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3


天國的新特質-01|天國的義的賜予和實踐

講員:唐興
爾灣聖徒改革宗長老會3/4/2018主日信息

天國的新特質-01
天國的義的賜予和實踐
馬太福音  9:9-13

A.    前言:

「宗教都是叫人向善的。」這句話本身並沒有錯,聖經許多地方都這樣教導我們,要竭力行各樣善事(林後9:8;提前5:10)。那麼基督教和其他宗教又有什麼區別呢?主耶穌在今天的經文中教導我們,基督教與其他宗教最大的區別就是:『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簡單的十三個字,不但道出了基督教與所有其他宗教的不同,更指出了基督教的核心福音真理。

若是單從字句來看,耶穌的教導似乎很簡單:一個人必須承認自己是罪人,神才會呼召他成為天國的子民。並且這些被呼召的罪人,具有憐恤人的美德。事實上,這樣的解釋是有問題的。

另外一點是:嚴格來說,耶穌基督不是要在地上建立一個世上所謂的『宗教』。祂要建立祂的國度、神的國度,與地上的國度不同的『天國』,這個國度是按照神的律法來統治祂的百姓,並賜福給祂的百姓。要如何成為天國的百姓呢?天國的百姓必須按照神的標準遵行神的律法,也就是說,神的百姓必須是『義』的。

但是,為什麼耶穌說:祂來本是召罪人,不是召義人呢?特別是猶太人,會感到奇怪和矛盾。主耶穌用『神喜愛憐恤[?λεο?](eleos),不喜愛祭祀』來解釋。祂的意思是說,若揣摩這句話,才會知道主耶穌來本是召罪人,不是召義人。這是我們今天要一起來思想的,要把這一段經文解開。

 B.     經文結構:

這段經文從第9節開始,講到耶穌遇見馬太並且呼召他作門徒。第10-11節,講到耶穌和門徒與稅吏和罪人一同坐席,法利賽人看見了,就向門徒提出質問。第12-13節,耶穌藉著回答法利賽人的問題,教導並啟示了門徒關於祂工作的內容和特質。

耶穌作為國度的君王成為肉身,在地上執行聖約(恩典之約),建立神的國度,也就是教會。祂把教會從以色列孩童時期的教會,帶入了一個新的紀元。神的國度因為應許的君王的來到,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動能:醫病趕鬼。除了國度的範圍領域擴大之外(從以色列的一個國家民族到萬國萬民),更帶來了對這個國度更豐滿的啟示。馬太為了要把這個進入新紀元的神的國度,與以色列人的國家作區分,把這個國度稱為『天國』。這個新的國度比起以色列的國度,具有某些新的特質。這些特質就是這一段經文和下一段經文中,耶穌首先藉著法利賽人提出的問題,後來又藉著施洗約翰的門徒提出的問題,啟示、教導門徒,關於祂所建立的國度的特質。

中心思想:基督執行恩典之約呼召天國百姓啟示天國新的特質。

D.    經文解釋:

 1-耶穌呼召馬太:天國君王恩典呼召(v9)。9 耶穌從那裏往前走,看見一個人名叫馬太,坐在稅關上,就對他說:「你跟從我來。」他就起來跟從了耶穌。

事件本身:耶穌醫治了癱子,教訓了文士法利賽人關於祂赦罪醫治的權柄以後,祂離開了房子,可能是彼得的家。祂在加利利海的北岸行走,門徒跟在祂後面。祂看見一個名叫馬太的人,其他的福音書稱他為「利未」(馬太在這裡刻意的表明他是作者,或因為傳統上把這裡的名字作為作者的名字)。馬太(意思是:耶和華的恩賜)坐在稅務局的辦公室裡。耶穌呼召他,他聽見耶穌的話,就立刻起身跟從了耶穌。

經文本意:前面的經文告訴我們耶穌有赦罪的權柄,祂赦免了癱子的罪。在這裡耶穌繼續啟示祂赦罪工作的對象。馬太是稅吏,代表當時猶太社會中最可恥的人。他們是替統治征服猶太人的羅馬政府做事,替羅馬政權系統搜刮民脂民膏的人。他們是猶太民族的叛徒、羅馬人的走狗。因為羅馬政府要求一定的稅收,並容許他們收超過的稅,放進自己的口袋。他們收有錢人的賄賂,壓榨中下層的人。因此,當時的猶太人禁止這類的人去會堂敬拜神。他們的名字被列在猶太會堂的拒絕往來戶的名單上,被列為不潔淨的。事實上,稅吏可以自立名目抽任何事物的稅(過路稅、坐船稅、打魚稅…),這可能是馬太在那裡收稅的原因。

