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國度The Pattern of the Kingdom
作者: 沃恩.羅伯茨(Vanghan Roberts)田春鳳譯/彭彥華編譯
摘自:《上帝的藍圖》《God's Pig Picture》第二章p.29-37改革宗出版社,台北
創世記的第一至二章是聖經的頭兩章,向我們顯明神起初的完美創造,並讓我們看見這世界原本應該有的樣子。我希望大家註意有關創造的四項重要真理。
一、神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
聖經以這個宣告作為開始:“起初,神創造天地。”(創一1)唯獨神是永恒的,沒有任何一個時間點是三一真神不存在的。當耶穌出生在伯利恒的馬槽裏時,祂才道成肉身,取了人的樣式;但這不是祂存在的起頭。神永遠都是三位一體的神:聖父、聖子和聖靈。在其他任何事物存在之前,神早就存在了。然後祂只是開口說話,宇宙就從無變有了。無論神完成創造的時間是“一天24小時”的六天,還是經過了一段更長的時間,這些都不重要(基督徒對如何詮釋創世記第一章有不同的意見);重要的是以下這個事實:神是萬物的創造者。
父神主動進行創造,但創世記告訴我們聖靈也參與在其中:“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創一2)。而新約教導我們,耶穌(神的兒子)是祂的父創造的媒介:“萬物是藉著祂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祂造的”(約一3);“一概都是藉著祂造的,又是為祂造的”(西一16)。
聖經強調說,神非常滿意祂的創造。除了頭兩天以外,神在每一天完成祂的創造之工後,聖經就說:“神看著是好的”;而且,當祂完成整個創造後,創世記的作者就說:“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創一31)。
這種對物質世界的看法,跟許多哲學和宗教對物質世界的看法截然不同,後者真正關心的只是心靈的世界和靈魂。其他所有一切頂多只能算是次要的事物,甚至被看成是邪惡的事物。在他們的理解裏,救贖意味著靈魂從身體的監牢中得著釋放,並進入神所居住的非物質世界裏。但聖經並沒有這樣的觀念,聖經從來不允許我們把靈魂看得比身體高尚。物質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神創造了它們,它們是“好的”。神不只關心我們的靈魂,祂也一樣關心我們的身體和我們所居住的世界。人類的罪敗壞了世上的一切事物,包括身體和靈魂。神出於祂的恩典,決定要更新一切的事物,而且祂不會半途而廢。祂的救贖計劃包括拯救我們的靈魂和身體。當我們觀看聖經這幅藍圖時,我們的旅程會從起初的創造一路看到新的創造。神在起初創造了一切,而祂也會在最終更新這一切。聖經所朝向的結局是新天新地,因為神對這世界的計劃將在那裏達到高潮。從許多方面來看,這都會使我們回想起最初的創造,想到萬物在受造之初的樣貌,因為新天新地就是一個新的伊甸園。
二、神是宇宙萬物的君王
既然神是萬物的創造者,那麽祂就是萬物的主宰。祂理所當然是受造萬物的君王。對這真理的唯一正確回應,就是承認祂的治理和敬拜祂。詩篇作者寫道:
因耶和華為大神,為大王,超乎萬神之上。地的深處在他手中,山的高峰也屬他。海洋屬祂,是祂造的,旱地也是祂手造成的。來啊,我們要屈身敬拜,在造我們的耶和華面前跪下。因為祂是我們的神,我們是祂草場的羊,是祂手下的民。(詩九十五3-7)
許多東方宗教認為,自然界是從神散發出來的。因此主張萬物都是神的一部分。你不能殺死一只螞蟻或是蒼蠅,因為它們是神聖的,其他你所能想到的事物,包括樹、山、人類,也都是這樣。但是,聖經反對這種看法。聖經說神是超乎萬有之上的,祂和祂所造的萬物有清楚的分別。這個真理解釋了聖經為何會恨惡偶像崇拜(參第二誡,出二十4-6)。如果神創造了萬物,那麽敬拜任何受造物,把它們當作神,必定會汙辱神,因為它們很明顯是比不上神的。只有神配得我們的敬拜。身為祂的受造物,我們的責任就是順服我們的大君王,將神應得的榮耀歸給祂。
