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改革宗信仰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改革宗信仰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07-24

嬰兒洗禮InfantBaptism
譯自Ligonier Ministries Devotionals
譯者/校對者: Maria Marta/誠之

「這應許原是給你們和你們的兒女,以及所有在遠方的人,就是給凡是我們主 神召來歸祂的人。」(徒2:39,新譯本)
——徒二38-39

對於洗禮引發的爭議,在論到誰可以領受聖禮這個議題時,其分歧會變得最為明顯。大多數美國福音派只給那些口頭上認信的人施洗。然而,許多基督徒遵循教會歷史上大多數人的慣例,給成年人和他們的嬰孩施行這個儀式。

新約聖經中找不到任何一條命令, 吩咐我們要為嬰兒施洗,但也找不到任何禁令。認識到這一事實,我們會提供一個嬰兒洗禮的簡短證明,希望大家能明白為什麽許多基督徒會為嬰兒施洗。

首先,在舊約聖經中, 信心和割禮之間沒有一定的時間順序。亞伯拉罕受割禮是在宣認信仰之後(創十七22-27),但以撒受割禮是在認信之前(創廿一4)。在這兩個例子中,受割禮者都必需信靠上帝,才能領受割禮所應許的一切好處,但(恩約)記號和印記(割禮)的施行與他們歸信的時間並沒有任何關聯。割禮和洗禮是連在一起的(西二815),所以洗禮也和割禮一樣, 與認信的時刻沒有關聯。

其次,舊約的應許是給成年人和他們兒女的,割禮描述了這點。因此,很難想像新約更大的應許和記號不應該給成年信徒的嬰幼兒。在今天的經文中,彼得實際上告訴我們,新約的應許也是給信徒兒女的禮物(徒二38-39)。在新約中找到的洗禮,百分之二十五是全家受洗,這些家庭大有可能包括兒童。

最後,保羅說,基督徒父母的孩子是分別出來歸給上帝的(林前七12-14)。在舊約,割禮明顯地把信徒的兒女分別出來,因此,猶太歸信者很難相信,上帝不會把恩約記號施行在新約孩童身上, 將他們分別出來,成為聖約有形群體的一分子。和割禮一樣,沒有個人信心的洗禮就沒有任何價值。但洗禮標誌著孩童成為有形教會的一分子,如果接受洗禮者從來不信靠上帝, 將來必要承受更嚴厲的審判(路十二41-48)。

無論我們是否給嬰兒施洗,哥林多前書第七章1214節都揭示了信徒兒女與上帝的關係, 這是不信主父母的後代所無法享有的。信徒的兒女在有形教會裏, 歡喜聆聽上帝話語的宣講。儘管教會確實參與教導孩童們認識基督的工作,但教會的工作不應該無所不包。我們作為父母、家人、朋友,必須把耶稣的教訓刻印在我們所認識的孩子們身上。

延伸閱讀:
詩八2 ;箴十四26;路十八15-17 ;徒十六11-1525-34

Infant Baptism

“For the promise is for you and for your children and for all who are far off, everyone whom the Lord our God calls to himself” (Acts 2:39).

- Acts 2:38-39
The divisions over baptism become most evident when discussing the proper recipients of the sacrament. Most American evangelicals only baptize those who have verbally professed faith. Yet many Christians follow the majority practice of church history and administer the ordinance to adults and their infant children.

The New Testament nowhere commands us to baptize infants, but neither does it anywhere forbid it. Recognizing this fact, we will offer a brief case for infant baptism in the hopes of understanding why it is practiced by many Christians.

First, in the Old Testament, there is no standard chronology for faith and circumcision. Abraham was circumcised after professing faith (Gen. 17:22–27), but Isaac was circumcised before his confession (21:4). Faith in the Lord was necessary in both cases to appropriate all the benefits that circumcision promises, but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sign and seal was not tied to the timing of their faith. Circumcision and baptism are linked (Col. 2:8–15), and so baptism, like circumcision, need not be tied to the moment of profession.

Second, the old covenant promises were given to adults and their children, and this was depicted in circumcision. Thus, it is hard to imagine that the greater new covenant promises and signs should not also be given to the infant children of believing adults. In today’s passage, Peter actually tells us the new covenant promises are gifts for the children of believers (Acts 2:38–39). Twenty-five percent of the baptisms found in the New Testament are of entire households, and these homes likely included children.

Finally, Paul says the children of a Christian parent are set apart to God (1 Cor. 7:12–14). Circumcision visibly set a child of believers apart under the old covenant, and so it would be hard for Jewish converts to believe the Lord would not include new covenant children in the seal that sets people apart as part of the visible community. Like circumcision, baptism without personal faith avails nothing. But baptism does mark the child as part of the visible church and liable to stricter judgment if the recipient never trusts God (Luke 12:41–48).

Coram Deo
Whether or not we baptize infants, 1 Corinthians 7:12–14 reveals that children of believers have a relationship to the Lord that the offspring of non-believers do not share. They are in the visible church where they enjoy hearing the preached Word of God. But while the church does play a part in teaching children about Christ, the church is not to do all the work. We as parents, family, and friends must impress the teachings of Jesus upon the children we know.

Passages for Further Study
Ps. 8:2
Prov. 14:26
Luke 18:15–17
Acts 16:11–15, 25–34



誠之譯自

改革宗教會為什麼會給嬰兒施洗因為

1. 這是上帝的應許
我要與你並你世世代代的後裔堅立我的約作永遠的約是要作你和你後裔的神。(創十七7

2. 這個應許有一個記號
你們所有的男子都要受割禮;這就是我與你並你的後裔所立的約,是你們所當遵守的。(創十七10

3. 耶穌證實了這個應許
我說,基督是為神真理作了受割禮人的執事,要證實所應許列祖的話,並叫外邦人因祂的憐憫榮耀神。(羅十五8-9

4. 這個記號就是新的洗禮
你們在祂裡面也受了不是人手所行的割禮,乃是基督使你們脫去肉體情慾的割禮。你們既受洗與祂一同埋葬,也就在此與祂一同復活,都因信那叫祂從死裡復活神的功用。(西二11-12

信徒的兒女是……
1. 被包括在聖約裏的
因為這應許是給你們和你們的兒女,並一切在遠方的人,就是主我們神所召來的。(徒二39

2. 聖約共同體的成員
奉神旨意,作基督耶穌使徒的保羅,寫信給在以弗所的聖徒……
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裡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弗一1,六1

