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Donald A. Carson,分歧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Donald A. Carson,分歧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01-17


耶稣带来的分歧

作者: 卡森(Donald A. Carson)
《当主耶稣面对世界:马太福音第八至十章》,卡森解经讲道系列 美国麦种传道会

——马太福音十16-42

一、引言

在许多社会中,分裂或偏颇的立场经常被人认为是长大、甚至成熟的象徵。在北爱尔兰、伊朗和尼加拉瓜的许多地区,都是这样。这不是说,北爱尔兰的每一个人都属于北爱尔兰防卫军(UDF)或爱尔兰共和军(IRA);也不是说,尼加拉瓜的每个人都贊同尼加拉瓜桑定组织(Sandanistas)或尼加拉瓜反抗军(Contras)。而是说在这些国家中,许多社会因素存在的理由都与某一种分裂立场紧密相关。

当然,我指的不仅仅是与一种政策或者某个政党的不同见解。每一个社会都有各种不同的立场。我指的是一种极端的、绝对的争论,其中的每一方都认为自己所採取的几乎就是来自上苍的立场,将自己的观点视为超越性的、绝对的、无可争辩的真理,认为其他一切观点都是相对的,是异端,是当受咒诅的,或者应当摧毁的。

甚至有人说,「文明的」西方世界的特点,就是我们的宽容的程度。似乎没有什么事情重要到需要用战争来解决。果真如此吗?在我们的文化中,没有什么是具有超然重要性的吗?

有人可能会提到享乐主义。无数的人都不计代价地追求享乐主义。从某种角度来説,享乐主义是他们的神。但是没有人会为了支持享乐主义而死——毫无疑问,有人因为实行它而死,却不是因为支持它而死;这无疑是矛盾的。可能还有人会提到唯物主义或者「发展」这个含煳不清的概念。然而,儘管唯物主义在西方文化的土壤中已经生根,偶而还会随着新的动力一起高涨,大多数人将它视为值得追求的美丽女神,却不值得为她而死。毕竟有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表达,他们已经意识到这个星球上的资源有限。可能是「物以稀为贵」的缘故。唯物主义若是享乐主义的一种形式,那么为它忍受痛苦就是一件令人难以想像的事。

在西方社会中,假如存在一种根深柢固的、具有超然重要性的潜在立场,我想,那一定是多元论(pluralism)的理念。这个观念并不是简单地认为多样性是一件好事,而是认为,在宗教和哲学领域里,没有一个立场有权利宣称其他立场是错误的。这就是多元论的立场:只有这个立场是可以免于批判的*。几年前,当我在一所着名大学的神学院演讲时,才真正理解了这个理念的力量。这所神学院的学术历史吸引了不少福音派人士,因为那里很能包容福音派信仰。例如,每一个学生小组轮流组织并主持崇拜聚会:自由派和保守派,天主教〔包括许多教派〕和更正教〔包括许多教派〕,甚至还有信奉万物有灵论的某个印第安人部落的代表。学生报纸容纳所有的声音,只要他们不批评其他人的观点。据我观察,对大多数学生来説,只有两种信仰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若有人轻率地提出异议,总是会招来激烈的反驳。第一种是女人接受按立的权利;第二种是在道德上认可同性恋。这两种观点是不容怀疑的;其他一切都是可以协商的,多样性本身会作出有益而开明的判断。多元论这个巨大的神祇在那里毫无止境地享受着赞美。

