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上帝的屬性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上帝的屬性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01-23


神智與人智

《认识神》Koowing God, 117-129, 第十章 神智與人智,巴刻(James I.Packer)着/尹妙珍译,福音证主协会,2003

.  古代改革派神學家們總喜歡把神的屬性分為兩類不可傳達的(incommunacable)和可以傳達的(communicable)

他們把神那些超越的屬性放在第一類,從中可見神與我們這些被造物何等不同。通常這一類包括:神的獨立性(independence)(自存、自足);他的不變性(irnmutability)(完全不受變遷的限制,因而行動完全一致);他的無限性(infinity)(不受一切時空的限制,即他的永恆性和無所不在);他的純一性(simPlicity)(他裏面沒有衝突的原素,因此它不會和人一樣被分歧的思想和欲望分化)。神學家們叫這些性質為不可傳達的,因為這些是唯神獨有的個性;人,正因為是人而不是神,就不會也不能分享以上任何一種屬性。

神學家們又把所有神的靈體性(spirituality)、自由、無所不能,和他一切道德屬性如恩慈、真實、聖潔、公義等全部歸入第二類。分類的原則又是什麼?是這樣的:當神造人的時候,他向人傳達了這些特性。這就是聖經所說神照著他自己的形像造人的意思(創一26等節)。即是說,神把人造成一個自由、有靈體的存在物,一位要負責任、有德性的個體,有選擇和行動的權力,能夠和神交往,向他回應,且本質上是良善、真實、聖潔、正直的(參傳七29)。一言蔽之:人是像神(godly)

人墮落後就失去了那些屬於神形像的道德性質;神在人裏面的形像已普世性地毀壞了,因為全人類用不同的方法陷入邪惡。但聖經說,現在神藉著完全救贖的計畫,在信主的基督徒裏面彌補這毀壞的形像,方法是重新向他們傳達這些性質。聖經所說基督徒在基督(林後三18)和神(西三10)的形像上更新,就是這個意思。

在這些可傳達的屬性中,神學家們又加上了智慧。神本身是智慧的,故也使人有智慧。

聖經有很多關於智慧這屬天賞賜的真理。箴言書起初九章就一氣呵成的教導人怎樣尋求這賞賜。“智慧為首,所以要得智慧,在你一切所得之內,必得聰明。……要持定訓誨,不可放鬆,必當謹守,因為他是你的生命。”(箴四 713)智慧已人格化,會為自己說話了:“聽從我,日日在我門口仰望,在我門框旁邊等候的,那人便為有福。因為尋得我的,就尋得生命,也必蒙耶和華的恩惠。得罪我的,卻害了自己的性命,恨惡我的,都喜愛死亡。”(箴八34等節)

智慧是女主人,招呼窮人赴他的筵席:“誰是愚蒙人,可以轉到這裏來。”(箴九 4)全部經文的重點是:神已準備向一切要得這賞賜,並願採取必要的步驟去取得的人,賜下智慧(以女主人的喜客比喻智慧的隨手可得)。新約聖經也有類似的重點。基督徒需要有智慧(“行事不要像愚昧人,當像智慧人……不要作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弗五I 5等節);“你們要……用智慧與外人交往”(西四 5))。保羅祈求神賜人智慧(“願你們在一切屬靈的智慧悟性上,滿心知道神的旨意”(西一9)。雅各奉神的名應許說:“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神,主就必賜給他。”(雅一 5)

智慧從那裏來?人要採取什麼步驟才可得這賞賜?據聖經說,有兩個先決條件。

第一,必須學習敬畏神。“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詩一一一1 0;箴九1 0;參伯廿八28;箴一 7;十五33)只有當我們謙卑受教,在神的聖潔和主權中驚懼(“大而可畏的神”,尼一 5;參四1 4;九3 2;申七21;十I 7;詩九十九3;耶二十11),承認自己的渺小,不相信自己的思想,願意徹底改變心思意念,屬天的智慧才屬於我們。恐怕很多基督徒,一生就有太不謙卑和自負的心態,根本從神得不到智慧。聖經說“謙遜人卻有智慧”(箴十一 2)是大有道理的。