3. 獨特的個體
不然,你們的兒女就不潔淨,但如今他們是聖潔的了。(林前七14

4. 蒙福的
有人抱著自己的嬰孩來見耶穌,要祂摸他們;門徒看見就責備那些人。(路十八15

我們教會給嬰兒施洗,不是因為我們認為洗禮會使人得救,不是的。救恩唯獨是靠著恩典,唯獨藉著信心,唯獨在基督裏;而是因為上帝作了應許:我要作你和你後裔的上帝。

2020-04-25


第五章 改革宗信仰The Reformed Faith

作者: Charles H. Dunahoo  译者:  诚之

塑造天国门徒:一个新的架构
Making Kingdom Disciples: A New Framework
第二部  认识世界:门徒训练的背景
Knowing the World: The Context of Discipleship


第五章 归正信仰
The Reformed Faith

“归正信仰”这个题目可能会让读者想到神学和教义。为配合本书的目的,我们把这两者 定义区分如下:神学是对上帝真理的研究以及我们理解之后的表达;教义是我们的神学中所涵 盖的基本要素。我不会处理神学中微细的论点;然而,我会试着用神学与教义的观点来看它们 与门徒造就之间的关系。

我们常常听到的一种说法是,神学是一种学术的活动,是给专业人士和课堂用的,或者教 义对普通基督徒来说太过于沉重,也过于伤脑筋。因此,许多门徒训练计划并不会公开地将这 两者纳入。但是Stanley Grenz写到,“教义的认信提供我们决定在我们所遭遇的各种处境中, 什么是活出基督徒信念最好的方式。它促使我们根据我们对基督的委身,持久地行动。什么时 候我们的神学工作没有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就未能顺服于我们所受的呼召,就是做一个会思考 的基督徒。真的,我们的目标必须总是将基督徒信仰与基督徒生活连在一起。”

我们在认识论那章中说到我们关于每件事的知识都完全依赖上帝,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 的。祂所要教导我们的真理需要我们遵循祂的设计。薛华曾经在《基督教宣言》(Christian Manifesto, 1982)写道:“在过去约80年间,这个国家(美国)的基督徒关于社会和政府最基 本的问题,是他们在支离破碎地处理事情,而没有一个整全的视野。”(注2

我希望这章会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错误的观念,那些错误观念使我们降低了门徒训练的效率。 每十个福音派基督徒中,就有四个不相信有绝对真理,愈来愈多年轻的福音派拥抱新纪元的教 导,这是我们需要正视的事实。(注3)即使我们使用正确的教材,我们训练门徒的过程仍然实际 上是建造在沙土上。这正是为什么,如同我们所说的,我们的设计和目的必须先树立一个架构, 来使我们塑造有影响力的基督徒。

在我许多的研究中,我记得曾经读到过哈佛大学一个早期的使命宣言。最近我在复习普兰 丁格(Cornelius Plantinga Jr.)所写的《投入上帝的世界》(Engaging Gods World),这个使 命宣言再度提醒我:“让每一个学生都被教导,认真地被催逼,去考虑清楚,他的人生和学习 的最主要目的是认识上帝和耶稣基督,就是约翰福音17:3所说的永生,因此,要把基督作为所 有健全的知识与学习的磐石和唯一的基础”。 (注4)我们所使用的目标也就是我们所需要的目标, 来塑造天国的门徒。

在目前训练门徒的方法中,信息和方法都是非常折衷的。我们多少都用了一个霰弹枪的方 式,而不是来福枪的方法,人们所得到的只是零碎的,而非整全的,这里一点,那里一点,没 有联系在一起。这本来应该会困扰我们,但是却没有。我们大部分人都在一个教育系统下长大, 我们在学校的课程中学习各种独立的科目,不知道该怎么把它们整合在一起,实际上它们应该 要被整合在一起。我们的整个教育过程都反映了,也造成了这种兼容并蓄的学习。即使我们的 基督徒学校也落入这个窠臼之中。

人们不想思考关于学习的事情的一个原因,或为什么他们发现思考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是 因为他们无法自发地把事情联系在一块儿。那是非常令人沮丧的,因为如果没有一贯性或一致性,这些片断不会有什么意义。当这些片断彼此不相合,便很难看到实际的学习效果;因此我 们一般都会得到这样的反应“那又怎样?”或者“为什么我要辛辛苦苦地去学习?”

举个例子来说明我的观点:塑造门徒其中的一个圣经模式可以在《提多书》第二章找到, 保罗提出了一个策略和方法。他对年轻牧师提多的教导是,当要装备事奉中东男人和女人时, 他必须要“讲合乎纯正的道理”(what accords with sound doctrine)来教导他们。这是基础性 的。在第一章中保罗已经提到在克里特的一个情况,强调了他所说的重要性:“因为有许多不 受约束、好讲空话和欺骗人的,尤其是那些守割礼的人,他们为了可耻的利益,教训一些不应 该教导的事,败坏人的全家,你务要堵住他们的嘴。”(多1:10-11)换句话说,不好的教导、 不好的教义、错误的神学会使家庭分裂,也因此会使群体分裂。

如果对现在趋势的观察是正确的,我们就处在一个关键的时刻,特别是在塑造门徒这件事 情上。例如,George Gallup Jr以及Michael Lindsay在他们的书《宗教版图调查》(Surveying the Religious Landscape)中下结论到,虽然宗教普遍能吸引人,也广受欢迎,与此同时,却看到 明显地对圣经、基本教义以及教会传统的知识的缺乏。这产生了一个肤浅的信心和对上帝的信 仰,却缺乏对祂的信靠。结果是制式的宗教(以我们的例子来说,是基督教会)在今天的文化 中并没有什么影响力。所以他们的结论是制式教会可能再经过一代就会被消灭(见《士师记》 2:1-3,注5)。
我的意思不是说我们没有做什么事,许多基督徒正努力去影响世界。在教会和教会附属的 团体中有各式各样的活动,想要使人成为门徒。乔治巴拿和Mark Hatch指出在这方面有十足的 成就感:

这是令人震惊的,我们发现不到 1% 的美国老牧师把好的教导 提供世界 观的教 信心与行为整 合的生活 ,作为他们教会最优先的事项 。这对牧 师来说 根本不是个问题( a non-issue ),因为他们当中 94% 相信 参加我的教会的人非 致地 接受 讲道和教导 ,刻 而系统化地引导他们发展或拥抱圣经的世 界观 。”

