重新結合在一起,也把天和地重新結合起來;所以時候來到了,一切關於地上敬拜場所的問題都無關緊要了。對神的子民來說,地上聖殿敬拜所指向的,已經成為事實了(見太27:51注)。靈:是指三位一體的第三位聖靈,即舊約所應許要在末後的日子賜下的(珥2:28~29)。因此,基督教的敬拜不受任何地上的場所限制,而是直接指向天上,且是借著聖靈的豐富而獻上。見《西敏宣言》2.1;《大問答》7;《小問答》4;《比利時宣言》。

三、Reformation KJV Study Bible

4:23 worship the Father in spirit and truth. True worship takes place when the Holy Spirit engages the human spirit with God’s Word. The outward worship that largely characterized the temple of the old covenant was being replaced by the simplicity and privilege of access to the Father in the Spirit through faith in the Son (Eph. 2:18,21–22). 4:24 God is a Spirit. Or “God is spirit” (cf. 1 John 1:5; 4:8,16). God’s being is not material or bound by physical location but is infinite, eternal, and personal life (Isa. 31:3).
4:23 用靈和真理敬拜天父。當聖靈用神的話語吸引人的靈時,才會有真正的敬拜。舊約的聖殿所特有的外在敬拜,正在被在聖靈裏借著對子的信心,從而來到父面前所得到的純一和特權所取代(弗二1821-22)。

4:24 神是個靈。或「神就是靈」(參約一5,四816)。神的存在不是物質的,也不受物理位置的約束,而是無限的、永恆的、位格的生命(賽卅一3)。

四、NIV Zondervan Study Bible

4: 23 time. “Hour” (see note on 2: 4). has now come. Before the cross, this period of true worship is already present in the person and ministry of Jesus. See Int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mes, 4. true worshipers. Identified not by where they worship but whom and how they worship. in the Spirit and in truth. Or “in spirit and truth.” True worship is empowered by “the Spirit of truth” (14: 17; 15: 26; 16: 13) and is in accordance with truth. It can occur only in and through Jesus, who is “the truth” (14: 6; see 1: 14) and the true temple (see note on 2: 19– 22).
4:23 時候。「時刻」見二4注釋 如今就是了。在十字架以前這個真正敬拜的時期已經存在於耶穌的身上和事奉中。真正拜父的。不是以他們在哪裏敬拜,而是以他們敬拜的對象和方式來確定。在靈裏和真理裏in the Spirit and in truth。或「在真理的聖靈中」in spirit of truth。真正的敬拜是由「真理的靈」所賜予的能力(約十四17,十五26,十六13),是符合真理的。這只有在耶穌裏面並通過耶穌才能發生,耶穌是「真理」(十四6;見一14),是真正的聖殿(見二19- 22注釋)。

2020-04-14


活的目的

选自《加尔文圣经注释全集——约翰福音注释》P613-622,吴玲玲译,华夏出版社,标题为编者加。

因我还没有升上去见我的父。我们应该注意他所加的这条理由。他说这些话乃是吩咐那些妇人要止住自己的情感,直到他被接到天上的荣耀里。总之,他指出了自己复活的目的。基督复活后并不是做世界的王,乃要升到天上,在他的国度里掌权(这国度是上帝应许给他的),并坐在父的右边,借着圣灵的权能治理教会。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直到基督升到天上,坐在父的右边,他的复活才是圆满纯全的。这些妇人只看到复活的一部分就感到满足,并且还想基督在世上与他们同在。她们这么做就错了。这个训诲给我们带来两方面的益处。第一,所有寻求基督的人都要思念上面的事;第二,所有到他面前来的人都要除去肉体一切的私欲,正如保罗教导说,你们若真与基督一同复活,就当求上面的事,那里有基督坐在上帝的右边……

我要升上去见我的父。他用升上去一词进一步坚固了我刚才所解释的训诲。即他从死里复活,不是为了继续留在地上,而是要进入属天的生命中,叫众圣徒可以与他一起进入天堂。总之,他说这话,叫众使徒不要单单专注于复活本身,乃要看得更远,直到他们进入属灵的国度里面,得着属天的荣耀并到上帝面前来。因此,升上去一词是一个重点词。因为基督向门徒伸出他的手,叫他们唯在天上寻找自己的福乐,因为人的财宝在哪里,他的心也在哪里。现在,基督宣告自己要升到天上去,因此,若我们不想与主分离,我们也要升上去。

当他又说自己要升上去见上帝时,他随即除去了使徒因着他的离开而生发的忧虑和悲伤。因为他话语的含义为:他要借着上帝能常与众门徒同在。的确,升上去一词意味着空间的距离,然而尽管基督身体离开他们,他的能力——这能力是无处不在的——却清楚地显明了他属灵的同在,正如他与上帝同在一样。因为他升上去见上帝,难道不是为了坐在上帝的右边,在天上和地上掌权吗?总之,他说这话乃要将他国度的神能铭刻在他们心上,叫他们不要因为他身体的离开而心里忧愁。

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见我的上帝,也是你们的上帝。当基督宣告他的父也是我们的父、他的上帝也是我们的上帝时,他清楚表达了那兄弟般的合一所带来的益处和果效。我们从别的经文中获知我们分享了基督一切的恩典与福气。然而他将这恩典的源头赐给我们,这正是我们的特权所在。信徒可以安全而坚定地相信,基督的上帝也是他们的上帝,基督的父也是他们的父。这毫无疑问是无价的恩典。我们也不必担心这样的信心是否是轻率的,因为这信心是建立在基督的身上,而且这也是值得我们夸口的,因为基督亲口将这一切指示给我们。

