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姆‧凱勒(Tim Keller)/著 呂允智/譯
本文選自《諸神的面具》第4章,更新傳道會2011年出版。
快速消逝的滿足感 流行音樂明星瑪丹娜(
Madonna)曾如此描述成功的誘惑:
「我有著鋼鐵般的意志,但我所 有的意志都是在戰鬥一種可怕的無能 感⋯⋯我越過一個個它的咒詛,看到 自己是個特別的人;然而等我進到另 一個階段時,又開始認為自己不過是 個平庸而無趣的人⋯⋯這樣的情況一 再地發生。推動我生命的力量,就是 這種對平庸的極度恐懼⋯⋯即使我已 經成了響噹噹的人物,我還是必須不 斷地證明自己是個重要人物。」
對瑪丹娜來說,成功就像毒品一 樣,能帶給她勝利和價值感,但是高 潮的興奮很快就會消逝。她得一再地 證明自己的價值,但這背後推動的力 量不是喜樂,而是恐懼。
在電影《火戰車》(C h a
r i o t s of Fire)中,另一位奧林匹克選手也 強烈地表達過同樣的思想。當有人問 他為何賽跑時,他說他不是因為喜 愛跑步,「對我來說,這更像是上了 癮⋯⋯」後來在奧林匹克一百公尺 賽跑之前,他嘆息說:「我已經二十 四歲,但從來不知道『滿足』是什麼 滋味。我一直都在追尋,但不知道在 找什麼⋯⋯我抬起眼睛望著前面一米 二之寬的跑道,我將用孤單的十秒鐘 來證明我存在的理由⋯⋯但是我能 證明嗎?」這部電影的導演波拉克 (Sydney
Pollack)最近過世了,有一 篇文章提到他晚年時也無法慢下自己 的步調,與所愛的人共享生活。雖然 他的健康已經走下坡,攝製電影的艱苦過程也把他的人生磨損殆盡,但是他說:「如果停了下來,就無法證明自己有存在的理由」。他又曾這樣說:「每當我拍完一部電影,就會感到我做了自己該做的事;這意思就是說,我又賺了可以活下去的另一年。」然後他就再次開始新的循環。
貝瑪麗(Mary
Bell)是美國企業界 高階主管的諮詢顧問,她曾說:「成 就是我們今天這個時代的酒精。」她 又說:
「現在最傑出的人不會有濫喝 酒的問題,但他們會濫用自己的生 命⋯⋯每當你完成一個計劃,就感覺 自己好像是炸藥一樣地有能量。但這 感覺並不能持久,之後你又回到平淡 之中。於是你就想:『我得再開始一 個新的計劃』,不過這也是平常的 事。可是你已經愛上了那種陶醉的感 覺,所以很想要一再地享受那種感 覺;但問題是,你不可能一直停留在 那樣的高潮中─你也有不成功的時 刻─於是你的自尊受到威脅,因為 你的自我價值是靠外物建立起來的。 在這樣的循環中,最終你會越來越經 常地落在痛苦的狀態,而高潮的經驗 也越來越不能令你興奮,而你下一次 的成功可能連那種平常的感覺都沒有 了,因為你迫切地想要盯準再下一筆 的交易⋯⋯對『成就的上癮』與其他 種類的上癮並無不同。」
「成就」最終並不能真正地回 答人生一些大問題:我是誰?我真正 的價值何在?我要怎樣面對死亡?雖 然「成就」最初給我們一種錯覺,以 為自己有了答案,因為它能產生出快 樂,使我們相信我們已經得到所想要 的,而且也已經證明自己了。但是這 種滿足感很快就會消逝。
崇拜成功
個人的成功和成就,比任何其 他的偶像更能讓我們感到自己就是 上帝,你是眾人中最優秀的「人上 人」,所以沒有人能像你一樣─惟有你超越一切。