 [*编按:可以参考作者的The Gagging of GodChristianity Confronts PluralismGrand RapidsZondervan1996(暂译名:《堵住神的口——基督教对抗多元论》)。]
这些人与那些盲目委身于柯梅尼(Ayatollah Khomeini)政权的人相比,不但有更强的包容力,也更有智慧,更成熟,更文明。但是却很少有人看到,这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首先,我前面讲过,多元论的不宽容是令人惊讶的。“除了它自己的立场之外”,所有的立场都可以协商。这就是大多数自由主义的严重问题:自由主义只有为自由主义者提供自由。其他人都被视为狂热分子,偏执者,心胸狭隘、散播仇恨的人而被排除在外。多元论变得像它所指责的气量狭窄者一样不宽容。第二,多元论在不经意中成为当代社会运作的傀儡。因为它没有稳固的价值观(除了对多元论本身持有模煳却有力的的价值观以外),因此,它不摒弃绝对的价值观,而往往是採用当代文化议题中的顶尖观点作为绝对的价值观。这就是我在那所神学院的经历。那一代的学生从未怀疑,他们的价值观,会在多大程度上,被以后的历史学家视为八十年代的文化抵押品。他们认为自己是基督教真理的先锋;实际上,他们只是奉多元论为神祇之文化的跟屁虫。这导致了多元论付出了第三个昂贵的代价:它不可避免地趋向于轻视真理,甚至也降低认识真理的可能性。因此,它所支持的立场,多数是当代的时尚,而很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原则。那些与多元论不协调的人所强烈支持的立场就被他们摒弃,不是因为他们经过谨慎的评估,而是因为这种立场与多元论不协调。这个立场所主张的真理,永远也无法得到被他们倾听的机会。

如此,有人就会提出疑问说,难道我们要回到十字军东征运动吗?恢復西班牙宗教法庭的世界观能使我们的状况变好吗?教会宣告自己拥有绝对的真理,是否应当用武力来解决问题呢?

神不允许!在十字军和宗教法庭盛行的那几个世纪中,教会确实相当看重真理的绝对性;这是值得赞扬的。但是,教会也犯了其他严重的错误。她与国家政府联合起来——实际上,她宣称自己高于国家,甚至使用国家的武器来实现自己的愿望。因此,教会根本不明白神在旧约的子民与新约子民之间的关係。在旧约时代,以一个民族形成一个国家,遵守国家的律法;在新约时代,则是超越民族的团体,是少数族类,是一个常受患难的团契,最严重的制裁就是逐出教会。然而,在今天的西方社会中,这些代价沉重的错误并不普遍。教会大半脱离了政治;纵使是在有国家教会的西方民主社会中,连这个教会都脱离了国家的权力。另外,至少在某些范围内,环境的压力使她开始理解到自己所蒙受的呼召,自己的角色是一个经受苦难的群体。但是基本上,教会没有紧紧抓住真理的绝对性特徵,仔细分析盛行的多元论背后的含义。

我们可能会问自己:一般人如何看待耶稣基督?他们可能很少想到祂,但是如果要求他们,对方可能就会搬出儿时学过的信条(「耶稣是神的儿子」或诸如此类的),或者说:「我觉得祂是一个好人,说了许多有益处的话,也作了许多好事。祂不是教导登山宝训,让人们要爱邻舍,还教导人金科玉律什麽的吗?」这样的回应不仅简化了耶稣的理念,也将登山宝训感性化了;因为后者不仅包含了金科玉律(「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太七12〕」),也包括末日审判权柄的明确宣告:「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我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太七21-23)。

换句话说,现代西方社会甚至没有预备好面对那位教导登山宝训的耶稣,这是很可悲的。对于正在查考的这段经文,我们岂不是更没有预备好吗?实际上,就是没有预备好要面对「耶稣带给人们分歧」这整个主题!有多少人会根据第十章三十四节来定义耶稣的使命:「你们不要想我来是要叫地上太平;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我们的世界不能理解这个主题,原因就是多元论的广泛影响。何等可怕的是,这个观念影响了大众的思想,使他们将耶稣视为这个新的神衹的先知。但事实仍然是,圣经中的耶稣与他们观念中新的耶稣完全不同。真正的耶稣,真实的耶稣,带着权柄却又充满怜悯的耶稣,面对世界的耶稣,相当明显是一位带给人分歧的耶稣。这分歧是不可避免的,不仅是因为祂所宣告的真理是绝不让步的,也是因为祂大胆坚称,只有人们认识神,按照祂的安排来到祂的面前,才能正确地建立与祂的关係,这是耶稣的信息和目的的中心。这个大胆的、排他的、非此即彼的态度,是新约圣经的核心。要除掉它,只有根本去掉新约圣经的整个文献。我们来助于这样的方法,是因为我们不喜欢历史上真实的耶稣,也就是说,我们拒绝了祂,我们更喜欢一位被我们驯服、听我们使唤的耶稣,祂不会向我们挑战,或指出我们的错误,不会迫使我们重新思考我们最根本的假设,或者向我们最看重的事物提出质疑。

