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講基督和傳講舊約聖經Preaching Christ and Preachingthe Old Testament
摘自《從舊約傳講基督》Preaching Christ from the Old
Testament: A Contemporary Hermeneutical Method第一章,23-63頁,桂丹諾 (Sidney Greidanus)著/陳永財譯,麥種傳道會2015,註腳從略。
本書處理的是從舊約聖經傳講 基督。我們在把注意力特別轉向這 個主題前,需要立下根基,以便在其上建立我們的論述。在開頭這一章, 我們要討論兩個主題:(1) 傳講基督 的必要,和 (2) 從舊約聖經來講道 的必要。在第二章,我們將會討論從舊約聖經傳講基督的必要,屆時會 把我們發現的結果合併在一起。
傳講基督的必要來自廣泛之基督教傳統的講 道學者都提倡傳講基督。例如:羅 馬天主教作家葛拉索(Domenico Grasso)說:「講道的對象和內容都是基督,祂就是道,父在祂裡面彰顯自己,並將祂的旨意傳達給人。」 東正教的弗洛羅夫斯基(Georges Florovsky)主張:「傳道人在教會中 受委派和按立,正是為了傳講神的 道。他們獲授予一些固定的職權範 圍── 也就是耶穌基督的福音──他們委身於這唯一和長期的信息。」 信義會的講道學者雷烏(M. Reu)斷 言:「講章必須以基督為中心,其中 心和內容唯獨基督耶穌。」改革宗的 講道學者侯克斯特拉(T. Hoekstra) 主張:「在為教會闡釋聖經時,講 道的人……必須顯示,甚至從邊緣 最遠的一點,也有條路通往中心。
因為沒有基督的講章根本不是講 章。」浸信會傳道人司布真(Charles Spurgeon)說:「傳講基督,無論何 處,總是要這麼做。就是整個福音。 祂的位格、職分和工作,必須是我 們唯一重大、包羅一切的主題。」因 此,來自廣泛傳統的作家都見證傳 講基督的必要。
關於「傳講基督」的意思的混亂
可惜,我們也可以列出類似的 清單,顯示人們抱怨說傳講基督的 實踐達不到理想。這失敗的理由之 一,可能是從舊約聖經傳講基督的 困難。由於關於舊約聖經詮釋和講 道的教科書缺乏具體的指引,令這 個困難變得更加嚴重。講道的人扭 曲舊約聖經經文,為了要奇蹟地以 加略山為終點;這類可怕的故事很 多。但是,為了傳講基督而顛覆聖 經,只會削弱信息的權威。
對一些人來說,「傳講基督」的 觀念也似乎頗為狹窄和有限制,與基督徒講道的人的另一個理想──也就是傳講「神全備的旨意」(徒 二十27)── 相去甚遠。例如:我們 傳講基督,會不會因而犧牲了傳講其 他基督教教義、基督徒生活或對社 會公義的關注?
但普遍不傳講基督還有其他原 因。雖然可能顯得奇怪,但我們根本 並不清楚「傳講」基督是甚麼意思。 雖然表面看來,意思似乎很簡單,但 有幾個因素令它變得複雜,尤其基 督既是永恆的道,從太初就存在(約 一1),也是成了肉身的基督,在舊約 聖經之後才出現(約一14)。這複雜 性也在人們賦予「傳講基督」這個詞 語形形色色的意義中反映出來。有 些人認為,傳講基督表示傳講「基 督被釘十字架」,意思是將每段經 文連繫到加略山和基督在十字架上 的代贖工作。其他人則將意思擴展 到傳講「基督的死和復活」。還有些 人尋求將經文連繫到永恆的道的工 作,祂也活躍於舊約聖經時代,特別是作為耶和華的使者、耶和華軍 隊的元帥和神的智慧。其他人甚至 進一步將意思擴展到傳講以神為中 心的講章,因為他們認為,由於基督 是三一神的第二個位格,是完全的 神,以神為中心的講章就是以基督 為中心。還有些人主張,「主耶穌基 督被視為耶和華,」因此每當我們 在舊約聖經看見「耶和華」時,都可 以用基督的名字取代。
在這本關於從舊約聖經傳講 基督的書,一開始就釐清清我們所 謂的「傳講基督」是甚麼意思,是好 的。但現有的各種定義已經夠多的 了,我們不會再加上另一個定義;我 們覺得更有價值的做法是,檢視新 約聖經關於「傳講基督」的意思。畢 竟,是使徒們最先發明這個詞語的。
新約聖經論「傳講基督」
使徒講道的核心
使徒講道的核心是耶穌基督。 李契爾(Richard Lischer)指出:「粗 略檢視新約聖經中表示『傳講』之 動詞的受,就可以看見初期教會的 宣講多麼以基督為主。這些受詞包 括:耶穌、主耶穌、基督、基督耶穌 是主、釘十字架的基督、從死裏復活 的基督、耶穌和復活、關於國度的好 消息、耶穌是神的兒子、神的福音、 主的道、赦罪、和基督在你們裏面 ── 榮耀的盼望。」正如表示講道的 這些動詞的受詞所顯示的,基督無 疑是使徒講道的核心。但這個結果 並沒有解決我們的困境。「基督」 是指作為三一神第二個位格的基督 嗎?還是指作為永恆之道的基督? 是指被釘十字架的基督?還是得著 復活和高舉的主?還是包括以上一 切?要找出答案,我們必須進一步 探討新約聖經。
在《使徒的講道與其發展》 (The Apostolic Preaching and Its Development)這本書中,陶德(C. H. Dodd)總結說,彼得在使徒行傳 裡的頭四篇演論,提供了「初期宣 講(kerygma)的內容一個全面的觀 點」。他以六個標題總結這講道的 內容:第一,「日期滿了。」第二,「這 是透過耶穌的事奉、死亡和復活 而發生的,彼得為之提供簡單的論 述」。第三,「藉著復活,耶穌被高舉 到神的右邊,作為新以色列的彌賽亞—元首」。第四,「教會中的聖靈 是基督現今之能力和榮耀的標誌」。 第五,「彌賽亞時期很快就要在基督 再來時完滿實現」。最後,「宣講的 結束總是呼籲悔改,提供赦免和聖 靈,以及應許『得救』。」
很快檢視一下這六個元素顯 示,新約聖經教會中的講道確實是 以耶穌基督為中心── 但不是狹義 地只聚焦於被釘十字架的基督,也 不是在最廣泛的意義上,只聚焦於 三一神的第二個位格或永恆的道。 新約聖經的教會傳講拿撒勒人耶穌 的降生、事奉、死亡、復活和高升, 實現了神的舊約應許,祂今天在 聖靈裏的臨在,以及祂很快就要再 來。簡單來說,「傳講基督」表示在 整個救贖歷史的範圍這個背景下傳 講成了肉身的基督。
傳講基督的廣度
我們可以 跟 隨使徒們,由傳 講基督被釘十字架,到傳講基督復 活,到傳講神的國,來留意「傳講 基督」這個觀念的廣闊程度。
耶穌的十字架
