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8

 

什麼是預表法(Typology)?
What is Typology?

誠之輯錄
https://yimawusi.net/2021/04/09/what-is-typology/
 
以下是一些答案(誠之譯自:https://jeffwencel.blogspot.com/2012/08/what-is-typology.html):
 
1. 巴刻簡明扼要地給了我們標準的定義:
 
預表法……查究舊約聖經中在基督裏[得到]最終應驗的上帝的行動、代理(agency)和指示的模式。 [1] J. I. Packer, From the Forward of The Unfolding Mystery: Discovering Christ in the Old Testament (Phillipsburg: P&R, 1988), 8。中譯可參見《揭開奧秘》,第5頁;筆者另譯。)
 
2. Peter J. Leithart用他自己的方式說到:
 
「預表法(Typology)」是個很有分量的詞. . . . . .我用這個詞不僅是為了強調舊約指向基督的原則,也是為了描述舊約本身的結構。舊約是由一種「帶著差異的重複」(repetition with difference)的節奏組成的,這種節奏是新約預表法的一個縮影。大衛是耶穌的「預表」,但他也是亞當的「對範」(antitype)。當我說到對舊約的「預表法」理解時,我是進一步呼籲大家注意聖經用來傳達信息的文學手段。這些「預表法」的意義在於,它們是《聖經》呈現歷史節奏的手段,也是《舊約》特別指向基督的手段。…… [2]Peter Leithart, A House for My Name: A Survey of the Old Testament (Moscow: Canon Press, 2000, 27-28
 
3. D. L. Baker也許說得最有幫助:
 
作為預表法基礎的基本信念是,上帝在這個世界的歷史中(別是在祂選民的歷史中)始終如一地活躍著,因此,這段歷史中的事件往往遵循一種前後一致的模式。因此,一個事件可以被挑選出來,作為另一個或許多其他事件的典型(be chosen as typical of another or of many others.)。預表是指聖經中的事件、人物或制度,作為其他事件、人物或制度的榜樣或模式;預表法是研究預表以及預表所對應的實體,它們在歷史和神學上的對應關係;預表法的基礎是上帝在祂所揀選的子民的歷史中連貫一致的作為[3]Quoted in Robin Routledge, Old Testament Theology: A Thematic Approach (Downers Grove: InterVarsity Press, 2008), 45.
 
以下是我的補充:
 
4. David Murphy 在一篇文章中說到:
 
「預表是指上帝在救贖歷史裏所命定的真實人物、地點、物件或事件,作為基督的位格和工作(或與之對立的)的預告模式或相似物。」A type is a real person, place, object, or event that God ordained to act as a predictive pattern or resemblance of Christs person and work (or of opposition to it). [4]David Murphy,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ypology and allegory?”
 
5. G. K. Beale在他論述新約如何引用舊約的書中提到
 
「預表論是在上帝特殊啟示的歷史框架內研究關於人物、事件、制度和其他事物等諸般啟示真理之間所具有的類比對應關係從回溯的角度看這些真理具有先知預言的性質其意義也得到了升級。」the study of analogical correspondences among revealed truths about persons, events, institutions, and other things within the historical framework of Gods special revelation, which, from a retrospective view, are of a prophetic nature and are escalated in their meaning” (pg. 14).  [5](Handbook on the New Testament Use of the Old Testament: Exegesis and Interpretation, G. K. Beale, p.14)
 
根據以上定義,一個「預表」(type)具有下列五項特徵
 
Analogical correspondence:新舊真理之間會有類比的對應關係
Historicity:歷史真實性(是歷史上真正發生過的事)
A pointing-forwardness:前瞻性,會指向未來
Escalation:意義的擴大與升級
Retrospection:事後回溯,要從基督十架的歷史角度來回顧舊約的真理
新舊約有類比對應關係的真理,在舊約的部分稱為「預表」(type;或譯為表型,表記,象徵),而在新約的部分稱為「對範」(antitype;或譯為原型,實體,真象。)
 