我們看到馬太在這裡的反應與前面癱子的反應一樣:聽到耶穌的命令立刻行動。耶穌對癱子說:「起來!拿著你的褥子回家去吧。那人就起來回家去了」;耶穌對馬太說:「你來跟從我。他就起來跟從了耶穌。」路加福音說:「他就撇下所有的,起來,跟從了耶穌。」

加爾文說:「從這種迫切、滿心的順服中,我們看到基督話語的神聖力量。不是所有聽到祂的聲音的人,心裡都有同樣的感受:但是基督要在這裡提出一個非凡的例子,使我們知道祂的呼召不是出於人。」加爾文的意思是,馬太的反應是聖靈在馬太內心工作所發出的果效,並且指出不是每一個聽到呼召的人都一定會像馬太一樣。「呼召」是基督的工作,是基督的救恩臨到罪人身上,罪人主觀經歷上的救恩。

福音原則:威斯敏斯特小要理問答31問:什麼是「有效的呼召」(effectual calling)?答案是:「有效的呼召是神聖靈的工作,叫我們知道自己的罪和悲慘,藉著對基督的認識啟迪/照亮我們的思想 (enlightening our mind in the knowledge of Christ),更新我們的意志,祂勸服和幫助我們擁抱在福音裡白白賜給我們的基督。」其實,這裡講的就是「重生」(regeneration)。為什麼加爾文說不是每一個人的反應都一樣呢?首先,小要理問答用了「有效的呼召」說明福音的呼召是白白地賜給所有聽到的人。但是惟有聖靈在人內心工作才會產生果效。其次,是聖靈藉著對基督的認識,基督的知識,在人內心的工作。

重生剛開始的時候像一顆種子一樣,藉著對基督的認識漸漸清楚、全面而長大。彼得前書1:22節描述了長大的新生命的現象:22 你們既因順從真理,潔淨了自己的心,以致愛弟兄沒有虛假,就當從心裏*彼此切實相愛(* 從心裏:有古卷是從清潔的心)。

 23節說明重生的教義:23 你們蒙了重生[?ναγενν?ω],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是藉著上帝活潑常存的道。

所以,當神國度君王基督恩典地呼召祂的百姓的時候,祂藉著祂活潑常存的話,賜下新的生命,使罪人願意、並且有能力回應。重生的見證是:順從真理,清潔了自己的心,表現在愛弟兄沒有虛假上。彼得前書把對真理的認識和生活的實踐結合在一起,說明了重生的真理。

耶穌對他說:「你跟從我來。」他就起來跟從了耶穌。這簡短的一句話包含了呼召/重生的教義 。弗22-你們死在過犯和罪惡中,是祂叫你們活過來。

當耶穌呼召馬太的時候,在創世之前就被神在基督裡揀選的馬太,就重生了。他信心的回應告訴我們,基督已經賜給他天國的義,他就成為天國的百姓了。

 2-法利賽人質問:天國新特質的衝擊(v10-11)。 10 耶穌在屋裏坐席的時候,有好些稅吏和罪人來,與耶穌和他的門徒一同坐席。11 法利賽人看見,就對耶穌的門徒說:「你們的先生為甚麼和稅吏並罪人一同吃飯呢?」

事件本身:10-11節又換了場景,在屋子裡面。主耶穌和祂的門徒與稅吏和罪人一同坐在一起吃飯。路加福音告訴我們,耶穌和門徒是被邀請參加一個宴會。這對法利賽人而言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在當時的社會,與人同坐一起吃飯表示與人認同。耶穌是猶太人,是律法的教師,居然進入不潔淨之人的屋子,甚至與他們一同坐席吃飯。 因此,他們對耶穌的門徒提出了問題:「你們的先生為甚麼和稅吏並罪人一同吃飯呢?」