為「傳講基督」只表示傳講十 字架這個狹義觀點辯護的人,往往 訴諸使徒保羅明確的話。在哥林 多前書一章23節,保羅提醒哥林多 教會,「我們……傳釘十字架的基 督;」在接下來那一章,他說:「因為 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 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 架」(林前二2)。不過,雷烏正確地 警告說,講道的人不應該「像『舊信 仰』的講道者被指責的那樣,將基 督的十字架與祂的生平、教導和工 作分開」。對保羅來說,傳講「釘十 字架的基督」的意思,遠比把每一篇 講章都聚焦於耶穌在十字架上的受 苦更為廣闊。基督的十字架確實是 保羅講道的焦點,但正如保羅的講 章和書信所證明的,基督的十字架 顯示的遠比耶穌的受苦多得多。它 也讓人看見神完美的義(羅三25~
26)和人類的罪那可怕的災難。「十 字架……以其他東西不能做到的方 式,象徵我們的罪是何等可怕、嚴 重,因此也顯示我們需要的悔改的 深度和素質,這樣的悔改是只有記 得這一點、並支取它的意義才能在我們裏面創造的。」
但根據十字架可以看到的,遠 超過罪和悔改的深度。基督的十字 架也讓我們看見神對祂所創造之人 和物顯明的那奇妙的愛(羅五9~ 10,八32~34)。「這是最初的基督 徒所看見的── 神在那裏;這是其 他地方無法相比的。彼得在基督教 的第一篇講章中說,這件事的發生, 「……是『按著神的定旨、先見』。 他們傳講十字架時,從來不會不說: 『這是神的作為,神行動的目的,神 使瘋狂和被破壞的世界恢復健康、 平靜及平安的方法。』」
在在時間線上,十字架只是由創 造到新造這整個救贖歷史中的一 點。但正是在整個救贖歷史中,十字 架是這樣重要的轉捩點,以致它的 影響一直回溯到人類的墮落、和神 發出死亡的這個懲罰(創三19),即 使它同時將國度歷史向前推到完全 的完美── 列國會進入這個國度, 不再有死亡和眼淚,神將會是一 切,又在一切中(啟二十一1~4)。 保羅說,這是因為「神在基督裏叫 世人與自己和好,不將他們的過犯 歸到他們身上」(林後五19)。
耶穌的復活
除了讓人看到基督的十字架所 提高的巨大遠景外,保羅的講道同 樣聚焦於基督的復活。甚至哥林多 前書二章2節,保羅說他「在你們中 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 祂釘十字架」,這個看似有限的焦 點,可能也有廣濶得多的視野。諾克 斯(John Knox)的解釋頗有幫助: 「乍看之下,最後這個短語〔並祂釘 十字架〕似乎完全遺漏了復活。但它 似乎是這樣,只是因為我們假設,保 羅的思路好像我們習慣的那樣,以 向前的方式移動……。但保羅寫這 個短語時,他首先想到復活、得著高 舉的基督,然後他的思想向後移向 十字架……。因此,保羅的措辭絕非 遺漏復活,而是以復活開始;基督這 個詞主要表示人們現在認識的那一 位──活著且臨在的主。」
其他經文更直接地表明,保羅 同樣聚焦於基督的復活。例如:保 羅和巴拿巴在彼西底的安提阿會堂 講道時,保羅宣告:「神卻叫祂〔基 督〕從死裏復活……。我們也報好信息給你們,就是那應許祖宗的話,神 已經向我們這作兒女的應驗,叫耶 穌復活了……」(徒十三30、32~33;
參:徒十七31)。還有,「你要記得那 此死人中復活的耶穌基督,祂是大 衛的後裔所生的,這就是我所傳的 福音」(提後二8,《新譯本》)。因 此,史督華特(James Stewart)建議 講道的人:「我勸你們,要傳講復活, 以之為比其他一切都重要的事實, 它不單攸關個別基督徒的生命,也 攸關整個人類的場景和整個族裔的 命運。它是永恆秩序介入這個受苦、 混亂、罪和死亡的世界……。它證實 了永恆的公義,宣告宇宙的核心是屬 靈方面的。它是神的國讓人看見。」
但我們不應該將釘十字架和 復活對立起來。「在宣講中,耶穌 的死亡和復活從一開始便不能分 開,是互相關連的。兩者是一個救 恩事件的兩面,各自都不斷令人想 起另一面。」 事實上,在保羅說自 己傳講「釘十字架的基督」(林前一
23,二2)的那封信中,他提醒哥林 多人,「我……先前所傳給你們的福 音……。我當日所領受又傳給你們 的,第一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 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聖 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林前 十五1~4;參:較十五12)。
神的國
我們已經看到,傳講基督的死 和復活,不單是重述關於拿撒勒人 耶穌的事實。 這兩個事件提供十分 深刻的洞見,讓人明白神的公義、慈 愛和最後的得勝,以及人類的罪、懲 罰和拯救。 但它們也提供視角,讓 人在神的整個救恩計劃在救贖歷史 中揭開時看見它。 早期的基督徒講 道者傳講,「在目前視為一個事件的 這兩件驚人事件中,神的國度已經 帶著大能介入了……。以前純粹是終 末論的,現在出現在他們眼前:超自 然的變得可見的,道成了肉身。他們 不再夢想國度的時代:他們正活在 其中。這個時代已經來到了。」
因此,傳講基督與傳講神的國 息息相關。保羅承認他也傳講「基督 耶穌為主」(林後四5),也就是那已 經領受了「所有的權柄」(太二十八 18)的統治者。在耶穌基督裏面,神 的國度來了。使徒行傳以保羅被囚在羅馬這令人不安的圖畫結束── 神 的國還未完全來到。但偉大的使徒 已經在羅馬這個世界中心,「傳講神 國的道,將主耶穌基督的事教導人」 (徒二十八31;參:徒二十25)。
「傳講基督」的意思
根據新約聖經的這個見證,我 們可以為「傳講基督」的意思勾勒一 幅輪廓。作為準備,我們最好先說明 傳講基督不是甚麼。傳講基督當然 不單是在講道中提到耶穌或基督的 名字。它也不是將基督等同於舊約 聖經的耶和華、或耶和華的使者、或 耶和華軍隊的元帥、或神的智慧。那 也不單是藉著預表、從遠處指向基 督或「劃出指向基督的線條」。
從正面來說,傳講基督好像傳 講神國的福音那麼廣闊。我們只需 查考經文彙編,便知道新約聖經多 麼頻頻提到「天國的福音」、「基督 的福音」、「耶穌基督的福音」、「神 恩典的福音」以及「和平的福音」。 這些用語凸顯出兩個特點。傳講基 督是給人的好消息,傳講基督好像 傳講國度的福音那麼廣闊── 只要 這國度與它的君王耶穌有關。
更具體地說,傳講基督是傳講 拿撒勒人耶穌的位格、工作或教導 的某些方面,讓人們可以相信祂、 倚靠祂、愛祂和順服祂。我們會更 仔細地看這些方面。
基督的位格
基督的位格和工作之間的區 別,是系統神學 和關於傳講基督的 作品中頗為常見(和具爭議性)的。 當然,這區別永遠都不應引致將基 督的位格和工作分開,因為兩者是 不能分開地交織在一起的。不過,這 區別也有其長處,就是強調彌賽亞 的某些方面。耶穌自己問門徒:「你 們說我是誰?」彼得回答說:「你是 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耶穌說這 回答是來自神自己的啟示(太十六 16~17)。認識耶穌是誰(彌賽亞,神 的兒子),幫助門徒明白祂傳道、醫 治、死亡和復活的工作的深邃意義。