第二,必須學習接受神的話。神只把智慧賜給那些把神的啟示身體力行的人。詩人說:「你的命令……使我比仇敵有智慧。我比我的師傅更通達。」為什麼?“……因我思想你的法度。”(詩一一九 98等節)因此,保羅勸勉歌羅西人說:“當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裏。”(西三1 6)今天我們活在二十世紀的人要怎樣做?要浸淫在聖經中,如保羅向提摩太說(他當時心目中只有舊約!),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三I 51 7)

今天,恐怕又有很多自命屬基督的人,從未學到智慧,正因為對聖經不夠注重。克藍麥的禱告冊( Cranmers Prayer Book(本來是所有英國聖公會信徒應該用的),可助人每年讀一次舊約,兩次新約。清教徒高治( WiIIiam Gouge)每天固定讀十五章聖經。前副主教韓蒙德( T.CHammond)每三個月把全部聖經讀一遍。你上次從頭到尾讀完聖經是多久以前的事?你每天最少用看報紙同樣多時間去請聖經嗎?我們多麼愚蠢!——我們一生會繼續愚蠢下去,只因為怕麻煩,不做應做的事,去獲得神免費的賞賜——智慧。


. 但神的賞賜——智慧——究竟是什麼東西?它對人有什麼影響?這方面很多人錯了。用個比喻,就可以清楚澄清他們錯誤的本質。  

如果你站在約克( York)火車站月臺的一端,可以看見一系列火車在開動。如果你酷愛火車,這可是賞心樂事了。但對於決定這些火車開動的整個計畫(時間表所定的運作形式,必要時可按實際行車情形逐分逐秒調整時間表等),恐怕你只有粗略的概念吧。然而,如果你很榮幸能坐上升降機,到橫跨第七、第八號月臺的高樓,參觀宏偉的電訊室,你就可以在最長的一邊牆上,看見車站兩旁伸延五裏的整個路軌分佈圖,還可見到不同路軌上有著或閃動或靜止的小燈,讓訊號員對每部車頭和車廂的位置一目了然。你可以立刻從管理員的眼中看到整個形勢:你會從圖表上明白,為什麼要示意某列車停下來,另一列車要調離正常的路軌,另一部則暫停一旁。你一縱觀全局,這些動靜的因由就顯而易見了。

一般的錯誤,是以為這比喻說明瞭神賜人智慧時所作的事。即是說,以為智慧的賞賜包括深度的洞察力,能看見四周發生的事所包涵屬天的意義和目的,看見神在某件事上為什麼這樣做,以及弛下一步要做什麼。人覺得如果真的緊緊與神同行,他就可以自由地賜他們智慧,那麼他們就好象在電訊室了;他們就會分辦每一件發生的事的目的,就會時刻明白神如何使一切,為了人的益處而互相效力。這些人花很多時間把聖經當作占卜的去研究,猜想為什麼神容許這件或那件事發生,應否以此為停止或開始做某件事的訊號,或從其中推論出一些什麼。如果最後仍覺得迷惘,就怨自己不夠屬靈了。

這樣白費功夫的尋根究底,會逼使在生理、心理、或靈性(請注意:這是三件不同的事情)上本已消沉的基督徒近於瘋狂。這的確是白費功夫的。沒錯,當神應用原則引導我們的時候,有時也會用不尋常的境遇去印證,而我們立刻就看出那是確定性的訊號。但若在每件不尋常的事上試圖窺見神秘密的目的,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因此,智慧的賞賜絕不是這種能力,事實上,這賞賜是先假定我們不能洞察一切。此點容後詳述。


