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奉的恩賜 以弗所書 4:7-10
聖經歸正教會主日證道|腓立比書系列|06/26/2021 |呂沛淵牧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R7JaO7byEE
前言: 教會合一的緣由和根據,是七個「一」:
一身體,一位聖靈,一盼望、一主、一信、一洗、一父神。我們要竭力保守教會的合一,這不是可有可無的,乃是我們蒙恩召的神聖使命,所以我們行事為人要與所蒙的恩召相稱。這是人間最深的合一關係,是來自三一真神的大能作為(2:10),這是我們在主基督身體裡所經歷的合一,我們必須在教會生活中竭力的追求。這並非藉著我們自我中心的膨脹,乃是藉著我們以主基督的心為心,謙卑捨己,跟隨主的腳蹤行(彼前2:21; 腓2:5-11)。教會是主基督的身體,身體只有一個,肢體卻是眾多,且各有功能。每一肢體都是蒙了恩惠,且各有其恩賜,在身體中配搭事奉。我們每一基督徒都是從主基督領受了特別的恩賜,來事奉主基督與弟兄姊妹。
一. 屬靈恩賜是從主基督而來
1. 「我們各人蒙恩」each
one of us was given the grace,此處的「蒙恩」是指各人所領受的恩典(3:2, 7-8)藉以來事奉生活(羅12:5-8),也就是行事為人與所蒙的恩召相稱(4:1),蒙了恩典,去行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 (2:8-10),既然都是領受恩典,所以我們毫無可誇之處(林前4:7),我們同蒙一樣的恩惠,這是表明合一性unity。「都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恩賜」according to the measure of the gift of
Christ,我們所領受的恩惠來事奉(羅1:5),都是照著主基督恩賜的(度)量,「量」此字指大小(羅12:3),尺寸(啟21:17),量器(太7:2),弗4:13「身量」measure of statue表示長成的身量; 4:16「各體照著度量的功用」,使用此字說明恩賜的種類和功用,這是表明我們的多樣性diversity。彼前4:10說「神百般的恩賜」,藉著教會彰顯「神百般的智慧」(3:10)。論到恩賜的種類與運用,弗4章,林前12章,羅12章,彼前4章,有詳細的說明。
2. 「基督…的恩賜」,此處說恩賜是得勝高升的主基督所賜給我們各人的,對照林前12:4-11所說恩賜是由聖靈所分給各人的,羅12:3-8和彼前4:10-11說恩賜是神所賜給我們的。顯然,我們所得的恩賜,是來自三一真神,聖父是一切恩賜的本源(雅1:17),這一切豐盛的恩賜都是在主基督裡(西1:19; 2:9),藉著聖靈實施在我們的生命中,林前12:4-6清楚說明,屬靈恩賜是三一真神在神子民生命中的賞賜。
3. 我們各人蒙恩,這恩惠不是讓我們個人消耗而失散,乃是使我們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4:12)。保羅告訴我們三要點: 第一,這恩惠是賜給各人,每一個人,所以教會中沒有一人應該覺得自己無職責或無功用;第二,這恩賜是神的恩惠,所以沒有人可以據為己有而埋沒或亂用,將來必要向主交帳;第三,每位聖徒領受的恩賜各有不同,不需要互爭長短,乃是互相補足。
二. 得勝升天的主基督
1. 保羅在弗4:7-9特別說明基督在十字架上得勝仇敵,升天時將各樣恩賜賞給人,這是詩篇68篇所預言的,實現應驗在主基督身上:
「所以經上說,他升上高天的時候,擄掠了仇敵,將各樣的恩賜賞給人」,這是總結詩篇68:18-35的精義,1-17節先說到主是大能戰士,興起擄掠仇敵(參考士5:12),從出埃及到西乃山,從曠野到迦南地,到錫安山,得勝諸王仇敵勢力,受了供獻(詩68:18),受了悖逆人間的戰利品,將擄物分給子民。得擄物與分賜擄物,舊約背景見詩篇68:12;
創14:16; 士5:30; 撒上30:26-31; 賽53:12。當約櫃被迎入耶路撒冷,主住在神子民中間,賜給他們恩賜能力(詩68:35),這是預表主基督是彌賽亞君王,得勝升天,賜恩賜給教會的子民。
2. 眾所周知,古代戰爭得勝的君王,班師回朝,凱旋榮歸,將擄掠的仇敵和戰利品,展示在其行軍行伍中,列隊經過凱旋門,百姓夾道歡呼,在這凱旋行軍回到京城之後,將各式各樣擄物戰利品賞給眾人。詩篇68:18描述神是戰場得勝的大能戰士,擄掠了仇敵,凱旋榮歸,將俘虜列在隊伍的後面。這預表主基督在十字架上得勝,保羅說這已經實現應驗了:
藉著他的死與復活,將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擄來,明顯給眾人看,仗著十字架誇勝(西2:15)。
3. 這是應驗了詩篇2:8所說父神應許將列國賜給主基督為基業,主基督順服天父旨意,得著萬國萬民,建立他的國度,就是教會。主基督受死復活,升天,坐在天父寶座的右邊,領受了所應許的聖靈,就將門徒所看見的所聽見的,即聖靈的同在和恩賜,賜給了教會(約7:37-39; 徒2:1-4, 33),這是主在逾越節晚上臨別講道中,所應許的(約14:16-20, 26;
16:7, 12-16),這是五旬節那日所成就的。
