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箴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箴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08-18


說與聽的藝術

Mark Kinzer / 著 長真/譯
translated from Taming the Tongue 2Warring with the tongue, available from Amazon if interested

編者註:本文作者為聞名的猶太學者。今天由於媒體的偏激 和有跨越空間普及的傳播工具,基督徒更需要有分辨是非和 決定該不該傳遞哪些訊息的能力,求神藉祂自己的話,讓我 們有足夠分辨的智慧吧!

聖經視口舌之爭與肉體的衝突一 樣嚴重。偽經中的《西拉克書》中有 這樣的話說: 「鞭子留傷痕, 舌鞭壓碎骨, 刀劍不留情, 舌劍照傷人。 未見其怒、 未受其害者; 未負其軛, 未受其困者;乃人間福人也。 其軛硬如鐵,其鐐強如銅, 其死不善, 惟陰間其屬。」 —《西拉克書》28: 17-21

箴言與詩篇亦提及與偽經類似的看法,舌戰不僅危險,有時甚至會致 人於死地,人人應以為誡!

所謂舌爭,是指任何一種故意 用來傷害人的語言,聖經將它分為 五類:
 一、咒詛:設法藉超自然的力 量使某人受害(出21: 17; 22: 28;利 19: 14)。
二、辱罵:惡言相向(出22: 28 林前5: 11; 6: 9-10)。
三、欺詐:用謊言或故意製造 錯誤印象的方式,以掩飾自己不良的 企圖(詩10: 7; 52: 1-4; 101: 5, 7;羅 1: 29-31;彼前2: 1, 22-23; 3: 9-10)。
四、作假見證:在法庭上公開作 偽證(出20: 16;箴19: 5, 9; 25: 18)。
五、誹謗:向第三者論斷某人 (出23: 1-3;利19: 16;民12: 1-3, 8 4: 11-12;彼前2: 1)。

以上五種舌頭可能會犯的罪 當中,最後一項最需留意,因前四種很容易被當事人察覺,它們有如大 砲彈,不發則已,一發就能致人於死 地;惟有誹謗是一件不明顯的罪,即 使犯了,自己也不易察覺。我們常常 熟練地揮舞著這個武器,卻不知自己 在使對方流血。

誹謗/批評

字典對誹謗一詞的定義是:「以 謊言破壞他人的名譽。」但這並非聖 經的原意,聖經對誹謗或批評一詞的 重點不是放在話語本身的對錯上,而 是重在這句話該不該說。新約希臘文 Katalalous來形容此詞,它有指控之 意。這詞的意思乃是指用言語指控的 人無權說這些話,它並沒有表明此人 說的不正確─只是他沒有資格說 而已。

誹謗之所以是罪,因為傳話之人 的目的是要叫別人蒙羞,或使其人名 譽被玷污,即使所傳的是實話亦然。 這種解釋與今日對這詞的用法有很大 的出入。

 雅各書4: 11-12明文禁止信徒誹 謗別人:「弟兄們,你們不可彼此批 評;人若批評弟兄,論斷弟兄,就是 批評律法,論斷律法。你若論斷律 法,就不是遵行律法,乃是判斷人 的。設立律法和判斷人的只有一位, 就是那能救人也能滅人的。你是誰, 竟敢論斷別人呢?」

當然在某些情況下,神也要我 們作審判官。父母就是神設在家中的 審判官,處理孩子們的糾紛。一個教會中的長老也有這種身分。當神把這 種身分賜給我們時,我們不但要顯出 恩典、慈愛與關懷之情,我們更要能 表現出堅定不移的一面。然而當神沒 有把這種權柄給我們時,我們就不要 自己按立作審判官,這就是雅各的 意思。 新約聖經中論到誹謗一詞時,共 用了三個不同的希臘字,每字的意思 都略有不同。第一是Katalalos,除了 出現在雅各書4: 11-12節外,又有羅馬 1: 30,哥林多後書12: 20及彼得後 2: 1,均有「批評」之意。第二個 希臘字是diabolos,有「讒言」之意, 在新約中多半用來形容撒但,英文的 devil(惡魔)即由此字演變而來。誹 謗與惡魔一詞如此相近,正可說明為 何神如此厭惡這種行為。此詞在提摩 太前書3: 11、提摩太後書3: 3及提多 2: 3出現時,則是指人而言。第三 個字是blasphemia,有「褻瀆」之意, 但這字在翻成英文時已喪失其原意, 變成針對神而言,其實在新約希臘文 中所提的範圍較廣,包括神、人與天 使均在內,用在與人有關的句中也不 少(如太15: 19;弗4: 31;西3: 8;提 6: 4及提後3: 2)。

