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上帝的國度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上帝的國度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04-25


第一章 国度模式概述An Overview of the Kingdom Model

作者: Charles H. Dunahoo  译者诚之

塑造天国门徒:一个新的架构
Making Kingdom Disciples: A New Framework
第二部  认识世界:门徒训练的背景
Knowing the World: The Context of Discipleship

第一章 国度模式概述
An Overview of the Kingdom Model

耶稣升天前将大使命颁布给祂的教会这使命就是祂升天之后到这个世代结束祂回 之前给教会的职责。祂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 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 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这些话需要一再被强调。它们表达了上帝对祂的教会所启示的旨意。教会的使命是借着布 道和教育信徒,使人成为门徒。而信徒要被转化(Transform)成基督的样式,以彰显的基督 样式的生命在上帝的国度中事奉。

这章概论所呈现的视角,是我所相信的上帝在门徒训练上的计划,我称之为国度取向 kingdom approach)。但在这个方法中,我们需要明白教会的角色。最近的研究趋势显示, 教会的门徒训练并不是做得太好。例如,宣称是基督徒的人,只有不到10%欣然接受(embrace 圣经的世界观和生活观(Barna, The Second Coming of the Church, 2001)。其它的调查也支持 这个说法。以下是George Gallup Jr. And D. Michael Lindsay对美国的宗教趋势作出的总结:

宗教广泛流行(Widespread popularity of religion
圣经知识的明显欠缺(Glaring lack of Bible knowledge
信仰的表里不一Inconsistencies of belief
信心的肤浅Superficiality of faith
相信上帝但不愿信靠Belief in but not trust in God
组织化宗教的媚俗Failure of organized religion to make a difference

宗教及其实践只存在于私人的领域,基督徒和非基督徒在生活形态上没有什么不同。Gallus Lindsay的结论是,基督徒对社会并没有什么影响力(总体来说,这也是所有宗教的问题)。

相对于美国的情况,我们来看使徒保罗所说的:

“弟兄们,我凭着 神的仁慈劝你们,要把身体献上,作圣洁而蒙 神悦纳的 活祭;这是你们理所当然的事奉。不要模仿这个世代,倒要借着心意的更新 而改变过来,使你们可以察验出什么是 神的旨意,就是察验出什么是美好的、 蒙他悦纳的和完全的事。”(罗12:1-2;新译本)

(补充:但是,牧师们似乎没有这种危机意识,许多牧师认为他们的会众十分敬虔,但事 实上却非如此。Surveys Show Pastors Claim Congregants Are Deeply Committed to God. But Congregants Deny It! http://www.barna.org/FlexPage.aspx?Page=BarnaUpdate&BarnaUpdateID=215

如果我们再往文化的深层看,这一代是(西方)历史上对圣经最无知的一代。我们也生活 在一个支离破碎的文化,愈来愈多孤独、孤立的人。无论是教会内或教会外,都不看好制式教 会(institutional church)的前景,因为它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和挑战,或没有提供一些有效的 解决方案。因此,我们正在面对制式教会的死亡。(这是目前西方教会的问题;中国教会经过一波热潮且城市化之后,也可能很快走上这一步。)后现代主义也正在侵蚀教会的根基。基督 徒没有受到作盐作光的装备,许多人只能从世界中撤退,把自己隔离在世界之外,世界也不再 看重教会,视之为不重要,或无关痛痒。

我是我所属宗派(按:美国长老会www.pcanet.org)基督徒教育和出版的协调者。根据我 的观察所得到结论是,基督的教会并没有好好遵循圣经模式的门徒训练。在这里,我们先要仔 细看“门徒”这个字。

门徒的一般定义:门徒是接受一套信仰体系的人,他们根据这些信仰内涵, 拥抱一个整全、完整、有意识的对生活的态度。

天国门徒的定义:一个天国的门徒是一个根据上帝的思想来思想的人,并且 能把这些思想运用到所有的生活中。

从基督徒的观点看,每个基督徒都应该“把一切心意夺回来,顺服基督”(林后10:5), 箴言也提到:“因为他心怎样计算,他为人就是怎样。”(箴23:7

1980年代晚期,我坐在我的朋友Norman Harper的办公室里。他是Reformed Theological SeminaryJackson, Mississippi)基督徒教育研究所的教务长。在我们的谈话中,他提到“你知 道吗,查理,我们最大的问题是我们负责教导的长老没有基督徒教育的异象。”他在好几年前 曾出版了一本书,Making Disciple: The Challenge of Christian Education at the End of 20th Century 在他的书中,他对门徒所下的定义是:一个有自觉想要活出在基督主权下的生活的 人。他更写到:“所有真教育最终极的目的是制造门徒。”

