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聖徒歸正長老教會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聖徒歸正長老教會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01-11


提摩太後書三章16-17

牧師:John Sawtelle   駱鴻銘編譯
聖徒歸正長老教會講道大綱

經文:提摩太後書三章16-17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或作:凡神所默示的聖經),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 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2Ti 3:16-17)

在這個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季節裡,希望今天這段經文可以讓我們對聖經有更強的信念,更相信聖經的權威和全備性,它是我們人生每一個腳步的明燈。
保羅在這段經文裡闡述了聖經的三個層面:它的特質,用處和目的。當我們尋求使我們不斷成聖和敬虔的改變所需要的知識時,聖經是我們完美的資源。
聖經的這三個層面,顯明它是所有生活知識的泉源,以及指導並促進個人和機構的變化的泉源。

I. 聖經的特質
A. 聖經是「上帝默示的」
1. 「上帝的默示」
上帝的默示:theo-pneustos
Theo: 上帝
Pneuoo: 耶和華的氣息,聖靈
「風隨著意思吹,你聽見風的響聲,卻不曉得從那裡來,往那裡去;凡從聖靈生的,也是如此。」 (Joh 3:8)
theo-pneustos=上帝的氣息,上帝的風 = 上帝所呼出的
聖經是上帝呼出的,上帝默示的。
2. 「全部的聖經」(all scripture
a. 15節:聖經(sacred writings
b. 16節:全部的聖經
新約和舊約是同一位作者,因此舊約的性質也適用於新約。
c. 保羅說聖經全部都是上帝默示的。
整本聖經,或每一節聖經。
3. 應用
a. 聖經一再提到,它的神聖來源
1) 聖經是上帝的話:舊約提到3800
於是耶和華伸手按我的口,對我說:我已將當說的話傳給你。 (Jer 1:9)
2) 舊約作者宣稱聖經是上帝的默示
耶和華的靈藉著我說:他的話在我口中。 (2Sa 23:2)
3) 上帝對先知說話,斷言聖經的默示
我將我的話傳給你 (Isa 51:16; 59:21)
4) 「耶和華如此說」
5) 耶穌自己斷言舊約來自上帝:
Mat 19:4-5引用創世記一27,二24,說這些話來自上帝。
6) 使徒形容舊約來自聖靈:徒四25 (引用詩二2)。
7) 默示是對使徒的應許
你們被交的時候,不要思慮怎樣說話,或說什麼話。到那時候,必賜給你們當說的話; (Mat 10:19)
因為正在那時候,聖靈要指教你們當說的話。(Luk 12:12)
但保惠師,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他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並且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 (Joh 14:26)
8) 使徒指出,他們自己的話來自上帝
我當日傳給你們的,原是從主領受的,(1Co 11:23)
因你們聽見我們所傳神的道就領受了;不以為是人的道,乃以為是神的道。這道實在是神的,並且運行在你們信主的人心中。 (1Th 2:13)
b. 聖經獨特的特質就是它的默示
1) 只有聖經是上帝所寫的
所有的聖經都是藉著默示賜給我們的
Conversation with God不是來自上帝,而是人的幻想。
2) 上帝必須默示聖經,因為如果沒有聖經,人只能在黑暗中摸索
要叫他們尋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實他離我們各人不遠; (Act 17:27)
揣摩:摸索。
人類在墮落中的光景像是在黑暗之中,對上帝只有非常模糊黯淡的認識。憑我們自己的努力無法認識上帝。
因此我們需要聖經給我們資料,糾正我們。
c. 雖然我們的心思是黑暗的,是虛妄的,但是我們仍然用人貧乏和空虛的智慧來取代聖經。
例如:心理學
為什麼:因為我們對聖經缺乏信心。
我們必須說服自己,聖經真的是上帝所默示的。只有這樣,基督徒才會真的尋求聖經的幫助。
B. 聖經是有益的
1. 「有益的」:有用
2. 這個詞一共出現三次
a. 兩次在提前四8
「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 (1Ti 4:8)
b. 另一次在提多書三8
這話是可信的。我也願你把這些事切切實實的講明,使那些已信神的人留心做正經事業(或作留心行善)。這都是美事,並且與人有益。 (Tit 3:8)
3. 使用這個字的字根的經文
這幾處都在對比上帝的話和人的話的「有益」
a. 要遠避無知的辯論和家譜的空談,以及分爭,並因律法而起的爭競,因為這都是虛妄無益的。 (Tit 3:9)
b. 你們不要被那諸般怪異的教訓勾引了去;因為人心靠恩得堅固才是好的,並不是靠飲食。那在飲食上專心的從來沒有得著益處。 (Heb 13:9)
聖經能滋養我們的靈魂