有一個徵兆可以看出你已把成 功當作偶像:那就是有一種以為它會 帶來保障的錯覺。窮人和邊緣人常 經歷苦難,他們認為在世的生活就是 「污穢、殘忍又短暫」的;但成功的 人在面對人生問題時,卻遠比他們更 會感到震驚和不能承受。身為牧者, 我常常聽到社會高階層的人在面對苦 難或悲劇時感嘆說:「人生不應該 是如此的。」但我在牧養勞工階級和 窮人時,卻從來沒有聽過這樣的話。 這種虛假的安全感是源於我們把「成 就」神化了;我們期待它能保佑我們 脫離生命中的種種問題,其實那只有 上帝能做得到。
把成功當作偶像的另一個徵兆, 就是它把你對自己的看法扭曲了。當 你把成就當作個人價值的基礎時,它 們就會膨脹你對自己能力的看法。有 一位新聞記者告訴我,她有一次與 一位極為成功及富有的商人同席,當 時他主導了整晚的談話,但是這位記 者注意到,幾乎他談的所有話題都和 他惟一所專長的財經方面無關。他滔 滔不絕地談論室內設計、單一性別學 校,或哲學等話題時,視自己是一個 權威專家。如果你把成功看成不只是 成功本身,而是你的價值和地位之所 在,那麼雖然你的成就只在人生某個 有限的範圍之內,你也會以為自己是 全方位的專家;這種心態必然會帶出 各種錯誤或不良的選擇和決定。這種 對自己的扭曲看法,也是一種對現實 的盲目─聖經指出這是經常伴隨拜 偶像而有的現象(詩135:
15-18;結36:
22-36)。
不過,把成功當作偶像崇拜的 最主要徵兆,還是我們覺得自己在專 業上必須保持是最優秀的,否則我們 就失去自信。艾芙特(Chris
Evert)是 1970到1980年代美國頂尖的網球選 手,她擁有歷史上單打選手的最佳贏 球記錄,然而在她打算退休時卻極為 失落,她對採訪記者這樣說:
「我不知道自己是誰,如果我 不打網球還能做什麼。我很沮喪,也 很擔憂,因為我的生命是靠作為一個 網球冠軍來肯定的,贏球讓我肯定自 己,也讓我覺得自己很美。這就像是 有毒癮,我需要贏球,需要喝彩的掌 聲,才能夠認同自己。」
我有一位朋友,他已經是專業上 最優秀的人之一,但是因為他對一些 藥物上癮,所以不得不辭去職位,花 一段時間接受濫用藥物的治療。他之 所以會對藥物上癮,部分原因是他期 許自己必須要有高效力、爆發力、樂 觀和聰敏。他沒有把自己崩潰的原因 歸咎於別人對他的要求,他說:「我 的人生建立在兩個前提之上:第一, 我能藉著我的表現,控制別人對我的 意見和接納;第二,前者就是我生命 中最重要的事。」
如果我們以為這種拜偶像只會在 某些人身上發生,那就錯了;整個專 業界的人士都有可能因為太迷戀他們 的科技和政策,而將那些東西視為某 種形式的救恩。那些科學家、社會學 家、治療師,以及政界人士,是否會 承認他們所能成就的是有極限的?還 是他們會作「彌賽亞」式的宣告?我 們都應該要保持一種謙卑的態度,承 認那些公共政策及先進科技在解決人 類問題上,其成果是極有限的。
競爭性的文化
我們當今的文化使得我們特別容 易把成功和成就當作假神。社會學家 伯格(Peter
Berger)在其所著的《飄 泊的心靈》(The
Homeless Mind)一 書中指出,在傳統的文化中,人的 價值是以「榮譽」來衡量:當人盡到 社會所賦予他的角色和責任—無論 是公民、父親、母親、老師,還是 總統—他就會得到榮譽。但現代社 會強調個人主義,人的價值在於「尊 嚴」。「尊嚴」是指每個個人都有權 利不受社會所賦予他的角色和類別之 限制,而發展出他們的自我與認同。 因此現代社會給個人極大的壓力,他們要藉著成就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只作一個好公民和好家庭成員是不夠 的,你還必須要贏,要爬到上層,要 證明自己是最優秀的人之一。
政治文化評論家布儒克(David