. 再問一次:神給我們智慧用意何在?這賞賜究竟是什麼?如果可以再學一個交通的例子,就拿學習駕駛來說吧。駕駛最要緊的,是對事物的反應是否夠迅速和適當,以及對當時情況的判斷是否準確。你不會問自己,那條路為什麼那樣窄,為什麼彎彎曲曲;或問那部貨車為什麼要停在那裏;或問前面那位先生或女士為什麼要在馬路上流連忘返。你只要看清楚當時實際的形勢,做應該做的事。屬天智慧的果效,正是要使你我能在每天實際的情況中這樣做。

駕駛技術要優良,你的眼睛要盯緊前面。要活得有智慧,你要眼目清楚,思想現實——一點不留情——去正視人生。舒徐的錯覺,虛假的情感,和樂觀的幻想,都不能和智慧共存。很多人活在夢境裏,埋首在雲裏,雙腳淩空,從來看不見世界,和在其中實際生活的真相。這種根深蒂固、由罪衍生的不現實,正是我們——甚至信仰最穩固、最正統的人——缺乏智慧的原因。要醫好不現實的病,光有無懈可擊的教義是不夠的。然而,聖經有一卷書,顯然特別是為要把我們變成現實主義而寫的:傳道書。我們要比往常參加注意書中的資訊。現在就來看看吧。


.  “傳道書”書名的希臘文 EccIesiastes是從希伯來文 Qoheleth翻譯過來的,原意是“傳道者”( the preacher);這書是一篇講章,以“虛空的虛空”( 2;十二 8)為主題,加以闡釋(一至十章)和應用(十一章至十二 7)。解釋的部份很多是自傳式。傳道者自稱是“在耶路撒冷作王,大衛的兒子”(I)。無論傳道者是所羅門自己,或如亨斯登伯( He s te e)和楊以德( E.. Young)這麼保守的學者所說,是另一位傳道者假借所羅門而講出的教訓,這問題暫可不理。這講章無疑是與所羅門有關的,因其中的教訓都是所羅門才有機會學習的。
 
 “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傳道者用一種什麼心境宣佈這命題?有什麼目的?是一位憤世嫉俗的犬懦的自白?如愛略特( W. H.E I I i ot)所說:“一位自私、冷漠、飽經世故的老人,到生命盡頭時什麼也找不到,只找到悲慘的幻減。”現在要分享他所感受到人生的廉賤和醜惡?抑或他以佈道家的身份,想說服不信的人,想在神以外的“日光之下”尋找快樂是不可能的?答案兩者都不是,但第二個答案比第一個更可用“雖不中亦不遠矣”來形容。

作者以一位老練的教師的身份,向一位年輕的門徒,教導自己長久所體驗和省察的結果(十一 9;十二11 2)。他要帶這年輕的門徒進入智慧,使他不致犯類似“約克火車站訊號室”的錯誤。顯然,這年輕人像自古以來很多年輕人一樣,以為智慧等於廣博的知識,以為只要廢寢忘餐的啃書(十二I 2),就可得到智慧了。顯然,他以為一得著智慧,就能明白神在一般安排中不同作為的原因。傳道者要他看見的是:智慧的真正基礎,是坦白承認這世界的演變是難解的,發生的事大部份都不可解釋,“日光之下”發生的事,大部份從表面完全看不到有一位有理智、有道德的神在安排。從講章本身可看出,中心命題是要警告尋求智慧的錯誤想法;它說明這樣坦誠實際的尋求,到頭來只能得到令人失望的結論而已。講章的資訊可陳述如下:

傳道者說,看看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吧。放下樂觀的夢想,揉清眼睛,仔細去看吧。看見什麼?你看見人生的背景,是由自然界中毫無目的、重複的迴圈( 4等節)所構成。我們不能控制的時間和環境,規限了人生的狀況(1等節;九11等節)。你看見死亡遲早臨到眾人,而且來得突然;不論好人壞人,死亡都不賣情面(1 5;八 8)。人死如禽獸(1 9等節),好人之死有如壞人之死,聰明人之死亦如愚笨人之死(1 41 7;九 2等節)。你看見罪惡昭彰(1 6;四1;五 8;八11;九 3),壞人得勢,好人倒楣(14)。面對這一切,你發覺神安排這些事真是莫名其妙;你越要想通,越想不通(11;七13等節;八17;十一5)。你越難明白神對一般事情安排的目的,便受各事表面的無目的所困擾,越受挫壓,結果也越被迫論說:人生從表面看來,真是毫無意義。