至于基督称他为他的上帝,是因为他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因此,这是特指他的人性而言,然而也适用于他的整个位格,因为他既是上帝也是人。当他说他升上去见他的父,也是我们的父时,他和我们之间是有区别的。他从本性上来说是上帝的儿子,而我们仅仅是被收纳为上帝的儿子。然而我们通过他所领受的恩典是如此坚固,乃至魔鬼无论多张狂,都不能使它动摇,不能拦阻我们称他为我们的父,这位父亲藉着他的独生子收纳我们做他的儿子。

那日晚上。现在作者描述基督向门徒显现,证明自己的复活。当时众门徒都聚集在一起,使这件事情更加确凿可信、更加清楚明了。这实在是上帝的安排与护理。基督没有让他们继续在忧虑和不安当中,到了晚上就向他们显现,他是多么温柔!另外,他光照他们。正当黑暗在这世上掌权的时候,他将新生命的凭证带给他们。

门徒所在的地方。他们聚在一起,这表示他们还有信心,至少还有信仰的情感。而他们将门都关上,这表明他们是软弱的。即使最勇敢最坚强的人也有软弱的时候,这固然是对的,然而我们可以轻易地推断出,那时众使徒是如此恐惧战栗,乃至这显出他们的信心是多么缺乏!这个事例值得我们注意。他们本该很勇敢,事实上却不是。然而他们依然没有完全软弱。的确,他们隐藏自己,免得有危险。然而他们还是鼓起勇气聚在一起,否则他们就会四处分散,谁都不敢冒险去看他的同伴一眼。我们也要如此与我们肉体的软弱做斗争,不要纵容恐惧之心(这恐惧之心会叫我们背信弃义)。当他们聚集的时候基督向他们显现,因着他们的热忱祝福他们。然而多马像一个离队的士兵,退出了合一的阵营,因此他理所当然地失去了其他弟兄所领受的恩典。这就教导那些极其胆怯的人,激励他们除去肉体的恐惧,并叫他们当心,免得恐惧之心将他们打散在四处。

门都关了。作者清楚地加上这个情节,因为这其中包含了基督神能的明证。我们应该相信基督必定以神迹的方式进入屋里,为要证明他的神性,同时也要引起门徒的注意。然而我绝不同意天主教徒的观点。他们说基督的身体穿过了那紧闭着的门。他们的理由是:这不仅证明基督荣耀的身体像个灵,而且证明它是无限的,不受任何空间的限制。然而经文根本没有传递这样的含义。因为作者没有说他穿过这紧闭着的门,而是说他突然站在门徒当中(尽管这门是关着的,而且也没有人为他开门)。我们知道彼得从一座监狱里走出来,这监狱的门是关着的,难道我们因而可以说他穿过了铁和板吗?因此,我们要弃绝如此幼稚而愚蠢的观点!这个观点没有包含任何可靠的东西,纯粹是谬论!我们知道这些就足够了:基督要借着非凡的神迹来坚固他的门徒,使他们相信他的复活。

愿你们平安。这是希伯来人常用的问候语。他们用平安一词表示一个人的福乐生命所必需的一切幸福与快乐。因此这句话的含义为:“愿你昌盛!愿你幸福!”我之所以提到这些,是因为有些人对平安一词做一些不必要的争论,而基督无非就是要门徒喜乐、昌盛。

就把手和肋旁指给他们看。基督如此行是很有必要的,为要叫门徒深信基督已经复活。基督在复活后身上还留着伤痕,有人认为这与他的荣耀极其不符。这样的人要思考:首先,基督复活与其说是为了自己,还不如说是为了我们;其次,任何于我们的得救有益的事都是基督的荣耀。他一度自甘卑微,也丝毫无损于他的尊荣。这些伤痕既然能帮助门徒相信他的复活,它们就没有减损他的荣耀。然而,若有人从而推断说基督现在依然有手上和肋旁的伤痕,这就很荒唐了。因为这些伤痕的用处毫无疑问是暂时的,直到众使徒完全相信他已经从死里复活。

门徒看见主,就喜乐了。这句话的含义为:因着基督的新生命,他的死所带给他们的一切忧伤都被驱散了。

耶稣又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在我看来,主发出这第二个问候无非就是为了引起门徒极大的注意,因为接下来要讲的事非常重要。

父怎样差遣了我。基督说这些话,犹如使他们就职,就是履行先前曾指派给他们的职分。他们的确已经被差往犹大各地,然而只是作为先锋来宣告众人要听从那至高训诲者的话,而不是作为使徒,执行教诲这一永远的职分。现在主吩咐他们做他的使者,在地上建立他的国度。因此,我们要相信这一事实:现在使徒首次被委任做福音的使者。