二、耶稣带来分歧的四个特点

1.主耶稣所带来的分歧,会导致与世界完全的对立,有时还会遭它逼迫

若是我们回忆耶稣的经历,对这一点就不会感到吃惊了。毕竟,诚如祂所提醒我们的:「学生不能高过先生,僕人不能高过主人;学生和先生一样,僕人和主人一样,也就罢了。人既骂家主是别西卜,何况祂的家人呢?」(太十24-25)。别西卜这个词不知从何衍生而来。它可能是「苍蝇王」的意思,代表污秽之神,发展成为「巴力王」的双关语。无论来历如何,一些敬虔的犹太人都用这个词形容魔鬼自己。现在,他们将这个绰号用在耶稣身上。如果在许多人的心中,竟然将神独一的儿子与魔鬼并列,那么,跟随祂的人怎麽可以认为他们会逃脱一切的辱骂呢?其实,从这几节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耶稣真正的门徒非常爱耶稣,他们甘愿受到祂所遭受的一切。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就不难理解,在基督教会的早期,使徒开始感到逼迫渐渐严重时,他们为何会「心里欢喜,因被算是配为这名受辱」(徒五41)。

当然,这恰恰反映出神与祂所创造的、却又背叛祂的世界之间的冲突。有时候,那些热心宣教的人会告诉我们:整个世界都等待着要听到福音;使他们看到这一点的,往往是热心多于认知。如果「等待着要听到福音」的真正意思是「需要听到福音」,那么他们当然是正确的。但是他们所谓的「等待着要听到福音」,却很少有人是「渴望听到福音」的。若是有这样的人,必然是因为圣灵作了预备的工作。圣灵常常通过文化和其他方面的压力打开宣教之门。比较常见的情形是,在广大的社会中,大众对于福音的态度是漠不关心或对立的,真正领受福音的是少数的族群。

当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説,主耶稣怎样关注预备祂的门徒面对这次训练性的使命,也照样关注预备门徒面对未来的事奉。祂正要差遗他们出去从事一次短途的宣教;但是,这个宣教使命却成为他们一生的呼召、和教会连续不断之使命的典范。正如我们在前面一章的探讨(论及太十11-15)中所看见的,门徒首先面临的反对,可能是被拒在某人的家门外;但是原则上,主耶稣差遣门徒是:「我差你们去,如同羊进入狼群」(太十16)。在路上,他们会面临比较勐烈的攻击;因此,耶稣警告他们,「你们要防备人,因为他们要把你们交给公会,也要在会堂里鞭打你们」(太十17)。这里所说的不是第一次宣教——没有证据显明使徒们在当时面临鞭打——而是在基督教会的最早期,在基督徒最终与会堂决裂之前。会堂经常对会友施行惩罚,这包括鞭打三十九下的刑法。当然,在基督徒全部退出会堂之后,就不会再受到这种惩罚了。但是在许多重要的城市,这样的决裂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保罗自己在他事奉的前二十年中,曾经五次遭受这样的鞭打(林后十一24)。这有力地见证了在福音的传播中「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罗一16)的原则,这也是他自己所採用的原则。

但是,基督徒的使命不会停留在那里。有一天,基督徒的见证会延伸,越过犹太和加利利,超越犹太种族,反对的来源也同样会延伸:「并且你们要为我的缘故,被送到诸侯君王面前,对他们和外邦人作见证」(太十18)。诸侯和君王指的是非犹太人的环境;最后提出「外邦人」,使这个意思更加明确。历世历代以来,这些简单的话语在衆多逼迫的场所中实现了。基督徒受鞭打,被溺死,被活活烧死,受拷打,也秘密遭受了许多毒刑,例如用滚烫的油淋人他们的喉咙,身上涂满沥青,被当作人烛点燃。正像希伯来书第十一章结尾列出的信心伟人,「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来十一38)。

更为常见的是,基督徒虽然没有面对最严酷的试炼,却面对了许多的骚扰。我是在魁北克(Quebec)长大的;当时,一个人一旦成为基督徒,消息传出去以后,他就会失去客户。这种情况并不罕见。在集权主义(无论是左翼还是右翼)的统治下,基督徒常常不能进入最好的学校,禁止作某些家僕一类的工作,他们遭受身体的侵袭,或者被遣送到当地的「古拉格群岛」(Gulag Archipelago;编按:前苏联的劳改营)。