你若斷定事物真的沒有協調和理智,那被任何建設性的工作,又得到什麼“酬報”——價值、收穫、意義、目的呢?(3;二11 22;三 9;五16)如果人上沒有意義,就沒有價值;這樣一來,創作、建立事業、賺錢、甚至追求智慧有什麼用呢?因為沒有一樣會有任何能見的好處(15等節,22等節;五11),只會使你成為嫉妒的對象(4),你死後一點也不能帶走(18等節;四 8;五15等節);你死後留下來的很可能得不到妥善的管理(19)。這樣,勞碌流汗的努力作工有什麼意義呢?人一切所作的豈不是“虛空(虛無、挫敗),都是捕風嗎”(14)?——這些活動,豈非本身既無意義,對我們又毫無益處嗎?傳道者說,人若樂觀的希望在切事情上找到神的旨意,最後只會引起這麼悲觀的結論(參一17等節)。當然他是對的。我們也是活在如他所描述的世界裏。管理這世界的神躲起來了。這世界簡直不像有一位慈愛的主宰在管理了。這一切昀背後簡直不象有理性的力量了。沒有價值的常常存留,有價值的卻消失了。傳道者說,現實一點吧;面對這些事實吧;正視人生吧;若不,就得不到真智慧。

我們真需要這樣的勸誡。我們不但陷入了“約克火車站訊號室”的概念中,也對智慧存有錯誤的想法;我們還覺得,為了神的榮譽(雖然沒說出來,也為了自己有“屬靈基督徒”的美名),我們需要自誇說己身在訊號室中,正在享受內幕消息,知道神的作為的來龍去脈。這種悠然自得偽裝就成為我們的一部份了;我們肯定覺得,神已使我們明白他對付我們的一切辦法,也以為今後在任何事上都能立刻看到個中原委。當一些非常痛苦、不可解釋的事發生的時候,我們以為處身神的秘密會議中那種得意的錯覺就粉碎了。驕傲受創了;覺得神忽略我們了。除非此時我們悔改,為從前的假設徹底謙卑下來,否則今後整個屬靈生命恐怕要枯萎了。

中世紀傳統所說七大死罪其中之一是懶惰——心靈上一種苦毒、不快樂、冷漠的狀態。今天在基督教圈子中,這種心態多得很。病徵是個人靈性的怠惰,加上對教會憤世嫉俗的批評,對其他基督徒的行為和工作傲慢的怨懟。在這病態和致命的心境背後,往往是受到創傷的自傲。從前以為知道神所安排的一切,結果從痛苦困惑的經驗中體認原來一無所知。我們若不聆教傳道書的資訊,也會如此。事實是:神在智慧中,為保持我們謙卑,教導我們憑信而活,就不讓我們知道我們想要知道的,關於他在教會和個人的生活中幾乎無一項安排的目的。“風從何道來,骨頭在懷孕婦人的胎中如何長成,你尚且不得知道;這樣,行萬事之神的作為,你更不得知道。”(傳十一5)

這樣,什麼是智慧呢?傳道者幫助我們看見什麼不是智慧;他有沒有提示什麼是智慧呢?當然有,最少提綱挈領的說了。“敬畏神,謹守他的誡命。”(十二13)信靠順服它、敬畏他、敬拜他、在他面前謙卑,向神禱告的時候,永不言過其行的話,許願要償還( l 7);行善事( 12);緊記有一天神要審問你(十一9;十二14);因此,甚至在私底下,要避免那些當神審問時顯露出來使你覺得羞愧的思想(十二14)。充份享受你目前的生活(14;九7等節;十一9等節);目前的快樂是神美好的賞賜。傳道者雖然譴責輕佻浮躁的人(參七46),他顯然沒有時間參與那高傲到不屑於歡笑和遊戲的“高級屬靈”(super-spiritulity)。但無論生活要你做什麼,都要靠恩典努力去完成(10),做的時候要享受其中的福樂(24;三12等節;五18等節;八15)。把工作問題交托給神,讓神鬥量工作最終的價值。你的責任是運用你所有的常理和事業去儘量利用當前的機會(十一16)