經文本意: 耶穌的行為對於法利賽人對義在生活上的實踐,產生極大衝擊和挑戰。我們看到對律法的解釋不同,對福音的認識不同,對神的話有不同的理解,就會帶來不同的生活實踐。因此耶穌在登山寶訓中教導了天國子民的義與文士法利賽人的義的不同,現在祂在生活的實踐上教導天國的義與法利賽人的義在實踐上的差別。


福音原則:福音的真理對法利賽人的外在宗教形式和行為上的敬虔產生衝擊。今天福音的真理也在衝擊所有基督教徒徒具外表的敬虔。一個因信稱義的基督徒,在成聖的過程中,在聖靈的光照下,漸漸認識到自己本性中的法利賽人:用自以為的敬虔,忽視自己內心的罪,用自己的標準去定罪人。福音的真理是:我們都是罪人、都需要耶穌恩典的救贖,在教會中真實福音的實踐,律法的成就是彰顯在互相擔當重擔(過犯的意思)。1 弟兄們,若有人偶然被過犯所勝,你們屬靈的人就當用溫柔的心把他挽回過來;又當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誘。2 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3 人若無有,自己還以為有,就是自欺了。4 各人應當察驗自己的行為;這樣,他所誇的就專在自己,不在別人了,5 因為各人必擔當自己的擔子。(加 6:1-5)查驗自己的行為,就好像醫生檢查病人的病痛一樣。這也是主耶穌的教導。

 3-耶穌回答解釋:天國新特質的啟示(v12-13)。

12 耶穌聽見,就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13 經上說:『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這句話的意思,你們且去揣摩。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

事件本身:耶穌回答法利賽人,首先,用一句諺語指出了法利賽人的問題 。其次,祂引用了舊約聖經的經文作為解釋,並要他們去學習這節經文的意思。最後,祂為這個事件和經文下了結論:「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主耶穌在這裡啟示了天國的新特質。

經文本意:第一部分的回答「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是一個容易懂的負面的、諷刺性的教導和責備。耶穌是在指出法利賽人本身的問題。他們認為自己是健康、潔淨、沒有罪的;他們認為自己是「義」的。他們鄙視那些和他們不一樣的稅吏和罪人

因此,這第一部分的責備,也是一種警告,也是對所有的基督徒說的:要認識基督和基督的工作:祂是醫生,要醫治我們屬靈的病。因此我們必須看到自己的罪,在經歷中認識自己的罪。否則,我們就有可能成為法利賽人:只注重外在的宗教行為,沒有內在本質的改變。這也是耶穌第二部分回答的主要意思。

第二部分的回答經上說:『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這句話的意思,你們且去揣摩。雖然第一部分是負面的責備,耶穌為了更清楚的教導門徒,祂引用何西阿書6:6節的前半段,來說明祂的職事,說明祂所建立的國度的特質。耶穌要法利賽人去揣摩這句話,就讓我們一起來看這句話。我們要從第4節開始看:

4主說:以法蓮哪,我可向你怎樣行呢?猶大啊,我可向你怎樣做呢?因為你們的良善如同早晨的雲霧,又如速散的甘露。5因此,我藉先知砍伐他們,以我口中的話殺戮他們;我施行的審判如光發出。「6我喜愛良善*/憐恤,不喜愛祭祀」;喜愛認識上帝,勝於燔祭。

(「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馬太引用LXX )我們必須包括後半節的經文:「喜愛認識上帝,勝於燔祭。」因為後半節的經文進一步解釋了前面的經文。「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喜愛認識上帝,勝於燔祭。」喜愛認識神Elohim,可以直接翻譯為:喜愛神的知識。這裡不是馬太引用舊約作為應驗的套用語,而是耶穌自己引用舊約經文,教導門徒福音原則的一貫性原則;耶穌教導門徒福音生活的原則在舊約和在新約都是一樣的。我們需要花一點時間來解釋經文正確的意思和應用。

我喜愛憐恤,不喜歡祭祀。 首先,這裡的「不喜歡」不能理解為否定祭祀。因為後半段的經文接著解釋:喜愛認識神,「勝於」燔祭。祭祀獻祭在舊約時期是神所設立的蒙恩管道,藉著這些祭祀,神教導祂的百姓關於福音的真理:以獻祭教導基督和基督的工作(當然那時候耶穌基督的名字還沒有啟示出來,但是聖靈透過這些預表使百姓認罪悔改,與我們現在是一樣的 )。祭祀的外在是沒有功用的,祭祀內含的悔改赦罪的福音真理,透過聖靈的工作,在聖徒身上產生果效,是舊約和新約一貫的福音真理。