Brooks)在他所寫的《從天而來的動 力》(On
Paradise Drive)一書中,描 述了他所謂的「專業化童年」:從兒 童的早期開始,父母和學校就為了讓 學生在各樣事上都有傑出的表現,而 聯手創造了一個競爭的壓力鍋,布儒 克稱它為「一個巨大的有機機器⋯⋯ 一個大有能力的成就機器。」家庭 不再如社會學家賴錫(Christopher
Lasch)所稱的,是「無情世界裏的 避風港」,是相咬相吞生活中的平衡 力;相反地,現在家庭變成了培養渴 望成功之幼苗的苗圃。
這種對高成就的深刻注重,在年 輕人身上顯出了極大的代價。在2009 年的春天,美國北卡州維克森林大學 (Wake
Forrest University)的校長海 奇(Nathan
Hatch)承認了許多教育 家多年來所見到的情況,那就是不成 比例的青年學生想擠進財經、諮商、 法律、醫學等科系,為得是將來擁有 高薪,並且擁有這些專業所帶來的成 就感。海奇說,學生這樣做時並沒有 思考到更高層次的問題,即人生的意 義和目標是什麼;也就是說,他們選 擇專業時不會自問:「什麼樣的工作 可以幫助別人過得更好?」而是問: 「什麼樣的工作可以幫助我自己過得 更好?」因此之故,他們對工作表達 出極高程度的挫折感,認為工作不能 使人得到滿足。海奇盼望因著近來的 經濟不景氣,會迫使許多學生重新評 估自己選擇專業的基本考量。
如果整個文化都在強力地鼓勵 我們接受這個假神,那我們要怎樣逃 脫呢
成功的死人
乃縵可能是他那個時代中世界 上最成功、也最有權力的人;他的故 事記載在列王紀下第5章。乃縵的人 生可以說是「夢想實現的人生」:他 是亞蘭國(今日的敘利亞)軍隊的元 帥,他的地位相當於國家的首相— 因為亞蘭王在國家正式典禮的場合中 要靠在他手臂上(王下5: 18)。他既 是財主,又是英勇的戰士,極其威嚴 和尊榮。然而這些偉大的成就和能力 卻遇到了對手。
「亞蘭王的元帥乃縵在他主人面 前為尊為大,因耶和華曾藉他使亞蘭 人得勝。他又是大能的勇士,只是長 了大痲瘋。」(王下5: 1)
請注意,列王紀下作者的描述先 是堆砌乃縵的豐功偉業,然後突然加 了一句「只是⋯⋯」;不管他有多少成 就,他就只是行屍走肉而已。聖經中 所說的「大痲瘋」包括了多樣致命與 破壞健康的皮膚疾病,會使人慢慢地 殘廢、毀容,最後失去生命。當時的 這個病就如我們今日的癌症,令人不 寒而慄。乃縵什麼都有—財富、矯 健的身手、民眾的擁戴—可是在這 些豐富之下,他正逐漸
魯益師 (C. S.
Lewis)在他一篇著名的文章 中,很有洞見地討論過這個題目。 「我不相信世界上發生的每件 事情背後,都源自經濟上或性愛上的 動機;真的動機是一種⋯⋯渴望能進 到核心的欲望,它的表現形式有很多 種⋯⋯你希望⋯⋯這麼好的資訊就只 有我們四或五個人(真正)知道⋯⋯ 可是只要你被這個欲望所操控,你就 永遠無法滿意,直到你克服了作為圈 外人的恐懼,否則你將一直是個圈外 人⋯⋯」
魯益師所謂的「一直是個圈外 人」是什麼意思呢?乃縵就是一個例 子。他既成功又有錢有勢,但他也是 一個痲瘋病人。成功、財富和權力本 該讓他作個完美的圈內人,進入最有 排他性的社交圈核心中,但是因為他 有傳染性的皮膚病,使得他被拒在圈 外。所有他的成功都毫無用處,不 能解決他被社會拒絕和情緒絕望的 困境。
許多人追求成功是盼望藉著它 來克服那種「圈外人」的感覺,他們 相信,只要他們成功了,俱樂部的大 門就會為他而開,他們就可以連上社 交圈的人脈,與有名有勢的人建立關 係,最後,他們期待自己會被真正的 大人物們所接納。然而成功給人的承 諾,最後是實現不了的。乃縵的大痲 瘋就代表出這個真相—成功無法帶 給我們所尋求的滿足。