他的话总起来说是一句宣告。即迄今他要卸下训诲者的职分,他既已行完了自己的路,就将同样的职分赐给门徒。他的意思是:父差他做训诲者,叫他为别人指路,随后当他离开的时候,就可以让那些人代替他的职分。为这个缘故保罗说,他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让他们治理教会,直到世界的末了。因此基督首先宣告说,尽管他训诲师的职分是一时的,然而福音的传扬并不是一时的,而是永久的。此外,他还吩咐他们接替他从父那里所领受的职分,让他们代替他的位置,并将同样的权柄赐给他们这样,他的训诲通过使徒的口被宣讲出来,就有同样的威信。他们的职分就要如此被证实和认可,因为他们都是无名的、卑微的人。而且,尽管有些人拥有极其显赫而尊贵的地位,然而人所拥有的一切并不能叫他得着那极宝贵的信心。

因此,基督将自己从父那里所领受的权柄赐给众使徒,这样他就可以宣告传福音的使命已经交给他们,这不是出乎人,乃是上帝的命令。然而他让他们替代他的位置,并不是说要将训诲者最高的权柄给他们,因为父要将这最高的权柄单单赐给他。因此他继续是——而且永远是——教会唯一的教师。唯一的区别在于:他在地上的时候自己亲口教导人,现在他借着使徒的口教导人。因此,这样的继任或替代不能叫基督有丝毫的减损,他的权柄依然是完全的、完整的,他的荣耀也不受损害。上帝发布命令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他。这条命令我们决不能弃绝。总之,基督此处所要尊荣的是福音的训诲,而不是人。

同样,我们应该注意到:这节经文所处理的唯一主题是福音的传扬。基督并没有叫使徒去赎罪,获得称义,犹如他被上帝差遣一样。因此,在这段经文中他没有提及任何单单关乎他自己的事,而仅仅指派牧者来治理教会。这样,唯有他拥有全部的权柄,而他们所求的单单是职分。

就向他们吹了一口气。凡人所生的,没有一个人有资格来执行如此艰难的使命。为此基督借着圣灵的恩典来预备使徒。的确,治理上帝的教会、做那永恒救恩的使者、在地上建立神的国、将人带到天上,这些都远非人力所及。因此没有一个人有资格做此事,除非他受圣灵所感,对此我们不必感到奇怪。因为若不是圣灵引导人的舌头,没有一个人能说出关乎基督的话。人绝不可能有能力忠信地完成这个荣耀的职分所包含的一切责任。基督指派他们做教会的教师,并塑造他们,这荣耀唯独归于基督。因为上帝将圣灵丰丰富富地浇灌在他身上,为要叫他将此按量赐给每一个人。

你们受圣灵。尽管他还是教会唯一的牧者,然而他必须将圣灵的权能彰显在这些仆人身上,就是他所使用的仆人。并且他向他们吹了一口气,以外部的记号对此进行证明。若圣灵没有从他里面出来,这是不会生效的……

然而,基督如此行主要是为了表明圣徒职分的尊贵性。作为最早先的、最卓越的福音使者,他们拥有如此不寻常的权柄也是合理的。基督若在那时借着吹气将圣灵赐给使徒,也许有人会认为随后赐下圣灵是多余的。我的回答是:那时基督将圣灵赐给他们,仅仅是将他的恩典撒在他们身上,并没有将全备的能力充满他们。当圣灵如同火焰般的舌头降在他们身上时,他们才得以完全的更新。事实上,他指派他们做福音的先锋,并没有立即差他们去工作,而是叫他们休息,正如别处有经文说,你们要在城里等候,直到你们领受从上头来的能力。若我们仔细思考这一切,就能得出结论:他将必需的恩典赐给他们,不是为了现在的用处,乃要指派他们在将来做圣灵的出口。因此,此处的吹气主要是关乎赐下圣灵——就是他常常所应许的——这一伟大的行动。

尽管基督也可以借着奥秘的方式将恩典赐给众使徒,然而他要以此可见的吹气方式,使他们更加得以坚固。在圣经里面,圣灵常常被比作风。基督吹气这一外部表征就是取自圣经的这一说法。然而读者也要知道,这可见的、外表的记号也是与上帝的话语连在一起的,因为圣灵的功效就是这样来的。这不是因为圣灵的功效包含在话语里面(这话语就是我们耳朵所听到的),而是因为信徒从圣礼那里所领受的一切事物的果效都在于话语的宣讲。基督吹气在使徒身上,他们不仅领受了吹气,而且也领受了圣灵。这都是基督对他们的应许。

同样,借着洗礼,我们披戴了基督、被他的血洗净、旧人被钉十字架,好叫上帝的义在我们身上掌权。借着圣餐,我们在属灵上得以吃基督的肉、喝基督的血。这些圣礼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功效,难道不是因为这一切都是基督所应许的吗?基督所宣告的,他去行了,并且借着圣灵使这一切都得以成全。从而我们知道,人所发明的一切圣礼都只不过是低劣的模仿和毫无意义的娱乐,因为这一切记号若不伴以主的话语,它们里面就没有任何真理。若我们以嬉戏的态度来对待这些神圣之事,就是存邪恶的心全然藐视上帝,并将众多的灵魂毁坏了。所以,我们应该越发谨慎,抵挡魔鬼百般的诡计。

你们赦免谁的罪。此处主毫无疑问用寥寥数语将福音做了一个概括,因为我们绝不能将赦罪的权柄与教导的职分相分离。此处这两者是紧密相连的。基督不久之前说,永活的父怎样差遣了我,我也怎样差遣你们。

传扬福音的主要目的是叫人与上帝和好。而要实现人与上帝和好,罪就要无条件得以赦免。为此保罗也这样教导我们,他称福音为使人和好的职分。毫无疑问,福音包含着许多其他的事,然而上帝借着福音所要实现的主要目的就是赦免人的罪,使他们得到上帝的悦纳。因此,若我们要成为福音忠信的仆人,就必须以最大的热忱来关注这个问题。


附:
三一上帝与基督的复活

基督是万有的目的
基督——祂就是王



2019-01-01


穌為什麼是神的「道」Why Is Jesus the Word?