 換句話說,這三字的意義均略 同,聖經不要我們誹壞別人的名譽, 或使人對此人的公義、能力起懷疑。 讒言會破壞朋友們彼此的信任。我有 一個老朋友,他在另一個城裏的基督 教團體中工作,在一次聊天中,他把 團體中工作的人大致向我介紹了一 天,告訴我哪幾個是「好人」,哪幾 個是「壞人」。我當時聽了並不留 意,但很顯然我對他們的印象就是我 的老朋友給我的。在尚未遇見他們之 前,我對他們的印象已經定型,我相 信即使見了面,我也一定不會相信那 幾個「壞人」。其實我的朋友沒有理 由,也沒有資格來告訴我這些事,我 也沒有資格聽。但這就是誹謗可怕的 地方─它總是在我們最不設防的時 候來到,在我們心中播下懷疑、批評 與不信任的種子。

在猶太歷史中,說讒言的例子也發生在摩西的家裏。

「摩西娶了古實女子為妻,米利 暗和亞倫因他所娶的古實女子,就誹 謗他,說:『難道耶和華單與摩西說 話,不也與我們說話嗎?』這話耶和 華聽見了。」(民12: l-2

 摩西是米利暗和亞倫的弟弟,由 聖經中我們大約可以找出說這種讒言 的兩個原因來;一是出自家庭糾紛, 他們看不順眼摩西娶的這個外邦女 子,於是這個糾紛導致他們對領袖的 批評。神聽到米利暗和亞倫的怨言, 正如父母對付爭吵的兒女們一樣,神 把他們叫到面前來。

「耶和華忽然對摩西、亞倫、 米利暗說:『你們三個人都出來到會 幕這裏。』他們三個人就出來了…… 耶和華說:『你們且聽我的話:你們 中間若有先知,我耶和華必在異象中 向他顯現,在夢中與他說話。我的 僕人摩西不是這樣;他是在我全家盡 忠的。我要與他面對面說話,乃是 明說,不用謎語;並且他必見我的形 像。你們誹謗我的僕人摩西,為何不 懼怕呢?』」(民12: 4-8

神懲罰米利暗,使她暫得痳瘋 這表明她在神前成為不潔淨的 人,從她受罰的程度看來,她可能是 這場爭執的煽動者。

這段經文中所提到的兩種原因 也很容易發生在我們四周。我們也會 衝動地批評自己的家人與親戚。數年 累積下來的怨氣很容易由口中流露出 來,其實讒言並不會幫助我們消除怨 氣,反會助長怨氣。我們也很容易向 人埋怨我們的上司或牧師,其實這樣 只有使他們更難把事情辦好。神今天 不一定會叫我們得大痳瘋,但祂一樣 會不喜悅。

論斷與批評是今天社會上的一個通病,基督徒並不例外,如果我們能 把這種毛病由家庭、公司和教會中除 去,我們的人際關係必會大大改善, 我們的生活也就會變得更能符合神的 計劃了。

其他的方法

幾個月前,我與一個親戚交通到 說讒言的事,他說:「如果我們不批 評,又該怎麼做呢?難道把頭埋在沙 裏,任憑惡人大行其道?我們還有其 他方法糾正別人嗎?」

馬太福音18: 15-17節正是這個 「其他的方法」:

「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 去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 出他的錯來,他若聽你,你便得了你 的弟兄;他若不聽,你就另外帶一兩 個人同去,『要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 證,句句都可定準。』若是不聽他 們,就告訴教會;若是不聽教會,就 看他像外邦人和稅吏一樣。」

當我們看見自己弟兄做錯時,要 直接「私下」與他交通,而不是把我 看見的告訴別人。不幸的是我們很會 談別人的罪,卻很難向當事人談他的 罪。向第三者埋怨是容易的,我們怕 與當事人談,卻不怕談當事人。但真 正基督徒的愛心是要使我們肯去幫助 一個弟兄改變自己,使他與神建立起 更親密的關係來:

「我的弟兄們,你們中間若有 失迷真道的,有人使他回轉,這人該 知道,叫一個罪人從迷路上轉回,便是救一個靈魂不死,並且遮蓋許多的 罪。」(雅5: 19-20

我們的目的是要贏回自己的弟 兄,而不是要誹滅他。這個目的可以 藉如何去見我們的弟兄表達出來。我 們不能帶著傲慢、挑釁的態度去責備 他,使他生氣,只想為自已辯護。 保羅建議說:「弟兄們,若有人偶 然被過犯所勝,你們屬靈的人就當 用溫柔的心把他挽回過來。」(加 6: 1)我們去時要有禮、周到,要露 出真正的關心,也要設法找出我們的 觀察究竟正不正確,而同時又能很堅 定、清楚、無誤地把自己的看法表達 出來。一切話都要說得愈清楚愈好, 我們不能批評一個弟兄的「驕傲」與 「自私」,這類字句都太籠統了,也 是非常主觀的看法,我們要能指出在那次的情況下,他做錯了哪件事。只 有當我們能說出細節時,聽的人才會 知道該由哪裏改起。我們到弟兄那裏 去是去贏回他來,而不是去批評或攻 擊他。

除了去見弟兄外,我們也可以去 找與此弟兄有關的人。如果你相信去 見弟兄會導致爭吵,或他不會肯聽, 你就可以找有關的人幫忙;但你必須 先要肯定由你單獨去找他是不生效, 甚至是有害的。

但當找外人幫忙時,我們自己 也必須肯出面,而不是躲在人背後, 讓他們去做我們所不敢做的事。比方 說,你若需要教會牧師或長老的幫 忙,你就要讓他們有在當事人面前提 及你的名字及看法的自由,這樣做對 當事人才算是公平的,他至少有權知 道這是誰的看法。如果我們不願這麼 做,那就最好保持沉默,因公開談論 別人的罪也是罪。

 忍耐不說不是件容易學的功課, 當別人的愚昧、無能與傲慢在折磨著 我們時,我們很容易用埋怨的方式反 攻。但當我們知道批評是罪時,我們 的埋怨往往轉變成以隱藏、間接的方 式去表達─話中的暗示、手勢、 皺眉等都可以成為記號,許多話我們 雖然沒有明說,但旁人一樣聽得懂。 聖經叫我們要用另一種方式,如果我 們不肯跟當事人明說,而決定保持沉 默,那麼就讓我們永遠沉默吧!這是 很難的功課,肉體不會贊同,但其他 任何的方式都不會是基督徒應該使用 的方法。

我自己學會用一個簡單的原則來 防止自己誹謗別人:我設法使每次說 出口的話能使人對他更加尊重,這樣 我才說,加果我的話會使人輕看他, 我就不說。有時話出了口,我才想起 這個原則,這時我的話也就只好停在 半空,不說完它。只要肯多操練,我 們就管得住自己的舌頭了。

閉上耳朵

聖經不但制止我們誹謗別人,它也不要我們聽誹謗的話。誹謗之罪 一定要靠兩個人來完成,正如玩球一 樣,有投手也該有捕手。如果無人肯 聽,說者必定覺得乏味,不會再有說 下去的興趣。

 我們通常都認為聽者無過,神 卻不如此想。箴言17: 4說:「行惡的 留心聽奸詐之言;說謊的側耳聽邪惡 之語。」

按這句經文來看,我們喜歡聽 哪種話就顯明我們是哪種人。一個說 謊的人喜歡聽謊言,一個行惡的人喜 愛惡言,一個好說讒言的人喜歡聽讒 言。我們的口往往洩漏出我們的內 涵。「聽」與「說」是我們的責任, 它們顯明出我們心中真正的光景。

 有兩種方法可以幫助我們閉上自 己的耳朵。第一,不要與好說讒言的 人同行,並且拒聽他們的話。

偽經的《西拉克書》中有言:
 「不要討論與你無關的事, 不要與斷案的罪人同坐。」 —《西拉克書》11: 9

當然,我們有時也避不開這類 的人,他們可能就是我們的同事、親 戚,或神要我們去向他們傳福音的 人,但我們可以學會不聽他們的讒 言,只要他們一談這些,我們可以立 刻告訴他們,我們沒有興趣聽,或臉 上露出不悅的表情來,我們不必直接 得罪他們,但我們可以告訴他們之所 以不聽的理由。

第二個閉耳的方法是不傳所聽來 的讒言。

《西拉克書》上又說: 「問問朋友, 他也許並沒有這麼做, 如果他做了, 勸他以後不要再做。 問問鄰舍,他也許沒有這麼說, 如果他說了, 勸他以後不要再說。 問問朋友,那很可能是謠言, 所以不必相信一切聽到的事, 很可能是說者無心, 有誰在口舌上不曾犯過錯呢?」

當我們聽到指控時,你馬上就信嗎?我們一般人都是信說話的人,不 信被說的人,如果你能反過來,相信 被說的人,不信說話的人,也許反而 有益。我們也可以到被批評的人那裏 去弄清真相,或澄清誤會,使他不再 繼續犯罪。你也可以對說話的人說, 你要到被批評的人那裏去,告訴他 這一切,這也是中止讒言的一個好方 法。說閒話的人多半喜歡自埋伏處出 擊,卻不肯公開出面與對方決鬥的。

葛石(Bill Gothard)用傳染病來 描寫讒言。一個說讒言的人有如一個 帶菌者,我們若不小心與他接觸,自 己必會受到感染。要不想受感染,就 要與他隔離,一旦染上菌毒,我要立 刻檢查自身的防禦系統,努力抵擋試 探,不使自身受損。

葛石稱說讒言者為報惡信的人, 你怎麼發現他在報惡信呢?