我們的主,我們的神,禰是配得榮耀、尊貴、權柄的,因為禰創造了萬物,並且萬物是因禰的旨意被創造而有的。(啟四11)
三、人類是神創造的高峰
人類學家莫裏斯寫道:“人類是動物。他們有時候像魔鬼,有時候很崇高,但永遠是動物。”這句話從某種層面來說是正確的。我們是受造物,跟走獸在同一天被造,並且有很多跟它們相似的地方。但我們不僅僅是動物,不只是“高級靈長類動物”而已;在所有受造物當中,只有我們是按照神的形像被造的:
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祂的形像造男造女。(創一27)
這對所有人來說都是真實的:包括男人和女人、黑人和白人、年輕人和老年人、出生的和未出生的、身體健全的和有殘疾的,都是一樣。
有人可能會這樣描述兒子:“他很像他的父親,跟他父親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這不是說兒子跟他父親百分之百相同,而是說他承襲了家族的相似之處。你可以在兒子身上看到他父親的影子,而我們跟神的關系也像這樣。有一位學者說得好:“人類是受造物,因為人是神所創造的。但人類也是獨特的受造物,因為人有神的形像。”我們在某些方面反映出神的本性,這是其他受造物所沒有的。
人類既是獨特地照著神的形像受造,就擁有極大的尊貴,並且被神賦予高過其他一切受造物的責任。神說:“使他們管理海裏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創一26)。這當然不是一個可以濫用的特權,神是一位慈愛的管理者,而我們既然擁有祂的形像,就被要求以慈愛的方式來管理。我們是神的管家,被委任來照顧祂寶貴的受造物。
四、“安息”是創造的目的
聖經章節的劃分不是原作者加上去的,而是由後期的編輯所添加的。令人遺憾的是,編輯章節的人在神創造男人和女人之後,就結束了創世記第一章。這給我們一個印象,即人類是神創造的高潮,但真正的高潮是在創世記第二章一開頭,對於第七天的描述:
天地萬物都造齊了。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經完畢,就在第七日歇了祂一切的工,安息了。神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因為在這日神歇了祂一切創造的工,就安息了。(創二1-3)
創世記的作者在結束其余六日的描述時寫道:“有晚上,有早晨,這是頭一(第二……)日。”但是第七日沒有記錄這樣的結尾,第七日將一直持續下去。從某種意義來說,神從此就安息了。祂生活在一個持續的安息日(第七日)中。這不代表神現在沒有作工,祂持續地保守祂的受造物;若沒有祂,萬物將分崩離析。然而,神既已歇了祂一切創造的工,就安息了。當一項工作已經完美地做成時,就不需要再多做些什麽了。而且神要人類在第七日與祂同住,分享祂的“安息”,並享受祂完美的創造。這正是接下來的經文所發生的事,創世記第二章4-25節提供了有關創造的第二次記載,它不僅沒有跟第一次記載相矛盾,反而補足了第一次記載的內容。在第一次記載中,人類只是眾多受造物中的一種,但是第二次記載的焦點卻集中在人類身上。第一次記載顯示出創造的目的,而第二次記載則描繪出神要我們活出的生活。生活的特色應當是一連串完美的關系。
神和人類
神慈愛地照顧著祂所造的人,祂把亞當安置在一個美麗的園子裏,並且供應他一切的需要,包括創造女人來成為他的幫助者和伴侶。亞當和夏娃被賦予極大的責任,但毫無疑問地,神才是最終的掌管者。神為他們制定了規則,但不是要欺壓他們,而是為了他們的益處著想。神只有提出一條禁令,其目的也是為了保護他們:“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創二17)
男人和女人
神先創造男人,然後才創造女人來幫助他。男人是男女關系中的領袖,但他並沒有濫用權柄,而女人也沒有反抗他的權柄。他們享受婚姻的祝福:“當時夫妻二人赤身露體,並不羞恥。”(創二25)在他們全然親密的關系中,沒有任何懼怕或罪惡感。
人類和受造界
亞當和夏娃都可以行使神所賦予的權柄來管理受造物,但我們再次看到,他們並沒有濫用這權柄。他們遵守神的教訓,既“修理”也“看守”這地(創二15)。人類和受造界和諧地運作,地就生產出果實來。