4. 五旬節那一天可說是主基督凱旋得勝日,公開展示其得勝,將恩賜澆灌下來,給他教會的肢體,國度的子民。弗1:20-21說到高升在寶座上掌權的主基督,超過一切靈界的仇敵。主基督已經得勝掌權的記號之一,就是施恩將他的恩賜賞給我們,使我們靠著他誇勝,在各處顯揚因認識主基督而有的馨香之氣(林後2:14),教會在各地被建立,眾聖徒靠主恩典,善用所領受的恩賜,各盡其職傳揚福音,散發主基督的香氣。
1. 保羅繼續論述主基督的降卑,「既說升上,豈不是先降在地下麼」,主基督升天是返回天上,他是從天而降的救主(約3:13, 31-32; 6:38, 62)。既說升天,就表示先降下。降在地下the
lower parts of the earth,高天與地的深處作為明顯的對照(賽44:23)。主的降卑狀態是從道成肉身成為貧窮,一生受苦,受死於十字架,埋葬在墳墓裡,經歷了在地的最低點,目的是要來拯救我們。腓立比書2:6-11仔細敘述主的降卑與高升。主基督獻上一次永遠的贖罪祭,復活升天,是得勝的君王,擊敗仇敵惡者、罪惡、死亡,回到天上,主若不先捨下天上的榮耀,降卑來到地上受苦受辱,則不可能為我們贖罪。他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
(3:18-19)
2. 「那降下的」指我們的救主基督,「就是遠升諸天之上」far
above all the heavens,就是升為至高(來4:14;
7:26),超越萬有之上(1:20-21; 2:6; 腓2:9-11),目的是「要充滿萬有的」that he might fill all things。主基督充滿萬有(1:23;
3:19),是指他作天地萬物的最高元首(太28:18),統治萬有,賜下恩惠和恩賜給他的子民。他的君王權柄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他的大能作為充滿天地萬有(1:10; 西1:16-18; 耶23:24)。他為教會作萬有之首,教會是他的身體,他是充滿萬有者,特別充滿他的教會(太18:20),賜給我們所需的恩惠和恩賜(1:22-23; 4:11)。主基督是我們救恩的元帥,正在率領教會的長大成熟,漸臻合一,往榮耀裡去(4:11-16; 來2:9-11)。
結論:
1. 以弗所書4:7-10說到每一個恩賜都是主基督量給我們各人的,他在十字架上得勝,擄掠仇敵,升上高天,將各樣的恩賜賞給我們。主基督從降卑到高升,在天上寶座上掌權,有至高的權柄與大能,為教會作萬有之首,他治理教會,差遣聖靈重生了教會,住在教會裡,並且將聖靈的恩賜賞賜給教會各肢體,來造就教會,建立基督的身體,使之長大成熟。我們各人領受了不同種類的恩賜,各盡其職,使身體漸漸增長,同歸於一。因為恩賜雖多,卻是一個身體。
2. 弗4:7-10是以主基督為中心,他的降卑,升高,得勝王權充滿萬有,治理教會,賜下恩賜給我們各人。論到屬靈恩賜,人們常常誤以為恩賜都是「聖靈的恩賜」,以為追求靈恩,就可得著自己所想要或羨慕的恩賜。以弗所書4章告訴我們,屬靈恩賜都是主基督上賜給我們的;羅馬書12章說,這些恩賜都是父神的。所以,若是將三一真神的位格分離,則必是導致錯誤的信仰與生活。恩賜的本源
是聖父(雅1:17),恩賜的賞賜分配是聖子(弗4:7),恩賜的實施運行是聖靈(林前12:3)。
3. 以弗所書在4:11-16仔細展開在基督身體裡的生活,教會的事奉藍圖,其中論述真理、愛、恩賜、事奉等關鍵詞,事奉要使用恩賜,最重要的恩賜是教導真理,真理是在愛中傳講,愛是最妙的道the
most excellent way。我們在主基督愛中生根建造,在教會中與眾聖徒一同明白主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在主的愛中互相寬容忍耐,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3:17-18;
4:2, 16)。
4. 我們從基督所領受的恩賜,都是為了建造教會,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讓我們彼此切實相愛,各人要照著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存著感恩的心,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叫神在凡事上因耶穌基督得榮耀,原來榮耀權能都是他的,直到永永遠遠,阿們(3:21;
彼前4:7-11)。
問題討論:
1. 「我們各人蒙恩」,這恩是指甚麼意思?
何謂「照基督量給各人的恩賜」? 屬靈恩賜從何而來? 你能舉出經文證明麼?
2. 弗4:8引用舊約哪一段經文? 其背景為何? 保羅引用此段經文的目的何在?
舊約有哪些經文論到得勝仇敵,得著和分賜擄物?
3. 新約有哪些經文論述主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得勝,擄掠仇敵?
主基督升天與你的關係為何?
4. 「降在地下」是甚麼意思?「遠升諸天之上」是指甚麼? 有哪些經文例證? 「要充滿萬有的」是甚麼意思? 以弗所書有哪些經文證明?
5. 弗4:7-10是以主基督為中心,論述我們各人蒙恩領受恩賜,恩賜雖多,身體卻是一個,這些恩賜當如何運作,使教會活出合一的生命見證?
6. 我們領受的恩賜與三一真神的關係為何? 你當如何運用你所領受的恩賜?
萬物的結局近了,你當如何盡你的管家職分
2022-12-24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