II. 聖經的用處
A. 教訓
1. 「教訓」:didaskalia,教導,教義。
聖經對教導或教義都很重要。這是你所想到的聖經的第一個用處嗎?教義!
2. 這個字多半出現在保羅教牧書信中
a. 你要謹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訓,要在這些事上恆心;因為這樣行,又能救自己,又能救聽你的人。 (1Ti 4:16)
b. 凡在軛下作僕人的,當以自己主人配受十分的恭敬,免得神的名和道理被人褻瀆。 (1Ti 6:1)
c. 但你所講的總要合乎那純正的道理。 (Tit 2:1)
3. 聖經是作為教義有益的來源
從前所寫的聖經都是為教訓我們寫的,叫我們因聖經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著盼望。 (Rom 15:4)
因我為你的殿心裡焦急,如同火燒,並且辱罵你人的辱罵都落在我身上。 (Psa 69:9)
沒有穩固的教義就沒有穩固的生活。
c. 從前所寫的都是為了教訓我們而寫的
B. 督責
1. 「督責」:elegmos,責備,說服
2. 為道德偏差或錯誤教義責備人
a. 「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他若聽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 (Mat 18:15)
b. 堅守所教真實的道理,就能將純正的教訓勸化人,又能把爭辯的人駁倒了。 (Tit 1:9)
3. 斥責罪
凡作惡的便恨光,並不來就光,恐怕他的行為受責備。 (Joh 3:20)
你們中間誰能指證我有罪呢?我既然將真理告訴你們,為什麼不信我呢? (Joh 8:46)
若都作先知講道,偶然有不信的,或是不通方言的人進來,就被眾人勸醒,被眾人審明, (1Co 14:24)
犯罪的人,當在眾人面前責備他,叫其餘的人也可以懼怕。 (1Ti 5:20)
但你們若按外貌待人,便是犯罪,被律法定為犯法的。 (Jas 2:9)
聖經 = 律法 + 福音。
律法的第一個功用是讓人知罪。
用聖經來斥責,督責自己!
4. 提摩太前後書:
我往馬其頓去的時候,曾勸你仍住在以弗所,好囑咐那幾個人不可傳異教, 也不可聽從荒渺無憑的話語和無窮的家譜;這等事只生辯論,並不發明神在信上所立的章程。 (1Ti 1:3-4)
聖經的第二個用處:斥責罪,有權柄地吩咐我們不要再犯罪,以避免傷害我們的靈魂。
C. 使人歸正
1. 「使人歸正」:恢復到「正」的狀態,直立,按正確次序放好。恢復原有的秩序。
2. 字根
a. 我從前留你在革哩底,是要你將那沒有辦完的事都辦整齊了,又照我所吩咐你的,在各城設立長老。 (Tit 1:5)
因為忽略聖經而產生的變形,需要用聖經來矯正。
b. 這些事,連那飲食和諸般洗濯的規矩,都不過是屬肉體的條例,命定到振興的時候為止。 (Heb 9:10)
3. 教牧書信
聖經如何「使人歸正」:
a. 只是要棄絕那世俗的言語和老婦荒渺的話,在敬虔上操練自己。 (1Ti 4:7)
b. 為此我提醒你,使你將神藉我按手所給你的恩賜再如火再挑旺起來。 (2Ti 1:6)
4. 應用
我們不只是要悔改,還要用聖經來矯正我們的行為。
不只是停止犯罪,更要讓生活恢復秩序。
D. 教導人學義
1. 兩個詞
a. 教導(訓練):paideia,教導以塑造道德品格
b. 義:符合正當的標準
2. 例證
a. 但你這屬神的人要逃避這些事,追求公義、敬虔、信心、愛心、忍耐、溫柔。你要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你為此被召,也在許多見證人面前,已經作了那美好的見證。 (1Ti 6:11-12)
基督徒要像在戰場上的士兵一樣,堅持到底,有紀律地追求基督徒的生活。
b. 另一個例子:在大戶人家,不但有金器銀器,也有木器瓦器;有作為貴重的,有作為卑賤的。 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慾,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 惟有那愚拙無學問的辯論,總要棄絕,因為知道這等事是起爭競的。 (2Ti 2:20-23)
3.
但你所學習的,所確信的,要存在心裡;因為你知道是跟誰學的, 並且知道你是從小明白聖經,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2Ti 3:14-15)