一、他會先來試試你的脾氣,與 他有同好者他才開口。
二、他會來試試你信不信他的 報告,他也許會先來問問你對某人的 看法,或說某句消極的話,看你反應 如何。
三、他會設法引起你的好奇,問 你聽過某人的事沒有。
四、他會藉著徵求你的意見,傳 出讒言。
五、他會藉著報惡信,使你羨慕 他的消息靈通。
六、他多半會花時間探尋並詳敘 細節。 你怎知聽的是惡信呢?

在聽之前問他五個問題
一、你為何來告訴我這些事?
二、你從哪裏得來這些消息?他 若不肯答出出處,那必是惡信。
三、你和當事人談過嗎?人的 靈性不是按他知道多少別人的錯來衡 量,而是按我們多麼願意挽回自己的 弟兄來衡量。
四、你調查過這些事嗎?有時 當人存心不良時,連事實都可以被扭 曲的。
五、當我去調查時,我可以說這事是你告訴我的嗎?

用這幾個試驗,我們很容易就 可以看出哪些是讒言,而不受其污 染了。

不聽讒言是不容易的,讒言能 滿足我們的好奇心,如箴言18: 8 說:「傳舌人的言語如同美食。」但 吃這種美食是有後果的,它會「深 入人的心腹」,污染我們的思想與感 覺,使我們懷疑猜忌別人。其次,它 使我們對這種毒品胃口愈來愈大,如 箴言29: 12所說:「君王若聽謊言, 他一切臣僕都是奸惡。」我們若愛聽 讒言,說讒言的人就愈發喜歡來找我 們。第三、聽讒言會使我們失去所有 的平安與喜樂。它會破壞我們的人際 關係。願我們不貪這盤美食,連看也 不多看它一眼。


2017-11-17

研读箴言书的原则

作者:川普.朗文(Tremper Longman)译者谢青峰
摘录自《如何读箴言》How to Read Proverbs, p223友友文化, 2014

这些原则得在读完我们已经谈过的各章之后,才能拿来运用-------我在毎一项原则后面,都用括号指明谈到这项原则的是哪几章。

1. 当你阅读箴言书中任何一部分的时候,要谨记整卷书的结构。特别是,在你读任何一段经文时,要确定你都是用从箴言书一至九章发展出来,而在第八、九二章达到顶峰,就是论到道路(path)及两位女子那个喻象的眼光来读(第二、三章)。

2. 深思一句箴言的平行句,用的方式是问自己第二行的内容如何凸显或强化了第一行的思想(第四章)。

3. 辨认出一段经文所用的喻象是什么,然后解开这个喻象,用的方式是问自己这二件拿来比较的事物之间,有哪些类似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第四章)。

4. 思考一下某段经文提到的智慧,其来源是什么。是来自观察、经验、传统、启示、或任何这几项的组合(第五章)?

5. 这段经文是属于一项观察、一则忠告、一个警告、一种反思、或是别类的教导(第五章)?

6. 由于箴言不是在每一种情境下都真能适用,试问在哪些情境下,该句箴言可以或不可以应用在某种场合(第五章),你要如何分辨?

7. 箴言是否提到或暗指:由于顺服或悖逆,将会产生某种奖赏或刑罚(第七章)?

8. 如果这段经文针对的是年轻人,试问它要怎样应用到你自己身上(第二章)

9. 使用一本注释书,研究一下你正在思考的那段经文,它所涉及到近东的背景(第六章)。(见附录二中的所建议的注释书淸单。略从。)

10. 当你进行某个主题研究时,请先读完整卷箴言书,然后指出有关联的经节,将它们分组,然后再一组一组来研究(第十至十二章)。

11. 试着找出一些圣经的故事或人物来,是可以阐明你正在研究的这些箴言它们的真实性(第八章)。

12. 你正在研究的这段经文,其中的主题或教导,在新约?也有吗(第十二章)?

13. 把基督想成是智慧的应验,这对你正在阅读的经文中所提到的智慧,可以用实例解明得更清楚吗(第九章)?