我们也在往后的几年、他离世前在美国长老会基督徒教育和出版委员会事奉的日子,谈到 那些观念。我此后常常回想他的评论。当20世纪已近尾声,我反思这些趋势和统计数字,他的 话从某一方面来说,开始变得非常具体。

Jim Peterson是导航会(Navigator)的国际副总裁,那是专门作门徒训练的机构,也作出同 样的观察。在他的书,Lifestyle Discipleship : The Challenge of Following Jesus in Todays World 中的第一章(题目是“做门徒以及我们的现代文化”)的第一个句子就是:“经过了三十年的 门徒训练计划,我们还没有接受门徒的训练。”

我可以继续引用类似的话,使我下结论到,HarperPeterson从两个稍稍不同的角度来看, 他们是对的。我所研究的有关教会的趋势,以及从更广大的宗教和哲学领域来看,也加上我许 多第一手与地方教会的领袖和许多研究者如巴拿(Geroge Barna),George Gallup Jr,以及Robert Wuthnow工作的经验,我很确信我们门徒训练的模式(paradigm)是有问题的,甚至是错误的。 事实上,我待会儿马上会提到的四个方法中的三个,不是完全地错误,但是个别地来说,甚至 与其他方式结合,也不能组成我认为对的方式;它们并没有达到上帝期望的结果。在这个概念 下,它们是错的,如果只使用这些方法的话。

简单地说,我们过去所运用的(通常不是故意的)以人(个别的人或整体的人)为中心而 不是以上帝为中心的方法,并未奏效。虽然表面看来,各种活动或运动似乎很蓬勃,但是实际 上,统计数字是真的。我使用“以人为中心”这个词,可以是指集体的人(man corporately 或个别的人(man individually)。我们必须要使用正确的模式──不是以人为中心的,而是以 上帝为中心的模式;不是一个狭窄的孤立主义者的方法,而是一个“上帝的国”的方法。有何不同呢?

对我影响很深的、已故的薛华认为,人生的每个领域会受到我们的哲学观的影响。在他的 The God Who Is There 中,他所描绘的一系列的步骤是,哲学是在阶梯的顶端,然后顺序而 下,影响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领域,甚至神学和教会(见图一)。其顺序是:

哲学 音乐艺术一般文化 教会/神学学校家庭

这个顺序给我们一些方法的概念,给我们看到在从事门徒训练时应该遵循的。
在现代时期(modernistic period)当红的时代,是受到启蒙主义哲学的影响,所有的事情 必须有其一定的位置,是逻辑和理性统治我们思想的时代。一直到1960年代,后现代主义哲学 大力兴起,严格地鄙视文字、逻辑和理性。当Barna1998年说,我们大约有5年的时间,可以 调转这艘船时,他听起来像是个危言耸听的人。但是他当时有足够的理由说,我们必须要那样 做。也许韦理嘉(Michael Regele)在他的书《教会之死》(The Death of the Church),说到 我们所知道可见的教会,他的论题也是正确的。他说,教会要先死才能活。让我们看看教会在 今天如何努力制造门徒,再看上帝心中实际的想法。

为了清楚起见,我会说,有三种主要的门徒训练方法。我不是要说这三种方法是错的,只 是过于简化和不完全。

第一种方法是节目模型,重点是人作为一个整体的一部分。第二个方法重点在个别的人和 他感觉的需要。第三种把人放在小组关系的处境中,更专注在社会。这些方法的焦点是人以及 他和神的关系,其次才是人和他同侪的关系。