找錯了地方
「先前亞蘭人成群的出去,從以 色列國擄了一個小女子,這女子就服 事乃縵的妻。他對主母說:『巴不得 我主人去見撒瑪利亞的先知,必能治 好他的大痲瘋。』」(王下5: 2-3)
乃縵的妻子有一個婢女,她告訴 乃縵說,以色列有一位大先知。乃縵 急切地想要抓住這根稻草(微小的盼 望),於是就前往以色列去找先知以 利沙來醫治他。他帶了「銀子十他連 得(編者註:約340公斤),金子六 千舍客勒(編者註:約70公斤),衣 裳十套」和一封亞蘭王寫給以色列王 的信—信上說:「我打發臣僕乃縵 去見你,你接到這信,就要治好他的 大痲瘋。」(王下5: 5-6)他期待因著 這些財富和信件,以色列的王會命令 先知來醫治他,這樣他就可以健健康 康地回家去了。
乃縵盼望這封君王對君王之間 的最高介紹信,會為他帶來醫治。他 以為能用自己的成功,換得問題的 解決,卻不知道有些事只有上帝能 解決。
乃縵和亞蘭王以為以色列之宗教 信仰的運作方式,和當時各國宗教的 情況相同,也和今天許多國家宗教的 情況相同。他們相信宗教是一種控制 社會的形式,而宗教運作的原則是: 如果你過善良有道德的生活,神明就 會賜福給你,讓你興盛富裕。因此,這就很自然地讓人以為,社會裏最成 功的人就是最接近神明的人,他們就 是可以向神明要求任何東西的人。這 就是為什麼傳統宗教會認為神明與最 成功的人同在,而不是與圈外人或失 敗者同在。
但是以色列王讀了這信就撕裂自 己的衣服。他知道亞蘭王不了解以色 列的上帝和別國的神明是不同的,他 無法對上帝下命令要祂醫治乃縵。以 色列的上帝不受人的牽制,也不能被 收買或安撫。
當以色列王喊著說:「我豈是上 帝,能使人死,使人活呢?」這話正 中了乃縵問題的核心。乃縵把成功當 作偶像,期望在他成就的基礎上,以 一個「成功者階層」的身分從別人得著 任何他要的東西。但是成就、金錢和 權力,並不能「使人死,使人活」。
我越多研讀這段經文就越佩服乃 縵,他是一個很好也很有成就的人, 但那只能顯明,即使是世界上最好的 人,對於尋找上帝也是一點概念也都 沒有。我們不要太苛責他,他有本事 運用影響力,找到名字線索,再花一 大筆錢,直通最高當局;對他來說, 既然這是和重要人物打交道的方式, 為什麼就不能用同樣的方式和上帝打 交道呢?但是聖經所啟示的上帝是不 同的─乃縵要找的上帝是溫馴聽話 的,然而真正的上帝是不受人牽制 的;乃縵要找的上帝是欠我們的,然 而真正的上帝是施恩典的,因此所有 的人都是欠祂的;乃縵要找的上帝是 屬於私人的,只眷顧自己的,然而真 正的上帝是對每一個人的,不管你承 不承認祂。
一件大事
「神人以利沙聽見以色列王撕 裂衣服,就打發人去見王,說:『你為 甚麼撕了衣服呢?可使那人到我這裏 來,他就知道以色列中有先知了。』 於是,乃縵帶著車馬到了以利沙的 家,站在門前。」(王下5: 8-9) 乃縵到了以利沙的家,對於在那 裏所看見和所聽見的情況震驚不已。 顯然這位先知不知道乃縵來訪是何等 的榮幸,他居然沒有到門口迎賓,只 是派個僕人對乃縵傳話;而這話的內 容更是讓他震驚的第二個原因。
「以利沙打發一個使者,對乃 縵說:『你去在約但河中沐浴七回, 你的肉就必復原,而得潔淨。』乃縵 卻發怒走了,說:『我想他必定出來 見我,站著求告耶和華他上帝的名, 在患處以上搖手,治好這大痲瘋。大 馬色的河亞罷拿和法珥法,豈不比以 色列的一切水更好麼?我在那裏沐浴 不得潔淨麼?』於是氣忿忿的轉身去 了。他的僕人進前來,對他說:『我 父啊,先知若吩咐你作一件大事,你 豈不作麼?何況說:你去沐浴而得潔 淨呢?』」(王下5:
10-13)
乃縵期望以利沙會先收錢,然後 施行神奇的法事,若不收錢的話,至 少也要叫他做「一件大事」來換得自 己的醫治,然而以利沙只要求他到約 但河中浸泡七次,這就讓他勃然大怒 起來。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乃 縵整個的世界觀在此再度受到挑戰。 他才剛認識到這位上帝不是文化下的 產品,而是文化的改造者;祂不受人 控制,而是掌權的主宰;現在他又受 到挑戰,知道這位上帝對待人惟獨是 以恩典為基礎。他對上帝認識的兩方 面現在合在一起了:這位真神上帝不 受人的控制,是因為沒有人能靠著 賺取、累積功德,或靠成功、成就 得自己的福分與救恩。乃縵之所以 會生氣,乃是因為他以為以利沙會要 求自己去做一件偉大的事,就像是在 電影《綠野仙蹤》(Land
of Oz)中 要奪回那個西方壞女巫手中的魔法掃 帚,或像是在《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中要把權能之戒(Ring
of Power)送到末日山去。像這類的要 求才符合他的自我形象和世界觀,而 以利沙的信息簡直是在侮辱他。乃縵 不明白,上帝賜給每個人的救恩,給 好人、也給壞人,給軟弱的人、也給 剛強的人。
除非乃縵認識到上帝是賜恩典 的上帝,祂的救恩是人所不能賺取而 只能接受的,否則他會繼續作偶像的 奴隸,繼續努力地想要從它們賺取它 們所不能提供的人生意義和保障。惟 有當他了解到上帝的恩典時,他才 會看到自己的成功至終是來自於上帝 的禮物。是的,乃縵是花了許多精力 得著成功,但他所靠的乃是上帝賜給 他的才幹、能力和機會;他的一生都 仰賴上帝的恩典,只是他自己從沒有 想到。 以利沙要乃縵「去沐浴」的命 令之所以對他很困難,是因為這個命 令太簡單了。乃縵若遵行了,就等於 是承認自己的軟弱無助,必須接受白 白的救恩禮物。你若要得到上帝的恩 典,你只需要有「需要」本身,而不 需要別的任何東西,但是我們很難有 這種靈裏的謙卑;我們到上帝面前不 是說:「請看我所做的」,就是說: 「請看我所受的苦」,但上帝只要我 們看祂。
受苦的小僕人
在聖經每一個強調上帝恩典和 赦免的地方,作者都是在痛苦中寫下 那些話的,因為雖然恩典和赦免可以 白白賜給人,可是給予者總是要付出 重價。從聖經最開始的地方就清楚地 表明,若沒有犧牲就得不著上帝的赦 免。沒有一個被嚴重冒犯的人,能夠 「隨便赦免」犯錯的人—如果你的金 錢、機會或幸福被人掠奪,你可以選 擇要這個犯錯的人賠償,也可以選擇 赦免他;可是當你選擇赦免他時, 就表示你自己得要吞下這些損失和負 債。因此,所有的赦免都是極昂貴的。 聖經經常提到這個原則。為了要 讓乃縵蒙受祝福,就必須有人在愛心 和忍耐中忍受痛苦。那個人是誰呢? 就是在故事中很快上場就下場、雖不 受人注意卻可能是故事中最重要的一個角色—她就是被亞蘭軍隊擄來 服事乃縵妻子的婢女。在這故事中的 她,身處於亞蘭國之社會結構的最底 層,在最好的情況下,她的家人可能 也都被擄來作奴婢;而在最壞的情況 下,她的家人可能都在她眼前被殺。 她是個外邦人、奴隸,又是個女的, 而且很年幼,可能只有12到14歲。簡 言之,她的人生已經完全被毀了,這 是誰造成的呢?就是當時世界最強軍 隊的最高指揮官—乃縵大元帥。但 是當她知道自己的仇人得了痲瘋病 時,她是怎麼反應的呢?