然而巴拿的研究,也显示每十个参加基督徒门徒训练的人当中,只有四个人会为此奋战: “没有绝对的道德真理”,只强调良好的意图是不够的。(注6)人们并不了解基本的圣经教义, 而这对圣经的世界观来说是很重要的。

一个结论,至少在我们改革宗和福音派的团体,牧师的确在教导基本的教义,但是不知怎 地,这个讲道和教导并不总会联系到人们身上。不知怎地,讲道和教导并没有帮助他们发展出 一个圣经的世界/生活观。在牧师说他们所传讲和教导的,和教会事奉所有其它的活动中,与 实际发生的事情之间,中间有一个断层。我不认为我们能用保罗的结论来合理化这个情况:“ 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唯有 神使它生长。”(林前3:6

在我过去事奉的年岁中,我观察到我们做的一些假设会使我们看不太清楚。我在和教会合 作中发现,总是有个倾向要去评估活动,而不是我们是否在有效地塑造门徒(统计数字说没有), 或只是完成了决议。因此我们不确定到底发生了(或没有发生)什么事。

本章的前提是改革宗信仰是一个系统性的,或连贯性的,对上帝的真理的架构。构成这个 信仰的教义是包罗万有的(all-inclusive),或者用保罗在《使徒行传》的话说的:“上帝的全 部计划”(徒20:27)。在提出三项对神学和教义的误解后,本章会复习这些构成改革宗系统的教义,以这些做总结。

对神学的三个误解
Three Misconceptions about Theology

误解一:神学是专门给神学专家的。

第一个误解是有关神学的角色和功能,以及谁应该研究神学。在Stanley Grenz的书《为社 区而造:连接基督教信仰与基督徒生活》(Created for CommunityConnecting Christian Belief with Christian Living)中,Leighton Ford清楚且简洁地说到这个问题: 我们在教会中对神学有一个很奇怪的态度

……平信徒也是,有着各种不同的观 点──从“ ;教 ”,到 不是神学家;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平信徒。只要告诉我一些,能帮助我每天过生活 就好了。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已经拥抱了一个对教会以及神学的错误观念。首先,对教会的错误观 念。教会是基督为之而死的上帝的子民。教会不是两个、三个、四个不同的人所组成的,而是 同一个上帝的子民。John R. Stott的《合一》One PeopleR. Paul Stevens的《另外的六天》 The Other Six Days强而有力且极具说服力地说出了这个真理在教会中没有不同类的人。 但是自从第一世纪以及第二世纪初以来如同Stevens指出的我们在基督的身体里面做出了不 合乎圣经的二分化。我们拥抱的一个观念是有学者、神职人员、其他事奉的专业人士,也有平 信徒,普通的日常基督徒,这样的区分。研究和教导是那些专业人士的事。这样的认识所带来 的自然的后果是,长久以来只有神职人员和牧师可以研究圣经、做神学并教导,事实上常常贬 低普通的平信徒,他们的角色就是让专业人士来教导。新教的宗教改革更正了此一原则,但是 没有完全实行出来。

Stevens力陈上帝的子民有不同的角色、恩赐和任务,但是没有不同的类别(categories)。 教师的角色,无论他们被称为牧师、神职人员或教牧人员,是以纯正的圣经基础来教导和训练 门徒。他们要“装备圣徒,去承担圣工”,如同使徒保罗在《以弗所书》4:12所说的。然而, 圣经也教导说每一个信徒都是个神学家,因为神学是研究和表达关于上帝的真理。之所以有那 么多人在这点上畏缩不前,是因为他们误解了基督徒的角色,也误解了神学的地位。

StottStevens并肩而行的,Stanley GrenzRoger Olson也非常有帮助。他们的书《谁需 要神学?》(Who Needs Theology?)提到神学的6个阶段,首先是“通俗水平”(folk level), 然后朝向“学术水平”(academic level)。虽然绝大多数基督徒在从事通俗神学时不会认为那 是神学,但它的确是神学。新基督徒在一开始就要清楚这个训练。这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所传 达的(当然还有其他的理由)是成为一个基督徒牵涉到的,不仅是简单的相信(easy believism), 或是把自己的脑子放在中立的地位。一个人不需要在一个学术机构受训才能研究神学、学习教 义。年轻的基督徒有好几个理由需要如此被教导,但是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我们既然在基督的 身体里面,我们所相信的和理解的,必须符合纯正教义的教导;如果我们要避免认知上的协调, 我们的信念需要整合在一起。我们必须要学习活出我们所相信的。这才是转化性的学习,也是所有门徒训练努力的目标。

我们从新教的宗教改革所学到的,说明了认识教义的重要性。举例来说,我们是不是因为 我们的善行而得拯救?还是我们的善行是我们得救赎后的结果?用另一方式来说,我们是靠行 为得救,还是靠行为与信心得救,还是我们对上帝的信仰是因为重生的结果?今天的一个大问 题是,基督是为谁而死的?祂在十字架的死所成就的是什么?这些问题不只是给专业人士和学 术界人士而已。它们影响着所有的基督徒。

误解二:神学是一个抽象的、不实际的活动。

第二个误区是关于什么是神学和什么是教义。

在“花生漫画”(Peanuts)中,LinusLucy朝窗外看去,外面在下雨。Lucy问她的兄弟, 他是否认为这场雨会淹没地球。老是以一个神学家的口吻,Linus回答说:“ 不会,因为在《创 世记》第九章中,上帝说过这永远不会再发生。”Lucy放下了心中的一块大石,说他解除了她 的心头大患,他接着说到:“纯全的神学总是有这个功效。”Linus和平常一样,又是极其正 确的。纯全的神学对成为耶稣基督的门徒、拥抱上帝的国的观点以及世界/生活观,是极其重 要的。

很不幸地,长久以来我们惯用一个缺欠的模式来运作,这个模式提倡一个观念,说神学及 其教义的组成要素是我们需要研究、讨论、学习的抽象的事情,然后也许有一天我们可以应用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个传统的神学院的课程提供一些圣经课,历史神学,教会历史,系统神学, 语文,和实用或应用神学,每一科是课程中分开的部分。这给人一个印象,认为神学是一个抽 象的学科或科学,是需要在学术上去研究的,不是一个在系统和历史阶段实用的学科。这个概 念有如古代希腊人的观点:有些事情我们可以谈论或思考,但是不见得会影响我们每天的生活。 哲学,像几乎所有的神学一样,是另外一个领域,我们通常用这种抽象的方式来看待。