然而,这是基督徒所蒙受的呼召的一部分。主说:「我差你们去,如同羊进入狼群」(太十16上)。这是何等的隐喻!牧羊人差遗祂的羊进入狼群!我们经常看见某位艺术家的作品,他把耶稣描绘成拯救迷失羔羊的好牧人——这是羊和牧羊人这个隐喻的另一个用法,显然引起许多基督徒的共鸣。但是我不记得有任何艺术品,描绘这一节经文中这个奇怪的隐喻,即使这个隐喻非常清楚地帮助了门徒理解神呼召他们去履行之使命的本质。这是基督徒常常经历的,新约圣经反复强调这个要点(例如:约十五18-十六4)。


那么,主耶稣的门徒该如何行呢?经文再次用隐喻的方法提到了另外两种动物:我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太十16下)。在几种古代近东文化中,蛇以谨慎灵巧的特点着称。然而这个特点很容易变质为卑下的狡猾奸诈,除非它与单纯天真的特点紧密相连。鸽子害羞,却不灵敏,因此很容易被人捕获。这样的天真很快就会沦为无知,甚至幼稚,除非与谨慎相连。因此,耶稣的门徒必须要灵敏、谨慎,躲避潜在的攻击,行为灵巧,有远见而又切合实际;但是他们同时也必须要单纯天真,有敞开的心态——不要过于谨慎、多疑和狡猾,从而显得偏执,难以捉摸,和可怕。毫无疑问,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很难掌握,但是如果我们发现,在西方社会中很难将两者结合起来,那是因为我们比较少经历他人的敌对。

因此,很明显,耶稣所带来的分歧引起了世界的敌对,有时候还会带来毫不留情的逼迫。这个事实不是叫神的子民像偏执狂一样盲目快乐,或者野蛮好战,而是叫他们冷静思考,小心计算代价,并且要明智地评估、为将要面临的困难作好充分的准备,当这些困难过去的时候,应当感恩。在世界上某些地区,基督徒可能必须为着信仰付出沉重的代价:我们并不比他们好。相反的,我们往往不如他们成熟,因为我们所经历的试炼比较少。然而,这段经文所陈述的原则是,我们作为主耶稣的门徒,应当预料可能遭受人们的敌对,有时是最野蛮的逼迫,将它视为我们所蒙受的呼召的一部分。这就是我们的主所走的道路。

2.主耶稣所带来的分歧,使家庭分裂(太十2134-39

第十章二十一节的经文令第一世纪的人们大为震惊,比令我们震惊更甚——我们已经感到非常震惊了:「弟兄要把弟兄,父亲要把儿子送到死地;儿女要与父母为敌,害死他们」。在那个地区,家庭的关係要比大多数西方民主国家紧密;对于他们来説,这个思想必定是非常可怕的。讽刺的是,正是这种紧密的关係,更容易导致耶稣所说的背叛。在社会关係紧密的文化中,例如日本或者一些回教国家,人们把为家庭带来羞辱视为一个严重的冒犯。在这种「耻感」文化中(根据文化人类学家的定义),以激烈的行动来除去羞耻,可能是一件荣耀的事情。因而,在一些控制紧密的回教国家里,如果一个家庭成员成为基督徒,就会使整个家族蒙羞辱,所以他们面临着被自己的家人杀死的危险。在非北大西洋国家的基督教不难了解到,信主经常会产生附带的结果,就是耶稣所警告我们的可怕的背叛和残酷的暴力。

但是我们不要自欺。在西方,人们不会宽恕那样的暴力;虽然如此,在我们自己的文化内,不用接触太多悔改归正的人,就会发现接着可能会导致家庭分裂的痛苦实例。过去的几年里,在我所认识的人当中,信主成为基督徒的,有三、四个人因此而影响了家庭关係。有一个年轻的爱尔兰女士相信了基督,不再效忠于母会,因而引起了她家人的惊慌。有一个加拿大的大学生,是个犹太人,后来成为基督徒,他的父母不但因此与他断绝了关係,还为他举行了一个葬礼,代表他们与他决裂有多么彻底。一位英国女士在一所英国大学中接受基督,她的中产阶级家庭感到深受伤害——好像她在告诉他们说,他们不够好,或者他们没有好好养育她。这种伤害经过了几年才得以痊愈。一个美国的高中生成为了基督徒,后来成为一名出色的心理治疗师。他决定献身训练基督徒传道人和宣教士,而拒绝了一个名利双收的研究职位,他那富有的父亲因此完全与他断绝了父子关係。