神的國度
這是一幅充滿田園風光的美好生活畫面,呈現出生活原本應有的樣貌。我們在伊甸園看到神國度的樣式。神的子民(亞當和夏娃〉住在神的地方(伊甸園),接受神的治理,並因此享受神的賜福。悲哀的是,這幅美好的圖畫沒有持續多久,萬物就被人的罪敗壞了。從此以後,神就一直在重建祂的國度,並呼召一群百姓回轉,與祂建立親密的關系。神要我們享受創造的目的,並進入祂那完美的安息當中。安息日律法(出二十8-10)的部分目的,就是要提醒以色列人,安息才是神對我們生活的最終心意,神不要我們一直掛慮現今的世界。如果我們信靠耶穌,那麽即使在這墮落的世界中,我們也能經歷到某種程度的安息。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十一28)。而且身為基督徒的我們,可以盼望當耶穌再來之後,我們就能在新天新地享受那完全的安息。希伯來書的作者用這些話來鼓勵我們盼望未來:“這樣看來,必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為神的子民存留。因為那進入安息的,乃是歇了自己的工,正如神歇了祂的工一樣。”(來四9-10)
失落的國度 The perished kingdom
作者: 沃恩.羅伯茨(Vanghan
Roberts)田春鳳譯/彭彥華編譯
摘自: 《上帝的藍圖》《God's Pig Picture》第二章p.41-49改革宗出版社,台北http://www.crtsbooks.net/product/godsbigpicturetracingthestorylineofthebible.aspx
一條會說話的蛇
創世記第三章記載了一個悲哀的故事,訴說神完美的創造被敗壞的經過。這一切都起因于一條會說話的蛇:「耶和華神所造的,惟有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蛇對女人說:『神豈是真說不許你們吃園中所有樹上的果子嗎?』」(創三1)
這立刻引發了各種問題:這條蛇是誰?牠從哪里跑出來的?圣經真的要我們把這當成真實事件嗎?有誰聽說過蛇會說話呢?
新約指出這條蛇就是撒但(啟十二9,廿2),但圣經從來沒有說牠是從哪里來的。牠肯定不是永恒存在的。有些科幻電影認為善與惡是兩股勢均力敵的力量,并且會在宇宙中永無止境地爭斗下去,但圣經從來不支持這種二元論的思想。撒但的確很有能力,但牠并不是與神同等,只有神才是永恒的。因此,這就告訴我們,撒但是一個受造物。牠原本屬于最初完美創造的一部分,但牠后來一定是背叛了神。新約兩次提到發生在天使界的反叛(彼后二4;猶6),但創世記第三章沒有提到這樣的事。創世記的作者并不打算回答我們所有的問題,他只是告訴我們那些我們需要知道的事。我們是否明白罪惡從哪里來,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知道它確實存在。
我們要如何理解創世記第三章呢?墮落的記載只是一個虛構的神話嗎?還是它確實發生了?圣經的其他部分都認為這是一個真實的事件。保羅將亞當和耶穌基督拿來對比(羅五12-19;林前十五20-22),正如耶穌是一個真實的人,祂的死完成了真正的救恩;亞當也是一個真實的人,他的罪導致了真正的墮落:「死既是因一人而來,死人復活也是因一人而來。」(林前十五21)但蛇會說話依然是個問題。我們應該照字面意義來理解此事嗎?這就要看我們認為作者采用哪種文學手法了。我個人認為,創世記第三章所描述的是一個真實事件,但作者在描述此事件時,使用了一些象征的手法。
一個叛逆的行動
神透過祂的話語來治理伊甸園,而這正是撒但發動攻擊的地方。牠一開始先扭曲神說過的話,使神的命令聽起來比原本更加嚴格:「神豈是真說不許你們吃園中所有樹上的果子嗎?」(創三1)
夏娃很快地糾正牠,表明神只是不許他們吃其中一棵樹上的果子:「惟有園當中那棵樹上的果子,神曾說:『你們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們死。』」(創三3)