然而,从基督徒的角度来看,我们相信教义是生活,生活就是教义,如同傅兰姆(John Frame 在他的书《神论》(The Doctrine of God)所清楚指明的。我们不是为了教义的本身而教导或 学习教义;我们也不应该发展出一套抽象的神学系统。它必须能在生活上应用。提多之所以被 告知要用纯正的教义来装备他服事的同工,就在于他们对年轻的男人和女人的门徒训练,必须 在教义上是纯全的。换句话说,教义是很重要的。

基督的门徒必须是纯正教义的学生。它是敬爱上帝和顺服祂的一部分,正如我们所记得的, 生活所有的事是从心发出的,人在心中如何思想,他就是怎样的人。他如何生活是由他思想什 么来决定的。

在提到约翰·加尔文牧养的方法时,傅兰姆指出:“加尔文的兴趣不是发展出一套在学术 上受尊敬的思想系统,”而是“显出伟大的教义在每天生活中的可应用性。”(注8)的确,“神 学帮助我们建构信息,将圣经关于神的教导应用在我们和我们的时代上。”(注9)神学和教义是 我们生活根底(warp and woof)的一部分。如同我们在知识论那章所陈述的,如果我们对神的 知识没有个人的层面,那么我们对于神的知识就是错的;对所有的教义和神学来说也是如此。

误解三:研究神学可以等到以后再说。

第三个误解牵涉到如何以及何时结合神学和教义。

教义给了我们相信什么和我们如何生活的基础。神学给我们一个形式,可以把这些教义拼 凑在一起。如果我们在门徒训练的过程中避免它们,会冒着不能达到我们的目标的危险,因为 我们所传达的是:人们相信什么是他们的选择。

当然我们不会期望一个新基督徒,和在生活中有更广的呼召者,花全部的时间去研究神学 和教义,但是如果完全不学习,会造成一个断层,无法理解什么是基督徒。如果信仰是我们世 /生活观的基础,那么我们的基督徒信仰就会改善我们作为门徒的生活。我们不应该等待一 些魔术般的时刻才把这个结合到这个过程中。研究神学和教义应该在一开始就建立,贯彻到整 个的过程。重新复述出现在本章开始Stanley Grenz的话:“纯正的神学反思会影响我们如何生 活。教义的认信在我们所面对的各种处境中,为我们提供基础,以尝试决定什么是最好的途径, 来活出我们基督徒的承诺。”(注10

归正系统的教义概览
An Overview of Doctrine in the Reformed System

我察觉到“归正”(reformed)这个字,在从说话者到受众的过程中,并不是总是会传达 一个清楚的信息。读者可以阅读一些马斯顿(George M. Marsden)的书籍,例如《归正中的基 要主义》(Reforming Fundamentalism),以得到对这个词的多样性更宽阔的理解。然而,这 仍然不失为一个好词,可以供我们使用;它所定义的,是指在门徒训练过程中,传递一些基础 性的东西。

当代的基督徒历史学家,例如马斯顿和乐马可(Mark A. Noll)在被称为“归正神学” Reformed theology)的一般架构内,描写了三种进路。马斯顿对“归正”的三个分类是教义 派(doctrinalists),文化派(culturalists),以及敬虔派(pietists)。我提到这个有两个理由: 第一、让读者知道,即使在我们的圈子里,也不是每个人都用同样的方式来使用这个词语;第 二、是为了提出,如果我们了解我们所面对的挑战,是把这三种融合成为一种,门徒训练中一 个很重要的过程就会往前推进。如果能达到这种融合,基督徒会得到较好的装备,在我们这个 多元、世俗和人文主义的文化中,应付这些挑战,活出像个基督徒一样的生活,也因此能有更 好的装备来做出贡献。

当我阅读历史,特别是教会历史,我对上帝的故事如何展开感到惊奇。然而,我也对见到 基督徒们如此容易变成彼此最恶劣的敌人感到沮丧,只因为他们让一些很微小的观点挑起他们 的不和,破坏了基督徒信心和教会的合一。我盼望也祈求,无论如何,即使在我们基督徒信仰 系统内,在所有的细节上没有完全一致的观点,我们也能制造出一个门徒的新世代,知道如何 彼此互动。

虽然我相信归正信仰能提供最大的可能,将我们联合在一起,它也常在我们之间树立起围墙。我对教会历史的研究,特别从新教的宗教改革时期起,我相信将我们吸引在一起的,比起 将我们分开的事情应该更多。我们在下一章将会看到,圣约的概念对教会的看法,是将她看成 一个家庭,更甚于视之为分开的个人;但是要生活在一个容让争论成为主要支配力量的家庭, 不是那么容易的。只要我们的敌人能让我们在家庭中不停地战斗,它就不需要担心在我们生活 的世界,我们会为主得到太多的进展。

说到这里,我相信教导归正信仰(以马斯顿的三个语词的混合来理解)会增强任何的门徒 训练过程。我们的教义会是纯正的,我们的见证会对他们的文化有影响,在我们基督徒的生活 中也会有灵命的成长。如果我们教导的“要合乎那纯正的道理”,我们显然要先知道什么是纯 正的道理。

那么,归正信仰到底有什么特殊或独特之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会描述几个关键的教 义。例如,在基督徒的归正家庭中,此信仰的精神是强调上帝主权的恩典,以及以圣经中上帝 的话为基础。归正神学也强调上帝是主权的主和宇宙的王,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和样式而被造 的(而被造物与造物主之间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其他重要的教义包括人有罪、堕落的本质, 意思是他无法做任何事来拯救自己,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拯救工作(借着圣灵施行到我们身上), 是拯救唯一的希望。归正信仰也清楚地教导历史会有一个顶点,将会有义居住在新天新地之中。

圣经(The Bible

塑造门徒的基本步骤必须先了解圣经所教导的真理系统。我们希望每个信徒从一开始就了 解,我们所相信的是根据圣经所说的。圣经虽然不是一本系统的教科书,但是它的确给了我们 能形成一套真理系统的真理,这些真理是彼此不矛盾的,能连接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的信息。 这个理解对我们认识我们所相信的,和我们为何相信是必要的,也是当有机会能表达信仰时的 一个关键。因此,在这个系统中,我们要以圣经为起点,因为它是我们建立基督教信仰时必须 依靠的权威。
归正信仰尝试将上帝在圣经所启示的体现在其教导中。圣经中的主要教导会给予我们的信 仰统合性与一致性,不会让我们去猜测真理。任何门徒训练的计划应该在早期就要将许多领域 的训练和装备融合在一起。