当然,这些都是比较极端的例子;然而,在不相信福音的家庭中,若有人在成年之后成为基督徒,就很难脱离严重错位的感觉。但事实上,我们不应当对于这个结果感到惊奇。主耶稣自己能够从这种家庭分裂的角度来界定祂的使命:「你们不要想我来是叫地上太平;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太十34)。当然,祂并不是说,祂的主要目的是要分裂家庭和社会。祂的意思是,祂坚定委身于祂的主要目标,就是召罪人悔改(太一21,九13),不可避免的结果,是改变他们生命的方向和价值观,这就自然会使他们与其生存的社会产生冲突。主耶稣的意思也不是说,天国的完满实现将会带来长久的冲突,永远不会有安宁。而是说,出乎许多犹太人的意料,天国的到来不是风云突变,主耶稣强调,天国的到来是分成不同的阶段的。天国在末世有如风云突变的完满实现还有待将来;同时,天国的开始会给自我中心的罪恶世界带来压力和分裂。这样的世界可能以它浮夸的宗教和伦理模式为骄傲;但是实际上,它对于天国所倡导的公义、饶恕和生命的改变却缺乏了解。

耶稣用旧约圣经中的类比来形容这个情况,这个类比引自弥迦书第七章六节:耶稣来,是要「叫人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媳妇与婆婆生疏。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太十35-36)。先知弥迦用这样的话语,来描述亚哈斯王年间严重的罪恶与反叛。然而,当耶稣引用这些话的时候,祂宣告说,祂确实会带来这些状态:祂来了,是要叫人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祂的意思不是说,那些成为祂门徒的人会与他们的家人生疏,而是说,因着人们归向祂,他们的家人会与他们生疏。祂知道,这是祂履行使命的不可避免的结果,因此,从某个角度来看,祂可以说,祂来是为要带来这些结果。另外,门徒因着跟随主耶稣,而引起人的敌对,其实就使他们自己与从前那些受迫害的先知并列(太五10-12)。在先知弥迦的时代,人们的分裂与邪恶,比喻了人们对耶稣的门徒所发出的类似的恶意。

但是,为什么福音一定要有这样强烈的负面效果?下面一节经文説明了原因:「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太十37)。当然,敢于说这话的人,不是疯子,就是弥赛亚。然而,即使我们承认耶稣真的是独一的救主,以马内利(「神与我们同在」),是马太所描述的为童贞女所生的神的儿子,在初读这节经文的时候,还是很难理解。为什么耶稣要作那些有可能削弱家庭关係的事情?祂不是在其他地方批评那些不诚心孝敬父母的人吗?

事实上,如果我们领会了圣经中频繁提到的两个观点,这节经文就很容易理解了。第一点,是整个世界都处于违背神的状态,包括最好的社会组织,例如我们的家庭,或是最好的政府,都因着自私自利而违背神,或者只顺服于一位已被驯服的神。神的恩典约束了这些团体,使他们中间产生许多奇妙的事情,以许多正确的方式效力;但是以他们目前的方向看来,他们在原则上并没有立志事奉那创造万物的神,没有在心灵和行为上讨祂喜悦。即使当他们有相当崇高的动机,那动机也往往只是因为功利主义罢了。第二个观点是,唯一能使我们脱离这个难题的,唯一能解决我们根深柢固的自私本质的方法,就是悔改归向耶稣基督。