如果我們一心想要出人頭地,但 卻偏偏落到社會的最底層,那麼我們 很可能就會變得非常憤世嫉俗;我們 也很可能會急切地四處尋找可以為我 們的處境負罪的人,我們甚至會終日 沉溺在報復的思想裏。但是這位小女 子並沒有落入這個陷阱中,她有沒有 說:「哈!大痲瘋!他今天又掉了一 根手指頭!喔,我遲早要在他的墳墓 上跳舞!」她沒有這樣,完全沒有。 看看她說的話:「巴不得我主人去見 撒瑪利亞的先知。」(王下5: 3)她的 話裏充滿了同情和關切,可見她一定 是真的希望能救乃縵和解除他的痛 苦。讓我們想想看,他現在落在她手 中,她知道自己能救他,但只要不說 出來,她就可以讓他受盡折磨;她可 以讓他為自己在她身上所做的惡事受 到報應,因為他曾經讓她受苦。但是 她並沒有這麼做。這位聖經中的無名 女英雄,不願意為了解除自己的痛 苦,而讓別人付出代價。她所做的正 符合全聖經對我們的教訓,不去尋求 報復,而信賴上帝會審判一切。她原 諒了他,成為他得醫治和得救恩的媒 介。英國傳道人陸卡斯(Dick
Lucas) 說:「她付上了被使用的代價。」她 在受苦與赦免,卻渾然不知上帝要大 大地使用她的犧牲。
受苦的大僕人
聖經的這個主題—人要得赦 免,就必須有人忍受痛苦—在耶穌 身上達到最高峰;祂成就了受苦義僕 拯救世界的預言(賽53章)。祂原與 天父同在喜樂和榮耀中,卻捨下一切 而降世成為人,並且是成為僕人、受 鞭打、被抓捕、並至於死。當祂在十 字架上向下俯視時,那些所謂的祂的 朋友們,有的人否認祂,有的人出賣 祂,有的人離棄祂,但是祂都付上代 價來赦免他們,為他們死在十字架 上。我們在十字架上看見上帝為全宇 宙做了所有赦免者都必須做的事— 祂親自接受了罪債的懲罰;祂付出代 價,使我們免受懲罰。
我們不能僅僅靠嚴責自己就能 脫離對成功的偶像崇拜。「成功」這 個偶像是趕不走的,它必須被別的來 取代。我們或許可以克服人心中對某 件特定有價值之事物的欲望,但我們 卻無法克服人心中總是想得到一件有 價值之事物的需要。只有當我們看到 耶穌—這位受苦的偉大僕人—為 我們所做的事時,我們最終才會明 白,上帝的救恩並不需要我們「做大 事」,因為耶穌已經做了,所以我們 就不需要再去做。因此我們只需要去 「沐浴」就夠了,耶穌已經為我們完 成了一切,而且祂愛我們—因此我 們知道自己的存在是有理由的。當我 們在思想上相信祂為我們所成就的 事,並且在心靈上因著祂為我們所做 的事而受到感動時,這種不計代價只 求成功的癮癖就會被除掉。
偶像崇拜的結束
乃縵謙卑下來,去約但河沐浴 了,而其結果令人驚訝不已。
「於是乃縵下去,照著神人的 話,在約但河裏沐浴七回。他的肉復 原,好像小孩子的肉,他就潔淨了。 乃縵帶著一切跟隨他的人回到神人那 裏,站在他面前說:『如今我知道, 除了以色列之外,普天下沒有上帝。 現在求你收點僕人的禮物。』以利沙 說:『我指著所事奉永生的耶和華起 誓,我必不受。』乃縵再三的求他, 他卻不受。」(王下5:
14-16)
這個關於救恩的聖經故事,在每 一個點上都擊敗我們對成功的崇拜。 如果乃縵要得著痊癒,就必須先相信 一個婢女的話,然後相信以利沙僕人 的話,最後還要相信他自己僕人的 話。那個時代的人對待這些僕人好像 對待家中的寵物,或是對待為達官貴 族載物的牲口一般,但是上帝卻使用 他們來傳達救恩的信息。救恩之道不 是從宮殿中發出來的,而是來自僕人 的住處!
「不要在皇宮或殿堂中 或在簾幕深深的王室內尋覓─ 但要在馬棚中尋找,就將看見你的 上帝躺臥在乾草床上。」 ─比林斯(William
Billings)
在耶穌的傳道事奉中,門徒一直 在問:「你什麼時候才得國掌權?」 相反地,耶穌卻謙卑事奉,然後受苦 以至於死。甚至當耶穌從死裏復活 時,祂也是先向一個沒有地位的女人 顯現。
接受耶穌之救恩的人,不是靠 著他們剛強的能力,而是藉著承認自 己的軟弱和有需要;而且耶穌之救恩 的成就,也不是靠著剛強的能力,而 是藉著順服、事奉、犧牲和死亡。這 是聖經中最偉大的信息之一:「上帝 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 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 的羞愧。上帝也揀選了世上卑賤的, 被人厭惡的,以及那無有的,為要廢 掉那有的。」(林前1:
27-28)這就 是上帝做事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