III. 聖經的目的
A. 「叫」(so that--- 17節,指目的。
B. 具體的目的
1. 屬神的人得以完全
「得以完全」:夠資格、有能力作某件事
聖經的目的是讓基督徒在道德和屬靈上有能力。
聖經在聖靈的能力下被應用在基督徒生活中,目的是要讓基督徒有能力,嫻熟地活出基督徒的生活,在上帝的國度作基督的僕人。
2. 叫屬神的人能裝備好,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3. 應用
a. 你是否活出了聖經的目的?
你是否讓聖經幫助你過一個敬虔的生活,讓聖經在你的人生中完成它的目的?
聖經不是用來讓你可以在神學辯論中獲勝,滿腦袋充滿知識而已。
b. 屬靈的能力無法靠隨意讀聖經,不經常讀聖經就可以得到。必須靠上帝的恩典,認識聖經各部分,靠禱告和默想來消化,並且把上帝的話應用在人生當中——教訓、督責、歸正、學義。
充分而有效的事奉上帝,來自讓我們的頭腦充滿純正的教義。
這來自使用律法來曝露我們的罪,矯正這些罪,而這意味著有智慧地應用聖經。
讓我們有紀律地把上帝默示的話應用到我們所有的生活上。



廿三、屬天的勇氣  林後五6-8

哥林多後書,  聖徒歸正長老教會講道大綱 
牧師:John Sawtelle   駱鴻銘編譯

對我影響很大的一位牧師,很喜歡說的一句話:我們不是住在那美地,而是住在險惡的今世(we dont live in the sweet by and by but the nasty now and now)。
這句話是源自十九世紀福音派的詩歌In The Sweet By And By (〈再不久〉,或〈同聚美地〉,〈到那日,樂無比〉)。這首歌有一種徹底的「彼岸」情懷,想脫離今生的痛苦,放眼來生。
我相信這是要提醒基督徒,我們現今是靠肉體生活在一個墮落的世界裏,也就是說為什麼蒙召要參與一場生命的戰爭,要推展基督的國和神的榮耀。
這意味著我們天上的盼望不是要完全轉移我們的注意力,麻痺我們的思想;而是說,天上的盼望是要讓我們的心思意念充滿勇氣和膽量,以至於我們會擔起上帝給我們的呼召,為了主耶穌基督,制服、克服、統管大地。
我有把握,我們天上的盼望是要產生出這種決心和勇氣,在險惡的今生今世中過基督徒生活,因為保羅自己在他屬天的信心和屬地的道德行為之間,打造了一個強而有力的關聯。
當我們查看今天這段經文中,這兩個觀念之間的聯繫時,我們可以說,這段經文的重點是,聖靈的內住和能力,使保羅用屬天的信心和對道德的關注(他的目標是討神喜悅)來忍受苦楚。