首先,信徒必须明白圣经在一个人的生命中的地位和角色。一个耶稣基督的真正的门徒必 须严肃地对待圣经,视之为信仰与生活的准则。它教导我们要相信什么以及如何去生活。它给 了我们一个可靠的架构和基础,我们可以以此建造我们的生活。今天的后现代世界挑战真理、 普遍性和绝对的存在,宣称权威是落在个人或我们所属的群体的手中。圣经包含的是上帝的创 造、救赎和历史终结,也就是祂的故事的一个伟大的后设叙事(metanarrative)。今天的后现 代文化否认这个故事的存在,但是没有这个故事,真理就可以随人定义,或我们要它是怎样的 就是怎样的。

其次,圣经给我们的信息,是基督呼召我们,当我们去实践祂的大使命时,要我们与世界 分解。我们要为祂的真理作见证,去证明基督。圣经是上帝的话,透过人而写成,目的是我们 能认识祂和祂的真理。

因为圣经是上帝以命题的形式所写成的话语,它就不只是一个主观的意见,而是实在的真 理。它是我们划分的参照物。无论我们喜欢还是不喜欢,我们都依靠圣经来告诉我们真理,包 括福音的信息。上帝在不同的时代,透过不同背景人写下了这个真理。祂默示他们写下祂要祂 的子民知道和相信的。从一个角度说,当我们阅读和研究圣经时,我们是在问神祂要我们相信 什么,以及祂要我们如何生活。使徒保罗宣称圣经是“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 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3:16-17

大多数系统神学书籍会讨论六个领域,构成了归正系统的教义,需要并入门徒训练之中。 它们是神论、人论、基督论、救赎论、教会论,以及末世论。圣经是所有信条的基础。

神(God

认识神是基督徒生活的全部,但是我们如何认识祂,以及我们知道关于祂的什么,是我们 更认识祂,和更一致地来敬拜祂、事奉祂的关键。当我们说认识神,我们的意思不只是知道关 于祂的事。

我们如何认识神是问题的核心。例如,归正信仰为了忠于圣经之故,教导神是主权的主, 宇宙的王,创造主和救赎者。万事是靠着神而存在,也成为一个整体。归正信仰向我们发出挑 战,要我们把我们的思想对准上帝。最要紧的不是我们如何思想关于祂的事,而是祂如何思想 关于祂自己的事。诗人说:“你的意念向我何等宝贵!其数何等众多!”(诗139:17)以赛亚 写到:“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赛55:8)使徒保罗写到: “因为万有都是本于他,倚靠他,归于他。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远。阿们!”(罗11:36 使徒约翰说:“ 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约17:3 这个叙述正是我们传统上对神的观念。

对他们的思想所作出的反应,是与传统对上帝的看法大异其趣的,1819世纪自由派神学 家的上帝是在一个更为水平的面向上所呈现的。20世纪早期的新正统派则泅游到另一个极端, 把上帝当成一个全然他者,或是超越的上帝。今天后现代的模式说到的上帝,不是主权与超越 的上帝,而是一个更可亲,对人更有反应的上帝,更像是一个朋友,或者是一个永远陪伴我们 的人。也有些人认为如果有上帝,他们不能认识祂、为祂下定义或描述祂;因此祂只是他们所 想要的上帝。

傅兰姆(John Frame)在他的书《神论》(The Doctrine of God)中指出,宗教改革者把他 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救恩和信心上,那是当时的热门话题。因此,他们没有处理太多有关神的教 义。虽然宗教改革者没有在实际生活中强调神的临近与同在,他们却相信神的临在,因为对他 们来说,在祂的启示当中认识上帝,就是归正信仰最要强调的。这非常重要,因为圣经指出, 人作为上帝形象的承载者,我们是认识上帝的;而这个对上帝的知识可以因为罪的关系被压抑, 我们不可能把祂从我们的参考架构中完全移除。

我们从前辈所学到的真正要小心对付的试探,是用我们的想法来思想上帝或理解上帝。改 教者根据圣经,强调我们必须要按上帝要我们认识祂的方式来认识祂。我们要认识上帝,必须 依赖祂的自我启示。

一个基督的门徒需要有一些关于神的清楚的知识,即使我们在目前的世代是“仿佛对着镜 子观看,模糊不清”。我们需要对神的自主、祂的不变、祂的无所不在以及祂的统一性有一个 清楚的认识。我们需要熟悉神的这些属性。如果我们对神的知识和信念是错的,其它所有的事 也会跟着是错的。我们的生活、意义以及所有其它的事都要依赖我们对上帝的诠释。

我曾和许多人谈过话。有人认为上帝老想要逮住人,所以他们最好规矩一点。也有些人相 信上帝会为好人作一些好事,而把不好的事给坏人。还有一些人,他们相信上帝并没有掌管所 有的事,对在世界上人们生活中发生的事,不会有任何的影响。在今天后现代的文化中,“上 帝”就是那个我们要祂是怎样就怎样的神。我曾经在一个研究所注册课程,那个课程是要教导 我们,我们就是神。这些例子都强调我们需要对神有正确的观点,虽然我们的观点永远不会是 完全的。

上帝对自己的启示告诉我们,祂是一个有位格的造物主和救赎者。祂更启示了虽然祂超乎 所有被造物,也不与万物等同,但是祂也与被造物同在,不远离它们。耶稣基督的门徒需要认 识上帝是一个永远同在的位格,是全能的,永恒的灵,是在万物之上,也贯乎其中的。就在我 写这本书的当儿,即使在福音派的圈子里,关于神是怎么样一位神,也存在一些争议。有些人 说上帝不知道所有的事情,祂不是全能的,或不能改变人的生命和历史的走向;祂能够且经常 改变祂对一些事情的心意。这些关于神的事情是真的吗?归正信仰以它对上帝的认识会说,不! 因为那不是上帝在祂的话中告诉我们的。

人(Man

归正信仰也强调人的意义和重要性,因为上帝以祂的形象和样式造了人。每个人都能在人 的层面上尽可能地像上帝。我们应该能在彼此之间看到上帝的一些事情。然而,我们不是神, 也不可能成为神。虽然我们能做一些像上帝的事,在很多方面模仿祂,我们却不是上帝。我们 是有限的受造物,有我们的限制和能力不及之处,但我们不是机器(虽然我们在今天的环境中 常被这样对待),也不是动物。上帝造了我们,给了我们身体和灵魂。要了解我们是谁(who we are),我们必须先了解我们是什么(what we are)。