事實上,約翰以確認基督的位 格開始他的福音書。他寫道:「從來 沒有人看見神,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 子將祂表明出來」(約一18)。神獨 一的兒子,耶穌基督的位格是神關於自己的啟示的高潮。在耶穌裏,我 們看見神。祂讓人認識神。同樣,希 伯來書也以確認基督的位格開始: 「祂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是神本 體的真像」(一3)。
在從舊約聖經傳講基督時,我們 往往可以將舊約聖經的信息連繫到 基督的位格的某個方面:神的兒子、 彌賽亞、我們的先知、祭司和君王。
基督的工作
在傳講基督時,我們也可以聚 焦於基督工作的一個方面。福音書 作者約翰從耶穌的位格轉向祂的一 些「記號」(工作),「但記這些事要 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 並且叫你們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 得生命」(約二十31)。
通常基督的工作連繫到祂透過 受苦和死亡使我們與神和好這工作 (代贖)。但我們也可以想到祂醫治 的神蹟(國度臨在的記號)、祂的復 活(勝過死亡)、祂的升天(君王登 基)和祂的再來(將來的國度)。在 從舊約聖經傳講基督時,我們往往 可以將經文的信息連繫到我們救主 的救贖工作和我們主的公義統治。
基督的教導
雖然我們可以將基督的教導視 為基督工作的一部分,但在討論從 舊約聖經傳講基督時,卻往往忽略 了耶穌的教導。由於它對這個主題 具有深遠意義,我們必須單獨來考 慮基督的教導。
耶穌的教導的重要性,因為耶 穌自己的話而浮現出來:「你們若常 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你 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 由」(約八31~32)。基督的教導的重 要性,特別在基督給門徒的命令中 顯示出來:祂吩咐他們要「使萬民作 我的門徒,……給他們施洗,凡我所 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太 二十八19~20)。耶穌的教導是從舊 約聖經傳講基督不能缺少的部分, 因為舊約聖經是耶穌的聖經,祂的教 導是建基於舊約聖經的。耶穌的教 導不單包括關於祂(人子、彌賽亞)、 祂的使命和祂再來的教導,也包括關 於神、神的國、神的約、神的律法等 (例如,太五~七章)的教導。
總結這一節,我們可以將「傳講基督」界定為:講道的講章,是真正 整合經文的信息和神啟示的高潮, 也就是神在新約聖經關乎耶穌基督 的位格、工作和/或教導的啟示。
今天傳講基督的理由
我們今天為甚麼應該傳講基 督?為了回應這個問題,很多人可 能會指出使徒們的榜樣:如果彼得 和保羅都傳講基督,今天講道的人 也必須傳講基督。但這樣從模仿來 論證是頗為膚淺且有缺陷的。仿效 保羅傳講基督,是頗具選擇性的仿 效,因為大部分人都不仿效保羅走 上宣教旅程來講道。我們在講道時 也沒有仿效保羅先去會堂。我們也 沒有仿效保羅以織帳棚來支持「織 帳棚的事奉」。在所有這些和其他 情況下,我們都明白,聖經對保羅 工作所做的描述(description),不 一定變成聖經今天給我們的規定 (prescription)。因此,我們必須挖 深一點,來找出今天傳講基督的理 據。我們必須問自己:保羅和其他使 徒傳講基督,背後有甚麼原因?這些 原因今天對講道的人仍然有效嗎?
耶穌的命令:「你們要去,使萬 民作我的門徒……」使徒傳講基督,一個明顯但往 往被忽略的原因,是耶穌在離去時 的命令:「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 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 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 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 的末了」(太二十八19~20)。雖然洗 禮的套語是三一式的,但命令是使 人作「我〔耶穌〕的門徒」,並「凡我 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 而應許是耶穌的同在─全都特別聚 焦於耶穌基督。使徒彼得後來記 起:「祂吩咐我們傳道給眾人,證明 祂是神所立定的,要作審判活人、 死人的主」(徒十42)。
甚至使徒保羅,雖然沒有接受 原來的命令,後來也接受了傳講基 督這特別的命令。他在往大馬士革 迫害基督徒的路上,活著的主阻止 他說:「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穌。起 來!進城去,你所當作的事,必有人 告訴你。」接著耶穌吩咐亞拿尼亞去 見保羅:「他是我所揀選的器皿,要 在外邦人和君王、並以色列人面前宣
揚我的名」(徒九5~6、15)。
因此,復活的主命令使徒在萬 國傳講祂的「名」(關於耶穌的啟 示),他們就以傳講耶穌基督來回 應。幾十年後,福音書的作者接受這 原來的命令,作為給他們的命令。 例如:馬可在寫他的福音書時,開頭 一節就顯出他的主要關注:「神的兒 子,耶穌基督福音的起頭。」今天的 基督徒講道者也活在傳講耶穌基督 的「名」這個命令之下,因為傳講基 督的命令遠超過最初的使徒和福音 書作者──達到「地極」。
令人興奮的消息:君王來了!
除了服從耶穌的命令外,傳講 基督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在於信息本 身。即使今天,總統或女王到訪一個 城市時,這到訪本身已經是值得報 導的新聞事件。沒有人需要命令廣 播員講述這個故事,因為故事本身就 令人不得不講述。如果總統或女王 的來臨已是如此,更何況是「萬王之 王」的到來呢!經過多個世紀等候神 應許的彌賽亞,經過很多大期望和 更多受挫的盼望後,祂來到的故事 是需要宣講的。
例如:彼得的兄弟安得烈遇到 耶穌時,他找到表達自己的興奮的 自然途徑:「他先找著自己的哥哥 西門,對他說:『我們遇見彌賽亞 了。』……於是領他去見耶穌」(約 一41~42)。安得烈需要告訴彼得, 是預嘗教會在耶穌復活後的宣教熱 忱。這個故事就是必須講述的:神實 現了祂的應許;祂的救恩已經變成 實際;神的國已經以奇妙的新方式介 入這個世界;君王已經來了!
