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證主聖經神學辭典》
无论如何衡量,拿撒勒人耶稣都是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祂比任何历史人物的影响都更深更广,并且有更多的记载。时至今天,仍有十亿人尊崇祂为神最高的启示。本文的目的是概述耶稣的生平和教义,包括近期的学术讨论。我们会从一些原始资料中,勾划出耶稣基督的生平及教训;此外,我们也会探讨耶稣如何理解自己的身分。
耶稣基督生平的资料来源
耶稣生平的资料主要来自新约的四福音。另学者也发现了其他资料,如死海古卷(Dead Sea Scrolls)和在拿哈马迪(Nag Hammadi)发现的诺斯底经卷(Gnostic Scriptures)。这些发现纵然珍贵,却没有给我们提供对耶稣新的理解。原因是这些资料不是太后期,就是太离题;不是来自遥远的区域,就是曲解了一些基督教的传统思想。这类资料历史悠久,并且都收录在像《新约旁经》(R. McL. Wilson, New
Testament Apochrypha,两册)等典籍中,但没有人尝试根据这些资料重写耶稣的故事。其他来自犹太人和教外的资料,也是为人熟悉的,并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些资料显示耶稣生于该撒提庇留(主后14-37年)执政期间。祂住在巴勒斯坦,是一位能行神迹和赶鬼的宗教领袖,其后被祂的跟随者奉为神明。祂在逾越节期间被犹太的宗教团体和罗马政府定罪,被钉在十字架上;有关祂从死里复活的消息到处流传。这些资料都很有帮助,而且其中不少批评基督教信仰为迷信思想,但它们没有提供有关耶稣基督的新资料。因此,要认识耶稣,必先从四福音入手。
由于四福音是耶稣生平的唯一资料,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其可靠性。对此,我们有四点解说。首先,有关其可靠性,学者并没有一致的定义。每个人都会从某个角度研读一些原始资料,之后进行选取的工作。从基督徒的立场出发,耶稣的故事极为合理;从非基督徒的立场而言,否定这些资料的可靠性是可以理解的。故问题并不在于资料本身,而是诠释者究竟如何处理资料。
第二,福音书作者与他们的论题都坚持他们所记载的是真确的。他们都以仔细的研究为基础(路一1-4),对那位自称为真理者提供一个真实的记载,并愿意为此牺牲。他们这样做并不表明这些记载绝对无误,却表明他们没有捏造明知是假的材料。
第三,教会相信神保守福音书的撰写过程及其可信性。这并不使资料变得可信,但当他们与那些认识耶稣的人,以及与复活的耶稣接触──祂在作者的经历中,证实了他们称祂为道成肉身的事迹──就确实产生这种信念。若他们这种信念是对的,那就证实福音书的资料是可信的。
第四,四福音是我们唯一的资料。我们若单从四福音去看,会看见一幅贯彻一致的图画,这图画形成了基督教的信仰,从当日直至现今,在信徒生活中得到印证。一个简单明确的事实是,除了四福音的耶稣外,再没有别的耶稣。我们或是接受这个耶稣,或是按自己的意思创造自己的耶稣。那或许是现代或后现代的思想可以接受的一个耶稣,却绝对不是福音书的耶稣。
作为原始资料,四福音一直没有更改,其中从开始至结束都有一些超自然的事情发生;所述说的耶稣是有能力的,也令我们现代人感到疑惑。我们要认真地小心审查这些资料,但也要让福音书说话,并欣赏它们。作者在信仰群体内撰写,尽量凭他们的记忆,忠实地写下他们相信耶稣说过的话、行过的事。
耶稣生平
寻找历史的耶稣 在18世纪以前,从来没有人要寻找所谓「历史的耶稣」。因为人人认为四福音是神的默示,是耶稣生平的准确记录;我们研读福音书时,便可找到历史的耶稣。到了启蒙时代,人们不以福音书为神的默示,只视之为一本平凡的书;其中超自然的部分要全部删去,视之为神话或一个更高真理的象征。那就是说,充满人性的「历史的耶稣」必须从那敬虔却不符历史的描写中释放出来。
到了19世纪,许多人写耶稣的生平,意图重构历史上的耶稣,当中不乏具洞见的作品,但泰半是偏离福音书的描写,将耶稣变成一个面目全非的人。其中好些因具有极端的原创性而广受欢迎,例如史特劳斯(D. F. Strauss, The
Life of Jesus Critically Examined, 1835)和莱南(E. Renan, The Life of Jesus, 1863)的作品,但其余大部分现已无人问津。在1903年,史怀哲(Albert Schweitzer)查察了二百多部这样的著作,然后指出没有一本为寻找历史的耶稣提供答案。
在最早期,寻找历史的耶稣被称为「旧探索」(The Old Quest),这被一群以布特曼(Rudolf Bultmann)为首的神学家于20世纪初搁置了。他们认为「历史的耶稣」与基督教信仰在本质上是毫无关连的。基督徒要把信心放在复活的基督身上,而不是放在一个重构的历史人物──耶稣──身上。他们又认为,福音书的超自然成分,如童女生子、耶稣的神迹、耶稣的肉身复活,不是真确的,而只是古人用来描述当日「存在经验」(Existential
Experience)的方法。
这运动的极端怀疑主义,在1950年代引起了激烈的回响。一些布特曼的学生推动「历史耶稣的新探索」,包括著名的卡萨曼(E.Kasemann)和波根特(G. Bornkamm)。波根特的《拿撒勒人耶稣》(Jesus of Nazareth, 1956)和鲁滨逊的《历史耶稣新探索》(J. M. Robinson, A New Quest of
The Historical Jesus, 1959)是这时期的高峰,但这次探索也渐渐消失,因它本身也有太多问题,探索成果不大。