四种门徒训练方法(approach):
方法                          焦点                         情境                       导向                            特色
=====================================================================
模式一                资料/内容             社区中的人             节目式 牧养“基督徒难民”
节目式                                             (一大群的人)
以人为中心的
------------------------------------------------------------------------------------------------------------------------
模式二               塑造/关系              个人对个人         需要                  灵性成长清单
个人式                                                 一对一                                            适用于教会成员之外
------------------------------------------------------------------------------------------------------------------------
模式三              塑造/关系              个人对小组           社群                 专注在小组的塑造
                                                                                                                        可能会贬低群体敬拜
                                                                                                                         的角色
------------------------------------------------------------------------------------------------------------------------
模式四               改造生命                涵盖以上所有       国度                生命的彻底改造
国度式          (包括资料和                                                                      关注上帝的计划和
以上帝为中心的 塑造)                                                                           祂的国度 
                              内容 
                              关系
                              应用
                              服事
                             与牧养

方法1:节目导向模式──Informational or Program-based Model

主要在1950年代之前使用。强调把最多的资料分享给最多的人,其重心是在社区中的人及 其活动。此模式强调在基督里的信仰告白、教会会员及其出席。当人们参加教会活动、敬拜、 团契晚餐、主日学、小组时,他们很容易公开宣称他们的基督教信仰。当其他人也这样作时, 就制造了一个受欢迎的结构与安全的环境。对这个群体来说,教会是一个小型的基督徒香格里 拉。

在教会中,他们一起读圣经、研究圣经主题,但离开这个环境,就把他们的信仰束之高阁。 这个模式倾向于用节目(资料)来塑造门徒。这种模式很容易形式化──把方法当作信息,而 改变了信息原来的目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强调,如果我们仔细定义我们的信息,我们使用的方 法也要使我们能传递这个信息,而不至于扭曲其内容或目的。

方法二:个人模式

20世纪早期,教会分裂成自由派和保守派,自由派尝试为其信息制造一个广泛的社会应用, 但是却以失去福音的焦点为代价;而保守派则从世界和世界对她的挑战中撤退下来。由于这点, 加上方法一失效了,因此,一个新的模式就在1940年代晚期、1950年代初期诞生了。此模式可 以说是一个“平行教会”(para-church)的模式,可称为“个人模式”。个人模式的重心在人 以及他与上帝的关系,强调导师与门徒一对一的关系。在这个模式里,人接受耶稣基督,通常 是因为某个人的见证,然后有一个人帮助他成长。这个模式需要一个信徒与他的导师在一个非 常小的团体中会面。他们关心的是读圣经,背诵经节,学习分享福音,以及祷告。这个方式通 常鼓励发展出一个详细的清单,作为门徒的行动纲领。此模式是否成功,端赖一对一的教导是 否有效。这个模式可因与节目模式重迭而加强,但也可因为独立一帜而减弱。许多人(如Billy Hanks, Bill Shell)都强调它要与教会一起配搭。我们都知道,有些人自称是基督徒,但是在他 们基督徒的经验中,从不认为有去教会的必要。这个模式很容易加强这个印象。

方法三:小组模式

第三个模式适合于小组,同方法二,也是一个塑造的模式,重心在人,一对一或以小组为 单位,是1960年代发展出来的。6070年代,许多小组纷纷在各地成立,可能是彻底个人主义 的兴起,以及强烈个人关系的需求,“小组”意识在文化中浮现。这个运动在一些关心小组和 交互影响心理学(transactional psychology)中产生。与此同时,一些小组,如匿名戒酒协会 Alcoholic Anonymous)也得到一些成功。这个模式是根基于建立很强的关系,人们在小组中 通常比单独一人或在一大群人中容易得到进步。

小组活动通常包括分享,祷告,查经,和讨论圣经的主题。因为许多犹太-基督徒历史是 以小群体为中心的,因此这个模式自然在上帝的子民中找到其定位。研究早期教会历史的人, 一定很熟悉家庭教会。正如一位作者表达的:“我们都有隶属的需要,不是属于一个毫不相干 的帮派,而是一群人能与我们分享我们的想法和感情,也可以一起创造一些有永恒价值的东西。”

据统计,大约有40%的美国人参加各种定期聚会的小组,提供关怀和支持;其中有三分之 二属于教会或会堂。这个小组模式(建立在一个人生命的“需要”上)关心的焦点是关系和关 怀,而不是在节目或其内容上。