在这样的背景中,这节经文的意思就很清楚了。其实,这节经文的应用也可以超越家庭的范围。即使凯撒代表了一个很好的政府,新基督徒还是发现,他/她的目标、重点和忠心都与凯撒政权下的人们不同。凯撒若是要求他们完全忠心,那么基督徒一定会反对,因为他/她所效忠的是另一位。在许多方面,基督徒仍旧是理想的公民:诚实、勤奋、慷慨、守法。然而基督徒不能把一切希望都寄託在国家、君王、或某一个政党上;即使基督徒分享了某一个党派的期望和志向,他们最根本的忠心、信心、和内心的忠诚,都只能献给主耶稣和祂的福音。在家庭关係中,他们的侧重点也有这样的原则。除非我们所享受的温暖、高贵、可爱的家庭有着深切的基督徒价值观,否则它所看重的事物,都带着敌对神的标誌:物质的丰富,自私追求的名誉地位,尊严和凝聚力。他们看为有价值的这些事物,有些是好的,只要它们不变成绝对的、支配生命的因素。在这一点上,家庭成员成为基督徒以后必须表示异议。理想上,一个基督徒会尽一切的力量,来加强家庭的关係,培植神所赐的这个组织;但是,一个基督徒却不会把至高的效忠、首要的服事,献给家庭或家庭的价值观。家庭成员中的非基督徒察觉到这点,就会怨恨那位新基督徒的信仰转变。压力就此产生;人们就需要作基本的抉择。

可悲的是,我们必须承认,有一些新信主的基督徒所遇到的家庭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灵命不够成熟。这样,他们就会引起不必要的攻击。即使是渴望家庭成员信主的热心,都会变成麻木可怕的成功主义,这必然会伤害家人的感情,引起深切的怨恨。但是新信徒天真的热心是一回事;其他家庭成员持续的敌意、怀疑,甚至仇恨又是另一件事。

其实,基督徒的决志信主,不单使新信徒和他所属的团体产生冲突,也使他们与自己相冲突。因为耶稣接着说:「……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得着生命的,将要失丧生命;为我失丧生命的,将要得着生命」(太十38-39)。主耶稣呼召我们背负的十字架,不是个人的痛苦:偏头痛,破碎的婚姻,经济困难,任性的子女——这一切都属于我们常常听到的叹息声:「我们都有自己需要背负的十字架。」的确,我们可能都有各自的重担和需要承受的困难,但是那不是主耶稣在这里所说的。所有的基督徒都要背负同样的十字架,那就是向着自私自利而死。在罗马社会里,背着十字架并将它拖到行刑之地的人,已经完全绝了希望。剩下的只有死亡。以自私自利为装饰来制订的新计划是徒劳无益的。这就是主耶稣的意思:祂指的是完全向着自私自利而死,和对祂完全的委身。

教会需要重新聆听并宣告这个信息。今天,我们看到无数假借基督徒名义出版的书籍,要帮助我们更加幸福,满足,丰富,属灵,成功,有影响,有创造力。即便是这些作品传达了重要的见解,其基本诉求却常常带着太深太深的私欲,用美丽的「属灵」辞藻作掩盖。真理的核心其实非常简单:「寻着生命的,将要失丧生命;为我失丧生命的,将要得着生命」(太十39)。这就是为什么这个信息并没有充满忧愁。重点在于,就是因为我们的被造是为着神,因此,追求自私自利最终的结果就是死亡;为了同样的原因,如果为了主耶稣的缘故而放下自私自利,取而代之的是对祂的热心与忠诚,这时,最大的属灵讽刺发生了,我们又重新「寻着」自己。

就是因为这样,最喜乐、最「满足」的基督徒,不是那些知道最多,批评最多、或者分析最多的人,而是那些以正确的动机事奉最多的人。如果追求满足,那么你不会得到满足;如果追求事奉主,在对他人无数次不为人知、惟有神知的爱心帮助中,你会找到自己。

但是,所有这些都与保罗所说的「属肉体的人」相敌对。在人类的本质中,没有改变的恩典。我们活在一个充满自私自利的世界中;这些自私自利,有的很粗暴(强暴,抢劫,偷盗,谣言,酗酒),有的世故老练(爬上各种社会阶梯,全心追求安乐,认同于党派、以及和我们的身分与党派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哲学〔无论是好是坏〕)。但是,耶稣基督坚称,无论是现在还是永恆,我们脱离这个困境的惟一盼望,就是成为祂的门徒,将至高的忠心惟独归给祂。当我们这样悔改归主的时候,我们所走的道路就与过去的经历、甚至与我们的家庭有很大的不同。也正是因为这样,耶稣所带来的分歧,在真正悔改归主的人身上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耶稣所带来的分歧甚至分裂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