撒但依然沒有放棄,牠現在開始質疑神的話:「你們不一定死」(創三4)。牠甚至把神說成是世界上最見不得別人好的人:「因為神知道,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創三5)
這一招果然奏效了:「于是女人見那棵樹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悅人的眼目,且是可喜愛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來吃了;又給她丈夫,她丈夫也吃了。」(創三6)
為什么這是一件糟糕的事呢?吃一點水果又有什么錯呢?他們所犯的錯,就是在于神已經告訴他們不能這樣做了;這是一種公然不順服神的行動。但是為什么神不讓他們吃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能夠分別善惡不是很好嗎?是的,但是「分別善惡」不單是指知道什么是對、什么是錯,同時更是指決定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亞當和夏娃所犯的罪不只是違背律法而已,同時也是在于他們想要自己制定律法。他們的舉動表明:「神啊,從現在開始,我們想要成為這世界上制定律法的人,為自己設立生活的標準。」這是試圖變得像神,但不是就好的意義而言。他們是在篡奪神的權柄,想要獨立自主,不想受神管理。從此以后,這就成為罪的本質了。
遭到破壞的關系
這舉動所帶來的結果是毀滅性的。神開始審判他們,而創造時所建立的一切美好關系也遭到破壞了。
男人和女人的關系
男人和女人不再有完美的信任和親密關系,他們找東西來掩蓋自己的赤身露體(創三7)。不久他們就開始爭吵,因為他們誰也不愿意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男女之間的大戰開始了。神對女人說:「你必戀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轄你」(創三16)。女人會「戀慕」她的丈夫,這個詞可能只是指兩性之間的戀慕,但它可能也暗示女人想要掌控她的丈夫(這個詞在創世記第四章7節就有這種意思)。如果真是如此,這句話就是說,女人將不再樂意順服丈夫的帶領,而丈夫也不再以慈愛、自我犧牲的方式來帶領妻子。創世記第二章那種把愛擺第一的關系,如今變成了嚴厲的「管轄」關系。
人類和受造界的關系
人類與受造界的和諧關系也結束了。從此時開始,人類需要經過艱苦的奮斗才能夠管理受造界。神說:
「地必為你的緣故受咒詛;你必終身勞苦,才能從地里得吃的。地必給你長出荊棘和蒺藜來;你也要吃田間的菜蔬。」 (創三17-18)
從此,人類在這塊土地上工作,將要投入許多的汗水和勞苦。自然界不再只是人類的朋友,同時也是一個敵人。
人類和神的關系
這些懲罰是人類罪有應得的。人因為悖逆而遠離神,神就在審判中遠離他們。人類以往可以享受跟神同在的親密關系,但現在都被破壞了。當神要靠近他們的時候,他們就躲藏起來,但是神依然來尋找他們:「耶和華神呼喚那人,對他說:『你在哪里?』」(創三9)神一直都出于恩典來尋找有罪的人類,呼喚我們回到跟祂的團契當中,但我們的天性總是想逃離神。亞當既害怕又羞愧,意識到自己在神面前是赤身露體的。過去的純真無邪已不復存在。而神也言出必行,要審判他們的罪。撒但錯了,神對亞當和夏娃的警告,說他們吃的日子必定死,這不是一種威脅而已;這個警告此刻就要實現了。他們被驅逐出伊甸園,而且神設立守衛來防止他們再回到生命樹那里(創三24)。他們雖然繼續在肉身當中活著,但是他們的屬靈生命卻死亡了,他們失去了神的同在。他們的身體也終將死亡,這只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
罪與死的蔓延
自從人類墮落以來,所有人一出生都要面對與亞當、夏娃一樣的困境;因為人類始祖的悖逆,我們都要面對靈性和身體的死亡。我們都是罪人,背叛了神的治理,而且我們也要面對死亡、永遠與神隔離的懲罰。創世記第四章至第十一章描述了罪與死在人類歷史初期的蔓延,以及神對罪的審判。
該隱和亞伯(第四章)
