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略人犹大(JUDASISCARIOT)
Ⅰ 名称及籍贯
符类福音里耶稣所选召来“常和自己同在”的十二门徒的名单中(可三14),犹大往往名列搒末,并且常附带不名誉的形容字眼(如“那出卖他的”,可三19;太十4;路六16;参:约十八2、5)。我们可将他与旧约的耶罗波安一世比较;圣经形容耶罗波安是“使以色列犯罪的人”,充满了厌恶的语调。
符类福音及约十二4在他的名字上加上“加略人”(ISCARIOT)一词。至于约翰福音其他提到他的经文,抄本之间却显示相当大的出入。有的地方说犹大的父亲是西门(约六71,十三2、26),有的地方加上 apo Karyotou 来进一步解释加略这字(这可见于下列经文的某些抄本六71,十二4,十三2、26,十四22)。约翰提供的这些额外事实证明了“加略”一字是衍生自希伯来文的
~i^s q#ri^yot,“一个来自加略的人”。根据耶四十八24、41和摩二2,加略位于摩押地;但有另一可能的地点,就是加略希斯仑(书十五25),它位于希伯仑以南十九公里。这种循地理取向来解释“加略”一字的说法,比较以下的推论更可取。舒铁士和库尔曼(Schulthess 及 O. Cullmann, The State inthe New Testament,英译本,1957,页15-6)认为,“加略”一词来自亚兰化的希伯来字
~isqarya{~a{ (“暗杀者”),而后者最终可追溯到 sikarios 这个希腊字(参:徒廿一38)。至于相反的意见则参 M. Hengel, Die Zeloten,1961,页49。
Ⅱ 生平
在使徒中间,犹大是司库(约十三29),约翰福音另一处地方则说他是贼(十二6)。我们相信这主要是由于他“盗用了”交其托管的金钱。在十二6译作“常取其中所存的”那个动词,有“盗用”的含意;这种用法亦见于蒲草文字,有关这点见 A. Deissmann, BibleStudies,英译本,1901,页257。
这个多次被称为“十二门徒之一”的犹大(可十四10,参:十四20;约六71,十二4),其叛逆恶行的阴影笼罩着福音故事的最后几幕。他批评马利亚竟然将珍贵香膏倒在耶稣的脚上(约十二3-5)。福音书作者〔说他是贼〕的这句评语,旨在点出犹大的贪婪;这人只看到贵重香膏的价银可增加使徒们的公款贮备,其实就是他口袋的进帐,却看不到这背后深得到主所称赞的美善行为(可十四6)。他的贪婪是藏在那似是而非的托辞下面:他提议这些钱可用来赒济穷人。于此可见他除了贪婪之外还有狡猾的性格。这事件发生于伯大尼;他事后马上往见祭司长,要出卖主(太廿六14-16;可十四10-11;路廿二3-6)。马可只记载他叛逆的事,并说是祭司应许给他金钱的。
马太记载这笔酬金的数目。这笔钱可能是议定数额的一部分(经文隐指亚十一12,也可能暗指出廿一32;参:太廿七9)。路加却指出这行动的深层意义:他说撒但进入这叛逆者心中,挑引起这滔天大罪(参:约十三2、27)。所有符类福音书都一致认为犹大决意等候一合适的机会,让他可“私下”,即秘密地,用诡计将耶稣交给其敌人(有关这些词在路廿二6和可十四1-2的翻译,参
J. Jeremias, TheEucharistic Words of Jesus 2,英译本,1966,页72)。
当耶稣与十二门徒在黄昏聚集在楼房上吃最后晚餐时(可十四17起以及其他平行经文),这机会便来了;并且自从保罗时代开始,教会圣餐的传统便一直记念这事实(林前十一23:“在他被出卖的那一夜”)。我们的主具有先知的洞见,祂预知有人要出卖祂,也知道这叛徒出席了这顿晚餐。在马可的记载中,作者没有提及犹大的名字,而有关叛徒的身份问题,当时的气氛是一片疑团。太廿六25的对话大概是私下耳语,而约翰福音保存了第一手的资料:它记述主所爱那门徒的问题以及耶稣蘸饼的动作。这对话及动作可能是悄悄地进行的。无论如何,这次是主向犹大最后一次的呼吁──也是这叛徒最后一次的拒绝。(见 F. C. Fensham, 'Judas'Hand in the Bowl and Qumran',
RQ 5, 1965,页259-61,里面论及犹大拒绝耶稣的事。)此后撒但控制了这个他已俘掳的人,犹大“就出去,那时候是夜间了”(约十三27-30)。