例如:約翰福音十九章36節,把逾越節羊羔的骨頭一根也不可折斷的規定,視為指向那更重大的事實,即耶穌在十字架上的骨頭一根也沒有被打斷(就其預言性的細微差別而言,請注意經文的用語:「為要應驗經上所說的」)。至於「事後回顧」,則是說基督復活後,身為使徒的作者,在聖靈引導下,明白舊約歷史中所描述的人物、事件、制度,是在間接預言基督或教會。至於如何理解回顧的觀點,有必要略微澄清。最近陸續有研究發現,被新約看為預表的舊約經文,有證據顯示,舊約敘事的本身都具有預示(foreshadowing)的性質,因此要在基督降臨後,才能得到更好的理解。
 
在界定了聖經預表法之後,他針對「升級」和「回溯」提出了兩點有益的澄清。
 
Beale指出:「所謂『升級』是指對範(antitype,舊約的預表在新約裏的對應)相對於舊約的預表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強調。例如,約翰福音十九章36節將逾越節羔羊的骨頭在舊約時代不折斷的要求視為指向耶穌在受難時不折斷骨頭的更大現實…… 」此外,「…… 『升級』是指神從天上提供字面意義的嗎哪以獲得身體上的供養,與從天上提供基督的嗎哪以獲得屬靈上的供養,有一種對應關係。」 在澄清「回溯」時,Beale說:「所謂『回溯』是指這樣一種觀點,即在基督復活之後,使徒們才在聖靈的指示下,把舊約某些關於人物、事件或制度的歷史敍事理解為對基督或教會的間接預言。」[請閱讀Beale引用的關於聖經預表法的「回溯」特徵的限定條件。]
 
6. 著名的新約學者 R. T. France說到:
 
「 預表法就是承認舊約和新約之間是互相呼應的,其基礎是相信上帝作工的原則從不改變。 」[6] R. T. France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Matthew
 
預表的運用是基於相信上帝的行事方式,在歷史中是始終不變的。因此,新約作者有時候會從舊約作者的角度,來解釋新約彌賽亞世代的現象。換言之,他們相信上帝昔日對以色列(或在舊約中的其他任務)的許多作為,其實是「預表」祂現在藉著基督所進行的工作。例如,彼得提到「拯救」挪亞一家的水,就是現今拯救基督徒的洗禮的預表(彼前三20-21)。這不一定暗示舊約作者的原意其實是有預表的預言性質,讓後來的新約作者發掘出來。
 
預表法主要是較後期作者所使用的技巧,以「發掘」以前的聖經中有哪些事件與上帝現今的作為相似。他們所作的,並非「不受約束」地對舊約的讀者—回應解讀;他們所發現的,吻合他們認為是上帝的典型做工模式。
 
R. T. France 論預表論
 
釋經者常說到《舊約》經文中有一種「更完整的意義」(sensus plenior),是新約作者所能夠覺察到的。或許這並不是最好的說法。這種新的意義並不是舊約經文本身所固有的東西,以至於任何客觀的注釋,無論是猶太人還是基督徒,都應該可以正確地感知到它。毋寧說,它是一種在新層面上的關聯,超越了舊約作者和原來讀者所能察覺到的,現在是根據《新約》事件,通過回溯性的反思(retrospective reflection)所發現的。預表論與其說是取決於對原始意義的註解,不如說是取決於一種神學上的後見之明,這種後見之明是對此信念的承諾,即基督是上帝救贖工作的高峰。它是由信心而不是由客觀的文學分析所產生的。[7]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staments, Dictionary for the Th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Scripture, (Baker, 2005), 669.
 