..... ...... ...... ...... .

例子p.66

5. 这段经文是属于一项观察、一则忠告、一个警告、一种反思、或是别类的教导(第五章)?

不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话回答他,恐怕你与他一样。
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话回答他,免得他自以为有智慧。(箴264-5

矛盾?

有记录显示在第一世纪时,犹太圣经学者针对「圣经应由哪些书卷组成」这件事,有过一次争论。说得更明确一些,就是有些人质疑为什么要把某五卷书包含在享有权威的圣经正典内,而箴言书就是其中的一卷。这种争论的本质显示出,即使在这段较早的时期(虽然离箴言书最初写成的时间,已有数百年之久),已经有人开始将某一句箴言当成律法看待了。

有些拉比论称这两句箴言是相互矛盾,而由于神不会与自己互相矛盾或犯错误,因此,这两句箴言就指明了整卷箴言书不属于正典。幸好,这种观点并没有一直盛行。在当时,箴言书早已被犹太群体中的大多数人认为是具有权威的书卷,因此少数人的怀疑并没有改变大多数人的意见。

如果根据这两句箴言的本意来理解的话,它们同时都是真的,而它们的本意,单凭「它们都是箴言」这个事实,就可以露出端倪了。箴言产生实效与否,在乎应用在合宜的时机和合宜的场合。

..... ...... ...... ...... .

箴言264-5节:
摘录自:伯克富《系统神学》 (Systematic Theology) 导读 -1-QA
林慈信牧师讲授https://plus.google.com/u/2/105191982321611710911/posts/jZZN4hBqi7B
4 不要照着愚昧人的愚妄回答他,免得你像他一样。
5 要照着愚昧人的愚妄回答他,免得他自以为有智慧。(新译本)
和合本:
4 不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话回答他,恐怕你与他一样。
5 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话回答他,免得他自以为有智慧。
究竟圣经要我们做什么?要还是不要?也是要,也是不要。
4节,不要照着愚昧人的愚妄回答他:你不要跟着对方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来回答他,不然你就跟他一样了;不要用他的逻辑、他的科学观、他的考古观来回答,不然你就和他一样了。我们有我们的世界观,我们有我们的知识论。
5节,要照着愚昧人的愚妄回答他,免得他自以为有智慧。这像什么呢,比方有人要离婚,是不合圣经的离婚,他(她)其实已经决定好了,不过他要传道人给他合法化,“盖个图章”。所以你须要做什么?你要给他看到,离婚是多么恐怖,会带来什么祸害,对孩子们会带来什么长期的伤害,等等;你照着他的愚妄回答他(她),按他(她)的思路,指出这个思路会跑到什么地步。就是说,你要揭露、暴露他(她)的前提(presupposition),跟他(她)的含义(implication)或者是带来的结果; 我们要照着愚昧人的愚妄回答他,意思就是要揭露、暴露出他思想背后的世界观。
系统神学有正反两面。一方面我们要宣讲真理,真理是不变的;但是我们面对这么多不同的错误思想,人的独立、抵挡上帝的思想,我们一方面要揭露他们,照他们的愚昧给他们看出,但是又不要跟着他们的愚昧来走。方法要从圣经来,但是我们指出他们的含义。

...... ... ...... ...... .

《马利·亨太箴言注释》
《箴言264-5》看这里圣经写作的高明之处,表面上自我矛盾,实际上却不然,智慧人需要被引导如何对付愚昧人;而对付愚昧人是最需要有智慧的,要知道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该说话,视情形而定。1、有些时候智慧人不应把才华浪费在愚昧人身上,不应当照愚昧人的愚妄话回答他。“如果他自我吹嘘,不要像他一样自我吹嘘。如果他发怒谩骂,不要跟着他发怒谩骂。如果他说谎言,不要回敬一个谎言。如果他诽谤朋友,不要诽谤他。如果他嘲笑别人,不要用他的话来回应他,恐怕你与他一样,即使你知识渊博,更有理性,受过好的教育,也不要回答他。”2、但是有些时候,智慧人应当用智慧来定愚昧人的罪;注意到愚昧人所说的话,若是觉得有希望为自己或是别人得益处,或是至少可以避免进一步的伤害,就应当回答他。“如果你相信你的沉默会显得你信念的软弱,或显得你自己软弱,那就回答他,正面的回答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针锋相对回答他,若是他说话像是在辩论,就用辩论的方式回答。若是你不回答,会让他以为自己说的无人能回答,那就回答他,免得他自以为有智慧,洋洋得意。”智慧之子都以智慧为是。(路737

...... ...... ......

再思箴言26:4-5 /黑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