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示(Bible, Inspiration of The)
誠之摘自證主《聖經神學詞典》
https://yimawusi.net/2021/09/10/inspiration-of-the-bible/
福音派神學的基石
福音派神學的基石,乃在於宣認聖經的默示和權威,承認它是上帝成文的道。由於默示一詞在聖經中有不同的用法,因此我們必須弄清楚它在這個範圍內特定的含義;這並非表示福音派要為默示創造一個新的定義,反之,是要表明他們努力忠於教會傳統以來持守此字詞在聖經中的含義。我們亦必須指出,儘管我們稱默示乃福音派神學的基石,我們卻要反對那個經常把矛頭指向保守派基督徒,稱他們是聖經膜拜者──以聖經取代神作為敬拜對象──的奇怪指控。福音派之所以如此重視聖經的默示,完全是因為他們相信當他們讀聖經的時候,他們所讀的正是神真實的話。信徒惟有研讀那些透過默示而記下來的話,才可以真正聽到祂所說過的話。福音派的聖經學(bibliology,以默示為中心的聖經教義),不單不會導致膜拜聖經的行為,反之,核心正是在於敬拜神。因為這教義本身雖然是一個聖經的教義,但它所指向的卻遠遠超越它本身,引導我們以非常嚴謹的態度,去留意聖經中的每句話。它向我們保證,凡是出於聖經的,都是神所說的。我們因此可以指出,這教義成了聖經正典和神作為其作者的連繫;它亦是聖經權威的基礎,也必然地引伸出聖經的啟示本質。
彼得後書一章19至21節告訴我們:「經上所有的預言沒有可隨私意解說的,因為預言從來沒有出於人意的,乃是人被聖靈感動,說出神的話來。」這裏沒有清楚說明預言的範圍:它可以單純指到眾先知的著述,亦可以更廣地指到舊約的歷史著作,或實際上(如Warfield所認為)是指全本舊約。這段經文顯然是表示它所指的那部分聖經是完全出於神的,它同時亦指出,聖靈在人執筆書寫時負起感動的角色,以致「有先知更確的預言」(彼後一19)。
聖經對本身的看法
基督教的所有教義都是以聖經作為基礎──無論是教會的信經或信條,抑或牧者的信息,都只有一個理據:就是聖經本身的教導。聖經在教導各個主題時,亦有關於它本身的教導。我們必須留意,類似提摩太後書三章16節和彼得後書一章19至21節等經文,並非一些獨立的陳述,卻是說明全本聖經都教導的一個教義。凡是聖經所記載的,都是從神而來的;整個記錄過程都是在神的監督下進行的。
摩西五經中有某些主要的部分是直接從神而來的。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記載了十誡的出埃及記第二十章。聖經告訴我們(出三十一18,三十二15-16),十誡是寫在兩塊石版上的:「這版是兩面寫的,這面那面都有字,是神的工作,字是神寫的,刻在版上。」然而,這些由神用指頭寫出來的律法,卻成了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和申命記重複出現的律例,當中不斷以「耶和華吩咐摩西說」這句話來加以重述,結果是申命記三十一章9節所說,「摩西將這律法寫出來,交給……祭司利未子孫和以色列的眾長老」。
舊約先知書的作者,通常都會指出他們所記的大部分內容,都是直接出自神的口。「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是經常出現的開場白,正好為使徒彼得所提出的先知靈感提供了最明確的支持,因為以賽亞、耶利米和以西結都是被聖靈感動的。
單單關注聖經作者那些明確表明是出自神的經文,可能會讓人得出一個相反的理解:聖經中某些部分是特殊的,但其他部分卻不是。可是,新約的證據所顯示的卻是另一回事:這些書卷已被視為默示的經書(事實上,也根據猶太人在新約時期之前對舊約書卷所存著之態度的演進)。有關的論據並非單是歷史性,指出這是初期基督徒所相信的。提摩太後書三章16節和彼得後書一章21節所顯示的,是教會對聖經的一個肯定看法,而根據福音書所記載,耶穌本人也抱同樣的態度。福音書經常出現耶穌反問人:「你們沒有讀過嗎……?」然後,祂便充滿信心地宣稱:「經上記著說……。」道成肉身的神子以這種方式來處理舊約,為聖經是由神的靈默示而來這教義,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耶穌在馬太福音十九章4至5節引用創世記二章24節的例子(「因此,人要離開父母……」),最能清楚說明這點。因為在創世記,那句經文是敘述者本身所提出的見解,耶穌卻把它視作直接出自神的口:「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並且說:『因此……。』」由於這例子與耶穌對其他聖經的引用配合得天衣無縫,所以,它的含義便毋庸置疑了:祂把聖經所記的一切都視為神的話。
當耶穌應許賜聖靈給門徒時,祂告訴他們,他們將會被聖靈引導進入真理(約十六13)。照舊約的例子類推,我們可以預期聖靈會確保神在基督裏的工作進一步以正典方式記錄下來。我們的推論並沒有錯。早於新約的後期著述面世時,這個過程確實已經開始了。根據彼得後書三章16節,我們知道保羅的書信「有些難明白的,那無學問、不堅固的人強解,如強解別的經書一樣」。保羅書信在新約的書卷中,已經被視為具有聖經的地位,為承認所有新約書卷都是出於聖靈默示,並且是耶穌基督教會的正典,立下了典範。
Nigel M. de S.
Cameron
另參:「正典」;「聖經的權威」。
參考書目:
G. C.
Berkouwer, Holy Scripture; D. A. Carson and J. W. Woodbridge, eds., Scripture
and Truth; idem, Hermeneutics, Authority, and Canon; C. F. H. Henry, God,
Revelation, and the Bible; R. Pache, The Inspiration and Authority of
Scripture; J. I. Packer, Fundamentalism and the Word of God; B. B. Warfield,
The Inspiration and Authority of the B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