作者:Michael S. Heiser  譯者: 駱鴻銘

「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約翰福音一章1節是聖經中最為人所熟悉的經文之一。我們知道「道」(the Word)所指的就是耶穌(約一14),但約翰在哪裏得到「道」可以指上帝是一個位格的觀念呢?
“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 and the Word was with God, and the Word was God.” John 1:1 is, by far, one of the most familiar verses in the Bible. We know “the Word” speaks of Jesus (John 1:14), but where did John get the idea that “the Word” could refer to God as a person?

答案部分涉及到約翰使用的聖經譯本。雖然約翰在提到「道」時使用了希臘語單詞 logosλόγος),但他本人正在引用舊約亞蘭文的翻譯。在耶穌時代亞蘭文是猶太人的母語。
Part of the answer concerns the translation John used. While John used the Greek word logos (λόγος) when referring to “the Word,” he himself was drawing on Aramaic translations of the Old Testament. In Jesus’ day, Aramaic was the native language of the Jewish people.

雖然舊約從希伯來文被翻譯成希臘文即更廣泛的外邦世界的語言但它也被翻譯成亞蘭文。這些亞蘭文翻譯被稱為「他爾根譯本」(Targums)。妥拉(Torah)的一個特定他爾根譯本,Targum Onkelos,被猶太教當局批准用於猶太會堂。
While the Old Testament was translated from Hebrew into Greek, the language of the wider Gentile world, it was also translated into Aramaic. These Aramaic translations are called Targums. One specific Targum of the Torah, Targum Onkelos, was sanctioned by Jewish religious authorities for use in the synagogue.

他爾根譯本在很多地方都將上帝這個概念稱為「道」)——以生動的有時令人吃驚的方式。約翰時代的許多猶太人都熟悉這個概念。亞蘭文中的「道」,即memra,經常被用來作指代上帝的另一種方式。考慮民數記十四章11節,請注意底下劃線([])和粗體(* *)的部分:
The Targums telegraph the idea of God as “Word” in many places—in vivid, sometimes startling ways. Many Jews of John’s day would have been familiar with the idea. The Aramaic term for “word,” memra, was often used as another way to refer to God. Consider Numbers 14:11, noting the underlined and bold portions:

耶和華對摩西說「這百姓藐視**要到幾時呢我在他們中間行了這一切[神蹟][他們還不信]**要到幾時呢
And the Lord said to Moses, “How long will this people despise me? And how long will they not believe in me, in spite of all the signs that I have done among them?”

他爾根譯本Neofiti將舊約聖經的部分內容翻譯如下
The Targum (Neofiti) renders part of this Old Testament verse as follows:

**在他們中間行了這一切[神蹟]他們奉*我話*my Word的名[還要不信]我到幾時呢
How long will they not believe in the name of my Word in spite of all the signs of my miracles which I have performed?”

在他爾根譯本的翻譯中耶和華用亞蘭文memra 稱自己為「我的話」。
In the Targum rendering, the Lord refers to Himself as “my Word,” using the Aramaic term memra.

在約翰福音一章14節中約翰稱耶穌為「道成了肉身」指的便是民數記十四章11節。他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在猶太會堂裏多次聽到的翻譯告訴他,上帝就是「道」—— memra ——而他相信耶穌就是上帝。約翰後來甚至回應了民數記一章14節的他爾根譯本
John calls Jesus “the Word made flesh” in John 1:14, referring to Numbers 14:11. He does this because the translations he had heard so many times in the synagogue had taught him that God was the Word—the memra—and he believed Jesus was God. John even echoes the Targum rendering of Numbers 1:14 later on:

耶穌說了這話就離開他們隱藏了。**雖然在他們面前行了許多神蹟他們[還是不信]**約十二3637
When Jesus had said these things, he departed and hid himself from them. Though he had done so many signs before them, they still did not believe in him (John 12:36–37).

Memra在亞蘭文的他爾根譯本中被用來形容上帝超過600通常是在亞蘭文中假設上帝以實體的、人類的樣式出現的段落
Memra is used more than 600 times in the Aramaic Targums to describe God, often in passages where the language presumes God is present in physical, human form:

那人和他妻子聽見耶和華的memra在園中行走......創三8
And they heard the sound of the memra of the Lord God walking in the garden … (Gen 3:8).

由於他爾根譯本耶穌和約翰時代的猶太人可以理解這個概念即上帝可以用人的樣式來到他們身邊。約翰相信這正是他和門徒在耶穌身上所見證的所以他很自然地將耶穌稱為「道」。約翰用希臘語寫了他的福音書,但他的神學是猶太人的神學,通過亞蘭文傳達給他。因此,猶太人和非猶太人都明確地認識到這點:舊約的「道」已成了肉身(約一14)並住在我們中間。
Because of the Targums, Jews in the days of Jesus and John would have understood the notion that God could come to them in human form. John believed that was exactly what he and the disciples had witnessed in Jesus, so it was natural for him to refer to Jesus as the Word. John wrote his Gospel in Greek, but his theology was Jewish, conveyed to him through Aramaic. Therefore, both Jews and non-Jewish people got the point in unmistakable terms: The Word of the Old Testament had been made flesh (John 1:14) and walked among us.