這是智慧之路。顯然,這只是信心生活的一方面。但支撐和維繫著的是什麼呢?沒有別的,就是相信不可思議的命運的神,就是有智慧、有恩典、創造和救贖的神。我們可以確信那一位元元創造這宏奇複雜的世界秩序的神,策劃脫離埃及的偉大拯救的神,後來又策劃脫離罪和撤但的更大拯救的神,必定知道他在做什麼,而且“做得美善”,縱然他暫時不施援手。即使我們不能分辨他的道路,也可以信靠它,在他裏面歡樂。因此,傳道者智慧之路歸根結蒂就是巴克斯特( Richard Baxter)一首詩所說:勞碌諸聖徒,當拜天上王,向前齊舉步,凱歌同歡唱。無論誰存活,  領受它恩賞,無論福與禍,總向他頒贊。


這就是神用來使我們聰明的智慧。以上的分析,進一步揭示賜智慧的神是何等智慧。前面說過,智慧包括選擇最好的方法達到最好的目的。神賜智慧的工作,是達到已選定要恢復、成全神人關係(人本來為此被造)這目的的一個方法。他賜這智慧為了什麼?前面已說過,不是為了使我們有份於他一切的知識,乃是為使我們願意承認他是智慧的,並與他聯合,在他話語的亮光中,好歹也為他而活。

因此,他賞賜智慧的果效,是使我們更謙卑、更快樂、更敬虔、更敏捷地認識它的旨意、更決斷地去遵行,而當我們在這墮落的世界中生活,充滿著這麼多黑暗和痛苦的事情時,我們比以前更不受困擾(並非更不敏感,乃更少迷惘)。新約聖經說,智慧的果子是像基督一一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雅三17)——而它的根是在基督裏的信心(林前三18;參提前三15),是神智慧的明證(林前一24 30)。故此,神等候賜給尋求的人的智慧,是一種把我們與神相連起來的智慧,是一種表現于信心的態度,和信靠的生活的智慧。

既然如此,我們務要在尋求智慧的時候尋求這些事物,並且不為了追尋一些神沒有在這世上給我們的知識,而忽略信心和信靠,從而使神智慧的目的受挫。

問題討論:
1.不可傳達的和可傳達的屬性有何分別?列舉神每一類的屬性。
2.“神正在基督徒當中動工,重新向他們傳達這些本性(可傳達的屬性),藉此彌補他被損毀的形象。”這話是什麼意思?
3.要得著智慧的賞賜,人必須採取哪兩個步驟?我們每天可以怎樣做?
4.為什麼神“不讓我們知道他在教會和個人生活中每一項安排的目的”?
5.神所賞賜的智慧有什麼果效?


2018-12-04


改革宗信仰基础13:上帝的属性Basics of the Reformed Faith:God’s Attributes

作者: Kim Riddlebarger   译者: 牛泓

我们能从被造物中知道很多关于上帝的知识。我们知道上帝是永恒、全能和良善的(罗1:20)。然而,不论我们从自然中(一般启示)得到何种有关上帝的知识,都会受到这种启示(有限的被造物)的本质的限制。另外,这种启示也被人类的罪所污染了(罗1:21-25)。因此,罪人通过自然所了解的有关上帝的知识都是非常扭曲的。更具讽刺的是,这些知识都成了所有假宗教与偶像崇拜的基础,保罗在罗1:18-32就是谈论的这个主题。约翰•加尔文说罪人的心就是“偶像工厂”(基督教要义I.11.8)是完全正确的。