第三章記載亞當和夏娃所犯的罪,而下一章緊接著就記載了第一起謀殺事件,也就是他們的兒子殺死自己兄弟的故事。這不足為奇,一旦人跟神的關系遭到破壞,人跟人的關系也必然會遭到破壞。該隱嫉妒他的兄弟在神眼前蒙悅納,于是他就殺死亞伯,而神的審判也隨之而來。該隱被趕出自己的家鄉,一生注定流浪受苦。
身體必定死亡(第五章)
創世記第五章記載圣經的第一個家譜。神吩咐人類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創一28),而他們也照著行了。即使是在墮落以后,人類的后代依然具有神的形像。創世記的作者強調說,正如亞當是神「照著自己的樣式」造的,他的兒子塞特也擁有和他相似的「形像樣式」(創五1-3)。但這是一個損毀的形像,人類仍帶著犯罪的記號。其結果正如第四章所記,罪流傳到了下一代,而第五章就告訴我們,人類的后代也繼承了犯罪的后果——死亡。早期這些人可以活得很久,但整章有一句重復的話提醒我們,他們還是會死的:「就死了……就死了……就死了」(創五5、8、11等)。我們總是盡可能地削弱死亡這個殘酷的事實,我們甚至盡量避免提到這個詞。最近我聽說美國一家醫院將死亡說成是「病患的不幸結果」(negative patient care outcome)。但無論我們用什么婉轉的說法,也無法避免死亡。每個人終將一死。
洪水(第六至九章)
好幾代過去了,但罪的力量一點也沒減少。創世記作者做出一個令人觸目驚心的評論:「耶和華見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耶和華就后悔造人在地上,心中憂傷。」(創六5-6)神因此決定施行審判:「耶和華說:『我要將所造的人和走獸,并昆蟲,以及空中的飛鳥,都從地上除滅,因為我造他們后悔了』」。(創六7)隨之而來的洪水,導致了可怕的毀滅,并逆轉了創造的秩序。陸地與水之間的分界線被取消了。回到了創造之前的混亂,水再一次地覆蓋大地(參創一2)。
巴別塔(第十一章)
神在洪水中存留了一個家庭,使人類的歷史得以延續。但不幸的是,罪和神對罪的公義審判,也延續下來了。第十一章讓我們看見人類當時陷入一個前所未有的敗壞景況,人類驕傲地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創十一4)。巴別塔生動地象征著我們想要高抬自己的有罪欲望,代表我們想要建立自己的國度,脫離神的治理。但是神不會對這種傲慢置之不理,祂使人分散在全地之上,并變亂他們的語言,藉此來打消他們想要建立王國的念頭。人類從此不但與神疏離,同時也彼此疏離。
失落的國度
神所建立的那個完美世界,如今已成為一個遙遠的夢想,典型的國度已經被罪破壞了,人類在本質上不再是神的子民;我們已經背離神了。我們不再住在神的地方;我們已經從伊甸園中被驅逐出來了。我們拒絕神的治理,并且活得好像我們才是這世界的統治者。神仍然繼續施行統治,但卻是透過審判來統治我們。其結果就是我們不再享受祂的賜福,而是承受祂的咒詛。這實在是太悲哀了,一個完美的世界已經因為人類的悖逆而遭到破壞了。
故事的發展
圣經在這里就可以結束了,神沒有理由再作些什么來幫助我們。但祂是一位滿有恩典的神,祂決定更新這一切并恢復祂在地上的國度。當然,神會繼續施行統治,沒有任何事情可以改變這一點。祂是至高無上的神,即使人們背叛祂,祂還是掌管一切。但祂想要得回一群樂意順服祂統治的子民。這就是「神的國度」的含意:不是指神所治理的某個區域(因為祂一直在全地作王),而是那些甘心樂意接受神治理的一群人。我們在下一章將會看到,神打從一開始就朝著這個美好的目的來動工。
耶穌同在的國度 The present kingdom
節選自《上帝的蓝图》第六章p128-140 同在的國度
作者: 沃恩.罗伯茨(Vanghan
Roberts)田春凤译/彭彦华编译 改革宗出版社,台北
神的子民
擁有神形像的第一個人類亞當,沒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并且被趕出伊甸園。神揀選以色列人作為一個新的開始,他們被稱為神的神圣子民,當他們遵行神律法的時候,他們就反映出神的屬性。但以色列人也失敗了,并且被逐出應許之地。然而,在亞當和以色列人失敗的地方,耶穌成功了。他活出神子民應有的樣子:他是真亞當和真以色列人。
耶穌是真亞當