換句話說,保羅是在教導我們,屬天的信心使他能腳踏實地,並且儘管沿路會遇見許多困難和困難,他仍然可以把信心轉化成國度的行動。
這應該成為我們過基督徒生活的模式。
保羅這種態度和為人的模式教導我們,屬天的勇氣是為了在我們的生活中產生國度的事奉。
我要論證的是保羅是我們的榜樣,不只是他對自己所做過的事情,或某一群人,如牧師,應該如何行動的見證。
從這段經文我們知道,他的榜樣和原則對所有的基督徒都具有約束力。這樣說的第一個理由是保羅從第9節對他自己道德為人的一般形式的描述,轉到在第10節說明激勵他不斷採取行動的動機。第10節的「因為」表達這個關聯,把行動和動機作了強而有力的聯結。第10節的「因為」為第9節提到的激勵保羅從事國度行動的動機(得主的喜悅),提供了解釋。而當保羅在展開他的解釋時,他把這個行動的動機普遍化:「我們眾人」。這告訴我們,保羅的動機,也應該是我們的動機。既然動機相同,行為的一般模式也應該是相同的。
因此,當保羅在第9節說在當天住在身內與主相離時,他的志向是得主的喜悅時,他是在讓同樣的志向和道德行動,對所有基督徒產生約束力,而不只是只給一小撮的基督徒,例如牧師。
這是第一步的論證。
還有重要的第二步論證。我們不能只看到行為和動機的緊密關聯,還要看到驅動我們行為的態度或原則。我們所以知道是因為我們從第9節的「所以」裏,看到保羅勇敢的態度和保羅為人的形式之間強有力的關聯。
9節的「所以」,回顧的是6-8節表達出來的信心或勇氣,而這是保羅關注道德的基礎,即在萬事神得主的喜悅。
換言之,保羅的信心和勇氣是激勵他在萬事上行動、得主喜悅的理由。
保羅的道德行動是給所有基督徒的,這是因為我們同享行動的相同動機——因為我們都要在基督審判台前顯露出來。
當我們把這兩個步驟並列,很清楚我們論證是正確的。保羅不只是提出他的動機,和他的態度和行動——好叫我們可以思索——然後思想保羅是個多麼令人驚奇的傢伙,而是要教導我們。
保羅在這段經文裡所說的一切都和你有關,告訴你該如何過基督徒生活。
不要以為6-10節,甚至延伸到第四章,只是放在博物館的文件,對我們沒有什麼意義。
保羅在這段經文的所作的聯繫(把屬天的信心轉化成國度行動)教導我們,他的生活模式,應該要成為我們基督徒生活的模式。
屬天的信心和勇氣應該是我們的態度,而這個態度會產生我們生活中的行動。
屬天的信心必須在我們裡面產生國度的事奉。