2017-12-03

神圣的君王——约翰福音



引言

基督教信仰建立在一个简单的逻辑顺序上:一个名叫耶稣的人曾生活在古代的巴勒斯坦,他宣称自己是神。他也宣称自己将要被杀,然后从死里复活。他确实被杀了,他也确实从死里复活了。因此,他所宣称的神性毫无疑问地得到了证实。同样地,他是谁、他为何而来、以及他代替我们受死的意义……他所有这些教导的权威,也都得到了证实。

这是所有福音书的内容。但是没有一本比约翰福音更清楚地提供了这一系列珍贵的证据。为什么要写这本书?让我们看看约翰福音的“钥节”,也就是2030-31节:

耶稣在门徒面前另外行了许多神迹,没有记在这书上。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我们将在今天一起学习整卷约翰福音,但前面所说的这节经文将是我们的向导。我们先简要讨论本书的作者,写作日期,以及组成结构。首先,我们来看约翰所说我们应该信的是什么:“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

其次,我们来看为什么我们应该信:“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这些事”就是约翰所记录的神迹,这些神迹给我们信的理由。

第三也是最后,我们来看信的结果:“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现在大家明白约翰福音的写作目的、主旨和期待读者的回应是什么了吧?


作者和写作日期

但是,如我前面提到的,我们先来介绍一些基本背景,首先从作者开始。像其他福音书一样,本书的作者约翰没有明确指明自己。但当作者写到门徒时,他不像其他福音书那样以第三人称讲论门徒约翰。他反而提到“耶稣所爱的那门徒”,并且在第21章表明他就是那个被爱的门徒。因此,在公元2世纪早期,教会主教,约翰门徒之一的坡旅甲(Polycarp)将使徒约翰记录为这本福音书的作者。这本书包含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尤其记载了很多私人性的场合,表明作者一定与耶稣有过非常亲密的接触。

这本福音书似乎写在其他三本福音书之后,一部分是因为,在21:18-19它暗指彼得未来的死已经成为过去的事件。传统认为约翰曾在以弗所生活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相当多的早期文献认为约翰福音应该是在公元85年左右写成的。有趣的是,约翰福音虽然是四福音书中写成日期最晚的,但却是我们现存最老抄本的一卷书,目前拥有的抄本可以追溯到公元125年。


结构

但回到书本身的组成结构。当你阅读本书时,你会很快注意到,它与圣经中的前三卷福音书有明显的不同。一位早期教会的主教尤西比乌斯(Eusebius)写道:“约翰意识到了许多外部细节都已经记录在福音书里,他在门徒的催促和圣灵的感动下,写下了一本属灵的福音书。”换言之,一本更专注于神的儿子耶稣的身份和使命的福音书。

约翰福音整卷书可以被分为五个部分。

1章的前半部分包含了著名的序言:“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紧跟着是对耶稣神性的惊人描述。第1章的后半部分直到第12章是耶稣的公开事工,包含了大部分的神迹,约翰要用这些神迹来激发读者的信心。第12章成为本书的转折点。在此之前,耶稣多次地提醒,“我的时候还没有到。”(2:4, 7:6, 7:8, 7:30, 8:20)。但是在12:23,耶稣荣入圣城之后不久,我们就听到耶稣说,“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

从此以后,在本书的第三部分,耶稣开始进行私下的教导,这一事工涵盖1317章。然后第18-20章描述耶稣的受难,他的死和复活。第21章,为本书的后记,以跟随这位复活的弥赛亚的劝勉作结束。

所以,有了这个背景,让我们再回到约翰的主题声明,在20:31:“但记这些事 (神迹),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我们应该信什么?

首先,我们应该信什么?我们要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在这里,我们看到两个基本的信息:一个是,耶稣是神;另一个是,耶稣来成为弥赛亚,并做了一些非常特别的事情。我们将依次来讨论。


一、耶稣是神

首先,我们要信耶稣是神。今天许多人谈论耶稣,喜欢把他看作一个四处布道的圣人,一个激进的先知,一个有天赋的老师,一个模范的商人,或者仅仅是神的性情的某些反映。但是,许多过去真正认识耶稣,曾与他同行又听过他教导的人,并不把他看作上面的任何一种人。他们反而恨恶他。

我们从整卷约翰福音中都能看到这点。在第2章他们对他动怒(2:12-25)。在第7章他们称他为骗子(7:12)。他们屡次地想要捉拿他(7:30-32),在第7-8章他们甚至拿石头打他(8:59)。在第12章,耶稣叫拉撒路从死里复活后,他们甚至企图杀死拉撒路(12:10-11)。然后,当然地,耶稣被出卖,被捕,被绑,被审问,被殴打,被鞭打,被讥诮,被戴荆棘冠冕,最后被钉十字架。