四福音都強調耶穌是一個真實的人。他以嬰孩的樣子出生,他跟普通人一樣會睡覺、會哭泣、會疲倦、甚至會死亡。他是亞當的后裔(路三23-38),并且在他的受洗上與我們認同(路三21-22)。但他跟亞當不同的是,當他被試探時,他沒有犯罪。他是唯一完全遵行父神旨意的人,因此他是唯一配得神同在的人。但是他在十字架上,甘心承擔我們應有的懲罰。我們都是罪人,第一位亞當是我們的代表。十字架所帶來的結果就是,如果我們信靠耶穌,我們便可以成為新造的人,罪人亞當不再是我們的代表,耶穌才是我們的代表,他是新的亞當,有完全的公義和圣潔。保羅寫道:“因一人的悖逆,眾人成為罪人;照樣,因一人的順從,眾人也成為義了。”(羅5:19)
耶穌是真以色列人
當耶穌還是小孩子的時候,約瑟和馬利亞帶他去埃及躲避希律的追殺。馬太解釋到:“這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說:‘我從埃及召出我的兒子來’”(太二15)。有一些解經家認為,這里引用這句舊約經文是不合乎常理的。這里引用的何西阿書第十一章1節,那里并不是提到有關一位彌賽亞的應許。原本的上下文很明顯是提到以色列民族的出埃及。然而,馬太并非不曉得這點,他也不是隨便引用經文。他知道自己在寫些什么,他可以將耶穌等同于以色列。不過,耶穌也有跟以色列不同的地方。雖然他像在曠野里的以色列人一樣被試探,但他卻沒有犯罪。(太四1-11)
耶穌接著呼召第一批門徒。他揀選十二個門徒并不是一種巧合,而是一種慎重的宣告。他在召聚一個新的以色列,并以十二個門徒代替十二個支派,作為新以色列的根基(太四18-22)。舊以色列拒絕耶穌,結果他們被神棄絕。耶穌說:“神的國必從你們奪去,賜給那能結果子的百姓”(太二十一43)。他曾預言耶路撒冷的毀滅,而這毀滅就反映出這可怕的審判(路十九43-44)。神在主后70年藉羅馬人的手實現了這個毀滅。從那時起,神的真以色列民不再集中于巴勒斯坦這片土地上,他們也不再是由亞伯拉罕肉身的后裔所組成;相反地,神的真以色列民是由亞伯拉罕的屬靈后裔所組成,其中有猶太人也有外邦人,他們跟隨亞伯拉罕的榜樣,并且相信耶穌實現了神的應許:“人得為后嗣是本乎信,因此就屬乎恩,叫應許定然歸給一切后裔,不但歸給那屬乎律法的,也歸給那效法亞伯拉罕之信的。”(羅四16)
神的地方
在墮落之前,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享受與神同在的生活。神也同樣與以色列人同在,他藉著會幕和圣殿而住在他們當中。然而,耶路撒冷的圣殿只是一個影子,我們在基督里所得到的才是實體。基督是那真的圣殿,我們可以藉著他完全進到神的面前。基督不但是真實的人,同時也是真實的神。在基督里,神自己來親近我們并與我們同在。
耶穌是真會幕
“道成了肉身,住(或作‘搭會幕’)在我們中間”。(約一14)
耶穌是真圣殿
耶穌趕出那些在圣殿里作買賣的人之后,有一些猶太人就挑戰耶穌,要他證明有什么權柄做這事。耶穌回答說:“你們拆毀這圣殿,我三日內要再建立起來”(約二19)。他們以為他所指的是外在的建筑物,但約翰告訴我們:“耶穌這話,是以他的身體為殿”(約二21)。在耶路撒冷的圣殿沒過多久就被毀滅了,如果我們希望親近神,我們不需要去圣殿,而是要去耶穌那里(參約四21-24)。耶穌曾在圣殿的院子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里來喝。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約七37-38)耶穌一定是想到以西結書中所應許的新圣殿,有一條河從那里涌流出來,并帶給萬物生命(結47章)。耶穌就是這新圣殿,而那活水就是圣靈,他要賜給凡信靠他之人。
神的治理和賜福
耶穌引進新的約