I. 保羅屬天的勇氣
我們在第6節看到勇氣這個焦點。保羅說:
所以,我們時常坦然無懼,並且曉得我們住在身內,便與主相離。 (2Co 5:6)
A. 使他能在與主相離的情況下堅忍到底的是勇氣。
1. 長存的勇氣
「時常坦然無懼」
a. 時常
這是修飾「坦然無懼」。保羅是說到基督徒一種永久的心態。
b. 勇氣:
「坦然無懼」(θαρρέωof good courage)。
1) 字義:有勇氣,有自信
2) 希臘文和聖經的用法
a) 一個強有力的字眼
指可以在最危險的情況下可以展現的勇氣,包括殉道,放逐,被嘲笑,或令人費盡心力的國度工作,或從事困難而沒有確定結果的工作。
這個字常常被用在墓碑上,鼓勵活著的人,對永生要有信心,不必懼怕死亡。
b) 新約的用法
1] 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θαρσεῖτε),我已經勝了世界。」 (Joh 16:33)
2] 當夜,主站在保羅旁邊,說:「放心吧!你怎樣在耶路撒冷為我作見證,也必怎樣在羅馬為我作見證。 (Act 23:11)
這兩個例子都是勸勉人,在面對迫害和苦難,甚至死亡時要有勇氣,並為此提供了動機。
2. 當我們與主相離時,要運用勇氣
「我們時常坦然無懼,並且曉得我們住在身內,便與主相離。」 (2Co 5:6)
保羅形容他自己個人的意向——當他住在身內,為了服事主而過一種苦難的生活時。
3. 勇氣的基礎是聖靈的同在。
a) 6節一開始說:「所以」
保羅是回顧他先前剛說到的。
b. 5節:
1) 保羅說神賜我們聖靈作為憑據。
為此,培植我們的就是神,他又賜給我們聖靈作憑據。 (2Co 5:5)
為「此」(this very THING):地上的身體和死亡被生命吞滅(第4節)。
14節說到的天上的身體是保羅的偉大盼望,使他能忍受基督徒職事的試煉和苦難。儘管在他的身體上時常帶著基督的死,為了基督和祂教會的緣故,忍受來自一個敵意的世界帶給他的傷口和攻擊,他卻從無喪膽,因為他把這個天上身體的盼望放在他眼前。
保羅知道他地上的賽跑一旦完成,他就可以立刻被送到天上,穿上天上的身體,經歷到死亡被生命吞滅。
讓這個盼望成為我們的,其困難在於:這是我們所未見的。我們感覺不到它。信一個看不見的事是很難的。
因此保羅說上帝為了我們的軟弱,就賜給我們聖靈作為憑據,保證上帝應許的、替我們穿上天上身體的工作
上帝滿有恩典地為我們靈命的軟弱(對未見之事懷有盼望)作了預備,即賜給我們聖靈作為憑據和保證,好讓我們有一天可以抓住這個盼望。
因此,聖靈現在會幫助我們對這些未見的屬靈事實運用信心和盼望——藉著賜給我們(滿有恩典的、使我們成聖的)同在的象徵。
而當我們看到這些象徵,我們就要留心這是聖靈與我們同在的證據,祂與我們同在是要保證我們必會得到屬天的盼望。
2) 6節的「所以」是回顧上帝賜下聖靈作為憑據。
3) 因此這個勇氣不是人自己製造的。
我們有這種勇氣,是因為上帝在我們身上的工作,是祂給我們的禮物。
這是從主來的勇氣,屬天的勇氣。
B. 這份勇氣是透過他的行事為人的模式表達的(第7節)
因我們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 (2Co 5:7)
1. 聯繫到第6節: 「因」
「因」是在作解釋:有此勇氣的人會如何行事為人。(坦然無懼會如何表現出來)
充滿勇氣的行事為人會有這樣的模式:
2. 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
a. 行事為人不是憑眼見
保羅的思路是回到四18:他提出他所以能不喪膽的條件和處境(儘管他的外體毀壞,並忍受至暫至輕的苦楚)。
在這個情況下,普遍的條件或處境就是: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
這是保羅說我們不憑眼見的意思。坦然無懼的行事為人,不是靠視覺上的道具來維持,來作為動力。我們看不到天上和屬靈的實際(這是我們的盼望的核心),是因為它們是所不見的。