上帝以祂的形象创造了人,男人和女人,来完成祂的旨意,就是要借着爱祂和做祂所吩咐 的来荣耀祂。祂的命令包括要做一些事情,例如“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创1:28), 也包括不要做一些事情,“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创2:17)。上帝把亚当安 置在伊甸园中,让他见习。祂给了我们自由,但也有一定的范围。祂给的测验是我们是否把祂 作为创造主上帝一样来顺服祂。虽然上帝所造的人是良善和完美的,但是人是能选择犯罪或不 犯罪的。然而,人却选择了前者。

亚当和夏娃不顺服,吃了分辨善恶树上的果子。不只使他们堕入罪中,亚当也代表了所有 的人类。他们的原罪也归算给他们所有的后裔。从那个时候起,人类开始经历到死亡,正如上 帝所警告的一样。圣经教导,人因为他的罪,是完全堕落的,不是指在程度上(按:意思是人 并没有完全败坏到他可能败坏的最严重的程度──人并没有每天都在杀人、作坏事),而是在 其性情(character)与范围上。他生活的每一个领域都受到了罪的玷污。作为罪人,人所做的 任何事都无法改变他有罪的状态,因为他原本所享有的自由已经因为罪而丧失了。人如今在与耶稣基督的关系之外,受到罪的辖制(罗8:12-13)。

在我们有罪的本性上,我们否认、鄙视上帝,我们没有能力做任何事情来改变这个状况。 使徒保罗写到:“ 因为以肉体为念就是与 神为仇,既不服从 神的律法,也的确不能够服从”, 只有上帝能改变人这个罪恶的景况。圣经教导人在他沉沦有罪的状态,需要救恩。他需要得到 重生,需要被转变成基督徒,但是他却无能为力让这些事情发生。

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明白,不只是人需要救恩,而是他无法靠自己得到救恩。他没有能力遵 行律法而获得拯救(按:这是世界上其他宗教所相信的,也就是该隐所相信的宗教:以为只要 他尽力做到最好、把他最好的献上,就可以得到上帝的喜悦)。许多人相信救恩是人自己决定 的。人必须做对一些事情,扫除他有罪的生活;然而,圣经教导,人需要完全依靠上帝,才能 拨乱反正,从罪中得到救赎。

归正信仰强调人对上帝、他人和他周遭世界的责任。人虽然是罪人,并没有改变这个事实, 他仍然是上帝形象的承载者(虽然被罪所玷污了),与其他的被造世界仍然有关系。我们必须 尊重此上帝的形象,即使是罪人中最坏的,包括我们自己。事实上,这个形象成为我们分享福 音的接触点(point of contact),也是我们为其他人、与其他人一起从事像上帝一样的事情的 接触点。这也成为日后认识我们塑造万国门徒的责任的关键。这正是为什么我们被吩咐要把福 音带进全世界,要彼此相爱,包括爱我们的仇敌,因为所有的人都是上帝形象的承载者。

根据艾瑞克森(Millard Erickson)所说的,“只有当我们与上帝拥有一个合宜的关系,我 们才能经历到人性的全部。无论如何有文化,如何有教养,没有人能把人的意义完全活出来(no one is fully human),除非他是被救赎了的上帝的门徒。”这正是为什么我们必须明白,当我 们反对世俗人文主义的教导,即把上帝排除在关于人类的图像之外时,我们仍然尊重并拥抱一 个合乎圣经的人文主义的教义。这个教义认识到、也承认、也要彰显这个真理完成的工作,即 所有的人都是上帝形象的承载者。正如薛华(Francis Schaeffer)所指出的,“人不是微不足道 的”(Man is not nothing)。我们与人交往时,必须对人有最高的敬重,即使他们绝不相信福 音。

基督(Christ

我们刚才查验过的两个教义提醒我们,有一位造物主上帝,以祂的形象与样式创造了人, 也给了人一些吩咐。但是人背叛、不顺服上帝,成为罪人,失丧了,在灵性上死了。这些教义 也提醒我们,人在他有罪的状态,做任何事都无法改变他的状况,也承受着死亡的刑罚。然而, 上帝没有把人遗留在那个失落和有罪的状况,毫无能力遵行他本来被造的目的,祂做了一些事 情,把祂自己和人再度连在一起。
上帝差遣祂的儿子,三位一体的第二位,也就是我们所认识的上帝的独生子,主耶稣基督, 来完成这个必需的工作,使上帝与人和好。认识基督是谁,祂为何而来,祂的工作为何,以及 祂如何影响我们的生命,是绝对必要的。

正如早期的信条提醒我们的,基督是真正的、完全的神(very God of very God),当祂道 成肉身后,也是真正的、完全的人(very man of very man)。祂是一个位格,具有两个本质,人性与神性。当基督透过童贞女马利亚,降生到世上,祂并非不再是神。基督从来没有一刻不 是全然的神。但是祂在伯利恒的马槽所做的,是祂自己穿上一个仆人的样式。祂成为全然的人, 为我们的罪偿付必要的赎价,这是赎罪与和好唯一的道路。

圣经中有关基督的最伟大的经文在《腓立比书》2:1-11。保罗解释基督以上帝的儿子道成 肉身来到世上。“祂倒空自己……”基督降生,成为圣经所说的“第二个亚当”,解除了第一 个亚当所带来的罪的后果。以人的样式,祂“倒空自己”,或自甘卑微,为了成为那祂要来救 赎的人的样子,然而祂没有罪。我们可以信靠祂成为我们的中保的工作,因为祂是真正属上帝 的敬虔的人,没有受到罪的污染,然而却担负了人类因为罪所经历的苦难和死亡。

圣灵(The Holy Spirit

许多传统的神学书籍都有专门关于父神和基督的篇章,但是没有关于圣灵(三位一体神的 第三位)的特别段落。但是在历史上很重要的《使徒信经》的确说,“我信圣灵”。因为这个 时代特别强调圣灵,尤其在基督徒的圈子内,也因为有许多的误解,我们要在我们天国取向的 门徒训练中做出对圣灵的强调。