耶穌來不是要廢掉律法,而是要成全律法(太五17)。他完全滿足了律法的要求,因此也只有他不需面對審判的咒詛,也就是所有違背律法的人必須接受的懲罰。但在十字架上,“基督既為我們受了咒詛,就贖出我們,脫離律法的咒詛。”耶穌的死是承擔我們當受的刑罰,好叫我們因為信靠他而領受圣約的福份(加三13-14)。他為我們活出一個完美的生命,然后又替我們而死,好叫“律法的義成就在我們……身上”(羅八4)。我們在此看到一個不可思議的交換發生了,如果我們信靠基督,我們就可以確定他已經承擔我們的罪以及神對罪的審判,以致他可以將他那完全的義賜給我們:“神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他里面成為神的義。”(林后五21)耶穌的死也因此引進了新的約:“他作了新約的中保,既然受死贖了人在前約之時所犯的罪過,便叫蒙召之人得著所應許永遠的產業”(來九15)。
耶穌是新的君王
眾先知明確地說神的應許將由一位新的君王(大衛的后裔)來實現。他將設立神的治理,引進一個新的時代,并消除墮落所帶來的罪惡后果。耶穌所行的神跡指出他就是這位君王。這些神跡是他要更新受造界的記號,當耶穌醫治一個被鬼附、又瞎又啞的人時,眾人都驚奇地問道:“這不是大衛的子孫嗎?”
法利賽人回答道:“這個人趕鬼,無非是靠著鬼王別西卜(撒但)啊。”
但耶穌卻指出他們的邏輯是有矛盾的:撒但怎么會趕逐撒但呢?但“我若靠著神的靈趕鬼,這就是神的國臨到你們了。”(太十二22-28)神的國臨到是因為神的君王已經來了。有時他看起來不像是一個君王,尤其是當他軟弱地死在十字架上的時候。然而,十字架正是他取得最偉大勝利的時刻,他在這個時刻擊敗他的仇敵,并釋放他的子民得以自由(西二13-15)。然后,他在第三天從死里復活,之后升天坐在父神的右邊。耶穌的復活肯定地宣告他不僅是大衛的子孫,同時更是神的兒子(羅一4)。
耶穌是神賜福的源頭
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里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十一28)“安息”是神創造的目的,這并不代表神要我們無所事事,而是意味著神要我們分享他的安息;安息日就象征著神創造的完全。正如創世記第二章所描述的,亞當和夏娃在墮落之前享受著安息,但他們的罪卻破壞了這一切。在應許之地的局部國度中,以色列人或多或少知道一些有關安息的含義。然而,那只是些微地反映出神如今要在基督里賜給我們的安息。耶穌藉著復活,引進了一個新的時代。他承擔了死亡的刑罰,并從死里復活。他的復活標志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如果我們信靠他,我們也可以從死里復活。我們可以經歷到新的生命,也就是愛我們的造物主原本要我們活出的生命:“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后五17)
十字架:藉代贖施行拯救
主耶穌像一名普通罪犯一樣,受盡屈辱的死在十字架上,但初代基督徒并沒有絲毫為此事感到丟臉;保羅甚至說:“但我斷不以別的夸口,只夸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因這十字架,就我而論,世界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論,我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加六14)保羅知道十字架不是悲慘的失敗,而是極大的勝利。這是神的國降臨的唯一方式,神必須以此來解決罪的問題和處理他對罪的忿怒。神不能平白無故地停止他對罪的忿怒,如果他這么做了,他就不是神了。因為神的公義使他不能對罪視而不見,他必須懲罰罪惡。神本著他的恩典,差他自己的兒子來代替我們接受罪的刑罰。耶穌是代替我們死,并承擔神對人類犯罪的忿怒;逾越節的羔羊以及舊約所有獻祭都是指向他。因此,神公義的忿怒就得到了滿足或“挽回”。如果我們信靠基督,我們就不需再承受神的忿怒。“基督也曾一次為罪受苦(受苦有古卷作受死),就是義的代替不義的,為要引我們到神面前”(彼前三18;另參羅三21;約壹二2)。
四福音書
對觀福音書(馬太福音、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有很多相似的記載,這三位作者之間似乎有某種寫作上的關聯,然而沒有人確切知道他們誰參考了誰的作品,或者他們是否共同參考了另一份資料。約翰福音的寫作風格極為不同,它大部分的內容都沒有出現在其他福音書。這些福音書并沒有互相矛盾,而是對耶穌的言語行為做了互相補充記載。雖然它們有很多相同之處,但同時也各有獨特的貢獻,來幫助我們認識耶穌。