b. 憑信心行事為人是看著那未見的事
保羅說,我們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
充滿勇氣行事為人的模式是信心之路。信心會抓住那未見之事,有如這些事存在於我們的經驗中。
C. 其動力是來自一種熱切的盼望(第8節)。
我們坦然無懼,是更願意離開身體與主同住。 (2Co 5:8)
1. 保羅繼續他在第6節的想法。
8節重新強調坦然無懼(勇氣),突出了驅策保羅的基督徒態度。
它在這個住在身內,與主相離的時節驅策保羅,驅策他寧可離開身體與主同住。
2. 保羅的偏愛:離開身體與主同住
赫治的解釋:我們不僅不喪氣,更如此有把握,情願離開身體。死亡不是我們害怕的,而是我們渴望的。
D. 應用
1. 勇氣是基督徒在苦難中的特質
a. 讓我們提醒自己這個字的意思和力量
勇氣是基督徒在最危險的情況下可以展現的態度,這包括殉道,放逐,被嘲笑,或令人費盡心力的國度工作,或從事困難而沒有確定結果的工作。
耶穌基督告誡祂的門徒,當他們遭受迫害時要表現出勇氣,這也是保羅在羅馬戴著鐐銬,決心為基督作見證時,主耶穌要保羅表現的。
b. 勇氣不是我們或環境,或別人在我們心裡製造出來的一種心理態度或心理特質。
勇氣是聖靈帶來的,是屬天的,是上帝在我們裡面的工作。
c. 勇氣是主對門徒的呼召
1) 耶穌不是說,門徒在面對試煉時要試著有勇氣,或他們有可能有勇氣,祂是說:要勇敢!要坦然無懼!
主對保羅的勸勉也一樣。
2) 這也是上帝對你的呼召。
神藉著賜下聖靈內住在我們心裡,已經賜給我們勇氣。我們蒙召是要運用這個上帝所賜的勇氣。
3) 基督徒何等需要勇氣
我們生活在一個越來越邪惡黑暗的文化,需要基督徒挺身而出,與之爭戰。
當我們挺身而出時,撒但會用主流文化,藉著口來打擊我們。
牠不止會用嘲笑奚落來打擊我們,更會讓我們失去工作,減薪,新聞審查,甚至刑事起訴。
我們會為我們採取的原則和清楚的立場受迫害。
但這些迫害不能成為我們不代表基督的理由。
耶穌說,你們會有苦難,因此要勇敢!
基督徒,我呼籲你們,要深思什麼是坦然無懼,不斷思考其意義。
為基督、祂的國度、祂的律法、祂的教會而站穩立場。
既然聖靈已經被放在我們心裡作為憑據,我們就有屬天的勇氣,我們必須加以應用。
2. 聖經已經告訴我們基督徒如何面對死亡。
保羅說:「我們坦然無懼,是更願意離開身體與主同住。」保羅的意思是他更願意死。
十九世紀一位長老會神學家Dabney說:責任是我們的,至於發生什麼事,那是上帝的事。
信心的態度是上帝掌管我們腳步的方式,不是人,不是意外,不是物理的宇宙。我們或出或入都是上帝在掌管。我們滿心同意Dabney說的,基督徒接受死亡是「揭示這個事實,即這就是上帝為這個終點所指定的時辰和地點」。
上帝不會犯錯,也不會感到驚訝。祂知道萬事,也預定萬事,因此發生在我們身上的都是好的,甚至是為我們死亡所指定的時間和地點。
因為我們知道這是出於主,也因為我們知道離開身體就是與主同在,我們可以同意保羅說的,我寧可與主同住。
我們如今不是生活在那個美地(sweet by and by),而是生活在一個險惡的今世。保羅描述聖徒的受苦和苦難,這是經常發生在聖徒身上的。我們與一個墮落世界的痛苦一起生活,經常經歷到與罪有關的心碎和失望。我們生活在一個敵對基督信仰的世界。這是保羅所說,「住在身內與主相離」的時候。
因此當我們忍受這個時節時,必須抓緊上帝給我們的資源。
上帝給我們的資源,是永遠與我們同在的聖靈注入在我們裡面的勇氣,以及享受我們在基督裡天上的獎賞的盼望。
抓住這些恩典的供應,忍受我牧師朋友所謂的險惡的今世(nasty now and now),讓我們效法保羅的榜樣,忍受住在身內與主相離的日子,用保羅放在我們前面的盼望,讓得主喜悅成為我們的志向。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