显然,耶稣激起人们如此剧烈的反应是因为耶稣教导的内容冒犯了他们,如果耶稣仅仅是教导人们彼此相爱、互相善待,不应该引起人们的反感。这些反应是因为耶稣称自己为神。

现在,我猜我们大多数都同意耶稣是神这种说法。请不要把这一说法接受然后束之高阁,如果我们想在一个多元的社会忠实地传讲福音,我们就需要告诉别人,耶稣的确宣称了自己就是神。所以,当你读《约翰福音》并注意到这一教义时,请把你的非基督朋友放在心上。更为重要的是,耶稣自称是神,这一事实又是真理对我们的基督徒信仰至关重要。再没有比《约翰福音》更好的地方去回忆和默想这一真理了。

让我们简要地浏览一些证据,你可以一边看一边写下这些经文。

在著名的约翰福音3:16,耶稣告诉尼哥底母,他是神的“独生子”。我们不应该误解这个“儿子的名份”的意思是耶稣是次于圣父的位格,也不要误以为耶稣是被父所造的。耶稣用“神的儿子”这个称呼是要证明,他不是次于父,而是与父有相同的本质。看一下1:18约翰的用词:“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父神表明了出来。

耶稣解释了这段话的意思,在5:26,请大家翻到那里。耶稣说:“父怎样在自己有生命,就赐给他儿子也照样在自己有生命。”父“在自己有生命”;他是自给自足的。并且父赐给他儿子也照样“在自己有生命”。根据上下文,那意味着神的儿子也是自给自足的。他的生命不依赖于父。

耶稣对神性的宣称显而易见。在5:18,他的反对者因他“称神为他的父,将自己和神当作平等。”而大为震怒。在19:7,犹太人坚称:“我们有律法,按那律法,他是该死的!因他以自己为神的儿子。”他不是神众多儿子中的一个,他是神的儿子。

耶稣是神的另一个证据是约翰福音中众所周知的“我是”的宣告,总共七个。在6:25,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在8:12,“我是世界的光”,在10:7,“我就是羊的门”,在10:11,“我是好牧人”,在11:25,“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在14:6,“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在15:1,“我是真葡萄树”。所有这些将能唤起希伯来人回忆起耶和华在燃烧的荆棘中向摩西所说的话,也就是在出埃及记3:14神所说的:“我是自有永有的”。因此在约翰福音8:58,当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人们就想要拿石头打他。耶稣自称是那位永远的,早已存在的……神自己。

他在约翰福音10:30直言不讳地说:“我与父原为一。”所以,即使你的大学教授或者我们的穆斯林朋友,或者时代杂志都否认它,我们仍能听到那些虔诚的信奉一神的犹太人当时曾听到过的:耶稣自称是神。

但这只是我们说过的要信的内容的一半。“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约翰说耶稣是基督是什么意思(希腊文为“弥赛亚”)?耶稣来做了什么?


二、耶稣来做了什么?

约翰福音告诉我们,作为基督,他来做3件重要的事情。

首先,他来揭露人们的错谬和悖逆。他在向一个信仰虔诚却假冒为善的社会证明,他们需要一位救主。看一下3:19-20所说的:“光来到世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定他们的罪就是在此。凡作恶的便恨光,并不来就光,恐怕他的行为受责备。”你可能会觉得,这些宗教领袖,法利赛人,应该是灵性光明的典范。然而在整卷约翰福音中,他们却是世界上灵性最瞎眼的人。光已经来到,那些选择继续留在黑暗里的人,他们的不信显而易见。很清楚他们拒绝了弥赛亚。

但对于那些愿意听从他的人来说,他来做的第二件事是为救赎罪人献上自己为祭。正如他在第1247节对犹太人说的:“我来本不是要审判世界,乃是要拯救世界。”这就是为什么施洗约翰在第1章称耶稣为“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1:29)换句话说,耶稣就是那逾越节的羔羊,代替有罪的人类被杀。所以,看一下6:53-54,在耶稣喂饱5000人后,他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没有生命在你们里面。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他已经定了主意,当他被举起在十字架上时,要让他的血流出,让他的身体破碎。他在这个教导中告诉我们,罪人只要把信心放在他的代替性祭牲——基督——上就得拯救。

除了我们的救恩,还有第三个更大的目的:耶稣可以从父那里得荣耀。这是为什么当耶稣进入耶路撒冷后,就宣布说“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12:23)。转到第17章,那里你将看到耶稣被捕前所做的最后一个祷告。4-5节经文:“我在地上已经荣耀你,你所托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父啊,现在求你使我同你享荣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你所有的荣耀。”虽然我们享受这个献祭的永恒益处,但是作为本书最高潮的受难故事,并不是一个以你和我为中心的故事。不,这是一个以父和子为中心的故事,在为我们成就的救恩上,父和子都完全得着了荣耀,因为神慈悲的应许和公义的要求最终达成了我们 的与神和好。

所以,根据约翰福音,这就是我们应该相信的。就是耶稣是神的儿子,并且作为基督,他来揭露我们的罪,把我们从罪中拯救出来,并荣耀他自己。下面是第二部分内容:我们为什么要信这一切?