方法四:国度的方法

这个方法是我所谓的以上帝为中心的架构,不仅融会了这三个模式,也把它们放在神的 国度的处境下。它同时是资料的,塑造的,也是改造生命的!除非我们让人的生命得到改造, 否则我们就不能说我们的门徒训练符合了圣经的要求,也就是夺回人所有的心意,顺服基督, 如同保罗在罗马书12章和哥林多后书第10章所说的,不是效法这个世界的风俗和习惯。这不只 是指我们的灵修生活,而是生活的全部。用凯柏(Abraham Kuyper)的话说,“作为所有人类 生活范畴的主宰,没有一方寸耶稣不说‘这是我的’。”生活的所有内容都是面向上帝所活出 来的宗教活动。
国度取向的门徒训练,其主要目标包括知道、明白上帝的话,也能把上帝的话应用在所 有的生活当中。它也包括活出更顺服上帝诫命的生活。改造人的思想和生活,是服事和牧养那 些在教会内和教会外拥有上帝形象者最重要的关键;使人的思想都顺服基督也是最基本的。这 个国度模式所制造出来的基督徒,会拥有自我意识,能明白穿透在所有生活中的哲学。如同Wuthnow指出的,基督的主权反射在我们如何为了国度的缘故使用我们的金钱和物质资源。

天国模式并不会将信心和生活分开(好像它们能被分开一样)。它把重点放在把上帝的 真理溶入生活的每个范畴,正因为如此,它不只是学术、资料和理性上的观念。天国模式当适 用、服事和照顾到所有的范畴。

研读圣经当然是国度模式最基本的,我们也要研究基督主权之下所有正当的生活范畴─ ─数学、科学、历史、法律、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等。这个模式并不是说教会在这个过程扮演一 个次要的角色,因为教会是这个国度模式的中心。但是国度模式比制式的教会要来得广泛。

因此,国度取向比前面三种模式更为全面,虽然它也接受其他三种模式的观点。以上帝 为中心的取向注重对上帝、祂对人的启示,和人与上帝、人与他同时代的人的关系,有正确的 视角。

在国度取向中,基督徒教育不只处理不同的状况──家庭、教会、国家和学校──它们 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和周围世界的关系,它也处理生活的其他领域,例如科学、历史、数学 以及法律;因此,我们所应该拥有的,是一个基督徒的世界/生活观。

国度架构所以很重要,是因为它专注在个人生命的转变,以及认识他/她作为上帝形象的 拥有者的独特性。国度中没有刻板的模式,而是在我们的处境中执行职分和事奉上帝时,要表 现出我们的独特性。这个国度模式尊重每个人不同的恩赐。在生活中的每个地方,我们都要达 成上帝的旨意;这是我们存在的理由。

国度模式所以重要的另一个原因是它对正在兴起的时代发出了一个特殊的挑战,去认识 上帝的话,认识在我们周围的世界,也认识自己。当我们在这个知识上成长,我们要被提醒, 基督徒教育是作门徒,而作门徒是在每件事上顺服上帝,因为基督是万物之主。

在这里我还没有提到方法,我正是着重在明白国度的架构,作为我们发展方法论的道路。 本书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会找出这些方法必要的成份,也会描述我们期待的结果。但实际上, 国度的模式在不同的个人和群体间会有所不同。我评估过太多种不同的计划,他们都尝试要制 造一个印象,就是他们的计划是造就门徒最正确的方法。有许多方法都很有用,但无论我们选 择哪一种方法执行这个过程,我们都不可以危害或改变福音的信息。

我也要强调国度模式体现了福音真理。它以向耶稣基督效忠为起点,也以向耶稣基督效 忠为终点。“凡事在基督里同归于一”,“基督在凡事上居首位”。国度模式不可以牺牲福音, 因为没有福音,我们所作的门徒训练就缺乏实质。如果一个人的世界/生活观没有以效忠圣经 中的基督为起点,就是一个徒劳无功的动作。另一方面,天国模式不只牵涉到研读圣经、分享、 祷告和做福音的见证,它也发生在各种不同的处境。知道圣经的内容是一回事,而知道如何把 这些知识运用在每天的生活中又是另外一桩。

我不会犹豫于把基督徒教育说成是门徒训练。与我们刚才说的那些不足的模式相反的, 基督徒教育不是以节目为中心和资料式的;也不是只以人为中心或塑造式的;也不只限于任何 一个机构和生活的领域。它是以上帝为中心的,是以全人生活为导向的(total-life-oriented), 因此是改造生命的。这是一个刻意设计的过程,以帮助我们有不同的思想、行动和生活。但是 国度模式不会制造出思想僵化、饼干模子(cookie cutter)的门徒。事实上,在国度模型中运 作,我们可以在许多事情上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是如果牵涉到系统的层面,却有其统一性。基督徒在道德议题上可以有不同的结论,天国的基督徒在政治领域的看法也可以不同,但他们都 是在世界/生活观的运作下,来面对这些选项的。