此后,还有许多找寻「历史的耶稣」的新尝试,称为「第三次探索」(The Third Quest)。其中包括各式各样的见解,从将耶稣描绘为术士(M. Smith, Jesus the
Magician, 1979)、马克斯主义者(M. Machorec, A
Marxist Looks at Jesus, 1976),到一个彻底的骗子(B. Thiering, Jesus
the Man, 1992)皆有。有些人则沿传统的路线去探索(D. Guthrie, Jesus
the Messiah, 1972; B. F. Meyer, The Aims of Jesus, 1979),但也有人从学术角度了解历史的耶稣,如山得士(E. P. Sanders, The Historical
Figure of Jesus, 1995)和美亚(J. P. Meier, A
Marginal Jew,两册,1991,1995)。有人将自1900年起的探索,作出20种不同的耶稣分类(John Reumann, The New
Testament and Its Modern Interpreters, eds. E. J. Epp and G. W. MacRae,
pp.520-24)。
这样繁多的传记引发的问题是:到底有没有「真正的」耶稣?要回答这问题就必须回到四福音。任何与福音书的耶稣不同的重构,都是不合格的;它们不但不能坚固教会,也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假如我们只从历史中寻找耶稣,最后只会扑个空,而任何尝试把耶稣描绘为不过是历史一部分的说法,都不足以令人信服。
出生与童年 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讲述耶稣公开传道前在世的生活。马太福音强调耶稣是大卫的后裔,因此把焦点放在约瑟的家谱上,并指出耶稣是约瑟的合法继承人。路加福音的资料来源是马利亚和那些认识她的人。这两份记载只有很少重复之处。
耶稣出生前的事件主要是两个神迹性的成孕:施洗约翰的成孕及耶稣的成孕。天使迦百列告诉施洗约翰的父亲──祭司撒迦利亚──说他年老的妻子以利沙伯将会怀孕生子。另一方面,天使迦百列告诉马利亚,说她将以处女之身生子。撒迦利亚的反应是怀疑,而马利亚则是恭敬地接受和感到欣喜(路一18、38)。
该撒亚古士督下令进行人口普查,约瑟和马利亚于是迁往伯利恒,在那里,就是在大希律执政的末年,耶稣在天使和牧羊人的欢呼下出生了。耶稣的出生日期极具争议性,从主前7年末期至主前5年都有可能。耶稣出生后第八天行割礼(路二21),40天后带往耶路撒冷的圣殿,在那里献给主。他双亲根据利未人的习惯,在礼仪上得洁净(路二22-38;利十二1-8)。其后他们返回伯利恒,并似乎打算在那里停留。东方博士跟随着一颗奇妙的星来到,在耶路撒冷查问后便找到耶稣。这次探访可能是在耶稣出生后两年左右。但这事却令希律十分不安,他下令杀害耶稣,可是恶计遭破坏,结果耶稣一家逃到埃及去。主前4年,大希律逝世,耶稣父母听闻亚基老继其父管辖犹大(即伯利恒之所在),便返回拿撒勒去。关于耶稣的童年生活,福音书只记载了一个片段:根据犹太习俗,在祂12岁时,即在成年的前夕(路二41-50),祂曾显出自己极深切地认同圣殿和神的事情。
这些事件都充满了神迹性和不寻常的味道。除非我们不能接受神可以直接干预人类事务的看法,否则近代的做法,即把这些事件看为虔诚的虚构故事或神话,都是不需要的。我们相信这些事迹跟耶稣其后超凡的一生完全一致,并且确实是一个适切的引介。
史托克(James Stalker)把耶稣三年的公开传道分别形容为:卑微的岁月、受拥戴的岁月和敌对的岁月。这样划分虽不完全准确,却是那些年间一个有用的指引。
卑微的岁月 卑微的岁月从主后26年开始。施洗约翰在死海附近的旷野传讲受洗、悔改并罪得赦免的道理。有些学者把约翰与昆兰社团(Qumran Community)相提并论,虽然这有可能,但约翰的信息却跟他们截然不同。他是个特别的人物,叫人想起以利亚的日子。他责备犹太人不要倚靠犹太人的身分,反而要悔改,并在生活上有所改变,作为悔改的证据,因为审判将临。他又谈及弥赛亚的降临,而约翰就是先驱者。约翰公开抨击希律安提帕非法地娶嫂为妻,最终导致约翰下监及死亡。耶稣高度赞扬约翰和他的工作,显然约翰在玛基老(Machaerus)狱中时,正满心疑惑,极度困扰。
耶稣离开拿撒勒,要受约翰的洗,是为了「尽诸般的义」(太三15)。耶稣在开始传道时,便认同世人的罪,显出祂的使命感。神确认此事,天上有神的声音和圣灵的鸽子降下(太三16-17)。在马太福音结束时,也再次出现三一神这样的确认(太二十八19)。
耶稣受洗后,随即在旷野受试探,表明祂了解神给予衪的任务和使命。耶稣曾往加利利的迦拿,在那里行水变酒的神迹,然后返回耶路撒冷过逾越节(主后27年)。祂把兑换银钱的人赶出圣殿,不单否定腐败行为,并且是否定旧的圣殿;借着把自己献上,祂视自己为神的新子民的新圣殿(约二18-21)。
约在主后27年秋天,约翰被捕下狱。耶稣认为这是一个征兆,叫祂返回加利利传道。当约翰还在传道,耶稣就按兵不动。现在约翰已不在,时候满足了。在返回加利利途中,耶稣公开向雅各井旁的撒玛利亚妇人指出,真正的敬拜并不囿于地方──撒玛利亚或耶路撒冷──而在乎人的心。神寻找的是正确的态度,就是心灵和诚实,而不是正确的地点(约四21-24)。
耶稣到达加利利时,受到热情的接待(约四45)。祂开始讲述神国的道时,所有人都称赞祂(可一15;路四14-15)。