賜生命的消息:「當信主耶穌, 你就必得救」
傳講基督的另一個主要原因, 在於那信息賜生命的性質。1970年
代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爆發小兒麻 痺症時,政府立即向父母傳遞訊息, 要他們的孩子接種預防疫苗。那是 十分重要的信息;需要立即廣播出 去。考慮到疫症和有預防方法,這訊 息顯然是必須傳述的。
自從墮落到罪中後,人類便遠 離神,活在死刑之下。每個有辨別 能力的人都能夠看到那疾病,但並 非所有人都知道治療方法。我們需要告訴人們治療的方法。腓立比的 獄卒呼喊說:「我當怎樣行才可以得 救?」保羅回答說:「當信主耶穌,你 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徒十六30~
31)。正如保羅在幾年之後所說的: 「你若口裏認耶穌為主,心裏信神叫 祂從死裡復活,就必得救」(羅十 9)。相信耶穌基督是對付永死的解 救方法。在一個死在罪中、與神隔 絕、走向死亡的世界,耶穌基督那 賜生命的信息是那麼迫切,必須把 它講給人們聽。因為它是盼望、和 好、與神相和、醫治、挽回、拯救和 永生的信息。
排他的消息:「除祂以外,別 無拯救」
激發人傳講基督的另一個因素 在於基督是得救的唯一途徑。正如 彼得所說的:「除祂以外,別無拯 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 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徒四 12)。彼得那充滿盼望、但排他的信 息,呼應耶穌自己的信息:「我就是 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 有人能到父那裏去。」永生只能在 耶穌基督裏找到。
如果耶穌是多種拯救途徑中 的一種,教會就可以放鬆一點,希 望人們可以找到其他方法得救脫離 死亡。但既然基督是唯一的途徑, 傳講基督便更加迫切。除了耶穌以 外,便沒有救恩。
以上所有傳講基督的理由,在 今天和新約聖經教會的時代同樣成 立,因為耶穌的命令是「直到世界的 末了」都有效的。在整個教會歷史中 基督徒殉道者最多的世紀,君王已 經來到的好消息和以往一樣重要且 具振奮人心;在物質主義的時代,人 們對人生的意義感到絕望,藉著相 信基督便可以從死亡中得拯救,這 個重要的消息好像任何時候那樣重 要;在我們相對、多元的社會中,有 那麼多所謂的救主,除了耶穌基督 以外沒有拯救,這個排他的消息,好 像任何時候一樣重要。
在非基督教文化中的聽眾
傳講基督的最後一個原因是, 我們的聽眾活在非基督教的文化 中。初期教會本來是向活在非基督 教文化中的人說話。人們需要聽到關於基督和祂帶來的分別。但當代講 道的人同樣向活在非基督教或後基 督教文化中的人說話。如果當代聽 眾活在充滿基督教思想和行動的文 化中,我們或許會認為,人們聽道會 感到它與基督有關是理所當然的。 因為生命的一切都與基督有關。正 如保羅寫道:「愛子是那不能看見之 神的像……;因為萬有都是靠祂造 的……── 一概都是藉著祂造的, 又是為祂造的。祂在萬有之先;萬有 也靠祂而立」(西一15~17)。但今 天講道的人不能假設聽眾會看見這 些連繫;他們甚至不能假設聽眾會 知道好像「福音」、「神」和「基督」 這些詞語的意義。
非基督徒聽眾
歐洲和北美已經成了宣教工 場。人們迷失了道路,他們正在尋找 那終極者,為自己在世上短暫的存 在尋找意義。教會的主日聚會很快 由基督徒的崇拜變成「尋道者的崇 拜」。今天,在基督徒的崇拜(人們 會希望是對尋道者敏銳的)和尋道 者的崇拜中,都需要傳講基督。斯托 得(John
Stott)寫道:「講道的人最 令人著迷的任務之一,是探討墮落人 類的空虛,以及耶穌基督的豐盛,目 的是為了接著指明,祂可以怎樣填 補我們的空虛,照亮我們的黑暗,豐 富我們的貧窮,實現我們人類的渴 望。」因為「遇到基督就是觸及現實 和經驗超越。祂賦予我們自我價值 感或個人的意義,因為祂向我們保 證神對我們的愛。祂釋放我們脫離 罪咎,因為祂為我們死,以祂復活的 力量釋放我們脫離自己自我中心的 囚牢,因為祂作王,我們可以脫離使 人癱瘓的恐懼……。祂為婚姻和家 庭、工作和閒暇、個人身分和公民身 分賦予了意義。」
基督徒聽眾
今天委身的基督徒和非基督徒 都會從明確以基督為中心的講道中 得益。在後基督教文化中,這種講道 會令基督徒感到基督在他們生命和 世界中的重要性。這會幫助他們將自 己的特定信仰從猶太教、東方宗教、 新紀元運動、健康與財富福音和其 他與之競爭的信仰區分出來。它會 繼續建立他們對耶穌── 他們的救主和主── 的信心。在非基督教的 文化中傳講基督支持基督徒,就好 像沙漠中的水支持遊牧民族一樣。 雷烏主張:「真正的基督徒信仰和 生命只能夠在每天支取基督時才能 夠存在。」即使那些委身於基督的 人,都必須繼續學習和再學習,以 他們的救主耶穌為生命的主來服事 祂是甚麼意思。
在後基督教文化中講道,給當 代講道的人很大的責任去清楚、真 實和富洞察力地傳講基督。講道的 人不能再假設,聽眾會在基督徒心 態和基督徒崇拜的處境下辨別信息 與基督的連繫。這些連繫需要刻意 揭露出來,讓眾人看見。斯托得為當 代講道的人校正目標:「講道的主 要目的是忠心而適切地闡釋聖經, 讓人看見耶穌基督足以滿足人類的 需要。」赫爾(William
Hull)加上 這個很好的忠告:「讓我們不要走 上講壇去辯論次要的問題,或猜測 深奧的奇聞……。我們在那裏,要 傳講耶穌基督是主……。那是我們 可畏的任務:用言語表達在我們的 主耶穌基督裏屬於我們的新日子, 好叫聽眾付諸行動。」
從舊約聖經來講道的必要
在我們的討論特別聚焦於從 舊約聖經傳講基督(第二章)前,我 們必須首先考慮從舊約聖經來講道 這個一般的問題。今天在教會,舊 約聖經好像失落的寶藏,這已經不 是甚麼祕密。「在我的經驗中,舊 約聖經是封閉的書,」諸如此類的 話表明一個趨勢。克里斯韋爾(W.
A. Criswell)聲稱,舊約聖經「或許 是聖經在現代講道中最受忽略的 部分,」而在使用舊約聖經時,「往 往只是使用經文來講一些特別的題 目,很快便偏離了經文的上下文。」 艾基新(Gleason
Archer)若有所思 地說:「今天,在一個接一個的主日 中,基督徒相對來說忽略了舊約聖 經,在一般的福音派、相信聖經的教 會,參加聚會的一般信徒根本聽不 到希伯來聖經的信息,看到這點,令 人感到奇怪而難以理解。」他問道: 「基督和新約聖經所有作者都是從 聖經的這三十九卷書得到屬靈的餵 養;基督徒牧師如果完全忽略它們, 怎能期望以均衡的屬靈飲食餵養他們的羊群?」
我們很難找到統計數字,但可 以從幾個宗派的報告中得出可靠的 結論:一般教會會友聽到的講道中, 不到百分之二十是基於舊約聖經經 文的。 如果我們記得,舊約聖經佔 了基督教正典的大約四分之三,這 個數字便更驚人了。一本為講道的人 編寫福音派期刊的編輯哀歎:「我 每年收到從更正教多個宗派的傳道 人來的數以百計的講章……。呈交給 《講道》(Preaching)的講章中,不 到十分一是基於舊約聖經經文的。」