门徒训练的目标是改造生命。你无法在国度架构下受门徒训练而不改变你生命的方向。 你会发展出一个合乎圣经的世界/生活观,不断地改变你的思想和生活,因为这正是天国模式 的目的。

关于神的话

上帝要天国的子民在他们所有的生活中遵行祂的话。祂要我们以祂的话为无误的指引,来 审查更大范围中的真理。正如诗人所说的,“在你的光中,我们必得见光。”(《诗篇》36:9 祂要我们学习在各个领域学习祂的真理,用圣经作我们的指南。

我们应该特别留意圣经中神的话,因为这是祂给我们的写下来的话语,我们也要在所有的 生活中寻求去明白祂的真理。我们必须记得,在上帝的普遍启示和特殊启示间不是二分化的。

因此,我们将基督徒教育定义为:建立在上帝真理上的世界/生活观的一个传递过程。这 是天国的取向,必须以耶稣基督和祂的话为中心。教育是神发动而由人配合的过程,在其间, 我们可以在生活中,也就是透过基督,在敬虔的知识、信心、盼望和爱中成长与发展。Norman De Jong认为,在“教育”之前加上“基督徒”这三个字是多余的,因为真的教育是在真理中 的教育,而所有的知识都来自于上帝。任何教育若不是基督教的,就不是真的教育。教育是一 个宗教的操练,但是在这个堕落的世界,不是所有的宗教都是基督教的。

我们在这里回想《罗马书》12:1-2的话,是有关要借着改变我们思想的方式,被转变成新 人。遗憾的是,如果统计数字是正确的,我们门徒训练的模式虽然可以使人对灵性更能觉察, 但是并没有改变人们思想和生活的方式。记得Barna10%──自称为基督徒,而有自觉的世 /生活观。同时,James Engel以及Will Norton Contemporary Christian Communications : Its Theory and Practice 中建议,有许多称为基督徒的人,自从他们成为基督徒,他们的世界观从 来没有得到改变。跟着Charles Malik所说的,传福音的双重任务,是拯救灵魂和拯救心智(mind), J. P. MorelandWilliam Lane Craig的评论是:“很不幸地,我们的教会过度充斥着一些人,他 们的基督徒心智注定要成为废弃物。”如同Malik观察到的,他们的灵性可能得到更新,但是 他们的心思从来没有被转变;他们仍然像非信徒一样思考。

圣经说, “因为万有……都是借着他造的,又是为他造的”,“使他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 (西1:1618)。任何机构(家庭,教会,学校)研读神的话,从事正式或非正式的基督徒教 育都是合理的。但是我们也需要个别的人的投入。如果我们要恢复和收回基督的荣耀,这不但 是合理的,也是必需的。

 国度模式的门徒训练是针对改造所有的生活,包括我们的,使之归向基督。也就是刻意地 在每个范围活出像基督的生活形态,朝向成圣的过程,以及保罗在《罗马书》12:1-2所说的完 全被改造的生命。

 最后,我们要注意在大使命中的一个关键的策略点,马太28:19-20。在这些著名的经节中,耶稣将门徒训练与洗礼联系起来。因为洗礼是属于教会两种圣礼中的一种,我们相信,在这里 耶稣是把门徒训练与教会联系起来。“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也是清楚地与 教会有关的。

2020-03-24


42 耶稣是教师——耶稣基督宣告了神的国与神的家Teacher - Jesus Christproclaimed God's kingdom and family

《简明神学》Concise Theology: A Guide to Historic Christian Beliefs,巴刻(J. I. Packer)著/張麟至译,更新传道会,2007年。


42 耶稣是教师——耶稣基督宣告了神的国与神的家
Teacher - Jesus Christ proclaimed God's kingdom and family