受拥戴的岁月 福音书作者颇详尽地描述耶稣在加利利和以北地区的传道工作。在这时期,祂普遍受群众欢迎,在耶路撒冷的宗教界亦渐渐冒起敌意。耶稣开始传道时,在家乡拿撒勒遭人拒绝,之后便在加利利海边的迦百农安顿下来,作为祂在加利利传道的基地。由于耶稣行神迹和治病,也由于祂说的话充满恩慈,大批群众开始跟随祂。祂传讲的重点不在于那些与圣经传统一起建立的琐屑规条,而在于神对人的爱和亲近。规条是为人设的,人不是为规条设的。天国的福音是,人人都可得着神的能力,只要他们信靠神、灵里贫穷、清心、有爱心、有怜悯和追求和平。耶稣自视为这国度的建立者,并将自己介绍给众人(太十一25-30)。马太福音的作者总结这工作时说:「耶稣走遍加利利,在各会堂里教训人,传天国的福音,医治百姓各样的病症。」(太四23)
祂这时在加利利最少有三次主要的巡回传道旅程,还有两次是往加利利以北和以东的外邦人地区。有一次,耶稣感到有需要差遣祂新委任的领袖──使徒──出去传道,因为这么庞大的工作,祂难以独力完成(可九1-2)。
我们很难说哪些福音书的记载最重要,因为每个片段都是作者认为重要才被选录的。但有四件事是别具意义的。首先,耶稣从跟随者当中拣选了12人,作为领导的核心(可三13-19)。这样是要建立一个新的以色列,取代旧以色列,作为神的子民。第二,施洗约翰在狱中差人问耶稣是否弥赛亚时,耶稣以弥赛亚职分的定义回答他,说弥赛亚来是服侍人和受苦,而不是即时得着胜利(太十一2-19)。耶稣在此再次指出,旧时代将要结束,新时代已经临到。第三,在五千人的神迹,及其后在迦百农有关这事件的讲道中,耶稣介绍自己为天国的本质,是从天降下来的生命,是在新旷野的新吗哪(太十四13-21;约六1-69)。第四,耶稣第二次在加利利以外周游期间,祂在该撒利亚腓立比,并在登山变像时,透露祂的真正身分,以及祂最终的任务(可八27-38,九2)。祂是永生神的儿子,来为世人的罪受死。
敌对的岁月 耶稣在加利利的传道事工快要结束时,祂准备往南走,在比哩亚和犹大地区继续工作。祂知道自己正进入一个危险地区。即使在加利利时,耶路撒冷已派探子来窥察祂的行动,也许要找一些把柄控告祂。他们对祂的不满有三方面:祂违反安息日的规条(太十二1-8;可三1-6);他们指祂行神迹治病是鬼魔的行为,而不是神的干预(可三22-30);祂摒弃犹太人洗手的传统规条,并指控那些宗教领袖假冒为善(可七1-13)。耶稣在加利利时,他们管不了祂;当祂前往耶路撒冷,自然引起公开的冲突。
主后29年,耶稣赶及在住棚节时(九、十月间)抵达耶京。冲突马上展开,有些人说祂是弥赛亚或先知,有些则否定(约七11-13、40-43)。耶稣宣称祂是生命的水、世界的光,是父神特别的代表,是赐永生者,是永存的那一位(约七16、37-38,八12、16、28、51、56-58)。耶稣医治了一个生来瞎眼的人后,进一步的论战便展开。统治者不能否定祂所作的,不过对祂的敌意又再加深了。
耶稣在犹大和比哩亚到处传道、教训人和治病,像在加利利一样。祂曾差遣72个门徒,两个两个出去,奉祂的名传道和治病,因为祂在世的时间已愈来愈短。耶稣在伯大尼逗留了一段时间,在那里使拉撒路从死里复活。祂曾北上一行,再次进入加利利边境,然后从耶利哥返回耶路撒冷。
这时,耶稣帮助门徒接受将要发生的事,因他们很难接受祂前往耶路撒冷受死和复活的事实。他们心里只想着未来的荣耀和能力,那是他们从耶稣身上清楚看见的。对耶稣来说,耶路撒冷的胜利是指受死和复活;对门徒来说,却是神的国度一个特别而明显的位置。耶稣尝试向他们解释作门徒的代价是甚么,但他们似乎总是听不明白(路十四25-35)。
受审与被杀 主后30年,耶稣在逾越节(三至四月)前的星期日到达耶路撒冷,并在群众的欢呼和得胜的荣耀中进入城里。祂重复了三年前的行动,再次彰显祂管辖圣殿的权力。这在群众间引起了极大的骚动,众领袖更萌生憎恨、谋杀的心。
在那一星期内,耶稣与当权者发生公开和不能解决的冲突。他们设计除灭耶稣,借着十二使徒之一的犹大,渗入耶稣与门徒中。到了星期四晚上,耶稣与门徒一起吃逾越节的晚餐,并为他们设立一个相交的仪式,其中包含门徒参与耶稣的受死,并以分享饼和酒来使它更具体化。这是先知耶利米所预言新约的设立(路二十二17-20;参耶三十一31-34)。
耶稣的受苦是从客西马尼园开始。祂前往园子祷告后被捕,押往大祭司的院子,在那里多次受审,先是亚拿,继而是该亚法。其后整个公会齐集后,耶稣受犹太人的统治群体所审讯。他们找不到见证人,却定了耶稣一个亵渎神的罪名,因为祂曾自称与神同等(太二十六63-68)。将近早晨时,彼得公然不认耶稣,自己羞愧得无地自容。
犹太公会把耶稣带往罗马巡抚本丢彼拉多那里,要求把耶稣处死(因为他们没有权力执行死刑)。他们扩大了指控:耶稣迷惑群众、拒绝向该撒纳税,并自称君王弥赛亚(路二十三2)。他们后来加上第四个指控──耶稣是一个反动者,煽动群众暴动(路二十三5)。彼拉多多次企图释放耶稣,包括提供释放一个囚犯的机会(他们却选择释放那个囚犯巴拉巴)和鞭打耶稣作为刑罚。但他们始终要求彼拉多把耶稣钉死。彼拉多在鄙视和恐惧的复杂心情下,终于按他们的心意判罪,因恐怕他们指责自己对该撒不忠,没有处死一个自称为王的人。
星期五──逾越节当日──早上九时,耶稣被钉十字架,下午三时断气。祂曾为折磨祂的人祈求赦罪,又感到被神离弃的痛苦。然后用最后一口气说:「成了;父啊,我把灵魂交托在你手中。」耶稣已完成祂降世的目的──为世人的罪受死。
亚利马太的约翰和尼哥底母速速把耶稣的尸首放进坟墓里,因为按照犹太人的规矩,下午六时便是一天的结束,而他们必须在安息日前把一切事情办妥。坟墓加上了封条。一些妇女则等待安息日结束,好膏抹耶稣的身体,准备长期埋葬祂。
复活和升天 星期日大清早,这些妇女来到墓穴,惊讶地看见坟墓是空的。一个天使向她们宣布好消息,说:「他已经复活了,不在这里」(可十六6)。当日又发生了一些事,包括其他人到坟墓来,妇女往见使徒,以及耶稣的显现。耶稣有三次显现,特别值得留意。
首先,有两个门徒在灰心沮丧下离开耶京。他们将近以马忤斯时,耶稣向他们显现。耶稣把圣经中有关祂必须先受苦,后才进入荣耀的话,向他们解明(路二十四35)。耶稣与他们坐席团契,他们的眼睛变得明亮,看见真理。