缺乏從舊約聖經講道的原因缺乏從舊約聖經講道,可以有 很多個別的原因。我們會討論其中 四個主要的原因:使用經課集、舊約 聖經的批判學術、拒絕舊約聖經和 從舊約聖經講道的困難。
使用經課集
使用經課集對從舊約聖經講道 有正面和負面的影響。正面來說,納 入舊約聖經的誦讀,讓信徒在基督 徒崇拜中再次聽到舊約聖經,這肯 定是經課集的貢獻。麥克里(Foster
McCurley)承認:「在我自己的信義 宗傳統中,一直要到……一九五八 年……,每星期崇拜的讀經才有舊 約聖經的經文。直到那年以前,美國 信義會大部分教會都只從書信和福 音書各誦讀一段……。」
然而,「誦讀舊約聖經」未必變 成傳講舊約聖經,因為大部分牧師 的講道經文還是選自所誦讀的新約 聖經經文。這個對新約聖經的偏好, 部分是因為牧師的偏好,但也是大 部分經課集固有的。從將臨期到聖 誕節,到主顯節,到大齋期,到復活 節,到五旬節,跟隨教會年曆(基督 的生平),連續的誦讀都傾向於來自 福音書的經文。因此,舊約聖經的誦 讀頂多也只是提供支持。而且,「舊 約聖經的誦讀經文……由主日到主 日之間沒有甚麼延續。」 因此,經課 集跟隨教會年曆,並在福音書誦讀 中提供延續,導致選擇講道經文偏 好新約聖經。
奧爾森(Dennis
Olson)提出另 一個問題。他指出:「大部分經課集 使用的舊約聖經材料,都是出自頗 為有限的部分」── 主要是以賽亞書、耶利米書、創世記、出埃及記和 申命記。「引自舊約聖經其他書卷的 經文少得多……。以大部分經課集 現時的模樣,舊約聖經的見證有百 分之八十從沒有在教會崇拜中誦讀, 更不要說傳講了。那就好像找來波 士頓交響樂團(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卻只留下百分之二十的 樂手……。我們只保留舊約聖經完 整聲音的百分之二十時,有甚麼事情 發生?有甚麼神學重點失落了?」
舊約聖經的批判學術
缺乏從舊約聖經講道的一個更 嚴重的原因,是很多講道的人從不 同神學院和大學接受的那種舊約聖 經訓練。「聖經學術首要關注的是 神學解經;但在二十世紀初,取而代 之的是學者關注科學─ 歷史觀念的 任務。」高等批判學(「批判學」或譯 「鑑別學」,下同)集中在來源批判 學、形式批判學和宗教歷史。人們研 究舊約聖經,只為了恢復以色列的歷 史,她的文學歷史,和她的宗教歷史 ── 沒有留下神的道可以讓未來的 講道者傳講。(以來源批判聞名的) 韋爾豪森(Julius
Wellhausen)辭去 格賴夫斯瓦爾德大學(Greifswald
University)神學教授的教席,接受 哈勒大學(Halle
Univer- sity)的閃 語教授一職,可以說明神學訓練的 荒蕪。他這樣解釋自己由神學轉向 閃語的理由:「我成為神學家,是 因為我對用科學方法處理聖經感 興趣;但我漸漸發現,神學教授也 減負預備學生在福音派教會事奉的 實際任務,而我沒有執行這個實際 任務,雖然我自己有所保留,但卻 令聽我授課的人不能執行他們的職 務。」大約五十年後,為從舊約聖經 講道而從事的訓練並沒有改善,至 少在德國沒有。馮拉德(Von
Rad)指 出:「舊約聖經學術……以幾乎是宗 教的熱忱……訓練人們接受一種正 直的歷史辨別道德,卻沒有訓練他 們公開地承認舊約聖經……── 神 學家所謂信仰告白的狀態(in
statu confessionis)。」近年編修批判學、 修辭批判學、敘事批判學和正典進 路的興起,給聖經學者帶來更大的 盼望,要集中精力理解舊約聖經文學 對以色列人的信息,從而有助於預備 學生承擔從舊約聖經講道的任務。
拒絕舊約聖經
缺乏從舊約聖經講道還有另一 個原因,那就是完全拒絕舊約聖經。 拒絕舊約聖經有悠久的歷史,可以 追溯到馬吉安(Marcion)。為了明白 人們為甚麼拒絕舊約聖經,我們會 簡單地檢視四個神學家的立場。他 們是馬吉安、施施萊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哈納克(Adolf
von Harnack)和布特曼(Rudolf
Bultmann)。
馬吉安(約85-160)
馬吉安是黑海南岸一個富有的 船主。在大約主後140年,他搬到羅 馬,在那裏成為教會會友。「在羅馬 時,他受到不正統的敘利亞教師瑟 爾鐸(Cerdo)影響,從他那裏得出自 己教導的基礎,將舊約聖經描繪的 神和新約聖經描繪的神區別開來。」 馬吉安在144年被驅逐,建立起自己 的教會,廣泛傳播他那古怪的觀點。
好像諾斯底主義者(Gnostics) 一樣,馬吉安對宇宙抱二元論觀點: 物質世界是邪惡的,屬靈世界是良 善的。良善的神(純粹的靈)不可能 創造這個物質世界。由於舊約聖經 的神是創造的神,祂必定是次等的 神祇,一個造物主。我們在舊約聖 經中遇到祂是律法的神,憤怒的 神,戰爭的神,嚴厲的法官。相對 之下,新約聖經啟示的神是愛、恩 典及和平的神。真正的神差派耶穌 基督來拯救我們脫離這個邪惡的 世界。由於他以兩約有不同的神開 始,又在兩約中看見有矛盾,馬吉安 拒絕舊約聖經,並嘗試清除新約聖 經中所有舊約聖經的引文。馬吉安 完全拒絕舊約聖經,迫使基督教會 思想本身的正典。教會得出結論認 為,舊約聖經和新約聖經一樣屬於 正典。兩者是合一的。
主後 3
8 2年教會的官方宣佈 是,希伯來〔舊約〕聖經的書卷也屬 於正典。這應該解決了問題。可惜 故事並沒有在這裏結束。獨立思想 家很難順從聖經的正典(規則、標 準),讓所有思想都受制於聖經。或 者用另一個方式表達,極難以真正 的聖經前設進入詮釋舊約聖經的釋 經學循環。我們太容易由非聖經的 前設開始,以它們作為我們判斷聖 經的規則(正典)。馬吉安這不符合
聖經出發點是有兩個神── 聖經被 撕開了。馬吉安不是以尊重的態度 順從聖經,以它作為神的話,而是 凌駕於聖經之上。
其他人跟隨馬吉安的腳步。學 者不需要好像馬吉安一樣,由兩個 神開始。他們只需要接受對啟示的 一個新定義,新的宗教觀點,或新的 倫理規範── 不順從正典,而是凌 駕於正典之上,除去某些部分,視之 為次等和沒有價值的。在整個教會 歷史中,馬吉安主義── 就著拒絕或 忽略舊約聖經而言── 一再出現。 我們不需要檢視整個故事, 只需要 引述近年幾位有影響力的學者的話 便足以說明這一點。
施萊馬赫(1768-1834)
施萊馬赫以將宗教重新定義為 「完全倚靠神的感覺」而馳名。他 進一步「將啟示定義為宗教感覺領 域中的某個新事物,是某個宗教群 體生命的基礎……」。這樣將啟示 主觀化,舊約聖經便被視為不單是 前基督教的,也是次基督教的。施萊 馬赫看不見猶太教和基督教有甚麼 延續;相反,他提出「基督教與猶太 教的關係,和她與異教的關係是一 樣的,由這兩者過渡到基督教,都 是過渡到另一個宗教」。他也主張, 「如果舊約聖經放在新約聖經後面 作為附錄……」,可能會更好。欣賞 施萊馬赫的柯萊霖(Kraeling)寫 道:「因此,十九世紀最偉大的更正 教神學家支持將舊約聖經放在十分 次等的地位。但他有點猶疑,沒有 加入馬吉安的群體,藉以帶出他立 場的全部結果。」
哈納克(1851-1930)