圣灵是三位一体神的第三位。正如威敏斯特小要理问答(问答六)所说的:“ 神有几个位 格?神有三个位格;就是圣父、圣子、圣灵。 但是这三位格合起来只是一位神,本质相同,权 能相同,同等荣耀。 ”圣灵与圣子一样,都是主。事实上,是圣灵内住在信徒的生命当中。圣 灵为了我们的缘故,将基督的成就施行在我们身上。传统的格言仍然适用:天父计划救赎,圣 子成就救赎,圣灵将救赎施行在我们的生命当中。

根据约翰福音第三章,圣灵像奥秘的风,我们无法分辨祂从哪里来、往何处去,祂是神自 己,与我们同在,住在我们里面。圣灵所做的事包括默示圣经的作者,写下神的话。他们写作 的时候是受到圣灵的感动。门徒了解这点是很重要的,因为虽然祂的工作比记录在圣经的工作 要广得多,祂总是与祂的话互相一致。我们也得到警告,不是所有的灵都是正当的灵。约翰告 诉我们,“亲爱的,不要每个灵都信,总要试验那些灵是否出于 神,因为有许多假先知已经 来到世上了。”(约壹4:1)威敏斯特的圣者很慎重地提醒教会,神的话与圣灵,彼此是不能 分开的。上帝总是透过祂的话和圣灵工作、教导我们(威敏斯特信仰告白,1.6)。

基督徒需要了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关于上帝的事,是上帝只有一位,而有三个位格。不是 一个上帝,最早是圣父,之后变成圣子,现在是圣灵。这种立场,被称为“变形说” madalism), 是与圣经相违背的。

救恩(Salvation

我们从圣经学到,上帝是透过“约”与我们建立关系的。威敏斯特信仰告白说到上帝屈尊 自己,与人认同,就是透过约的方式。约就是上帝与人之间的协议,包含了上帝给人的应许, 以及人需要符合的条件。圣经教导上帝与人的约是出自三位一体之间的约定。

上帝与人的约首先以生命之约出现,上帝在这个约中所说的是:“我要作你们的上帝,你 们要作我的子民。如果你遵守我的命令,不吃分辨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们就可以存活。”这是 一个工作之约,生命的应许是靠顺服上帝的吩咐。因此,它被称为工作之约(covenant of works)。

人没有能遵守约中的责任。因为他的不顺服,上帝在约中最后的部分应验了:“你吃的日 子必定死”(创2:17)。人违背了约的规定,堕入灵性死亡和黑暗的境地,无法作任何事来改 变这个处境。然而,基督,三位一体神的第二位,应许祂将会到来,代表人达成约的要求。祂 会完成工作之约所有的规定,因此获得赦罪与救恩,也恢复人与上帝、他人和周遭世界的关系。

因为上帝已经选择“约”这个方式来与人建立关系,祂启示了第二个约,也就是我们所知 的“恩典之约”。上帝所规定的,虽然人不再能做到,基督却来到人间,为我们完成了约中的 规定,然后把祂所成就的归算到人的帐户。人如今只能靠恩典之约的方式与上帝建立关系。

在恩典之约中,上帝重申:“我要作你们的上帝,你们要作我的子民”,然而,不再是靠 我们的义行,而是靠基督在十字架上所完成的工作。因此,人原本是伏在那引向死亡的工作之 约下,因为上帝的怜悯,我们如今靠着恩典之约,而能得生命。伯克富(Louis Berkhof)提醒 我们,即使在恩典之约下,“上帝作为约的制定者仍然要求我们:1. 要借着信心来接受这个 约和约的应许,以至于能进入约中的生命;2. 根据在他们里面的这个新生命的律,他们要以 新的顺服,把自己奉献给上帝。”

用一个对约的教义的正确理解,一个基督徒学习到救恩不是由我们的工作所决定,而是靠 基督为了我们遵行了律法。圣经教导的是,我们是靠着恩典,借着在基督里的信心而得救的。


在整件事情当中,我们所必须要提供的是我们的罪,因为基督已经成就了一切。“然而, 到了 神我们的救主显明他的恩慈和怜爱的时候,他就救了我们,并不是由于我们所行的义, 而是照着他的怜悯,借着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多3:4-5)这是救赎过程的一个总结。

有些人仍然教导是行为拯救了我们,无论这个工作是以信心的形式,或人的行为,或是借 着圣礼,或靠善行。但是圣经说:“你们得救是靠着恩典,借着信心。这不是出于自己,而是 神所赐的;这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弗2:8-9)信心和顺服是必需的,但是这 不是我们得救的原因,而是在恩典之约中的一个自然结果。

圣经也教导我们,救恩是一个过程,始自上帝拣选的恩典,在祂应许的应验上达到高潮, 即我们身处新天新地之中。身为基督徒,关于我们的救恩,我们只能感谢上帝,在感恩的同时, 我们回想起保罗的话:“ 我深信那在你们心里动了善工的,必成全这工,直到耶稣基督的日子。” (腓1:6

教会 The Church

 改革宗神学的第五个基本教义是有关教会的教义。威敏斯特信仰告白有一个很好的总结: 大公教会或普世教会是无形的,由过去、现在与将来在教会的元首基督之下所召集合而为一 的选民全数所构成。这教会就是主的配偶、身体和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 ”(25:1)教会是 一个社群,它是个家庭,是基督的身体。

在第三章中,我们曾处理上帝的国度与教会的问题,我们指出了教会在上帝国度的中心角 色与地位。约翰·加尔文回应奥古斯丁和其他人的话,他说到无论谁以上帝为他的父亲,他就 同时以教会为他的母亲(注13)。因此,他提醒我们,基督徒是上帝的教会的一部分。“主将得 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徒2:47

 我们也知道有“有形教会”与“无形教会”。威敏斯特信仰告白指出无形教会是由所有的 选民所组成的;而有形教会则是由那些承认信仰(confess)的人以及他们的小孩所组成。理想 上这两个应该是一致的,但是我们知道在有形教会中的人,有些不是真正的信徒。然而,在无 形教会中就不是如此。同时,教会以其可见的形式,同时也是个组织(有职位负责话语和圣礼 的事奉,有地方性的聚集和超过地方的聚集,有信条与教义问答,以及行政的功能),也是个 有机体,一个活生生的身体。