第二,耶稣特别向彼得显现,好让他在失败后,可以坚强起来(路二十四34;比较约二十一15-23)。
第三,耶稣在耶路撒冷向11个使徒(十二使徒减去犹大)显现,证明他们所听闻的是真的:祂确实复活了,而且仍是他们所认识的耶稣,但现今已得着荣耀。祂不是鬼魂,而是以一个可见的肉身复活,可以触摸得到,并且参与现世生活(路二十四36-43)。
耶稣在40天里还有其他显现,有在耶路撒冷,也有在加利利。祂曾个别地向不同的人显现,也曾同时向五百人显现(林前十五6)。这些显现在不同地点、不同时候发生,目的都是消除人对已发生之事的疑虑。耶稣已经复活了,那曾惊惧的羊群,现在得着能力去传道,传扬复活主是世人的拯救。最后,无论是拒绝、逼迫,或死亡,都不能摇动门徒的信心;他们确信耶稣已胜过死亡,祂已经复活了。
40日后,耶稣奇迹般地离开这世界,正如祂降生时那样奇妙。在这40日期间,祂确证了自己的复活,向门徒指示祂与他们的新关系,并应许有圣灵在他们生命里展开新的工作。祂升天返回父神那里,正如祂已提及的(约二十17),并且开始祂的统治,而这统治将会在祂再次降临地上时达到高峰(徒一9-11)。这样,便展开了耶稣与门徒相处的一个新阶段。祂属灵的同在代替了肉身的同在(太二十八20),他们要出去完成祂最后的使命,往普天下去为主作见证(徒一8)。
耶稣的教训
寻找耶稣真正的话语 自从18世纪启蒙运动开始,寻找耶稣真正的话语,等同于寻找真正的耶稣。但人既然不再相信福音书是关于耶稣的可靠资料,就也怀疑耶稣所说的话。然而,人对祂话语的怀疑,跟对祂生平的怀疑程度不同,时间也不一样,原因是耶稣所说的话,比记载中所行的事,较容易以现代的用词去重新诠译。祂行在水面上或使死人复活,只可以理解为一些古代的迷信或神话。祂谈及有关天国和弥赛亚的话,则颇容易转为近代道德上的宣讲,使之与其他宗教教训一致。
从「旧探索」去理解,耶稣的教训主要关乎个人的敬虔、人与人的关系,以及社会的改善。耶稣所传扬的神国,被理解为逐渐改善的社会,途径是把耶稣崇高的道德理想渗透进去。这观念在哈纳克的《基督教是甚么?》(Adolf von Harnack,
What is Christianity? 1901)中成了经典的句子,他说:「神是父,所有人类是兄弟,人的灵魂有无限的价值。」
卫斯(Johannes Weiss, Jesus'
Teaching on the Kingdom of God, 1892)和史怀哲(The Quest of the Historical Jesus, 1903)总结了这种对耶稣话语的理解;他们指出,正如耶稣作为一个人,并不能归入现今的类别中,祂的信息也是一样。耶稣不是一位康德派的道德家(Kantian ethicist),而是古代启示的一位先知,宣告在这世代的末了,一个称为「人子」的谜样人物要到来。
存在主义的思维,即布特曼对「旧探索」的否定,及其后对「历史的耶稣」的「新探索」,使寻找耶稣真正的话语,在神学上变成无关痛痒。耶稣话语的最重要之处,是向我们发出挑战,要我们过一个新生活,或对自我有一种新的了解。考虑其历史背景,耶稣的话不过如历史研究所显示那样,或是拉比的教训,或是启示的话语,或是神秘的言语,甚至是不能确定的。但在神的使用下,它们成为一种存有的挑战,叫我们不能自满自足,并呼召我们去与永活的神相遇。
然而,人对于认识耶稣真正的话语的渴望,并没有消失,许多人在「新探索」及其后的「第三次探索」中,重新寻找耶稣真正的话语。但我们遇到困难。若按着已发展的福音书去研究,我们怎样筛选材料,找出耶稣确实曾说过的话,以致把后期所作的补充和更改抽出来,包括群体编辑者、作故事者、传统的口传者和为福音书定稿的最后「作者」等所作的补充及更改。直至今天,建议的标准不少于25种,其中有些是互不相容的,如多重来源证明、相异点、学者间的一致意见、一句话的多种形式和巴勒斯坦的处境等。很可惜,这种做法并没有使人对福音书的资料更具信心,反而带来更大的疑惑。
近期的「耶稣研讨会」(Jesus Seminar)也抱怀疑主义的倾向。对于「耶稣确实说了甚么话」这问题,72位学者经过六年的寻查后,出版他们的研究结果,名为《五福音:寻找耶稣的真言》(The Five Gospels:
The Search for the Authentic Words of Jesus, 1993)──第五卷福音是新约旁经中的《多马福音》(Gospel of Thomas)。他们的结论是:「福音书所记载耶稣的话语中,有82%并非真是祂说的。」(《五福音》,页5)
对于以上极端的言论,已有一些回应(C. Blomberg, The Historical
Reliability of the Gospels, 1987; H. J. Wilkins and J. P. Moreland, Jesus Under
Fire, 1995; Paul Barnett, Is the New Testament Reliable?)。毫无疑问,这钟摆将会回到一个较合理的位置。
教导方法 耶稣在各方面都是一位传理大师。祂使用的说话方式,是听众所熟悉的,使听众容易吸收信息,但又不是老生常谈,好引起他们的注意。然而,最有力地打动他们的,是耶稣带着权柄来教导人。即使从人的角度说,很难界定权柄是甚么,对耶稣而言,困难就更大,因为祂声称的权柄是超乎人类的,使那些听祂说话的人惊叹:「这人是谁呢?」最少有三件事使耶稣的存在成为一个使人不安的挑战,叫人必须作出决定。
第一和首要的,是祂体现了自己的教导,而祂所教训的,似乎明显地超越了人类的极限。但祂体现那些原则至极点,而没有产生任何困难或骄傲。祂是否凡人?这是每个人心里的疑问。
第二,祂的教训纯粹从旧约而来;旧约是神的话语,而祂自己直接传达这些话。拉比需要彼此广泛互引,以支持其论点;耶稣却从不引述另一位拉比的话,祂直接认同神的话。「你们听见有人说……但我告诉你们……」,这是耶稣教导人的用语。神的话和祂自己的话融合为一。