耶稣讲完了这些话众人都稀奇祂的教训因为祂教训他们正像有权柄的人不像他们的文士。(太7:28-29

耶稣是成为肉身的神子,祂的训词由祂的父而来(约7:16-1812:49-51),且要存留到永远(可13:31),最后祂还要按这些教训审判祂的听众(约12:48;太7:24-27)。因此之故,我们无论多强调人应留心听祂的教训,都不为过。耶稣教训人时,就像当时的犹太拉比一样,是这里一点、那里一点,而非长篇大论;而且祂许多有力的表达都是籍用比喻、箴言,和针对问题、反应处境而发的单独宣告。

祂所有公开的教训都带着叫人惊奇的权柄,这是祂的标记(太7:28-29;可1:27;约7:46),但也有些教训的表达却像迷一样,想要明白,就需要人深思并有属灵的洞见([],太11:1513:9,43;路14:35),而那些自满的、不经心的人,往往就大惑不解。譬如,耶稣对于祂自己有关弥赛亚的角色、救赎、复活和未来的掌权这些道理,就只给些不明显的暗示,其原因有二:第一,这些事件,只有籍着事实本身的发生,才能把道理显明清楚;第二,耶稣最关心得是透过祂个人对人们的影响力,呼召他们作门徒,从而在那里关系之内教导他们明白祂是谁;而非为了给那些不肯向他委身的人详细的神学指引。不过,一般来说耶稣的叙述通常都很清楚,而在许多使徒书信里,因有更完全的阐释,我们最好把它们当做耶稣所说过的话的的诠腳来读。

耶稣的教训一定涉及三个对象:第一,是涉及曾差遣祂、今又引导祂的父神(太11:25-2716:13-17,2721:3726:29,53;路2:4922:29;约3:355:18-2326-27,36-378:26-2910:25-30,36-38);祂的门徒也要学习把祂的父神当做他们在天上的父(太5:43-6:14,25-337:11)。第二,是涉及那些落在失丧光景中的个人和群众(太9:36;可10:21),祂持续多方地呼召祂的听众悔改,好得着新的生命(太4:1711:20-24;可1:15;路5:3213:3-515:724:47)。第三,是涉及祂人子这个弥赛亚的称号(太16:13-16)。[有一位像人子]得着了但以理书7:13-14节的国度。有关耶稣自己使用这个称号,见马可福音8:3813:2614:62(回应但以理书),马太福音12:40、马可福音8:319:3110:334514:21,41,路加福音18:31-33(预言祂的死亡与复活),约翰福音3:13-15,6:27(宣告祂的拯救职事)。

从耶稣对父神的见证、对人们需要的关切和对祂自己角色的认知看来,它们所形成的三种神学主题如下:

1)神的国:这是一个与神关系的属灵实际,旧约先知常常提到这国(赛2:1-49:6-711:1-12642:1-949:1-7;耶23:5-6),它与耶稣同来,成为神对历史计划的实现。这国与耶稣同在,祂所行的神迹是这国度的记号(太11:1212:28;路16:1617:20-21)。当一个人因顺服基督,以祂为主时,这将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委身,能为他带来救恩与永生;当人肯这样委身时,神的国在他的生命里,才变得实际极具关键性(可10:17-27;约5:24)。这国度要被传讲,它会成长(太24:1413:31-33),直到今天在天上掌权的人子,为审判以及为祂中心仆人的喜乐再临为止(太13:24-43,47-50)。

2)耶稣拯救的工作:耶稣照着父神的旨意从天而降,好将祂所拣选的罪人带回到荣耀里去,祂为他们而死,呼召并吸引他们到祂自己那里去,祂赦免他们的罪,保守他们平安,直到他们将来复活、得荣、进入天上喜乐的那日子(路5:20,237:48;约6:37-4044-4510:14-18,27-2912:3217:1-26)。

3)神家的伦理:神将白白恩典为礼物赐给罪人,人才得到新生命,这新生命必须要用新的生活形态来表现。人既靠神恩典而活,就必须常常感恩;既蒙神厚爱,就必须大方地爱人;既因神的赦免而活,自己也就应当赦免别人;既认识神为慈爱的天父,就应当了无苦毒地接受神的天命,时时刻刻籍投靠祂的保护来尊荣祂。一言以蔽之,神的儿女必须像他们的父神和他们的救主,也就是说,十分不像这世界(太5:43-486:12-1518:21-3520:26-2822:35-40)。


TEACHER
JESUS CHRIST PROCLAIMED GOD’S KINGDOM AND FAMILY

When Jesus had finished saying these things, the crowds were amazed at his teaching, because he taught as one who had authority, and not as their teachers of the law. MATTHEW 7:28-29

Jesus was Son of God incarnate, and his teaching, given him by his Father (John 7:16-18; 12:49-50), will stand forever (Mark 13:31) and finally judge its hearers (John 12:48; Matt. 7:24-27). The importance of paying attention to it cannot, therefore, be overstressed. Jesus taught as Jewish rabbis generally did, by bits and pieces rather than in flowing discourses, and many of his most vital utterances are in parables, proverbs, and isolated pronouncements responding to questions and reacting to situations.