7. James, M. Hamilton Jr.
 
「聖經的預表論biblical typology有兩個關鍵的特色歷史對應性historical correspondence和升級escalation
 
歷史對應性的意思是:在救贖歷史上出現的人物、事件或制度,有相對應的關係,例如,挪亞和摩西都是藉著水而得救,而其他人則被水淹沒。
 
升級的意思是,最初的例子(我們可以稱之為原型archetype)經過幾次按照同一種模式的「意義分期增值(installments)」後,原型的意義得到了強固,像是在爬山,力道越來越強,直到在最終的表達上找到其應驗,而其意義在這個從原型到應驗的過程中也逐步地增強。」[8] (誠之譯自:James, M. Hamilton Jr., What is Biblical Theology, Crossway, 2014, p.77
 
總結(誠之):
 
預表論(typology)是研究上帝以祂的主權在人類歷史工作中所定旨的、重覆發生的一些模式(上帝用這些模式來成就祂的旨意)。在啟示的漸進過程中,早先的歷史情境(人物、事件,制度),被視為一種模式(預表-type),與後來發生在耶穌的一生和祂事工中的歷史情境,有非常緊密的對應關係。後來的歷史情境,以一種清楚、可辨識的、逐步升級/強化的方式,重覆(應驗)了先前的模式(預表)。因此,「預表」(type)就是不斷重覆的模式之最早事例,上帝要在未來的啟示中,用這個先前的事例來說明祂未來的工作。而「對範」(antitype——預表所對應的實體),則是上帝使祂先前之作為的模式不斷地升級,然後在耶穌的位格和工作中再次出現(也就是先前預表的頂峰)。這預表所對應的實體是要彰顯上帝的榮耀,將額外的意義添加在先前的預表上,好叫上帝的百姓能更深刻地領悟上帝在歷史中的主權旨意。
 
補充
 
《基督教釋經學》(William W. Klein, Introduction to Biblical Interpretation;我手頭的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出版)這本書也提到「預表解經法」(typological interpretation),認為這個方法是使徒們常用的一種解經法,是為了找出舊約預言基督和教會工作的經文。「預表解經法」是指,在舊約出現的事情、對象和觀念中,找到上帝所默示的預表(即模式或象徵),預言上帝在未來歷史中的作為。它的假設是先前的事情/對象/觀念,將會在以後重覆出現(英文原書第33頁)。
 
另一段也提到預表法(中文版182-183頁),摘錄如下:
 
預表(typology)可能是最適合用來理解新約作者引用舊約經文的一般方式。弗蘭斯(R.T. France)對預表提出了一個明確的定義:「承認舊約和新約之間是互相呼應的,基於相信神作工的原則從不改變」。……預表的運用是基於相信神的行事方式,在歷史中始終不變,因此,新約作者有時會從舊約作者的角度,來解釋新的彌賽亞時代的現象。換言之,他們相信神昔日對以色列人的許多作為,其實是「預示」祂現在藉著基督所進行的工作。例如,彼得提到「拯救」挪亞一家的水,就是現今拯救基督徒的洗禮的預表(彼前三20-21)。這不一定暗示舊約作者的原意其實有預表的預言性質,要讓後來的新約作者發掘出來。預表法主要是較後期作者所用的技巧,「發掘」以前的聖經中有哪些事件與上帝現今的作為相似……。
 
穆爾(Douglas Moo)合理地把預表的主題,放在「應許—應驗」這個更大的範疇裏去理解兩約之間的關係。因此,他認為:「新約的人物、事件和架構有時是以一個更深入或更頂峰的層次(原本的真實情況)去『填滿』(fill up)舊約的人物、事件和架構。」若這是正確的話,那麼舊約作者未必(即使有這機會)意識到他們所寫的信息有預表的意義。同時,新約作者認為,神願意讓祂在以色列人當中的作為,有一天將會在基督裡、在教會中成為某種類比或應驗。從人的角度來說,這些有預表性質的舊約經文只有一重意思,即作者原來想傳達的意思。不過,神也在作工,而且祂在過去的作為中,提供了一個背景,讓後來的作者明白祂在百姓中間工作的種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