哈納克是更正教自由派有影響 力的倡導者。他寫了關於馬吉安的 經典著作。「他承認,馬吉安認為創 造者神和基督教的神是兩個完全不 同的神,是走得太遠了……。但他認 為這不能挽救舊約聖經。」他要求 基督徒「考慮舊約聖經對他們的事 業造成的傷害。現代世界對基督教 的反對,很多都是基於舊約聖經,它 給人們那麼多機會來攻擊和嘲笑聖 經……。」 哈納克提出,舊約聖經應 該放在次經內,「閱讀這些書卷是有 用的,但它們不具有權威。」他經過考慮的意見是這樣的:「在第二世紀 拋棄舊約聖經是錯誤的,教會正確 地拒絕這樣做;在十六世紀保留舊 約聖經,是宗教改革仍然未能避免 的命運;但在十九世紀後,在更正 主義內仍然保留它作為正典文件, 則是源自宗教和教會的麻木。」
布特曼(1884-1976)
我們可以考慮很多其他人, 但 我們要直接來談到有影響力的布特 曼。應否將布特曼列為馬吉安派, 學者仍有爭論,因為他沒有完全拒 絕舊約聖經。但不能否認的是,他 以十分有限和負面的意義,接受 舊約聖經對教會的價值。在〈舊約 聖經對基督教信仰的意義〉(The
Significance of the Old Testament for the Christian Faith)一文中, 他承認:「新約聖經以舊約聖經為 前設,福音以律法為前設。」但他馬 上接著說:「基督教會使用舊約聖 經,令人意識到自己站在神的要求 之下,只能夠是為了教導的理由。」 這就是「正」面。
但關於舊約聖經對基督徒的重 要性做出這些最低限度、有限的話, 必須根據布特曼在同一篇文章一些 令人不安、負面的話來衡量:「對基 督教信仰來說,舊約聖經不再好像 以前和現在對猶太人那樣是啟示。 對於站在教會以內的人來說,以色列 的歷史已經完結……。以色列的歷 史不是我們的歷史,就著神在那歷 史中顯示的恩典來說,那恩典不是 給我們的……。對我們來說,以色 列的歷史不是啟示的歷史。對以色 列有意義的事件,是神的道,對我 們沒有甚麼意義……。對基督教信 仰來說,舊約聖經不是真正意義上 的神的道。」
舊約聖經仍然被中傷和輕視。 今天,人們可能不像我們剛檢視過 的神學家那樣公然推崇馬吉安主 義,但觀念是有翅膀的,即使在遙遠 的地方,這些有害的觀念也污染了 舊約聖經的形象。 而且,今天,那些 不理會舊約聖經或只是口頭支持舊 約聖經的講道者,默然地鼓勵馬吉 安主義。那些只把舊約聖經「當作增 強耶穌教導之獨特性的襯托」的講 道者,也在鼓勵馬吉安主義。
可悲的是,甚至今天,仍然有人在問,舊約聖經的神是不是新約聖 經的神。這個問題困擾了教會多個 世紀,攪渾了神學辯論的水。但這是 莾撞的問題,因為它不上源自聖經 本身。每天早晚;以色列人都得到提 醒:「以色列阿,你要聽!耶和華我 們神是獨一的主」(申六4)。耶穌是 真正的以色列人,祂彰顯這獨一的 主,稱祂為父。我們可以就兩約之間 的不同重點和張力提出問題,但想 到不同的神這個問題,則是從正典 以外出發,那是異教的方式。
從舊約聖經講道的困難
從聖經的前設── 只有一位 神,只有一本聖經── 開始,當然並 不能解除從舊約聖經講道的所有困 難,但卻容許我們在歷史的基督教 信仰這個處境內處理那些困難。因 為毫無疑問,輕視舊約聖經的另一 個主要原因,是講道的人從舊約聖 經講道時面對的真正困難。我們至 少可以區分出四種困難:歷史文化、 神學、倫理和實踐。
歷史文化的困難
舊約聖經是一本古老的書,以 中東的農業社會為背景。我們進入 一個有聖殿和以動物獻祭,有安息 年和飲食律法的外國世界。這個世 界與現代教會那西方、後工業的城 市環境十分不同。要從舊約聖經講 道,講道的人面對歷史文化的鴻溝。 從這本古老的書,似乎不能傳講任 何適切的講章。
巨大 的歷史文化鴻 溝,似乎 是今天缺少從舊約聖經講道的主 要原因。高文(Donald
Gowan)在 《為基督教講壇取回舊約聖經》 (Reclaiming
the Old Testament for the Christian Pulpit)這本書中聲稱, 「現代嘗試忠心地使用舊約聖經的 講道者面對的主要困難是不連貫。」 舊約聖經對生活在與以色列完全不 同時代的基督徒似乎沒有甚麼話 說。華德•凱瑟(Walter
Kaiser)從不 同的角度對待這個問題,得出同一 個結論:「忽略舊約聖經的所有理由 中,最重要的……是聖經歷史的獨 特性這個問題;也就是說,舊約聖經 中的話大部分、甚至全部,都是向特 定時間、特定文化之特定處境中的 特定百姓說的。這是真正的困難。」
我們承認,歷史文化的鴻溝給 適切地從舊約聖經講道帶來主要的 困難,但我們無需將之視為完全是 負面的。因為我們從我們的時代看 到歷史文化的鴻溝,揭示了一個事 實,即舊約聖經適切地對待它本身 的時代:神的話不是好像永恆的話 那樣高高浮在以色列之上,而是以 適切的方式進入以色列的文化。因 此,歷史文化的鴻溝不是障礙,反而 可以挑戰講道的人,去分辨這過去 的適切性,並在今天適切地傳講舊 約聖經的信息,好像舊約聖經向過 去的以色列說話那樣。
神學的困難
超過一千八百年前,馬吉安以 從舊約聖經講道的一些主要的神學 困難對抗教會。例如:他指出,舊約 聖經和新約聖經啟示的神之間有分 別:舊約聖經的神命令以色列毫無 憐憫地「滅絕」迦南人(書十一20), 「但基督禁止任何武力,並傳講憐 憫及和平」;「創造主在以利亞要求 下降下烈火(王下一9~12),但基督 禁止門徒祈求火從天降」;「舊約聖 經的神在戰爭中大有能力;基督則 帶來和平。」
我們無需以兩個不同的神開 始,也能留意到舊約聖經和新約聖 經啟示的神之間有分別。舊約聖經 有時將神描繪為嚴厲、審判的神, 「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 子,直到三四代」(出二十5),而新 約聖經卻將神描繪為「愛世人,甚 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約三
16),且很快赦免人(約壹一9)。舊 約聖經描繪神的賜福是在物質財富 方面(很多兒女、牲畜、收成── 申 三十9),新約聖經卻認為神最大的 賜福為「永生」(約三16)。舊約聖 經似乎描寫靠行為得救(例如:「如 果你聽從……誡命……使你可以存 活……」,申三十16《新譯本》),而 新約聖經則描寫藉著信心得救(羅 五1)。在從舊約聖經講道時,講道的 人需要解決這些和很多其他張力。 在第三和第四章,我們會看教會怎 樣尋求以漸進啟示這個觀念處理這 些問題。
倫理的困難
除了歷史文化和神學的困難外,講道的人也會面對倫理的困難。 一千八百年前,馬吉安已經觸及一些 倫理障礙:「律法說:『以眼還眼,以 牙還牙。』但良善的主在福音中說: 『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 由他打。』神(創造主)在律法中說: 『當愛那愛你的人,恨你的仇敵。』 但我們良善的主說:『要愛你們的仇 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
在整個教會歷史中,那些貶低 舊約聖經的人都強調這些特定的困 難。但講道的人也會面對很多其他 倫理的困難。例如:摩西的律法要求 不單處決謀殺犯,也處決術士(出 二十二18)、拜偶像的人(申十三6~