All his public teaching was marked by an authority that brought amazement (Matt. 7:28-29; Mark 1:27; John 7:46), but some of the teaching was enigmatically expressed, requiring thought and spiritual insight (“ears,” Matt. 11:15; 13:9, 43; Luke 14:35) and baffling the complacent and casual. Jesus’ reason for only dropping dark hints about (for instance) his messianic role, atonement, resurrection, and forthcoming reign, was twofold: first, only events could make these things clear in any case; and second, Jesus’ concern was to call people into discipleship through his personal impact on them, and then teach them about himself within that relationship, rather than to offer detailed theological instruction to the uncommitted. Nonetheless, Jesus’ statements often are clear, and many of the fuller presentations in the epistles are best read as so many footnotes to what Jesus said.

Jesus’ teaching had three regular points of reference. The first was to his divine Father, who had sent and was now directing him (Matt. 11:25-27; 16:13-17, 27; 21:37; 26:29, 53; Luke 2:49; 22:29; John 3:35; 5:18-23, 26-27, 36-37; 8:26-29; 10:25-30, 36-38), and to whom his disciples must learn to relate as their Father in heaven (Matt. 5:43-6:14, 25-33; 7:11). The second was to people, both individuals and crowds in their lostness (Matt. 9:36; Mark 10:21), the addressees of his constant and many-faceted calls to repentance and a new life (Matt. 4:17; 11:20-24; Mark 1:15; Luke 5:32; 13:3-5; 15:7; 24:47). The third was to himself, as Son of Man, a messianic title (Matt. 16:13-16). “One like a son of man” takes the kingdom in Daniel 7:13-14. For Jesus’ own use of this title, see Mark 8:38; 13:26; 14:62 (echoing Daniel); Matthew 12:40; Mark 8:31; 9:31; 10:33, 45; 14:21, 41; Luke 18:31-33 (predicting his death and resurrection); John 3:13-15; 6:27 (declaring his saving ministry).

Out of Jesus’ witness to his Father, to people’s need, and to his own role, three theological themes take form:

1. The kingdom of God. This is a relational reality that came with Jesus as the fulfillment of God’s plan for history, of which Old Testament prophets had constantly spoken (Isa. 2:1-4; 9:6-7; 11:1-12:6; 42:1-9; 49:1-7; Jer. 23:5-6). The kingdom is present with Jesus; his miracles are signs of it (Matt. 11:12; 12:28; Luke 16:16; 17:20-21). The kingdom becomes real and crucial in a person’s life when he or she submits in faith to the lordship of Christ, a momentous commitment that brings salvation and eternal life (Mark 10:17-27; John 5:24). The kingdom will be preached and will grow (Matt. 24:14; 13:31-33) until the Son of Man, now reigning in heaven, reappears for judgment and, in the case of his faithful servants, for joy (Matt. 13:24-43, 47-50).

2. The saving work of Jesus. Having come down from heaven at the Father’s will to bring chosen sinners to glory, Jesus died for them, calls and draws them to himself, forgives their sins, and keeps them safe till the day of their resurrection, glorification, and introduction into heaven’s happiness (Luke 5:20, 23; 7:48; John 6:37-40, 44-45; 10:14-18, 27-29; 12:32; 17:1-26).

3. The ethics of God’s family. The new life, which comes to sinners as a gift of God’s free grace, must be expressed in a new life-style. Those who live by grace must practice gratitude; those who have been greatly loved must show great love to others; those who live by being forgiven must themselves forgive; those who know God as their loving heavenly Father must accept his providences without bitterness, honoring him at all times by trusting in his protecting care. In a word, God’s children must be like their Father and their Savior, which means being utterly unlike the world (Matt. 5:43-48; 6:12-15; 18:21-35; 20:26-28; 22: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