第三,耶稣的话以能力来作后盾。任何人都可以说得天花乱坠,惟有拥有超乎人类能力的,才可以向海浪说:「静了吧!」而海浪也听从祂。
耶稣到了哪里,那里就有人群聚集,而祂的话也同样使人聚集聆听。祂的教导方法很像祂所说的比喻:所启示的真理够清楚,能吸引人来听;但也有适度的隐晦,好使人停下来思考。这些群众在许多场合中曾听闻圣经真理;耶稣使他们重新聆听真理,甚至像是头一次听一样。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耶稣有时会把其意思藏起来,要人自己去发掘真理。在另一些情况下,耶稣会用高度的意象语言去表达重点。当祂叫人除去自己眼中的梁木,好看见别人的刺(太七3-5),又称他们的宗教领袖为蛇(太二十三33)的时候,肯定能吸引群众的注意。有时耶稣的话似乎是自相矛盾的(「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可十31),有时甚至叫人震惊(「砍下你的手,砍下你的脚」,可九42-48)。在这些情况里,耶稣采用富创意的用语,目的是催促祂的听众去作决定。祂知道只给他们提供资料是不足够的,祂必须向他们发出挑战,要他们去体会和回应那信息,使这信息改变他们。当耶稣尝试这样做时,他们就面对自己的无能,而投向神。耶稣的信息和祂传达的方法,都揉合在一起,向人发出挑战;他们若不信服,就会含怒离去。
耶稣的神观 耶稣的言行都以神为基础。神知道自己的计划,并参与人类的事务。在祂生平的最初期(根据我们拥有的记载),祂已在神的殿中,为父的事忙碌(路二46-49)。耶稣与神有不断和直接的团契,可谓过着祷告的生活。祂用很长的时间与神亲密相交,而在公开传道的特别时刻,如受洗、登山变像、在客西马尼园哀伤痛苦地祈祷和面对死亡时,神的同在是活生生的事实。耶稣根据祂深刻的经验说明神的真实。祂从不怀疑神的存在,也从不证明世上有神。耶稣所有的确证都从有关神的事实开始,然后应用于人的事情上。祂不会从不明确的人类处境开始,然后论证,最后下结论说:总有神的存在。对祂来说,神的存在是个既定的事实。
对耶稣来说,人可以直接、亲密地认识神。宗教礼仪和复杂的形式化活动,不应加插在人和神之间。人若太看重形式,对神的视野就变得模糊。耶稣最常用于神的称呼是天父。这用字词可见于旧约,正如耶稣提及神的本质及各种行动都可见于旧约,但在耶稣时代,这字词已变得含糊,几乎没有意义。因此,耶稣强调这字词,使它对我们再次活泼起来。耶稣主要关注的,是更新当日群众对神真实存在的感觉,就是个人的、慈爱的神之存在,祂是我们的天父。由于这缘故,耶稣从没有提及有关神的存在那较难理解的部分,没有称神为王或审判者。祂清楚知道神既是王,也是审判者,但祂希望众人知道,统治和审判的是一位天父。
对于神所拥有的属性或本质,全是由神在旧约的自我启示得知,并且可以在信徒的生命中加以证实。神是良善、荣耀、真实、慈爱、好施、公义、完全、全能、全知、有智慧和至高无上的,而这些只是祂属性的一部分而已。有时候,这些属性以抽象的形式表达(如:「在神凡事都能」──可十27);但许多时候,它们都以实际的人类处境表达出来。神以其「全人」,非常关心人类生活的各方面,从头发的数目、日用的饮食,以至永恒的救恩,祂都眷顾。
耶稣至高的愿望是众人再次真实地认识神。为成就这事,祂献上自己,体现这愿望,并把人介绍给独一的真神──他们的天父。
神的国 神的存在是耶稣教训的基础。要表达这个比较抽象的信念,使之与人类的日常生活产生实际的关系,祂选取了「神的国」这个字词。这并不是一个新观念,而是直接从旧约而来(代上十六31;诗九7-8,九十七1)。耶稣希望众人看见的是神的治权,借着祂所作的工和所传的救恩喜讯,从天上临到地上。
耶稣所传讲的是甚么国度呢?首先,它是一个属灵的范畴或实体,神的旨意在其中得以成就,而人则获邀请进入神的国里。它并不限于一个小国或地理范围,而是包括一切。神在各处行使祂的主权。但耶稣所传扬的并不只是神普遍的护理。耶稣所传扬的国度,是指一个领域,神的拯救旨意在其中得以完成。在这意义上,神的国就是永恒的救恩。在神的国度中就是得救;拒绝进入神国就是失丧。
耶稣传讲的另一个重要层面是,神的国既是现在,又是将来的一个实体。在犹太人的思想里,天国会在犯罪的世代结束后才临到。对耶稣来说,天国却是现在和将来也存在的。虽然我们仍活在堕落的世代里,我们现在便可以进入神永恒的救恩里,现今便经历它的好处。从现在直至这世代的末了,我们会活在世界里,却不属于这世界。然而,神的国也是未来的,当这世代过去后,只有神的国会存留。因此我们盼望那日子,就是神完完全全的日子,并祷告说:「愿祢的国降临」。
耶稣谈及许多关乎进入神国的事。最简单的表达方法就是悔改和信福音(可一14-15)。在另一个情况下,耶稣说,我们必须悔改归主,并要像小孩子一样(太十八3)。祂对尼哥底母说:「你必须重生」(约三3)。耶稣把进入天国比作进窄门(太七13-14),也比作把房子建在盘石上(太七24-27)。这既然有重大的价值,我们必须愿意牺牲所有,来得着它(太十八8-9);纵然这是困难的,就如那年轻财主感到困难一样(太十九23-24)。门徒问耶稣谁能得救时,祂回答说:「在人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太十九26),这正是祂要表达的重点。我们是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进入天国;我们需要神更新的力量,使我们成为新人,然后把我们建立在神的国度里。
救恩是神国里的新生命 当人借着神更新的恩典进入神国,那人就得到改变、重生、成为新人,一个全新的生命就开始了。新生命并不是一个选择,而是一个事实。在神的国里就是新生命。若没有新生命,人即使称呼:「主啊!主啊!」(太七21),神仍未真正认识他。耶稣把这情况比作一棵树。好树结好果子,坏树结坏果子(太七16-20)。