10,十六2~7)、甚至「頑梗悖逆的兒 子」(申二十一18~21)。一些詩篇要 求神消滅敵人,還不只這樣:「拿你的 嬰孩摔在磐石上的,那人便為有福!」 (詩一三七9;參:詩一○九6~13)。
敏銳的基督徒很容易因為舊約 聖經的某些部分而覺得反感。關於 這方面,布賴特(John
Bright)提出 一個有趣的問題,為甚麼「雖然舊約 聖經有時冒犯我們的基督徒感受, 但它顯然沒有冒犯基督的『基督徒 感受』!可能真是因為我們在倫理或 宗教上比祂更敏銳嗎?或者可能是 我們沒有好像祂那樣看待舊約聖經 ─和它的神?」
實際的困難
除了歷史文化、神學和倫理困 難外,在從舊約聖經講道時還有一 些明顯的實際困難。麥克里描述那 些挑戰:「舊約聖經是那麼廣闊;它 要求在歷史、文學和神學上有相當廣 闊的知識……。舊約聖經不像新約 聖經那樣只包括一個世紀,而是橫 跨十二個世紀的文學,大約十八個世 紀的歷史……。舊約聖經研究的廣 度……本身對詮釋者來說是嚇人和 要求很高的。」
既從新約聖經也從舊約聖經講道的理由
雖然有這些主要的障礙,但有 很多理由支持牧師必須從舊約聖經 講道:(1)
舊約聖經是基督教正典的 一部分,(2)
它揭示引向基督的救贖 歷史,(3)
它宣講在新約聖經中沒有 見到的真理,(4)
它幫助我們明白新 約聖經,(5)
它防止我們誤解新約聖經,以及
(6) 它令人更充分地了解基 督。在結束這一章前,我們要討論頭 五個理由。
舊約聖經是基督教正典的一部分
從舊約聖經講道的第一個理由 是,教會接納了這本文集作為正典 的一部分。接受一份文件作為正典 的一部分,卻讓這「信仰和生活的標 準」塵封,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如果 舊約聖經是基督教正典的一部分, 教會便應該使用它。保羅指示提摩 太「要專心宣讀聖經〔也就是舊約聖 經〕、勸勉和教導」(提前四13《新譯 本》)。後來保羅論及舊約聖經是神 所默示(「吹氣」)的,要讓人使用。 他寫道:「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 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 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 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三16~
17)。保羅說舊約聖經對教導基督徒 有用。它包含一些教導,是新約聖經 所假設、但不一定重複的(見:以下 的例子)。事實上,保羅在前一節(15
節)宣稱,「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 耶穌,有得救的智慧。」舊約聖經也有 「督責」的用處,也就是讓罪人看見 他們走在錯誤的道路上,好叫他們可 以回轉過聖潔的生活(想一想道德律 法和智慧文學)。它也有「使人歸正」 的用處,也就是「將彎曲或扭曲的弄 直」。最後,保羅說它對「教導人學 義」是有用的,也就是會引至正直狀 態的教導。在羅馬書十五章4節,保 羅加上我們從舊約聖經得到的盼望 這個元素:「從前所寫的聖經都是為 教訓我們寫的,叫我們因聖經所生的 忍耐和安慰可以得著盼望。」
使徒彼得同意保羅的見解,認 為基督徒要使用舊約聖經。他寫信 給散居各地的基督徒說:「他們〔先 知〕得了啟示,知道他們所傳講的一 切事不是為自己,乃是為你們……」 (彼前一12)。今天每間基督教會都 需聆聽舊約聖經,因為它具有教訓、 督責、使人歸正和教導人學義的功 能,也因為它帶來的盼望,以及它提 供的教導可以使人「因信基督耶穌 而得救」(提後三15)。
舊約聖經揭示引向基督的救贖
歷史從舊約聖經講道的第二個理由是,它揭示在耶穌基督來到時達到 高潮的漫長救贖歷史。 舊約聖經 揭示神在歷史中的救贖作為,由創 造延伸到基督來到之前。它揭示神怎樣在人類墮落後尋求拯救祂的 百姓,並恢復祂在地上的國度(統 治)。它揭示神在多個世紀中的救贖 行動,以及神的應許和它們的實現。 我們在新約聖經找不到神的救恩行 動這漫長的歷史;新約聖經只是把 這歷史視為理所當然,並在它上面建 造。由於只有舊約聖經啟示這救贖歷 史,它是基督教會所不可或缺的。
我們可以將救贖歷史比作包含 多幕的戲劇。第一幕顯示神創造一 個美麗的國度,祂將在那裏被尊為 王。第二幕是關於試圖在這國度發 動的一個陰謀,人類和撒旦一起反 抗神。這一幕的結束不單是神以死 亡作為懲罰,神也保證祂不會放棄 祂的國度,因為神使邪惡聯盟決裂, 使「女人的後裔」和那惡者的後裔敵 對。第二幕之後有很多幕,在其中, 神拯救祂的百姓。其高峰是神呼召 亞伯拉罕,應許要賜給他許多後裔、 土地和(留意神的普世設計)「地上 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創十二3; 參:賽二3=彌四2)。其他高峰包括 從埃及出來、大衛王的統治和被擄 歸回。但高潮仍然還沒有來到。高潮 的來到是在新約聖經,神差遣祂的 兒子來拯救世人。因此,正如我們如 果不知道戲劇的前面幾幕便不能明 白最後一幕,如果不知道神之前的 行動,也照樣不能明白這最後一幕, 就是神差遣祂兒子。由於這幾幕都 只記錄在舊約聖經中,傳講舊約聖 經故事是基督教會不可或缺的。
舊約聖經宣講在新約聖經中找不到的真理
從舊約聖經講道的第三個理由 是,它啟示我們不能從其他來源得 知的真理。有人問耶穌最大的誡命 是甚麼時,祂可以用舊約聖經指出 那是愛的誡命(可十二29~32)。但 新約聖經並沒有重複舊約聖經教導 的一切;它能簡單地把舊約聖經的 教導視為理所當然的,因為舊約聖 經被接納為神的話。
例如:神是擁有至高無上主權 的創造主,與祂所造之物完全不同, 卻又參與其中;我們只有在舊約聖經中才見到這全面的啟示。我們只有 在舊約聖經中才學到,神按照自己 的形象造人,讓他們與祂相交,也彼 此相交,並命令他們要發展和照顧 大地。只有在舊約聖經中,我們才得 到人類墮落犯罪,帶來死亡、破碎, 以及女人的後裔與蛇的後裔敵對這 幅圖畫。只有在舊約聖經中,我們才 聽到神揀選亞伯拉罕/以色列,作為 在地上恢復祂國度的橋頭堡。只有 在舊約聖經中,我們才找到神與以 色列立約的詳情,那約的十句話(十 誡),祝福和咒詛。只有在舊約聖經 中,我們才聽到那要來的彌賽亞和 主的日子。
舊約聖經的不同教導足以形成 一個全面的世界觀,也就是神、人類 和世界之間的相互關係。
世界觀是重要的,因為它作為 一個骨架,整理和詮釋資訊,幫助我 們認識世界,以及我們在其中的地 位和任務。 舊約聖經的世界觀與其 他── 例如多神論、泛神論、諾斯底 主義、自然神論、無神論和自然主義 ── 的世界觀頗為不同。新約聖經 並不提供另一個世界觀,只是採納 舊約聖經教導的世界觀。
除了這些基礎的教導外,舊約 聖經提供很多其他教導,是可能在 新約聖經呼應,也可能沒有的。這些 教導包括神對列國的主權(賽十5~
19;哈巴谷書)、神的無與倫比(賽 四十12~31)、神百姓受苦的問題 (約伯記;詩篇)、人對促進社會公 義的責任(申十五章;阿摩司書;彌 迦書;以賽亞書)、性愛的恩賜(創 二18~28;雅歌)、對新大地充滿盼 望的觀點(賽十一6~9,六十五17~