既然罪人的好奇心总是引导他去揣测上帝的本质,那么,提醒我们自己上帝在祂的话语(圣经)里以及在耶稣基督的位格和工作里,也藉着耶稣基督的位格和工作俯就我们,向我们启示祂自己就是非常重要的。在圣经里,我们会发现很多神圣的“属性”(或完全)被算在上帝身上。因此,与其猜测上帝隐藏的本质,我们应该敬拜和服侍这位通过祂的话语向我们启示祂自己的上帝。

长期以来,基督教神学家一直在努力解释一些神的属性如何唯独属于神,另外一些属性又如何因为我们是神的形象可以归给人性。前者我们通常称之为“不可传递的”属性,因为这些专有的属性不可由上帝传递给被造物,恰恰是因为我们是有限的。后者我们称之为“可传递的”属性,因为它们可传递给人性,尽管由于被造物的限制这样的传递是有限的,也仅仅是类比性的。当我们开始讨论神的属性时,我们必须谨记唯独上帝拥有这些属性一切的丰盛,并且这些属性也向我们启示出大量有关上帝神圣存有的知识。

当我们谈论神的属性之时,我们可能会想到诸如神的单一性(神是无限的灵,并非由诸多不同部分组成,约4:24)之类的事情。因为上帝是“单一的”,因此可以说,上帝的属性与上帝的存有是相同的。上帝也是自存的(自存性),祂的存有、荣耀和目的,在任何意义上都不依赖于祂以外的其他事物。我们也可以说上帝是“永恒的”,唯独祂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祂现在是,一直是,并且永远都是上帝。

基督徒用来谈论这些属性的一个方法就是“否定法”。这就是说,既然我们是依赖于上帝的启示才能真正认识祂的有限又有罪的受造物,那么,谈论上帝不是什么,要远比努力去陈述一个无限永恒的上帝真得“是什么”要容易和安全得多。这些属性是每一个基督徒都非常熟悉的。

上帝被认为是“不朽的”,因为祂不像我们是“可朽坏的”。这是另一种描述上帝是永恒的的方式。祂不像我们那样会生或会死,祂就是生命本身。我们也会说上帝是“不可见的”,因为不像我们是,上帝是纯灵,我们的肉眼是看不见祂的。但这也是说上帝以祂的完全充满万有。我们说上帝是“不变的”,因为不论是祂的本质还是目的都不改变。上帝还是“不动情的”。不像祂的创造,上帝是独立于祂所创造的世界的,祂的神圣本质不受外界环境的制约(比如祂不会受苦,也没有激情),尽管神性的位格确实会受到被造物的影响。比如,我们知道上帝爱我们这个事实是因为祂的爱子耶稣为我们受苦,并为我们的罪而死(约一4:10)。

所谓可传递的也是很重要的。这些完全包括那些以“全”作前缀的属性,以使上帝对这些属性绝对丰盛的拥有区别于我们受造物对这些属性的拥有。这些属性包括全知、全能、全在,也包括那些特指的没有“全”作前缀的属性,比如良善、慈爱、怜悯、圣洁、公义和嫉妒。

尽管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因为我们作为受造物是有限的),但上帝却是全知的,祂知晓一切。尽管我们可以行使受造物的权力和自由,然而,唯独上帝是全能并且主权掌管一切。尽管我们占有时间和空间,但是,上帝却超越时空的限制,唯独祂是全在的。作为按照上帝形象被造的人,我们可以表现出良善、慈爱和怜悯等属性,但是,与我们表现出这些属性不同,上帝则是无限无量的拥有这些属性。

既然上帝在祂的话语里向我们如此启示祂,那么,不去猜测这些神的完全并且当我们受造物的有限被显露在这些完全面前时不去无视它们就是非常重要的。相反,我们当敬拜和尊崇这位藉着这些完全启示祂自己的上帝。


Basics of the Reformed Faith: God’s Attributes
Kim Riddlebarger

Much indeed can be known about God from creation. We know that God is eternal, all-powerful, and good (cf. Romans 1:20). Yet, whatever we learn about God through nature (general revelation), will always be limited by the very nature of revelation through finite created things. In addition, such revelation is inevitably corrupted by human sinfulness (Romans 1:21-25). Therefore, whatever sinful people learn about God through nature will be grossly distorted, and ironically, ends up serving as the basis for all forms of false religion and idolatry–a theme developed by the Apostle Paul in Romans 1:18-32. John Calvin was absolutely right when he spoke of the minds of sinful men and women as “idol factories” (Institutes, I.11.8).