我们为什么要信

一、神迹

我们为什么要信?这个问题把我们带到约翰福音中一个接着一个的“神迹”上。约翰围绕7个神迹来组织他的福音书,为要证明耶稣所宣称的,他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大部分神迹都伴随着教导,以进一步阐明它们的意义。

现在,让我们把这卷书一起过一遍,一起来看看这七个神迹。

神迹 #1:约翰福音第2章以耶稣在一场婚筵上变水为酒开始——约翰称“这是耶稣所行的头一件神迹...显出他的荣耀来,他的门徒就信他了。”(2:11)这个神迹有什么意义?在后面的第3章,耶稣向尼哥底母解释说,人只有“重生”才能进入神的国。并且这一定是神的灵做成的神迹:“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3:6

所以,这个神迹显明耶稣具有转变的能力。他感兴趣的根本不是将一种液体转变成另一种液体。他在这里要开创新约,在新约里他自己的身体就是神子民的新圣殿。而且如先知预言的,这个新约涉及到人心的转变,这比任何一个神迹都更神奇——转变如此的完全,因此被称为重生。水变为酒这个神迹指向属灵的死亡走向属灵的重生。

神迹 #2:我们来到第4章。耶稣与撒玛利亚妇人在井旁谈话,他说如果她真知道他是谁,她早就求他赐给“活水”了(4:10)。是否只有那些求他的人才能得到这个重生的新生命呢?在这一章的后面,一个大臣求耶稣医治他的儿子。这位大臣后来发现,虽然他们离那个男孩很远,但是耶稣对他说“你儿子活了”的未时,正是他儿子得医治的时候。这是第二个神迹——它表明我们可以求耶稣赐给我们生命,而且他也必赐给我们。

神迹#3在第5章里,在安息日医治一个病人。这个神迹使众人认识到,耶稣正在宣称与父神有同等的权柄。那个被治愈的病人,在某种意义上听见了耶稣的声音;但5:25说:“时候将到,现在就是了,死人要听见 神儿子的声音,听见的人就要活了。”他是在指向前面一个更大的神迹。

接下来的两个神迹(#4 #5),耶稣喂饱五千人和在水面上行走,在第6章“生命的粮”的教导里得到了解释。到这里,我们对这个故事有一个新的疑惑。如何得到这个新的生命?我之前提到过耶稣的类比:“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6:54)。是的,耶稣有超越自然之上的能力。他能用几个饼喂饱一大群人,他能在海面上行走。但是他有超越更大之事的能力,藉着舍去自己的生命,他把永生赐给他的子民。

神迹 #6:在8:12,耶稣宣称他是世界的光,能给人属灵的看见。在第9章,当耶稣治好那个生来瞎眼的人时,这一声明得到了证实。这是第6个神迹。在9:4-5,耶稣解释说:“趁着白日,我们必须做那差我来者的工;黑夜将到,就没有人能做工了。我在世上的时候,是世上的光。”耶稣的这个神迹让我们看见,我们所有人都需要从灵性的瞎眼中得到释放。同时也警告我们,他是唯一能做到这一点的人。

神迹 #7:这把我们带到即将到来的第7个神迹的解释。奇怪的是,约翰把第10章中耶稣是好牧人的教导和第11章中拉撒路的复活并列在一起。在好牧人的教导中,他说他自愿为他的羊舍命(10:14, 17-18);而在拉撒路的复活中,他向我们显示他有能力胜过死亡。现在想一下,如果耶稣能叫死人复活,为什么他要牺牲自己的生命呢?答案在10:18里:“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如果耶稣叫拉撒路从死里复活,然后舍去自己的生命,那么我们可以确信他的死不是出于意外,也不是命运的捉弄。他自愿舍去自己的生命,是为了我们这属他的羊的缘故。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信?当你阅读约翰福音时你会意识到如此多的人看到了这些神迹却仍然拒绝相信基督时,你会不会感到惊讶?事实上,是这些神迹的意义,正如耶稣对它们的解释一样,成为我们在信心中紧紧抓住基督的原因。神迹本身并不足够。我们还需要知道这些神迹的意义,然后以信心来回应。我们相信是因为,这些神迹告诉我们,我们都是灵性上的瞎子,在神的愤怒之下,我们迫切需要新的生命。

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我们为什么要信。那么信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继续看讲义上的第2点:相信是什么意思。


二、信是什么意思

在第6章的某一处,众人直接问耶稣他们当行什么才能得神的喜悦。耶稣回答说:“信神所差来的”(6:28-29)。

我相信很多弟兄姊妹们,也许你认识到神是圣洁的和公义的。他创造了我们,并希望我们在生活的每一个领域都能顺服和取悦他。但是我们所有人都没能达到这个要求。更糟糕的是,我们都在罪中离弃了神,活着只为取悦自己,而不是取悦那位创造了我们的神。正因为如此,神按着他的公义宣告我们所有人都要在地狱里承受永远的刑罚。然而,正如我们在约翰福音里看到的,我们有了希望,因为神以这样的方式爱了世人:“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3:16)耶稣死了并从坟墓中复活了,一切为他们的罪悔改并相信他的人,都可得到赦免并承受这新的生命。

如果这是我们与神和好的方式,那么理解信的含义至关重要。那么,我们如何信呢?信是什么意思呢?

第一,在约翰福音第一章,我们得知信意味着“接待”耶稣。1:12-13的经文:“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因此,信是一种接待,并且明显地,这是由神在我们心里做成的。

第二,我们看到我们的信最终是神在我们里面的工作。让我们继续读约翰福音1:13:“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神生的。 ”我们在5:21得知,子随自己的意思使人活着。然后听听6:44,耶稣说:“若不是差我来的父吸引人,就没有能到我这里来的;到我这里来的,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

所以,信是一种接待,并且这是神的工作。但是我们究竟要接待什么呢?