25)。沒有舊約聖經的這些教導, 講道會變得貧乏。杜兌特(Michael
Duduit)斷言:「如果我們在講道中 忽略這些書卷,就是讓教會在神學 上變得淺薄和平庸。」
舊約聖經幫助我們明白新約聖經
耶穌在臨死前一晚,與門徒一 同守逾越節。但發生了一件奇特的事情。馬太告訴我們,耶穌拿起杯來 說:「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 來,使罪得赦」(二十六28)。我們可 能經常聽到這些話,不再覺得它們 奇特,但這關於「血」和「約」的是 甚麼話?除非我們知道舊約聖經的 一些教導── 關於逾越節,神與祂 百姓立約,以及為他們的罪代贖必 須獻上流血的祭── 否則我們永遠 不會明白這些話。
或者考慮教會的觀念。沒有舊 約聖經,我們就不能知道教會是甚 麼,因為新約聖經是以來自舊約聖 經的意象描述教會。保羅描繪教會 是「永生神的殿」(林後六16)和「神 的以色列民」(加六16)。彼得也以 舊約聖經的觀念描述教會:「是被 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 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 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 的美德」(彼前二9)。甚至彼得用來 描述教會任務的方式,也源自舊約 聖經。我們在那裡讀到:「這百姓是 我為自己所造的,好述說我的美德」 (賽四十三21)。耶穌向祂的教會頒 布「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太二十八
18~20)這個大使命時,重申以色列 的任務:「我還要使你作外邦人的 光,叫你施行我的救恩,直到地極」 (賽四十九6;參:創十二3)。布賴 特的總結反映舊約聖經的這許多觀 念:「新約聖經將〔教會〕理解…… 為真正的以色列,與神立約和作僕 人的百姓,蒙召在世界面前展示祂國 度的義,受命在世界宣揚這國度,召 喚人們進入它立約的團契。」
新約聖經有很多其他意象和觀 念,若沒有舊約聖經,我們就不可能 知道它們的意義。例如:想一想神、 神的國、救恩、先知、祭司、君王、代 贖、律法、信心、盼望、愛心、基督、 人子、好牧人和神的僕人這些觀念。 因此,從舊約聖經講道,幫助教會明 白新約聖經。
舊約聖經防止我們誤解新約聖經
從舊約聖經講道另一個更重要 的原因是,它防止我們誤解新約聖 經。例如:關於耶穌的事奉,我們讀 到的第一件事是祂開始傳道:「天 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太四17)。 甚麼是「天國」?沒有舊約聖經,我 們會想:這是天上的國度,遠離這個邪惡的世界嗎?從耶穌後來對彼拉 多說的話,我們似乎找到肯定這個 觀點的證據:「我的國不屬這世界」 (約十八36)。因此,很多基督徒期 望逃離這個邪惡的世界,佔據他們 「在天上的房子」。在不知不覺的情 況下,他們已經採納了馬吉安/諾斯 底的救恩觀點,就是要逃離這個邪 惡、物質的世界。但耶穌真的說祂的 國只在天上嗎?
布魯斯(F.
F. Bruce)寫道,耶穌 「的聽眾對自己民族的遺產〔舊約 聖經〕深具意識;祂使用的語言一定 在他們心中引起很大的迴響,或多 重的大迴響。以色列的神耶和華的 君王身分,是多個世紀以來主導這 個國家的崇拜的主題……。耶和華 在創造和歷史中的大能作為都預示 著將要來的那一天,屆時全地都會 順服祂,以祂為王。」根據舊約聖經 清楚的期望,神的國(統治)會回到 這大地。耶穌將這期望從地上轉換 到天上嗎?耶穌對彼拉多說的話,一 個更清楚的翻譯是:「我的國不是來 自這世界」(約十八36,《新修訂標 準版》〔NRSV〕),表示耶穌的國源 自天上。但耶穌延續舊約聖經的期 望,即天國(=神的國)會來到這大 地。事實上,耶穌說,有祂的同在和 神蹟,「這就是神的國臨到你們了」 (路十一20)。但它仍然尚未完全。 因此,耶穌教導祂的百姓禱告說: 「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 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六10)。耶 穌再來時── 那會是這救贖戲劇的 最後一幕── 祂會將神完全的國度 帶到這地上。「但我們照祂的應許, 盼望新天新地,有義居在其中」(彼 後三13;參:啟二十一1)。
很明顯,沒有舊約聖經的背景 而閱讀新約聖經會有各種危險,其中 一個是嚴重誤解新約聖經的教導。 馬文˙韋爾森(Marvin
Wilson)寫了 令人清醒的一章,〈教會錯在哪裡〉。 他指出,「教會沒有留意保羅的勸 告,就是要在她的希伯來開端這個背 景下繼續她學到和相信的事情。教 會反倒變得越來越希臘化時……,就 開始被引向一些古怪的教訓(參:來 十三9)。」這些古怪教訓的根源,是 希臘的二元思想(世界觀),主張有 更高、不可見的屬靈世界和次等、可 見的物質世界。人們認為,這兩個世界也存在於每個人裡面,有較高、屬 靈的靈魂和較低、屬物質的身體。根 據柏拉圖(Plato)的看法,身體是靈 魂的監獄,救恩是靈魂在死亡時逃 到純粹屬靈的領域。不同時期的教 會透過這些二元論的鏡片來閱讀新 約聖經,貶低物質世界和我們人類的 身體,推崇隱修主義(雖然那是保羅 拒絕的── 西二20~23)、獨身、他 世和逃避世界的救恩。
希金斯(A.
J. B. Higgins)指出: 「若拋開舊約聖經,彷彿它對基督 教沒有甚麼重要,新約聖經會變成 怎樣?我們在馬吉安的處理中見到 一個很好的例子來說明。」馬吉安可 能被教會拒絕,但他的二元觀點繼續出現,直到今天。「這古老的敵人 〔諾斯底主義〕仍透過不同方式、以 不同面貌── 新紀元宗教、各種東 方宗教── 回來,但也出現在教會 本身裡面……。如果我們把基督教信 仰描繪為在地上沒有用的,對生命每 一個領域的實踐沒有任何含義,並不 顯出福音在此時此地更新生命的能 力,我們便是屈從於將福音化約成 以將來為導向的諾斯底主義。」
由於我們都有自己的前設和先 入為主之見,沒有人可以宣稱自己 完全理解新約聖經。但有一個前設 是好好地詮釋新約聖經所不可或缺 的。那前設就是聖經的統一,因此 必須以舊約聖經為背景來理解新約聖經,也以新約聖經的處境來理解 舊約聖經。「舊約聖經將福音連向歷 史。它是最堅穩的保障,可以對抗被 異教哲學和意識型態吸收,對抗變 成感情用事和純粹他世的敬虔,以 及對抗很容易困擾我們、分崩離析 的個人主義。」
舊約聖經令人更全面地理解基督
從舊約聖經講道的最後一個理 由是,比起單從新約聖經講道,它讓 人更全面地理解基督的位格、工作 和教導。因為耶穌不單教導舊約聖 經為祂作見證,在祂的生命中,祂也 活出、實現和教導聖經。不過,這個 原因更適合在下一章結尾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