耶稣来使我们得着丰盛的生命(约十10),只有在神的国里才有丰盛的生命。在神国以外的生命并不是真正的生命。耶稣在祂的教导里,一直把神国的真生命,与神国以外的假生命对立。那些在神以外的人,生命的真正目的是积聚财富,或争取地位,或表现敬虔,或看见人类努力的成果,或达致一些内在的自我实现。这些东西不能体现生命的真谛。生命不在乎财产丰厚(路十二15-21),不在乎积攒财宝在地(太六19-20);也不在乎拥有特权、地位,无论是多么崇高的地位(太二十一43;路十一27-28)。当要界定生命是甚么的时候,即使是外在的敬虔和宗教的礼仪,也毫无价值(太六16)。我们若赚得了全世界,却赔上了自己的生命,又有何益处呢(可八36-37)?那些要救自己生命的人,其实都会失去它(可八35)。对于世上各种有价值的东西,人进入天国的时候,都要全部留下来。天国有另一套不同的价值观,那是跟地上的价值观相反的。
当我们进入天国时,耶稣给予我们的新生命,就像在我们里面的一个取之不竭的井,使我们今生得滋润;这水一直涌流至永生(约四13-14,七37-38)。我们要全心全意地爱神,把爱神放在最优先的地位(可十二30)。活在天国的第二个要求是爱我们的邻舍(可十二31)。人心不能做到的,更新的心却能做到。我们将推翻自己的权威,把自己的野心废去,而把神在我们生命中应有的位置给予神,在我们身边的人身上,看见了神的反照(太二十五44-45)。我们有一套新的、积极的属灵特质,取代旧生命那毁灭的和自残的特质。耶稣在八福中把这些特质总结为灵里贫穷、柔和、饥渴慕义、怜恤人、清心、使人和睦,以及能够爱和宽恕那些辱骂我们的人(太五1-12)。这些属灵特质都应以实际行动表达出来,行在我们周围的人身上,即使是我们的仇敌;而这样做,便显出我们真是天父的儿女,因为祂也是这样去爱(太五43-48)。
人与罪 在耶稣的教训里,并没有关于人性与罪的详细教义。祂处理人性的软弱和罪性所带来的实际恶果已经够忙碌了,再没有时间讨论这些教义。祂怜悯众人,看见他们如羊没有牧人一样(可六34)。然而,我们可以归纳祂的说话,而得到一幅颇为清晰的图画。
关乎人类最基本的事实,就是他们是神的创造。当我们明白了这点,其他事情便处于正确的位置上。作为神的受造物,我们不能自己提供答案,只有神是我们的答案。我们并不拥有自己,也不为自己定义,或为自己而活,却是为神而活。同样道理,我们也不能拥有任何人或为他们定义。我们在受造的地位上都是一样的,有神的形象,而且向神彼此负责。我们既是神所造的,若要成就生命的真正目的,便应找出神希望我们成为怎样的人。我们惟有按着祂的旨意而活,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在耶稣的教训里,只能在神的国里找到真正的自我,因为神的国是我们真正的家乡。
耶稣教导说,所有人都是宝贵的(太十31,十二11-12),我们不需要为自己的生命和生活所需而忧虑。我们有一位在天上的父,祂知道我们的需要,并已为我们的需要作出供应(太六25-33)。就是我们的头发,祂也数过(太十30)。神一视同仁,赐福所有的人,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太五45)。由于神看重我们,我们也可看重自己和别人,并且知道神给我们无限的关怀,为我们最大的利益着想,因此我们可以舒怀、安心。
耶稣也指出我们是有罪的。祂并没有特别强调这一点,只是看为当然(太七11)。耶稣不寻常的态度,是没有把罪看为我们与神之间的终极障碍,而是一个起点。不错,若我们要有任何进展的话,我们必须从坦白承认自己的无助开始。「我来本不是召义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路五32),这是耶稣的话。耶稣在各处看见罪的悲惨结果,并责备那些不承认己罪的自义者,以及严肃地批评那些使别人犯罪的人(路十七1-2)。不过,耶稣洞察我们罪的背后,看见神给我们的最终目的。罪性不是我们的本质,而是我们本质的一种扭曲。神国里的救恩能使我们恢复神愿意我们有的本质。
终末论 终末论是关乎终末事情的教义,并谈及个人及宇宙的最终命运。对于这主题的两方面,耶稣提出了许多论点,但目的不是满足人的好奇心。祂常常谈到它的深奥意义,以及它对我们现世生活应有的影响。第一个人要经过死亡、居间状态、身体复活、最后审判,以及在天堂或地狱的永恒状态。宇宙──尤其是我们活着的这个世界──要准备引往末世、弥赛亚第二次降临、千禧年、世界秩序的更新,以及宇宙的最终状态。个人和宇宙的终末,会在弥赛亚再来时重迭,那时有义人的复活和最后的审判。最后一个世代的人,要同时经历个人和宇宙的终末。从初期教会直至今天,有许多神学家不相信有千禧年,因此他们把基督再来、义人与不义者的复活、最后审判、宇宙更新和进入永恒状态等,缩短为一件重大的事件。
每一个人,无论得赎和未得赎的,都会走完这世上的路程,透过死亡进入居间状态,在那里等待末日的到临;他们在那里或受祝福,或是如他们自己选择的,与神分离(路十六19-31)。我们会把现今的状态带进死后的生命里,或是蒙救赎,或是受咒诅。耶稣说,人死后不会有第二次机会,祂也不会再次道成肉身,为人的第二世或第三世提供救恩。耶稣说,信徒的死其实不是死亡,而是由我们与神有限的相交,进至更完全的地步,因而「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约十一25-26)。祂对十字架上的强盗说:「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二十三43)。然而,不信的人要死在自己的罪中,不能到耶稣那里(天堂)去,因为他们拒绝接受神的救恩(约三18、36,八21-24)。