第三,一方面,我们接待并相信神的话,因为神的话指向耶稣。耶稣描述不信为没有把神的话“存在心里”(5:38)。在5:39里,他也从正面描述信为相信圣经所讲关于他的一切。

第四,除此之外,真正的相信并不仅仅意味着相信耶稣在说真话。我们从经文中一次有一次的看到,真正的相信是相信耶稣本人(英文为“Believe in Jesus”)。“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11:25-26)信,就是靠着神的恩典接待基督,完全依靠他这个人,并完全信任他所教导的一切。

第五,有了接待和依靠基督的观念,耶稣将一个信徒的生命描述为对神的爱和顺服是有道理的。在14:21,耶稣对他的门徒说:“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

换句话说,相信耶稣会在你的生命中结出果实。当你接待了耶稣的位格和工作时,爱和顺服就是证据。当我们越来越信靠耶稣时,我们也将越来越长成基督的样式。这是为什么耶稣要告诉他的门徒,当他们常在耶稣这颗葡萄树(15:5)里面时,他们就不断地结出这样的果子来。如果你是一个信徒,我鼓励你本周花点时间阅读约翰福音第15章,默想我们如何藉着住在基督里——就是信靠他,以他为乐,以他为珍宝——得以在爱和顺服中成长的。


信带来的结果

这把我们带到第三部分,约翰在本书中的主题声明:“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 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20:31)相信会带来什么结果?约翰在本节经文里指出,藉着信我们可以因耶稣的名得生命。有几处描述与这个过程有关。

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从哪里开始:死。耶稣在第524节告诉我们:“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那听我话、又信差我来者的,就有永生,不至于定罪,是已经出死入生了。”从这个意义上上说,我们生下来就死了。如果我们不信,我们将在罪中永远被定罪。

一、信心带来救恩

我们要赞美神,因为我们的信心带来救恩。就像耶稣对尼哥底母说的:“因为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3:17)耶稣来拯救我们。

不仅如此,

二、信心带来生命

信心带来生命。这个主题在整本福音书中震耳欲聋。在第5章,耶稣给了大臣的儿子生命。他称自己为“神的粮”,赐生命给世界的。(6:33

在这点上,耶稣将自己与当今的宗教领袖区分开来。在10:10,耶稣把他们与他的不同总结为:“盗贼来,无非要偷窃、杀害、毁坏;我来了,是要叫羊(注:或作“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所以……丰盛的生命!他能给我们丰盛的生命,因为他给了我们他的生命,一个充满恩典、真理和喜乐的生命!正如他在第17章向父祷告的:“现在我往你那里去,我还在世上说这话,是叫他们心里充满我的喜乐。”(17:13)是否这个喜乐的生命不会遇到艰难?不是。引用耶稣在16章所说的:“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16:33

如果你是一个基督徒,但是你发现喜乐很遥远,甚至没有,那么就请你花时间在约翰福音上,认识耶稣丰满的生命和满足的喜乐。这样的喜乐是在他里面,不是在你里面,也不是在你的环境里,这意味着基督徒在争战中可以找到真正的喜乐。

三、信心带来永生

信心所带来的生命不只是丰盛的,也是永远的。“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信的人有永生。”(6:47)永生是基督赐下的恩典:“我又赐给他们永生,他们永不灭亡,谁也不能从我手里把他们夺去。”(10:28)永生是来世的:“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12:25)永生最终是与神相交。耶稣在他最后的祷告中对它做了完美的定义:“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17:3

四、信心带来爱心

最后,信心不仅带来救恩、不仅带来永生,也带来爱心。看一下13:34-35:“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彼此相爱听起来好像陈词滥调。但是耶稣是在说,我们必须以他爱我们的方式来彼此相爱,他舍了自己的生命并献上为祭。他说这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也许本周我们可以用这节经文来诊断我们的信仰状态。在脑海中走过你在教会里的人际关系,并问你自己:“对那个人我是否以一种爱的方式来思考、讲话、行动?”然后默想我们在约翰福音中看到的基督的爱。唐•惠特尼(Don Whitney)在《诊断灵命状况的十个问题》中写道:“神是爱的源头,在基督徒的心中燃烧。在我们期待这爱能不断地从我们身上散发给别人之前,我们必须先沐浴在神的爱里。”本周我们能以什么方式来为他人舍己呢?


结论

这就是约翰福音的内容。它的目标是:信耶稣是神的儿子。理由是:他给我们的神迹。结果是:永生,这一永生在我们的彼此相爱中得到明证。

总结本书的一种方法是看看法利赛人尼哥底母的故事。他在这本福音书里差不多是以我们所有人的一个缩影出现,这是约翰期待在我们身上看到的。在第三章,一个好奇但持怀疑态度的尼哥底母走近耶稣——在晚上,私下地——来问他问题。他带着困惑离开。到了7:50,尼哥底母公开表示耶稣应该得到更公平的审判。在19:39,他出现在耶稣埋葬的现场,帮助准备身体。约翰向我们表明尼哥底母发生了转变:从怀疑,到同情,到坚定。最有可能的是:他得救了。

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转变?是否经历过重生?如果是的话,在你对别人的爱里,你看到了基督对你的爱了吗?阅读约翰福音,按照它本来的意图来使用它,以激发和坚固我们对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