什麼是憐憫?神「喜愛/喜悅」憐憫 [?????] (hesed) [?λεο? ]eleos),這裡的憐憫指的是「人對人的憐憫」。基督徒如何做到憐憫呢?我們會憐憫比我們不幸的人,我們會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我們會幫助那些在貧困的、在苦難中的人。因為,憐憫行善是人的本分,更是基督徒的本分,是神的命令。許多不信主的人也會這樣做。那麼基督徒的憐憫有什麼不同呢?何西阿書6:4節指出了原因:因為你們的良善如同早晨的雲霧,又如速散的甘露。許多對他人施行的憐憫只是短暫的,「如同早晨的雲霧,又如速散的甘露」,我們可以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若是在其他的地方無法顯出憐憫,那麼我們做的善事,也只是一種「祭祀」,一種出於天然本性,滿足自己的義的宗教行為。我們要更進一步地思想「憐恤」的意思。

聖經的「憐恤/憐憫」是聖靈結的果子,不是出於我們天然的本性。雅各書3:17節說,這種憐憫是神所賜的智慧的彰顯,從天上來的智慧。惟獨從上頭來的智慧,先是清潔,後是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多結善果,沒有偏見,沒有假冒。18 並且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種的義果。 另外,這裡講到有先後次序,是講到一個成長的過程:成聖的過程,結果子的過程。這種憐憫是出於天上來的智慧。何西阿書說:「喜愛神的知識,勝於燔祭。」神的知識(The knowledge of God )就是天上來的智慧。

那麼我們如果知道自己有這樣的智慧呢?雅各這樣說:13 你們中間誰是有智慧有見識的呢?他就當在智慧的溫柔上顯出他的善行來。14 你們心裏若懷著苦毒的嫉妒和紛爭,就不可自誇,也不可說謊話抵擋真道。15 這樣的智慧不是從上頭來的,乃是屬地的,屬情慾的,屬鬼魔的。16 在何處有嫉妒、紛爭,就在何處有擾亂和各樣的壞事。17 惟獨從上頭來的智慧,先是清潔,後是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 [?λεο? ]eleos),多結善果 (原文:好果子),沒有偏見,沒有假冒。18 並且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種的義果。

聖經的「憐恤」包括對貧困不幸的人的幫助,但是若僅限於此,無法在智慧的溫柔上顯出善行,心裡懷著苦毒、嫉妒和紛爭,那些外在的憐恤善行,就成了掩蓋自己罪性的麻醉劑了。

加爾文指出文士兩方面的錯誤:首先,他們不認識基督的工作和職事。第二,他們不看自己的罪,反而驕傲地看不起其他的人。這是一個值得我們特別留意的、而且是非常普遍的「疾病」。耶穌的回答 ——「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是要指出他們這種疾病,並且要他們看到,罪人覺得自己被冒犯了,是因為他們的自義,他們認為自己是健康的,所以看不起生病的人,並且討厭他們,連看到病人都不能忍受。耶穌後來指出,祂必須執行醫生的職責,因為祂受父的差遣要呼召罪人。(赦免他們的罪,賜給他們新的生命)

結論:「所有的宗教都是要人向善的」,這句話本身沒有什麼錯。錯誤在於善的標準是什麼?憐恤的標準是什麼?法利賽人把善作為按照自己對律法的解釋、在外在行為上之遵行——祭祀。耶穌用「我來本是召罪人,不是召義人」說明了祂的工作是要藉著呼召賜下新的生命(重生)。這個新的生命像一顆種子,受到基督藉著純正的福音信息的澆灌,透過聖靈在蒙揀選者心裏的工作,漸漸長大,顯出從上頭來的智慧:「先是清潔,後是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多結善果,沒有偏見,沒有假冒。」

應用:這裡要問的問題是:你對基督的呼召有清楚的認識嗎?你對基督和祂的工作的認識有漸漸的增長,越來越清楚嗎?你是否在生活的細節中常常查驗自己內心是否存著苦毒、嫉妒和紛爭呢?你是否存著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心,結出好果子呢?因為這是蒙基督呼召重生的回應和責任;天國子民在生活上的實踐。這是天國的新特質:一種生命的新樣式(羅64)。

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