这世代会继续下去,直至基督第二次降临才结束。耶稣的门徒请祂解释这一切的事,而大部分的论点可见于「橄榄山的讲论」中(太二十四至二十五章)。祂概述了一些持续至这世代结束时的情况,以及在这世代结束前一些必须发生的事情,如离经背道(太二十四10)、假基督(太二十四11、24)、罪恶增多(太二十四12)、打仗和打仗的风声(太二十四8),以及福音传遍天下(太二十四14)。没有人知道耶稣何时再来(太二十四42,二十五13);这事会忽然发生(可十三33-36),在人意想不到的时候(太二十四44),像夜间的盗贼来临一样(太二十四42-44)。
到了末期,耶稣要从天上、在荣耀中与天使一同降临,招聚众圣徒与祂一起进入新的时代(太二十四29-31)。复活就在这时发生(可十二26-27;路二十37-38;约五21-29,六39-40)。有些神学家认为这是普遍的复活,得救的和失丧的都同时复活。最后审判出现,而那就是耶稣强调得救与失丧的强烈对比时所谈及的,例如:撒网(太十三47-50)、绵羊与山羊(太二十五31-46)、麦子与稗子(太十三24-43)的比喻。神会根据我们怎样利用在世的机会而作出审判(太十一20-24,十六27;路十二42-48)。
地上的千禧年过去后(太五5,十九27-28,二十五34;路二十二29-30),得赎的人要承受天上的永生(太六19-21;路十20)。耶稣称天堂为祂父的家(约十四2)、祂所在的地方(约十二26,十四4,十七24)。那些拒绝救恩的人,要进入一个被定罪(约五29)、极度痛苦(太二十五29-30)和灭亡(太七13)的地方。耶稣把这地方形容为永火烧着(太二十五41)和火炉(太十三42),并称之为地狱;身体和灵魂都要在那里被毁灭(太十28)。
如耶稣所说,天地都要废去(太五18,二十四35),而最后的时候便开始。对于那将要来的新天和新地,耶稣说了些甚么,福音书并没有记载,但无疑祂的两个使徒,彼得(彼后三10-13)和约翰(启二十一1至二十二6)谈及将来的荣耀时,是回想起耶稣的话。
耶稣的自我理解
四福音所表达的耶稣,是不可以当作凡人来描述的人物。新约其他书信可作的唯一结论是,祂其实是以马内利,是神与我们同在(太一23;约一1、18,二十28;罗九5;西一19;多二13;启十九16)。耶稣是人,在各方面都是一个完完全全的人,但又远不止于此,而这种超越可以理解为本质上的神性。耶稣是神成了肉身。但问题产生了:耶稣对此有何声称?祂可有视自己为成了肉身的神?若我们照字面的意思来解释福音书,答案必是肯定的。现代的圣经评鉴学者否定这说法,他们主张早期教会因着对耶稣复活的信念,而坚信祂不是凡人;他们把祂所说的话更改了,另外杜撰一些反映其神性的话,然后加进「历史的耶稣」生平中,而耶稣其实没有说过那些话。这理论是基于一个前设,即耶稣不可能是超乎凡人的,而神也不可能成为拿撒勒的耶稣。然而,人若非断然否定那可能性,则耶稣的自称、福音书的教训,及新约其他书卷的教训,所描绘的是一幅贯彻一致的图画。这是给持反对意见者的挑战。耶稣是不是永生神最极致的启示和体现?这挑战在两千年前及今天是没有分别的。
对于耶稣之独特性的证据,从福音书所见的,可分为两类:耶稣没有说、没有做的事;以及耶稣实际上曾说、曾做的事。这两方面都显出耶稣在我们中间的独特性。
耶稣没有说和做的事 简单来说,耶稣从不把自己等同于人。面对神的时候,祂是单独一人;祂从不邀请任何人与祂分享祂与神的关系。因此,耶稣从不向门徒说:让我们一起敬拜神,让我们把信心放在神里面,让我们一同向神祷告,让我们信靠神、仰望神。耶稣从不向神求宽恕,也不表示祂察觉自己的生活中有罪。祂从不称神为救主,好像祂需要拯救一样。祂从不与门徒一起称神为父;祂总是说「你们在天上的父」、「你们的神」和「我父」、「我的神」。祂从不使用一个包括门徒的描述,如「我们的父」、「我们的神」、「我们的信心」、「我们的信靠」。有一次,祂使用类似的措辞,目的只是强调祂与门徒之间的分别。门徒请祂教导他们祷告时,祂对门徒说:「所以你们祷告,要这样说:『我们在天上的父……』」(太六9-13),但祂从来没有使用这祷文与门徒一起祷告。当祂祷告时,祂会离开他们,独自祷告,如在登山变像的时候(路九28-36)。耶稣知道自己并非只是我们中间的一个,祂也从未邀请我们与祂一样。
耶稣的自称 当被问及祂的来历时,耶稣说:「你们是从下头来的,我是从上头来的;你们是属这世界的,我不是属这世界的……因为我本是出于神,也是从神而来」(约八21-23、42);「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约六32-42)。祂是从天上降下来的,是唯一曾见过神的(约六46)﹔而那些看见祂的人,就看见了父(约十四8-11),因为祂与父原为一(约十30-33)。有一次,因为祂自称是那「自有永有者」,使祂的听众感到惊讶;祂说祂在亚伯拉罕以前已存在,并曾在旷野向摩西说话(约八54-59)。约翰福音这「我是」公式也提供了耶稣一系列的超凡自称:我是生命的粮(约六35);世界的光(约八12);羊的门(约十7);好牧人(约十11);复活与生命(约十一25);真葡萄树(约十五1);以及道路、真理、生命(约十四6)。这些自称都深深植根于神在旧约的自我启示中,而耶稣取用这些称谓,就是表明祂是神。
在另一些情况里,耶稣行使神的权柄去赦罪(可二1-12;路七44-49),并接受一些只有神才配得的尊崇,如祷告、赞美和敬拜(太十四33,十五25,二十一15-16,二十八9、17)。
耶稣和祂当时的犹太人看圣经为神的话。耶稣指出圣经直接谈及祂(约五39),祂是圣经预言的应验(路四16-21),也是整本圣经的应验(太五17)。