 基督徒应该与有形教会认同,因为上帝已经指派那个教会传讲与教导神的话、执行圣礼与 教会管教,使教会事奉和服事可以透过这个总部,也从这个总部而出,在教会内和世界来执行。 虽然今天的教会有很多形式,特别是有不同宗派的联系,不同的崇拜形态,以及不同的事工, 基督徒需要明白,只有一个教会,一个普世的基督的身体。地方教会只是普世教会的地方化, 在他们的所是与所为上,必须能反映真的教会。

基督徒应该要隶属于一个教会,更具体地说,要属于一个有真标记的教会:相信并教导圣 经,需要可靠地认信基督信仰,参与洗礼与主的圣餐的圣礼,以及属灵监督或领袖要有清楚的 责任。教会会员的重要性必须在门徒训练中向信徒强调。虽然上帝把参加哪个教会的选择权留 给个别的信徒,但是成为有形教会的会员并不是一个选项。属于一个教会是圣经的要求。《希 伯来书》的作者说:“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 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既知道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来10:24-25

上帝使用新教的宗教改革来提醒教会,会员们应该要直接用他们的语言读圣经。他们需要 能自行研读经文,而不是完全依赖他人的诠释。然而,改教家也提醒我们,用使徒彼得的话说, 所有的经文都不能以私意去解说。身为一个传讲并教导圣经的教会的会员,是为了要使基督徒 能更明白圣经,并经历一份相互负责感(accountability)。教会历史上因为将人与圣经阻隔, 已经造成了很多的伤害,但是同样地,也有很多的伤害是因为容许基督徒自行阅读并解释圣经, 却没有一点互相的负责或监督与平衡。许多的异端,甚至一些类似异端的运动,就是因为私意 解释圣经而生出的。教会应该帮助人专注于圣经的信息,并且合宜地加以运用。

末后的事(Last Things

归正神学最后的一项教义是末世论或末后的事。如同我们在第三章看到的,上帝的国有现 在的层面和尚未(not yet)或未来的层面。基督徒需要以未来的眼光活在当下。未来比昨天和 今天更为真实。圣经教导我们,上帝已经把未来为我们存留,而且它会按照祂所计划的发生, 也会按照祂将要完成的发生。这其中有一层意思是,如果不能得到未来,那么我们目前的信心 和工作都是毫无意义的。

基督徒需要在他们的信仰系统中包含末后的事情的教义。“末后的事”这个主题是贯穿于创世记到启示录之中的,也是把故事中所有的部分联结在一起的主线。明白末世论,我们会有 更好的装备,来回答人们关于生命、命运和现实整体的问题。

当我们帮助人明白末后的事情的重要性时,我们务必要小心极端。关于这个教义,有很多 的想象与象征,都是非常令人着迷的。曾经有些如存在主义者,尝试把所有的事情放在当下的 时间里,没有过去,没有未来;而那些有更自由派倾向的,认为上帝的国度只是为了这个世界。 另一方面,也曾经有,尤其在今天,那些被“末后事情”的咒语困住的人,认为所有事情的焦 点都在未来。大部分当代的基要主义是属于这类的信念,只把后设叙事(metanarrative)视为 从创造开始,然后朝向堕落、救赎,最后到历史的终结。当圣经说到基督是首先的和末后的, 或阿拉法与俄梅戛,开始与结束,那些地方只是要提醒我们创造与终结。

虽然改教家相信末世论在基督徒信仰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他们没有在他们的日子中将它 视为焦点,正如他们对待救恩一样﹔然而他们知道没有对末后事情的信仰,就没有任何东西可 以被整合在一起。末世论阖上了真理的系统,不是局限或限制,而是提醒我们,最好的还没有 来临。我们正在等候那个最后的日子,上帝会造一个新天新地。基督徒相信上帝最终会,且会 完全恢复所有的事情,正如祂原先要他们变成的那样,而这会在这个时代的终了,与耶稣的最 后降临同时发生。虽然我们在历史中可以发现一些循环的模式,但是历史是直线式的,它正朝 向最后的目的地。圣经中宏伟的后设叙事是从创造开始,经过救赎,持续到最后,然后是所有 事情的终结。上帝的故事有一个开始,中段,也会有结束。对基督徒来说,会是个快乐的结局。

这个教义,连同其它的教义,我们都是要依靠上帝的话来教导我们真理。如果我们正确地 去倾听、去认识,我们不会猜疑、否认,或把它从上帝的真理系统中挪除。对那些为贫穷、迫 害、不义、歧视所苦,以及要忍受任何的不公平,和要忍受罪和死亡之苦的我们所有的人来说, 对历史终结的盼望是上帝用来使我们前进和打一场好仗的能源。使徒约翰写到:“ 亲爱的弟兄 啊,我们现在是神的儿女,将来如何,还未显明;但我们知道,主若显现,我们必要像他,因 为必得见他的真体。凡向他有这指望的,就洁净自己,像他洁净一样。”(约壹3:2-3 当基督第二次来的时候,祂会把国度交在父上帝的手中。

结论(Conclusion
 
 虽然本章的焦点是改教时期神学家所采纳的古典基督教教义,我们必须明白上帝会要我们 在今天世界的处境中相信、理解也建构这些教义真理,因为这个世界和改教家的世界是如此地 不同。教义并没有改变,但是我们的神学,也就是我们对上帝的信仰的表达,却会改变。我们 必须继续向今天的世界传递上帝的真理。当我们塑造门徒时,我们渴望用坚实的圣经基础,足 够的对文化的敏感,和对听众的认知,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必须认识神的话,认识世界,来教导 基督吩咐我们的所有的事情。用John Feinberg的话说,就是:

因为系统神学尝试要表达的,不只是对那些呈现在圣经中的超时间的议题,也是 对我们的时代和文化中当前的议题。每一种神学都必须在每个世代、在某种程度 上重塑。圣经真理不会随着一代一代而改变,但是教会面对的问题则一直在变。 对一个不同的世代和不同文化合适的神学,很可能就是无法针对一个特定的文化和特定的时代说话。

我们在门徒训练的角色是去帮助基督徒明白真理,以及它在每天的生活和事件中的应用。

为什么门徒训练需要采用归正神学?在塑造门徒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把焦点放在上帝的目 的上,使我们能像基督,能关心祂所关心的事情,这需要一个合乎圣经的世界/生活观,合乎 纯正的道理(sound doctrine),按照“教义就是生活”这样的方式被教导,反之亦然(生活即 教义)。当事情这样发生时,我们可以盼望看到一些当前趋势的扭转,这些趋势是因为不正确 的方法造成的失败与缺失所产生的。