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米書簡介(環聖新譯本)
Introduction to Jeremiah
誠之摘自環球聖經公會《聖經新譯本》
https://yimawusi.net/2021/07/20/introduction-to-jeremiah/
一、書名
本書取名自耶利米先知,“耶利米”的意思是“神必挪出”或“神必建立”。
二、作者與日期
作者:耶利米,有“流淚的先知”之稱。寫作日期:約主前600年。
三、內容剖析
本書由三部分組成:第一,耶利米審判猶大的講論(1~25章);第二,耶利米的事蹟(26~45章);第三,耶利米審判列國的講論(46~51章),這審判列國的講論集有清楚的編輯結語:“耶利米的話到此為止”(51:64),第五十二章補充耶路撒冷城陷落的史料,這章跟列王紀下第二十五章基本上相同,結束時提到約雅斤被擄第三十七年在巴比倫被提出監,直到去世(52:31~34),為全書在亡國審判的悲哀中帶出一點安慰的盼望。
(一)耶利米審判猶大的講論
早年在約西亞時代,耶利米借用何西阿的話語,指斥百姓忘記主在曠野如幼年夫妻的恩情(2章),然而神仍不嫌棄,願意收回這背道的妻子,不斷呼喚她回轉(3章)。神動之以恩情,責之以義怒,清楚表明必向頑梗的猶大爭戰,使全地荒涼如創造之初(4章),因耶路撒冷全城沒有一個義人(5章),他們的祭司行事虛謊,先知輕忽說平安的話(6章),以為耶路撒冷城有神的殿就可安心(7章),結果這惡族的君王首領,死而不得殮葬,剩下的痛不欲生(8章)。百姓以先知的宣講為羞辱,他卻觸及神悲痛的心腸(4:19),充滿憂愁,不能自慰(8:18)。他願眼為淚泉,為被殺的百姓畫夜哭泣(9:1),並為百姓的損傷忍受痛苦(10:19)。第十章他卻以謙卑的禱告結束,代百姓求神從寬懲治(10:23~25)。
在第十一至二十章,穿插在耶利米對猶大的判語中有五段哀告,是他向神的心靈剖白,包括“惡人的道路為何亨通呢?”(11:18~12:4);“人人都咒罵我!”(15:10~21);“不要使我在你面前驚惶!”(17:14~18);“求你記念我怎樣站立在你面前”(18:18~23);及“因耶和華的話終日成了我的凌辱”(20:7~18)。這些內心的剖白,深刻反映他擔負使命的創傷和掙扎。第二十一至二十五章是幾個審判的專題:攻擊這城(21章),論王家(22章),攻擊假先知(23章),審判耶路撒冷城民眾為“壞無花果”(24章)及審判列國(25章)。
(二)耶利米的事蹟
耶利米的書記巴錄親自記錄耶利米二十多年來的講道,然後在舉國禁食之際,公開宣讀(36章)。巴錄也記錄了耶利米其他的事蹟,從約雅敬年間(26,35~36,45章),到西底家亡國之日(27~29,32~35,37~39章),及至亡國後的猶大(40~42章),並耶利米在埃及向猶大僑民的宣講(43~45章)。第四十章以前的記載看似紊亂,因為沒按時序編寫,其實,它們是按主題組合,例如:先知對抗先知,表示耶利米先知的權威真確無偽(27~29章);先知對抗君王首領,表示耶利米忠於民族國家(36~39章)。這部分以巴錄的哀告結束(45章),呼應在審判的講論集中(1~25章)耶利米先知的哀告。
(三)耶利米審判列國的講論
受審的列國包括埃及(46章)、非利士(47章)、摩押(48章)、亞捫、以東、大馬士革、阿拉伯、以攔(49章)、巴比倫(50~51章),表示神有主權審判列國,而且從審判列國中帶出以色列得救的盼望(參51:59~64);最後以約雅斤在異族中得脫囚服而隱約帶出黑暗中的曙光。全書氣氛哀傷沉重,安慰之言篇幅有限(30~31章),亡國之民卻通過耶利米愁苦的宣洩而漸增盼望。
四、與新約的關係
(一)耶穌潔淨聖殿(太21:12~17)時直接引用耶利米的話責備以色列人把聖殿變成賊窩(太21:13.;耶7:11)。
(二)保羅自言在母腹中蒙揀選(加1:15;參耶1:5),並因使命承受苦難(林後11:23~30),背後可見耶利米的影兒。
(三)耶利米和同時期的以西結都提及新約、新心(耶31:31;結36:26),這影響了新約教會作為新以色列跟神立新約的觀念(參路22:20;林前11:25;林後3:6;來8:8~12,10:16~17)。耶利米作為受苦的先知,影響了以賽亞書中受苦僕人的觀念(40~55章),也塑造了耶穌及門徒背十架受苦的形象。耶穌在世時,有人說他是耶利米(太16:14)。
五、大綱
A 耶利米審判猶大的講論(1~25章)
B 耶利米的事蹟(26~45章)
C 耶利米審判列國的講論(46~51章)
D 歷史附篇(52章)
六、讀經提示
(一)先知和神都為百姓的罪而哀哭,為他們招致滅亡而傷痛。試從本書體會神的心腸,和對民族的情懷。
(二)耶利米先知指出君王、首領、先知、祭司有甚麼罪行?他們被罪蒙蔽又自恃,從他們身上試反省自己可以如何放下自我掩飾、執著的態度,坦然向神面對自己的錯失?
(三)先知為所說的話付上代價,堅心倚靠神去面對一切權勢而不屈,成為堅城、職柱、銅牆,皆因背後勇於對神傾訴,剖白自己的掙扎。你跟神是否這樣親密,能坦白承認自己的軟弱和感受?
Jeremiah
Introduction
Jeremiah, often
called the “weeping prophet” because of his persistent message of God’s
judgment, prophesied to the nation of Judah from the reign of King Josiah in
627 B.C. to the destruction of Jerusalem in 586. He dictated his prophecies to
a scribe named Baruch (36:4, 32). Jeremiah’s task as a prophet was to declare
the coming judgment of God. However, throughout the book we also see God’s
concern for repentance and righteousness, in individuals as well as nations.
This dual focus is seen in God’s instructions to Jeremiah: He was “to pluck up
and to break down” but also “to build and to plant” (1:10). Jeremiah sees a
future day when God will write his law on human hearts, and “they shall all
know me,” and “I will remember their sin no more” (3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