馬太福音:耶穌是舊約當中的基督
馬太福音主要是針對猶太人來寫作,他強調耶穌的到來實現了舊約。這卷福音書提到舊約超過一百次,其中有12次用類似的話引用舊約的經文:“這一切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太一22,二15、17)。
馬可福音:耶穌是受苦的仆人并呼召我們一同受苦
馬可福音可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的結尾是彼得承認耶穌是基督(可八29),后半部分則把焦點放在十字架:“從此,他教訓他們說:‘人子必須受許多的苦……并且被殺……’”(可八31)而且他的門徒也要跟隨他的腳蹤行:“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可八34)
路加福音:耶穌是世界的救主
在路加福音中,救恩是由兩大福份所組成的:罪得赦免和圣靈賜下。這個救恩不只局限于猶太人,而是提供給列國和各式各樣的人。我們在書中看到男人和女人、大人和孩子、夫人和窮人、猶太人和外邦人都領受了從耶穌而來的恩典。路加所寫的第二卷書——使徒行傳,就是在說明耶穌的福音如何傳到世界各地。
約翰福音:耶穌是賜下永生的神的兒子
新約福音主要是將耶穌描述為父神的永恒、獨特的兒子。因此,我們在書中看到耶穌使用一些“我是……”的詞句,來作出驚人的自我宣稱,例如“我是世界的光”,以及“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約八12,十四6)。這些宣稱可以從書中一連串的神跡得到證實,而作者約翰的目的就是要增進人們對耶穌的信心:“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并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樂隊指揮回來了
當我去聽古典音樂會的時候,總是會感到非常驚訝,因為一支管弦樂隊包含那么多不同的成員和樂器,竟然能夠一起演奏出如此優美的音樂。他們整個樂隊是依靠兩個重要因素:樂譜(告訴他們該演奏哪一個音符)和指揮(指引他們演奏的時間點)。如果樂隊想要擺脫指揮,那他們一定會很慘,他們不知道何時該演奏,也不知道用什么速度演奏;如果他們撕掉樂譜,那后果將更加糟糕。
然而,這正是我們人類所做的事情。神是這個世界的作曲家,他創造了這世界,而且他指示我們該如何生活,這些指示就如同他要我們演奏的樂譜。但我們卻對這樂譜視而不見,寧愿按照自己的節拍和音符來演奏,我們不理他,又撕毀了他的樂譜,因此這世界陷入一團混亂也就不足為奇了。如果我們都堅持演奏自己的旋律,那世界怎么會和諧呢?結果一定是造成可怕的噪音。如果我們要重新演奏正確的曲調,那就絕對需要一位樂隊指揮,否則這世界便沒有希望。耶穌既是作曲家,也是智慧。他來是要恢復秩序。他要改變我們的生活和世界中的可怕噪音,把它轉變成神心意中的美妙音樂:一首贊美造物主的交響樂曲。當耶穌活出完全順服父神的生命時,他就演奏出這完美的音樂。透過他在十字架上的死亡,他使我們有機會回到神的管弦樂隊中,即使我們曾經拒絕過神。然后,藉著他的復活,耶穌也成為永遠的樂隊指揮。如果我們遵從他的帶領,我們就會再次在神的世界里找到適合我們的位置。我們的生命將會變得有意義,并且會開始演奏出美妙的音樂,將贊美歸給我們的神。
但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在目前依然會演奏出許多不和諧的音符,而且我們仍然活在一個充滿噪音的世界。雖然指揮已經來到,但我們有時還是不順服他,而且還有許多人完全拒絕承認他。用圣經的話說就是,神的國度已經來到,但它尚未完全降臨。耶穌告訴他的門徒說,他會離開這個世界,在他再來之前,將會有一段等候的時間。只有當他再來的時候,萬事萬物才會得到更新,所有的噪音也才會永遠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