Since sinful human curiosity often leads finite men and women to speculate about God’s hidden essence, it is important to remind ourselves that God condescends to reveal himself to us in his word (i.e., Scripture), in and through the person and work of Jesus Christ. In the word of God, we find a number of divine “attributes” (or perfections) ascribed to God. So, rather than speculate about God’s hidden essence, we must worship and serve the God who reveals himself to us through his word.

Christian theologians have long struggled to explain how it is that certain of these divine perfections belong to God alone, while others are also ascribed to humanity since we are created in God’s image. The former attributes are most often identified as “incommunicable” attributes because these particular attributes cannot be “communicated” by God to his creatures, precisely because we are finite creatures. The latter are called “communicable” attributes because they are in fact communicated to humanity, though in finite measure due to creaturely limitations, and only by analogy. As we take up these divine attributes, we must keep in mind that these are perfections which God alone possesses in all their fulness, and they reveal a great deal to us about God’s divine being.

When we speak of God’s incommunicable attributes we may think of things such as divine simplicity (God is an infinite spirit and not the sum of different parts–cf. John 4:24). Because God is “simple,” his attributes can be said to be identical with his being. God is also self-existent (aseity). He is in no sense dependent upon anything outside himself for his existence, his glory, or his purposes. We can also speak of God as “eternal.” He alone is without beginning nor end. God now is. God always was. God forever will be.

One way Christians have spoken of a number of these attributes is to use the “way of negation.” That is, since we are finite and sinful creatures who depend upon God’s revelation of himself to truly know anything about him, it is much easier (and safer) for us to say what God is not, rather than struggle to state what an infinite and eternal God truly “is.” These are attributes with which every Christian is familiar.

God is said to be “immortal,” because he, unlike us, is not “mortal.” This is but another way to say that God is eternal. He does not live or die as we do–he is life itself. We may also speak of God as “invisible” because he (unlike us) is pure spirit and not visible to the human eye. But this also means that God fills all creation with his perfections. We speak of God as “immutable” because he does not change–as to his essence, or as to his purposes. And then we may speak of God as “impassable.” Unlike his creatures, God is independent from the world he has made, and his divine essence is not subject to external influences (like suffering or passions), although the persons of the Godhead are indeed affected by the actions of his creatures. Take, for example, the fact that we know that God loves us because his Son Jesus suffered and died for our sins (1 John 4:10).

The so-called communicable attributes are important to mention as well. These perfections include those attributes which begin with the prefix “omni” to distinguish the way in which we as creatures possess these attributes from the absolute fulness in which God possesses them. These include omniscience, omnipotence, omnipresence, as well as other attributes designated without the “omni” prefix, such as goodness, love, mercy, holiness, righteousness and jealousy.

Although our knowledge is finite and limited (because we are finite and limited creatures), God is said to be omniscient–he knows all things. Although we exercise creaturely power and freedom, God alone is properly said to be all-powerful and therefore sovereign over all things. Although we occupy both time and space, God transcends all such spatial and temporal limitations. He alone is omnipresent. Men and women can demonstrate goodness, love, mercy, etc., as a reflection of being created in the image of God, who possesses these same attributes without limits or measure, unlike the way these attributes are manifest in us.

Since this is how God has revealed himself to us in his word, it is vital that we not speculate about these divine perfections, nor attempt to ignore them when they expose our creaturely limitations. Rather, we worship and adore the God who reveals himself through such wonderful perf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