拘捕耶稣的预谋是依既定计划进行的。犹大所出卖的秘密显然是在当晚稍后于客西马尼园的聚会地点;我们的主在祈祷的时候,犹大带来了一队士兵(可十四43)。认人的暗号是最后一个讽刺──“我与谁亲嘴,谁就是他”;亲嘴以后这叛徒的阴谋便完成了。
犹大一生的结局有许多难明之处。圣经提及他极度悲痛地悔疚,但也只有马太记载了这事(廿七3-10)。除了这段叙述他悔疚及自杀的记载外,为了获得更全面的资料,我们也应参考徒一18-19,以及老底嘉人亚波里拿留斯(Apollinarius)所保存的、来自帕皮亚的怪异见证(Papias, Frag. 3)。这段记载可见于克来斯特(J. A. Kleist)翻译及注释的 Ancient ChristianWriters, 6, 1957版,页119。其中帕皮亚描述犹大的尸身发胀(“发胀”可能是徒一18英文版本一般译作“倒栽葱、那样下堕”的片语原有的意思,参
Arndt, pre{ne{s),并死在自己的田地里。不少人曾尝试协调这些说法(如奥古斯丁认为犹大用来上吊的绳子断裂,他就堕地而死,正如徒一18的记载。这样,奥氏便将马太福音及使徒行传的记载融合了)。但比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记载更可怖的,是徒一25那清楚而严厉的裁决:“这使徒的位分,犹大已经丢弃,往自己的地方去了。”使徒竟成了叛徒,并且遭受了这等人的下场。
Ⅲ 性格
上述的经文使我们不由追问,究道犹大真正的性格是怎样的。倘若是他本人选择“往自己的地方去了”,那么是什么动机促使他选上这可怖的命运?我们又如何将这句话与一些经文所隐含的意思调和?这是由于部分经文使人感到犹大是被预定要扮演叛徒的角色,并且是耶稣预知他会出卖自己而拣选他,而他从起头便无情地被模铸成“灭亡之子”的性格(约十七12)。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未有任何定案,而且获益不多。以下都是曾被提及的动机:贪爱金钱;妒忌其他使徒;恐惧主的工作必带来无可避免的结果,于是宁做〔带罪立功的〕污点证人以求自保;要强迫基督采取行动宣称自己是弥赛亚的一种狂热──德奎西(de Quincey)有名的推论;一种恶毒和报复的心理由于属世的梦想被粉碎因而产生绝望,绝望变成邪恶,那恶终于引致仇恨。下列三项主导性原则,大概可作为衡量上述推论的基础。
1. 我们不应怀疑主召犹大的诚意。在起初的时候,耶稣视犹大为可能跟随自己的人及门徒。没有其他假设能公正地顾及主的性情与祂多次向犹大的呼吁。
2. 主预知犹大的所为并不表示祂预定犹大将会无可避免地成为叛徒。
3. 犹大其实从来不是一个属于基督的人。他从使徒的身份堕落了,其实他从来没有(据我们所知的)与主耶稣建立真正的关系。这样,他始终是那失丧的“灭亡之子”,因为他从未“得救”。他给耶稣最尊重的称呼是“拉比”(太廿六25),而从不称他为“主”。在圣经舞台上,他成为那些在耶稣周围但却不委身跟随主的人的严厉警惕(参:罗八9下)。在这福音故事的终结,他离场时的身份是一个“注定灭亡及被咒诅的人”,因为这是他自己的决定,而神就容许他作出这可怖的抉择。
书目:圣经对犹大如何身亡的两个记载,在细节上似有出入;学者对这些疑难的讨论,见 BC, 1. 5,页22-30;亦参 Arndt,出处同上,及
s.v. 'Ioudas', 6; K.Lu/thi, Judas Iskarioth, 1955; D. Haugg, Judas Iskarioth in
denneutestamentlichen Berichten, 1930; J. S. Stewart, The Life and Teaching
ofJesus Christ, 1933,页166-70;
P. Benoit, 'La mort de Judas' 于其文集 Exe*ge&se etThe*ologie, 1961; B. Ga/rtner, Iscariot,英译本,1971。
R.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