在犹太人心目中,圣殿和安息日最能代表神的同在,但耶稣自称比圣殿更大(太十二6),因祂本身是一所新的圣殿(太二十六59-61;约二19-21),更是安息日的主(太十二8)。
耶稣相信祂的话有特殊而且永恒的意义:「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太二十四35)。那些遵守耶稣话语的人,要永远活着(约八51,十一26);那些藐视祂话语的人,也会被祂藐视(可八38)。耶稣有70多次使用一个特别的公式来开始祂的话──「阿们(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般来说,「阿们」是在句子或祷文之末说的,用以表明其真确性。在耶稣的话语中,「阿们」却在句首,表明祂所说的都是真的,只因那是出于祂的话。没有人像祂这样说话。
耶稣自称能解决人类最深切的需要(太十28-30;约十10);我们的永恒命运也在乎祂(太七21-23;可八34-38)。祂自称有超越时空的能力(太十20,二十八20),并且在宇宙间极之重要,要把末日带来(太二十四30-31)。祂有能力控制自然的力量,包括天使(太二十六53)和魔鬼(可五6-8);祂又差遣门徒出去,带着祂的能力赶鬼和治病(路九1-2)。
耶稣给祂的世代作弥赛亚,即神特别的代表(太十一2-6,二十六62-68;路十九37-40;约四25-26)。但以理书(但七13-14)预言有一位超凡的「人子」到来,祂的国度要直至永远,祂要受世上各民各族的敬拜,而耶稣则自称是那位人子(太十六13-16)。
结论
基督教以耶稣基督为中心;有人说基督教就是基督。若不理会耶稣是谁、祂作甚么、教导甚么,而试图从祂身上抽取一个「宗教」,那根本不可能是基督教。有些人曾尝试铺排出一个「普世性」的宗教,寻求融合世上主要宗教的共通观点。这些尝试都失败了。虽然其他主要宗教的一些观念,可以脱离其教主而集合成一个融合的「宗教」,但基督教不可以这样;基督教会与其创始者共存亡。祂是所传讲的一部分,不可以分割;祂的信息本质上关乎祂的身分与工作;祂的行动以祂的自称和使命为前提;祂传讲的救恩之所以有效(若那可称为宗教),在于祂的被钉和复活。
Walter
A. Elwell
另参:「十字架」;「八福」;「以马内利」;「主再来」;「主祷文」;「耶稣基督的升天」;「神」;「神的国」;「羔羊;神的羔羊」;「基督;基督论」;「基督的死」;「童女生子」;「登山宝训」「复活」;「弥赛亚」。
参考书目:
C.
Blomberg, The Historical Reliability of the Gospels; G. A. Boyd, Cynic Sage or
Son of God?; F. F. Bruce, The Hard Sayings of Jesus; B. Chilton and C. A.
Evans, eds., Studying the Historical Jesus: Evaluations of the State of Current
Research; W. L. Craig, The Son Arises; idem, The Historical Argument for the
Resurrection of Jesus; C. A. Evans, Life of Jesus Research: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idem, Noncanonical Writings and New Testament Interpretation; L.
Goppelt, Theology of the New Testament: The Ministry of Jesus in Its
Theological Significance; J. B. Green, S. McKnight, and I. H. Marshall,
Dictionary of Jesus and the Gospels; M. Green, The Empty Cross of Jesus; A. E.
Harvey, Jesus and the Constraints of History; J. Jeremias, New Testament
Theology: The Proclamation of Jesus; T. W. Manson, The Teaching of Jesus; J. P.
Meier, A Marginal Jew: Rethinking the Historical Jesus; B. F. Meyer, The Aims
of Jesus; L. Morris, New Testament Theology; J. Pelikan, Jesus Through the
Centuries; R. H. Stein, The Method and Message of Jesus' Teaching; D. Wenham,
ed., Gospel Perspectives V: The Jesus Tradition Outside the Gospels; J. Wenham,
Easter Enigma; M. J. Wilkins and J. P. Moreland, Jesus under Fire: Modern
Scholarship Reinvents the Historical Jesus; B. Witherington III, The
Christology of Jesus; N. T. Wright, Jesus and the Victory of God; idem, Who Was
Je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